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教孩子学古诗

一首古诗,一篇作文。
诗读懂了,作文也写好了!!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1 09:21:10 +0800 CST  
晚安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1 21:49:29 +0800 CST  
怎么发不出来??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2 18:28:59 +0800 CST  
再试一下!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11:57:33 +0800 CST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11:58:16 +0800 CST  
14、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境演绎作文】
木屐在山径中胡乱地踏来踏去,青草早把雪白的长袜染成了绿色。
就在这青翠的树林里,传来时断时续的人语声。声音清脆悦耳,在空旷的山谷上飘飘荡荡。听到这空山人语,我的心里不由升起一丝好奇来。于是走入茂林,但树木的高杈低枝还是阻碍了前行速度,当我来到适才有人说话的地方,却早已不见了人影,唯有数下青草留下人踏踩过的痕迹。
退到树林外,只能听到空山人语,我不免有些气馁,但心里更多的是一丝新奇和一丝落寞。
正是黄昏时,人语声再次于密林深处响起,我的心中蓦地激起串串喜悦的涟漪,轻轻一笑,又忽忽踏入绿绿的丛林之中。
拔开纷拢的树枝,落日的光线便唰地投入林中。树枝摇摇摆摆,待它平稳安定之后,夕阳透过疏密的树丛,班驳陆离地复照在青苔之上。身处幽暗处的我忽然感觉到这明亮的夕阳返光和空山人语竟是如此的奇妙和清幽,别有一番奇情异趣,其中的奥妙之处是根本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出来的。
我的心中随之涌出一种无限美妙的感觉来。他沿着青苔边的溪流且走且停。
在涓涓清流的泉眼边,我拣了块干净的青石拂身坐下,然后微微阖上双目,尽情享受着这空林林夕赋予的无尽的愉悦。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12:01:14 +0800 CST  
【注释】
鹿柴:“柴”同“寨”,读zhài。鹿柴,辋川别墅的一部分。柴:指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空山:并非荒山野岭,没有草木,而是山林非常幽静。
但:仅,只。
闻:听到。
返景:景同“影”,读yǐng。指日光。返景指夕阳返照。
复:又。
青苔:深绿色的藓类植物,生长在潮湿处。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12:01:34 +0800 CST  
【作品赏析】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之一。这是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夕阳下时空山老林的幽静景色,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别具一格。落笔先写“空山”不见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越见空灵;人语之后,备觉空寂。最后又写出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更加触发人幽深的感觉,融情于景,写景抒情。这首小诗写得匠心独运,前两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静中寓动,愈显其静;后两句是以光亮反衬幽暗,以亮衬暗,更显其暗。是有声的静寂,有光的暗。诗人还善于用形象来表达情思,从写景中透露出诗人空闲的心境,从而实现了诗、画、乐和谐的完美统一。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12:01:51 +0800 CST  
一首古诗,一篇作文。
诗读懂了,作文也写好了!!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12:03:01 +0800 CST  
晚安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4 21:48:52 +0800 CST  
肖福祥2Lv 18 时间:2019-10-07 16:01:49

好文!

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问好福祥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08:52:37 +0800 CST  
来了——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3:35 +0800 CST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4:11 +0800 CST  
15、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境演绎作文】
正是暮秋时分。尘云弥漫千里,被遮掩的日光昏昏暗暗。越热来越烈的北风中传来几声飞雁的哀叫鸣声,就在这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
雪花纷纷扬扬,落地无声。
远方早已迷蒙一片,分辩不出究竟山在何处水在何方。唯有驿站前的那株柳树伸展着铁线一般的枝条,迎风傲雪。
高适就站在树下,看着对面的董大。飞舞的雪花落满了董大的头顶和宽宽的双肩,覆盖了他背上的琴囊,甚至连他的睫毛上也栖落着几片雪花。董大一动不动地站着,眸子也一眨不眨,冻得发紫的厚嘴唇紧咬着,似乎要把所有的情感都紧锁在心中,积压在心底。
高适心头一颤,从袖中抽出手来,将积在董大身上的雪花一一拂去:“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能亏了自己,要珍惜身体啊。”其实他的身上也落满了雪,身体也更纤弱。
董大仍然面无表情,说了声:“你回吧!”大手将高适那双冰凉的手紧紧抓在胸前,使劲握了握,轻声说了一句:“保重。”
“保重。”高适紧紧疑视董大那张看似漠然的脸,心中却感觉到从那双大手传递过来的温情。
董大将头一侧,转身大步而去。在董大侧头转身的一刹那,高适看见了他眼中闪烁的晶莹泪花。不由在心中感叹着:“果然是个有泪不轻弹的铁汉子!”
董大大步如流,坚定地行进在漫天飞雪之中。望着董大渐渐远去的高大身影,高适猛然使出全身的力气,高声地说:“董大!就尽管放心上路吧,以你的才华和名气,走到哪里都会有知心的朋友的——”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5:39 +0800 CST  
【注释】
董大:董桂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千里:表示虚数,极言其广。
曛:形容昏暗。
君: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董大。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6:17 +0800 CST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景,写出离别的时间和环境,日光昏暗,大雁南飞,大雪纷纷,表现内心的郁闷,渲染浓浓离别情。后两句抒情,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力量,开朗达观,毫无伤感,令远行之人倍感温暖。诗中景冷情暖,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格调开朗,意境清新。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6:42 +0800 CST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2年—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曾任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的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边塞诗尤其著名。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7:04 +0800 CST  
一首古诗,一篇作文。
诗读懂了,作文也写好了!!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0:39:08 +0800 CST  
肖福祥2Lv 18 时间:2019-10-08 15:45:57

好文!

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
问好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18:22:59 +0800 CST  
晚安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10-08 20:57:30 +0800 CST  

楼主:林恒山

字数:108358

发表时间:2019-08-04 21:57: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1-05 11:10:58 +0800 CST

评论数:12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