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四,关于《太平御览》里面记载的四千岁和唐朝司马贞写的《三皇本纪》里的人皇“合四万五千六百年。”乃至浪漫主义诗人谪仙李白在攀越潘冢山古蜀道时写的《蜀道难》时感慨的虚岁“四万八千岁”,窃以为用来作为年限参考意义不大,你看呢?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6:00:50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五 关于成都平原水稻的考古。水稻的考古认知是通过植物硅酸体,简称植硅体来辨析的,但有另外一种植物留下的也是植硅体,就是黍,四川人俗称“酒谷”,直到现在四川仍在种植用来做糍粑。成都平原发现的植物硅酸体极有可能是稻或者黍,我们暂且不论现代考古检测手段存在的时间误差,就算精确到年,这也只能说明此时四川盆地已经有了古蜀先民的生活,无法说明其他的,遑论古蜀文明,你说呢?
至于你提到的教人杜宇教人务农和后稷的问题,二者拉关系着实牵强了,你觉得呢?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6:10:38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六 关于“蚕”这个字的解释,在《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里的解释都是一种会吐丝的动物,跟龙一点关系都没有啊!倒是玄幻小说里有金蚕进化成龙的桥段,以这样的讨论方式,我想我们离历史真义就越来越远了。蚕陵镇是茂县的叠溪镇,这里确实是昌意及其后裔生活过的地方,“陵”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还有其他解释,比如“陵,大阜也。”就是山丘的意思。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6:17:47 +0800 CST  
先秦时代的古蜀史文字典籍记载寥寥,但扬雄老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些许线索,加之今天考古学家的不断努力,先秦时代的古蜀历史脉络已逐渐明了。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用王国维前辈的“二重证据法”相互印证推究,相信我们会寻出古蜀的痕迹。
如果本文有幸被对《古蜀史》感兴趣的您看到,还请不吝赐教!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6:23:04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5:43:20
从三星堆的发型和服饰看,就不止一个民族。从《华阳国志-卷一》“《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中州就是蜀都。九州就是指古蜀。三星堆里的人物就是九州的各民族。
当然历史经历那么久,首都也一致在迁移。古蜀九州王朝迁都史:湖南城头山遗址(蚕丛即人皇伏羲)→石家河古城(神农,因附近就叫神农架)→宝墩遗址(穷桑,炎黄都邑)→陶寺或石峁(距今4300年发生......
-----------------------------
1 四川盆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多部落融合而成的古蜀地。有羌、汉、彝、僚、僰、巫人等等
2 您说的古蜀九州王朝迁都史,可有文字典籍和考古验证?他的迁徙路径是什么?文化继承性体现在哪里?他们这样迁徙的历史逻辑是什么?
3 你说的三星堆解体后,分散成多少小国,这应该是你的构想?合理的构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文化分散的原因是什么?能够分散出去那么多文化,那一定是极度强大的文化,那是什么原因破灭的?破灭后,又由谁负责把文化带出去?后面的周朝之说有任何一点点文字典籍的支撑吗?历史逻辑想要成立话,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时间的延续性,空间的可操作性,历史客观条件的支撑,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文字典籍和考古遗迹的二重印证几大要素。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7:06:49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5:43:20
从三星堆的发型和服饰看,就不止一个民族。从《华阳国志-卷一》“《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中州就是蜀都。九州就是指古蜀。三星堆里的人物就是九州的各民族。
当然历史经历那么久,首都也一致在迁移。古蜀九州王朝迁都史:湖南城头山遗址(蚕丛即人皇伏羲)→石家河古城(神农,因附近就叫神农架)→宝墩遗址(穷桑,炎黄都邑)→陶寺或石峁(距今4300年发生......
-----------------------------
另外关于蜀的称呼,自秦汉以后都是这样的,虽然官文上称益州之类,但口头称呼都是蜀地,三国时候的“蜀汉政权”,隋唐以后的“蜀锦”“蜀王”。鱼凫、杜宇、开明时代的蜀地什么样子,我后文会有详细描述。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7:15:36 +0800 CST  
季干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186年~前2124年
季干 荒的大儿子,性机巧而率性。
颛顼四十年,季干出生于成都平原以北,荒在南部奋战开荒的时候,季干就在北地满山林窜,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鱼虾,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是飞禽虫豸特性极为有兴趣。不知道是不是看到自己叔祖和老爹都为开荒种地而祭天了,他始终对种地开荒治水这些事不太感兴趣。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季干慢慢长大了,他对小动物变得越来越有兴趣,每天对着部族里养的桑蚕看半天,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季干的母亲也有羌人血统,对自己儿子这样的表现也疑惑不解,后来问羌人老祖说“老祖,幼子愚乎?”。季干的母亲也怀疑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傻了,不好好耕种,老是盯着小动物看干啥。羌人老祖看着季干,默默的说了一句:“虫豸漫天,小小引路”。啥意思?我猜羌人老祖也不知道啥意思,反正季干的母亲是蒙圈的。
帝喾十年,季干终究是长大成年了,该娶妻生子了。15岁的季干也和其他成年男子一样,祭天敬礼,完成简易的成年礼,下一步就是族类给他选佳偶成婚,简易的仪式一过,那就算是有妇之夫了。此时的季干对虫鸟的特性已经非常的熟悉了,虫鸣声,鸟啼声,这些动物的习性与季节变化似乎有着某种关系。天暖的时候虫鸣,播种的时候鸟会叫,天热的时候蝉会鸣,快下雨的时候,蜻蜓会低飞等等。季干把动物这些特点都用木炭笔画在石头上,做标记,并把这些想法告诉了族内的前辈。关于桑蚕的驯养,吐丝及出现什么问题,他都有自己的心得看法,还对织布的器械做了调整和改进,此时织布方法一直都是简易的经纬编织,经向把丝麻绷紧,系在一头的木棍上用脚蹬住,纬向交叉穿梭。季干对这样的编织方法做了改进,他把经向的丝麻分成了上下两股,纬向用打磨光洁的木棍引导和压紧,后世再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后来的足蹬式腰机。这样织出来的布匹更紧实和耐用,不易掉线,且可以批次印染。以前的染料就是一些植物果实和根茎的汁液来做的,蚕丛族长或贵族大多是青衣飘飘,不是他们他们钟情于青色,而是彼时蓝色的植物染料比较好找,比如蓼蓝。
帝喾二十年,富有观察力和创新思想的季干在其父荒因公殉职,被洪水带走的时候,便被族内推举为新任族长。族长的事务和要担负的责任远比简单搞研究和发明创造来的繁重,季干的个性和心思做族长真心不太合适。
帝喾三十年,季干做了不到10年的族长,就把族长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洪苗,自己则潜心搞他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去了。都说爱好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确实如此。经过多年的观察,季干总结出了四川盆地的天气变化特点,季节变化与动植物变化的关系,并把这些特点做了归纳总结,这给后来的古蜀先人明四时耕种和畜牧提供的借鉴和参考。而有关四川盆地内的水文特点和情况,季干则请教了一直穿梭于岷江流域的鲧,向他取经并做了梳理总结,鲧算是季干的治水之师。
帝挚五年,鲧娶北川羌女女喜,两年后在汶山生下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这是后世史学家给大禹取的名)。生大禹时,羌女难产,羌族巫师说需要作类似于今天的剖腹产的手术才有可能保住小孩,但这样羌女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不做手术,那羌女和大禹都可能同时死亡。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力排众议同意了女巫的方案:剖腹。巫师用磨的很锋锐的羊骨做术刀,做了类似于今天的侧切术,不过这个侧切术的口子拉的有点大,最终大禹顺利降生,而女喜因失血过多而亡。这个妇产手术是开了侧切式生产的先河,此后蜀地积累的丰富的妇产经验给后来北宋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健提供了素材,撰写了史上第一本系统性的妇产书籍《十产论》。
帝挚七年,鲧因为自己刚烈的性格和独断做法在西羌没法呆下去,在鲧父的建议下,留下大禹由鲧父带着,自己则辗转千里经古陈仓道回到中原鲧氏家族,后为帝挚所用。大禹因惊心动魄的出生,给鲧博得了一个刚愎自用的名声,另外也由于其出生导致了其母女喜难产过世,一直被羌人视为不详之人,不太受羌人待见。
同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创新的季干,或许是因为劳累,又或许是疾病,卒于平原之北,终年62岁。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7:27:30 +0800 CST  
弓鱼国,我在鱼凫卷会有专门的论述,另外我认为弓鱼国跟周朝关系不大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20:32:10 +0800 CST  
至于越南的论述我涉及的不多,但越南跟古蜀国的关系远比跟殷商关系密切,能成为有效历史佐证的考古物件一定是能相互映射和互证的,比如古蜀出现的印度洋贝壳就不能简单的说和身毒国即古印度有关系。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20:35:03 +0800 CST  
谢谢你所给出的资料和论述,一个小疑问哈!你发现你所说的所有事件和时间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分布还有历史客观逻辑,信史的文字典籍与考古论证之间能互相自证吗?窃以为潜水不是湖北的潜江,而是岷江,这个在夏本纪里有因桓水即白龙江而来,浮于潜水,如果潜水在潜江,这空间逻辑不对,后面山海经的引述难以自证啊!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20:44:39 +0800 CST  
三星堆为什么祭祀坑会是那样,我后文会有详细论述,应该不会让大家食物,且看且证吧!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20:47:12 +0800 CST  
在民国时期有个大学问家叫顾颉刚,他是杰出的古史怀疑派,和鲁迅掐架整得鲁迅都爆粗口了。说这个事不是论对错,而是我们要采用二重证据法,文字典籍或许有不当之处,因为史前没有文字,皆为后世补叙。三星堆和夏文化有交集,但三星堆真不是夏文化的起源,大禹是地道的川西羌人,所有的信史,别史和野史都这么说,说大禹到过三星堆所在地,我完全同意,但说大禹跟三星堆文化有关,真的牵强了!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9 09:35:23 +0800 CST  
@qyg999 2019-11-19 13:07:18
好文!
-----------------------------
多谢捧场!我有一个小目标就是让读者们读完我写的陋文之后,可以继续对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乃至古蜀文明保持兴趣和喜爱,可以有瞎想和憧憬,但不用再费尽思量劳心费神的去猜测和臆想。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9 14:33:11 +0800 CST  
洪苗篇
生卒年 公元前2184年~前2117年
洪苗,季干之弟,身长近丈,性端而勇,眼大耳阔,其形魁伟,善开拓,有远见。
颛顼四十二年,洪苗生于新津。洪苗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哥哥季干满山跑,在哥哥的影响下也是对飞禽虫豸很有兴趣。随着年龄增长,洪苗和哥哥季干的关注点就发生了变化,洪苗对力量型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尤其喜欢大型的动物比如牛马野猪类,季干好静,他则好动。当时南北虽同出一脉,毕竟相隔也有百八十里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部族内部也是出现了分化,发展更好的部族想分的更多好的地界或者想主导部族的发展及相应的属地分配权。南边玄嚣颛顼后裔部族一部分聚居在大邑崇州,一部分则到了新津双流。南北独立发展,虽有联系但不再紧密,北部分布在绵阳以东、绵竹和德阳等等,各部分布也较分散。由于季干随性的特点,虽为部族族长,但对部族很少辖制管控,又或许他的关注点就不在辖制族内上,季干因此主动将族长之位让给其弟洪苗。
洪苗继任后的想法比较积极,大家既然同出一脉,理应守望相助,不能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大家彼此互通有无,物资轮换周济,对促进部族的发展极为有益,另外湔山以西的古羌畜牧做的很好,也可以学习和吸纳,族内应该持开放心态团结周边部族,虚心学习,这才才能促进部族不断发展。
帝喾三十一年,过而立之年的洪苗在继任新族长后,召来族内叔祖们商议,阐明他的想法,族内叔祖仔细考虑斟酌后,自然允诺。于是洪苗领着族内宗族人员,南北奔走,加强族内团结,南北一心同心同德,洪苗打算设定一个固定的物品交易点,南北彼此互通有无。期间有些颇有族内和族外的势力不服从安排,各自为政,洪苗的暴脾气也是没控制住,直接以武力的方式强行征服。人在没被胖揍之前,不知高低好歹,被揍完后也就冷静的认清了现实,这或许就是征服的本质。通过讲文道理夹杂些许武道理后,洪苗终究是把南北各部族拢在了一起,考量南北距离远近后,最终决定在今鸭子河畔建一个物品交易的小聚落,这样大家都知道到哪里去,并且制定了每次交易的时间,每隔30日为一个交易时,每个交易时为3个日落日升。
帝喾三十二年,洪苗带着族人们在鸭子河畔寻找开阔的高台地带(即今三星堆所在区域)建立氏族间交易的聚落。最开始是想搭草棚?草棚虽简易,但不能经历风雨,此时的三星堆还是三个或多个小山坡(我愿意理解三为虚数,指多的意思),暂时不担心鸭子河涨水。最终还是决定搭建石屋,虽然搭建工作繁重艰难一些,好歹可以经历风雨考验。洪苗领着族人们前前后后在鸭子河畔干了近一年,筑地基,采青石,砍圆木,搭棚顶,以石聚围,石屋错落分布的聚落雏形渐渐出来了。石屋是井干式结构,和羌人的造房方式一样,以石为墙,此时墙上无窗,仅留一门洞,屋顶盖茅草或者毡子。
洪苗安排族人运来一些大石安放在坊市临河一侧抗洪之用,同时做了前期简易的聚落内部的防洪排水措施,如排沟挖渠。期间,南边的玄嚣和颛顼族裔在新津一带将原来稀稀落落的聚落重新做了规整和扩建,以致有了今天新津宝墩遗址留存。
洪苗将平原南北的治水重任都全权交给了鲧父,自己一心扑在联合南北及周边部落和三星堆坊市的建立、维护和完善上。为了联合平原周边的诸部落,洪苗领着族人们南下到了朱提一带,北上到了今广元汉中一带,东出今乐山宜宾一带,西进松茂汶一带不断的游说和宣讲。后来洪苗重新在其先祖昌意丢失的叠溪一带安排族人驻居,作为以羌人联络和物品交换的基地,自此羌汉联系进一步加深和融合。三星堆聚落经过几十年的维系和发展,慢慢扩大成为了坊市,生气渐增,为后来更多的古羌人沿着岷水两岸的古羌道东进平原提供了契机,此道慢慢衍化成为后来的冉駹山道、松茂古道和茶马古道。古羌道的繁荣是催生了都江堰芒城古城。南边的古彝人也断断续续经古丝绸之路北上成都平原,由此催生了这条道上的邛都(西昌)、临邛(邛崃)等地的兴盛。正因为洪苗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成都平原才出现了早期部落游群的联合和凝聚,形成了早期的酋邦制形态。
一生大多时间都花在三星堆坊市运营和联合盆地及周边部族事务上的洪苗,领着族人们走遍了盆地的山山水水,西出北上和南下,指竹杖牵瘦马,披星戴月负芒披苇,开山道行易货,前后历经二十余载,为古蜀地的兴起和后来三星堆的辉煌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蚕丛部称雄西南打下了坚实基础。
且说鲧父在盆地内是洪苗的治水得力助手,那鲧回到中原又是怎样的光景?
帝尧元年,尧执帝位后,鲧因治水颇有建树,继承有崇氏伯位。因鲧独自一人回到中原,对中原鲧氏家族没有多少归属感,加之其性格刚直颇有羌人之风,与族人多有不合。
帝尧六年,关于治水理念和“以德治天下”的尧对鲧个性的不喜,鲧时有与尧发生争执,后为尧所弃。帝尧十五年在四岳的建议下,又为尧重新启用,见后文表!
帝尧十二年,年迈的洪苗让位于长子次蛰,后于帝尧十五年,卒,终年67岁。
洪苗此后作为蚕丛王形象代表,一直为古蜀后人铭记,三星堆里有件重要的物件是和他相关的,后表。
系曰 古蜀吟•赞洪苗:山一路,水一路,千里独行明月护,寒夜伴孤星。风一程,雨一程,霜雪寒露影相随,竹杖倚瘦马。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9 14:33:52 +0800 CST  
@qyg999 2019-11-19 15:30:28
盼望楼主坚持发完全文,加油!
-----------------------------
多谢鼓励,我会坚持更新,不做太监。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多发一些,给关心和支持的朋友们一个尽量完美的交待。多谢多谢!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9 16:50:50 +0800 CST  
次蛰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165年~前2096年
次蛰,洪苗长子,智而机敏,善水。
帝喾十六年,次蛰生于平原北地绵阳,成年后一直跟随着比自己大几岁的鲧父一起学习和探究治水方法。次蛰从小对水似乎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不似其父洪苗般孔武,反而有其叔父季干的几分恬淡,做事有主见且果决,当其父在沱江之畔建聚落坊市的时候,次蛰也南下到了鸭子河畔。其时,蚕丛部族中一部在绵阳以东经营着种桑养蚕的祖业,一小部在茂县一带与羌人混居,另一部则南下并居住在鸭子河的上游。之所以选择鸭子河畔上游(即湔江),是因为此时平原上荆棘遍布且水患时有发生。经常待在河边的次蛰因此看惯了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也见惯了水涨水落。其叔父季干对盆地内自然环境变迁,气象变化和水文变化特点的总结引起了次蛰的注意和兴趣。他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节飞鸟迁徙的特点和吹风下雨时虫鸟的表现,总结出类似于青蛙叫,种早稻,蚂蚁搬家有雨,鸡晒翅,天将雨,蜻蜓低飞,必有大雨等关联现象,且屡试不爽。先人的经验和认知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不断积累下来的。
帝尧十二年,随着族人的增多,需要开垦更多的耕地成为此时族内非常迫切的客观需求,已过不惑的次蛰继任族长之后立即带领着一部分族人到鸭子河一带,上至沱江、涪江、凯江,下到金马河、西河、斜江河,深入细致的考察着平原的各个角落,将各个地方的地貌地形和水文植被做了详细标注,根据水势高低水流方向把相对适合耕种的地界进行特别标注,然后组织族人们对这些地方进行拓荒,挖沟排渠引水导水。此时他们手里的工具只有磨制的木锄,石锄,石锛,石锹等和已经磨得卷刃的铜铁器,一天天一年年,淌着血汗和背负肩挑,慢慢的把成都平原西边的杂草荒地开拓出来。同时整理河道,筑堤垒坝,挖沟排渠,平原西部的水系布局慢慢成型,并为向东向南整理成都平原水系打下了些许基础。
帝尧十四年,相对成都平原宽阔的土地来说,蚕丛部的族人依旧太少太少,次蛰和族老们商议后,打算引导一些古羌人入平原,大家一起来开拓成都平原。此时的大多数古羌人聚居在茂汶一带,此地也有少许蚕丛族人生息和古羌人有了交集。事过境迁,此时古羌人和蚕丛部因为易物和联姻早已没有了多少敌意,各自在各自的地界上繁衍生息,互不干扰。当次蛰带着族人到了茂汶一带,一则考察岷江流域的水文情况,另一则想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和古羌人的关系,这时二十来的大禹在其祖鲧父的推荐下与次蛰随行。
次蛰到了茂汶后,拿出平原种出来的谷物粮食和桑麻衣物做介绍,说成都平原怎么怎么好,到平原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衣物云云,是极尽蛊惑之能事!大多数古羌人一生都在放羊放牛,早已习惯了自由散漫的放牧生活,对平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兴趣不大,只有少部分了解成都平原甚至和昌意部有通婚的古羌部族则随着次蛰经古羌道迁到了成都平原,开始时驻居在彭州什邡的高台地带,后来其中一部分往南到了大邑邛崃一带。
帝尧十五年,中原洪水滔天,尧不能治,后在四岳推荐下,鲧为尧重新启用,《史记》记载曰:“”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由此可见,帝尧一直不愿意用鲧,是四岳强力推荐,帝尧不情不愿的重新启用了鲧!鲧再次开始了其第二次长达九年的治水历程。
帝尧二十年,次蛰沿着古羌道再次到了松茂汶一带,前后历时几年,既观察岷江水文特点,也做古羌人的动员工作,但大多数古羌人都不乐意搭理他,甚至还被撵。心塞的次蛰也是无奈,能拉拢就拉拢吧,实在不乐意,也没办法!次蛰结束岷江流域考察后带着族人回到灌县(都江堰),大禹做为次蛰治水的特别顾问整个行程都伴在次蛰左右。次蛰和大禹一起攀上玉垒山,站在山顶上望着奔腾浩荡的岷江水,次蛰感慨曰:“水慈,福也,水桀,祸也。何时休矣?”大禹曰:“水性,人性也,顺之则慈,逆之则桀。顺而导之,祸止福得。”次蛰淡笑曰:“何为?何为?”岷江主道是金马河,离堆所在是玉垒山体凸出的一角,这里有少部分河水溢出,水流平缓,水很浅,在枯水期,整个河水冲击而成的台面都露了出来,覆盖面积极大。见此状,大禹曰:“上首,若开此山分流而北,则可疏汛难济枯水,沿河置地,导水引水,福可至矣!”次蛰听闻后,何尝不想这样,低下头瞅了瞅双手双脚,还有手上布满豁口的木耒石锄,黯然叹息。
次蛰领着大禹和族人回到驻地后,好几天没说什么话,就和大禹一直在郫彭广汉金堂一带转悠。他们发现如果把现有的河道加深拓宽,然后挖沟排渠疏水导水,是不是可以减轻汛期时,彭州广汉一带的河水倒灌的现象,待水患减小后,族人的活动空间不就可以从山上向鸭子河下游延伸了吗?次蛰和大禹结合实际情况仔细商议后,觉得此法可行。次蛰授权,给与大禹相应的人力和物资,由大禹全权负责拓平原北部河道整治梳理,筑堤改道导水。开不了山就先从离堆处取口,把都江堰郫县彭州青白江金堂的天然河道进行疏通与合并,筑堤改道和加固薄弱点疏水导水。
次蛰的这个决定和施为给成都今天的水域面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他决定整理的河道是今天蒲阳河的青白江流域。在平原南边的玄嚣颛顼部后裔族人同样也是进行了和北边一样的做法,进行河道合并整理,把主河道拓宽,小河道接入主河道。成都平原西南后来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整理,南边西河、斜江河、南河慢慢也整理出了雏形。次蛰有家族事务要处理,没办法把精力都投在蒲阳河的治理上,大禹作为主要治水负责人给他分担了不少压力。大禹也因为治理蒲阳河积累了丰富的知水、分水和导水经验,这为他以后疏水导水的治水理念奠定了基础。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20 09:36:22 +0800 CST  
昌螽篇
生卒年 公元前2144年~前2074年
帝喾三十七年,成都平原以西,春夏之交,昌螽于其母在地理田间做农活时生。出生时,正是螽斯活跃的时候。后以螽子称呼,其父次蛰后称其为昌螽,意为:希望族人能像螽斯一样繁衍壮大。
昌螽性跃而敏,善农耕渔猎,尤喜食且善烹。昌螽从小到大还真是没弱了他的名头,特别喜欢吃特别能找吃,有的时候找了点野味和食物他会变着法的弄来吃,还弄出了心得,给其母其父大肆宣讲他的烹食体验。他的食谱中就有螽斯,也就是蚱蜢,做法主要是烤来吃,掌握好火候一点点烤,最后烤的金黄金黄的,嚼起来嘎嘣脆,吃起来那一个香,唯一的缺憾就是缺点盐。因为昌螽的善食和善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跳的,水里游的,就没有他不敢尝试的。在那个以觅食为主旋律的时代里,能找到吃的,即是件幸福的事,也是有能耐的事。昌螽可能是他们蚕丛族人中活的比较自在和闲适的,什么都能弄成美味来吃。窃以为苏轼可能是昌螽转世,苏轼一生官运那是相当坎坷,一贬再贬,贬了还贬,但他对美食的见解却相当了得,至今还有一道名菜叫“东坡肘子”,这道菜还真的是跟苏东坡有莫大渊源,此处略过不表。会找食的人饿不着,他们善于发现食材和也善于培养食材。昌螽善食的天赋体现在了他对食材的培养上,如稻,麻、葛、麦,稷,粟,黍,菽等等。这些谷物平原上已经有了,但产量一直很低,种植方法也很是落后。
帝尧三年,昌螽成年后和族人们一起劳作耕耘,春种秋收,娶妻生子,做着一成不变的事儿。然即使辛辛苦苦耕种,大多数时候也还得饿肚子。次蛰整理蒲阳河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岷江正常的汛期水位,积水可以很好的排走,德阳什邡彭州广汉一带,被水漫灌的时候慢慢减少了。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增加了不少,族人们在这一带开荒围田,耕种蚕桑。昌螽大多数时候还是跟着其父次蛰学习农耕和治水引水,得闲时则漫山遍野去找食,上树掏鸟蛋,下河捉鱼虾,山里抓野兔,家里养山鸡……。
帝尧七年,古蜀内发生了大洪水,江水肆虐,成都平原一片狼藉。不过这样的场景在平原上隔十年八年就会出现,古蜀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苦难,倒也没有什么致命影响,水涨往高处去,待水退,他们又重新回到平地耕种。时间就这么一天天,一年年的过着,平原西边和北边因为古蜀人的生活慢慢变得有了些生气。
帝尧十八年,次蛰已年迈,昌螽接替了其父的大部分族内工作,带着族人们围地造田,引水灌溉,选种育种。成都平原从此进入了农业精耕时代,粮食的来源增多,产量也比以前增长了些。粮食对任何时代的人都是极重要极重要的,对古人来说则是命,所以粮食增多,就意味着会有更多新生命诞生,很自然的蚕丛部族人数量在稳步提升,当然,其他氏族人员数量也是在逐渐提升。
帝尧三年至帝尧二十年间,昌螽除了耕田渔猎、找食材做美食之外,其他时间也没闲着,前后娶了四个妻妾,生了好些儿女,端的是羡煞旁人啊!
帝舜十一年,四川盆地龙门山地震带再次活跃了一下,茂汶一带发生了中等烈度的地震,盆地内的地震不像岷江洪水一样年年有,但偶尔的一次地动山摇,也足以吓得古蜀人魂飞魄散,正是因为地震、洪水、山火等自然现象才衍生出种种神话传说,并由此而产生的祭天祭神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对大自然的认知过程就是从朦胧的神话臆测到口头传说传唱,再到理智的客观认知,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四川盆地特有的气候环境、水文和地理因素为后来的古蜀神权文明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帝舜二十二年,昌螽年老,让族长位于其子槐桑,此时昌螽身体还是不错的,早早的撂挑子多半是不想家族事务影响他的胃口。
帝舜二十七年,足足过去五年,昌螽卒于湔山石室,八子五女,儿孙满堂,寿终正寝,实乃有福之人。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20 13:36:19 +0800 CST  
@古蜀史爱好者 2019-11-20 15:57:58
楼主加油!
-----------------------------
得此厚爱,热泪盈眶无以言表,唯有默默码字拜谢!《古蜀史说》这样的体裁确实太小众太小众了,一点都不如其他体裁来的热闹,鄙人未曾奢望能有多少关注,权且作为自己的一番胡言乱语罢了。有诸位的支持,定当全力以赴!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20 16:03:51 +0800 CST  

槐桑篇
生卒年 公元前2122年~前2059年
帝尧十年,槐桑,昌螽长子,生于绵阳盐亭,其母为玄嚣部和羌族后裔,生性严而有礼,善桑蚕和家禽。槐桑和其父性格迥异,其父昌螽比较随心随性,有点道家行事风范,槐桑则不然,其性严谨重礼,行事严谨有序,不苟言笑。槐桑对族内的尊卑上下特别看重,他认为族长和族内长老应有绝对的权威,整个部族应有上下尊卑,行事有度不可随心所欲。
帝舜二十二年,槐桑继任族长位时已过不惑,接任族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族规列章程,设立了族长、长老、大管事、小管事、执法管事等等。
槐桑出生于绵阳以东,此时平原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垦荒和治水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三星堆聚落慢慢越来越大,人气渐增。但蚕丛部若要进一步发展,除了农耕外,还需要再家禽、手工、蚕桑方面继续努力,其他氏族已经在慢慢崛起,人口渐增,比如柏氏。因此槐桑加强了家禽驯养和陶器的制作与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后拿到鸭子河畔的三星堆聚落交换。此期间,盆地内整体的桑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区域不断往北和往南发展,种桑养蚕也不再是蚕丛氏的专利了。盆地内的古蜀土著乃至异族也都开始养蚕但不会抽丝编绢之法,当下规模最大,掌握抽丝编绢技术的仍旧是蚕丛氏,“蚕丛王”之称也是实至名归,蚕丛王也成了这个时代的印记为后世所知。
帝舜二十五年,盆地内粮食的种植水平和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桑蚕编绢也如火如荼的开展。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古蜀先民对生活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肉食的需求就变多了。为了寻求更多的禽肉来源,槐桑安排一些善训飞禽的族人,主要是入蜀的柏皇氏族人,到鸭子河流域和沱江流域做野鸭野鸟等飞禽的驯养。鸭子河流域一直是盆地内侯鸟的迁徙地,每到迁徙时节,铺天盖地的各种各样的飞禽,让槐桑他们忙的是不亦乐乎。虽然失败的几率极高,但是几十年下来,总有一些笨的鸟儿被人类手中的食物所拐而就范,驯养飞禽的过程何其漫长。几百年后有一个驯养飞禽的佼佼者出现,曰鱼凫氏。
此时的手工业,主要是陶器、木器、石器,青铜器是极少极少的,前三者容易就地取材,但是青铜器的原材料铜,盆地内可不那么好找,此时从中原带过来的铜铁制式和用具已破败不堪,已无法作为器具。最后被制成了简易的祭祀用品,此后古蜀的祭祀用品慢慢从石制改为了玉制和少许铜制。此间插播一下四川盆地的祭品用度的衍变史:蚕丛和柏灌时代主要是木制,石制,少许象牙和极少量玉制铜制用品。鱼凫神王时代祭品则更为精致,主要是象牙、铜器和玉制;古蜀帝时代则主要是金器、玉器、象牙和铜器;开明时代大型祭祀已不盛行,祭祀用品用度也极简,以宗庙祭祀石筍墓志为主。玉制、铜制祭品起于蚕丛柏灌,盛于鱼凫时代,玉制、金制祭品是兴于鱼凫时代,盛于古蜀时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衍变顺序,后文会慢慢解释到。
帝禹二年,既为了祭祀用度也为了铜铁耕种的器具,槐桑专门成立了铜铁管事,负责铜铁的找寻和贩买。此时云南东川的滇铜所在与昌意降居生活的朱提一带,二者所处区域高度重合,加之昌意留在盆地内的分支和朱提一带后裔二者一直都有联系,从未间断。南北最初的贸易路线是昭通宜宾乐山这条路线,因为僰僚等异族时有滋扰,加之道途艰辛,才转道走今天的西昌汉源雅安邛崃崇州这条道,最终这条道成了四川盆地到滇北的主要贸易通道,史称“西南丝绸之路”。鱼凫时代因为炼制青铜祭品需要巨量的铜矿,滇铜北运,工程实在浩瀚,后来的古蜀铜铁部(此部后划归“槽人”管辖)还在洪雅县的瓦屋一带找到了一种铜矿,曰空青铜。因瓦屋山地形复杂,铜矿品味低,开采不易等原因,瓦屋山的铜矿只是作为三星堆铜制品的辅助来源,而三星堆铜器的制作也有其特别的方法,后文会做解释。
槐桑时期,蚕丛王之名如日中天,族内立族制树规矩,这样做的好处是族内行为规范变得有序有度,生产安排也有条不紊,尊卑有序,上下分明,不利的是为后来平原以北的蚕丛部与西南的玄嚣颛顼部分化埋下了隐患。随着生产力和农耕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提升,各部族的力量逐渐上升,各自为政现象自洪苗开始已有眉头,到了槐桑这里更是明显。从现实角度理解,当一个集团有了更多的物资供给和劳力补充,实力变强后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不再唯族长是尊,另立山头也是自然。此时盆地内仍旧是地广人稀的状态,彼此协同应对天灾是必要的,但各自为政的隐患已然埋下。
帝禹八年,槐桑让位于其子杜仲,三年后,卒!
自公元前2060年帝禹崩后,中原进入夏时代。夏朝一代,古蜀与中原因为有褒国的原因偶有交集,但极少,此后古蜀地一直走的都是独立发展道路,然发展速度很缓慢!
客观的说,槐桑一生的工作是杰出而有效的,给古蜀原始文明打下了原生形态的基础。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20 16:49:10 +0800 CST  
楼主,你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吗?古蜀史可是一片空白,三星堆迷雾重重,你开这个贴有信心解释那些谜团吗?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20 22:33:52 +0800 CST  

楼主:cdnwpu2019

字数:435842

发表时间:2019-11-13 01:10: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23 09:43:33 +0800 CST

评论数:416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