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史说

六 玄嚣昌意回中原
约黄帝五十九年,黄帝向自己外派在中华大地上的子嗣发出大首领召回令,这个召回令是通过一种部落或者族氏信物来实现的,信物分一阴一阳,族长或大首领持阳面,其子嗣后裔持阴面,召回的部族核对信物后即可确认身份,后来这样的信物演变成了后来的虎符!玄嚣和昌意收到大首领紧急召回令后,立即召集族人马不停蹄的往中原赶。为了赶时间,他们经广元略阳回到甘肃徽县后,逆嘉陵江(黑水)而上,取道陕西凤县到陈仓(宝鸡),这条道后来被开发成古陈仓道,然后折道向东到达新郑。注:西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里修的是古褒斜道,度的是古陈仓道。
约黄帝六十年,逐鹿生死之战爆发,黄帝以风后为中军大将,力牧为冲锋大将,常先号令大将,大鸿为军阵大将与蚩尤部落决战于逐鹿之野。此战从早打到晚,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终蚩尤兵败败走。没过多久蚩尤又卷土重来,这样在逐鹿一带双方前前后后打了多次,蚩尤最终兵败被诛,蚩尤部落要么败逃,要么被黄帝收编。而后黄帝经过多年对蚩尤部落征伐,蚩尤部一部分滞留在了中原,一部散至东夷北夷区与当地土著融合成新的部族,一部回退到荆越九黎起家之地,这三部蚩尤后裔史称“三苗”。三苗指像稻草一样生生不息蛮荒疏礼的部落,其不服中原约束,后被舜定为四凶之一,被逐的“三苗”是滞留在中原的一部。
黄帝胜蚩尤后,理所当然的是要庆祝和祭天拜神的,待所有程序都完成后,各个子嗣还得打哪来回哪去,以此增强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加强对其他地区的辖制。此时黄帝显然不用这么抠搜了,因为黄帝接收了蚩尤部落当时相当于大半个华夏的地盘和人力,从蚩尤部落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包括当时先进的铜铁制品,此时的黄帝可是富得流油。
经逐鹿一战,黄帝一统华夏坐稳部落大首领之位,但年龄大了,接班人的问题肯定是要考虑的,史书都说五帝时代是“禅让”制,我对此说法持保留态度。嫘祖身为元妃,在外是黄帝说了算,但在族内还是有很大发言权的。华夏已经初步统一,以后部落大首领总还是要人来做,别人做是做,自己人做还是做,为何不培养自己的子嗣呢?相比其他子嗣,玄嚣在逐鹿之战中有勇有谋表现卓越,在嫘祖的要求下,黄帝也就把玄嚣留在了身边作为接班人培养。大儿子留在了中原相对富庶的中原作为接班人培养,自己的二儿子还得回到此时“贫瘠”的四川盆地,物资奇缺条件艰辛,嫘祖心有不忍,强烈要求黄帝把一些优质的铜铁武器和物资用度稍稍倾向于昌意一部,由此可见有一个好妈妈是多么的幸福。此后玄嚣被黄帝安排到原来的蚩尤部落所在的地山东日照一带历练和管理,正式进入大首领接班人的考察和培养流程。玄嚣也确实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把齐鲁地区管理的有声有色,黄帝甚是满意,诸部落首领也认可了玄嚣的能力,在加持了黄帝的无上帝威后,玄嚣50岁左右始摄帝位,但直到玄嚣崩时黄帝也没崩,于是玄嚣最后成了“少昊”。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08:51:41 +0800 CST  
七 昌意重返古蜀
玄嚣的情形暂略过不表,我们且看看昌意在领到物资后,又是怎么个光景?
要去偏远和荒凉之地的昌意会面露苦涩感到压力山大吗?黄帝会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吗?嫘祖会有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的依依不舍?兄弟之间把酒高歌难舍难分?想多了!事实都没有,在黄帝那个年代,情感多少是有的,但绝对没有现代人这么情深深雨蒙蒙的多愁善感。昌意在领到物资后,第一反应是:哈哈,我终于有家伙事儿了,到了山南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看那尕怂还敢与我争抢。吃不吃惊意不意外?昌意在黄帝那里拿了信物,领着比原来更多的族人和更丰富的物资、种子,从新郑出发,披星戴月星夜兼程的经祁山道南下回到了茂汶一带。当回到原来的驻地一看,怎一个凄凉了得!由于玄嚣部和昌意部留下的族人不多,都是老弱居多,大多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而且还屡遭古西羌人的劫掠,生活苦不堪言。没有时间给昌意感伤,有了丰沛的物资和精锐的器械,说干就干。就这样,昌意领着部从在茂汶一带不断的烧山,耕种,烧山,耕种。问题来了?早几百年来这一带的古羌人数量比较少,居住也比较分散,原来昌意在茂汶一带劳作和栖息并没有引起古西羌人的不适,偶有争执倒不至于大打出手,但现在昌意腰杆子硬了,动作幅度愈发的大。随着南下的古羌人越来越多,他们已将岷江流域肥美的河谷地带视为他们的领地,很自然的,他们就跟动作幅度不小的昌意杠上了。今天你毁我一块地,明天我偷你一只羊,一来二去,梁子就算结下了。由于昌意有从蚩尤部缴获来的铜铁戈戟这样的制式装备,且打过逐鹿之战,战斗力自然不弱,古羌人岂能讨着好。此时持枪持戟的昌意部被川西羌人称为“戈基人”,实应称“戈戟人”,即执戈掌戟的人。
一切都为了地盘,那个时代不存在土地产权什么的,谁抢得过那就算谁的,地盘归属决定于谁的拳头硬,毫无意外的,昌意部开始时占尽了上风。一次次的口舌争执和肢体交流中,也许古羌人是善意的希望昌意教他们耕种,又或者昌意跟他们示好说这里这么宽阔我们可以一起开发一起生活等等,无奈彼此之间言语不通,搞不懂对方说什么,误解也好,敌对也罢,为了各自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唯有拳头里面见真章了。
古西羌人本就民风彪悍,摄于昌意部兵器的威势,实在没辙,心里那个憋屈。彼此之间几十人的小规模争斗已经不能宣泄与日剧增的不满情绪了,进而发展为百八十人的中等规模群殴。然而古西羌人再怎么发狠和玩儿命也斗不过见过大场面的昌意部族,毕竟是打过大仗的,岂能怕古羌人的乱打一通。于是前面好多个回合中,古西羌人不出意外的被揍的鼻青脸肿灰头土脸!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教训后,古西羌人发现一个问题,对方身材更高体力更强,武器好像比他们还好许多。这是肯定的,昌意从皇帝那里分配的物资不仅有木质生产工具,还是制式装备,比如石制武器,铜铁武器,木盾或者藤条盾,还有简易的弓矢(尖头是石头)等等。这样搞下去,自己除了一次又一次被揍得鼻青脸肿,地还抢不到!怎么办?痛定思痛,古西羌人先贤根据敌我双方形势做了仔细分析,身高和体力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提高的,那唯有在武器和人力上下功夫了,看看对方的铜铁制式武器,再转过头看看手上的木棒石棍和身上的伤口,怎么都感觉是挨揍的份儿。于是决定在武器上做文章,对方的戈和戟都是绑在木棍末端的,在哪里去找那些响当当的玩意儿呢,真伤脑筋。就地取材永远都是远古先人的第一选择,羌人发现打猎用的石头棍似乎可以改进改进,于是发动族人去找石头片,模仿对方的“当当响”。
经过多次试验对比,最后选择了白石英这种材料,这种石材本身十分坚硬且形状不规则,断面锋锐,将其捆绑在木棍上,改进多次后,杀伤力剧增。有了这样的新式“武器”,古西羌人有了些许底气,决定对昌意部发动一次决战。双方派出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虽然搞不懂对方说什么,但是连比带划的,最终还是搞懂了对方的意思,用一场群殴决斗定胜负,赢的人留下,输的人走。古西羌人输了,他们得退回到松潘若尔盖一带的苦寒之地;要是昌意部输了,他们得回到艰辛的山林地且得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地盘。输了的后果双方谁都不能乐意,于是双方回去各自召集部从准备大干一场。
黄帝六十三年,双方在茂县叠溪镇一带的开阔地,拉开架势,准备开打!古西羌人为了弥补制式装备的差异,羌族内也是摒弃前嫌空前的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临时大首领联合了他们在岷江流域的绝大部分羌族力量,在数量上对昌意部形成了压倒性优势。这一战没有像黄帝战蚩尤那样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双方拉开架势,根本没废什么话,吼一嗓子就冲了上去,下手是真狠啊!点到为止?不存在的,双方都憋着一股气,不把对方彻底打服是不会收手的。脑补一下,当一个人打出了三昧真火的时候什么状态,当时就是那种状态。古西羌人最后凭借人数优势和“新式武器”的使用取得了这场决斗的胜利。战斗结束后羌人的释比对昌意及其部族说了一句他们听不懂的话,大概的意思是:看在从前邻居的份上,你们沿着河走吧,走到河的尽头,那里有土地可种,以后有吃有穿,好好地活下去。别管听不听得懂,也甭管是不是善意,总之这场决斗失败了,那就只有让出这个地界,遍体鳞伤的昌意带着垂头丧气的部从回到了玄嚣原来部从所在的绵阳什邡彭州一带。羌人大获全胜,皆是仰仗了白石英这种石材的使用,才抢到了茂汶一带的肥沃地盘,不然就得回到松潘若尔盖这样的苦寒之地了,羌人的“白石崇拜”就从这里正式开始。
此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昌意内心是极难过的,如果继续待在川北这一带,不仅以后发展进度慢,最主要耕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吃饭都是个问题,遥想中原的兄长发展的如火如荼,自己这边又刚吃了败仗,两相对比之下,那叫一个憋屈和难受。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09:55:28 +0800 CST  
八 昌意下朱提
时间一天天过去,土地的开垦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为了活下去,身负发展部族使命的昌意没有太多时间去低落,收拾好低落心情后继续带着族人重新考察盆地周边的地形。盆地四周风景独好,全是山,山,山!水,水,水,但江河纵横荆棘丛生,开垦的难度极大啊!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昌意心一狠,必须闯出去寻找新地界。往哪里去呢?仔细考察过四川盆地周边的地形后,和部从们商量后决定沿着岷江南下。说干就干,在留下大部族人在绵阳绵竹一带继续经营后,昌意领着小部分精壮随从经彭州郫县温江,过新津眉山乐山,到得岷江和金沙江交汇的宜宾一带,昌意和部从们有些踌躇,因此在这里滞留了些许时间。这条道异常艰辛,以致后来成都平原南下朱提很少选择这条道,走的是崇州大邑沿着雅安汉源经邛都到朱提的古西南丝绸之路,此处略过不表。
他们面临一个大难题,是继续沿着长江顺流往下往东走,还是沿着金沙江逆流而上往西走。此时在宜宾一带已有僰人和僚人等百濮在活动和栖息。这些氏族不如古羌人那么好斗,性格相对温和一些,虽然彼此语言不通,好歹会打手势比划交流一下,不至于一言不合就动手。两大支流岷江和金沙江交汇形成的长江奔腾咆哮,气势雄壮,势不可挡。见到这样的的江水,昌意根据经验判断如果沿着这么大的江往下游走,多半有水患危险,到处灌木参天荆棘密布,不太适宜耕种;二来当时在长江流域已有百濮生活,再往东的百越昌意是不知道的。加之刚跟古羌人争地界输了,昌意和部从们都心有戚戚,不愿再与其他异族发生争执,于是决定和原来沿着岷江北上一样沿着金沙江逆流往上西进,到高处去。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长途迁徙是极其艰辛的,昌意沿着金沙江一直行到昭通曲靖和攀枝花的三角地带方才稍稍停歇。见到眼前的光景,昌意阴沉的内心终于重见光明,这里何止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简直就是理想的农耕放牧的天堂啊!昭曲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势相对平坦,易于开垦,这里的土著古彝(或夷)人貌似对外来人好像不是很排斥,居然还愿意教授他们稻谷的种植和牲畜的饲养。欣喜若狂的昌意与部从商议后,决定在这个地带好好发展。经过考察和与古彝连比划带猜的“商议”后,最终选定在巧家县、会泽县、会东县这个区域驻扎、开荒。从盆地西北部一路走到昭通曲靖一带,时间过去了整整一年,略显疲惫的昌意望着蓝天白云,看着眼前的开阔地和滔滔的金沙江水,心里莫名的沉静,对,就是这里!我要在这里扎下根来,把部族壮大,做出和兄长一样的成绩。随后昌意派部族人员辗转回到川西北的绵阳一带告知他们此处的信息,让他们迁徙部分族人过来一起开发这里的丰茂之地,川西南古丝绸之路最开始就是他们踩出来的。另外再派出族人回中原向黄帝陈述自己的情况,并告知自己准备在昭通曲靖一带好好发展,黄帝自无不允。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昌意部丛不断和当地的古彝族通婚、融合,昌意也在朱提娶了古彝的阿诗玛女枢。
黄帝六十五年,昌意的小儿子乾荒即颛顼出生,其母亲是古彝的阿诗玛女枢。
时间一天天,一年年的过去,自昌意到得昭通曲靖攀一带,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昌意领着部从们勤勤恳恳的开荒种田,耕织渔猎,慢慢在昭曲攀一带落地扎根,部族人员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强。每隔三五年,昌意是需要向皇帝汇报工作进度的,黄帝在获悉昌意取得的成绩后,也是颇为满意。
黄帝七十七年,雄心不减的黄帝下令昌意在昭曲攀一带落地扎根,与古彝族搞好关系,以此扩大华夏版图。嫘祖见黄帝如此决定自是没法干涉,既然自己的小儿子已远在千里之外见之不易,心有不忍的嫘祖强烈要求黄帝把昌意的小儿子颛顼接回中原好好培养,黄帝最终也是同意了嫘祖的要求。颛顼自小天资聪颖,昌意自是溺爱非常,但昌意更明白颛顼留在身边最多成为一族之长,如果送到中原好好培养,指不定会有一番作为,于是昌意依依不舍的把自己年仅十二岁的小颛顼送去了中原。小颛顼到了中原后,在黄帝嫘祖身边呆了两三年,年满十五岁就算成年了,需要学习和历练。年迈的黄帝仔细考量后,决定把小颛顼放在颛顼的叔父玄鴞处,一则方便照顾,二则玄鴞是未来的大首领接班人,各方资源比较集中,三则此时齐鲁地区在玄嚣的管理下,发展的极好,小颛顼去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此时玄嚣已到知天命之年,刚摄天子事,事务颇为繁杂,没有时间亲自教导颛顼,于是找来柏皇后裔柏亮给颛顼当老师,柏亮也称柏夷亮父(夷为氏,父为颛顼对柏亮的尊称,如亚父,仲父)。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10:09:14 +0800 CST  
九 玄嚣部和颛顼部族入古蜀
从黄帝六十三年到黄帝七十七年,盆地内的开发进度却是极为缓慢,昌意部和玄嚣部遗留的人力非常有限,而昌意根本没办法做到盆地和朱提两头兼顾。在原来考察成都平原的一两年时间里,昌意发现成都平原也有好些地方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于是派族人向父亲黄帝和兄长玄嚣做了盆地的情况说明。玄嚣在盆地内待过的,自然知道盆地一些情况,于是找了个时间把盆地情况当面向黄帝做了说明,此时已近耄耋之年的黄帝人老志不老,依旧充满了雄心壮志,要力拓华夏版图。黄帝决意不放弃四川盆地,既然人手不够就从中原派人过去。然而派谁过去呢?当时齐鲁豫一带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许多许多,派其他的部落过去,谁乐意去那偏远苦寒之地?思前想后,看来也只有派自己的子嗣过去,黄帝的妻妾里面就嫘祖是西边的,其他多是中原一带,找谁都不乐意。最后实在没辙,玄嚣建言曰:“自吾地择人前往西海,以观后效!”黄帝颔首允诺,这就是古蜀地后来的“玄嚣部”。
黄帝七十八年,盆地内迎来了第三批来自齐鲁的客人。他们随着向导,沿着黄河流域逆流而上到了西安入宝鸡取道嘉陵江(黑水),沿着古陈仓道一路南下,过略阳到广元下绵阳。在绵竹和什邡一带和昌意和玄嚣遗留的部丛汇合后,没过多久就继续南下,向西跨过了金马河,在今天崇州西河以西的大邑高地区域驻扎了下来。这是第一批次来自齐鲁一带的中原人,自然保留齐鲁一带的生活习性和习俗,以致后来大邑高山古城有着些许齐鲁人习俗的遗留,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是岷江西南的大邑、崇州、新津、邛崃和浦江大部。
黄帝八十五年,此时的黄帝确已有心无力执掌政事,于是把政事全权交给玄嚣即少昊以后,把心思转到了后续人才的培养上,黄帝派专人到各个子嗣分支中考察,择取天赋良好的后辈专门培养,此时天资聪颖和备受嫘祖关爱的颛顼脱颖而出,此时的颛顼已在叔父玄鴞辅助处理政事。很明显,黄帝是要把颛顼作为接班人着力培养。
黄帝九十二年,六十五岁的少昊玄嚣积劳成疾,卒。六年后黄帝崩,颛顼继任帝位。从黄帝九十二年到黄帝九十八年,颛顼和共工氏为争夺大首领位,大打出手,黄帝虽老但余威尚存,最终共工氏不敌决黄河堤淹颛顼地,搞得颛顼苦不堪言,这就是神话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由来,此处略过不表。
颛顼执帝位后,也断断续续的派出了许多部从和族人到盆地内协助开拓,其中就有望族柏皇氏的后裔。这就是古蜀地后来的“颛顼部”。
“玄嚣部”和“颛顼部”到了盆地后和与古蜀土著一起生活栖息,留下了今天我们所知的宝墩文化。宝墩文化起自公元前2300年~前2500年的古蜀土著的手笔,“玄嚣部”和“颛顼部”到来之后,则加速了宝墩文化的形成。宝墩文化应有着古蜀早期和此时段齐鲁地区的双重特点,这也是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早期交集。因川北地理因素的原因,居住和活动区域很分散,古蜀早期文化保存不明显不集中,直到后来昌意和古羌融合后的羌汉后裔蚕丛氏诞生后才慢慢有了比较明显的遗址留存。
此期间四川盆地的格局逐渐清晰,成都平原西部今郫都区西部和都江堰小部分,地势平坦有少许人活动外,成都平原中部是飞禽走兽的天堂,人类活动足迹极少的;盆地东边以龙泉山为界,龙泉山以东是巫山巴山人,以西是资阳内江人;盆地南部宜宾一带长江流域主要是百濮(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各种游离的小型部落的统称),还有朱提的昌意及其部从;盆地西边以岷江和湔山为界,西面和西南面是川西古羌人活动地界;平原西北和北部,主要是昌意族裔和玄嚣族裔,平原西南部渐渐有来自齐鲁和中原地区的玄嚣和颛顼的部从族人。
从公元前2300年到前2150年,前后约150年,四川盆地内没有什么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没有什么惊世艳艳的天才横空出世,更没有什么异地文化入侵然后不带一片云彩的离开,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默默放牧的古羌人、茹毛饮血的古蜀土著和在成都平原周边苦苦垦荒的昌意玄嚣颛顼族裔。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10:35:01 +0800 CST  
十 中原与古蜀的光景
约公元前2100年,盆地内陆陆续续迎来第四批客人,这又是怎么个说道呢?
自后炎帝神农氏取代前炎帝共工氏之后,前炎帝共工氏从未甘心,一直在图谋重新成为联盟大首领从未消停。黄帝年迈都没让出帝位,不是不想让出帝位而是不敢轻易让出。黄帝在打败和击杀蚩尤后,蚩尤后裔对黄帝是刻骨的仇恨,其行事野蛮完全不服管束,只要一有机会就给黄帝添乱找茬,弄得黄帝很是被动。因为齐鲁一带是蚩尤部落的大本营,黄帝这才专门派玄嚣到齐鲁一带接管和辖制。玄嚣到了齐鲁一带后,与蚩尤和东夷族长时间的接触后,发现他们愚昧不化毫无礼教,甚是头疼。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华夏部落后裔为了表明自己和愚昧无知的蛮夷区分开来的决心,慢慢形成了把突出的犬牙(獠牙)敲掉的习俗,为什么要敲犬牙?因为这就是蚩尤部落和东夷族战斗和生气时典型的发狠表现,露獠牙!!!有外忧,也有内患,内部的共工氏也面服心不服,有的时候甚至勾结异族给黄帝添堵,为镇压宵小和维护统一,黄帝不得不久执帝位。
黄帝九十二年,不死心的共工氏趁着黄帝年迈,少昊玄嚣崩逝,颛顼立足未稳,再次与颛顼争夺联盟大首领之位。黄帝终究是黄帝,在共工氏乱政之前,黄帝已立四岳以制衡,四岳非一个人,而是黄帝的四臣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的后裔慢慢发展成为的四个强大部落,分管中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工氏刚开始动乱,四岳即以天子之名,驾帝师,伐有害,经过激烈的争斗,最终降服共工氏。失败后的共工氏心有不忿而“怒触不周山”(实为黄河下游的一处堤口,具体位置已不可考),泄堤放水淹了少昊颛顼管理区域内大部分良田,搞得齐冀一带是苦不堪言。黄帝鉴于共工氏乃炎帝之后,加之共工氏势众,且善水,未诛,乃分之!也正因为如此,颛顼后来才特地派自己的儿子之一鲧曾(后来的鲧氏,崇伯)专门去学习治水之能,以摆脱共工氏把持治水要务的局面!颛顼、帝喾、帝尧三代都拿共工氏没办法,直到情商和智商双高的舜摄政之后才将其放逐。所有的史料都表明舜是个天生的政治家,经过多年的全面谋划和恬退隐忍,在其耳顺之年执掌帝位后逐四凶:饕餮、浑沌、穷奇、梼杌(这四位都是帝胄之后,因品性恶劣行为乖张被逐,未诛)和放四罪:共工(放)、三苗(逐)、鲧(殛)、歡兠(诛)。
自公元前2100年起,古蜀陆陆续续迎来第四批客人,正是这些人的到来与盆地土著和昌意玄嚣族裔融合才演变出了古蜀地的初期文化。中原的三苗部被驱逐到了甘青一带的苦寒之地,本来该地已经因为气候变化和原始放牧方式而变得越来越贫瘠,能养活的人口越来越少。现在三苗被驱逐过来,人口一下子增多,有限的空间和贫瘠的生存资源,让此地不堪重负。期间大批天水和陇南的古羌人被排挤,不得不选择了南下,其中一部分走的是天水陇南文县到松潘,然后沿着岷江流域分布,另一部分走的是古祁山道,从天水礼县西和县成县,南下略阳到广元入盆地,这部分羌人入了盆地后,直面的是昌意部族裔(绵阳一带的玄嚣部和湔山一带的昌意部合二为一后文简称昌意部),此时的昌意部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颇多,实力不弱。这部分羌人来了没几十年就被昌意部融合同化成为了他们的生力军,愈发壮大的昌意部在盆地平原北部稳稳的站牢了脚跟,并逐渐成为成都平原上颇有影响力的大氏族。
蚕丛氏的时代即将来临,下一章正式进入古蜀地有文字记载的蚕丛时代,且看蚕丛时代光景几何!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10:56:28 +0800 CST  
卷三•蚕丛卷
古蜀吟•蜀魂归去来
滔滔岷江声声诉,摘浪花洗铅华。功过成败难言咎,江河淌不息,青山翠依旧!
青衫淡伫堤岸上,凉寒烟冷春秋。举杯邀月对影饮,蜀魂归何处?蜀话向谁述?

四川盆地如其形,落地成盆,纳千山百川,包容性极强。随着南下的古羌人和北上的古彝人、僚僰等外来部落游群的不断迁入,一起耕种、畜牧、交融、繁衍,盆地内人口数量渐增,尽管数量稀少好歹有了不少生气。农林物资,手工产品渐多,部族间的物品交换开始兴起,昌意部因善农耕桑蚕,抽丝编绢,一度被盆地周边部族称为“蚕虫王”,后世称“蚕丛王”。窃以为蚕丛时代,不可以封建王朝的认知来理解,蚕丛部只是大型的部落抑或游群而已,连酋邦都不算,以下称的“蚕丛部”是盆地昌意部和绵阳玄嚣部的统称。
《蜀王本纪》记载曰:“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有棺无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有关“蚕丛”的史料典籍十分有限,多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因为古人手上也没有古蜀的文字记载,唯有民间流传和神话传说。在玄嚣昌意嫘祖入蜀前,盆地内早已有了古蜀土著,若彼时蜀内已有成熟的种桑养蚕抽丝编绢之法,玄嚣昌意入蜀后何以立足,遑论发展壮大。养蚕顾名思义得有蚕,养蚕得先有桑,四川盆地内有史料记载和现存古桑的地方大都在绵阳地区,茂县汶川一带的高原气候并不太适合桑树的大面积生长。由此可以推测,在昌意玄嚣和嫘祖入蜀前,盆地内即使有桑树,也难说有桑养蚕抽丝编绢的做法,甚至连说法都没有,因此“蚕丛时代”从昌意及其后裔算起较为合理,至于昌意后裔的蚕丛部落栖居石室乃是盆地气候因素和客观自然条件的合理选择,蚕丛氏世居石室和葬于无椁石棺也是就地取材的合理选择。
经过近二百年的繁衍生息和发展,蚕丛部在盆地内的实力已是首屈一指,部落大都居住在湔江和涪江上游的半山里,吃的是野果杂粮,穿的是粗布青衫,这段时间的服饰和着装与中原差异不大。或许是对江水泛滥天生的畏惧,又或许是成都平原湖泊沼泽荆棘遍地不利于农耕,蚕丛部在半山上生活了很长的时间。
关于“绵阳”、“湔山”二词的释义,“绵阳”是后来词,古称“涪城”或“绵州”,“ 绵”是个会意字,意为丝帛,指盛产丝帛绸缎之地,阳:指这个地方阳光明媚,可见绵阳一带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地理生态都比较适合远古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早期蚕丛部生息繁衍,有限的文字记载乃至神话传说和客观历史地理环境皆表明“蚕丛王”最开始活动在绵阳一带。《华阳国志》里提到的“湔山”不是具体指哪一座山,而是指自广元至都江堰的龙门山脉,常璩也不清楚蚕丛部具体住在哪里。蚕丛中后期则迁到了湔江流域,湔江发源于彭州市龙门山脉太子城峰西南,向东流经一百三十九公里后汇入沱江,广汉市境内名鸭子河,随着成都平原的逐渐开拓,蚕丛部逐渐沿着湔江东南迁。
约公元前220到公元前2100年,平原之北的蚕丛部和后来迁入大邑崇州后扩散至双流新津一带的玄嚣颛顼部渐渐融合,逐渐成为传说中的蚕丛部落。实际上,蚕丛部分南北两部,北部在绵阳一带,以织为主耕为辅,南部在成都平原西南,以耕为主织为辅,各自独立繁衍生息,并互通有无。为便于后文表述,我们将其分而论之,平原之北为蚕丛部、平原西南有玄嚣部和颛顼部、平原周边有古蜀土著、盆地西部有古羌、东部有资阳人内江人等等,我们将其统称为古蜀人,南部的百濮和东边的巫山人则不宜称为古蜀人。此时古蜀人的生存能力和认知水平处在很低的阶段,觅食、避难和交合是他们生存繁衍的永恒主题。
关于蚕丛时代划分的说明,从公元前2280年玄嚣昌意先后入盆地,到公元前2040年蚕丛部为柏氏所取代,蚕丛部作为四川盆地内突出的时代代表前后历经二百四十年。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的男性平均年龄约三十岁,女性平均年龄约三十五岁(远古的夭折率和死亡率很高),远古人十五岁甚至更早就已经算是成年,结合远古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来看,寿命动辄百岁以上不合理的。据史料记载,周朝时男子二十而弱冠,周朝千年以前的蚕丛时代(五帝时代)十五岁就已算成年。庶民可挣扎的活到五十岁左右,大家族条件稍好,大致可活到六十岁左右,按平均三十岁继任族长,执族长位平均二十年计,执掌族长之位或长或短,二百余年间,蚕丛氏经历十一代族长,不排除些许误差。
蚕丛十一代族长分别是:昌意--安--芒康--畅葵--荒--季干--洪苗--次蛰--昌螽--槐桑--杜仲。
关于历代族长称呼的说明,除昌意、安在史书上可见外(也极可能是后世史学家给取的名),其他的几无可见,远古时期的大部落在母系时代有姓无氏,父系时代或姓或氏,小部落或小游群则几无姓氏。一个时代也好,一个王朝也罢,王朝的国号或帝王的谥号不是那个时代的国王或首领自己取的,要么是同时代其他国或部族对其的称呼,要么是后世史学家为了记录帝王功过给命的名或做的评价,如《逸周书•谥法解》就是专门给帝王谥号做评价的,举个例:周朝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文王,武王这两个称呼就是后世史学家根据二者相应的历史贡献而做的评价。
鄙人可以肯定四川盆地内一定存在过蚕丛氏这样的古蜀先人,只是苦于无文字记载罢了。姓氏乃一个人的称谓,国号乃一国的代号,为了直观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发生的事,不才根据有限的史料文字记载,如《山海经》《搜神记》《路史》《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神话传说和有限的史料记载,同时结合四川盆地客观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远古劳作特点,拟定这些族长的称呼,以便叙述蚕丛氏的始末和描述四川盆地的远古变迁。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17:03:15 +0800 CST  
远古华夏文明按区域大致分三大块:中原文明,古蜀文明(西南文明),东部文明,三大文明区域在地理上是无缝接壤的,也就是说这些文明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是完全有可能靠两条腿跨越地理障碍发生交集的,相互影响,各具特色。古蜀文明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蜀文明有其特有的属性、灿烂与辉煌,我们不必过度解读,把争先后暂时先放一放。
三星堆文明和金沙遗址文明不是域外文化的遗留,更不是天外飞仙的外星文明,这两个文明都是古蜀先民的血和汗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咱们就不要整什么三星堆之鬼吹灯版了,拜托啦?
《古蜀史说》的前篇 莽荒卷和太古卷已大致描述完毕,现在正式介入先秦古蜀文明的抽丝剥茧的流程。如果本篇著述有幸被你看到还请保持耐心,定不会让你失望。本篇著述不仅仅会解释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相关问题,还有冉駹古滇古夜郎乃至瓯雒扶桑的相关事项都会涉及到,乃至史上含糊不清的某些事项都会涉及,且看且证吧!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5 17:21:38 +0800 CST  
蚕丛是羌汉后裔,以羌人为主,后来保存的更多的是羌人习性,古蜀史是一部励志史和艰辛史,三星堆的由来是有客观历史背景的,且看且证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7 18:43:42 +0800 CST  
现在有很多把消失的古蜀文明往消失的夏文明理解,我在此立贴给自己挖个坑,斗胆说一句:古蜀文明确实是和夏文明有交集,但是夏文明完全不是古蜀文明的主导者,古蜀文明更不是夏文明的遗存。如果真要给古蜀文明定位的话:古蜀文明影响乃至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西南川滇黔乃至南亚这些地方的文明。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09:18:14 +0800 CST  
昌意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95年~前2223年
黄帝二十九年,昌意生于朝阳之国的西陵氏。
黄帝四十五年,昌意入四川盆地居于茂汶一带,先娶昌仆,后娶昌若。
黄帝五十四年,逐鹿之战后回到盆地,活动于今茂汶叠溪镇一带。
黄帝六十二年,与古羌人为了地界发生激烈争斗,古羌史称“羌戈之战”。战败后退至平原以西,活动于绵阳什邡以西的山林里。
黄帝六十三年,昌意为寻耕种新地,留下大部族人于平原之北,带领部分精壮部从沿岷江流域南下到宜宾,后向西逆金沙江流域往上到了朱提(今昭通曲靖)一带,遇到了不排外的古彝(夷)人,且愿教授他们开荒种地,选种筛种,学会了稻的栽培,昌意慢慢的在昭曲乃至滇黔一带站稳了脚跟。
后娶阿诗玛(女枢)生颛顼(乾荒),昌意部族多与古彝通婚融合,昌意部渐渐成长为昭曲攀一带形成颇有影响力的族群。现在的昌意部说是中原人可能比较勉强了,因为族人乃至后裔大多都是彝人的语言、生活方式和劳作特点,此时权且称作汉彝,再过百八十年就是彻底的彝人了。
黄帝七十七年,黄帝下令在若水一带定居。昌意为图进一步发展,后开拓至贵州六盘水一带,七十二岁卒于六盘水水城县。
此处做个假想,昌意有没有可能是彝族后世尊为始祖的“希慕遮”?“ 昌意”:汉文意指繁荣昌盛之意,“希慕遮”是彝语,他的汉语意思是:像大地一样宽阔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 从字面意思来看,二者异曲同工!从历史地理条件和 “无意”抑或“有意”的传说来看,昌意是希慕遮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09:46:59 +0800 CST  
安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73年~前2215年
黄帝五十一年,安生于湔山石室,昌意和昌仆大儿子,颛顼的大哥。安自小一直在平原北部长大,十五岁成年后随族人南下到朱提一带跟随其父学习稻的耕种之法和手工陶器等的制作。
黄帝七十七年,在昌意降居若水(朱提)后,二十六岁的安带着一些优良的稻种领着部分族人回到成都平原,并接任了族长之位。自安回到盆地后,立即召集族人开荒拓地,种稻撒秧。此时的播种之法还比较粗糙,皆为粗耕散种,稻、稗和野草几乎同生同长。尽管如此,因为旱稻的入蜀和耕种面积的逐渐扩大,虽然盆地内原来也有少许野生稻,但不懂培育耕种之法,未曾大面积耕种。自安开始,盆地内才多了一种谷物:旱稻,其品种为籼稻。籼稻比粟、黍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能快速提高人体内的血糖水平,为人体快速供能,对维持和增强体能有极大的帮助。
然而山地实在是不利于开展农耕,安自中年以后就试图让蚕丛部南移到开阔地,并召集族人对涪江流域和安昌河流域进行长时间的考察,看哪里适合耕种,由于人手不够,勘察和开拓的进度十分缓慢。耕地垦荒是一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开垦坊市也很粗犷都是刀耕火种,不过种桑养蚕进行的倒是十分的顺利。
随着活动区域的迁徙和变化,种植桑蚕最后集中在了梓江流域的盐亭县一带。嫘祖开创的抽丝编绢技术也是由她的后人不断的优化和发展,不论编织器械还是编织技法都进展明显。
55岁左右的安由于身体渐衰,无力继续做族长,遂将其位传给其子芒康。三年后卒于湔山石室。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0:24:35 +0800 CST  
芒康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48年~前2183年
黄帝七十六年,芒康,生于湔山石室,其母为羌女尕玛, 昌意和昌若的孙子,昌意二儿子转流之子。其性随和,思想开明。
颛顼五年,芒康任蚕丛部族长,时年二十七岁,自芒康始,蚕丛部就渐渐与古蜀地羌人融合,玄嚣部和颛顼部族人也慢慢和羌人开始通婚融合。这期间蚕丛部活动领域西进到茂汶一带,把古蜀的耕种技术和新的谷种传到川西羌族,同时川西羌族也从茂汶经古羌道(即后来的冉駹山道)入平原,带来不少畜牧产品,古蜀和羌族自此联系逐渐紧密。昌意部本来就和川西羌人有历史交集,因为地界之争发生了“羌戈之战”。过得三五十年,因为物品交换和慢慢沟通,已经没有了多少嫌隙,遑论现在昌意后裔很多都是羌人和彝人。
芒康执蚕丛族长二十余年,对盆地最大的贡献不是耕种技术提高了多少,拓了多少荒地,而是推动和改善了蚕丛部和川西羌族的关系,尤其是羌汉联姻,这对成都平原后期的开拓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大量的川西羌人来到成都平原上和蚕丛部一起劳作和生息,也带来了他们的习俗和文化。
颛顼二十八年,也许是对成都平原上阴雨绵绵难见日月气候的不喜,抑或不想老住在山洞石室里,进出不便,芒康将族长位传给其子畅葵后就去了茂汶一带。没去多久,川东华釜山地震带就发生了大地震,难道芒康接收到了天神的指引?或许吧。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1:52:45 +0800 CST  
畅葵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24年~前2172年
颛顼二年,畅葵,芒康二子,生于古蜀,长于古蜀,因为人憨厚性情直爽,勤于耕种。
颛顼二十八年,其父芒康当了甩手掌柜后,二十六岁的畅葵接过父亲的班成为族长。为了让族人们能吃饱饭,畅葵带领大量的族人对今天绵阳境内的涪江、安昌河、干河子等河流及其支流,湖泊沼泽进行大面积的勘察和标记。将涪江和干河子流域的两侧及贯通安昌河作为主要的耕种区域,组织大量人手进行烧山伐林,排沟挖渠,干的是热火朝天。远古时期开垦用具大都为木制和石制,此时蚕丛部早已卷刃的铜铁式武器也都被改造成为工具和农具,尽管如此数量也极少且锈蚀的很厉害。畅葵领着族人们以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也没有医院的干劲,以身作则夜以继日的垦荒劳作,一切都是为了能吃饱饭。
颛顼四十一年,高强度的劳作和缺衣少食,不到四十岁的畅葵就病倒了。但在那个除了死,其他都不是事儿的年代,没有休息几天的畅葵,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到处巡查已开垦的地界,看着多年努力的成果,畅葵百感交集,族人们充满希望和肯定的眼神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也许是不服输的心态,也许是不灭的斗志,也许是对族人殷殷期望的一种责任感,畅葵颤巍巍的又拿起了石锄……
帝喾九年,一生劳作不休的畅葵终于不用再这么辛苦了,因为他倒在了安昌河边的新开垦的土地上再也没有起来,终年四十九岁,连新族长都没来得及指定,就离开了他眷恋的土地。
公元前2226年,黄帝崩,身处齐鲁之地的颛顼继位中原部落大首领之位,但颛顼部后来和共工氏仍旧时有争斗。颛顼苦于手下无善水之人,于是派自己儿子之一的鲧曾去中原学习治水之法,后鲧曾驻居在嵩山南麓,即《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天穆经考证为嵩山南麓也就是后来的崇山,故鲧氏也称有崇氏,爵位为崇伯,专司治水。鲧曾后接颛顼令,派其子鲧祖去协助盆地同族人开发古蜀地,同时摸索和学习古蜀先人的治水之法。颛顼在位期间派出了很多族人和部从入蜀地支援开拓,这些人到了蜀地后主要活动在崇州大邑双流新津一带。和蚕丛部一样,加强和川西古羌人的联姻和融合,鲧父就是鲧祖与羌女所出,鲧,大禹亦是如此。可以说鲧父、鲧和大禹是地地道道的羌人。
鲧祖是带着祖父的任务入蜀的,其经常和畅葵一起探讨农耕之法和观察岷江及其支流水文情况,总结水文经验。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交流中,鲧祖对水文特点愈发了解,同时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悉水知水的方法,如枯水期,疏通河道,筑堤改水道,深挖支流河渠,加强支流泄洪能力,设立石头标记水位以便观察等等。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3:05:48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3:45:16
建议你先把“蜀都”弄明白。有蜀国就有蜀都。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也就是整个梁州叫蜀都。所以古蜀不是小国,古蜀就是指古九州。

人皇伏羲(也叫蚕丛)的古九州应该比禹贡九州还要大。
-----------------------------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和疑问,1,我理解的“蜀都”,首先说蜀是怎么来的,蜀的称呼是从商周才对四川盆地的称呼,商之前,在“五帝时代”叫华阳,这里的华山指的是秦岭,不是后来论剑的华山,阳指山之南,所以四川盆地才有华阳的称呼,这个称呼可见于常璩的《华阳国志》,夏时代四川盆地属“梁州”,四川盆地不是梁州,仅仅是属于梁州的一部分,在《尚书》和《史记》里都有这个说法,请查证。蜀的来源大概率是蚕丛在四川盆地形成大势力代表后,中原对四川盆地的称呼,此说可以接受“卜辞”和正史的检验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3:55:26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3:45:16
建议你先把“蜀都”弄明白。有蜀国就有蜀都。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也就是整个梁州叫蜀都。所以古蜀不是小国,古蜀就是指古九州。

人皇伏羲(也叫蚕丛)的古九州应该比禹贡九州还要大。
-----------------------------
第二个问题,你说的西汉扬雄的《蜀都赋》,古曰梁州,窃以为这个梁州的梁应该是这个“粱”。这个先不论,说说出生于公元前53年的扬雄写的《蜀都赋》他的写作背景是扬雄在40岁左右到京师之后,经蜀人杨庄,上奏了《甘泉赋》《羽猎赋》后,仍然不得重用后,在京师闲暇做的赋,整篇赋描述的都是秦汉以后四川盆地的地理地貌和风土产出等。整片赋都只有开篇的八个字道明了蜀都由来即“蜀都之地,古曰梁州”。蜀都是扬雄对自己故地相对京师的称呼,这与你后面说的古九州真没什么关系。不才对扬雄还算有些了解,拜读过他的《法言》和《太玄》以及他写的一些赋,刚好《蜀都赋》还算比较熟悉。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下。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4:04:55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3:45:16
建议你先把“蜀都”弄明白。有蜀国就有蜀都。西汉扬雄的《蜀都赋》记载“蜀都之地,古曰梁州”。也就是整个梁州叫蜀都。所以古蜀不是小国,古蜀就是指古九州。

人皇伏羲(也叫蚕丛)的古九州应该比禹贡九州还要大。
-----------------------------
第三个问题,你说的人皇伏羲(也叫蚕丛),恕我孤陋寡闻,在24正史和25别史中,我还真没看过这个说法,可否告知我一下说人皇伏羲是蚕丛的材料出处?我学习一下。真心感谢你的回复,我写《古蜀史说》的依据是时间和空间的闭合,文字典籍和考古遗迹,然后就是历史发展逻辑写的。先秦时期的古蜀地不论正史、别史乃至野史都没有什么文字记录到,所以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但是历史是出不了时空限制的。我郑重声明,也可以说给自己挖坑:古蜀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独立于中原文明和东部文明的特有文化,他影响甚至主导了冉駹青衣,古滇古哀牢,古夜郎文郎等国的文化。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4:12:55 +0800 CST  
荒 篇
生卒年 公元前2204年~前2161年
颛顼二十二年,荒 芒康大儿子脩的次子,性耿而直。荒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叔父畅葵奋战在开拓荒地的一线上,当叔父畅葵倒在他身边的时候,他32岁,虽已年长,但仍旧没有抑制住泪水,抱着叔父哽咽难语,难过的同时也充满了对叔父奋斗不息精神的崇敬。因为畅葵的突然离世,族内一片哀恸,然族内总是需要一个新的族长,这样才能稳住大家的慌乱,带着族人继续往前走!
帝喾九年,经过族内商议,一致推举荒为新任族长。荒似乎也是有着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神,又或许是叔父畅葵的精神激励了他。荒继任族长后,是没有多少时间悲伤的。此时平原北部因地形原因开拓的十分缓慢,荒于是带领着部从来到成都平原西南部,大邑崇州一带,勘察地形和了解情况。玄嚣部和颛顼部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对周边的地形,气候,水文情况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他们发现岷江汛期的时候水会往两边漫灌,漫灌区域往东北到温江的江安河,往西南到崇州的西河。在西河与斜江河之间,有些高台湿地,除非发生特大洪水,不然不会被淹没。综合权衡之后,荒、鲧祖及族人们将西河以西和斜江河两侧做为主要区域进行拓荒,鲧祖负责筑堤修坝,导水治水,荒则全力开垦荒地。此时的耕种方式渐渐的由粗耕向精耕发展,撒种的旱稻朝着蓄水围田的水稻改变。
玄嚣部和颛顼部的族人大多来自齐鲁和中原,此时他们主要居住在高台和半山位置,生活习惯、生活用品、劳作器械,大都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生火方式用的是从山东带过来的打火石。打火石这个在当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蚕丛部偶尔回中原,打火石是他们重要的采购物品。南北之间虽说同宗有交集和往来,但受限于平原的地理环境,更多的是独立发展。
帝喾十三年,拿着原始的工具带着战天斗地的精神,荒和玄嚣部和颛顼部的族长商议后,真的要开始拓荒了。从大邑崇州一直往下到南河一带,在今新津周边搭建了驻扎点,介于西河和斜江河之间有岷江漫灌带来的大片滩涂和平地,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耕。荒选取了相对高企的地带,烧林伐薪开始耕种。每年岷江的汛期都是他们最心惊胆战的时候,好在那些年岷江水都在正常水位,并没有淹没他们开垦之地。就这样 荒 把他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南边的战线上,排沟挖渠引水,开荒种地,修整河道,荒和鲧祖一起总结了不少岷江水文的特点和导水引水的方法,甚至还观察到了虹吸现象。不过这个现象对当时的荒 他们来说,那绝对是神灵才能做到的,于是对大自然和岷江崇拜的无以复加。
帝喾二十年,芒种刚过不久,田地里已经种上水稻秧苗,每年播种都寄托了荒和族人们无限的期望。时间匆匆,没多久便到了夏至,今年的夏天好像特别的热,岷江的汛期也该到了。荒、鲧祖和族人们为了保护田地,防岷江的漫灌,在西河流域一带提前就筑起了简易的堤坝和挖渠排沟做好了分流准备,做的这些措施照理说足以应对正常的岷江发水。不过今年的岷江脾气好像不太好,水势颇盛。自发大水开始,雨势不减连绵不绝下了一个来月,堤坝被冲毁了,沟渠也排水不及,水快漫到斜江河,大部分的稻田被淹了。荒和族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荒趁着雨停间隙赶紧组织族人加固堤坝,深挖沟渠,他身先士卒,和他的叔父畅葵一样夜以继日的驻守在未溃的堤坝之上。危险总是不可预知,就在荒巡查堤坝的时候,溃堤了,滔滔洪水带走了堤坝也带走了他,洪水中的荒最后两个字喊的不是救命,而是 “活,活……”,话没说完就被滔滔洪水卷走了。
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再活下去。在这个人命由天不由人的时代,绝大多数远古人的一生都是身不由己的来,再了无牵挂的走!!!
鲧祖和蚕丛族族人一样,刚开始愣了神,没过多久就开始嚎啕大哭,泪水夹杂这雨水,哭声哀恸,声声泣血。不过岷江是没有什么怜悯心的,你们要是不干紧跑,连你们也一起带走!荒和他的叔父一样,静静的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是什么样?做过什么?又留下什么???他们太普通,太平凡了,像尘埃一样逝去,带不走半片云彩。
鲧祖这段时间在耕种之法和治水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于帝喾二十二年回中原复命,和鲧曾一起为帝喾所用,治黄河水颇有建树,被封为有崇氏,继崇伯位。鲧祖回中原复命,鲧父则继续在盆地内生活,鲧父自此生活在四川盆地再未回中原,承其父鲧祖之志,一直在勘察盆地的地形和水文,进一步总结知水悉水的经验,走遍了盆地以北和以西的各个角落。
帝喾二十三年,鲧父在绵茂一带娶羌女,并生鲧(前2158年),鲧是地地道道的,根正苗红的羌人。
鲧从小生活在茂汶一带,具有典型的羌人风格,个性刚直而不拘,性机敏而口疾,行事颇有主见。鲧随其父鲧父,在盆地内考察水文和气候,心思机敏颇有心得。鲧父已年老体迈,将治水之毕生心得告知鲧,如依地势高低筑堤改道之法,同时告知其适时回中原家族复命。鲧感念其父心志,悉心学习,后表。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4:44:08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谢谢您的回复,你说的问题,我们一个个探讨一下嘛!
1, 公元前53年的扬雄,他的恩师是庄遵,也叫严君平。严君平主要研究《老子》的,写过《老子指归》这样的文章。由此可见,扬雄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玄学有极大关联,玄学后世也叫图谶学,略过不表。扬雄家门五代单传,大概在他祖父时才到得古蜀地,他关于古蜀的认识和间接大概率是来自神话和传说,蚕丛这个叫法和说法应该是停留在口头发音上的直译,后来扬雄也写了《方言》这样的著述,但是关于古蜀地的方言也仅仅只有二十几个字,所以咱们从文字上入手来理解,可能方向没对,你看呢?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5:43:25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二,关于两晋时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常璩原来是西晋末期成汉政权李雄手下的散骑常侍,简言之是黄帝顾问,也算当时的大儒了。后来劝李雄降了东晋桓温后,到了江东,但一直被轻视乃至排挤,郁郁不得志才写的《华阳国志》。正如你所说,常璩的自序里面明确的写明了他也不知道先秦时代古蜀地的情形,他能获悉的神话传说不会比扬雄多。所以常璩所说的先秦时代的古蜀史才会出现时间上前后不一致的情形,你说呢?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5:51:11 +0800 CST  
@蜀中自有美景 2019-11-18 14:59:04
蚕丛这个人物称呼,最早出现在西汉扬雄的文章中。
按《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就说明“蜀”是人皇建立的王朝,也就是人皇是蜀国的开国之君。又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那么开国之君和始称王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蜀没有留下书籍。所以到汉代扬雄的文章有很大的可信度,而《华阳国志》是由东晋时期成汉的常璩所做,他收集了更多关于古蜀的资料汇编,但是没有把前后......
-----------------------------
第三关于古蜀的著述除了你所说的汉扬雄写的,明朝郑朴辑录《蜀王本纪》,原名叫《蜀纪》或《蜀本纪》没有“王”这个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其实还有三国时期来敏的《本蜀论》和东汉蜀人李膺的《益州记》,但大都散佚。这两本著作关于先秦时代的古蜀描述仍旧寥寥。至于北魏郦道元的地理书籍《水经注》和宋朝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能引述的内容很难超过几百年前的书。
楼主 cdnwpu2019  发布于 2019-11-18 15:57:30 +0800 CST  

楼主:cdnwpu2019

字数:435842

发表时间:2019-11-13 01:10: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23 09:43:33 +0800 CST

评论数:416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