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教孩子学古诗

【注释】
爆竹:鞭炮,也叫炮仗或爆仗。
一岁除:除去,送走。
春风:春天的风。
屠苏:屠苏酒,即用屠苏草泡了一年的酒,据说这种酒可以祛除瘟疫。
千门万户:指千家万户。
曈曈:太阳初升时明亮的样子。
总:总是。
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神荼、郁垒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它能辟邪。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5:55 +0800 CST  
【作品赏析】
“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王安石为我们描绘的正是这天充满喜庆气氛的民俗画。大家知道,过年时人们总是非常高兴的,不论男女、老少。原先的乡下农村里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语:大人望莳田,小人盼过年。因为过年时不仅热闹、好玩,而且有好东西吃,有新衣裳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宋代的老百姓是怎样过年的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你们看,大家正在家门口或者院子里放着爆竹,这爆竹声,像在宣告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春天的风,送来阵阵暖意;人们畅饮屠苏酒,也飘逸出芬芳的馨香。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太阳出来了。人世间沐浴在灿烂的光辉中,人们非常兴奋地将旧的桃符取下来,把新的桃符挂上去,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平平安安。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诗人主要描写了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通常所做的几个典型的事件,比如放爆竹啊,畅饮屠苏酒啦,用新桃符换旧符呀,这样一写,就把就把整个春节时的喜庆气氛勾画出来了。在这种喜庆气氛里,人们总是那样愉快地辞旧迎新,对新的一年不仅寄予了美好的希望,而且心头充满了十足的信心。读完全诗,我们不禁要说,这真是一首简易易懂却又耐人寻味的好诗。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6:17 +0800 CST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好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两次担任宰相,努力实行改革。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6:55 +0800 CST  
再来!!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7:05 +0800 CST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8:15 +0800 CST  
40、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境演绎作文】
牛毛般的细雨,丝丝缕缕编织成一张似乎没有边际的银网,罩笼住了整个世界,也罩笼住了默默前行的行路人。
离家千里,出门在外,途中遇到雨雪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依然机械地向前移动着双腿。
忽然,我瞧见岔路上走过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冒雨垂头默然而行,各个腋下挟着黄黄的烧纸冥币,手中提着祭祀的酒果供品。我心中猛地一跳:“原来今天是清明!”
祭祖扫墓的人们渐渐地走远了,我的心绪却越来越乱,哀愁越来越浓;在这清明时节,别的人都能与家人团聚,去祭祀扫墓,可是只有我在苦苦奔波,在阴雨中孤独地赶路!
就在这时,从远处飘来一阵悠扬飘渺的牧笛声。牧笛声打断了我的愁绪忧思,仿佛溺水者随手抓向一根漂浮而来的稻草,我惶急地向笛声响起的地方奔去。
远远地,我看到在山坡上的牛群,那个放牧的少年头戴竹笠正骑在牛背上悠然地吹着牧笛。我向前急行几步,急不可待地大声问:“小兄弟,请问哪里才有酒家?”
牧童停住笛声,随手向不远处一指:“就在前面杏花盛开的小村里。”
果然,就在杏花盛开之处,高挑着一个醒目的酒幌,似乎正在向我招手,我的心里顿时感到有了一些安慰和温暖。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8:40 +0800 CST  
【注释】
清明:节气名,在农历四月上旬,民间习俗在这一天扫墓祭祖。
纷纷:多而杂乱。
断魂:极度伤心,形容十分哀伤。
借问:请问。
牧童:放牛的少年。
遥指:指着远方。
杏花村:杏花盛开的村庄。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8:57 +0800 CST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的景致和行人的复杂情感。清明踏青扫墓而遭雨,行人自然闷闷不乐,向牧童打听哪儿有避雨歇脚的酒店,去寻找慰藉和温暖。诗歌情景交融,诗境抑扬曲折,动人心扉。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49:16 +0800 CST  
一首古诗,一篇作文。
诗读懂了,作文也写好了!!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3 20:52:05 +0800 CST  
鼎湖听泉5Lv 19 时间:2019-08-24 13:07:54

___________
来了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2:32 +0800 CST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2:56 +0800 CST  
4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境演绎作文】
诸位兄长及弟弟:
你们好。
见字如面。一年来,我独自漂泊在外,客居他乡,时感孤独,倍觉寂寞。每逢佳节来临的时候就更加思念亲人,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忆我们过去相处的岁月,重温着昔日里每一刻幸福的时光,咀嚼品味着每一个欢乐的细节。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今天是九月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秋菊盛开得最灿烂的日子,是一家人团聚登高的日子。清晨,我也登高上山了,不过,是一个人去的。秋草正肥,林泉叮咚。及登峰远眺,只见千壑竟秀,碧波如带,山峰壁立,层林尽染,枫红如火。
纵是举目北望,纵然是登高也望不见家乡。唯见关山重重,天地茫茫。料想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远望,南望长安,寻觅着那个漂泊异乡的亲人。
依着重阳节的风俗习例,大家都有撷下浓香扑香的茱萸插在鬓发边,去邪避恶。彼此相互祝愿:永远平安喜乐,健康长寿。
只是在你们今年的登高时会缺了一个人,在都插上茱萸之后会少了一个人。我也知道,那多余下来的茱萸会始终地被大哥端握在手中,像珍惜一件至宝那样呵护它。然后大家都对着这个茱萸说上一句真诚的祝福,表达兄弟之间的思念,让它保佑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好兄弟平安喜乐,百无禁忌。这一刻,我忽然潸然泪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沿着我的脸颊滴落下来,湿透了胸前的青衫。
山顶西风正烈,宽大的袍袖忽起忽落。蓦地,一阵嘹亮的雁鸣从耳畔响起,我循声望去,见一队展翅飞翔的大雁正从我的头上掠过,缓缓地向南飞去。不知何时,我才能像大雁一样飞回故乡,不知何时还能像从前一样,与兄长和弟弟们再次重阳登高,痛饮菊花酒,共阅人间美景,谈文论诗,指点江山。
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也相信一定会到来的。
祝大家平安幸福。
并请诸位兄长及弟弟,在父母两位大人面前替无法分身的王维多尽一份孝道。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3:22 +0800 CST  
【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重阳节。
山东:这里指陕西华山以东一带。
异客:在外地生活的人。
倍:加倍,更加。
茱萸:一种有浓香的植物。古代风俗,重阳节时在身上带这种草可以驱邪避恶。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3:38 +0800 CST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这是一首写得非常扑素的抒情小诗,让读者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这种艺术魅力,首先来自它质朴的情感,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首诗是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途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于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奈。“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的心。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3:55 +0800 CST  
再来——————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4:10 +0800 CST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5:53 +0800 CST  
4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境演绎作文】
西涧河也叫上马河。
一场迅疾猛烈的春雨刚停,我就悠闲地往西涧河的渡口走去。
天近黄昏,如果不是为了欣赏到雨后青山分外明的别样风光,断然不会行走走在还有些泥泞的路上的。
远远便看到渡口,这里河岸陡峭,树木茂密阴森。河岸的涧边生着一蓬一蓬的野草,野草的碧绿草叶上犹自凝着的雨珠,雨珠在雨后夕阳的映射下,晶莹闪光。徐徐的晚风吹拂过来,野草带着晶莹的光芒微微摇动,真是可爱极了。
这时,忽地传来几声鸟鸣,打破河岸旷野的沉寂。
哦,就在青郁的树木间,依稀看到一个橘黄色的红嘴黄鹂鸟。大概这只黄鹂似乎望见有人来,就啾啾地鸣叫起来。它的叫声在雨后的空旷里传递出很远,悦耳动听的叫声久久回荡着,令人顿时心生空灵之感。
走到渡口,我不由吃了一惊。正是春潮季节,河水的水势本来就大,加上刚刚下过的一场疾雨,此刻的河水显得汹涌异常,横无际涯,河水没过了原来渡口的浅沙河滩,奔流而下。
在岸边栓船的粗壮木桩已处于奔涌的河水之中,一只木船船头的缆绳系在木桩上,随着河水涌动,船身左右摇晃,一会儿船头被河水冲向东,一会儿又忽然一晃,向西掉头,在河面上完全不由自主地胡乱飘浮。
从现在的岸边上船,至少需要在水里淌着走七八步。而且船上并无摆渡的船家。
我左右张望一下,附近没有一个人影。我想,摆渡的船家此刻一定回家避雨去了。
红日西沉,暮色渐渐变得昏暗起来,我望着河中不能自主的小船,心升腾着诗意。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6:18 +0800 CST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春潮:春天里江河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6:40 +0800 CST  
【作品赏析】
诗人诗作中的七言绝句清韵秀朗,这首《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之句,写景如画,一向为视为山水诗中的佳篇名句。诗的前二句描绘出一副涧边生长的幽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的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图画。诗的后两句写晚霞下“春潮带雨急”的河面开阔,在流水迅疾中,“野渡舟自横”。从开篇的“独怜”二字,可以看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而“舟自横”则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诗意悠然意远,语言简洁清丽。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6:56 +0800 CST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楼主 林恒山  发布于 2019-08-24 20:57:12 +0800 CST  

楼主:林恒山

字数:108358

发表时间:2019-08-04 21:57: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1-05 11:10:58 +0800 CST

评论数:12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