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17)
就这样,又拖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赵颢忙的跟小蜜蜂一样。他在母亲那里全力的表演,这是他能成功最大的凭借。当然,母子俩也都知道,越过赵顼继位的难度很大。这不仅要挑战朝堂上的幽幽之口,还有千百年来儒家嫡长子继承的传统。
熬到十二月,英宗已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了,在大臣们的反复劝诫下,长子赵顼终于被立为太子。仅仅一个月后,英宗驾崩,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
对赵顼来说,作为嫡长子,虽然占尽天时地利,却直到最后关头才锁定胜局登上了皇位,可以说赢得十分惊险。换个角度来讲,赵颢也只是输了最后一步而已。这倒未必是他有多大能量,而是他背后的母亲高滔滔,这个女人确实厉害。
过程虽惊险,结果还不错。杨勇的悲剧、杨广的故事,到底没在大宋朝重新上演。毕竟大宋不是大隋,毕竟高滔滔不是独孤氏,毕竟赵颢不是杨广。这是大宋的福气,也是神宗的福气。
或许,正是因为皇位得来如此不易,神宗才那样励精图治,重用王安石、厉行新政,欲做一代大有为之主。他要为父亲正名、更为自己正名,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父子的皇位是上天之选。
也或许正是心中的不快和不甘,终神宗一朝,高太后对儿子的变法新政始终不感冒,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反对者。以至于后来神宗驾崩,在她的主导下,几乎将儿子的新政毁得干净。追根溯源,神宗就不是她心中的皇帝人选,对此神宗应该心中有数。
作为某种妥协和默契,神宗继位后立刻封赏弟弟们。赵颢从东阳郡王晋封昌王,当年九月以英宗升袝太庙,再晋封岐王。此时,赵颢已由皇子变成皇弟且已结婚生子,可依然住在宫里。神宗的四弟赵頵,也跟着二哥继续住在宫里。这也是一种补偿吧。
亲王出阁后,依然留居宫禁的,在宋朝也有先例。当年真宗继位后,幼弟赵元俨就一直住在宫里,但那是真宗愿意兄友弟恭。对赵颢,神宗是否心甘情愿呢?
当然不是了。母亲对二弟的偏爱,朝野上下人人皆知,父皇病危时,赵颢的小动作小心思,他更是终身难忘。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刚登基就将弟弟撵出宫有损圣誉,何况还得考虑母亲的情绪。也许,神宗是想等弟弟自己请出,如此各方面都好看。可赵颢就是装傻,根本不提这茬。
几年后,朝廷有个小官不揣冒昧上书神宗,建议将两位皇弟迁出宫外居住以避嫌疑。神宗尚未表态,高太后就已勃然大怒,神宗不得已,只好将上书官员贬黜了事。
想来,神宗心里应该不是滋味。更难过的是,这时神宗已经二十多岁,却依然膝下无子。不仅无子,头顶还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位老太太,他就更加没有让弟弟们出宫居住的借口了。
神宗没有儿子,对赵颢却有。如此,他之所以一直迁延不出,应该还是抱有希望吧。即便他没希望了,也许下一代有呢。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1 13:58:14 +0800 CST  

(18)
生儿子这种事,越着急越没用。
之后,神宗陆续有了几位皇子,却都夭折了。
直到公元1073年,神宗继位七年后,才终于有了第一个活过周岁的皇子。这让神宗大喜过望,他给皇子赐名赵俊,授检校太尉、彰信军节度使,封永国公。
神宗如此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就是在诏告天下人,江山后继有人了。也是在告诉母亲和朝臣们,他不是宋仁宗,不需要借助旁系来传承皇位。更是在提醒弟弟赵颢,赶紧搬出皇宫吧,别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这年,赵颢已经23岁,也确实没什么理由再住下去了。延至次年二月,拖不过去的赵颢终于上书神宗,请求出宫就第。
皇弟主动提出,神宗也不好直接准奏,那样失之于礼。虽然心里巴不得赵颢早点走,他还是得下旨挽留,以示天下人皇家兄弟情深。这原本就是演戏,弟弟上书、皇兄挽留,弟弟又上书,皇兄又挽留,弟弟再上书、皇兄准奏,如此三番五次,各方面子都有了,戏也就演完了。
可赵颢偏偏不按剧本演,只上书一回,神宗刚挽留,他就不往下演了,而是心安理得的继续安居宫中了。或许,这原本就是高太后的主意。
这般套路,让神宗徒呼奈何啊?
雪上加霜的是,皇子赵俊不到三岁又夭折了。在其之后,还有两位皇子,也都先后夭折。先前的大张旗鼓,如今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了。看这光景,神宗正大步走在当年仁宗的老路上。
如果真是如此,那赵颢岂不是又有机会了?
其实,不光在儿子的问题上,赵颢有领先优势,在朝政上,他隐隐然也已是一座山头。
继位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开始变法,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高太后及皇族宗室,便是重要的反对力量。太后不便出面,赵颢替母传话,很有些皇族反对者领袖的味道。
据说,在好几次皇家宴会上,赵颢代表宗室向神宗劝诫,希望停止新政变法,还天下人安宁。且不论政见如何,单是这为皇室宗族请命的身份,就令神宗十分警惕。顾忌母亲的情绪,神宗多是隐忍不发,但越是这样,赵颢越是得寸进尺。
长此以往,这是个大问题。怎么办呢?
恰在这时,来了个机会。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2 05:13:15 +0800 CST  
(19)
公元1075年,朝廷发生赵世居谋反大案。
这是当年的惊天大案,朝野震动,波及甚广。
这年,朝廷新法已推行六年多,正是新旧两党激烈交锋之时。此前一年,在太皇太后曹氏和皇太后高氏的哭诉下,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王安石被罢相。神宗任命韩绛接任宰相、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继续推行新法。谋反大案,就发生在这个节骨眼上。
赵世居是皇室宗亲,太祖赵匡胤的五世孙,秦王赵德芳曾孙, 南阳侯赵从贽第三子,时任右羽林军大将军、秀州团练使。
案件的源起倒很简单,一个平民举报一位不入流的小官。在山东沂州,平民朱唐告发前馀姚县主簿李逢谋叛。朝廷得报后,派员前去调查,结论是李逢虽有一些悖逆狂妄的言论,但并无谋反的实迹。换句话说,这只是个爱发牢骚的狂妄仕人而已。
按照祖宗家法,言者无罪,何况宋朝厚养仕人,爱发牢骚、对政府和时政指手画脚的人多的是,李逢不过是个小角色。所以,众人也都没太当回事。
谁料,结论报到朝廷,神宗很不满意,派了更高级别的官员再去核查。皇帝重视,调查官员级别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下面人看出风向,案件结论也就不同了,这回不仅李逢谋反属实,还顺藤摸瓜牵出个大人物,便是太祖子孙赵世居。
宗室,谋反,这样的组合,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重磅炸弹。更重要的是,赵世居还是太祖子孙,这炸弹的威力就更非同小可了。众所周知,北宋开国之后,太祖子孙并没有享国,皇位一直在太宗系传承。这其中的蹊跷,伴随着“斧声烛影”之谜,成了太祖和太宗子孙的最大心结,天下人也为此津津乐道。正因为如此,朝廷对太祖子孙格外“关照”,对他们的生活、言行高度关注,稀松平常小事都会被放大、再放大,何况谋反?
就这样,案件陡然升级。
赵世居拿到了案件的冠名权,也成了此案的主攻方向。
赵世居此人,志趣高雅、喜好文学,为人豪气、交友甚众,在京城颇有声誉。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李逢等微末官员及江湖人士,他都多有交往,与众人常有诗词唱合及书信往来。朝廷便由诗词、信件入手,庙堂之上、乡野之中,很多人被牵扯了进来。
这其中,有个叫李士宁的人,很是不同凡响。
围绕这个人,案件再度升级。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3 06:49:26 +0800 CST  
(20)
要说李士宁,得先说说章詧。
章詧,字隐之,祖上是福建人,后来迁居四川成都。此人博通经学,尤长《易》《太玄》,写有《发隐》三篇。他有才八斗,却不愿做官,过着以道自裕、尊生养气的闲散生活,号冲退居士。
据说,某日章詧做了个梦,梦里有人送信来,便问是谁的信,对方答,东岳道士。早上醒来,他便忘了此事,依约与李士宁结伴出游。当渡船行至青城山时,他们在水中沐足,眼见青山绿水、清新如画,章詧诗性大发,吟出上句:脚踏西溪流去水。李士宁神秘一笑,接了下句:手持东岳寄来书。章詧大惊,这场景正是他梦中所见。回去不久,章詧便死了。
听上去颇为离奇,似是传说,但章詧确有此人,宋史列传里便有《章詧传》。这则小故事,则出自东坡先生的《仇池笔记》。苏轼与章詧同代人,又是四川同乡,所记的真实性当有保证。
在章詧的故事里,李士宁似有未卜先知、鬼神莫测之能。
李士宁,四川蓬州(今四川仪陇南)人。据说,他曾在青城山学道多年,道法高深,深不可测。他还有项特殊才能,便是出口成诗。不过,他的诗所用皆是古人之句,是对前人诗句的重新组合。他创造的这种“士宁体”诗,仿效之人甚众,风靡一时。
学成之后,他云游天下,纵论朝局,时有高论,被誉为世外奇人。等他到了东京汴梁,很快就火遍京城,有了一大批追随者。
这些人里就有赵世居,两人相见恨晚、交往频密。据说,当年英宗生母去世,仁宗曾为其作过一首挽歌。李士宁摘取其中的四句,把这首挽歌改头换面一番,变成了世居要当皇帝的天机,并赠给他一把金刀。据说,世居闻之大喜,重重赏赐了李士宁。
图谶天机之说,历朝历代都有,屡见不鲜。不信者,如乱风过耳;信者,则奉如圭臬。很显然,赵世居拿这个当回事了。看来,所谓的天机,不过读心术而已,李士宁所言,只是算准了赵世居的心思。再说,这所谓的天机,也是有源头的。
据说,当年太祖安葬时,司天监看到太祖陵墓风水,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话,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从此,这句流传甚广的话,便种在了太祖子孙的心里,也成了太宗系天子的心病。
李士宁的所谓天机,只是这句话的翻版。不过,京城里太祖子孙何其多,他独独对赵世居讲,应该还是精心挑选的。这也可以旁证,在太祖子孙里,赵世居确实才华出众。
至于李士宁,也绝非故弄玄虚、妖言惑众之人。此人应该还是有些才学的,因为他还得到了王安石的赏识,在宰相府里一住就是半年多,这样的待遇非常人所有。两人常常纵论天下,当时正值变法的关键时期,他的见解对王安石多有启发,是王安石重要的幕后智囊。
王安石和李士宁如此密切的关系,是否也传导到了赵世居呢?普通人,难免引起联想;有心人,则更会深想几层。
就这样,从李逢到赵世居,再从赵世居到李士宁,又从李士宁到王安石,朝廷官员、皇族宗室、当朝宰相,全部牵扯案中。
这团乱麻,如何理的清呢?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4 07:35:41 +0800 CST  

(21)
虽然乱,还是能理的清。
剖析这种所谓惊天大案,最好的路径还是朝政和权斗。
北宋当时最大的朝政,就是王安石的变法新政。随着变法的深入,朝野上下新旧两党泾渭分明,几乎所有人都主动、被动的卷入了其中,相互之间的争斗也在不断升级、日趋激烈。
在旧党方面,太皇太后曹氏、皇太后高氏都为其站台,更有司马光、苏轼、苏辙等重臣为之摇旗呐喊。新党方面,王安石自然是新党领袖,但迫于强大舆论压力,案发前一年刚刚被罢相谪居江宁,接替他的新党领袖人物主要是韩绛和吕慧卿。
赵世居案此时爆发,给了所有人想象的空间,新旧两党迅速开始行动,都希望能主导案件的走向,抓住机会打击对手。
最新出手的新党。
从新党的角度看,赵世居是宗室成员,背后站着皇族且牵扯到两宫太后,如能借助此案压制皇族反对变法的声音,则变法大业便少个拦路虎,路会更加顺畅。
这点从神宗最初对此案的重视,也能看出端倪。继位推行变法以来,他饱受皇族的质疑和抵制,憋了一肚子窝囊气。他想借机把案件做大,威慑宗室的意图非常明显。
有了把柄在手,又有皇帝的支持,新党的这次借力打力是招好棋。节外生枝的是吕惠卿,他在里面夹了私货。
变法以来,他坚定追随王安石,由此一路青云直上,成了新党的核心人物。王安石被罢相,他踌躇满志,结果出任宰相的是韩绛,他出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这让他很窝火。不过,韩绛为人谦和,吕惠卿借机扩权,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大权在握后,吕慧卿的想法就多了。他敏锐地注意到,神宗很留恋王安石,经常流露出重新拜王安石为相的意思。只要王安石回朝,他就得交出权力,这是他万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便利用李士宁和王安石的关系做文章,试图将火到王安石身上。如此打击旧党之外,还能阻击王安石回朝,一石二鸟、公私两全。
旧党方面,原本很是被动,不过随着案件牵扯到王安石,他们先是很错愕,接着也就乐观其成了。
就这样,在各方力量的作用下,赵世居谋反案形成了某种恐怖平衡,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那么,这件大案又将如何收场呢?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5 07:33:34 +0800 CST  
抱歉。时间仓促,晚上更新。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6 08:28:35 +0800 CST  
(22)
解铃还须系铃人。
神仙打架,还得神仙拉架。
正当赵世居谋反大案陷入胶着时,王安石再次拜相回到京城。看来,无论吕慧卿怎样处心积虑,也无法撼动、更无法抹黑王安石在神宗心目中的位置。对此大案,君臣二人有过多次深入交流。
神宗希望把案件做大,借此敲山震虎,扫清变法障碍。倒是一向显得激进的王安石,偏向于从轻发落。这倒不是要洗白他和李士宁的关系,他能回任宰相,这个问题就已无须多虑了。他担心的是,如果扩大此案,会在朝野上下掀起大狱,更会在朝中掀起告密之风,这非臣子之福、更非王朝之幸。
最终,神宗听从了王安石的意见。
神宗下诏,主犯赵世居被赐死,子孙免死监禁,名字中的宗室排行字被取消,从皇家族谱中除名。世居的叔伯、兄弟、子侄等也都遭到降级处分,妻女、儿媳等出家为尼。
李士宁,在王安石的力保下,仅受杖脊并流放湖南了事。在此案中,李士宁绝非无辜之人。他向赵世居赠诗赠刀,背后必有复杂的政治考量和野心私欲,能够全身而退就算万幸了。
吕慧卿,这个案件升级的最大幕后推手,值得多说几句。当年,他由王安石一路提携登上副宰相之位,却在王安石被贬后落井下石,甚至将王安石牵扯进谋反大案。为了巩固权力,他如此以怨报德、不择手段,私德人品可见一斑。
一朝大权在握,在执行新法上,吕惠卿更加激进操切。据说,他制定五等丁产簿,让百姓自报家财,连一两只禽畜都不许遗漏。他还鼓励告发隐瞒家产者,用被告者财产的三分之一奖赏告发之人。如此折腾百姓,可见其公德大节之劣。
这样的人,登上高位、手握重权、私欲膨胀,稍有不慎就是国家的滔天大祸。司马光甚至认为,朝野上下对王安石的非议多是拜吕惠卿所赐。王安石在退处金陵后,也深悔错信了吕惠卿。
后来,吕惠卿被贬陈州,远离了政治中心。再之后,新党无论章惇、曾布,还是蔡京当政,都十分厌恶吕惠卿,担心他的品性而不敢引其入朝。从此,他只能在地方辗转为官直至去世,身后名列北宋奸臣传。
一场宗室谋反的惊天大案,居然就这般落下了帷幕,不禁让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想来,这也就是发生大宋朝吧,换个朝代,那可能就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
楼主 未央0810  发布于 2021-03-27 08:35:33 +0800 CST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5684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7 22:23:22 +0800 CST

评论数:108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