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06:33:57 +0800 CST  
NO.90
李隆基听了羞愧难当,久久都抬不起头来:这确实是朕的过错,如今悔无所及!

这时尚食(负责宫廷膳食的官员)总算求得食材,做好御膳送了上来。

李隆基将膳食分赐给随从官员,自己到最后才吃。

之后队伍继续上路,于半夜时分到达金城(今陕西兴平)。

想不到这里的情况比咸阳更糟,不仅县令和官员都逃了,连百姓也跑得差不多了。

所幸驿站中还留有不少食材,锅碗瓢盆也都不缺,士卒们自己动手,总算勉强填饱了肚子。

吃完晚餐,李隆基环顾左右,发现随从人员比从长安出发时少了很多——仅仅一天时间,竟然逃走了一大半人,其中甚至包括深受他信任的内侍监(宦官总管)袁思艺!

但他现在已经顾不上伤感了。

他太累了,需要休息了。

驿站内没有灯,床位数也远远不够,平时养尊处优的众多官员和皇子皇孙只能和奴仆士卒一起席地而睡,一起随地大小便,场面混乱不堪。

第二天天刚亮,李隆基一行又出发了。

中午时分,队伍抵达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

这是当时极为普通的一个大唐驿站。

这也是现在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大唐驿站。

当然,在这个驿站中将会发生什么,李隆基并不知道。

他只知道,赶了半天的路很累,便带着杨贵妃以及部分官员、皇子进驿站休息了。

但由于驿站容量有限,禁军将士只能待在外面。

时值盛夏,又是正午,天气越来越热,将士们的心情也越来越烦躁。

是啊,本来他们在长安过得好好的,现在却被迫抛妻弃子、离乡背井,连饭都吃不饱,连觉都睡不好,大热天连个遮阴的地方都没有!

站岗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谁知龙武军,人人皆辛苦!

他们全都忍不住怨声载道。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满,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愤怒!

如果把他们的怨恨情绪比作是一个水库,那么此时水库的水位早已大大地超过了警戒水位,洪水随时都可能破堤而出,冲垮一切!

对此,经验丰富的主帅陈玄礼非常担心。

他知道,就像水库水位过高时必须及时打开泄洪口泄洪一样,他也必须及时为将士们的情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对象,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而这个对象,最合适的无疑是早已人神共愤的杨国忠!

于是,他慷慨激昂地对部下说:如今天下崩离,无数人肝脑涂地,若非杨国忠胡作非为、祸国殃民,国家何至于此!我等何至于此!不杀杨国忠,无法平民愤!不杀杨国忠,不能救国家!

仿佛茅台之于酒鬼、嫩模之于色鬼、《彪悍南北朝》系列之于广大高品位的历史爱好者,这话如正合将士们的胃口。

他们一下子就沸腾了:我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随后他们一起去找杨国忠算账。

正好那时随同李隆基等人逃出长安的二十多个吐蕃使节正围在杨国忠的马前诉苦,说他们肚子饿,让杨国忠帮忙解决。

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士兵们发现了。

见他和胡人在一起,他们更火了。

有人大叫:杨国忠勾结胡虏谋反!

没等杨国忠反应过来,一支箭已经射了过来,正中他的马鞍。

杨国忠知道不妙,撒腿就跑。

但平素养尊处优的他怎么可能跑得过那些士兵?

刚进驿站的西门,他就被士兵们追上,剁成了一堆馄饨馅。

士兵们还不解气,又把他的脑袋割下来,用枪挑着挂在驿站大门外示众。

接着杀红了眼的士兵又一口气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以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

御史大夫魏方进看到这一切很激动:哇,你们居然杀了宰相(杨国忠这家伙,不是个东西,早就该杀了)!

可惜,括号里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来,他就被士兵们砍死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06:47:58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08:12:47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7-27 12:02:18
还有一个虢国夫人呢?
-----------------------------
虢国夫人居然漏写了,她和杨国忠的老婆裴柔等人逃到陈仓,但还是没有逃脱。
马嵬之诛国忠也,虢国夫人闻难作,奔马至陈仓。县令薛景仙率人吏追之,走入竹林。先杀其男裴徽及一女。国忠妻裴柔曰:“娘子为我尽命。”即刺杀之。已而自刎,不死,县吏载之,闭于狱中。犹谓吏曰:“国家乎?贼乎?”吏曰:“互有之。”血凝至喉而卒,遂瘗于郭外。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15:45:42 +0800 CST  
@添牙海角牧羊人 2020-07-27 11:18:32
心远这样植入广告,看起来居然没有违和感,高手!!!哈哈!!!
-----------------------------
哈哈,可以广告招商?有人报名吗?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22:12:20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20-07-27 13:04:15
昨晚写的时候,写了一段话,大意无非就是在安禄山眼中唐就算亡了,就算让他们跑路,老头这么大了,跑外面容易死亡云云。
后来觉得我可能是已经知道了后来的结果,想当然了。故删。
我,手贱搜了一下魏方进……接下来一段,那个灵异故事会不会写啊?
-----------------------------
灵异故事就不写了啊,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魏方进弟,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22:16:34 +0800 CST  
@出口为声 2020-07-27 16:15:54
支持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
是的,科举比之前的选人制度还是要先进多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22:17:29 +0800 CST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22:17:46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7 22:18:17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9 06:25:53 +0800 CST  
NO.91
另一名宰相韦见素闻乱而出,不料一出门就被士兵们打倒在地,顿时血流满面。

幸运的是,他之前为官清正,名望不错;更幸运的是,有人认出他来,大叫“不要伤害韦相公!他是个好人!”;更更幸运的是,这个人不仅动口,还动手相救!

韦见素这才侥幸逃过了一死。

此时正在驿站里休息的李隆基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哗声,忙问左右:什么事?

左右告诉他是杨国忠造反,已被将士们杀了。

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

说杨国忠造谣,他信;说杨国忠造假,他信;说杨国忠造绯闻,他也信;但要说杨国忠造反,他是万万不信的!

他连忙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了驿站的门口。

看到群情激奋的禁军士兵,他一下子全都明白了——一定是发生了兵变!

不过,他并没有指责士兵。

他毕竟久经风浪,知道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平息士兵们的怨气,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他只能强按下心中的怒火,只能硬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好言好语地安抚将士们:虽然你们中间很多人我之前并不认识,但我现在感觉和大家都很熟……因为天太热了……哈哈……为什么大家都不笑……是不是感觉这个笑话很冷……嗯,冷就对了,这么热的天,冷一点才舒服……好了,不多说了,大家都辛苦了,都回去吧!

在李隆基看来,这等于是默许了他们斩杀杨国忠的行为,应该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了。

没想到将士们依然全都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表情依然严峻得像去参加葬礼,手中的刀枪依然闪着寒光。

李隆基很尴尬,也很不悦——居然把皇帝的指示当成放屁!不,屁都不如!闻到屁味还会掩鼻呢,你们居然什么反应都没有!

可是他又不能发作,只好让高力士出面询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陈玄礼代表麾下将士高声回答:杨国忠谋反,贵妃是他的妹妹,不宜再侍奉在圣上身边,希望陛下忍痛割爱,将其正法!

李隆基闻言大惊。

要亲口下旨杀掉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这是他之前做梦都没想过的!

不过,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答应士兵们的要求,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

他只能喃喃地说:这件事朕自己来处理吧。

随后他转身回到了驿站内。

他倚着手杖,仰望苍天,呆呆地站了很久。

到底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但很多人都知道这样拖下去是不行的。

见李隆基迟迟下不了决心,京兆司录韦谔(韦见素之子)急了。

他鼓起勇气冲到皇帝身边,一边不停地用力磕头,磕得额头出血,一边劝谏道:众怒难犯,安危就在瞬息之间,请陛下速做决断!

这个道理,李隆基是懂的。

可是要他就这样放弃贵妃,他依然还是不舍,还是不甘。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一个本来拥有傲人双峰的美女得了乳腺癌,医生提出要切除乳房,她肯定是不愿意的,肯定会恳求医生尽量保住她的双乳。

李隆基也是这样。

直到这时,他依然还是不愿放弃保住杨贵妃的最后一丝希望:贵妃常居于深宫之中,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的事?

关键时刻,高力士站了出来。

他对皇帝说: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他的妹妹却依然侍候在陛下左右,他们岂能安心?将士们安心,陛下您才能安全啊。请陛下三思!

高力士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李隆基。

是啊,贵妃不死,军心难安。

军心不安,他和他的大唐朝廷就可能毁于一旦!

贵妃就算有一万条不用死的理由,也不能不死!

就像大多数女人在保乳和保命之间最后还是会选择保命一样,李隆基最终还是下达了赐死杨贵妃的命令。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9 06:43:03 +0800 CST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9 09:05:54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7-29 08:40:58
杨贵妃还是死得比较冤枉,她是历史上几乎不参与政治的后宫极少数人之一。
-----------------------------
是的,她很少干政——除了为杨国忠的事求过情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9 19:14:16 +0800 CST  
@添牙海角牧羊人 2020-07-29 12:33:55
李隆基考虑的应该不只是杨玉环的生死,更多的是皇家的威严!
-----------------------------
有可能。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29 21:45:53 +0800 CST  
感谢大家的支持,下面继续更新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31 06:32:40 +0800 CST  
NO.92
他命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佛堂,用白绢将其缢杀。

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时年38岁。

也许杨贵妃在九泉之下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冤——她只是一个向往美、向往爱情、向往享受的一个正常的女人而已,几乎从不插手朝廷政务,为什么却偏偏落得这样的下场?为什么那些男人犯的错要由她这样一个弱女子来承担?

然而我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任何一个人如果只沉醉于自己的生活,不关心天下事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因为很多时候,你不问世事,世事也会主动来追问你;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主动来关心你。

更何况,杨贵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是皇帝身边“礼数实同皇后”的贵妃!

有着这样的身份,怎么可以只在意自己过得好不好,不在意百姓吃得饱不饱呢?

当然,责任更大的无疑是李隆基。

但那些禁军将士却没有怪罪皇上,而只是将杨国忠和杨贵妃作为了替罪羊——谁让他们姓杨呢?

这可能就是时代的局限吧。

在那些士兵的眼里,皇帝是天命所归,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本质上必然是好的——要不然怎么会当上皇帝呢。

在那些士兵的眼里,皇帝犯错,通常只有两种可能:一、受到奸臣(杨国忠)或狐狸精(杨贵妃)的蛊惑;二、你的眼瞎了……

扯远了,接下来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现场。

杨贵妃死后,她的尸体被抬到了驿站的庭院中。

陈玄礼等人在验明死者确实是贵妃无误后,这才脱下盔甲,叩头请罪。

李隆基自然要竭力抚慰,并让他们出去告知军士。

得知皇帝顺应他们的要求处死了贵妃,将士们全都掌声雷动,高呼万岁。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马嵬驿之变”。

那么,究竟谁是此次事件的幕后主谋?

有人认为是太子李亨。

史书上明确记载,兵变之前,陈玄礼曾通过东宫宦官李辅国与太子联系过,虽然李亨当时没有表态,但也并没有阻止。

可见,他是默许的。

不过,要说是他策划了这次事变,好像也并不太令人信服。

因为李亨长期以来一直被边缘化,根本没有掌控禁军的能力,与陈玄礼似乎也没有任何私交——陈玄礼是李隆基的心腹,之后也一直跟着李隆基,并没有追随李亨,而李亨继位后,也没有对陈玄礼有任何特殊的封赏,反而还逼迫他提前退休。

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已经不知道了。

但毫无疑问,这次兵变对当时的政局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正是因为诛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和作为皇帝替罪羊的杨贵妃,将士们腹中的怨气才得到了充分的消解,李隆基和他的大唐朝廷才得以保全!

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北征》中甚至将陈玄礼视为保存大唐国脉的大功臣: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六月十五日,也就是马嵬之变后的第二天清晨,李隆基一行离开马嵬驿,再次向西出发了。

但刚出发不久,又出现了新的麻烦——将士们对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产生了异议。

他们不愿再按原来的计划去蜀地。

在他们看来,蜀地将吏都是杨国忠的死党,而如今杨国忠被他们杀了,去那里恐怕会有危险!

但如果不去蜀地,又该去哪里呢?

将士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有人说去河西(治所今甘肃武威)、陇右(治所今青海乐都),有人说去灵武(今宁夏灵武,朔方节度使治所),有人说去太原(今山西太原,河东节度使治所),还有人说干脆回长安……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31 06:44:27 +0800 CST  


马嵬驿杨贵妃墓前的杨贵妃塑像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31 09:10:23 +0800 CST  
@黄龙12011 2020-07-31 08:17:15
这次马嵬驿之变应与李亨无关,在李亨当太子期间,长期生活在李隆基威严的阴影之下,又受到李林甫的多次打压,年纪轻轻才三十零岁,头发都白了,小命朝不保夕,那有权力影响今次事变。
-----------------------------
是的。不过史载陈玄礼在事前通过李辅国和李亨接触过,李亨估计是默许的。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31 14:28:31 +0800 CST  
@wangmingsong2011 2020-07-31 17:07:18
此时的禁军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行为,被后来某一军事团体学了去,周而复始的反复上演类似戏码。戏码背后,是武力、军事阶层的权力崛起。
马嵬坡的事,其实相比后来的种种戏码,是真的很温柔……人家还磕头谢罪……
-----------------------------
是的,比起后来的晚唐五代来说,确实是温柔多了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31 21:06:02 +0800 CST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楼主 云淡心远  发布于 2020-07-31 21:52:47 +0800 CST  

楼主:云淡心远

字数:454786

发表时间:2019-11-25 15:31:3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12-11 11:01:00 +0800 CST

评论数:85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