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庄挽歌

再者,那时候衡量雨下的大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房檐滴答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中雨。如果一场雨,房檐都没有往下流水,那只能是小雨了。
夏天,村里最怕的就是连阴天。因为住着这样的房子,即使年年泥房顶,下雨下的时间长了,房顶的泥土也可能会被阴透而导致漏雨。再者,那时候各家人口普遍较多,房子住的都很紧张,相对的,放柴草的屋子就很有限。如果在连阴天到来之前储备的干柴不足,雨下到四五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有的家庭可能就吃不上饭了。试想一下,一家七八个人挤在漏雨的房子里,阴冷潮湿,周围是雨水漏在各种盆子里的滴答叮咚声,加上没有生火做饭的干柴,做不熟饭,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考古研究发现,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建造这样的房子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很方便,而且纯天然无污染,即使房子因为没人住倒塌了,用不了几年,就都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还给大自然了。可不像现在,一建房子,土地便几乎永不可耕种。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6 21:51:22 +0800 CST  
织 席
我们村里,对于特别财迷的人,有一个专有的称谓——勒篾(音迷)子,意思是,从织席的苇篾里,把里边的苇膜刮下来拿回家。勒篾子含有些许贬义,属于那种“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财迷。
我就曾经勒过篾子,因为我的母亲会织席。不管谁家里盖好了房子,里边靠窗朝阳的位置都要垒炕,炕通外间的灶台,其实就是灶台的烟道的一部分,上边睡人,需要在炕上铺一张苇子编的炕席。篾子就是苇子破成两半以后的叫法。吹过笛子的人都知道,笛子的膜,是苇子里边的最好用。但前提是,苇子足够粗,才可以保证里边的膜大小合适,足以把笛子的眼儿盖住。
织席的苇子是不管粗细的。织席之前,需要提前把苇子在水里泡,泡到苇子的叶子自己烂掉,这时候捞出来,用一种专门破篾子用的篾刀,一根一根的从苇子的根部中间下刀,顺着苇子的身子向头部划过去,把苇子劈成两半。篾刀和今天人们用的裁纸刀,从外形上有点类似,不过没裁纸刀这样精致,把手部分一般使用布条缠一下,用的时候不铬手就可以了。破篾子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干起来不是那么好掌握,弄不好不但被苇篾子拉了手,还会使苇子破不均匀,劈不到头,底下是半圆的篾子,头上仍然是圆形的苇子。篾子破开后,还需要用篾刀,将篾子里边的苇膜刮干净,这就是所谓的“勒篾子”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7 06:46:53 +0800 CST  
河北作家孙犁有一篇小说《荷花淀》,里边写到了织席,充满了朦胧的美。但是真正织席的过程,并不见得有小说里写的那样美好,保证质量是第一位的。席子是要往炕上铺的,人在夏天光着身子躺上去,既不能被扎着,也不能被划着。这就是说,席子的每一根篾子,都要求光面朝上,不能有毛边,更不能有折断。最难的就是席子的四个边,要达到不扎人不拉人的要求,就要使篾子得到充分的浸泡,才能保证在折返180度的时候不会折断,即使是好几年以后也不会。
我跟着自己的母亲破篾子织席的时候,就不记得自己的手清爽过,不是被篾刀割了,就是被篾子的边缘拉了。既要保证破篾子的速度,又要保证篾子的质量,对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来说,实在不是那么容易。原因嘛,我想,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观察的角度问题。当一个人抱着欣赏的目的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世间的一切,因为与自身没有利益关系,所以都可能是美的。但是换一个角度,当一个事物成为了自己非完成不可的任务,再美好的事物,也就失去了原本的美好,变得让人厌烦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17 15:56:52 +0800 CST  
村庄的祭奠 之 家 具
关于村庄的记忆,似乎除了吃,就是无穷无尽的劳作,所以,家里的生产工具是不能不提到的。这里我所说的家具,指的是每家的生产工具,或者说是创收的主要用具。因为那个时候,除了养猪养鸡,一般农户也只能靠纺线织布,不但解决自己家里人的穿衣问题,还能为家庭增加收入。
要说农民家里比较大的家伙,应该还有很多,像什么马车,犁,耧,等等。可这个时候是合作化,生产队,一切生产工具都在生产队里,所以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也就只剩下纺线车和织布机了。
纺 车
纺线车,那个时候别说农村,在城市里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解放区人民齐丽丽擦啦啦索啦啦啦太,纺线线呀么嗬嗨。电影里某总理大臣当总理大臣之前,在某边远山区摇纺车的镜头,是深入全国人心的经典画面。可见,纺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
其实纺车构造特别简单,简单到现在的人看了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纺车整体都是木制的,木制的支架就是两根向上的棍子,大概三十厘米高,两根棍子的顶端横向相距十五厘米左右,有一根横轴,就像是现在自行车的轴,周上边向外发散的几根木条,像是自行车辐条。从外形上看,纺车纺车的主体很像自行车的轮子,只不过没有外圈的瓦圈和轮胎,“辐条”的顶端每根木条互相错开,顶端形成两个相对的圆形。在轴的部位装一个把手可以摇,使没瓦圈和轮胎的车轮像自行车轮子那样转。“辐条”的顶端是互相交错的,成为两行,每根“辐条”最外端有个小眼儿,把线从小眼儿里穿进去,就是所有“辐条”顶端封闭起来,形成一个名符其实的轮子。这个轮子的作用是皮带轮的大轮,手摇纺车使轮做圆周运动,然后通过一根线作为皮带带动一根铁质的顶杆,顶杆的直径也就二三毫米,是为小轮。右手摇动纺车,顶杆的转速200倍左右于手摇纺车的速度,左手把棉花拉成线绕在顶杆上,使得顶杆上出来的线很密很均匀。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0 15:41:19 +0800 CST  
上边说的很热闹,其实动作并不复杂:右手不停地竖向画圆形,左手拉住线左右运动,棉花就会变成线缠在了纺车的顶杆上。不费什么力气,需要左右手协调动作,有点枯燥。但这纺车的“纺”,却是男耕女织的“织”的前提。女孩子大概从十岁左右就开始学纺线了,纺线的质量标准是纺出来的线细密,均匀,有足够的韧度,才能为织出高质量的布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摇纺车的右手转速要快,拉线的左手拉的速度要匀称,否则纺出的线粗细不均,疙疙瘩瘩的,织出来的布质量也不会好。
真佩服我们的先人,在没有大量钢铁产量,没有车床刨床铣床的年代,仅仅利用几根木条几根线,和一根几毫米粗的铁针,利用皮带轮的原理解决了纺线需要的转速问题,几千年来解决了这块占世界将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上的人民的穿衣问题。即使近代工业在十五世纪已经在中国大地上萌芽,利用水力驱动,效率高很多的机械纺织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产生,可直到三十几年前,广大的中国农村,仍然把这样木制的纺车作为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1 08:03:07 +0800 CST  
织 布 机
纺线的目的,是为了织布。人类告别蒙昧的标志是农耕,是有羞耻之心,知道穿衣服。而且,夏天一过,北方的冬天是需要衣物御寒的。
女孩子一般长到八九岁就开始学纺线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告诉人们,纺织是女人的活。所以,只要不是地里的活特别忙的大麦二秋,各家的纺车都是从早转到晚。纺出的线在顶杆上成一个陀螺形状,叫纺线锤。纺线锤从顶杆上直接拔下来,缠到专门的落子上。落子就是一个木制的十字架,十字架的外端各安装一个二十厘米左右互相平行的木棍。十字架中间有眼,可以把落子穿到一根细铁棍上,以铁棍为轴,右手转动落子,左手握住纺锤,纺锤上的线就可以很快的缠到落子上。落子缠满,一个落子就成为织布机的一根“经线”。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1 14:02:09 +0800 CST  
织布机的构造有点复杂。主体是一个长约两米,高约一米半的木头框架,框架的一头可以坐人,下边有两个脚踏板,各自带动框架上两排横木。横木上边布满密集的小孔,可以把线从对面的一端穿过来,绑到坐着的人面前的一根细木棍上,这就是所谓的经线。一个落子是一根经线,两根横木穿两排经线,右脚一踩,一根横木低下去,所带动的经线和另一排经线在细木棍前形成交叉,把穿了线的织布梭子从右边投到左边,织布梭子带动的是纬线。梭子投完一次,经纬线完成一次交叉,然后左脚踩下去,两排经线绕过第一根纬线形成交叉,左手的梭子投到右手,织布的一个动作算是完成。
当然织布机并不是这样简单,在投过一次织布梭后,织布机上有另一个小框架,织布人用手拉住框架前后运动,用力把纬线和经线的交叉处打一下,使经线和纬线交合的更加紧密,没有弯曲和缝隙,这样织出来的布才会紧密,均匀。脚踩和投梭的动作比较有节奏,形成“哐当--克拉”这样的声音,循环往复,日复一日,各家的妇女、女孩基本上把空闲的时间都投入到摇纺车和踩织布机这两个非常枯燥的动作之中去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1 16:47:44 +0800 CST  
一般人家为了使织出的布好看,做出衣服有型,织布之前要“浆线”。浆线的时候,是小孩子比较高兴的时候,因为-----要有好东西吃了。
浆线用的浆,是用麦子面做的。和好的面放在锅里反复漂洗,直到面里边的浆全部洗出来,只剩下面筋。怎么样浆线,说实在的,我没有太关注过,我所关注的是剩下的这面筋。今天的小吃摊上,烤面筋仍然是比较受欢迎的食品,在馒头都难得吃上的年代,虽然没有现在烤的这样味美,也很容易让我们欢呼雀跃,大快朵颐的。
不由的又想起织女的故事。上述所说的纺车和织布机,其工作的效率是可以想象的,即使家里的女人终日劳作,还是不能保证所有家庭成员每年都有新衣服穿——织出来的布,需要上交来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这种劳作是从小女孩,一直持续到老太婆,直至做不动才算为止。在这永无休止的劳作下,农村的女人们,除了神话里的人物,还能看得见别的希望吗?
当然,这里是华北平原,是种棉花的,所以才会纺线织布。有的地方不种棉花,养蚕抽丝做衣服。既不养蚕又不种棉花的地方是怎样解决穿衣问题的,我不知道,反正所有的人都没有不穿衣服。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2 10:15:35 +0800 CST  
手 推 车
我小的时候,正是合作化,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当然产出来的粮食什么的,也都是生产队的。生产队交够了公粮,留够了种子,剩下的分给社员。当然,麦茬子及各种庄家留在地里的茬子是不用往上交的,需要各家自己刨起来,用手推车推回家,晒干了当柴烧。
独轮手推车是家庭里最主要的运输工具。手推车也有两种,一种是轮子上边加一个平板的,一种是轮子两边装东西的。平板车的重心比较高,平板上边可以加竖着的木板,适合运输土、粪等散装的东西,叫土车子。另一种是轮子两边各一个木制的框子,重心比土车子低,如果要运土,需要在两边加上荆条编织的筐,叫红车子。土车子一般在家里、生产队干活用的多,红车子一般都是上河工用的多。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3 08:26:48 +0800 CST  
???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3 13:32:56 +0800 CST  
六零年代初,我出生前的某年,“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某处工地。四十岁的宝树大爷,望了望眼前排满泥土的红车子,心里暗自合计:好家伙,怕不有一千二百斤!要搁到十几年前自己二十郎当岁,把这车土推到河岸上,应该是不成问题。可现在,自己四十了,不再是当年的棒小伙。再说,自从来到这子牙新河的工地半月了,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没办法,全国人民都在挨饿,这工地上也只能吃个半饱。看看周围工友和领导热切的目光,想想中午吃的烙大饼和猪肉炖粉条,豁出去,拼了!制止了准备到前面拉牵绳的工友,他准备自己把这一千二百斤推到十米高的岸上去。
宝树大爷运好气,双手一较劲就把车子抬起来了,颠了一下感觉一下平衡,就觉得肚子里咯噔一下,他也没在意,一步一步把车子推到了岸上。这一下,整个工地欢声雷动,羡慕佩服的目光投射到英雄般的宝树大爷身上,摄影机咔嚓咔嚓在他身上闪个不停。这时,就见宝树大爷满脸痛苦,慢慢跪了下去,原来刚才在河底颠那一下,因为用力过猛,加上中午吃的太多,他的肠子断了!被送到医院的宝树大爷没抢救过来,五个姑娘之后唯一的儿子,我的福星哥,那时候刚刚出生两三个月。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4 09:49:43 +0800 CST  
据说宝树大爷特别壮,特别能吃。具体有多壮,能吃多少,我没见到。我只知道他的儿子,我的福星哥,只有一米六多一点的个头,可谓瘦小枯干。比起他的叔叔宝林大爷,和堂兄福生哥,真看不出是一家人。宝林大爷个头足有一米八,但不是特别壮实的样子;福生哥个头到没有那么高,但是因为据说在地区篮球队训练过,所以看起来虎背熊腰。据说我们村和他同岁的男孩共有七个,另外六个加起来,摔跤没有摔倒他,反而被他自己一个一个扔出圈外。
平板推车装不了那么重的东西,因为,平板车的木框没那么高,加上车子的重心比较高,不太好掌握平衡,所以装载的重量有限。即使满了,也不过二三百斤。我能架起独轮车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到地里割草,挂上四个水桶到机井打甜水,还有生产队分粮食。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队里分麦子,六百斤麦子,五个口袋装上去,我掌握平衡就十分困难,歇了好几气,才把麦子推回家。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4 11:03:12 +0800 CST  
那时候集体化,牲畜都有生产队集体饲养,种的粮食也是先交够了公粮,留够了种子,剩下的再分给各家各户。种粮食的秸秆,当然也全部是集体的,所有的秸秆全是,生产队要用来喂牲口。割完秸秆剩下的茬子,按人口分到各家各户,家里人自己刨出来,弄回家晒干了当柴烧。刨完茬子的地,还要用耙子把剩下的叶子搂干净了,也是晒干了当柴烧。就这样,各家的柴火仍然是不够烧,需要把地里的树叶呀,各种灌木呀,牲畜不吃的草啊统统弄回家去。所以那时候到了深秋,田野里真可谓是一毛不见,光亮,就像扫干净的院子。这些,可都离不开手推车的功劳。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4 14:41:10 +0800 CST  
镰 刀
说到镰刀,那时候的用处也非常多。
其实,镰刀并不是说的一样东西,而是两样:镰是一种,镰刀是另一种,结构不同,用途也不一样。
镰,是专门割麦子谷子豆子等收庄稼用的,长长的木把,是车床加工出来的,表面非常光滑,供销社才能买到。镰头是个一端有粗圆孔的刀片,圆孔和刀刃的方向相同,把镰把套在粗圆孔上,就可以使用了。镰头的钢口比较好,把大概有四五十厘米长,对应大人的一大步。割麦子时先用镰头将麦穗拢住,左手一抓,镰头贴地一割,就是一满把,放到专门的钥子上,再进行下一个动作。基本上是迈一步割一把,速度很快。割谷子的动作与割麦子一样。
再早的时候,因为麦子地都是旱地,肥料又不足,麦子长得比较差,收麦子的时候,都不用镰,直接用双手拔。不管男女,每个人一垄,搁几垄专门有一个人打钥子。打钥子专门拣长得高的麦子拔,拔一把并拢了,从根部分开,从麦穗头部一拧,这一把麦子就成了一根线,其他人拔的麦子都放到钥子上,后边专门有人捆成一捆。这样互相配合,可以提高效率。各家的小孩子,从听得懂人话开始,就开始加入到收麦子的大军里边,在自己家大人所分的那一垄里“加傍”,减轻大人的负担,因为,谁先到头,是可以休息等后边的人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6-28 12:50:31 +0800 CST  
我十来岁的时候,开始打深井,化肥也开始得到应用了,这样,麦子的产量得到了成倍的提高。麦子种的更密了,长得更粗了,浇过水的地板结了,再拔麦子拔不动了。这个时候,镰才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也不再用人专门打钥子,改成草绳直接捆,“加傍”的孩子,改成了“加镰”。所以,虽然粮食产量得到很大提高,收麦子的效率也随之成倍提高,麦秋的时间,并没有随之延长,仍然是二十来天。
女作家张洁,有一篇散文《拾麦穗》,写得非常美。但是,实际的麦收,可没有张洁写的那么美好。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家里的女主人开始做饭,男主人开始磨镰----经过一天的使用,早就不快了,需要每天磨才能保持速度和体力。小孩子们哈欠连天被叫起来,睁不开眼。有时候说起不来,腰疼,就会得到训斥:小孩子哪里有腰?明明是装的!吃完饭下地的时候,天仍然不亮,这时候天一般还非常冷,需要穿棉衣棉裤。等到太阳慢慢上来,天开始变得很热,夹衣都穿不住。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8-31 10:44:29 +0800 CST  
我十来岁的时候,开始打深井,化肥也开始得到应用了,这样,麦子的产量得到了成倍的提高。麦子种的更密了,长得更粗了,浇过水的地板结了,再拔麦子拔不动了。这个时候,镰才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也不再用人专门打钥子,改成草绳直接捆,“加傍”的孩子,改成了“加镰”。所以,虽然粮食产量得到很大提高,收麦子的效率也随之成倍提高,麦秋的时间,并没有随之延长,仍然是二十来天。
女作家张洁,有一篇散文《拾麦穗》,写得非常美。但是,实际的麦收,可没有张洁写的那么美好。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家里的女主人开始做饭,男主人开始磨镰----经过一天的使用,早就不快了,需要每天磨才能保持速度和体力。小孩子们哈欠连天被叫起来,睁不开眼。有时候说起不来,腰疼,就会得到训斥:小孩子哪里有腰?明明是装的!吃完饭下地的时候,天仍然不亮,这时候天一般还非常冷,需要穿棉衣棉裤。等到太阳慢慢上来,天开始变得很热,夹衣都穿不住。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8-31 10:44:51 +0800 CST  
麦收一般要持续二十多天,割完了麦子拾麦穗,拾完麦穗刨麦茬,刨完了耕地种玉米。这时候一般都是抢收抢种,跟天气争收成,很多时候,麦子没收完,就开始下雨,紧接着雨季就会来到。如果不及时收,熟透了的麦穗就会把麦粒自己开在地里,雨一来,一年白忙活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8-31 15:02:50 +0800 CST  
好在麦收的时候,各家一般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蒸馒头,或者烙饼。这个季节没什么菜吃,一般每户都会把平时积攒的鸡蛋腌起来,留到麦秋活累的时候吃-----过日子的家底儿,这个时候不用,就会使家里人有意见了。
我们那时候所用的镰刀,刀头和前边所说的镰是不一样的,比镰的刀头宽一些,是铸铁的,没有钢口,和镰刀把一体。镰刀把的长度比镰把短,大概三十厘米的样子,末端尖细,插进一个长约十厘米,粗约三四厘米的木棍里当把手。镰刀的用法和镰也稍有不同:镰的主要用途是割,镰刀的主要用途是剜,主要用考挖野菜,也用于割草。
在村里,孩子长到能背起筐的时候,就开始下地挖野菜了。牲畜集中到了生产队,农户家里可以养一两头猪和一两只羊。养猪最主要的用刷锅的泔水,不够,再辅以各种各样的野菜。初春的时候,野菜刚长出来,挖回家的野菜除了喂猪,嫩的人也可以吃。那时候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吃起来是安全的,吃法也有很多。现在,城里的人们花钱买野菜吃,还担心不安全,那时候,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野菜也在餐桌上唱过主角的。每天早起吃饭以前,背起筐到地里转一圈,一筐头装满了,家里的饭也差不多做好了。吃晚饭,还要去割草。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8-31 15:04:10 +0800 CST  
麦收一般要持续二十多天,割完了麦子拾麦穗,拾完麦穗刨麦茬,刨完了耕地种玉米。这时候一般都是抢收抢种,跟天气争收成,很多时候,麦子没收完,就开始下雨,紧接着雨季就会来到。如果不及时收,熟透了的麦穗就会把麦粒自己开在地里,雨一来,一年白忙活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8-31 16:31:48 +0800 CST  
每家的院子里、大门口,每天都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晒着,晒干了卖给生产队。当然,生产队所养的牲畜比较多,主食是玉米秸秆,不够,再从社员手里收干草,给现钱。所以,为了尽可能多的从队里挣到现钱,小孩子们便没多少时间属于自己了。但是割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有人都割,弄的地里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尤其是离村子近的地里,根本就没草。因此,那时候割草,最主要的特点是游动,背个筐拿把镰刀,不停地走,专门找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背的筐一般是带根绳子的,可以装很多的青草。记得上二年级那年,生产队破天荒的开始收没有晒干的青草,按重量给现金。有天上午,我四处游动的结果,所获得的一大筐青草,自己一个人根本背不起来。好不容易找个人帮忙背起来,就再也不敢放下去,一直背了三四里地,背到指定的地点过称,六十七斤!现在想想,让我背上六十七斤的筐走上三里地,都有点不可思议,那时候,我才只有八岁。
曾经割过草的人们,大部分手上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伤疤。因为割草的时候,遇到草多密集的地方,左手拢着,右手拿镰刀是要抡圆了以很快的速度划拉的。如果都是平地,一般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一旦遇到硬土坷垃小砖头什么的,镰刀被碰一下蹦起来,割到自己手背上那就是很正常的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16-08-31 16:34:08 +0800 CST  

楼主:592851055

字数:127645

发表时间:2016-06-08 19: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5 13:42:59 +0800 CST

评论数:17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