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霸天下之唐宪宗——手握天朝千年机运的帝王

董重质收到李愬的招降信,不由得感到五雷轰顶。有心回援吧,不要说吴元济能不能挺到那会儿,就算对面的李光颜和乌重胤也不会让自己轻易溜走;硬扛到底吧,老巢已被唐军端掉,洄曲孤军还能支撑多久?况且将士们得知李愬已攻下蔡州,纷纷要求董重质投降,这样一支军队还能有神马战斗力?!无奈之下,董重质决定把军队留在洄曲,单骑回蔡州向李愬投降。董重质明白,如果向对面的李光颜、乌重胤投降,这两位爷可不会像李愬对待李祐那样对待自己,说不定当场就把自己给一刀结果了。这董重质还是挺有心计的。
李愬见到董重质,自是大喜过望,好言劝慰。董重质也终于低下了他骄横的头颅,向李愬叩首悔罪。李愬答应董重质,一定会向宪宗全力请求,赦免董重质的死罪,董重质连连道谢。随后,李愬拉着董重质的手来到内城城下向吴元济喊话,吴元济眼见董重质业已投降,知道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缺乏勇气的他没有自裁,而是选择了投降。历时四年之久的讨伐淮西之役终于胜利结束!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3:50:12 +0800 CST  
这篇文章快结束了,但本人并不打算让这个帖子沉下去,我正在写一部唐史随笔,集中了八九年来关于唐史的思考,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其余几个帝王,准备另开一贴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3:51:56 +0800 CST  
@xybearnew 2016-03-02 06:55:57
晚唐五代,蔡州兵强,源自卢龙镇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
卢龙镇是个开始,这与唐玄宗没有处理好与安禄山的关系有很大联系。目前正在考察武则天晚年二张兄弟的事情,等过段时间会考察安禄山反叛之前的事迹,会整理出来发给大家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3:53:43 +0800 CST  
孤皇无运可回天,伤心千古英雄泪
十一月初,吴元济被送往京师,随同而去的还有董重质等一干罪官,听候宪宗处置。在接到裴度和李愬的捷报后,宪宗大为欣喜。国家为讨平淮西,不惜多次增加赋税,以供军用,又要拿出大笔钱财送给魏博田弘正,以安魏博人心。否则的话,田弘正不一定能弹压住镇内那帮骄横的军士,更何况田弘正对朝廷的归顺也一直有半心半意之嫌!再考虑到首鼠两端的韩弘的态度,宪宗明白,如果淮西征讨一旦失利,连田弘正和韩弘都要可能转向,朝廷能否保住洛阳以西的北方地盘,只有天知道了。现在李愬一战而擒吴元济,实在是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宪宗立即下诏,封李愬为凉国公,以酬赏李愬的战功。不久,宪宗又封裴度为晋国公,令其速速回朝,重新担任宰相。
宪宗下旨,在大明宫兴安门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告慰列祖列宗,并向天下人宣告淮西讨伐战的胜利。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大唐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风光过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朝廷纲纪坠地,号令不行,不但平定安史之乱是倚仗外力,而且未能全歼丑类,任凭安史余孽在河北横行。回鹘、吐蕃、南诏交相侵凌,唐廷反击无力,再加上宦官用事,手握重权,甚至挟持天子,天下百姓不齿唐廷,已非一日!当年太宗治下的天朝大国,居然混到了这个地步!幸亏出了个唐宪宗,能够力挽狂澜,生擒叛乱的镇将,铲除割据数代的藩镇势力,大唐中兴有望啊。京城百姓们搬走相告,日夜盼望着献俘大典赶快到来。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3:54:39 +0800 CST  
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吴元济终于被押到了京师。迎接他的是一场空前盛大的献俘大典。吴元济知道,这场盛大的仪式有两个主角,一是高高在上的宪宗皇帝,二是作为阶下囚的自己。吴元济蓬首垢面,失魂落魄地跪在兴安门下,已经无力抬头窥视皇帝的圣容。也许到了这一刻,吴元济心中会掠过一阵真正的后悔,当初为何要听从董重质的挟制,为何又听信李师道、王承宗等人的承诺。如果早日投降,说不定还会受封高官,成为京城显贵!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吴元济浑身筛糠般地听着宪宗对他的裁决,典礼过后即被送往京师城西斩首。听完圣旨后,吴元济面如死灰,被金甲武士们拖了下去,走向他人生的终点。
董重质倒是捞了个好下场。董重质是淮西鹰派首领,与官军作战甚力,又多次阻止吴元济归降朝廷,实属罪大恶极。如果说吴元济是头号战犯的话,董重质出任二号战犯毫无压力。宪宗鉴于董重质确凿的罪行,本欲杀之,但李愬向宪宗苦苦求情,宪宗暂且饶董重质一死,贬为春州司户参军。董重质算是把大舅子吴元济买了个好价钱,否则如果吴元济投降的话,老吴估计还是高官厚禄,他小董就要把淮西镇多年的罪恶一肩扛起了。董重质到了春州后,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得到了朝廷的谅解。随后一路升迁,居然在宪宗身后做到了夏绥银节度使,成为唐廷的西北干城。董重质倒也不负朝廷重托,拿出在淮西练成的本事,积极练兵选将,抵御吐蕃和党项的进攻。吐蕃与党项畏惧董重质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其担任夏绥银节度使时一直不敢侵犯边境。834年,董重质去世,朝廷追封其为尚书右仆射,算是修成了正果。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3:55:54 +0800 CST  
淮西平定,天下藩镇丧胆,韩弘、田弘正、王承宗、李师道等皆惴惴不安,度日如年。韩弘和田弘正还好,毕竟曾为朝廷立下大功,事到如今只要收敛割据一方的念头,宪宗还是会放他们一马,予以重用。王承宗和李师道就不一样了。王承宗和李师道曾多次联手戏弄、对抗朝廷,在元衡遇刺问题上,王承宗和李师道又都有很大嫌疑。尽管吕元膺在洛阳获得了大量证据,证明李师道是杀害元衡的凶手,但还有一些证据表明,王承宗在元衡遇刺案上也有洗不清的嫌疑。面对讨伐淮西得胜后兵强马壮、气势大振的朝廷,王承宗和李师道又将何以自处?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4:17:20 +0800 CST  
王承宗倒是聪明,知道成德一镇的实力不如淮西,军卒也不如淮西善战,更不要指望李师道帮忙。如果朝廷要攻打他王承宗的话,李师道是有可能协助朝廷将他和成德镇送上断头台的,更不用说南边还有个田弘正了。北边的刘总也靠不上。成德王氏与卢龙刘氏素来不和,刘总更犯不着在这个时候为自己出头。思来想去,王承宗决定向朝廷上书请罪,愿意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往京师为人质,并且献上德州和棣州,向朝廷缴纳赋税。
宪宗收到王承宗的请罪书,哪里会轻易答应?不过王承宗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请田弘正说情。虽然田弘正与王承宗多有不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田弘正还是明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的。在王承宗的恳请下,田弘正数次为王承宗说情,宪宗一看,这个面子不得不买,否则河朔三镇沆瀣一气,再与淄青镇联手,事情就不好办了。宪宗君臣到底远远强于当年的王允,王允在杀了董卓后没有给李催等一条生路,结果李傕等攻入京师,王允不但前功尽弃,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中兴大汉的最后一丝希望。宪宗下诏,赦免王承宗,命王承宗送子为质,并向朝廷交割德、棣二州,交出地方财权。王承宗自是一一照办,侥幸地躲过了历史的清算。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4:18:22 +0800 CST  
@追命影视后期特 2016-03-02 11:24:13
楼主还在开会吗?
-----------------------------
欢迎继续关注本帖的唐史传奇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4:22:32 +0800 CST  
宪宗收到王承宗的请罪书,哪里会轻易答应?不过王承宗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请田弘正说情。虽然田弘正与王承宗多有不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田弘正还是明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的。在王承宗的恳请下,田弘正数次为王承宗说情,宪宗一看,这个面子不得不买,否则河朔三镇沆瀣一气,再与淄青镇联手,事情就不好办了。宪宗君臣到底远远强于当年的王允,王允在杀了董卓后没有给李催等一条生路,结果李傕等攻入京师,王允不但前功尽弃,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中兴大汉的最后一丝希望。宪宗下诏,赦免王承宗,命王承宗送子为质,并向朝廷交割德、棣二州,交出地方财权。王承宗自是一一照办,侥幸地躲过了历史的清算。
王承宗低头了,剩下不服朝廷的藩镇就是淄青的李师道了。李师道所属的淄青镇也是当年安禄山麾下平卢镇出身,与淮西镇算是同气连枝,只不过这部分军人是由当年唐朝所征服的高句丽军人所组成,而淮西镇的军人则主要成分是胡化的汉人。淄青镇的高句丽军人们在安史之乱过程中不愿随安禄山作乱,于是从辽东渡海进入山东,与叛军作战,也算为唐朝社稷立下大功。只可惜善始未能善终,淄青镇在安史之乱后便与淮西、河朔三镇沆瀣一气,割据北方,成为危及唐朝统治的一颗毒瘤。高句丽本是农业民族,进入山东后很快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战斗力下降较快,不得不在军事上更多地仰仗淮西。淮西镇虽然主要成分是汉族军人,但这部分人受胡化较深,将安禄山在辽东实施的严厉军法统治带到了淮西,结果战斗力远较淄青为强,甚至略在河朔三镇之上。淮西的覆灭,对淄青和李师道本人的打击可想而知。李师道一时萌生退意,上书唐廷,请求仿照王承宗先例,献上三州之地给朝廷,恳求朝廷赦免他的罪行。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5:42:06 +0800 CST  
@pichmagdich 2016-03-02 15:39:06
耳目一新,楼主不是拘泥于宫闱秘史,权谋术斗的传统史书视角,而是阐发了统治阶级层次和权力集团结构,并且还点到了藩镇存在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都是鲜见的。楼主莫非是专业史学人士?
-----------------------------
谢谢夸奖,政治学类型的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5:43:18 +0800 CST  
宪宗早已防着李师道玩这一手。与李师道虚与委蛇,不过是因为淮西之战刚刚平息,军民都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而已。此外,要有效打击李师道,还要取得河朔三镇尤其是魏博和成德的配合。淄青镇兵力虽不如河朔三镇精锐,综合实力却是各镇中最强的。没有足够的把握,宪宗绝不会出手。在日夜忧心朝廷出兵征讨的王承宗臣服后,河朔三镇都表示愿意协助朝廷讨伐淄青,田弘正更是全力支持朝廷讨伐李师道,军事解决淄青镇的条件已经成熟。818年七月,宪宗调宣武、魏博、义成、横海等镇军马,讨伐李师道。
讨伐李师道的各路人马中,田弘正的魏博军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田弘正在淮西覆灭、成德臣服朝廷之后,对朝廷愈发恭顺。田弘正虽然忠于朝廷,但他毕竟是在河朔三镇割据已久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要说一点没有割据自立之心,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攻打吴元济和王承宗的过程中,魏博军并没有尽到全力。到了这个时候,田弘正对宪宗和朝廷,可谓是心服口服,因而田弘正带着魏博军主力,连破李师道军,击垮了李师道军主力。李光颜、李愬和韩弘诸军,也各有斩获。在朝廷强大的武力震慑下,819年二月,淄青军内部发生兵变。变军擒杀了李师道,斩其首级,献于田弘正帐下。田弘正连忙将李师道首级献给朝廷,宪宗又一次在大明宫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7:17:38 +0800 CST  
平定淄青后,宪宗下诏将淄青节度使下辖的十二州之地分割为天平、淄青和泰宁三节度使,以分其力。之所以不敢将这十二州之地改为朝廷直辖,是因为河朔三镇尚强,宪宗不得不利用这新设三节度使来对河朔三镇予以牵制。如果设为朝廷直辖的州郡,缺乏自卫武力,那么无疑给河朔三镇实力的进一步扩张制造了机会。事实也的确如此,宪宗过世后,河朔三镇复叛,正因为淄青三节度使的牵制,河朔三镇才没有趁机将势力触角深入到山东淄青故地,唐廷才维持了与河朔三镇的危险平衡关系。对于淮西,宪宗就没这么客气了。818年底,宪宗下诏废除淮西节度使,改为州郡,永不得设立淮西镇。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7:18:37 +0800 CST  
819年七月,宣武节度使韩弘请求入京朝觐,将宣武镇移交给朝廷。宣武镇是唐廷为阻挡安史叛军南下所设立的藩镇,控遏汴州(开封)这个大运河枢纽,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安史之乱后,大量原属安史叛军的军人投降了宣武镇,被编入宣武军中,因此宣武镇军人成分复杂,既有安史叛军余部,又有唐廷在中原招募的出身农家的军人,还有出身淮西镇和淄青镇的平卢系军人。要想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坐稳镇帅的位置,没几把刷子是不行的。也正因为此,宣武镇成为唐廷和河朔三镇、淄青、淮西等争夺的焦点。韩弘在宣武镇残酷的内争中脱颖而出,安定了宣武镇内部,让上述五镇不能在地域上连接,控制了这五个藩镇的发展势头,对国家实在是有很大功劳。
虽然韩弘在征伐淮西问题上始终是首鼠两端,意欲养寇自重,但考虑到韩弘在政治上一直坚定地站在朝廷一边,宪宗对韩弘始终优礼有加,韩弘心中也深有感念。现在强藩大镇俱已平定,韩弘明白,该是向宪宗输诚的时候了。韩弘表文辞情恳切,请求宪宗准许自己入京朝觐,并授予京官,宪宗批准了他的请求。韩弘为人精明,善于发展经济。八月入朝时,向宪宗献上马三千匹、绢五十万,锦彩三万。此时宣武镇的库房还有钱百万余缗,绢百万匹,马七千匹,粮食三百万斛,兵甲械杖不计其数。这些资财献给朝廷后,大大增强了朝廷的实力,为朝廷下一步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韩弘坐拥如此实力,和朝廷也缺乏人事渊源,却不思谋反,而是周旋于虎狼之间,一心充当朝廷遏制诸藩的东方桥头堡,实在是值得称道。因此韩弘在归顺朝廷后,深受朝廷礼遇,被授予司空、中书令的高位,最终终老长安。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8:16:37 +0800 CST  
@景红亮 2016-03-02 19:12:43
@燕山春雨 贞观之治是武则天吗?
-----------------------------
贞观之治不是武则天,武则天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但武则天也恶化了政坛的气氛,引发一场场血腥的争斗,最终为唐朝衰落埋下种子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23:21 +0800 CST  
819年年底,宪宗的个人事业达到了最高峰,就连强大的卢龙(幽州)镇也对朝廷俯首帖耳。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以来,从来没有哪个唐朝皇帝能够做到这些。虽然河朔三镇尚未完全屈服,但宪宗有足够的把握消化河朔三镇,将它们变为大唐的忠顺臣民。宪宗的事业甚至威慑到了外藩,吐蕃就一直流传着宪宗在平定淮西和淄青后就要向吐蕃手中收复河湟故地(河西走廊一带,安史之乱中被吐蕃占领)的传言,令吐蕃贵族大为恐惧。宪宗踌躇满志,准备用数年时间休养生息,再收复河湟故地,最终天下共享太平。大唐的天空,好像又要迎来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820年正月二十七日,宪宗突然在大明宫寝宫驾崩,享年43岁。消息传来,天下百姓大惊,惯于作乱的地方藩镇士兵却喜出望外。次日,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穆宗继位时年仅20岁,缺乏政治才能,所选用的宰相在藩镇问题上又处置不当,结果短短数年间,河朔三镇复叛,田弘正、田布父子先后为叛军所杀,为魏博田氏半个世纪的家族事业画上了一个血的句号,宪宗的努力付之东流。幸亏宪宗已经铲除了淮西和淄青,收服了宣武,环绕着河朔三镇建立了一个新的防御体系,这才使河朔三镇不至于像安史之乱那样重新危害中原。河朔三镇此次独立于中央,一直到唐朝灭亡都未能回归。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27:44 +0800 CST  
唐廷失去了解决河朔三镇问题的最佳时机,不得不采取姑息的办法,只要三镇能够抵挡契丹、奚的进犯即可。吐蕃也感到如释重负,急忙派人向唐廷请和。821年,就在宪宗去世后的一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遣使到长安,请求与唐廷会盟,确定双方的分界线,永为和好,目的就是将占领的唐朝河湟故地合法化。穆宗君臣同意了吐蕃的请求,于当年在长安郊区与吐蕃会盟。次年,唐廷派使节到吐蕃,与吐蕃大臣在逻些(拉萨古名)东郊会盟,双方约为兄弟之好,河湟故地的收复,就无从谈起了。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29:31 +0800 CST  
短短三四年,穆宗就几乎败光了宪宗奋战十余年所获的成果,藩镇重新横行,大唐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那么,正值壮年的宪宗为何在人生的最高峰突然驾崩,背后可有隐情?正史对宪宗的死因,始终是吞吞吐吐,讳莫如深。但根据明清之际大儒王夫之等人的考证,宪宗皇后郭氏就是谋害宪宗的元凶!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几乎可以称为是一种定说。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31:32 +0800 CST  
宪宗妃郭氏,是名将郭子仪的孙女。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汾阳郡王。儿子郭暖娶了升平公主为妻,仕途上倒也颇为顺利。据民间传说,升平公主成为郭家儿媳妇之后,开始颇为骄纵,在郭家颐指气使,甚至要郭子仪老夫妻向自己跪拜行礼,那郭暖自然心中不忿。平时不敢发作,某日郭暖灌了几杯黄汤,酒壮怂人胆,当即闯进内房,喝斥公主从此要对老郭夫妻行家人之礼。公主当然不从,郭暖大怒,对公主饱以老拳,这一下闯了大祸。大惊失色的郭子仪连忙将郭暖捆绑,送到唐代宗处请求处分。幸亏唐代宗深明大义,不但不偏袒公主,反而要求公主从此对郭子仪夫妻行家人之礼。公主经此一闹,也变得贤淑温良,成为千古佳话。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京剧,名曰《醉打金枝》,先后数次被改编为电视剧。这郭妃就是郭暖和升平公主之女。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40:54 +0800 CST  
有了这么一位将门虎女做老婆,而且其父母又有这么一段故事,宪宗心中对郭妃自然有所提防。郭氏系出名门,血统高贵,自是皇后的不二人选。但宪宗顾忌到郭氏的门第和家族实力,迟迟不愿立郭氏为皇后。史书认为,宪宗是担心郭氏成为皇后之后,会干预自己宠幸其他妃嫔。这固然是宪宗不愿立郭氏为后的重要原因,但唐代皇后权力甚大,在高宗时,武后甚至与高宗并称“二圣”,可见其影响。正因为这一点,唐玄宗晚年已不愿再立皇后,省得束缚手脚。宪宗不愿立郭氏为后,显然也是担心郭氏利用强大的母家势力,对朝政施加影响。尽管宪宗步步谨慎,还是没有逃得过郭氏的算计。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49:33 +0800 CST  
郭氏嫁给宪宗后不久,就生出了儿子李恒。宪宗即位后封为遂王。809年,宪宗册封长子李宁为太子。不料李宁于812年去世,重新册立太子的难题就摆在了宪宗君臣面前。宪宗近侍吐突承璀联合部分大臣主张立次子李恽为太子,但李恽生母地位卑微,三子李恒就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但吐突承璀等人并未因此受到宪宗的贬斥,而是继续受到重用,甚至更上一层楼。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母家实力如此雄厚的太子,对任何皇帝来说是很大的威胁。宪宗要想坐稳宝座,必须争取李恽一派大臣和宦官的支持,否则早就被郭氏和李恒架空了。吐突承璀也明白,自己算是彻底得罪了太子和郭氏。吐突承璀将自己的余生都献给了重新拥立李恽为太子的光辉事业上,与郭氏和李恒势同水火,而李恒的不争气又给了吐突承璀以活动的口实。
楼主 燕山春雨  发布于 2016-03-02 19:52:36 +0800 CST  

楼主:燕山春雨

字数:659

发表时间:2016-02-28 00: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13 21:22:06 +0800 CST

评论数:18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