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英雄——“卧冰求鲤”王祥

更正:明确改为模糊。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5-28 17:17:49 +0800 CST  
楼上的朋友你好:
当时我以“三国第一英雄”为标题时,很是费了一番思量。考虑再三,后来还是坚持最初的看法。
首要原因是从汉魏时”英雄“的定义考虑。
刘劭认为圣人第一,英雄次之 。
……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从这个角度,至于我们常常提及的诸如英雄吕布、张飞,典韦、许褚等等,其实正是“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
个人感觉曹操称得上英雄,但曹操去世在汉末,并未活到三国时期。
其次,这位“英雄”必须是在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居功至伟,立有旷世奇勋,符合曾担任“将相”的标准。且能笼络大批的英才、雄才。
傅异目庞统为半个英雄。庞统在刘备入蜀过程中立有奇功,但早早去世。诸葛亮值得诟病的是数万人攻不下陈仓,且从太和二年(228)北伐,到234年薨,六年时间内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我发帖的主要目的是想揭开“卧冰求鲤”的孝子王祥的真实身份,因此才以“卧冰求鲤”为标题。没想到引来了这么多无聊的读者。说实话,我有放弃的打算。等到书出来再发。可还是想听听朋友们的建议,因此强打起精神发帖,可已完全没了兴致。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5-30 08:19:44 +0800 CST  
呵呵,“海了”这词好亲切。同宿舍的老大是郯城人,老是“海了”、“海了”的。感觉很新鲜。
回菊痴长我几岁,算是兄长了。不要以为我是故意挑你毛病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只想提醒回菊兄,有些问题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凭想当然,要提高帖子的质量。
1、如你认为杜甫常以“吾祖诗冠古”自矜。此处的祖先是指祖父杜审言,并非指杜预。杜审言与琅琊王氏关系密切,现国家图书馆存有他为琅琊王氏后裔写的墓志。最近太忙,有空再发上来。
2、刘备担任豫州牧为曹操所表,而非陶谦。
3、贾逵、贾充与贾诩可能同族。贾诩孙子为贾模。裴松之注《贾诩传》引《世语》:模,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模子胤,胤弟龛,从弟疋,皆至大官,并显於晋也。
据唐修《晋书》:贾后淫虐日甚,族兄贾模数为陈祸福,贾后不纳忠言,而渐疏远。贾模不得志,忧愤而终。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5-31 23:23:17 +0800 CST  
正文继续:
王祥身上的疑问
除了十几处或明显或隐蔽的破绽外,还有一些疑问。

疑问一、裴松之注“卧冰求鲤”,为何不引魏国或西晋时的史料,而是引东晋时的《杂语》呢?
裴松之注引“卧冰求鲤”的故事来源于东晋史学家孙盛(302~374)的《杂语》。
魏初有《典略》、魏末有《魏书》、《魏略》;权威材料有《魏名臣奏》、《起居注》等;西晋时有司马彪《战略》、《九州春秋》等。另外,魏、西晋时人的文集也不失为注解的有用材料。
然而,为何裴松之在注王祥时,不引魏国及西晋的史料,而是引东晋时《杂语》呢?孙盛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史书,而《杂语》称不上正规史书。《杂语》中的王祥隐居三十多年,母亲去世才出来做官。而根据王导的书信,王祥的后母去世时,王祥已官至司隶校尉。
疑问二、二人是否恰好重名呢?
《三国志》中重名的人物并不多。
两裴潜:
魏国有河东闻喜裴氏的领军人物裴潜。
吴国有校尉裴潜。《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三月,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海之辽东。
两刘岱,都字公山:
裴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冑,举兵屯沛。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
裴注引《魏武故事》: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此刘岱为东莱牟平人。
两马忠:
一为孙吴将领。219年,在吕蒙袭荆州之战中,马忠于章乡擒获关羽、关平、赵累等人。
一为蜀汉将领。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出身士大夫。
两羊衜:
一泰山人,仕于曹魏,上党太守。羊祜之父;
一南阳人,仕于东吴,事迹散见《三国志》及裴注。
有人撰文认为此二人为一人,其实不然。羊祜生于221年,12岁时父亲去世。
而吴有南阳羊衜。《三国志•吴主五子传》载:“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裴注引《吴录》曰:“衜,南阳人。 “孙和、孙霸弟兄不睦,督军使者羊衜曾上疏,其时已在孙权赤乌末年(249左右)。
欢迎朋友继续添加三国时重名之人。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1 00:27:04 +0800 CST  
晕!更正一下。把“痴长”的“痴”字去掉。前晚边吼歌边喝啤酒,吼到凌晨,喝高了。希望回菊兄不要介意。
另三国有两王双。都为魏国将领。一为孙吴将领朱桓生擒,斩杀;一为诸葛亮率蜀汉所杀。
看来起名字的确要慎重啊。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1 07:42:19 +0800 CST  
呵呵,其实我是在抠字眼。豫州牧与豫州刺史不同。
兴平元年(194)正月,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而非豫州牧,驻扎在小沛。应接替豫州刺史为郭贡(此人为汉天子任命)。十二月,陶谦去世,刘备立即转徐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六月,吕布依附袁术,攻破下邳。刘备投降吕布。吕布署刘备为豫州刺史,继续屯小沛,结果不久便为吕布所攻,于是投靠曹操。曹操表授刘备为豫州牧。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1 10:24:32 +0800 CST  
疑问三、裴松之为何不注王祥的祖先、父辈、朋友、子孙呢?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裴松之注《三国志》的评价:
“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裴松之喜欢寻根究底,总是尽可能地注出《三国志》中人物的籍贯、祖先、父辈、朋友、子孙。

为何对于魏国最后一任太尉王祥的祖先、父辈、朋友、子孙,裴松之视而不见呢?

如果仅根据《三国志》及裴注,王祥绝对与从石头中蹦出的孙悟空有得一拼。

王祥无父母、朋友、子孙,却有一个异母弟弟王览,岂不是咄咄怪事?而如前文所述,王览极可能并非王祥的亲弟弟。

谁会是王祥祖先、父辈、朋友、子孙呢?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1 18:18:58 +0800 CST  
回菊兄,将军王朗举荐于禁应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其年曹操领兖州牧。
其他问题我目前一无所知。
关于襄贲城的问题,《吕虔传》:“吕虔,……任城人也。在兖州,闻(吕)虔有胆策,以为从事,将家兵守湖陆。襄贲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与昌豨通。以虔代松。”
根据《三国志注补》:在清朝时,“襄贲”还写作“襄陵”。赵一清等一批学者考证应为“襄贲”。理由是襄陵位于河东郡。而“襄贲”属于东海郡。
可我理解“襄陵”可能是“湖陵”而非“襄贲”之误。
“湖陆”汉末属于兖州山阳郡,今属于济宁市微山县、鱼台县,而“湖陵”同样属于今属于济宁市微山县一带(由于时间原因未加详考)。
昌豨原名昌霸,最早便是在泰山郡为寇。《武帝纪》:泰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聚众。费
如你所述,曹操不可能一任兖州牧,势力范围便扩充到徐州东海郡。从这个角度分析,“襄陵”极可能是“湖陵”之误。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2 15:31:13 +0800 CST  
更正:湖陵同样属于兖州山阳郡。
“襄贲”距离徐州州驻地“郯”不过数十里之遥。可谓是徐州心脏的边缘地带。曹操的势力不可能渗透到徐州如此之快。
另根据《太平御览》引《长沙耆旧传》:“时霖雨废人业,太守吕虔令户曹掾文度斋戒。在社三日,夜梦见白头翁。谓曰:‘汝来何迟?’明早果大霁。”
此长沙太守吕虔是否即是《三国志》有传的吕虔?不详。待有识者详考。
若根据孟建碑文,孟建为曾任徐州刺史。黄初四年(223),孟建改任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吕虔担任徐州刺史应为黄初四年。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2 15:51:33 +0800 CST  
谢谢两位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回菊兄,关于郯城古城考证一事,我觉得你作为山东历史学会会员,有责任,有义务,联系政协文史部门。由政府出面,邀请考古队、三国专家进行考察论证。说实话,作为局外人,我爱莫能助。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2 16:59:27 +0800 CST  
呵呵,回菊兄还是坚持王祥即是王朗侄子的观点。不再坚持王祥是王朗的儿子了?你如果发主贴说炎帝与郯有关,就等着挨砖吧。今天的帖子比昨天的质量高得多。不过还想补充补充利城叛乱。权当是抛砖引玉。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析琅邪郡、北海郡、东莱郡、东海郡等地置城阳郡、利城郡、昌虑郡。城阳郡领东武、莒、诸、姑幕、壮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安丘、黔陬,改属青州刺史部。郡治在东武县。
而利城郡未见记载。窃以为利城郡管辖范围为徐州的滨海地区:山东临沭一带及临沭东部及东南即今天连云港的东海、赣榆且一直向东延伸到黄海海边(新浦区)。
这次叛乱的导火线在于黄初五年(224)九月,曹丕率大军至广陵,大赦青徐,改易诸将首。诸将领迫于曹丕大军的压力而乖乖就范。而新将领与和旧将领的亲兵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次年六月,利城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又名徐箕)。
讨平利城叛乱的首要原因,绝不在于有朝中王朗为背景的别驾王祥,而在于曹丕认识到问题的轻重。青州诸将刚刚更换,利城叛乱,一旦引起青州滨海地区的连锁反应。然后叛乱一旦向内陆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利城叛乱,曹丕派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是否率中军不得而知?),与自己的亲信散骑常侍出身的青州刺史王凌(兖州刺史转)率青州兵前往讨平。
徐州方向则主要严密配合。《吕虔传》:请琅琊王祥为别驾,民事一以委之,世多其能任贤。讨利城叛贼,斩获有功。
利城叛乱详见田余庆先生的文章: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问题。http://tieba.baidu.com/f?kz=134482615。
下次还是详论王祥的疑问。希望回菊兄能回到三国时期,别偏离了主题。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12:02:30 +0800 CST  
呵呵,回菊兄。怎么一口气提了这么多问题。我读书时最怕老师提问了,后来自己做老师也轻易不提问学生。
打个对折吧。其实这一半感觉也没必要。一是和文章的主题无关;二是既然你就是研究地方文化的,诸史书的《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制》、《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地方志》之类的书应该必备吧?不会如此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吧?
窃以为学术争论的目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相互切磋,启迪智慧,共同进步。如果是为了刁难别人而提一大堆问题,便失去了意义。
由于实在太忙,只列举《读史方舆纪要》,也在回菊兄面前班门弄斧,江边卖水,关公面前耍耍大刀。
《魏武帝纪》:(建安三年198)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赣榆县西六十里有利城故城;滕县东南六十里有昌虑城;曹操尝置郡;寻废利城、昌虑,而城阳如故。根据卷三十五,城阳郡治莒。
利城郡设置于建安三年(198),废置于黄初六年(225),前后二十七年。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20:42:18 +0800 CST  
我建议回菊兄回到三国时期,是因为你认为炎帝为郯城人的观点很荒谬。你口口声称中国已知的产金刚石的地方并不多,仅湖南沅江,山东郯城和蒙阴,辽宁瓦房店这几个地方。
我建议你阅读一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春云先生的论文。不要闭门造车,要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炎帝为陕西人,这是无论如何都更改不了的事实。
本文运用考古地质研究方法,通过古文献资料的广泛调研,确立金刚石古文献记载辨识的指标判别体系,提出五条有关中国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的推理原则,即合理历史类推的原则、民间传说类推的原则、普遍认识珍藏的原则、国王王室专有使用的原则、历史惊人相似因而可以逻辑类比的原则;然后应用该体系来辨识中国古代金刚石的文献记载,认为金刚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至少有包括"夜明珠"、"夜光珠"、"夜光璧"、"宝珠"、"白珠"等在内的十个以上不同的历史专名;在此基础上破译了从上古的五帝时代到两宋时代这将近四千年文明史中一共58项涉及金刚石记载的文献资料,发现了至少198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著名的金刚石,其中包括至少26颗单颗重量超过100克拉的超级金刚石;同时指出山西、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苏、山东、辽宁和陕西等至少九个省区可以成为中国金刚石的考古地质找矿重点研究地域。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20:52:55 +0800 CST  
曾和随为两国,何以在一地?曾和随为一国,何以有二名?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1978年,李学勤先生首倡“曾随合一”说,李学勤:《曾国之谜》,《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
历史的奇妙之处正在于它的神秘莫测、博大精深。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21:09:56 +0800 CST  
呵呵,既然回菊兄认为不能只用史料,应用科学的推理。
数学算不算一门科学。我是学文科的,数学不好,你帮我算算魏国最后一任王祥在讨平利城叛乱时的年龄。
正文继续:
疑问四、魏国最后一任太尉王祥参加过讨平利城的叛乱吗?
裴松之注《吕虔传》引王隐《晋书》:“王祥始出仕,年过五十矣,稍迁至司隶校尉。”
讨平黄初六年(225)的利城叛乱时,王祥“以州之股脓,纠合义众”(《北党书钞》卷七三引王隐《晋书》)。
(王祥)泰始四年薨,八十九岁薨。
王祥是否生于180年,薨于268年。讨平利城叛乱时,王祥究竟多大?
是否是四十五岁?
是否和年过五十岁有矛盾?
王导书信说王祥后母去世时,自身已年近八旬,已经官至司隶校尉。
真正的太尉、太保王祥参加过讨平利城的叛乱吗?
别驾王祥与魏国最后一任太尉王祥究竟是一人,还是两人?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22:06:56 +0800 CST  
我建议回菊兄以炎帝源于郯城或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海为主贴,好好阐述发挥你的逻辑和理论,到时兄弟一定前去捧场。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22:33:43 +0800 CST  
据《晋书》:王导家信中提到王祥后母去世时,王祥已年近八旬,官至司隶校尉。
到唐朝时,王导的字帖仍然存世。且其草书在《书断》中列王羲之之前,居第四。
而无论是孙盛《杂语》还是唐修《晋书》都说王祥隐居三十多年后,母亲去世才出来做官。
王祥薨于268年,王导出生于276年。孙盛约生于302年,374卒。
请回菊兄鉴定一下:究竟是王导的家信准确,还是孙盛的《杂语》准确?
呵呵,做官需要背景。曹魏初期,谁的背景能抵得上天子曹丕?“雄有胆智技能文武之资,吾宿知之。”王雄为难得一见的骁雄之材,将帅之任。
据裴注,曹丕先是一手把王雄提拔为某郡太守,后提拔为涿郡太守(丞相领冀州牧曹操为直接上司),接着调王雄入京担任散骑常侍。
时间不早了,有时间接着从后台及背景上聊王祥的疑问。敬请朋友们雅正。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3 22:54:44 +0800 CST  
欢迎两位新朋友。回菊兄,我没有开倒你的意思。反而对你非常感激。因为你是目前发言最多的朋友。尽管我们在王祥的靠山问题上,目前意见不一致,可我确信,随着帖子的深入展开,你会站在我这一边的。炎帝的问题,我是外行。有些人撰文指出炎帝在山西、北京一带,且还蛮有道理。你提出炎帝起源于郯城。其实都是一家之言,只要言之成理,就未尝不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果都是一种声音,文化就如一潭死水而失去生命力。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4 14:41:10 +0800 CST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在其史学评论巨著《史通》中,在《暗惑篇》中以王祥的年龄压轴。认为如按照唐修《晋书》,王祥担任徐州别驾时不过二十五六岁,去世时绝不低于一百二十岁。他认为所谓王祥年近耳顺(60岁)才出来做官,八十五岁薨纯粹是胡说八道。
目前《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考异则把王祥隐居三十多年改为二十多年。
王允之之父王舒死于咸和八年(333年)六月,胡骑临江之时,王允之尚在艰中。《王允之传》:王舒既葬,允之“除义兴太守,以忧哀不拜。从伯导与其书曰:‘太保(王祥)、安丰侯(王戎)以孝闻天下,不得辞司隶;和长舆(和峤)海内名士,不免作中书令。吾群从死亡略尽,子弟零落,遇汝如亲,如其不尔,吾复何言!’允之固不肯就。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4 21:28:29 +0800 CST  
呵呵,回菊兄,你四十多岁,从没和比你小二十多岁的人来往过?从没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吃过饭?

楼主 wzheguilai0416  发布于 2010-06-04 22:21:08 +0800 CST  

楼主:wzheguilai0416

字数:668244

发表时间:2010-03-02 00: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9 17:25:23 +0800 CST

评论数:45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