真诚对话

小学校上算术课,小同学们认真听课,老师用心讲课,老师问,"1十1等于几?"几十个同学举起了手。"王小明,请回答。"
“1十1等于2。"王小明站起来,面对老师说。
"回答正确,坐下。"
大学上数学课,大教室里坐满了大学生,他们手拿笔记本,时不时记下重点。
“1十1等于几?"教授提问,有些同学觉得这个问题很容易,小学生都能回答,于是想回答老师,1十1等于2。可转念一想,老师问的问题一定有原因,于是马上刹了车,不回答了。
老师看无人回答,知道学生们都很聪明,能认真思考,不默守成规。老师讲出结果,学生们又学到了新知识。
1十1等于几?我暂时不回答结论,我是高级知识分子,我想以此来证明我的身份,暂不回答,等段时间,再告诉你,你也可以发表你的结论,我洗耳恭听。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09 09:34:32 +0800 CST  
我目睹了烈士们最后的容颜
文:苦咖啡 播讲:刘树新

公元 1972年5月5日,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那时正值春季,但内蒙古宝日格斯台大草原依然寒意袭人,北风料峭。放眼望去,枯黄一片,只有细细查看,才能发现有星星点点破土而出的绿芽,预示着这是大草原的春天。



然而,一场草原大火让这一天震惊了全国,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69名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1972年5月5日。



这一天,也因此变得不寻常,1972年5月5日成为历史永远的记忆;成为我们兵团人永远的怀念!



我那时在团部卫生所药房工作。和每天一样,那天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全所的医生、卫生员和往常一样都集中在医生值班室吃午饭。刚吃了一半,值班室的电话铃声骤然响了起来。所长拿起电话接听,我们都盯着他看,因为,医院这时来电话,一般都是有急事的。只见他的神情忽然紧张起来,连着答应了几声以后放下了电话,声音低沉地对我们说:“团里来电话通知,四连发生了草原大火,救火的战士,已经死伤了二十几个(那时具体死亡数字没确定),让我们全体医务人员做好准备,到四连救治伤员,一会儿有车来接我们”。



一听死伤这么多人,我们还不相信。怎么会呢?不就是扑救草原大火吗?怎么会死人呢?草原大火不救,也只是烧掉枯草,枯草烧了明年还会长出来的,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嘛。能扑灭更好,扑灭不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怎么会死人呢?而且还死了二十多人(其实,何止死伤二十几个呀!要是知道牺牲了69名战士,我们可能当时就吓得不会走路了)。



大家顾不上吃完饭,放下饭碗,赶紧准备急救的用品。



不一会,接我们的车在外面“嘀!嘀!”地催叫我们。大家背着急救箱迅速地跳上车,汽车载着我们飞快地往四连的方向开去。



一路上,大家都默不作声,一想到死伤了这么多战士,心情都很难受,车内的气氛异常沉闷。我的眼光移到车外,远处掠过黄色的山峦;而四周的草场上,大火烧过的地方一片焦黑,有的地方还在冒着余烟,好像战后的场景。黑和黄的反差是如此的大!落寂的草原上,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孤鸣声。我们的车穿行在被火烧过焦黑的草原上,时不时的还要穿过冒火的地方,烟火缭绕着,司机紧张,我们也很害怕。



这时,我们看见有拖拉机在草原上翻地,翻过的草地像一个宽宽的黑带子延向远方。司机说是打防火墙。拖拉机翻过的地方,枯草被埋在了下面,十几米宽的隔离带把枯黄的草地分割开,真像在草原上打了一堵墙。



是的,对付草原大火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拖拉机翻出十几米宽的隔离带来隔离大火。火烧到隔离带的地方,没有了枯草,自然就灭了。然而,这种方法是我们用生命的代价总结出来的。



面对大火到来,人们没有进行周密的思考和部署,而是用那个年代最愚昧、最极左的办法来应对:那就是“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草场!保护国家财产”!于是,我们这些纯真的战士们,在领导的带领下,拿着铁锨、树枝等最原始的工具,激情满怀的赶赴火场,去保护那些吹又生的枯草。于是,一场悲剧就此拉开帷幕......



我们的车正开着,迎面开来一辆大卡车,司机赶紧停下车打听四连的情况。卡车是我团机运连的车,刚从四连回来。司机见到我们,一脸的紧张和害怕,问到四连人员伤亡情况,卡车司机连连说:“别提了,太惨了!已经死了四十多人了!就等着你们呢”!听他这么一说,我们的心也揪了起来,也很害怕。大家忐忑不安的继续前行,很快就见到了四连的驻地。



我是第一次来到四连,只见在空旷的草原上建起了几排土坯房。来不及细观察,汽车戛然而止,停在了房子的空地上。我们刚下了车,几个战士就围了上来。大家的神情都很惶恐,整个四连笼罩在一片异常恐慌的气氛中,让人们感到死神的来临。



这时,我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向我走来,“大姐”!我失声叫了出来。我称大姐的这个女战士叫韩俊林,她原是白音华43团工副连天津籍的战士,是随弟弟韩宝球一起到的兵团。韩宝球和我们是一个中学的,所以,我们都叫她“大姐”。43团和45团两团合并后,从白音华迁址到宝日格斯台。合团后,因为工副连人多,一些战士就被分到下面连队,韩俊林就被分到了四连,她也是四连唯一的一个天津籍战士。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0 08:08:55 +0800 CST  
在牺牲的69名烈士中,来自全国各地分到43团的战士都有牺牲的,北京、呼市、唐山、集宁、赤峰、林西、锡林浩特、元宝山等地的战士都有牺牲,唯独没有天津籍的战士。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天津籍的战士没有牺牲的呢?原因就是:四连只有韩俊林一个天津籍的战士,她因为听到了指导员的喊叫,没有乱了方阵,跑到了麦地才侥幸逃过一劫。



大姐见到我后,一把抱住我,失声痛哭起来。呜咽着说:“已经烧死很多人了,很多人没跑出来,我也是只差一步就见不到你了”。她接着说,连里组织战士去救火,大家在一个山洼处等着打火。那个山洼因为地势低,草长得非常茂盛,大家刚看见大火从山头冒出来,就感到喉头一阵呛人的窒息,喘不上气来,很多人被熏倒了。这时,只听到指导员大声的叫喊,让大家往麦地跑!因为麦地是新翻耕过的,大火烧不到那。大姐说,我听到指导员的喊叫声后,拼命往麦地跑,我刚一脚迈进麦地,大火就从我身后烧了过去,只差一步我就没命了!我问,那些战士为什么不往麦地跑呢?大姐说,大家都吓坏了,当时乱了套,不知所措,根本就辨不清方向,往哪跑的都有。加上草厚、风大,有的根本就来不及跑,就被熏倒了。



我听完后,不知说什么好?简单安慰她几句,连忙随着卫生所的医生匆匆走进战士宿舍。



连里的战士告诉我们,运回来的战友,女战士安排在前一栋宿舍里。男战士安排在后一栋宿舍里。我们做了分工,我和一个卫生员跟着刘医生走进前一排宿舍。宿舍走廊的大门都开在中间,进入走廊分为左右宿舍。只觉得走廊黑乎乎的,宿舍的墙都是用泥抹成,显得很简陋、很黑暗。



我和另一个卫生员随着刘军医拐向左边的宿舍,还没进到屋里就听到一声声的呻吟声,我们顺着声音走进一间宿舍,屋里的大炕上躺着三、四个人,全身烧的黑乎乎的,显得人很小,已经辨别不出她们的长相。我记得最清的就是,当我看到她们手指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黑黑的五根手指就像五根烧焦的干炭棍,看不见肉,只剩骨头棒。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的心一阵紧缩,太惨了!她们该多疼呀!



我们在医生的指挥下,赶紧给那些受伤战士打杜冷丁止疼,好减轻她们的痛苦。那时的医疗条件很简陋,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这些。我们挨着宿舍一个个的给伤员打针,每间宿舍的炕上都躺着3到5个受伤的战士,她们有的痛苦地呻吟着,有的却静静地躺着没有声息,大火把她们烧烤的浓缩了,就像一具黑黑的木乃伊。我当了两年的卫生员,从来还没见过如此严重和惨烈的场面,心里真是有点害怕。



我们从一间屋里走出来,要到另一屋看看,还没进屋,突然从炕上“忽地”站起来一个黑影,我毫无准备,吓了一跳!“我要喝水”!她冲着我们说。我赶紧进屋,在屋里的地下放着一桶水,我拿茶缸掴了一茶缸水递过去,她接过水来,咕咚!咕咚!一气喝完。我接过茶缸,她“通的”又躺下了。



我记得曾经问过她“疼吗”?她说“不疼”。我当时还想“烧的这么严重,怎么会不疼呢”?事后想想,如果知道疼,说明她们有痛感、有知觉,是好事,可能不会危及到生命。如果没有知觉,不知道痛,是很危险的。后来牺牲了69名战士,也包括我们救治的那些战士,她们的伤势很重,都没能救治过来。



不知道有多少汽车往回运送伤员,大部分在运回来前就已经牺牲了,我们在宿舍看到的这些伤员都属于烧伤很严重的,因为她们的身体被烧熏的干焦、变小。而最后汽车又拉回的几个战士,和宿舍那些战士的情况就不同了。



我记得,汽车又运回一些伤员,我们也赶紧前去处理。



记得最清的是这次拉回的伤员有个男战士,好像姓王,名字记不清了,是个排长,见到他时,我又吓了一跳!只见他不像那些战士,烧伤后变得很小,而是脑袋变得很大。整个脑袋成一个球状,圆圆的,眼睛也看不见,这是烧伤水肿造成的。一开始我还听见他说话,只说很憋气,喘不上气来。那是喉头水肿造成堵塞了气管,医生给他包扎了头部,大家都围着他。他说,我没事!他从容、淡定的神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死亡,他毫无惧色,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处理好后,我们把他抬上救护车转院治疗。事后,听说因为抢救不得当,他也没能活下来。



按理说,王排长的烧伤,别看脑袋水肿很大,只是皮外伤,他内脏受伤不严重,抢救及时得当,应该没有生命危险。后来,一个医生对我说,他是喉头水肿堵塞了气管,活活憋死的。如果当时做了气管切开术,呼吸通畅了,是不会死的。我问他,当时为什么不给他做气管切开术呢?他说,我建议做气管切开术,所长没同意!我听完后,很为这些战士死的不值。



几年前回草原,我遇上原我团卫生所的一个军医,他也参加了那年的抢救伤员工作。对于当年为什么没能给烧伤战士做气管切开术的问题,我特意询问了他。军医说还是当年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不行,他说,当时都做不了这种手术。我听完还是无语,能说什么呢?



草原大火,因为指挥失误,要了我们战士们的命!本来伤势没有生命危险,又因为医疗技术和条件,又让他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不同的是人生还不如弈棋,因为任何人都没有再来一局的机会”。就因为这一次次的失误,造成了69名战士命赴黄泉。



我清楚地记得一位来自呼市籍烈士的母亲,在烈士追悼会上,那丧子之痛、满含深情悲切的悼词,她说,这些孩子只有十七八岁,正是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年龄。但是,他们却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未尽的事业要由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完成,他们的担子要由我们这些白发人来承担!听到这些我们都不禁失声痛哭,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0 08:48:35 +0800 CST  
写在后面的话:

1972年5月5日我还不满二十岁,作为一个资历很浅的小卫生员,亲自参加抢救、目睹了当时那种惨烈的场面,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刻苦铭心的记忆,烈士们最后的容颜,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年龄小,当时还是非常害怕的。因为受伤的战士很多,我们都是独自一个人去给受伤的战士们打针处理伤情。有呼吸的和没呼吸的都并排躺在一张炕上,其惨状就足可以让我望而却步。但是,我还是自己给自己壮胆,上前给战友们处理伤情。其内心的惊恐是可想而知的。



我曾经听说,有的男战士被派去从现场往车上搬运烈士的遗体。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孩子,哪经历过这些,回来后,好几天吃不下饭,一个劲的想吐。况且,我还是个女孩子,其胆子不会比男战友大的。但是,我要克服心理上的胆怯,完成我所承担的任务,其心理的历练是难于言表的。我们所经受的一切,远远超过了一个离家不久、不满二十岁青年所能承受的极限。烈士们经历了生与死的历练,而我们却目睹了烈士们生命最终的悲壮场面。



回忆过去那段岁月是一件很艰难的心路历程,几次要写都又止笔。但是,我们青春岁月所经历的这一切还是应该记载下来,我们是亲身经历者,这一段的历史应该由我们来填写,青春是不应该被泯灭的。



我们是活着的他们!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享受晚年的快乐时光。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1 09:08:00 +0800 CST  
我永远想念的弟弟
——知青烈士王金罗

树新讲知青
我永远想念的弟弟—知青王金罗
来自老知青家园
00:0011:15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故事是:我永远想念的弟弟——知青烈士王金罗。



一个知青的姐姐,五十年之后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他的弟弟是革命的烈士,是为了救一些孩子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边疆,留在了那块土地。姐姐五十年来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的弟弟,他还活着。这个故事非常非常的感人。

2019年将迎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七十华诞,同时也是纪念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十周年庆典。我作为一名烈士的姐姐,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要讲述我的弟弟。王金罗在兵团这个大家庭里一段感人的故事。



我爸爸是共产党员,在单位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劳动模范。我的母亲勤俭持家、和善邻里,经常帮居委会做一些公益活动,我和弟弟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就树立了一个梦想,长大后当兵穿军装,保家卫国。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祖国山河一片红,除了一片红就是一片绿,穿军装变成了一种时尚。就在1968年全国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我是六八届应届毕业生,响应了毛 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这里和部队一样,穿军装、吃食堂、搞军训,而我从小当兵的梦到兵团得以实现了。当时,弟弟吵着也要跟着去,因他还没有毕业,也就没去成。



在那艰苦的岁月中,父母是多么期盼子女的信件。许多家长一有消息就相互奔走相告。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五师二十一团,这里环境特别艰苦,女战友还能住个粮仓帐篷之类的,因为是夏天好多男战友晚上只能卷缩在老乡房子的墙角以及牛棚、马圈过夜。“蓝天做账,地坐床”,这就是当时的口号。



于是我们开始了从未干过的脱坯盖房子的繁重体力劳动。因盖房子地基需用石头,当地只有盐碱滩和一望无际的大沙漠,石头必须经过黄河拉运。冬天,五十多岁的团长、政委带头一起赶着大马车。在黄河冰冻后徒步往返一百多里,将石头拉回团所在地。中午每人只带两个小窝头和一小包咸菜,渴了就砸两块黄河的冰来解渴。那时的首长以身作则,在战争年代,他们就为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为祖国的建设中,他们又以高尚的品德、耐力感染着我们。



可在我给家里的信中,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多次描述了我在兵团的欢乐与幸福。就是这样的回信,激励着弟弟王金罗也要去兵团的决心。本来六九届是可以分配工作的,况且已有一个姐姐去了兵团,可他想去兵团的梦一直没有破灭。毕业后的弟弟毫不犹豫的报名,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他被分配到了五师三十一团。在诸多亲人和朋友及一片锣鼓声的欢送下,登上了火车、汽车加步伐来到了戈壁荒滩。这就是弟弟到达的地方——原锡林格勒种畜场,现在是西乌旗阿巴哈纳尔旗。



我的弟弟王金罗在兵团里勤奋学习,团结同志,刻苦军训,不管是苦活累活,都是抢在最前面干。而他每项工作都是以优异的成绩完成。首长、连长把他看作是一个培养的好苗子,就提拔他当了战备连的文书。弟弟看到首长如此器重他,更是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和工作。好消息,捷报、奖励证书不断传到家里,爸爸妈妈也为此感到骄傲和欣慰。



可就在1971年4月20日,一个噩耗传来,弟弟连队的赵指导员找到了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王金叶同志,请你节哀,你的弟弟王金罗牺牲了。你弟弟是个好同志,是全体兵团战士学习的榜样,你要坚强。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脑子嗡的一下子晕了过去。在连长和卫生员的帮助下,我苏醒过来,哭着问:连长,怎么会?不可能的,一定是你们弄错了!没有听到回应,我又急着问:我父母知道了吗?他们年龄都大了,怎么能承受的住如此大的打击。



原来,弟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给团部送一份紧急文件,他骑着马路过一片连队的葱地,看到有老乡养的猪在拱葱,弟弟便去驱赶。猪受了惊乱逃起来,把马也惊着了。马毛了,顺着一条小路奔跑,可就在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在路中央玩耍。情况非常危急,受惊的马是不会顾及玩耍的孩子的。现在拉拽马缰绳,对受惊的马已经无济于事。弟弟凭借着这几年骑马的经验得知只能拉拽缰绳的一侧,但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眼看受惊的马离玩耍的小孩儿越来越近,弟弟不加思索使尽全身力气将缰绳的一侧用力一拽,马偏离了方向,几个小孩得救了。可弟弟却被受惊的马重重地甩到了墙上。当时的弟弟口中不停的往外流着鲜血,就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没了气息。弟弟走了,走的那么匆忙,他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如果弟弟不去管猪拱集体的葱;如果弟弟在马受惊之后,完全可以跳下来,或者说如果他任由马去奔跑,无视小路上的孩子,生活没有那么多“如果”。作为兵团战士的弟弟,没有那么想,也没有那么做。弟弟为了集体的财产,为了保护幼小的生命,不顾及自己面临死亡的危险,以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集体的财产和几个孩子的生命。年迈的父母得知此事,匆匆赶来,师长、团长及被救孩子的家长看到英雄的父母泣不成声。他们说只要兵团能达到的要求,尽管提出,作为老共产党员的父亲,没有给组织上找一点麻烦,只是把我从兵团调到地方,回到了父母身边。



同年,弟弟王金罗被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兵团战友报报道了弟弟先进事迹和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当时在兵团战士中广为流传。弟弟王金罗无愧是一代知青兵团战士的楷模。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2 08:17:12 +0800 CST  
拦惊马
来源:《生命记忆》


陈立言,广东新会人,1948年8月出生于上海。上海市虹口区北虹中学1967届高中毕业生,共青团员。1968年9月17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1营3连,1971年11月1日为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陈立言奋不顾身拦截惊马,英勇献身,年仅23岁。
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大幕。陈立言已经高中毕业了,他是家中的幼子,已经有两个哥哥在外地工作了,按照当时的政策,可以留在上海,留在父母身边。那年8月,上海市北虹中学公布了被批准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名单,名单里没有陈立言的名字。可是陈立言立志到边疆去,他与班上的好友袁东,混进了北上的列车,跟随加入兵团的同学们一起到了黑龙江。在哈尔滨兵团司令部,接待人员被他们的执着而感动,同意了陈立言和袁东的要求,让他们回上海办理正式手续。这样,1968年9月17日,陈立言和袁东正式以兵团战士的身份,再次踏上征程,来到位于哈尔滨郊区的王岗——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1营3连务农。



到了兵团后,陈立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先被分在果园工作,他虚心向老职工学习果树栽培技术,还向农业技术员借来农业大学的教材自学起来。后来,他了解到一种叫做“920”的制剂对动植物的生长有催生作用,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力更生研制这种试剂,并在连队的农田里试验喷洒效果。连队领导被他的钻研精神感动,支持他试验,并让他从果园脱出来,专门从事“920”的生产和试验,还为他配了一名助手,落实了经费和场所。陈立言的积极性更高了,把行李搬到了工作场所,没白天没黑夜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



陈立言爱学习。他不但注重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也十分注重学习革命理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写下了26本日记,记载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思考。



陈立言经常到老职工家里去走访,与他们交朋友。还抽出时间,教老同志识字。



1971秋,北大荒又到了最繁忙的收获季节。连里安排陈立言和几个上海战友秋收后探家,这是他们到边疆后第一次享受探亲假,大家都很期待,很兴奋,干得也更欢了。



北大荒的农村,马车是十分重要的运输工具,尤其是秋收农忙时节,成百上千吨的粮食都要用它从地里拉回场院。可偏偏连里新上套的一头叫“小青花”的马驹,性格特别暴烈,把老车把式老柳的腰给挤伤了。这台马车不得不停下来,一挂就是二十多天。天气已经转凉,说不上哪天,地里的庄稼就会被大雪覆盖,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陈立言便主动找连领导,要求赶这挂马车,以加强大车班的运输力量。



11月1日下午,陈立言在大田里装了满满一车大豆运回场院。途中,那匹桀骜不驯的马驹又一次“毛”了。“咴,咴”地打着响鼻,撒开四蹄犹如野马般拽着大车向前狂奔。前面是为秋收而忙碌的人们。如果任由受惊的“小青花”发飙,冲入人群,后果不堪设想。陈立言一面死死拽着缰绳不松手,一面大声喝令惊马停下。他使出全身力气顶住车板,力图使狂奔的马车速度降下来。在与惊马搏斗了几十米后,陈立言终于精疲力竭倒了下去,承载着重达数吨大豆的车轮从他的胸部碾过。马车倾覆了,马儿也拽倒了,人们得救了,而23岁的陈立言壮烈牺牲了。



陈立言的父母赶到连队处理后事。他们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希望将爱子的骨灰安葬在他生前战斗过的土地,并将陈立言的抚恤金全部用来买书,捐献给了连队的图书室。



陈立言牺牲后,中共独立1营党委作出了追认陈立言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决定。中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作出了向陈立言同志学习的决定,并在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佳木斯举办了陈立言同志事迹展览。陈立言的生前战友还应邀赴哈尔滨数十所中小学介绍陈立言的生平事迹。

(上海知青张毓诗)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3 08:27:25 +0800 CST  
江寒2012昨天发的帖子《建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我以为他会讲1919年到49年的工资制度,这30年的工资制度我确实不知道,于是认真的看了江寒2012的文章,谁知道他文不对题,说的是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的工资制度。有个读者指出,江寒2012标题错误。这段时间,我认为江寒2012,精神恍惚,逻辑混乱,文不对题,异常兴奋,……
从江寒20I2一系列言语,我认为他不简单,他不是一般的退休工人,他是……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4 08:34:08 +0800 CST  
江寒2012很反对我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他认为摘录是否定前三十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人!下面登一篇评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

新华社
09-27 18:00新华社官方帐号
关注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题: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

1966年,正当我国基本完成调整经济的任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当时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文化大革命”历经从发动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从九大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从十大到1976年10月结束这样三个阶段。中共九大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1971年9月林彪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中共十大仍然继续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得到加强。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从而终止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虽然艰难曲折,但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这十年中,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进展,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完)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4 09:44:58 +0800 CST  
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的百姓的生活简况

SHAMC

2016.09.14 16:20 灌水发表在 中间地带

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的百姓的生活简况

小识:45岁以下,不会有那30年“感受”,没真实史感,就没多少谈那段生活的发言权。



一. 城里人:

1.工人、服务员等工作,企业单位按八级制。
工人、服务员等需要学徒,学徒工需学三年,月薪16.5~18元;一级工32元;二级工38.5~40.5元;三级工48.5元;四级工56元;5级工64元;七级工74元;八级工86元,高级技师100元以上下。

2.公务员实行行政级别(1级最高)。企业单位中的办事员、技术员、职员、干部等,也按行政级别24级干部制。
——第24级月薪21元;23级32元;22级40.5元;21级56元;20级64元;19级72元;18级84元;17级96元;16级110元;15级124元;14级168元;13级240元…… 1级最高565元。——上下差距27倍!

3. 住房:单位分配,声称平均每人三平米,13级以上高干有特别住房补助,住房面积在三间住房以上有厨房,厕所等。高级干部随级别不同享受住房不同,从高级干部公寓到别墅,到独立大院。而且是不需要掏房费的。一般百姓实际住房每人不到1.5平米,祖孙三代同住一间房是平常的事。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4 11:55:46 +0800 CST  
金猴奋起千xx,你又拔了一根毛,呸的一吹,15263265752出现了。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4 12:13:25 +0800 CST  
有二十多个小号(B特M、水木清体、金猴奋起千xx、……毕竟东流去he)语录
毕竟东流去he 2019-11-14 11:29
政治是没有是非,凡事一扯上政治。毫无公正,公平一说,不过借毛错误,以凸显艾子光芒,如此而已,苞产到户,祸国殃民,造成的损失,千百个文革也是相形见拙,今天有人拿来说事吗?这是政治成熟一种表现,人家没艾子龌龊罢了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4 12:24:24 +0800 CST  

我所知道的工资制度,跟冬蛇一致,绝非江寒20I2所说,一转正就是二级。技术工种应该是三年学徒,学徒期每月18元左右,三年期滿,升为一级工,工资为31元左右,一年期满,升为二级工,工资为37元左右。并非江寒2012所言,一转正就是二级。为什么是二级,江寒2012想当然的说,是当了知青的原因。但是,也有些人不是知青啊,他们也一转正就是二级?
诚如冬蛇所说,升了二级工后,何时再升级,等中央文件。我们65年的工读学生工作,拿到二级工资后,从66年文革到78年,一共12年没涨工资。1958年进厂的工人命运也是如此。我记得这些人成立了一个68司令部,要求涨工资,他们被批为搞经济主义,抓了头头,
从此再也无人敢要涨工资。1979年前后中央下文件,工人才涨了工资。
冬蛇说话如下:
冬蛇 2019-11-13 18:11
评论 江寒2012:学徒一转正是一级工,一级工一年后定级,理论上根据技术水平,定哪一级都有可能,实际上全部定成二级工,不可能定三四级。定成二级工之后,何年何月再提工资,要等文件了。整个60年代没有提过工资,50年代定二级工的人,1971年一913之后,才提三级工。一转正就是二级工不可能。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4 16:13:58 +0800 CST  

有关工资的故事(转抄,来源于百年过客2016作品《牵手》
……
得美在家也经常找林生聊天, 经常谈些单位上或列车上的一些趣事。

得美说:“我们列车上有位女列车员,长的也祘漂亮。有时候经常有位青年走到她面前,开口总是三八二九,三八二九,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总以为他是兵工厂的。你猜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是说他的工资每个月有三十八元二角九分钱。比我们铁路列车员的工资还多五角多钱,他希望与女列车员交朋友,谈恋爱。”

林生说:“砖厂有个技术员,脸长的扁扁的,讲话声音尖尖的, 喉结也不突出,工资每个月有五十多元钱,祘是有钱的人。快四十多了,还沒有结婚,厂里有些妇女,很关心这个男技术员,有时来了年青的女临时工,就想尽办法让这个技术员和年青的女临时工接触,有时故意将两人关在一个房间里。谁知那些年青女临时工自己跑了出来。原来男的下面有问题,下面那个东西与小男孩相似, 年青女临时工本来看到男技术员工资高,自己家庭条件差,或者本身也不漂亮,还是很中意这门亲事 , 可是男技术员连妇女本身需要的基本要求都不能满足,所以那些妇女都不同意这门亲事。”

得美说: “你现在是个痞子了, 连这些东西都知道了,我不和你讲,以后你不许讲这些东西。”

林生说:“好,好,我知道了,以后不讲就是了”
……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5 08:43:28 +0800 CST  
那个时候的工资,除上述标准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按厂矿各个单位的性质而定,相同级别的工资因而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是以二级工为例,上述故事所说的3829,即是38元2角9分,这是治金工业部下属单位二级工的标准工资。
铁路上的列车员二级工工资,比3829少5角。
上面所述的工资是国营部级单位的工资,省办企业、地区办企业、区办企业、街道企业……的二级工工资,有36元的、有35元的、有34元的……五花八门。
有一种企业是军工或特殊工厂,他们除了有工资以外,还有5元左右的保密费。
……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5 09:32:07 +0800 CST  
@海州书生
2019-11-15 09:34

1120楼
写得好,让我们读者了解真相。
——————————
海州书生才华出众,巳写有两本长篇小说,内容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众人观看,都说好看。欣赏你的佳作,谢谢你的支持。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5 11:37:14 +0800 CST  
文明对话,禁讲痞活!违反公约,取消发言!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5 20:44:52 +0800 CST  

@毕竟东流去he
2019-11-15 10:41

1121楼
在工人的工资相当于毛泽东时代工人工资的多少呢?有人专门做过测算,列出了详细的对照表:

15123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八级工111元

13216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七级工97元

7629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四级工56元

6608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三级工48.5元

5617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二级工41.23元

3500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25.69元

3000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22.02元

2500元相当于毛泽东时代18.35元
————————————
上面的算法不对,工资的比较,应按比较的对象而定,如果按电子产品算,现在的价格还便宜,如电视机,1989年,18吋彩电三千五百元,现在32吋彩电,1300元。现在比以前便宜两千多元,对了,毛时代老百姓沒有彩电,连9吋黑白电视机都没有。
应该怎样比较,拿生活必须品比较,如大米,毛时代大米,好的要0.164元,18元可买?斤大米。现在好米,一斤珍珠米3元二角左右,2500元钱可买?斤米。请各位同志算一下,你会发现毕竟东流去he提出的上述等式根本不成立!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5 23:27:09 +0800 CST  

我们还是回到工资问题上来,我们已经知道,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七年这十二年中,工人都没有涨工资。但七六年十月,有极个别人长了半级工资,也就是五元左右吧,欲知详情,请看百年过客2016长篇小说《中国铁路工人故事》,该小说在2018得奖作品排名15名。
下面请看有关工资的故事二。
……
一九七六年十月十八日是曼々一岁的生日,曼曼的头发越来越黑,皮肤越来越白,眼睛越来越大,手脚也越来越灵活。剑锋家和飞燕家两家联合给曼々庆祝生日。

工厂开始重视技术,各个技术岗位进行技术比赛,获得第一名者,可升半级工资。

剑锋也参加泥工技术比赛,比赛项目是砌五零墙墩,砌墙墩是剑锋的强项,比赛的哨子声音一响,剑锋不急于砌砖,他首先选出形状规矩,有角有棱的砖,然后砌六层砖高的墙角,用角尺校正墙角的垂直度,四个墙角校正好。然后用“点视法”砌墙墩,剑锋用泥刀挑起了一把砂浆,将砂浆放在砖墙的砖上,再把一块砖放在砂浆上,用左手一压,泥刀在砖上轻敲一下,眼睛一瞄,只要墙角从上往下看成为一点,砖就平放在墙上。

很快剑锋的砖墩就砌到一米五高,副工将铁脚手架子架好,剑锋又开始砌砖,到三米高的时候,剑峰停止砌砖,而其他的泥工还在砌砖。

到评比时,剑锋砌的砖墩垂直误差为一毫米,水平误差一毫米,墙面干净,外观美观。完全达到施工要求。剑锋被评为第一名,飞燕和其他工人为剑锋鼓掌。

飞燕在家里讲,这次技术比赛,剑锋拿了第一名,剑锋肯定会升半级工资。但是结果处于预料之外,剑锋没有升半级工资,这半级工资给了另外一名工人。

飞燕想不通,找基建科郎科长提意见,郎科长说:“我们也不同意劳资处这种处理方法,但劳资处认为,我们搞的是专业技术比赛,是同行业技术工人的比赛,路剑锋不是泥工,他不应该参加泥工比赛,他得到第一名,也应该是无效的第一名。”

飞燕说:“我老公这几年干的都是泥工技术活,他处理了别人不能处理的向题,他实际上就是我们泥工三班的施工员。”

飞燕越讲越激动,声音哽咽的说:“我老公辛辛苦苦苦,任劳任怨,只想成为一个有技术的技术工人,享受应该得到的享受,难道这个最简单的要求都不能得到吗?”

郎科长说:“路剑锋同志是个好同志,他担任泥工三班的副班长,团结同志,工作上任劳任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实际上干的是泥工技术活,我们马上写报告给厂劳资处,要求将路剑锋同志的工种改为泥工。”

一个月后,路剑锋接到劳资处调令,任命路剑锋同志为泥工。

从此以后,剑锋干上名符其实的工作,不久,剑锋当上了泥工三班的班长。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6 08:48:43 +0800 CST  
@毕竟东流去he 2019-11-16 08:56
当然,上面数据的确欠妥。但这是以硬通货黄金作好计算标准,得出来的结论,工业品价值价格,前期包含……
——————————
很高兴看到你心平气和的样子,本来,人的看法不一致,这是正常的现象,用不着斗个你死我活!
你对于前述算法现在认为不妥,我们巳达到共识,很好。我们不能人云而云,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分析。讲句实在话,我是学理工专业的,对历史的研究是欠缺的,我只能以我的直觉谈问题。所以其他问题我就不谈了。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6 11:41:54 +0800 CST  
@江寒2012
你也认为现在的2500元钱与毛时代的18.35元是相等的说法很不妥,只要会算朮的文盲都会认为不妥。
你说解放后的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的成绩,我认为这都是共产党的成绩,也是人民的成绩。共产党是一个集体领导的党,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党,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就简单的说明了集体作用。因而前三十年的成绩,甚至是开国,都离不开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功劳,是人民的功劳,并非伟人一个人的功劳。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16 12:55:08 +0800 CST  

楼主:百年过客2016

字数:602632

发表时间:2019-04-05 21:46:2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4 22:17:48 +0800 CST

评论数:15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