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逐鹿杂议

关于秦帝国的灭亡和之后的分割,读过的文章蛮多了,学院派里最有助益的应该是李开元先生的著述,从早年《秦帝国的后宫》到现在的《秦崩》《楚亡》,虽然许多内容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但是的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在天涯上研究这些领域最有专业造诣的当推菜九段先生和meichong先生,此外泪痕春雨兄的《汉高祖刘邦》一文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这个文章是前些天中午不想午休的时候在单位内网所写,因此可能会有一些记忆错误或者输入错误导致,不过总体上应该不影响阅读。内容写的有些过于简练,因为这个本来就是午休时候打发时间用的。之所以把这些很零碎的议论发到外网是因为感觉文中一部分观点还算得上是原创,而且作为Jona Lendering先生的门生,在史学方法上溶入了许多现代和当代欧洲主流学术界的方法,因此还是值得发一下的。

由于本帖其实是两篇中篇组成,所以前半部分主要是用了秦帝国的视角,第二部分则是从鸿门宴讲起,用了第三人称视角。
-----------按了回车发现要五百字,那我先来节选一些本帖中会出现的原创观点----------
1、秦很大程度灭亡于“帝国过度过快的扩张”,这个和我在继业者战争中分析亚历山大帝国几乎是一样的。战国中后期对于韩魏两国西部领土和楚国西北部领土的蚕食相当成功,以至于到今天有点地理知识的人都会认为,汉中是关中的一部分,而很少知道汉中在秦昭襄王初期还是楚国领土。相比之下,秦始皇的过度扩张事实上超出了秦帝国控制的能力范围,因此这种狂飙突进的最终结果,就是在秦国统一后十五年的时间内,不但新兴的秦帝国灭亡了,连在关中维持了好几百年,强盛了一百多年的秦王国故地都被攻占了。

2、撇开那套“农民起义”的无聊学说,其实秦末天下的混乱,非常近似于另一个秦帝国:苻氏家族的前秦。同样都是占据关中的军政集团快速扩张,吞并了关东地区,尚未能有效消化,就因为一些看似偶然的因素迅速走向了崩溃。秦帝国灭亡的偶发因素是秦始皇死亡后秦帝国因为继承问题引发了中央政府内部的大火并,而前秦帝国灭亡的偶发因素则是并非决定性的淝水战役。这两个秦帝国都是关东新征服地的复国运动最终使得中央政府对关中的控制力也被削弱了走向了灭亡。

此外,虽然除了齐国外几乎所有的叛乱者都打着陈胜的旗号,但是本质上秦末大叛乱是和陈胜关系不大的复国运动。

3、项羽作为一个缺乏基本盘的政治暴发户,鸿门宴上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最大的赢家。鸿门宴前后,入关的军功集团的实力已经足够挑战而且也将会挑战关东的诸侯王,这两个群体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项羽的分封所制造混乱恰恰是以他为首的伐秦军功集团需要的。通过这种混乱,他们获得了取代关东六国原先的统治者的机会,从而在权力的道路上走的更远。项羽自己也没有遵守鸿门宴之后的分封协议,无论是从驱逐到后来的弑杀义帝,还是扣留韩王吞并韩地的行为,都是对分封协议的破坏,可见他自己根本没把这个分封当回事。项羽在此时所做的所有选项,我们用上帝视角穿越回去都很难做的更好,以及谈了鸿门宴和分封时候刘邦的处境。

4、分析了彭越问题,简单摘抄一段“彭越打仗还算厉害,但是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不但远远排在项羽、刘邦、韩信这种一流将领之后,估计比起项羽手下的一线战将如龙且他也远远不如。光光靠几千号乌合之众,他能造成的威胁有多大,也是值得打问号的。历史上彭越能长期把项羽在魏国东部地区的统治搅的七零八落,固然是因为他的游击战术比较娴熟,但是正常情况下项羽只要端掉他的根据地,他很快会沦为盗贼流寇一般的势力并且衰落下去的。而且,游击战的消耗也不会小,而彭越并不是什么旧魏国贵族,损耗根本不会得到有效补充的。彭越真正能长期恶心项羽,主要是有大国在背后扶持他:先是齐国的田荣直接给官位给钱粮(应该也包括装备)甚至提供后方基地供其使用来支持他对抗项羽,再是利用彭城战役前后的混乱利用魏王豹给的魏相的名分扩大了在被项羽划入西楚国的魏国东部故土的势力,最后刘邦更是直接派了刘贾卢绾等人带两万正规军直接协助他的游击战,他才能在魏地越挫越勇,最后变成梁王。没有田荣、魏豹、刘邦等人先后在物资、基地、法统上的支持甚至直接的军事援助,彭越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2:52:00 +0800 CST  
序言 从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说起

“在权力的游戏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
----瑟曦兰尼斯特

每个读过中学历史的人都会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大讨论有一点印象。在这里再大致搬运下秦始皇本纪中相关的内容。

第一段是在公元前221年,刚统一六国时秦国宫廷上的辩论:
丞相王绾说:“诸侯们刚被吞并,燕、齐、楚三国故地距离(关中腹地)太远,不在那边分封的话,恐怕镇不住场子,请陛下把自己的皇子们分封到这些地方去。”

当时还是廷尉的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然后他们越来越疏远,到最后互相攻伐和仇敌没什么区别,其他异姓诸侯也跟着互相混战,周天子慢慢也管不了他们了。现在天下一统,都被划分成了郡县,对于诸皇子和功臣厚厚赏赐就足够满足他们,这本来就是安宁之道,又何必分封诸侯给自己添麻烦呢?”

秦始皇当时显然同意了李斯的意见。

第二段是在公元前213年也就是统一近十年后,这次是博士淳于越和已经成为丞相的李斯之间的辩论:
博士齐国人淳于越说:“臣听说商周二代能维持近千年,那是因为他们分封了子弟功臣作为枝辅。现在陛下您一统天下,而皇子宗亲们虽然尊贵却没有任何实权,如果下面的臣子有专权乃至夺位之心,想重演晋国六卿瓜分王权,齐国田常篡夺姜氏的往事,到时候有谁来解救这局面呢?不师法古人的智慧而想长久统治的事情,我可没有听说过。”

李斯则回复说:“五帝时代和夏商周三代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是因为时代在变化。”

这次辩论的结局是郡县制继续得以维持。

这两段故事在我们中学教材中是为了证明“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的,因此后来就越来越变得寓言故事化了,总之,李斯和他背后的秦始皇代表了历史进步的方向,王绾淳于越之流则是落后于时代的保守主义者,甚至是可笑的老顽固。

然而遗憾的是,王绾和淳于越的预言,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全部变成了现实,秦帝国也因此灰飞烟灭了。

王绾预言燕、齐、楚三国故地距离(秦帝国关中腹地)太远,没有强势亲王直接统治难以有效管控,这个预言很快变成了事实。中央政府派遣空降的地方官必须和当地的各种势力合作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要看秦国统一过程中最大对手项燕的儿子项梁不但活得好好的,杀人之后还能和秦国关中腹地的官吏疏通免于惩罚,到后来更是成为会稽郡守不得不依赖的郡里头号实权人物,就可以发现秦国对关东六国故地的实际控制力有多低了。

淳于越所预言的图景更可怕,然而很快也变成了事实。李斯为代表的外廷和赵高为代表的内廷勾结起来,扶立起一个傀儡皇帝而杀光了秦始皇的其他所有子嗣,然后开始互相角逐权力。如果不是关东局势巨变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无论赵高和李斯的斗争谁胜谁负,秦帝国皇权的旁落都是必然的。

光看这两个简单的事实,谁敢说,王绾和淳于越是错的呢?甚至诛心一下的话,李斯的那番言论,只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在权力的分割中获得更大的优势而已,因为日后正是他勾结赵高夺取了秦帝国的最高实权。也正因为如此,刘邦上位后才会在关东六国故地大举分封宗室亲王。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刘邦没有搞这种分封,那么他死后吕氏家族就能更加肆无忌惮了,周勃陈平等人诛灭吕氏后要学习赵高李斯清洗皇室架空皇帝,刘邦的子孙们命运也不会比秦始皇的子孙好到哪里去。

以秦汉时代的生产力、交通和运输能力来看,一个强势统治者或许能短暂的实现大权独揽,但是也要通过强大的官僚集团或是外戚集团来实现。甚至从此往后看,汉武帝的推恩令过度削弱了诸侯王,也并没有真正把手伸得更远,只不过是把地方上皇族亲王的权力拱手送给了豪强罢了。在汉末董卓之乱之前,豪强们就敢公开坐在一起讨论冲进皇宫杀光皇帝的管家(太监集团)的事情了,诸侯王成为地方实力派会有威胁,难道异姓的地方豪强坐大了就没有威胁了?这本来就是一个无解的局,再优秀的统治者也不过能在其中寻找到一定的平衡点而已。

哪怕是个傻子,一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肯定不希望和任何人分享,而是想把这种权力一直传承给自己的直系后代,直到永远的。问题是,天下人都不是傻子,能在历史舞台前排活跃的实力派们,更不会有几个傻子。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都只是统治者希望巩固自己权力的过程中不同的尝试而已,本身并无优劣可言。

那些历史大人物的选择,我们可以说他们的选择最终是失败的,也可以说当时的一些选择事后看来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我们说这种决策是愚蠢的、幼稚的,原因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根本没有真正了解当时的时势,那件事的前因后果,更没有理解那件事的复杂背景。我们有时候会习惯性的带着廉价的优越感指点江山,总认为这个历史大人物太愚蠢了,那个历史大人物太幼稚了。如果我们一直这么去看历史,那么恐怕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收获,因为我们从历史中能学到的东西,无非是,只要我们不犯傻,保持自己一个正常人的知识和判断力,就足够去穿越并且改变许多历史了。那些历史上的失败者,绝大部分的失败是因为他们太愚蠢太幼稚了,犯下了现在的中学生都不会犯下的错误。甚至对于历史上最出类拔萃的成功者如刘邦,我们也会觉得他们的智商能力都不过如此,只是运气好而已。

复盘高手下过的棋局之后,我们应该做的是仔细分析那些高手为什么会这么下,而不是没完没了的替那些高手重新摆棋,摆完白子再摆黑子,仿佛自己能傲视一切高手一般,这样复盘,你永远不会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的。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到秦末,摈弃那些寓言故事一般的少儿读物和政治童话,从秦始皇晚年开始,讨论下当时权力的继承,分割和制衡。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2:56:05 +0800 CST  
第一节 过度扩张的秦帝国
德尔斐的神殿上有一句非常简短而有名的箴言:“凡事勿过度”。历史上因为扩张过快而消化不良突然灭亡的帝国数不胜数。如果说战国后期的秦王国还是有节制的蚕食着关东六国的领土,对这些地方逐渐加强控制并且郡县化,显得颇有节奏的话,赢政从楚系外戚处拿回权力亲政后秦帝国的扩张,简直就是狂飙突进了。当然,这种狂飙突进的最终结果,就是在秦国统一后十五年的时间内,不但新兴的秦帝国灭亡了,连在关中维持了好几百年,强盛了一百多年的秦王国故地都被攻占了。整个秦王室在残酷的内讧中损失惨重,幸存者都被项羽彻底灭绝了。

我以前在讨论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帝国解体的文章中曾经谈到,任何一个帝国的直接控制范围都有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导致失控,而这个极限的具体范围,则是和当时的生产力,通讯交通发达程度,物资流通程度等因素相关的。这个极限有可能是很长的地理距离,也有可能是某些地形限制导致的天堑,譬如长江或是戈壁沙漠。因为如果帝国的一块边远领土发生某种程度的叛乱或者是外敌入侵需要帝国中央军前往弹压的话,必须沿途有稳定可靠的补给体系,不然很可能反而会输给兵力和训练上弱于自己的敌军。如果说这个直接控制范围意味着帝国有了一个自行形成的所谓“天然边界”的话,那么一旦越过这个边界,则只能依靠当地人的支持间接进行统治了。如果中央直接投放大量资源加强地方力量,赋予他们很大的自治权,那么这个地方很快就会变得能和中央分庭抗礼的,特别是如果中央委派的地方统治者和地方上的实力派达成了某种默契的话,威胁就更大了。

秦帝国对于韩魏两国西部领土和楚国西北部领土的蚕食相当成功,以至于到今天有点地理知识的人都会认为,汉中是关中的一部分,而很少知道汉中在秦昭襄王初期还是楚国领土。秦始皇过快过度的扩张,带来消化不良的后果是难以避免的。正如王绾所言,燕、齐、楚三国故地距离(关中腹地)太远,不在那边分封带兵强势皇子的话,恐怕镇不住场子。而秦始皇的想法,则是试图改善帝国境内的通讯交通能力和物资流通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直接控制,这种想法很超前也很有远见,但是超前的事情往往很难做好,所以搞得民怨沸腾,更严重的是,秦始皇自己很快就病死了,于是,他的规划自然无法继续落实下去了。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2:56:47 +0800 CST  
第二节 强势皇子扶苏
对于扶苏的身份和地位,秦汉史大家李开元先生有着详细的考证,我就只在这里简单说说了。秦国和楚国有着常年联姻的传统,譬如最近很火的芈月传就有涉及这话题。芈八子时代和华阳夫人时代楚系外戚的实力都是异常强悍的,嫪毐之乱时候,领衔带兵平乱的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来自楚国的外戚。昌平君熊启更是一个传奇人物,最后成为末代楚王,战死在抗秦战争中。华阳夫人死后,作为秦丞相的昌平君的权力逐渐被有灭楚之意的赢政收回,最终起兵叛秦,和楚军合流,后来被项燕拥戴为末代楚王。但是,光看昌平君在赢政亲政前后能领衔带兵讨平嫪毐一事,就可以看出楚系外戚当时强大到什么程度,毕竟楚系外戚真正的领衔人物,先后是芈八子和华阳太后。

在这种情况下,扶苏作为楚国公主和赢政所生长子(李开元先生的具体考证不贴了,简单的说,赢政大婚时候掌握秦国实权的是华阳和昌平君等人,而且从昌平君能轻松镇压嫪毐来看,赢政之父异人需要认华阳为母才能获得继承权来看,楚系外戚的实力一直远高于吕不韦嫪毐等外来暴发户。),是有着很强根基的。昌平君加入楚国抵抗运动后,秦国宫廷内楚系势力的精神领袖,就成了扶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陈胜吴广会诈称自己是扶苏军队的原因。另一方面,扶苏与军方的实力派蒙恬,朝臣中的实力派蒙毅等人关系良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定义扶苏的地位,实在是一个让秦始皇棘手不已的问题了。

如果把扶苏当作继承人培养,那么就意味着会给他巨大的军政资源,加上扶苏在楚系宫廷势力以及楚国故地的影响力作为稳定基本盘,以及他和蒙氏兄弟的亲密关系,这位强势皇子一旦能确立继承人的地位,其实力完全足以直接和秦始皇分庭抗礼的。到这个地步,秦始皇就要觉得这儿子尾大不掉了。可能大家觉得,扶苏仁孝,肯定不会和秦始皇争权,势力大点又怎么样呢?这种想法未免太轻视权力的魔力了。另外一方面,就算扶苏有心守本分退让,他一旦拥有威胁秦始皇权威的能力,也会让秦始皇惶恐不安的。

说到这里,我们先说两个后来的案例。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据说也是仁孝温和之人,但是他和他背后的卫氏家族的实力太强大了,所以汉武帝不惜先用各种借口杀掉了包括卫青之子卫伉,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君孺在内的许多人以削弱他的基本盘,到最后更是让江充这样的酷吏步步进逼,只不过江充玩的比汉武帝期望的都大,结果刘据忍无可忍起兵叛乱,酿成了长安城全面内战,几万人死于非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刘据在卫伉等自己一系的人物都被翦灭之后,仍然有在首都长安发动几万人级别叛乱的能力,汉武帝对他的实力感到不安也是正常的。近似的情况还有同样被称为仁孝的昭明太子,他也是实力太强了,所以梁武帝各种猜忌他,只不过他死的及时,保住了声名和政治遗产,而昭明太子这一系后来在梁帝国实力依旧是非常靠前的。可见,强势的皇子,再仁孝守礼,也会“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因为在权力斗争中,人性永远要为利益让路的。

既然如此,把话题回到扶苏这里,他的实力既然已经强大到尚未被立为太子就有贤名,在楚地有巨大人望(他死后楚国的民变都打他大旗),又和蒙氏兄弟这种帝国军政界最核心的人交好的地步,本身就已经对皇权构成威胁了。而在这个时候,扶苏又在施政方针上公开和秦始皇唱反调,所以秦始皇就更不愿意立扶苏为继承人了。

表面上用童话角度看,仿佛因为秦始皇信奉法家的暴政而扶苏信奉儒家的仁政,所以两者起了冲突。儒家和法家的优劣本身在这里就不多讨论了,在此要看到的是,秦始皇并不是因为政见不同决定让扶苏去北方督军。许多时候君主之所以能高高在上,只是因为反对他的力量无法有效的串联集结起来。既然扶苏有着强大的基本盘,如果再公开在权力中心的咸阳竖起大旗的话,那么各种对秦始皇施政措施不满的大臣和利益集团都会纷纷靠拢到他旗下,这样下去扶苏的力量就更不是秦始皇能控制的了。

如果此时秦始皇要立扶苏为太子而又要控制得住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扶植另一个强势亲王来平衡,这一套后世的君主很常用,连《琅玡榜》里的虚拟人物都用上了,然而纵观当时秦国的王子们,除了扶苏之外都是弱势亲王,哪怕秦始皇刻意扶持,短期内也并不会有和扶苏互相牵制的能力。

所以,扶苏在秦始皇生前是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至于秦始皇临死前究竟希望谁继位,事实上完全是无头公案了。下一节要说的,就是关于沙丘之变到秦帝国灭亡期间秦国权力的继承,交接与转移。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2:57:52 +0800 CST  
第三节 沙丘之变
如果秦始皇生前就要确定继承人的话,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选择强势皇子扶苏,前面说过,扶苏有自己稳定的班子和基本盘(楚系外戚,蒙氏兄弟等),而且已经公开在朝堂上就施政方针和秦始皇唱反调,一旦确立他的继承人地位,那么就会进一步加强他的实力,变得尾大不掉了。第二种则是选择一个弱势皇子立为继承人,这样的话这个继承人暂时不会对秦始皇构成威胁。但是如果给这个继承人足够多的军政资源并且为他配置班底的话,未来他仍然会成为像扶苏那样的强势皇子而无法控制。如果把一个弱势皇子立为太子但是不给他足够多的军政资源,自然不用担心这个皇子来威胁皇权,问题是,等秦始皇死了,如果强势的朝臣或者其他实权人物起来威胁皇权时,没有资源光靠继承人的虚衔,恐怕很难应对。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秦始皇选择了暂时搁置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秦始皇大概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所以直到他临死前,都没有明确的定下继承人。

秦始皇死后的真正遗诏到底是什么样,恐怕没人知道。他选择强势皇子扶苏或者弱势皇子胡亥都是可能的,甚至从蒙毅的说法来看,秦始皇想立胡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秦始皇想立扶苏为继承人然而被篡改遗诏的传统说法,最早不过是六国复国主义者加强自己正统性的宣传,因为胡亥是篡位者的话,诈称自己是扶苏军队的叛乱者就能有很大的政治优势。只不过后来六国复国主义者取得了全胜,秦皇室被灭绝,所以这种宣传文字就成了唯一剩下的说法了。

沙丘阴谋绝非简单的一个彻底的坏人赵高说服另一个坏的没那么彻底的李斯,一起帮助性格软弱的弱势皇子篡夺皇位的童话故事。简单来说,无论秦始皇想立扶苏还是胡亥,这事情其实已经不是临死的皇帝自己的意志能控制的,让谁继承秦始皇帝位的问题,将由宫廷系统(内廷)和朝臣系统(外廷)的利益集团们共同商定。而李斯和赵高,某种则是这两个集团推到前台的利益代言人,当然站到前台意味着风险和回报都会倍增。

首先显而易见的,沙丘的阴谋不是赵高和李斯两个人的实力能搞出来的。李斯只是左丞相,地位还低于右丞相冯去疾;而赵高在秦始皇的内廷中地位也不如蒙毅。如果秦始皇真的打算立扶苏为太子,以蒙毅在秦始皇身边近乎头号亲信的地位,联合冯去疾等人发难的话,李斯赵高两个人恐怕得当场翻船。相反,蒙毅临死前对秦二世的上书中还说,秦始皇几年来就一直打算准备立胡亥,自己哪里敢对立太子这么敏感的话题说三道四。所以,积极策划执行沙丘阴谋的自然是赵高和李斯,这两者也成为最大的获益者,但是秦始皇的外廷(朝廷)和内廷(宫廷)势力绝大部分成员,恐怕都是支持或者至少默认他们这个做法的。如果只是李斯赵高小圈子内搞的阴谋,以蒙毅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联合冯去疾、冯劫这样的大佬,加上在外手握重兵的蒙恬,李斯赵高两人是几乎完全没有胜算的。甚至在扶苏死后,如果有着足够影响力的某权臣如冯去疾拥立另一个皇子打出“李斯赵高私自篡改遗诏,谋杀合法继承人扶苏”的旗号,那么李斯赵高也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的。

从后来冯去疾、冯劫在李斯下狱后仍然联手帮助李斯对抗赵高来看,在秦始皇死后,大部分朝臣也都是站在李斯这边的。既然如此,蒙毅实力再强,也无法改变胡亥上位的既成事实了。那么,为什么秦始皇的内外廷两套班子为什么会达成这种拥立胡亥上台的默契呢?

很简单,扶苏作为一个强势皇子,拥有自己的嫡系班底,而这个班底除了蒙毅之外的大部分力量都并不在中枢。如果扶苏能继承皇位,在秦帝国常委排名上,以蒙氏兄弟为代表的扶苏嫡系都会获得更高的位置和权力。这些位置和权力哪里来?自然是秦始皇自己的嫡系腾位置了。赵高劝说李斯的时候,正是这么说的。而如果扶持一个弱势的皇子,后者基本上只能以傀儡的形式存在,那么秦始皇的嫡系自然继续能把持和分享秦帝国的实权,而且比起超级强势君主秦始皇的时代来权力要大的多。从这个角度看,秦始皇的嫡系,除了蒙毅等少数同样也是扶苏嫡系的人之外,都不会希望扶苏继位。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的宫廷和朝廷嫡系联合,拥立胡亥为君主。通俗读物常常把胡亥写成一个稀里糊涂的二货青年,那么下面一节,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新皇帝胡亥。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2:58:26 +0800 CST  
第四节 胡亥的上台
如果带着廉价的优越感去看历史,很容易觉得,胡亥因为自己的贪欲,加入了李斯和赵高的密谋集团,然后又不能励精图治,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在我看来,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很多,胡亥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他的个人品质如何都是无足轻重的,后世的傀儡曹髦有曹操的聪明果敢,东魏末代君主元善见被誉为孝文帝再世,结果都是无力回天,死于非命,那么我们苛责胡亥又有多大意义呢?

首先,李斯和赵高来要求胡亥加入密谋集团,接受拥戴成为皇帝并且派使者赐死扶苏时,如果你是胡亥,会怎么做?表面上看,你是有选择的,然而实际上,你除了接受之外没有任何选择。如果你深明大义,或者害怕风险,因此拒绝加入,那么只有死路一条。秦始皇刚死,消息还没向天下公开,李斯和赵高就敢去杀强势皇子扶苏,你区区一个毫无班底的胡亥,难道他们就不敢杀你了?杀了你之后,再拥立另一个皇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扶苏和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李斯和赵高都准备杀掉他们,毫无根基的胡亥又有什么能力说不?在他面前,只有配合和去死两种选择罢了。

胡亥大概是历史上最奇怪的傀儡之一,说他奇怪,是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他继位时候到底多大年纪,竟然有相差迥异的两种说法。

胡亥继位时的年龄有两种说法:二十一岁和十二岁。两者竟然都有许多证据支持,最离谱的是,太史公自己的书中也自相矛盾的同时记载了这两种说法。我个人是更加倾向于十二岁继位说的,因为胡亥通常被视为秦始皇的“少子”或者二十个儿子中的“第十八子”,如果二十一岁,就说明秦始皇从三十岁之后几乎没有新的子嗣,显然不大可能,而且关于二世的负面记载更像一个无知而贪玩的小孩子而不是一个荒唐残暴的昏君。但是两者应该都有可能,对于胡亥的年龄问题在此不做延伸讨论了,对于“胡亥继位年龄有两种相差迥异的说法”这一事实本身,却非常值得讨论。

首先,一个皇帝继位的时候年龄几岁这种事情能成为一个历史之谜,而且两个选项中一个是小学毕业的年纪一个是大学三年级,相差如此离谱,本身就意味着这个皇帝的实权相当小,露面的机会也相当少。虽然秦国皇室和朝臣的绝大部分在胡亥时代的内讧和关东诸侯联军入关后被灭绝性屠杀了,但是总有见过胡亥的人活下来呀,譬如章邯这种多次直接向胡亥汇报过工作的人肯定不少。显而易见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君主,身边见过他的人很多的话,是不会有这种乌龙的。据说胡亥上台后不久,赵高就告诉他,皇帝必须有神秘感行踪隐逸才能让人感到畏惧,所以胡亥就去后宫玩乐了,见到他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让胡亥的年纪成了千古之谜,恐怕这个傀儡皇帝的实际权力和作用都相当有限,很多时候很可能是只见诏书不见真人。如果二世实实在在的活跃在朝堂上三年,无论励精图治还是作恶多端,都不会留下这种奇怪的乌龙的。

其次,胡亥的年纪到底多大,其实和当时历史的走向并没有什么关系。假设胡亥只有十二岁,那么他再聪明,在没有实权派监护人扶持的情况下,这么个小孩子又能做什么?胡亥如果有二十一岁呢?他没有自己的班底,权力都被内廷和外廷分割把持了,他除了老实做一个橡皮图章,又能干嘛呢?

胡亥继位之后的大清洗更是证实了胡亥的实权相当有限。秦始皇除了胡亥之外的所有子嗣,都在这次大清洗中被集体屠杀了。如果说这种屠杀对于胡亥的地位巩固还有好处的话,杀蒙毅肯定是不符合胡亥意志的。从史记原文中各方的口径来看,胡亥是希望留下蒙毅的,可能他们关系还不错,但是李斯赵高这些实权派觉得蒙氏兄弟是个威胁一定要铲除,胡亥也只好听从。

在这里要单独谈一下扶苏。许多人觉得扶苏太傻了,因为一个使节的命令就直接自杀了,如果自己穿越回去,就联合蒙恬起来对抗咸阳搏一把,怎么也比这么窝囊的死了要强。这未免又把历史当童话了。要知道,秦始皇当初深知扶苏和蒙恬私交很好,如果不对他们联手起来反叛的可能做好预防性措施的话,秦始皇还配被称为千古一帝么?很明显,扶苏和蒙恬只能拥有这支军队的日常管理权,而不会有真正的所有权:

首先,扶苏蒙恬手里的边防军虽然强大,但是其补给体系全部是掌握在关中朝廷手里的,一旦关中的秦帝国中央政府切断这支军队的补给,其补给便无法长期维持下去了。

其次,军队里的中上层军官,以王离为代表,都是直接效忠于中央政府本身而不是扶苏蒙恬私人的。这就意味着,一旦扶苏蒙恬要利用这支军队对抗中央政府本身,大部分军官还是会效忠中央的,就像钟会征伐蜀国时候手下的军官和士兵那样。

所以在这种局势下,扶苏和蒙恬要想对抗完整的继承了秦始皇权力基础的秦始皇嫡系班底,胜算是很小的。而扶苏自从十几年前昌平君归楚战死昌文君被杀(公元前224年莫名其妙的一个“卒”字)后,地位和权力一直在下降,此时更是心灰意冷,直接自杀了。

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秦始皇搞一些分封,譬如扶苏为楚王,公子高为赵王,并且给他们当地的实际军政大权,虽然他们某种程度上会对中央形成威胁,但是李斯赵高还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屠杀皇族么?淳于越的预言不幸全部成为了事实。

归根到底,秦始皇死的时候秦帝国中央和地方上的权力格局失衡了,这种失衡对皇室很不利,才是以李斯为代表的外廷和赵高为代表的内廷一旦联手,皇族成员便毫无抵抗能力惨遭屠杀的原因。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2:59:33 +0800 CST  
番外随评一:陷入绝望的政治人物们
本来已经打算继续写下去,但是写到扶苏和秦始皇其他子女的命运时,未免会感到悲哀。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死后自己的子女们所遭遇的命运,却悲惨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千载以下,当我再次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可以体验到那种深深的绝望感,甚至会被这种绝望感所感染,乃至有种被浸透的感觉。

扶苏的早年可以说是典型的含着金钥匙出生,作为楚国王女的儿子,他从小在父母的疼爱和强势外戚的羽翼下茁壮成长,朝中权势最大的华阳太后、昌平君熊启、昌文君等人都是对他期待有佳的长辈,可谓一帆风顺。然而随着他父亲在华阳太后死后逐渐收回大权,昌平君、昌文君等人相继从权力中心出局,他的地位不再那么固若金汤,而是越来越取决于父亲的好恶了。当他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种种猜忌时,也难免会感到心寒的。更重要的是,随着他因为施政方针的缘故和父亲公开对立而被变相流放出权力中心,这种疏远感更是显得公开化了。正如前文所分析,秦始皇作为一代大帝,肯定不会把整个北方驻屯军的所有权交给私交很好的扶苏和蒙恬,而是会安排大大小小的王离、涉间、苏角们来控制他们的权力范围。在这种局势下,扶苏担任北方驻屯军监军(政委)的时候,回忆起童年和青年时代在咸阳的幸福生活,心里的落寞和凄凉也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时候,失望本身并不会让人绝望,落差造成的失望感却会有着极其可怕的杀伤力,也会让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扶苏在被秦始皇逐渐疏远的过程中,恐怕也慢慢的对自己的前景看不到希望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被赐死的时候任何反抗都没做就奉诏自杀的原因吧。不然,以他的实力,虽然反抗其实也看不到什么结果,但是总比直接自杀坐以待毙要好。

其他锦衣玉食的皇子公主们就更惨了,运气最好的应该是公子高,能有一个体面的死法。(自杀为秦始皇殉葬,家人得到赏赐)但是从原始记载来看,他非常怕死甚至考虑到逃亡,只是为了保全家眷才留下来就死的,其中心情的矛盾可想而知。当然他的自我牺牲只是让家族多保持了两三年而已,诸侯联军入关后,这种秦始皇嫡系后代肯定在劫难逃。公子将闾等三个皇子(应该是同母兄弟)死法就明显惨的多,他们能留名下来是因为他们的无罪申辩流传到了后世,但是这种申辩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样悲惨的是其它皇子和公主们,他们连名字都没留下,历史上对于他们唯一的记载就是他们被集体屠杀了。感谢太史公的记录,能让我们能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这些人绝望的挣扎,虽然这些挣扎终究毫无用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陷入绝望,在政治舞台前排和权力场核心附近的人们更是如此。许多时候,一个曾经享受过命运优待的人被打入低谷,看上去真的输得一无所有时,是很难再爬起来的。但是,无论最终成败如何,总有一些人在完全陷入绝境中仍然能保持坚韧的内心,或者散发出高贵的人性光芒,让人动容。在这里,突然想用一点文字额外的谈一下我很欣赏的两个历史人物。有趣的是,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的大半生,几乎就是在不断的失望中煎熬,然后一次次的重新燃起希望,咬咬牙继续在这种重燃的希望中向前奔跑。不止一次,刘备恐怕是彻底陷入绝望的。特别是在官渡之战前被曹操闪击丢失徐州投奔袁绍那次,连关羽都被曹操俘虏,张飞都在乱军中散失了,刘备在投奔袁绍的途中,心底肯定会泛过阵阵绝望感。刘备之所以是刘备,就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能很快恢复过来,并且重新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奋斗。

我更喜欢的一个人物则是刘琨。刘琨的早年是相当荒唐的,先和贾后的亲戚贾谧等人整天花天酒地互相吹捧,然后在八王之乱的内讧中助纣为虐。但是,随着北方蛮族的大举入侵,刘琨内心的贵族精神被唤醒了,他没有选择像其他士族一样南渡,而是一路向北,来到蛮族势力包围中的并州(山西),在野蛮人的汪洋大海中如同一叶扁舟,顽强的进行着抵抗。灾难和厄运一次次降临在他身上,最终将他连同他的事业一起完全的毁灭,但是他身上那种高贵从容的精神并没有半点衰减。比起那些嗑药清谈之辈,这才是真正的魏晋风度。所谓悲剧,正是痛苦借着诗歌的力量升华成的快感,从而在生活的不谐之音中奏响和弦。最后以刘琨那首著名的《重赠卢谌》里的几句话为这一节作结,也为赢秦皇族的悲惨命运感慨一下吧:
功业及未见,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00:22 +0800 CST  
第四节 关东起事
从贾谊的《过秦论》开始,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就被各色人等拿来讨论。在我看来,秦帝国的灭亡可以分成两部分看,东方六国新征服地的丢失和关中秦国故地的沦陷,某种程度上,这两者是互相影响并且互相促进的,最终导致了秦帝国的彻底灭亡。

对于东方六国的复国运动,我在后文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在多谈其明细,简单来说,由于秦帝国没有投放大量资源在关东六国故地(分封亲王,配置班底和驻军。分封的问题开篇已经讲过了,驻军方面,秦帝国的野战军大部分都在北疆,南方赵佗等人的军队基本都是征发的民兵),秦帝国委派到六国故地的官吏必须通过和项梁、张耳、萧何、英布这种地头蛇的合作才能实现有效统治,这些地头蛇许多在六国时代就是当地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了。秦帝国对六国故地的统治,除了搞了些基建外,也就是定期收税和征发劳役,而这些工作基本都是依靠大大小小的地头蛇们合作实现的。

显而易见的,这些六国故地的大人物们对秦帝国不会有多少忠心可言。如果秦帝国在关中的中央政府仍然能把资源有效投入六国故地,仍然有着完善的组织和行政能力,那么弹压六国故地民变的难度要比战胜动辄六位数的六国正规军低得多,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原先六国的故土重新被大大小小的六国旧贵族和军阀控制,而秦国重新回到秦始皇之前固守关中的局面而已。然而很不幸的,关中的秦国中央政府内讧到如此的程度,以至于其力量被过分削弱,最终连关中都无法守卫了。

简单的看,秦始皇身后的主要政治势力有三支:皇族,宫廷系统,朝臣系统,秦帝国的主要权力就在这三支势力之间瓜分。皇族中包括强势皇子扶苏和其他弱势皇子,现在强势皇子扶苏和他的主要心腹如蒙氏兄弟,以及大部分弱势皇子和所有公主都已经被清理出局了,剩下一个年龄都有两种迥异说法的弱势皇子胡亥在台上当傀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远支,如后来继位的赢婴。第二支势力是宫廷(内廷)系统,通常认为宫廷系统就是赵高和他的党羽,这并不符合事实,譬如即将展露头角的章邯,他的职位“少府”就是典型的只对皇帝个人事务负责的宫廷职位。另外,赵高并非阉人,而是罪犯(隐官)后裔,他的女婿阎乐都能做到首都咸阳的行政长官,李开元等学术权威做的相关考证就不铺开了。第三支势力则是李斯、冯去疾为首的朝臣集团。在对付皇族和皇族的嫡系力量时,宫廷集团和朝臣集团尚能暂时合作,等皇族基本被铲除殆尽后,这两股力量因为分赃不均而展开内讧几乎是必然的。

最初的时候,宫廷系统和朝臣系统之间为了共同对抗皇族实现了联合,但是这种联合是相当脆弱的,发展下去只会有两种结果:两个系统之间开始一轮新的火并,决出一个胜利者;或是一方主动退让出一部分权力,接受另一方的领导。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有一定的导火索来打破最初那种相对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六国故地发生的巨大叛乱,就成了打破这种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得内廷在斗争中压倒了外廷。

六国故地发生的这次叛乱,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从陈胜大泽乡起兵占领陈县立国到席卷魏赵燕故地,以及齐国复国等事情,都发生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那么,是陈胜的起义军太厉害了么?显然不是,而是秦国对关东六国故地的控制太松散了,这种松散并不是秦始皇死后才发生的,而是秦始皇统一后一直如此。

秦始皇时代虽然迁徙过天下大族到咸阳,但是这种迁徙并非永久性的要求这些人留在咸阳,而是类似于“强迫各地大族去咸阳置业”。就以项梁为例,他作为项燕这种“抗拒统一的昌平君项燕头号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儿子,在咸阳显然有过很多活动经历,这从他后来杀了人竟然能在咸阳疏通司马欣等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免罪就能看出来。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他的活动范围是在会稽郡,在那里他几乎是白道黑道通吃的大哥,会稽郡守都得依靠他的帮助才能展开正常工作,可见秦始皇的强制迁徙和强化对关东控制的努力效果多差。

项梁都如此,其它旧六国的权贵们就不用说了。齐国末代君主的亲弟弟田假就一直生活在齐国,后来一度被找出来拥立。赵国故地的超级地头蛇张耳陈余等人显然在赵国故地仍然有着巨大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陈胜一起兵,他们就立刻能展现出巨大的力量,并且直接近乎不流血的控制了赵国故地。甚至连张良,他能有足够的家财去结交仓海君这种高人并且寻访到刺客,也是因为秦国的控制松散。如果秦始皇统一后搞个镇压反统一反动分子的活动,把这些六国权贵的后裔全部消灭,家产全部充公,那么项梁项羽叔侄、张良、张耳等人,还会有后来的功业么?当然,不是赢政不想,没有这个力量罢了。总而言之,六国权贵的影响力和资源,虽然在秦始皇的吞并战争中受到了严重损伤,但是仍然在六国故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军政资源。这种情况下,当关中的秦帝国中央政府开始第一轮内讧时(内外廷勾结对付皇族),就连基本的控制力也丧失了。

虽然除了齐国外几乎所有的叛乱者都打着陈胜的旗号,但是本质上这是和陈胜关系不大的复国运动。以赵国为例,表面上赵国人拥戴武臣为王,但是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那些军头如降将李良,以及战国时代就活跃的地头蛇,如张耳、陈余。从李良一怒就能毫不费力的杀掉名义上的赵王,张耳陈余却能提前得到消息跑路并且反击击败李良来看,武臣,以及燕王韩广这样的人物,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纯粹是一杆旗帜而已,因为这种弱势的君主自保都困难,肯定不会对张耳这种实力派进行削权。所以,武臣其实是赵国的地头蛇和军头们推到前台的一个傀儡,韩广同样如此,魏国当时的君主魏咎作为旧魏王族权力可能大一些,但是作为周市一手拥立的君王,他也必须和周市等人分享权力才能立足。陈胜派出的几个后来称王的部下自身都如此弱势,更不用说陈胜连控制着几个部下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他更像是辛亥革命后的孙文,名义上好像是南方独立各省的共主,实际呢,稳定的基本盘不过是陈其美等嫡系在长三角控制住的一小片地方而已。同样,陈胜的基本盘也相当有限,所以在秦军的重点打击下,他的败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00:51 +0800 CST  
第五节 秦帝国的内讧和朝臣集团的败亡
撇开那套“农民起义”的无聊学说,其实秦末天下的混乱,非常近似于另一个秦帝国:苻氏家族的前秦。同样都是占据关中的军政集团快速扩张,吞并了关东地区,尚未能有效消化,就因为一些看似偶然的因素迅速走向了崩溃。秦帝国灭亡的偶发因素是秦始皇死亡后秦帝国因为继承问题引发了中央政府内部的大火并,而前秦帝国灭亡的偶发因素则是并非决定性的淝水战役。这两个秦帝国都是关东新征服地的复国运动最终使得中央政府对关中的控制力也被削弱了走向了灭亡。

表面上,由于陈胜的崛起实在太快了,所以秦帝国在关东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两个月内都土崩瓦解了。当然,我前文中认为这其实是六国残余势力的基本盘保持的相当完好,他们借着陈胜的旗号迅速崛起,并且完成了复国,使得天下恢复到了战国末年的局势。

那么大家肯定会想,秦帝国的中央政府在干吗?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投入大量资源来镇压这种剧变呢?我就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秦帝国的资源大量的消耗在新的扩张战争(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等)中,而且在这些新征服地同样要留大量的驻屯军。秦帝国南征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民兵级别的,但是在北方则是大量精锐野战军。在秦帝国的决策层看来,北方的新领土要面对的威胁的可能远大于关东六国的故地。此外,秦帝国的公共工程(如驰道,灵渠)和皇家工程(如秦始皇陵,阿房宫)不但需要民夫,也是需要大量现役军人监工的。因此,在关东六国故地,秦帝国的军政资源很稀薄,只要各路地头蛇不再合作,除了少数军事据点(如荥阳)外基本都是瞬间崩盘的节奏。在这种条件下,秦帝国要想重新组织资源东进,必须做好充分的后勤准备,这已经不再是镇压民变了,而是一种重新征服的国家间战争。

第二,周文军的西进大大打乱了秦帝国的节奏。这支偏师应该是类似于滚雪球式的流寇作战,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所以他们能忽略补给线上仍然由秦帝国控制的重镇荥阳直接向西,注重后勤的正规作战很难达到这种效果。于是,已经半个多世纪没有被攻破过的函谷关都被周文轻松占领了。当然,正因为周文军完全是忽略后勤的流动作战,一旦小挫,基本就连战连败无法收拾了。但是这次西进作战,也消耗了秦帝国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并且给了关东六国的复国政权足够的整合时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则是随着秦帝国皇族被清洗出局后,李斯冯去疾为代表的朝廷势力和赵高为代表的宫廷势力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逐渐显现到前台了,而这个时候关东偏偏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按照李斯等朝臣的角度来看,关东的民变本身就是他们的责任,相当于他们分管的口子出现了巨大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想方设法的把局势说的更加轻描淡写一些,然后想办法平定这些叛乱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赵高为首的内廷集团来说,只要秦帝国的统治不崩溃,事情搞得越大对朝臣集团越不利,所以他们要做的只是以静制动。所以,在这种奇妙的平衡下,无论是朝臣集团还是宫廷集团都个怀鬼胎,对关东的叛乱尽可能的轻描淡写。我们听说的二世听到报告关东乱局的使者带来的消息大怒把使者下狱,后来的使者都报喜不报忧,也是这种平衡的产物。

按照朝臣集团的设想,只要能力保荥阳为中心的三川郡地区不失,秦帝国至少能确保关中地区的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关东其他地方全部丢失了,也不过是恢复到战国末年的局势,统一的秦帝国对关东诸国,而此时复国的关东地区各路军头旧贵族势力四分五裂,比秦末都更好对付。所以,李斯的长子李由亲自坐镇,并且把陈胜嫡系的吴广部牢牢的拖住。然而,周文的流寇式作战让整个秦帝国大感意外,随着周文军攻破函谷关紧逼到咸阳近郊的戏亭,可以说这一局朝臣集团已经彻底完败,宫廷集团开始占据明显上风了。

很明显的,朝臣集团在这个过程中严重的失职,导致了周文的巨大胜利,于是从秦二世到大部分没有明显站队的中间势力(譬如边防军的军头们),都会把自己的天平倒向宫廷集团那边。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宫廷集团推出了少府章邯来收拾残局。正如前文提到,章邯的少府,是只对皇帝个人事务负责的宫廷职位。很明显的,现在一切就看章邯的表现了,如果他发挥的不好,那么大家谁也别说谁了,甚至周文直接占领咸阳大家一起完蛋都有可能。然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章邯组织起骊山刑徒,干净利落的击败了强弩之末的周文军,并且开始东出函谷关反击了。当然,因为章邯并非完全的负面人物,所以他的事迹才被流传了下来,但是可以想象,从组织刑徒到后勤补给到调动北方边防军配合出关反击,真正幕后协调资源运筹帷幄的是赵高为首的宫廷集团。赵高自然不是什么高尚的人,但是从史书第一手资料来看,他是个非常聪明有组织能力的人,所以才会深得秦始皇信任。而章邯的身份,更多是单纯的军事指挥官。

很多时候最怕的就是对比,朝臣集团干的这么差的事情,宫廷集团竟然一下扭转了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宫廷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譬如帝国北方的边防军在王离等人的统率下也开始和章邯协同作战。这时候,朝臣集团的覆灭已经成定局了,李斯冯去疾等头面人物肯定在劫难逃,下面的小跟班们则要么考虑换个主子要么等着被清洗出局。(指鹿为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至于李斯临死前被赵高的使者戏弄之类的故事,随便听听就罢了,故事背后的事实倒值得注意:赵高已经可以随意派人拷问李斯,这足以说明赵高取得了决定性优势。正如前文分析的,二世在内外廷势力平衡的时候想留下蒙毅都做不到,这个时候能起的作用就更小了。后来赵高直接把矛头对准二世的时候,他都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皇室成员之后,秦帝国朝臣集团的核心成员也被淘汰出局了,表面上看,宫廷集团已经完全控制了朝廷,实现了独大。然而,宫廷集团坐大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秦帝国可以调动的军政资源总量在互相内耗火并中以及在关东的混乱局面下越来越少了。随着项羽火箭般的崛起,秦帝国的末日即将到来。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05:36 +0800 CST  
第六节 秦帝国的灭亡
秦始皇时代的帝国权力平衡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强势的皇帝秦始皇,控制着朝臣集团(外廷)和宫廷集团(内廷)的首脑们,作为一个有效的整体牢固的控制着关中、巴蜀等基本盘,较早征服的韩魏楚三国西部的领土如汉中、宜阳甚至南郡地区(原先楚帝国的郢都)。至于剩下的土地,都是秦始皇上台后新征服所得,无论秦始皇有多强的意愿来消化这些地方,暂时秦帝国的控制力相当低,主要统治方式是在关中的战争机器威慑之下,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吏与当地六国旧势力合作进行统治。所以,秦帝国对关东六国的统治,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因素:秦帝国中央政府能否作为一个稳固的整体有效控制好其基本盘;秦帝国能否运转好自己的战争机器来威慑关东六国的故地,这两个因素又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随着秦帝国关中中央政府在内讧中消耗严重,逐渐的这个政府不再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了。从扶苏和蒙氏兄弟的出局,到近支皇室的被灭绝,再到李斯冯去疾冯劫等人被清洗,再到指鹿为马这种对中下层官吏的强行站队和整肃,每次斗争都会有一大批人消失,随之被削弱的就是秦帝国的整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现在作为内斗胜利者的赵高和他的追随者们此时该如何面对天下的乱局呢?

站在两千两百年后的上帝视角来看,当时秦帝国最理性也是最稳妥的选择,就是收缩领土,放弃齐、燕两国全境和赵、魏、韩、楚四国的东部领土,只保留征服较久离关中较近的区域。这个方案其实是相当有利的:秦帝国的实力会比秦始皇统一战争前更强大,而关东的局势更加混乱不堪,各路大大小小的诸侯们展开无序竞争,哪路势力太大了秦帝国可以重点打击下,局势不好的时候退守到函谷关,就像合纵连横时代一样。总之,如果能实行这种战略,秦帝国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问题是,秦帝国作为关中各路政治集团和利益集团的合集,其决策绝对不可能像一台电脑一样冷静。如果秦帝国中央有着秦始皇那样能控制局面的人,这种方案还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像赵高这样的人,别说威望根本不够了,他能凌驾于李斯冯去疾等朝臣之上,就是因为后者在关东的政策完全破产了,这种情况下,赵高敢主动提出放弃先帝时代占领的征服地而退守关中的建议,恐怕立刻会被政敌或者潜在政敌抓住把柄的。只要其他实力派拿出“放弃先帝的基业”这种罪名进行串联,赵高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了。如果其他实力派提出这种保守政策,赵高也可以用同样的罪名来清洗掉他们。只有关中的绝大部分政治集团和既得利益集团都认为必须退守关中了,这种政策才可能施行,后来子婴杀了赵高后去帝位改称秦王就是这个意思,问题是此时秦帝国中央政府手里的牌已经都打光了,连退守关中的资格都没有了。

回过头来看,章邯击败周文后出关东进反击时的局面实在是好得很。吴广部被消灭了,魏咎周市的魏国连同前来援助的齐国野战主力以及齐王田儋都被消灭了。当时关东六国复国后真正能和秦帝国进行野战并且一度占据上风的也只有项梁部。定陶战役项梁战死后,表面上看,关东六国已经没有能挡得住秦军的力量了,对秦帝国来说可谓形势大好。另一方面,帝国野战军的主力,也在王离等人的统帅下加入了关东的战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赵高为首的内廷集团的地位才逐渐凌驾在李斯等人之上,成为秦帝国的实际统治集团。这种情况下让他们采取保守策略,就更没有可能了。这么大的优势,你却要提放弃关东,这是亡我大秦之心不死啊!然而此时,项羽在楚怀王刻意的压制下却突然像火箭一般突然崛起,瞬间让局势扭转了。

对于巨鹿会战本身的过程本文不再赘述,至于此战战后的形势我在后文中会有详细分析。在此单纯的说一下,巨鹿会战秦军虽然损失惨重,王离部遭到了歼灭性打击,但是章邯部仍然基本完好,并且还和诸侯联军对峙了整整半年才投降。此时如果章邯军退守关中,虽然局势对秦帝国已经很不利但仍然有保存关中基本盘的可能。这个半年之间赵高和章邯之间互相扯皮些什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从赵高角度来看,执行收缩战略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给各路政治势力一个交代。毫无疑问的,如果章邯把军队撤回关中,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赵高可以很轻松的把巨鹿战败导致友军王离部覆灭的责任推给他和他的部将司马欣等人,找到一个各方面都交代得过去的替罪羊。所以章邯必然不愿意撤回关中,于是在这个对峙的半年期间局势对于秦帝国来说越来越恶化了,到最后赵高通过后勤上卡脖子等方式给章邯施压时,后者投降了诸侯联军。在这种情况下,赵高捅出了比李斯时代周文攻入关中更严重的篓子,覆灭也是必然了。

既然如此,赵高为什么还要杀掉秦二世?篡位之类无厘头的童话故事就不提了,在章邯投降后,迫切需要改变局面的关中各个残存政治势力都成了赵高必须提防的敌人,这些势力很可能名义上团结在二世这个傀儡的旗帜下,来互相串联对付赵高,所以赵高决定砍倒这个旗帜。问题是赵高这也是绝望中乱出牌罢了,就算杀了秦二世,毫无根基的子婴仍然能轻松消灭赵高集团,因为随着章邯的投降,赵高集团已经彻底瓦解了。
此时秦帝国倒想退守关中了,赢婴改称秦王而去帝号,就是对外表达这个意思。问题是,随着野战力量的覆灭,此时的秦国已经没有继续占据关中的资格了。赵高被消灭前已经开始和刘邦洽谈有条件投降的事情,随着刘邦的正式入关,秦国很快就灭亡了。虽然如此,关中残存的军政利益集团此时仍然基本完整,并且和刘邦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合作。随着项羽率领的各国诸侯联军进入关中,这个集团最终被整体灭绝了。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06:34 +0800 CST  
前面六节都是秦帝国的角度分析的,下来会有视角切换,为了防止大家不适应先写一段简单的杂谈,然后开始讲鸿门宴。

历史的口口相传中,最容易出现的状况之一,就是把人物脸谱化,时局简单化,事件通俗化。许多时候,原始史料对历史事件的还原都是相对全景式的,但是由于大部分原始史料是纪传体,原始史料记录时王朝正统性的倾向,加上民间对“简单而正邪分明,有教育性的故事”有着本能性的偏好,在整个史料的提炼和沉淀中,事件和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时常完全变样,而且大家会觉得“常识就是如此”“原始资料就是这么写的”。然而,当我们真的仔细去全面翻阅原始记载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作者表达的不是如此。下来我就打算从鸿门宴讲起,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讨论下秦帝国灭亡后直到汉初的天下局势。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07:42 +0800 CST  
第七节、缺乏基本盘的暴发户项羽
关于这个时代的无聊而荒诞的说法实在太多了,譬如:“如果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吞并他的军队,然后称帝,就不会有之后的战乱了,楚帝国会代替汉帝国,项羽的贵族精神会使得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的高贵精神状态得以保存和维持。刘邦这个流氓胜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项羽原本有能力统一天下,但是他骨子里的不合时宜的复古主义情怀和分封导致了时代的倒退,使得天下重新陷入混乱。”

这类论调如果放在上下五千年这种儿童读物上对中小学生说说也就罢了,如果是对成年人说的,我只能说,说这话的人要是穿越回那些时代,就属于电视剧里压根活不到第二集的。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个时候的项羽,手里究竟有多少牌,在这个基础上,看一下项羽在当时的楚国和天下分别是什么地位:
项羽进入关中时候的军队,名义上虽然有四十万,但是这个是“号称”的各国诸侯联军,参考意义并不大。跟随项羽的联军中当时有多少楚军,项羽手下又有多少自己嫡系的忠诚军队,才是项羽当时手里掌握的真实牌面。
项氏集团的稳定基本盘,是在会稽郡(吴越地区,现在的长三角,古代则以民风彪悍著称,吴越两国的传奇中就可见一斑)征募起来的八千子弟兵,在这个基础上,项氏集团的军队在渡过长江后的一系列行动中补充的兵力当有数万之众,但是也有不小损耗(譬如定陶惨败,或者巨鹿等胜战中的正常消耗)。
巨鹿决战前,援赵楚军的兵力大约在五万人左右,这部分军队并非全部是项羽的直属部队。譬如作为渡河前锋军的英布和蒲将军部两万人,英布从来没有作为项氏集团的部属出现过,和他并列的蒲将军应该差不多。项梁叔侄带了八千人过江后,许多地方上的小势力都是带股份(地盘和兵力)投奔,光光陈婴带来的人员就有两万人。项梁虽然能因为自己出身和能力的原因能够获得实际上的军中第一人的地位,但是也不过是盟主而已,上有尊奉的共主楚怀王,往下英布等人的军队从来都是自成体系的,项梁不可能也不敢把自己的手伸入他们的军队,更不可能让项氏集团的政委进入去搞个三湾改编。所以,这个五万人中,扣掉英布蒲将军等自成系统的军队,项羽手头的嫡系极限也不过有三万人而已。然而,这个数字也是高估,除了项氏嫡系八千子弟兵和英布等人的两万人外,宋义带出来的其他部队大部分更可能是吕臣吕青父子,陈婴等人手下的兵,因为楚怀王在项梁死后对这些力量进行了一定的收编控制。
也就是说,如果把楚国比作一个大的集团,首先这是股份制集团而不是家族企业,名义上的董事长是楚怀王熊心(在项梁死后熊心还趁机收权,吞并了项梁集团一部分股份,当然这是在陈婴吕臣等老臣的支持下做到的),项氏集团是头号控股股东,但是其股份占集团总股份的比例相当有限。英布等大股东虽然会执行集团的决议(只要不是对他过分不利),但是并不是项羽的下属。项羽在巨鹿前后能掌握的直系力量,只有八千嫡系和两万左右杀掉宋义之后夺过来的楚怀王手下其他军头的兵力。这还不算巨鹿战役和之后和章邯对峙期间的减员。
那么,项羽有没有可能在巨鹿战役后声望大增,一下子投奔他的人多了许多?自然存在这种现象,而且人可能还不少,但是这种增量仍然不会对项羽的力量提升有质的帮助。因为当时诸侯联军里面的各个山头自成体系,各种军头如果觉得听项羽的对他们有利自然会听从,但是如果项羽的决定和他们的利益有冲突,翻脸围攻他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诸侯手下有人敢集体投奔项羽,项羽也不敢接纳的,不然他将得罪楚系和其他各系的所有军头(在联军中挖墙角这事情实在太恶劣了)。这种情况下,就算有因为项羽的声望为了前途投奔项羽的个人存在,也绝对不会有成建制的叛逃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如果说:我要继承秦帝国的地位,建立大楚帝国当楚始皇,不说齐赵等国近百年来都是和楚国实力接近的政权不会同意楚国凌驾在自己头上,(魏韩虽然复国但是是楚国扶立的,燕国太弱又游离于场外),光光英布蒲将军吴芮共敖还有刘邦等楚系其他军头联合起来,打着尊奉楚怀王讨伐篡位者项羽的旗号,项羽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也就是说,项羽因为巨鹿战役的胜利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暂时的盟主地位,但是他根本缺乏有效稳定的基本盘,嫡系力量相当有限,。这个时候,别说称帝了,在楚国他都只是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军头,上有楚怀王下有一群有自成体系军队的军头而已。他能做的,只能是利用自己这个盟主地位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利益和基本盘而已。而且这种盟主地位,也只是意味着项羽能制定一个分封天下的方案。如果他真的制定出称帝或者独霸关中的方案,基本就是直接被诸侯围攻而死的结局。当然,项羽二十六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落魄贵族,过了几年就能够成为诸侯联军名义上的盟主,他的智商可不是这种连续剧上活不到第二集的类型。那么,现在就从他该不该杀刘邦说起,来分析下当时天下的大势。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09:25 +0800 CST  
第八节、如果你是项羽,杀不杀刘邦?
秦帝国被刘邦灭亡后,当时的天下大势,事实上已经完全恢复到战国中后期秦昭襄王前期的时代,秦王国占领宜阳前的那几年。也就是说,关中(还能加上巴蜀)的秦王国故地在刘邦的掌握下,其中控制稳固的主要是咸阳附近的核心地带,但是即使是在这些地方,刘邦的统治基础仍然非常薄弱,而且主要是依靠与赢婴为首的旧秦王室贵族的合作。旧楚国的东部地区也就是楚国后期的领土是楚怀王的直属地盘,西部地区从白起攻占郢都起并入秦国已经七十多年,此时基本都落入吴芮共敖等名义上臣服于楚怀王的军阀手中。至于齐国的执政者,对于楚国并不友好,一方面是因为楚国收留了齐国内斗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齐楚一直是等量齐观的大国,楚国现在隐然要凌驾在齐国之上,齐国执政者肯定不爽。赵魏韩都算复国了,其中赵国实力略微强一些,旧魏国和旧韩国是在楚国的直接支援下复国的,当然如果楚国要吞并他们那他们也是会拼命的,旧魏国东部还盘踞着实际独立的军阀彭越。燕王韩广游离主流局势之外。
这样看来,秦亡后的天下,笼统来看三个不同的利益群体:第一个利益群体是关东六国的统治者,他们在秦末反秦大起义建立的临时秩序中成为受益者,渴望这种秩序能稳定下来,其代表人物是楚怀王熊心,此外齐王田荣,燕王韩广等人都可以算在这个群体内。第二个利益群体是关东六国联军的首领们,在这种天下局势巨变的时代,随着他们击败了秦帝国的主力,并且即将进入关中,要让他们安于现状而不是谋求更大的进取有点勉为其难。这个军功集团现在的实力已经足够挑战而且也将会挑战第一个利益群体,某种程度上这两个群体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第三个群体则是旧秦地(关中,蜀地包括汉中)的利益群体,他们急需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新代言人出现,目前看来,他们相对青睐刘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秦末天下起义纷起的时候,秦国关中故地的秩序仍然井然,秦帝国甚至能组织刑徒去应战,可见秦国关中故地的人民对秦帝国时代的秩序是大致认可的,而且秦国的法律或许没有宣传中那么严苛。

所以,项羽杀不杀刘邦,本质上是两个问题的合集:项羽有没有能力杀掉刘邦,项羽该不该杀掉刘邦。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这三大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平衡点之所在。我们不能用穿越剧的上帝视角,知道后来刘邦统一了天下,就觉得项羽应该提早杀掉他。何况,正如下面我将分析的那样,刘邦进入项羽的军营时,双方应该已经达成了基本的默契。

先来说说项羽有没有能力杀掉刘邦。在宴会上掷杯为号干掉一个政敌或者潜在敌人,对他的嫡系进行小规模斩首式切除,然后接管其势力,这种模式在小说上比较多,在历史上也有过不少,但是结局各不相同。归根到底,这类行动能不能成功有两点,第一是你能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完成斩首行动并且善后。譬如朱温早在镇压黄巢的战争中就曾经在上源驿对李克用展开斩首行动,虽然杀掉了后者不少心腹但是斩首行动本身是以失败告终,宇文招等北周亲王试图暗杀杨坚却失败,更是导致了宇文皇族在中央的崩盘。就算能杀掉对手,也不代表着你能吞并对方的势力,王允杀掉董卓之后却无法控制凉州军阀,最后输了个精光。元子攸在杀尔朱荣时候吸取了王允的教训,特意把尔朱荣的铁杆盟友元天穆也一起诱杀了,然后发了个大赦尔朱氏集团的诏书,结果尔朱氏照样起来叛乱把元子攸勒死了。更极端的一个事实是侯莫陈悦在宴会上暗杀掉了贺拔岳,结果却没有能力接受后者的军队,结果贺拔岳的军队反而推出一个强许多的宇文泰出来,侯莫陈悦很快就被宇文泰灭掉了。可见,杀掉一个政敌或者潜在敌人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杀掉他之后无法控制局势无法善后,那么只是徒然给自己惹祸,便宜了第三方势力而已。

除了暗杀行动本身的成败以及暗杀后对被杀者势力的接收外,当时这种典型的多方博弈下,其他势力对这种吞并行动是否认可也是极度重要的。如果吃相太难看,或者找不到名正言顺的借口就强行火并盟友,那么其他势力往往可以联合起来借着主持正义的名义,联合被吞并方的不服者一起发难,暗杀方也往往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在鸿门宴前后,刘邦的基本盘包括自己的嫡系部队和受降的关中秦军,两者加起来大约有十万人,但是可信的战斗部队大约有三万人,包括自己带出来的丰沛核心军队(不到一万),郦商部以及一路收编来的陈胜周文失败时候的散兵。至于一路的秦朝降军,基本上是墙头草,遇到危难靠不住的。那么,项羽要对付刘邦,手上筹码有多少呢?

如果刘邦一意孤行的要独吞关中,那么号称四十万实际也肯定远超过刘邦军的诸侯联军都会联合起来对付刘邦,因为这种吃独食的行为虽然符合怀王之约,但是这个约定一方面仅限于楚国内部,另一方面也是不符合入关各个军头的利益的。但是现在刘邦已经服软,表示关中所有的财物我都封起来留给大家分了,之前封闭函谷关只是为了防止有“他盗”也就是散兵游勇。在刘邦已经认错,财物都给大家分,关中地区也服从大家共同决议的情况下,项羽如果还想强行火并刘邦,诸侯们是不会相帮,甚至会认为项羽随便找借口吞并友军的而反戈的。也就是说,项羽此时需要用自己的三万直属部队火并刘邦的十万人,甚至更多的诸侯联军,这是极不明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杀掉刘邦,也只是让自己显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顺,让其他诸侯获取渔翁之利而已。

综上所述,项羽此时或许能杀掉刘邦,但是他是不会这么蠢的,因为他杀掉刘邦之后,并没有吞掉刘邦所部的能力。无论是在楚系军阀内部,还是从整个诸侯联军内部,项羽的实际实力和他的声望并不成比例。项羽此时只是一个掌握了三万人左右军队的军阀,而且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唯一的优势就是他能利用之前巨鹿之战的声望成为一支成分复杂各自心怀鬼胎的联军的名义盟主,有权力提出分配方案。这个分配方案能否通过,是要看各方妥协而不是项羽一个人能拍板的。在章邯投降后联军过了近半年时间才入关,多半就是分赃谈不拢,直到发现刘邦有独自整合关中的可能才停止了扯皮入关分赃,但是分赃方案仍然没有最终定下。正是鸿门宴和之后的分封,使得项羽在主持分赃时候最大程度的扩大了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秦始皇时代三十六郡的九个郡,成为天下头号实力派。说到这里,我们就再从利益和动机上来看一看,项羽该不该杀刘邦。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11:08 +0800 CST  
第十节 分封之前的关中

前面说到,秦亡后的天下大致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复国的关东六国统治者,也就是关东的既得利益者,代表人物是楚怀王;伐秦军功集团,也就是团结在项羽麾下号称四十万的诸候联军,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代表人物是项羽;关中旧秦地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是以秦王嬴婴为首的秦国贵族,现在他们试图依附和支持刘邦来最大限度的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此外故秦地的普通人民对于入侵的关东大军也会有所抵触而希望有稳定的秩序。前面两个利益群体的诉求从根本上就是矛盾的,是羽翼丰满的新兴强臣和要维持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的矛盾,几乎完全不可调和。而从利益分配上来看,秦亡后的利益分配,主要涉及到两部分:关中秦国故地的利益分配和关东六国故地的利益分配,这两者不妨分开来看。

如果刘邦一意孤行的坚持怀王之约,那么四十万诸侯联军肯定会先把他火并掉再分赃的。名义上所有楚军的元首兼最高指挥官楚怀王熊心显然也希望诸侯联军能内部火并,因此对于入关后的利益分配给出了简洁而明确的回复:“如约”。但是刘邦是何等聪明的人,他一方面给故秦地的普通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一方面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嬴婴为首的故秦国统治集团,从而表现出自己是伐秦军功集团的一员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没有动机杀刘邦,杀了他也只会加剧军功集团的内讧,使得这个集团在对外的争夺中更加松散。何况项羽和刘邦同为楚系军阀,当年还合作作战过,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名义下火并实力并不占下风的刘邦,这不是自杀行为,把争夺天下的机会白白让给其他人么?所以,从最基本的逻辑上来看,刘邦敢去赴鸿门宴,除了相信项羽不可能如此愚蠢之外,双方在之前应该通过张良项伯等高层实现了某种默契。如果范增所作所为完全可信,那么他在鸿门宴上的作为,联系到他之前劝项梁拥立怀王的历史,范增的真实政治立场恐怕是更加亲近楚国王室而不是项氏了。当然,鸿门宴上所为的未遂刺杀,也很有可能是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增加自己走向权力顶峰道路上的传奇性和正统性,显示自己“真命天子大难不死”,而刻意宣扬的经过加工的故事。

既然刘邦已经和其他伐秦军功集团实际合作,暂时放弃了独占关中的尝试,那么现在对于在关中的各路军阀来说,就只剩下关中秦国故地的利益分配和关东六国故地的利益分配问题了。先说关中秦国故地加上巴蜀,虽然怀王之约中宣称先入关中者王,但是这个约定从理论上和现实上都不具备可行性: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关中加上巴蜀基本没有遭到战乱破坏,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基本是“和平解放”,因此现在关中的经济和军事的动员潜力远远超过关东故地中的任何一国,无论是刘邦以怀王之约为理由独占关中,还是项羽以联军盟主的地位独占关中,对于其他诸侯包括英布这样的楚国体系下的山头都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在历经战乱的关东六国故地比战国时代更加纷乱势力更多的同时,一个新的秦国重新崛起了。秦帝国之所以灭亡,很大程度是因为扶苏为首的宗室集团和李斯为首的权臣集团以及赵高为首的内廷集团在内斗中互相耗尽了大部分力量,甚至章邯在巨鹿会战王离军团遭到毁灭性失败后仍然能和诸侯联军对峙半年,但是因为宫廷斗争的原因丧失了后勤补给,才被迫投降。一旦项羽或者刘邦这种强人能有效控制了秦地的资源,那么就是很难对付的了。事实上,刘邦后来就是在萧何的帮助下整合了这个资源,才能够一边扛住项羽的猛烈攻击,一边在北线连续发起主动进攻直到完全在两翼压倒项羽。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刘邦得到的关中,已经是经过诸侯联军的烧杀抢掠和章邯等三秦王的争夺大大削弱的了,可见在被削弱前的关中资源有多强大。把主题说回来,既然无论是谁独占关中,对于诸侯联军包括楚系其他大佬都是不可接受的。也正因为如此,当有人劝说项羽定都关中的时候,他只能说一些“富贵不回故乡如衣锦夜行”之类的话,但是恐怕自己是有苦说不出。当这个不识时务的说客韩生讽刺项羽“沐猴而冠”时候,项羽把他烹杀泄愤,可能也算是对自己不能独霸关中的一种发泄。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所谓的怀王之约,是楚军北上救赵之前定下的楚国内部的默契,对于其他诸侯并没有约束力,而且项羽本身对这个约定就像对楚怀王一样很不感冒,既然有项羽带头忽略这约定,那么其他诸侯乐得跟随。对于诸侯联军大佬来说,从约定上看,秦国的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降将才应该分配在关中。所以,就出台了后来那个和稀泥的方案,秦国故地归三秦王瓜分,巴蜀加上汉中归刘邦。这个方案至少在表面上保持了关中的动态平衡,哪怕章邯独自瓜分关中而把汉中巴蜀都丢给刘邦,诸侯们也是不放心的。

除此之外,尽可能的削弱关中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同时也是作为长期战争的将士们的奖赏,诸侯联军瓜分了秦帝国几百年的库藏,进行了大肆烧杀抢掠,同时灭绝了末代秦王嬴婴为首的秦国王族残余。这样的破坏掠夺行为,除了可以提升军队的士气,充实各个军阀的财政能力之外,也可以在关中出现新的唯一统治者(无论是刘邦还是章邯)时,严重破坏他的实力,延缓他的发展速度。因此,虽然这是一次残酷的破坏行动,但是把这次破坏归结到项羽的残暴头上是毫无意义的。项羽早年在襄城等地,未来在齐地,都会展示证实残暴之名,但是这次关中地区遭到的大破坏,是符合入关的所有诸侯的共同利益的。分封之前的关中局势就说到这里。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12:52 +0800 CST  
第十一节 鸿门宴的意义与关东局势的再分配

刘邦表示愿意合作,对于嫡系力量薄弱的项羽来说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的好消息。完成了单独征服秦帝国中央政府的任务(虽然秦帝国军队精锐都在对抗诸侯联军)并且已经独占关中巴蜀汉中三地而且有怀王之约合法化的刘邦,功劳就算不如项羽也算得上第二,现在能够主动让出资源巨大的关中地区,而且表示服从项羽的分配,那么那些在项羽协调领导下才取得胜利的诸侯联军首领们,就更没有资格去对抗项羽的安排了。从这个角度看,刘邦的主动服软对于确立项羽的霸主地位进而为今后火并六国故地的复国集团既得利益者奠定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既然这样,项羽自然不会过度为难刘邦,包括贿赂项伯后才获得汉中的故事,应该也是为了突出张良的功勋显示项氏集团的内部不和而营造出来的宣传,刘邦既然主动合作,项羽没有动机也没好处把他往死里逼,毕竟他也需要刘邦牵制三秦王。

所以,在刘邦表示服从后,项羽为他设宴,一方面相当于公开宣示:灭秦第二号功臣现在已经公开接受我的分配和安排,承认我这个盟主了,你们其他诸侯如果不是觉得功劳比他还大,就拜托你们配合一点,我不会亏待你们。另一方面,项羽和刘邦之前私交还不错,既然双方已经达成默契,见面饮宴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后世把鸿门宴说的多凶险,一方面是后来汉帝国当局为了凸显刘邦的天命所归而进行的宣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序言所说的,往往传奇故事会比实实在在的多方博弈更受大众欢迎。试想,如果一个中学生都能想到的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然后称帝就能统一天下的办法项羽想不到,那么他怎么可能在几年内从一个毫无权势的落魄贵族后裔变成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一支武力的盟主呢?

所以,鸿门宴的意义,就是项羽通过刘邦这个灭秦二号功臣的背书,确立了自己的江湖盟主地位,从而强化了自己在分配方案中的主导权。如果一定要为鸿门宴找一个赢家,除了项羽还能有谁呢?

对于项羽来说,既然大家不可能允许包括他在内的任何一个人独占秦国故地,那么,只有在关东六国的故地扩大他的势力范围了。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直属地盘,同时建立一个广泛的阵营来增加这种分封的兑现能力,是他的当务之急。严格来说,项羽只能在楚国故地中分封一块领地,其它地方根本不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凭啥让你分呢?而事实就是,项羽在这个勾心斗角中表现出惊人的政治智慧,不但吞并了楚怀王的直系地盘,还霸占了魏国大部分领土和整个韩国。当然某种程度上他太聪明了,表现出一副好的坏的能吃下都吃下的态势,吃相过于难看,搞得天下诸侯对他都戒备起来,也是他今后失败的一大原因。

上一节已经说了关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在关东六国故地的权力分配上,项羽的思路非常清晰,目标也非常明确:作为伐秦军功集团的代表,他大力抬高跟随自己作战的六国军头的地位,同时压制复国的关东六国统治者。以下依次讨论下他对战国时代的六国的分配问题。当然,账面方案是一部分,从后来的局势看,不是每个人都能执行好自己那部分计划。

首先是楚国。由于直属军队大部分都被宋义带走后被项羽夺走,楚怀王现在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但是仍然是楚国名义君主。项羽计划接受彭城为中心的楚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也就是江淮流域,把楚怀王流放到长江上游去。为了获取其它带兵大佬的支持,项羽把楚国西部的领土分封给了英布吴芮共敖等人。这样算是完成了对楚国的瓜分计划。
其次是齐国。齐国在关东六国中实力仅次于楚国,作为一个从春秋时代就和楚国长期分庭抗礼的大国,对于齐国人来说,别说项羽,哪怕是楚怀王的楚政权,也看不到任何干涉齐国内政的法统正当性。对于齐国的分配,项羽的分封表面上看很愚蠢:故意不封最强大的实权派田荣,而是把齐国的大部分地区分配地位原先很低只是私自带自己所部支援过伐秦战争的田都田安两个将军,把一部分贫瘠地区分配给名义上的齐王田市,这不是故意没事挑事么?封田市为齐王田荣为齐相,齐国不就可以安定下来,不会有后来的动荡了么。这话说的实在太滑稽了,齐国统一安定的话,实力恐怕比项羽的西楚国(其实就是半个楚国)都要强大,只有制造混乱,才能削弱田荣集团,并且寻找足够的借口把手伸进齐国境内。除了田都田安这些人之外,挑动实权者田荣和傀儡田市的矛盾,最终让田荣杀掉了田市,失去人心,也是一条毒辣的计策。

赵国的局势比较复杂,简单来说项羽此时对赵国兴趣并不大,因为太远了,因此他就简单的把赵国多分割成几个小国,减缓赵国的整合速度。赵国局势后来的走向,是因为田荣给了陈余直接的军事援助,帮助他统一了赵国。

魏国韩国比较惨。魏国的大部分领土都被项羽直接划到了自己的领土,只剩下西部的一小部分领土留给魏王豹。韩国更惨,国君韩王成直接被项羽长期扣留,后来干脆找个理由杀掉了,然后把领土直接吞并了,直到刘邦的军队东出,才找了个郑昌去当韩王。魏国韩国之所以混的这么惨,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复国运动不成功,魏国在临济之战后已经不复存在,韩国之前完全就是一个游击队政权,两者后来都是借着楚国直接的军事支援才得以复国,因此没有足够的基本盘。

燕国的局势相对简单,带兵在外的臧荼实力比被改封到贫瘠的辽东的燕王韩广强的多,韩广不肯放弃燕国,臧荼直接火并了韩广,成为包括辽东在内的整个燕国的统治者,随后一直保持中立直到韩信吞并赵国之后。

综上所述,有人说项羽存在复古主义倾向,开历史倒车搞分封制,把天下搞得大乱,这个简直是扯谈中的扯谈。项羽在自己的西楚国内部可没有搞什么分封,还是标准的郡县制,连不得不封的韩国和魏国,项羽都能通过扣留和谋杀国王巧取豪夺的抢占其中一个,把另一个的大部分领土直接划到自己的西楚国,他哪里有什么分封的心啊。让天下局势陷入大乱倒是真的,但是如果局势不乱,在关中的时候只有三万直系军队,连个稳定根据地都没有的项羽,又如何能获得楚国东部、魏国东部和韩国的大部分领土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甚至把手伸入齐国,连齐王田荣都被他一战斩杀呢?这个混乱,恰恰是项羽为首的伐秦军功集团需要的。通过这种混乱,为取代关东六国原先的统治者制造机会,从而在权力的道路上走的更远。项羽自己也没有遵守鸿门宴之后的分封协议,无论是从驱逐到后来的弑杀义帝,还是扣留韩王吞并韩地的行为,都是对分封协议的破坏,可见他自己根本没把这个分封当回事。

最早真正起来挑战项羽的,不是远在汉中烧绝了栈道的刘邦,而是田荣—彭越—陈余的三角同盟。在开始讨论新的一轮诸侯争霸前,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我曾经无数次复盘鸿门宴之后项羽的分封方案,然后问自己:如果我是当时的项羽,扣掉对刘邦的未卜先知,在各路势力的勾心斗角中取得平衡,要设计一个最有利于自身的方案,能不能比历史上的项羽做的更好。许多次反复思考后的答案是,我做不到。其中,我也曾经考虑过,如果封彭越为魏相或者东魏王,承认他的既得利益,那么或许彭越就会站在项羽这边,不会有后来被彭越的游击战打得进退两难的状况。但是后来逐渐的,我意识到,我能想到的方案项羽和他的幕僚团当时也能想到,他没这么做,并非他没有我们的上帝视角,而是他无法这么做。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13:59 +0800 CST  
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单独发一遍

所以,鸿门宴的意义,就是项羽通过刘邦这个灭秦二号功臣的背书,确立了自己的江湖盟主地位,从而强化了自己在分配方案中的主导权。如果一定要为鸿门宴找一个赢家,除了项羽还能有谁呢?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14:36 +0800 CST  
第十二节 天下纷乱的开端
只要智商正常的人,在分配魏国东部的权力时肯定要考虑到彭越,毕竟他是一个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地头蛇。当时摆在项羽面前的选择无非是两个:承认彭越在魏国东部若干地区的既得利益,给他个头衔,免得他搞事;不承认彭越的地位,忽略他,他敢搞事,就消灭他。项羽不会不舍得“东魏王”或者“魏相”之类的空头衔,他不舍得的,是魏国东部这些土地和人口。由于楚国的英布吴芮等大佬分走了楚国西部大部分领土和人口资源,所以项羽是用尽了下三滥手段,把本来属于魏王豹和韩王成的那部分抢走了大半,现在要让他把已经吃下来的肥肉吐出去,凭什么呢?再说,彭越又算哪根葱?不就是一支贼军的领袖么,没必要用领土贿赂他。

彭越打仗还算厉害,但是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不但远远排在项羽、刘邦、韩信这种一流将领之后,估计比起项羽手下的一线战将如龙且他也远远不如。光光靠几千号乌合之众,他能造成的威胁有多大,也是值得打问号的。历史上彭越能长期把项羽在魏国东部地区的统治搅的七零八落,固然是因为他的游击战术比较娴熟,但是正常情况下项羽只要端掉他的根据地,他很快会沦为盗贼流寇一般的势力并且衰落下去的。而且,游击战的消耗也不会小,而彭越并不是什么旧魏国贵族,损耗根本不会得到有效补充的。彭越真正能长期恶心项羽,主要是有大国在背后扶持他:先是齐国的田荣直接给官位给钱粮(应该也包括装备)甚至提供后方基地供其使用来支持他对抗项羽,再是利用彭城战役前后的混乱利用魏王豹给的魏相的名分扩大了在被项羽划入西楚国的魏国东部故土的势力,最后刘邦更是直接派了刘贾卢绾等人带两万正规军直接协助他的游击战,他才能在魏地越挫越勇,最后变成梁王。没有田荣、魏豹、刘邦等人先后在物资、基地、法统上的支持甚至直接的军事援助,彭越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哪怕项羽蠢到牺牲自己已经吃下去的地盘和资源,来承认彭越的既得利益甚至封他为魏王扩大他的利益,彭越也不会为项羽卖命的。彭越和项羽几乎素昧平生(刘邦早期倒和彭越合作过一次),而英布算是项羽的铁杆了,无论是巨鹿会战还是新安杀俘,英布都是冲在最一线的干将。但是后来为了利益,英布还是该磨洋工磨洋工,该背叛背叛。铁杆的英布都如此,何况彭越这种没有渊源的人,项羽就算牺牲自己的利益分封彭越,估计等刘邦东来的时候,还是会倒过去的。同时代号称刎颈之交的陈余和张耳最后成为彻底的死敌,更是让人深刻的理解了邱吉尔这句话:在外交中,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到这里,再来回顾一下有些把历史当儿童故事的人们所说的:“项羽喜欢分封,刘邦则喜欢集权”,不禁哑然失笑。别说刘邦项羽这种顶级英雄,就算像你我这样的一般人,一旦有机会穿越到古代执掌一个国家,你是希望大权独揽唯我独尊呢,还是会分封一堆诸侯?无论刘邦还是项羽都不会喜欢把已经到手的权力分出去的。而从实际表现上来看,真正实际大举搞分封的是刘邦,而项羽在关中分赃之后除了在汉军东进的时候封过一个韩王郑昌之外并没有封过任何一个诸侯,即使是这个郑昌,也是在齐地的项羽希望利用他的身份拖住大举东进的汉军而临时封的。

无论是项羽和刘邦,肯定都不舍得把吃下去的肉再吐出来,这个应该毫无争议。别说这些如狼似虎的一时英雄了,让你穿越回古代,如果有机会大权独揽,你会放过这个机会而把权力都分给别人么?所以项羽和刘邦更加不会有“分封复古”的想法,他们关心的只是怎么制造混乱,把这种混乱当做扩大自己势力的阶梯,从而走上时代的顶峰。(写到这里想到权力的游戏里小指头贝里席也特别喜欢说“Chaos is the ladder”混乱就是向上爬的阶梯)

但是刘邦和项羽在此时的表现有两个明显的区别:刘邦在表面上是分封制的明显支持者,对合作的盟友从来不吝惜予以加封甚至扩大封国的。(注意,是盟友。除了韩信之外,包括张耳在内的所有刘邦扶立的国王并非刘邦的属下,韩信也不是丰沛集团的老班底)。至少在秦汉易代争霸之际从表面上来看,在刘邦从还定关中到垓下决战这段时间内,关东齐魏赵韩燕诸国全部都在,最多换了国王,而楚体系内的九江临江长沙诸国也都在,而且这些诸侯中甚至有不少都是刘邦扶植起来或者支持下重新坐稳的,所以这个期间刘邦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分封制度支持者。而此时项羽的表现呢,却完全相反。韩信曾经评价项羽虽然对手下人都非常谦和有礼,有病还会亲自去慰问分自己的食物给病人并且哭一场,但是真正需要封赏的时候,印章上的角都被磨平了,也不舍得给人。韩信把这种情况称作项羽的“妇人之仁”,并非说项羽像女人一样善良心肠软,项羽屠杀关中或者齐地平民的时候何尝手软过。韩信说的是,项羽虽然能给手下一些笼络人心的小恩小惠,但是在别人立下大功需要封赏的时候,很少舍得。试想,连一般的印章(侯爵?)都犹豫半天不舍得给,又何况封王。而且从项羽对待魏(借口都不找直接吞并大部分领土)韩(无故扣留其王随便杀掉了霸占其领土)两国的态度来看,项羽实在是个过分小气的人。后来龙且平定了叛乱的九江王英布,不但没有受封这块土地,连善后都是交给项伯的,也可见项羽的小气有多夸张。所以,在那个时代,项羽代表了集权,而刘邦代表了分封,这个和那些小学生读物里的说法正好相反。

其实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在取得了优势地位之后,是肯定要削藩的。刘邦称帝时,关东绝大部分地区,也都是掌握在异姓诸侯王手里的,如果他想直接把这些封国吞并,那么这些人建立一个联盟对抗他都有可能。因为刘邦的削藩手段实在实在实在太高明,可以说中国古代史上所有其他帝王削藩的技巧还不如他的零头。而事实上在垓下战役之前,战国时代的秦齐楚赵魏韩燕七个国家,每个国家仍然至少有一个继承者,楚国境内更是有西楚、临江、九江(后被改为淮南)和长沙四个国家。除了秦国的名字被改成了汉国外,齐楚赵魏韩燕六个国名都仍然完整的存在。

刘邦从入川起,到还定三秦,算是初步统一了秦国故地,但是三秦王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章邯在彭城战役失败后才被彻底消灭,而司马欣在秦地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所以直到汜水之战司马欣死后,刘邦还特意把他枭首了挂在栎阳。总的来说,刘邦在秦地的统治,很快就基本确立了,等章邯死后就完全巩固了。巩固关中的秦国故地是刘邦扩张的第一步,但是,直到刘邦最终击败项羽的时候,他在关东地区的直属地盘仍然相当小。从刘邦出关中到垓下决战的四年时间中,齐楚燕赵魏韩这个旧关东六国的框架内,每个国家依旧存在至少一个诸侯国,只不过这个诸侯变得更亲刘邦甚至是刘邦直接扶植起来的而已。事实上,关东诸侯国在汉初的实力仍然很强大,吕后死后齐国就敢以自己的兵力单独对抗中央,只是关东的诸侯国此时都是刘氏王族统治了。在汉文帝有效的分割大国(譬如一个齐国就分成了六个小国)之前,关东的大国仍然都是有能力对抗中央的,就算是被汉文帝不动声色中削弱后的诸侯国,仍然在景帝时代能发起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后诸侯国才逐渐变得不再那么有威胁。扯得太远了,说这么多,无非是说,或许是鉴于秦始皇急功近利强行同化关东导致死后不久就国灭族亡,刘邦和之后汉朝的皇帝们把关东并入真正的削藩统一是分了好多步的:敌对的诸侯国----〉亲自己的诸侯国----〉宗室亲王族的同姓诸侯国----〉郡县。而事实证明,以汉代的通讯,运输和社会生产力,纵然有汉武帝这样的强者能强行垄断权力于一时,但是中央大一统在如此广大的领土上是难以持久的。这也是为什么西汉末年豪族就逐渐兴起,到东汉时代豪族的实力越来越大的原因。这些内容有机会会再和大家探讨,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刘邦唯一在楚汉战争时代就完成的直辖领土吞并。

首先被刘邦吞并的是魏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区。战国时代魏国的故土基本被分割成了三块:西部变成西魏国,归魏国旧王族魏豹统治,魏国中部则成为殷国和河南国的一部分,这两个国家的君主原先是赵系将领,魏国东部则被项羽的西楚国吞并,并且有彭越这个游击势力。在彭城之战后,殷和河南国的领土事实上已经处于无主之地,追击刘邦的项羽占领了这块土地的东南部,赵国的军队在彭城之战后渗透入了此地(原先的殷国和河南国都是赵将统治,因此赵国此时南下争夺这两块无主之地比较容易)。

由于魏国的基本盘在战后中后期已经移到魏国东部地区(所谓的梁国地区或者梁地,也就是项羽占领,彭越活跃的地段),而魏豹所在的魏国西部地区被秦国吞并太久,经济、民俗等方面已经更接近秦地而不是魏地了,更糟糕的是魏豹在梁地有相当深厚的基础,而到了西魏基本是个空降兵,还被赵国从另外一个方向入侵,这种情况下他被刘邦找个借口针对后,领土就保不住了,直接被并入了刘邦的汉国。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33:35 +0800 CST  
一下子发了三万多字啊,哈哈,难得,可以半年不更新了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48:08 +0800 CST  
@突突扁桃体A 2016-07-05 23:23:59
秦要是实行分封制的话。那么只会让七国之乱提前上演。最后变成八王之乱那种结果也未可知。如果实行,类似于西汉初年,那种制度,对于屁民来说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也就不会有汉朝了。还有,泪痕的那种历史观我有点不敢恭维。秦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是他并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内循环机制。说穿了也就是,各地并没有从大一统得到经济学上的好处。实行的是地域奴隶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西汉早期一样继承了下来。我曾经在质疑文景之治一篇文章中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英布造反?七国之乱绝不仅仅是个别的诸侯王的野心爆发。
-----------------------------
七国之乱对经济和人口造成的破坏比秦末动乱小多了,连零头都不能比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5 23:58:37 +0800 CST  
@突突扁桃体A 2016-07-05 23:34:49
还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马其顿帝国继业者战争。只有打着亚历山大旗号的希腊雇佣军军阀的混战。关于对于希腊化的谜团我已经完全的解开了。希腊地区的人作为雇佣军种姓存在波斯帝国各地的。(和印度一样波斯也是一个种姓社会)他们在波斯帝国里面存在就和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的存在是,有类比性的。
-----------------------------
真是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这话Jona Lendering先生不知道是否听得懂,不过你确认你说的是地球上的波斯帝国?
楼主 黑色斯芬克司Nova  发布于 2016-07-06 00:34:41 +0800 CST  

楼主:黑色斯芬克司Nova

字数:37960

发表时间:2016-07-06 06: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09:36:33 +0800 CST

评论数:3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