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段心尘 2020-08-12 08:07:58
我们这方言也叫芫荽
-----------------------------
我还以为芫荽是书面用语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2 21:12:30 +0800 CST  
@frankypfan 2020-08-13 13:03:31
唐帝国的记号
-----------------------------
是的,大唐帝国很值得研究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3 17:16:02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4 06:27:05 +0800 CST  
NO.96

难道李亨改主意,不想去灵武了?

当然不是。

李亨之所以在平凉逗留不进,其实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当时局势极为复杂,他并不清楚朔方军将的立场,万一将领们有异心,他这样过去不就等于是自投罗网?

更何况,就算他们依然忠于唐朝,他作为国家的储君,如果这样像丧家犬一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地前去投靠,岂不是非常没有面子?

因此,他只能留在平凉,忐忑不安地等着朔方将领前来接驾。

他们会来吗?

如果来了,是真心迎接他的,还是会将他出卖给叛军?

……

对此他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此时他的心情,就仿佛一个懵懂的少女在等第一次见面的网友,既怕对方不来,又怕对方乱来……

好在,他并没有等待太久。

当时由于节度使郭子仪还在河北前线,主持朔方全面工作的是留后杜鸿渐。

听说太子已经到了平凉,杜鸿渐马上召集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盐池判官李涵等人商议。

他慷慨激昂地说:平凉虽然位置颇为重要,但不是屯兵之所,而灵武却兵精粮足,如果我们把太子迎到这里,然后再北收各城兵马,西发河陇劲骑,南下剪除叛贼,收复中原,这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几个人对此都表示赞同。

随后他们推选出身于李唐宗室的李涵担任使者,让他带着邀请函以及记载有朔方士兵、马匹、兵器、粮草、布帛等各种军需物资储备情况的账簿前往平凉,盛情邀请太子移驾灵武。

李涵的到来,让李亨喜出望外。

但矜持的他并没有马上答应:容我再考虑考虑哈。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口头禅——在夹缝中当了多年太子,他早已习惯了不随便表态,要让他敞开心胸除非是上手术台。

此时原河西司马裴冕被调任御史中丞,在赴任途中正好路过平凉。

见到李亨后,他也鼓动如簧之舌,极力劝太子到灵武去:灵武是个好地方,有兵有粮又有枪。将士都身经百战,堪比最硬的合金钢……

李亨这才勉强应承下来。

之后他打点行装,与李涵等人一起前往灵武。

得知李亨到来,杜鸿渐早已在平凉北境迎候。

见到李亨后,他又慷慨激昂地进言道:如今各郡县大多在坚守拒敌,等待复兴。朔方乃天下劲兵所在,殿下若从灵武起兵,挥师长驱,再传檄四方,收揽忠义,讨平逆贼指日可待!

李亨连连点头称是。

他心里由衷地觉得,看来这次选择来灵武是无比正确的!

七月九日,在杜鸿渐等人的扈从下,李亨一行抵达了灵武。

负责后勤的魏少游恭恭敬敬地将他迎进了早已修葺一新的行宫。

见里面的装饰、器物、帷帐等全都仿造皇宫,极尽奢华,李亨面露不悦,马上命人将其一一撤除,只留下基本的生活用具。

因为他知道,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自己的地位也还远没有稳固下来,这个时候他必须作出与将士同甘共苦的姿态,绝不能沉迷于享受,否则必然会失去人心!

本想拍马屁的杜鸿渐这一记拍在了马脚上,感觉有些尴尬——人家一心想减肥,你却偏偏给他送大鱼大肉,这不是搞反了嘛。

但他并没有灰心。

在他看来,拍马屁就和打仗一样,胜败乃兵家常事,无所谓的。

一记不成,那就再生一记。

很快,他又准备了一记更大的马屁——劝进。

他与裴冕等人联名上表,请求李亨登基称帝,理由是李隆基在马嵬和李亨分手时曾要传位给他。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4 06:42:24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4 08:29:10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20-08-14 13:06:02
李亨走一半而犹豫,可以理解。真的是到这份上,人家要是反了,你也没啥办法。
这里是真的得夸一夸朔方军了,战斗力强悍的同时,人家政治也合格——不止是合格,是优秀,板荡识忠臣那种优秀。
一听说太子李亨到平凉了,立即开会讨论。参会人员,主持会议的是留守负责人杜鸿渐,参会的都是重要人物:
六城水陆运使,就算不明白官制,一听也明白,掌管物资调动、运输,其实理解成后勤负责人,没啥问题吧?
节度......
-----------------------------
王兄分析得非常不错。
朔方军的优异表现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至关重要。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4 16:01:36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8-14 09:27:48
这个灵武古城看起来好新,是否现代建的,自从西夏崛起后,宁夏一带政冶中心已转移到黄河以北的银川了。
-----------------------------
估计是仿古建筑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4 20:30:26 +0800 CST  
@奇正2019 2020-08-14 09:30:27
朔方留后直接替郭子仪当家了,充分说明郭子仪真是长者之风,李光弼是郭子仪手下和郭子仪吵闹不休,郭子仪知道他是个人才不计较,这也许是汾阳王甚得军心的根本原因!
-----------------------------
是的,郭子仪的宽厚是出名的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4 21:50:59 +0800 CST  
@王杰维 2020-08-16 10:51:33
今日巡山
-----------------------------
欢迎常来巡山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6 14:57:27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7 06:32:55 +0800 CST  
NO.97
这正是李亨此时所需要的。

从个人角度看,他现在已经46岁了,在太子的位子上也已坐了整整18年,这18年中他过得极其压抑,时刻都战战兢兢,时刻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每次想放屁的时候都只能硬憋回去,这样的罪他早受够了,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登上皇位扬眉吐气!

而从当时的局势来看,他也必须这么做。

只有当了皇帝,他才能有足够的资格号令四方,才能领导各地将领打赢这场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平叛战争!

不过,想是这么想,但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的惯例,他是不能一下子就同意的。

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拒绝了。

同样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的惯例,裴冕等人也理所当然地不会就此罢手。

他们又再次当面进言说:现在皇上厌倦政治,去了蜀地避难,可是国家总得有人来领导,这是天意,不能违抗。如果殿下一味犹豫退让,恐怕会失去人心,大唐未来的前景就不好说了。这么明白的事,连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何况是贤明的殿下!

李亨当然还是不答应:平定叛逆,然后奉迎皇上回京,我作为太子侍奉在皇上左右,这岂不是一件美事!你们说得太过了!

裴冕、杜鸿渐也继续进谏:殿下担任太子多年,早已是众望所归,如今国难当头,应该站出来领导这个国家。更何况,将士们之所以冒着千辛万苦追随殿下,就是为了搏取功名。殿下所处的地位越高,手中的权力越大,将士们才感觉越有奔头!这就好比,如果殿下您手里只有一百块,就算给我百分之百,我也只有一百块;但如果殿下您手里有一百亿,就算只给我万分之一,我也可以拿到一百万!一百万收入的人当然比一百块收入的人干劲更大!

李亨依然不置可否。

之后,裴冕等人又连续五次上表劝进——通常情况下三次就已经够了,但我们知道李亨这个人做事一向都是扭扭捏捏的,所以要五次。

李亨这才勉为其难地点头表示同意。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也就是抵达灵武仅三天后,李亨在灵武城的南楼正式登上了帝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他任命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其他将吏也各有任命。
尽管这个新成立的朝廷文武官员加起来只有不到三十人——看起来如同一个草台班子;尽管朝廷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官员们对他的态度还像澡堂里的拖鞋一样没大没小;尽管整个即位仪式非常寒酸简陋——普通中产阶级的婚礼仪式都比它隆重,但感情很少外露的李亨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是啊,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他终于第一次摆脱了父亲的阴影,他终于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班子,他终于第一次可以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他终于第一次可以不用再说那些言不由衷的话,他终于第一次可以堂堂正正地发号施令!

对儿子李亨称帝、自己已被尊为太上皇的消息,李隆基一无所知。

他那时还在前往成都的旅途中。

他这一路走来也非常不容易。

与李亨分手后,李隆基继续西行,两天后抵达岐山(今陕西岐山),刚想停下来休息会,却又听到了叛军前锋已经逼近的传言,没办法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动身,又一口气跑到了扶风(今陕西凤翔)。

由于之前曾说过到扶风后再决定去往何处,因此到了这里,士兵们就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李隆基打算去剑南的意图也不得不公开了。

这让本来就牢骚满腹的士兵们更加怨气冲天。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7 06:52:45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7 08:23:29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20-08-17 12:17:45
貌似后世对杜鸿渐等人评价一直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撺掇李亨干这“无君无父”的事。
其实,想想人家当时的情况下这么干得多必要?
老皇帝李隆基……这责任大了去了。
不是他,安禄山当年就被砍了。
不是他,安禄山绝不会有这么大势力。
不是他,安禄山不会冒出反心。
不是他的昏庸糊涂,安禄山甚至不会起兵反(晚两年安禄山直接病死了该)。
不是他的偏听偏信和怯懦逃跑,安禄山的叛军可能......
-----------------------------
虽说有名誉、权力、地位的成份,也有李亨甚至文武将吏的野心。可是,再怎么说,李亨当皇帝,其实是接过了这个责任——扫平叛军、重整山河的责任,虽然他做的也并不出彩。

王兄说得很对。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7 19:08:56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8-17 08:52:09
李享命也太苦了,做太子时朝不保夕,做皇帝时忙于平乱,乱还未平完自己又没了,反正没一天好日子过。
-----------------------------
是啊,不过命苦也不能完全怪别人——李亨在当上皇帝后犯了很多错,否则也许早就可以平定叛乱当上太平天子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7 21:34:27 +0800 CST  
@江东一户侯 2020-08-17 10:44:56
@云淡心远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多谢老朋友打赏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7 21:47:23 +0800 CST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8 08:25:42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8 12:30:49 +0800 CST  
@奇正2019 2020-08-18 09:45:07
终于当上皇帝了,开启人生高峰
-----------------------------
是啊,不过李亨这个皇帝当得很悲催,没过过几天安定日子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8 21:36:01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9 06:29:51 +0800 CST  
NO.98
他们不想去剑南这个杨国忠的老巢,也不想这样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忍饥挨饿,他们只想回自己的家,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和老妈做的窝窝头!

不少人偷偷溜走了,没走的也大多三心二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

与此同时,各种流言也以比流感还快的传播速度在军中迅速蔓延开来,有些传言甚至出言不逊,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皇帝。

一时间,军中一片混乱,就连主帅陈玄礼也控制不住了。

这一切,李隆基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再这样下去,很可能发生又一场兵变!

怎么办?

就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成都上贡朝廷的十多万匹蜀锦恰好运到了扶风。

李隆基一下子就有了主意。

他命人将这些蜀锦全部陈列在庭院里,然后召集所有将士,发表了一番情真意切的演讲。

他流着眼泪对将士们说:朕年纪大了,用了不该用的人,造成了这场叛乱,不得不远出避难。你们都是仓促跟朕离开长安的,连父母妻子都来不及告别,一路跋涉到这里,非常辛苦,朕心中对此深感愧疚。这里到蜀地还有很远,而且那里郡县狭小,恐怕也供养不了这么多的人马,朕现在允许你们各自回家,朕与儿孙们有这些宦官陪同入蜀也就够了。

接着他用手指了指院中摆放的蜀锦:今天就要和诸位分别了,这些锦帛就算是朕给你们的盘缠,你们回去后见到父母和家乡父老,请代朕转达朕对他们的问候,大家各自珍重吧!

说完这些,他已是泣不成声。

老皇帝充满真情的讲话让士兵们颇为感动,院子里色彩缤纷的蜀锦更让他们极为心动——锦是由彩色丝线织出的带有精美图案花纹的丝织品,蜀锦更是锦中的上品,价值极高,绝非寻常丝织品可比!

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抚慰、物质上又有了巨大的收获,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如台风吹雾霾般把将士们的不满情绪一下子就全都驱散得无影无踪,他们激动万分,异口同声地表态:臣等无论生死都愿意跟从陛下,绝无二心!

一起潜在的动乱就这样被李隆基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之后李隆基一行继续上路,经陈仓(今陕西宝鸡陈仓区),过散关(即大散关,位于今陕西宝鸡南郊秦岭北麓,号称川陕咽喉),往成都进发。

六月二十四日,队伍抵达河池(今陕西凤县),在那里遇到了带兵前来迎驾的剑南节度副使崔圆。

李隆基大喜,当即加封崔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崔圆是剑南实际上的最高长官,有了他的护送,接下来自然什么都不用再担心了,有的是川菜可以吃,有的是川剧可以看,有的是川妹子可以做爱做的事……

在行至普安(今四川剑阁)的时候,李隆基又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刑部侍郎房琯。

房琯是从长安追来的。

这让李隆基感到非常惊讶。

事实上,在刚离开长安不久,他就曾问过高力士:朕这次出走,群臣大多不知情。你说在得知朕的去向后,朝臣中有没有人会追过来?

高力士回答:张均、张垍(两人都是名相张说之子,张垍还是李隆基的女婿)兄弟!他们受陛下的恩最多,且张垍还是您的女婿,因此他们必来!很多人都说房琯有宰相之才,而陛下没用他,且传闻安禄山对他颇为赏识,因此他肯定不会来!

谁能想到,平时看人一向很准的高力士这回的预测堪比贝利对世界杯冠军的预测——居然全是反的!

最可能来的没来,最不可能来的却来了!

一般来说,期望值越低,惊喜指数越高。

房琯这样一个之前被冷落的人居然会如此忠诚,这是李隆基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他非常感动。

感动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如果李隆基是个女的,他甚至愿意以身相许!

可惜他是男的,所以只能以官相许。

他当即加封房琯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跑了上千里路,得到了一个宰相的职位,应该说房琯这一趟跑得非常值!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8-19 06:52:13 +0800 CST  

楼主:云淡心远

字数:454786

发表时间:2019-11-25 15:31:3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12-11 11:01:00 +0800 CST

评论数:85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