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庄挽歌

@我也不晓得2020 2020-12-26 22:54:14
你要说的是60年以前,我没话说。但是时间到了70年前后,人们的人情已经消耗殆尽,文革一把火,让大部分人,尤其是农村人,看不到吃饱饭、日子越来越好的希望。所以,人们的精神状态,就成了那个样子。
一句话,人活着,需要有希望,生活越来越好的希望。当那个希望变得越来越远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一直保持饿着肚子战天斗地,可能吗?————
————————
———————
@592851055 :“看不到吃......
-----------------------------
你说的经济增长速度,跟农村百姓的生活状况,不成比例。不知道你的数据从哪来?你知道文革期间农村每年有多少人要饭吗?我这篇帖子后边会写到,到时候你是不是又会气急败坏,无休无止?敬请期待吧。
你连文革都在赞美了,我也就不必有什么顾忌,以辩论着自居,当自己是什么文明人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03:58:10 +0800 CST  
村里的小孩子们大都爱热闹,冬春两闲不用下地干活,观看民兵训练也跟看戏一样。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村里的年轻人,训练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为吃自己家的饭,训练消耗体力大了,需要增加饭量,村民不高兴。只有偶尔公社组织各村基干民兵一起训练的时候,公社管饭,子弹也多一点,训练的效果相对好一些。我曾经有一次专门跑了五里地到公社专门的靶场看民兵打靶,枪法比我们村的民兵准多了。公社集中训练的,都是各村的精干人员,大多都是退伍兵,不管是素质还是身体,都比我们村的所谓民兵好很多。
其实各村的民兵训练,普遍没多大的用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指望这些人,别说上战场打仗,听到枪声能不逃命已经不错了。就算是平时有枪的那些村子,民兵也就是那么回事。离我们村六里地有个村子叫小上官,离公社驻地远一些,虽然村子不大,村里的民兵连平时是有三把枪的,公社要求他们村训练的时间也比我们村要多。大概75年前后,有一次村子里晚上进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被村民抓住了,民兵连长带着三个民兵,连夜把陌生人用枪押到了公社。公社经过审讯,此人是从某城市流窜到我们村来的,在城市里有案底,曾经加入过某流氓团伙,盗窃强奸案子都犯过。可笑的是,罪犯没什么事,公社审讯的人员也没什么事,小上官的四个持枪民兵却出事了。等公社审讯完了让他们回村,连长带着三个人三把步枪,不敢回村了!四个人不管公社武装部和派出所的怎么鼓励,就是不走,一定要等天亮再说。后来被逼的没办法了,才吞吞吐吐说出不敢回村的原因:这人是城市里流氓团伙的,谁知道他的同伙会不会在半路上出现?我哈哈,平原地区,四个人三把枪,六七里地,这就是民兵训练的效果!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08:03:02 +0800 CST  
@我也不晓得2020 2020-12-27 13:48:48
你娘没告诉过你,做人要有人味吗?你说的那些华丽数据,跟老子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老子那时候吃不饱,上学第一节语文课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你跟老子讲那么多屁话,都是从哪儿学来的?老子在说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你一直往毛身上引导,到底什么目的?——
———————
@592851055 :你娘没告诉过你,做人要有人味吗?做人要厚道。不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更是连畜生也不如,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
你娘看来没告诉你,不但要说人话,而且要听得懂人话吗?
老子只是说自己的生活,跟你娘,跟老毛有什么关系?难道是你娘跟老毛有关系?岁数也对不上啊?
你总是把你娘跟老毛扯到一起,跟老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回家去吧,会娘胎重新造一次,也许你就能听懂人话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13:55:08 +0800 CST  
@我也不晓得2020 2020-12-26 22:54:14
你要说的是60年以前,我没话说。但是时间到了70年前后,人们的人情已经消耗殆尽,文革一把火,让大部分人,尤其是农村人,看不到吃饱饭、日子越来越好的希望。所以,人们的精神状态,就成了那个样子。
一句话,人活着,需要有希望,生活越来越好的希望。当那个希望变得越来越远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一直保持饿着肚子战天斗地,可能吗?————
————————
———————
-----------------------------
@592851055 2020-12-27 03:58:10
你说的经济增长速度,跟农村百姓的生活状况,不成比例。不知道你的数据从哪来?你知道文革期间农村每年有多少人要饭吗?我这篇帖子后边会写到,到时候你是不是又会气急败坏,无休无止?敬请期待吧。
你连文革都在赞美了,我也就不必有什么顾忌,以辩论着自居,当自己是什么文明人了。
-----------------------------
@我也不晓得2020 2020-12-27 13:17:46
爷爷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什么东西,八十年代中国要饭的一样也不少:但并不妨碍你们这些右狗歌功颂德。你造谣说,文革期间,“看不到吃饱饭、日子越来越好的希望”。爷爷不过用国家统计局来打你b脸。赞美文革不知从何谈起。这烂水平,居然还是教育工作者。岂不误人子弟。要说赞美文革,也是统计局呀
我也不晓得2020:
2020-12-27 12:55:08 评论
@592851055 :放你娘的狗屁,70年代难道不比60年代更加富......
-----------------------------
你娘那个统计局,数据什么时候不是凑起来的?你自己的脑子里都是屎,眼睛里也都是屎吗?你娘那个岁数,六十年代前过得什么生活,七十年代过得什么生活,需要别人告诉吗?统计局的数字,能改变老百姓的生活吗?真是该回娘胎重新创造过,你才能听懂人话,才会说人话吗?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14:00:19 +0800 CST  
@592851055 2016-09-12 08:27:07
说起来简单,现在一般的饭店里也有,不过饭店里的茄夹,两片茄子也是分开的,是裹了面下油锅油炸的。油炸的东西,不但不能保持茄子的原味儿和水分,而且茄子本身不能与馅儿从味道上充分融合,吃起来形似神不似,相去甚远。由于加工的复杂,现在许多菜品都是油炸,包括各种鱼。炸出来的东西又干又硬,又没有味道,让人难以下咽。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了,凡事讲求效率,却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和生活本身的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
老子明白你狗日的什么意思,出口就喷,逼的老子反击,最后被版主封了这个帖子。你这点小九九,早给你号脉号出来了。老子不怕,反正老子也不是什么狗屁的教育工作者,只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教育从业人员,不怕你吃人饭不拉人屎的泼粪。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14:05:47 +0800 CST  
@我也不晓得2020 2020-12-27 14:05:52
你娘没告诉过你,做人要有人味吗?你说的那些华丽数据,跟老子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老子那时候吃不饱,上学第一节语文课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你跟老子讲那么多屁话,都是从哪儿学来的?老子在说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你一直往毛身上引导,到底什么目的?—————
————— @592851055 :你娘没告诉过你,做人要有人味吗?做人要厚道。不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更是连畜生也不如,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
明白了,原来你就是毛遗落在民间的孽种,心里特别脆弱,谁一提到六七十年代中国人过的日子不好,就跟骂你先人一样,惹得你肯定跳脚。不就这点事嘛,有什么不好理解?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14:08:09 +0800 CST  
虽然对付坏人很菜,但是用来对付自己村的村民,民兵足够了,哪怕连枪都没有。前边所说的护青队,基本都是由民兵组成,护青队是临时组建,民兵连可是常设机构,连长是当时的大队领导之一。那时候的民兵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国人某些方面的特点,见了恶人怕得要死,欺负本村老实巴交的村民就成了凶神恶煞。尤其对于那些平时跟自己家关系不太亲密者,用我们老家的话就是,恨不得逮着蛤蟆攥出尿来。大家普遍有一个认识,吃不饱饭是普遍现象,到地里偷点粮食什么的,乡里乡亲一般发现了不会太过分。要是认真起来,就可以上纲上线,定你个破坏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挖社会主义墙角什么的罪名,开大会批斗。可是这些人自己,却是时不时到地里摘一些花生、毛豆、绿豆等稀罕庄稼,在一起煮着吃。大多数时候,有剩余,每个人可以分点带回家去。因为护青队的人员,都是不固定的,或者轮换的,大家都知道“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道理,能沾一点是一点。
大概是在78年以后,民兵训练的频率越来愈少,到后来很难看到集训,村里的民兵连长这一职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有了,改成了治保主任。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16:37:22 +0800 CST  
我真的不想这样。那个不晓得2020
大放厥词,竟然攻击领导人,结果,貌似被版主封杀了。虽然,我对版主也有一些意见,不理解。但这次,我支持版主。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7 19:56:40 +0800 CST  
猫冬之七 看 电 影
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 ,村里的人们对除了春节之外的节日并不十分重视,倒是偶尔看一场电影,弄得像过节似的,很是热闹。
那时候村里没电,到了晚上没什么活动,早点睡觉又睡不着,十分的无聊。解放之前的人们,也就是偶尔几个村子碰钱请个戏班子唱唱戏,除此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老人们喜欢听戏,没别的爱好。这时候村里有的人家开始有收音机,村里人们把收音机叫做戏匣子,因为它大都是木头外壳,方形像个匣子,而且播放的主要节目是样板戏。除了收音机,有的时候会有走村串户的说古书的来,偶尔公社放映队来放一场电影,相对来讲娱乐比以前多了。
但是,电影不会经常有,一年也演不了几次。因为新电影的产量,没有像现在这样,一年有几十几百部。而且,一个县几十个公社,一个公社几十个村子,总演那几个旧片子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就更显得少。除了八个样板戏,大概就是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总之以战争题材为主。许多现在岁数比较大的人,对于那时候的电影台词和插曲十分熟悉,可以说张口就来,并不是他们对于那些有多么的喜欢,实在是因为看的次数有点多。上述说的那些电影,对于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有的可能看了几十遍都不止吧。自己村里演的时候看,周围十里八村演的时候也要去看。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8 08:46:43 +0800 CST  
每次公社放映队一来,大家早早的就知道了。他们会在吃过中午饭以后早早的来到村里,选好场地,趁着天大亮的时候,架起两根很高的杆子,在上边绑好幕布。一般会在生产队的大院里,或者在场院里,大部分时候,直接就在大街上。
这时候,各家的小孩子们就会早早的在现场摆好自家的櫈子,占座。先占的,自然是最利于观看的中间部位,距离也合适。那些来得晚的,就只能在外围,或者远距离观看,或者到背面看反电影。天一黑,早早就吃完了饭的人们成群结队提前到达,很快电影放映现场已经是摩肩接踵,人声鼎沸了。各种声音都有,但是大多是小孩子吵闹的声音,一直到柴油发电机的声音响起来,放映机前边的电灯亮了,电影正式开演,才会消停下去。因为电影一开演,小孩子们的精力体力到了极限,基本上就只剩下睡觉这一个节目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8 15:37:34 +0800 CST  
往往,电影现场,都会发生许多故事。不管哪个村看电影,都会聚集许多村子的人,有的是本村人请来的亲戚,有的是互相转告自己来的。那时候人们的通讯不发达,但让我想不通的是,每天哪个村子放电影,放什么片子,大家经常都会知道。电影放映之前,会有许多语言上的,甚至肢体上的冲突。由于占座抢位置,或者不同村子的人以前有矛盾,这个时候不期而遇,就会捎带着解决一下。解决的方法,当然是关羽和张飞那样——开打,或者二人单打,或者演变成群殴,这都成了看电影的一种常态。这次解决不完,或者结下了新怨,留待下次看电影解决,不管下次是在哪个村子看。有许多人,是不怎么看电影的内容,主要在找人的,有的是找仇人,也有不少是找心仪的人,趁这个时候幽会的。尤其是断片的时候,或者是发电机坏了的时候。由于放映技术的问题,或者胶片时间过长,断片是经常发生的。柴油发电机因为老旧,也经常会出故障。
其实那时候的电影就那么几部,没多少新的。一般正片放映之前,大都会放加片,也叫新闻纪录片。至于是什么时候的新闻,那就没准了。大多时候都是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国来宾,或者是各行各业取得的新成就,再不就是最高指示最新指示。新片子到了农村,会有好几个公社抢着先放,大家争执不下,于是发明了传片。为了对新电影先睹为快,三个或者更多的公社的几个村子同时开始放,第一个村子放完第一卷片子,第二个村子的人在现场接上,骑自行车飞快的送回自己的村子,用手摇的方法将放完的片子倒回来重新放。下一个村子的人会在第二个村子等着,以此类推。一般派去传片的会有好几个人,因为大多数电影会有四卷左右的拷贝,放完一卷传一卷。那时候自行车少,路不好走,放映机老旧不好用,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就有等到最后一个村子传完片子,电影放完,天都亮了这样的的现象。
临近村子演电影的时候,大家一般也会携家带口的走路去观看,哪怕放的片子已经是老掉牙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也会去,因为架不住家里的孩子们央告。大人们劳累了一天,吃完饭再背上孩子走几里路,或带上凳子,或到了地方站着看一会儿,之前最积极的小孩子往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尽管如此,几乎所有人下次仍然乐此不疲。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应该是群居动物,所以老子所谓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只能是作为理想说一说。既然是群居动物,爱热闹也就是天生的,伴随着爱热闹这一现象,互相之间的冲突和纠纷也永远不会停止。再怎么发达,也是为了方便联系方便交流,而不是相反。现代社会,网络的发达使得宅男宅女增多,这绝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正常状态,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人只要互相交往,就会发生很多故事,就会不断的有新的电影产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电影里的主角,同时也是别人的电影里的配角,谁都一样,不管能力大小,钱多钱少。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9 08:16:15 +0800 CST  
猫冬之八 大公鸡
在能够自己玩之前,有几年是被哥哥带着玩的。
哥哥比我大六岁,据说开始上学了,还要背着我去上学。当时不止他一个上学带个“拖油瓶”,类似的带着更小的弟弟妹妹去上学的,可不算是少数。有的一两岁,有的两三岁,小学校没有院墙的院子,几乎就成了村里的幼儿园。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己走路刚走稳,走远了不可能。大的不一定抱得动,经常在后边背着。去哪里,都是大的说了算,大的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大一点的孩子,看这样的孩子很烦人,走不了远路,还容易哭。有时候想干点坏事,偷点吃的什么的,都不敢,怕小的跑不动被人抓住。当然,自己很烦人这一点,我当时并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怕我哥,即使大了以后,我俩的关系,也并不是很亲切。反过来,我看大了弟弟妹妹,我们三个的关系就很好。
对于当时这一段经历,我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唯一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哥哥经常带我去爱国家。爱国家严格来说跟我们家住对门,但是我们家开门朝向另一边,在胡同这边没有门,这样走起来变得有点远。可能大家都有记忆,小时候的玩伴,固定就是那么几个,一说到出去玩,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去找的,就是现在所谓的“死党”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9 11:43:59 +0800 CST  
到爱国家之后会怎么样,他们在一起玩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了。每次走他们家门之前,我都不会意识到是要到他们家去玩,那时候太小,还不认识路,记忆也不会很久。每次直到看见他们家大门,才会突然间唤醒我的痛苦回忆,再也不想往里走,央求哥哥别去了。不知道过程是怎么样,最后都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往他们家的院子里走。一边走,一边四处观察,心里一边一边的央告默念,千万别让他们家的那只大公鸡发现我。
爱国家的院子,进去之前有一条院内的胡同,这条胡同在我看来特别的漫长。其实他们家的这条胡同,今天看来也就是不到二十米,一座宅院的距离。他们家的院子里住了两家,爱国家在里侧。就是这二十来米,却成了我多年的噩梦。
当时农村,几乎每家都养鸡,养的都是农村的土鸡,土鸡是不会攻击人的。但是,爱国家养了一只公鸡,比一般家庭的土鸡大很多,据说是一只“洋公鸡”。洋公鸡哪里来的,我从来都没有问过,长得什么样子,也已经记不清楚。公鸡本来就比母鸡大一些,浑身的毛色也是五彩斑斓,非常漂亮,头上的冠子也比母鸡头上的高很多。在我的印象里,这只大公鸡站在我的面前,恐怕跟当时的我差不多高,甚至可能比我还要略高一些。对我来说,这家伙可算是高大威猛,站在我面前简直是威风凛凛。要想攻击我,如果没有人保护,即使不蹦起来,也可以把它长长的尖嘴,咬到我的头部。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29 14:47:11 +0800 CST  
其实和哥哥一起进院子的时候,他都是保护着我的。有的时候明明进院子的时候没有看到它在,刚刚有些侥幸的定下心神,它却不知道从哪里转出来,向我发动进攻。当时的我太小,大概不到三岁,没有还击和躲避的能力。虽然哥哥想尽办法遮挡,这只可恶的大公鸡,却总能找到空隙咬到我,简直让我痛不欲生。每次,都是在他们全家人的驱赶下,我才能暂时躲过公鸡,进到他们家的屋子里。
后来听爱国家的人告诉我,这只公鸡,并不会向除我之外的其他人发动进攻。据大人们说,好多动物,会欺负比较害怕它们的人。比如一些家养的狗,见了所有人可能都是老老实实的,往往对比较怕他们的人不停地狂吠。这只鸡大概也是如此,因为我的弱小,记住了我的形象,才会每次把我咬的落花流水,大哭不止。
几年以后,我自己能出去玩的时候,再到他们家,却没有发现他们家有攻击人的公鸡了。当时的农村家庭,养鸡一般不会超过两年,之后或者卖掉,或者杀掉。所以我被那只大公鸡欺负的时间,恐怕前后也不会超过一年,这短暂的时间成为了我永远抹不掉的伤痛。据说,我小的时候,是村里有名的皮肤又白又细嫩的小孩。尽管每次都有人保护我,那只公鸡中的战斗机,却总能躲过所有人的保护,准确的将它的尖嘴,啄到我稚嫩的脸蛋上,让我痛不欲生。

一般来说,两岁左右刚会走的孩子,是没有什么记忆的。能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甚至能让我记得每次过后我都会央求哥哥不要再去他们家,而且哥哥每次都会答应我,可见它留给我的记忆有多深。多年以后,看电影《刘三姐》,里边的人唱到:什么生来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我毫无迟疑的立刻反应过来:是大公鸡!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30 17:10:55 +0800 CST  
猫冬之 “说媒”
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有一杆旧时候的铁枪,就是所谓的“红缨枪”了。木制的枪杆有五六尺长,磨的很光滑,是硬木的。铁质的枪头还没有生锈,说明被废弃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这杆枪,是父亲当年参加村里的社火,闹秧歌的时候用的。除了我们家,村里不少人家还能找到类似的兵器,都是差不多的用途。据说,当年村里的年轻人大都练武,除了社火,也有习武强身的含义。不过到我记事的时候,以前在村里教授大家武术器械的师父,已经没有了。村里的男孩子们,除了强身健体,都不知道这些旧式的兵器怎么耍。

据说,当年闹社火,除了耍兵器 的表演,还会有很多项目,像踩高跷跑旱船,都会有。另外,秧歌当中的各种角色,跟戏台上打扮化妆的一样。不同的是,戏台上的角色,男女都有,而村里的秧歌当中的角色,只有男孩子参与。那时候的农村人观念还比较陈旧,女人登台表演,大部分人家不能接受。有其女孩子,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涂脂抹粉的扭腰撅屁股,有伤风化。
到我出生的时候,这些娱乐活动,已经被“破四旧”给破掉了,戏装什么的都已经消失不见,就只剩下了这些没有多少铁的旧兵器。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31 10:12:40 +0800 CST  
我们村不大,只有百十户人家,五百多人。这百十户当中,大多数都是一个姓氏,多少年前一个老祖宗。其余零零散散十来户外姓的,大都是当年在村里给大户人家当长工定居下来的。这些外姓人家当中,有一户姓吴的,只有哥俩,老大吴老堂,老二吴老行。原来给人家当长工,没房子没地的,年轻的时候没能娶到媳妇。后来解放了,翻身了,分了财产分了地,虽然已经四十来岁了,仍然盼着成个家传宗接代。于是四处托人给俩人说媒,一来二去的,就被村里的坏小子们打起了主意。
村里有一个小名叫三文的,家里原来是财主。上过学,识字,用当时的村里人的眼光来看,可谓是风流倜傥而又多才多艺。会吹笛子吹箫,会唱京剧,关键是人长得好,背高条直,眉清目秀。刚解放那会,虽然已经成了家,可是刚20来岁,爱玩的年纪。虽然家里是地主,被分了田, 但三文本人因为有文化,在外地有正式工作,没受多大影响。他的爱好很多,我小的时候,经常到他家看他打的鱼,那时候他的工作已经没有了。
三文在闹社火的时候,扮演的青衣。由他化妆而成的大姑娘小媳妇,比很多真正的女人还好看。跟三文同龄的几个人当中,也有在秧歌里边扮演媒婆的,涂上腮红举个眼袋,还真像那么回事。几个人到了一起一合计,决定到吴家骗顿好饭吃。于是大家拿出闹秧歌的时候预备的行头,开始为三文打扮上了。
打扮好了以后,先由一个能说会道的,到了吴家,告诉那哥俩,有一个外地闺女流落到本村,求人包养——当然原话肯定不是这样,具体怎么说的我不知道,反正那意思就是为哥俩找了个对象,但只有一个人,看哥俩谁有找对象的想法。二人一听,心花怒放,经过商议,决定由大哥出面当家长,年龄稍微小一点的老二当新郎。经过一番准备,就准备在家里相看新媳妇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2-31 15:51:36 +0800 CST  
那时候村里人喝酒,都是把酒温了喝。温酒,专门有一套酒壶和温酒的碟子,每次喝酒之前,先往碟子里倒一点白酒,用火柴点燃了,直接把酒壶放到着火的碟子上。碟子里的酒烧完了,酒壶里的酒就热了,能烧完最后不留下水分的,是为“老白干”。这样温过的酒,喝起来不伤身体,但是劲头会变大,容易让人很快变得晕乎。 在吴家喝酒的几个年轻人,很快就喝的有了酒意,气氛开始变得热闹。三文拌的是姑娘,说话掐着嗓子嗓子的,这时候酒意一上来,头巾也摘了,说话也忘了掐嗓子,露出了本来面目。吴家哥俩虽然也喝了酒,但是时刻关注着即将过门的媳妇。一见三文摘了头巾,再听说话声音,一下就认出了他,不由脱口而出:这不是大虾米(三文父亲的小名)家的小崽子吗?  楞了一下神,回过神的几个坏小子,落荒而逃。、传统婚姻里边,媒人的权限很大,所以,利用媒人之便骗吃骗喝骗财物的媒人也不少。再则,一般媒人介绍对象大多都想能够保证成功率,以获得足够的成就感,所以一般向双方介绍对方情况的时候,会出现只说好的方面,对于不好的方面对方不问尽量不说这样的现象。也就是,能隐瞒的尽量隐瞒,有什么问题,双方结婚以后自己去发现。无疑,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人看来就是欺诈。但在那时候的媒人看来,不过是行规,是正常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1-01-01 11:49:59 +0800 CST  
有一个小笑话,说有一个媒人介绍一个瘸子和一个头发少的成亲。双方相看的时候,媒人为了掩盖双方的缺点,让瘸腿的骑上马,让头发少的戴上花冠,这就是所谓的“走马观花”的由来。因此,尽管大家都离不开,媒人在村里的社会地位却并不高,往往成为说谎者、骗子的代名词。所谓的保媒拉纤,多少带有一些讽刺的贬义。 到了新社会,提倡自由恋爱,废除封建包办婚姻。但是,这样的观念传到农村,需要时间。尤其是,原来大家都没什么文化,或者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对于新观念接受起来不那么容易。所以这个时候,传统的说媒,在村里仍然大行其道。自由恋爱者虽然有,也大都如凤毛麟角,背地里被老人们诟病,在家里也不受待见。封建时代的媒婆,是政府给发执照的,这时候虽然没人给发执照了,农村人仍然离不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积德行善,为子孙后代积福。不过,随着农村教育的普及,说媒的作用,在农村是呈逐渐弱化的状态的。当新世纪来临,高校普遍扩招,高等教育大面积开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靠说没骗吃骗喝骗财者,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采取了新的形式。不过,那是后话,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1-01-01 16:51:08 +0800 CST  
第七章 过 年 《二十四节气歌》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最冷的时候过了,就该过春节了。 那时候过春节,需要做的事情比现在多很多。细想起来,庄稼人劳作了一年,吃糠咽菜了一年,也该找个理由欢聚一下,改善一下伙食。所以,在我们的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内容恐怕就是吃,做各种吃食。老话说,饿了吃糠甜如蜜;又说,偷来的东西最好吃。其实,无非是想说明,不管是吃什么,过程是重于结果的。之所以很多人感觉现在同样的东西不如以前好吃,缺乏了自己做的过程,恐怕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人们都羡慕贵族富足闲适的生活,拼命干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多收获一些,将来老了能少做一些,生活多一些保障。但是,离开了自己亲自动手的过程,不管是吃东西也好,享受财富也好,就会减少许多收获带来的成就感。成就感,是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继续前进的唯一动力。没有了成就感的人生,就没有了什么盼头,不管是吃东西还是享受财富,就不可能有成就感带来的滋味儿。 过年之前,仍然有许多活儿等着要干,然后过了年才会有半个月左右的休闲。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1-01-02 10:28:33 +0800 CST  
过年之一 杀 猪
在汉字里,“家”,就是有房子,能养头猪。可见,猪在中国的家庭,和历史发展当中的作用。历史书当中,每次提到逃荒、逃难的,或者挨饿的,一般都以使用这样的修饰语——民有菜色。意思就是,人,如果长期离开了肉食,就会从外表显示出来。所以,就算六零年代初那样大的饥荒,也没能使中国农村的猪灭绝,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一般农村家庭,秋后或者开春抓一头猪仔,靠着自己家的泔水和地里的野草,生产队分的吃不了的蔬菜,养上多半年或者一年多,到了春节前就要开杀了。杀猪是一个家庭比较重要的节日,需要全家一齐上阵:借大锅,烧水,找门板,洗刷准备家里所有的盆子,准备洗肉洗上下水等等。
具体实施的,是村里请的专门的屠夫,因为到了年底杀猪的多,这时候屠夫是村里的红人,上午这家下午那家,有时候一上午或者一下午要给好几家杀猪。 杀猪的也是帮工,没有工钱,只是需要管一顿饭,把最好的肉给人家炖了,管一顿酒,还要把猪小肠洗干净了给人家准备好——猪小肠一般人家是没有用的,这就是屠夫的工钱。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他们要猪小肠有什么用,那时候小孩子们中间有个传言,说是猪小肠都送到造币厂去造纸,是造币厂印制钱钞的原料。后来终于明白,屠夫要这东西,只不过是卖给做熟食的做灌肠,到集上可以卖给那些上班的人而已。
杀完了猪,一家人要忙两天。一般一头猪养上一年左右,也不过百十斤左右,除了头蹄上下水,可以有六七十斤肉。这么多肉过年是用不完的,最多留下半片,剩下的半片需要到各村转着卖掉。自家杀的猪是不敢到集上去卖的,那是资本主义尾巴,一旦发现私自卖肉,没收不说,还会全公社开大会批斗。一般上班的人买肉,都是到公社的副食品厂,各家养的猪,也要求卖给那里集体宰杀。凭肉票买肉,六毛八一斤,没票的八毛二,这样的价格持续了很多年。自己家里杀的猪,串村卖,可以卖到一块钱左右。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还有人买,因为副食品厂的好肉,老百姓是不可能买到的,虽然便宜一毛多,一般人还是宁肯买贵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1-01-02 15:20:05 +0800 CST  

楼主:592851055

字数:127645

发表时间:2016-06-08 19: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5 13:42:59 +0800 CST

评论数:17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