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解红楼:《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上次笔者说到黛玉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所作的《葬花吟》是黛玉之死的谶语,这首堪称《红楼梦》中最美丽、最重要的一首诗十分完美地写出了黛玉的命运。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最美最重要的一首诗。)
在二十七回《葬花吟》的地方,甲戌本的侧批是这样的:
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嘻!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
批者也是感慨万千,不能下笔。由此可知,这首诗真的令人十分感伤。那么这首诗,是否真如“富察明义”所说的那样“似谶成真自不知”呢?
我们先看《葬花吟》中的这样几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但诗句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很明显,那就是黛玉早死,这个应该毫无疑问。
我们再来看看黛玉死于何时: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几句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时间 的节点“春暮”“春残”“春尽”,意思都一样。古人以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季春也即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和“春暮”“春残”“春尽”是一个意思。而在《癸酉本石头记》中,黛玉死于三月十九(即崇祯皇帝殉国那天),时间点上完全对应得上。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应该是这一句: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三月香巢”这一句很是让人费解,许多人不明白黛玉一个小女孩,怎么会和什么“三月香巢”联系到了一起,以至于土默热老师以为黛玉的原型是明末清初之际的名妓柳如是,《红楼梦》是以她和陈子龙同居的故事为蓝本写成的。原因就是陈子龙写过一首《春日早起》的诗:
独起凭栏对晓风, 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这首诗里面提到了“红楼梦”,于是土默热老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红楼梦》书名的来历。这当然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关于柳如是和陈子龙的故事,笔者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详谈,在此略过不提。
其实只要想到《葬花吟》是谶诗,是讲以后发生的故事,就不会有这样的误会了。这里的“三月香巢”实际上是指她和宝玉经过重重磨难,两人的婚事定下来了。在第二十七回的那对“玉色蝴蝶”终于“将欲过河”了!


(宝玉和黛玉这对“玉色蝴蝶”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将欲过河”了。)
然而就在贾府准备筹办两人婚事的时候,贾家出了变故!元春被杀、贾家被抄、贾政被贾环所弑、贾家众主子被发配充军……而更为致命的是,贾府竟然被贼寇和“戎羌”轮番占领,黛玉自己也死于非命,这里的“梁间燕子”应该是指“强梁”,而“燕”则应该指“燕京人”,即从北方来的人。他们破坏了二玉的婚事,掳走了宝玉,逼迫黛玉上吊自尽,在贾府里大砍大杀,真可谓是“太无情”!
黛玉死后,尸骨长期暴露在外,无人为其收尸,所以这才有了下面的句子: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風流。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在前面的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说起过袭人和晴雯两位大丫环。袭人和宝玉“初试云雨情”,而晴雯虽然也和宝玉打打闹闹,然而两人自始至终都是清清白白的,晴雯到死也都是清白之身。而晴雯是黛玉的副本,黛玉也必然如是。宝玉和黛玉只是在筹备婚事,并没有最终同房。
而在“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组诗第十七首是这样写的:“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这里的“红粉佳人”即是指黛玉。许多人误以为是宝钗,其实并不是,后来笔者也将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讨论。
因为黛玉仍是处女,所以才有下面的句子: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上节说过,黛玉对水是十分的厌恶的,认为“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所以认为掉到水里去是“污淖陷渠沟”,也隐约透露出作者对“清”的厌恶之情。
整首《葬花吟》最难解、被人误会得最深的还应该数这两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剑严相逼!
许多人认为,这是讲黛玉在贾府的艰难的处境的,就像风刀霜剑一样。这其实也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知道《葬花吟》是一首谶诗,是讲述以后发生的事情的。黛玉在贾府中俨然就是一个主子,自由自在,一直是宝玉妻子的最佳人选,也得到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认可,并不存在任何人迫害她的例子。
那么这里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剑严相逼”究竟是指什么呢?
联想到第一回甄士隐的“好了歌”解中的一句“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本的侧批是“黛玉、晴雯一干人”,再联系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里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剑严相逼”,其实是指黛玉死后一年,其尸体经达各种“风刀霜剑严相逼”,已经变成了一具白骨!直到此时,宝玉才发现了她的尸骨,并为之收葬!
到了这里,我们也终于明白了第五回黛玉的判词中的那幅画中的“两株枯木”的寓意,“枯木”自然就是指黛玉未能及时被安葬而变成了枯骨!而“玉带林中挂”又是指黛玉上吊而死,而前面我说过,“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指“朱”字,判词中既提到了“两株枯木”,也就是“双木为林”,上吊而亡最后变成白骨的“林黛玉”,又暗示了上吊而亡的姓“朱”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短短几句居然把黛玉和崇祯皇帝两个人的死都写进去了!真的是令人拍案叫绝!这里的黛玉之死居然与《葬花吟》和第五回的判词居然如此契合,令人拍案叫绝!而这也为我们最终解决了困惑人们三百多年黛玉之死的谜团!
《葬花吟》表面上看是黛玉在伤春,好像是一种矫揉造作的行为艺术,而实际上却是作者为祭奠明清之际中的反清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烈的意味!这里的“花魂”,跟“冷月葬花魂”中的“花魂”都是指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第二十七回里介绍黛玉葬花发生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这一天,而当年清军在扬州屠城也即是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
在《葬花吟》也为了纪念这个事件,在书中特意写道:“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前面我们说过,《红楼梦》中的任何一个重大的事件都会有伏笔,“黛玉之死”也不会例外,在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第十首《梅花观怀古》即是讲黛玉之死的: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風又一年。
“不在梅边在柳边”说明黛玉死在了柳树旁边,和“癸石”的情节是完全对应得上的。
宝玉被贾环掳走后,再次和黛玉相见之时,已经是一年之后了,然而见到的是却是其“尸骨”!天下还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吗?
第七十六中,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诔文只不过是为宝玉为黛玉所写诔文的一个预演。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诔文已经足够让人心碎了,而为黛玉所写的诔文更是让人肝肠寸断,在这篇诔文中,宝玉也将黛玉所作的《葬花吟》嵌了进去:
维干戈寥落之年,霜凄风紧之月,悲艳伤红之日,怡红院落魄公子含悲洒泪,唏嘘考答苍茫高天,感怀触绪,长歌当哭,嗟悼亡妻。思及奠祭之所非祠非堂,仅荒渚野陇,衰蓬枯草,怎不悲恨盈腑,愤怨塞胸?然一无香烛佳酩,二无乐奏拜毯,三无果品腊猪,四无陪祭献帛,仅拔茅以茹,折柳插槐而已,终不免愧悔嗟泣,无可如何至矣!思及当初妹妹所作:“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语,而今竟成谶言,浊玉泪亦殆尽,思慕感悼,岂有另备奠仪?凄恻哀痛,恨无瑶台仙药。然情真意切,足表诚心,望妹妹泉下息怨体谅。吾今实乃瞻前不能顾后,唯有以虔诚痴心感我知音。又记卿诗曰:“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句句,似沾泪血。
宝玉这篇诔文实在太长,这里就不再引述。虽然只是“试评本”,离最终定稿的前八十回差距甚远,然而这篇诔文比起第七十六回宝玉为晴雯所写的诔文更为感人至深。由此可见,作者对黛玉之死是何等的痛惜!而实际上,黛玉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情感、着力描写的一个人物,因为其影射着崇祯皇帝。痛惜黛玉之死,也即是痛惜崇祯皇帝之死,痛惜大明江山沦亡!
许多人都说,“癸石”是伪作,是现代人写出来的。然而,里面的这些古诗文水平之高、和作品契合得天衣无缝,这样的水平就连如今中国古文水平最高的人也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3 18:06:52 +0800 CST  
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组诗

【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组诗:言: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風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風秋月总关情。

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天气不寒还不暖,瞳咙日影入帘多。

潇湘别院晚沉沉,闻道多情复病心。悄向花阴寻侍女,问他曾否泪沾襟。

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侍儿枉自费疑猜,泪未全收笑又开。三尺玉罗为手帕,无端掷去复抛来。

晚归薄醉帽颜欹,错认猧儿唤玉狸。忽向内房闻语笑,强采灯下一回嬉。

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图。往事風流真一瞬,题诗赢得静工夫。

帘栊悄悄控金钩,不识多人何处游。留得小红独坐在,笑教开镜与梳头。

红罗绣缬束纤腰,一夜春眠魂梦娇。晓起自惊还自笑,被他偷换绿云绡。

人户愁惊座上人,悄来阶下慢逡巡。分明窗纸两挡影,笑语纷絮听不真。

可奈金残玉正愁,泪痕无尽笑何由。忽然妙想传奇语,博得多情一转眸。

小叶荷羹玉手将,诒他无味要他尝。碗边误落唇红印,便觉新添异样香。

拔取金钗当酒筹,大家今夜极绸缪。醉倚公子怀中睡,明日相看笑不休。

病容愈觉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较差些。

威仪棣棣若山河,还把風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生小金闺性自娇,可堪磨折几多霄。芙蓉吹断秋風狠,新诔空成何处招。

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疴续红丝?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总使能言亦枉然。

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3 18:12:30 +0800 CST  
@棹雪而来_ 2017-03-23 19:18:14
红楼梦隐明亡史不假,但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吴梅村说、坚持癸酉本呢?
多数人并没看出隐写历史,但仍认为红楼梦是伟大文学作品。红楼梦首先是文学,那么主要成就是诗歌的吴梅村能写出来吗?癸酉本有什么文学价值?为什么癸酉本不是按照脂批,现代人故意的隐写历史呢?
-----------------------------
因为真相只有一个,笔者认为这就是真相。这没什么好妥协的。你当然可以认为这不是真相,另发文来论述,谢谢。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3 19:26:30 +0800 CST  
@果味营养素 84楼 2017-03-24 08:30:00

楼主,我有个问题想和你探讨一下。我认为古人是不用避年号的讳的。从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能看出。古人在交流时说“崇祯*年”,“康熙*年”,如果避讳的话,这些词是说都不能说和不能写的,但如果不能说写的话,设立年号就没有任何意义。至于皇太极的年号“崇德”,只不过是傍大款罢了。
—————————————————
种师道_百度百科 种(读Chóng),师道,字彝叔,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4 08:59:50 +0800 CST  
@果味营养素 84楼 2017-03-24 08:30:00

楼主,我有个问题想和你探讨一下。我认为古人是不用避年号的讳的。从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能看出。古人在交流时说“崇祯*年”,“康熙*年”,如果避讳的话,这些词是说都不能说和不能写的,但如果不能说写的话,设立年号就没有任何意义。至于皇太极的年号“崇德”,只不过是傍大款罢了。


—————————————————
@正气歌声 85楼 2017-03-24 08:59:00

种师道_百度百科 种(读Chóng),师道,字彝叔,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
—————————————————
年号可避可不避,但作为臣子,最好避一下。北宋的种师道就很乖,袁崇焕没注意,皇帝心里不高兴很正常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4 09:45:27 +0800 CST  
@红色的化妆盒 87楼 2017-03-24 16:51:00

看了后28回以后没有遗憾了,我相信这就是真本
—————————————————
英雄所见略同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4 20:19:43 +0800 CST  
贾宝玉为什么会褒女贬男(一)

贾宝玉曾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是关于男女观的:
子兴冷笑道: “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移了!”(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这里的“水作的骨肉”值得商榷,甲戌本、己卯本、梦序本、蒙古本、南图本、戚序本,都是“水作骨肉”,古本系列卞藏本、梦稿本、列藏本都是“木作骨肉”, 庚辰本改为木字,曾经有人说木作骨肉被红学耻笑。
但通过前面笔者的论述,作者其实是很讨厌“水”的,因为“清”属水。而作者是崇尚“木”的,因为明清之际,不管是明朝最后两位皇帝还是南明诸帝以及一些亲王,都是“木”字辈,这里其实应该作“木”字,《癸酉本石头记》上也是“木”字。经过前面的分析,尤其是对《葬花吟》的解读,“癸石”还是相当可靠的,所以这里应该是“木作的骨肉”。
不管是“水做的骨肉”还是“木做的骨肉”,宝玉这句话的中心意思都是“褒女贬男”。有人说这是作者思想进步的表现,因为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制的社会,女子处于从属地位,在家族中是没什么地位的,重男轻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作者大胆提出这样的观点,当然是很了不起的。
然而,笔者认为,不管是重男轻女,还是重女轻男,这样的社会都是不正常的 !
历史上“重女轻男”的思潮也不是没有过,比如唐代著名诗人在《长恨歌》中这样写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长恨歌》中的“重女轻男”是写皇帝爱好女色而误国的故事,并不是正常社会的情形。)
为什么白居易会这样写呢?这是因为,杨家因为出了杨玉环这样一个贵妃,鸡犬升天,连杨国忠这样的废柴都做了宰相,姐妹都被封为国夫人。这也让别的许多家庭眼红,指望能出一个杨玉环式的人物,带动起整个家族。
同样的话,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讲过。杜甫在《兵车行》里这样讲过: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 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里的“重女轻男”,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同样不是正常社会的进步思想。)
杜甫这里的“重女轻男”显然也不是正常情况,而是因为战乱。如果生男儿的话,很可能去服兵役,极有可能战死沙场,而生了女儿,还可以嫁给邻居,虽然可能会守寡,但好歹还能活着。
不管是白居易的“不重生男重生女”还是杜甫的“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都是极端的、不正常的现象,是特殊历史情况下的特殊情况,并不能说明是进步思想。
真正进步的思想,应该是像明代中后期的李贽所提倡的“个性自由、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因为男人和女人,有的只是性别上的不同以及因此造成的社会差异,在人格上应该是完完全全平等的,单纯是褒扬一方而贬低另一方都是不好的,而“重女轻男”出现的一定是极端的、不正常的现象,那么《红楼梦》中是不是也这样呢?


(提倡“童心说”的李贽,提倡男女平等,这才是真正的进步思想。)
其实我们只要知道《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就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了!
在满清征服中国的过程中,杀戮无数,无数仁人志士愤起反抗。反抗的主体当然是男子,由于处于从属地位,女子的反抗得远不像男子那样的激烈。
自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至1664年(康熙三年)的四十六年间,有名有姓背明降清的“贰臣”,只有一百三十六人。这一百三十六人中,还包括吴梅村和钱谦益这样的根本不想为清廷效力的人。
但是,死于抗清殉明的忠臣孝子,却多达三千七百八十七人。这个数字,不是明末遗民杜撰,而是乾隆清政府《胜朝殉节诸臣录》的官方统计数字(胜朝,是指被灭亡的明朝)。
中华忠烈,真是不绝如缕。所有这些人,或为封疆大臣,或为布衣文士,国难之时,他们皆临危不惧,挺身赴难,百屈不挠,杀身成仁。这些人中间有史可法、阎应元、李定国、陈子龙、夏完淳、左懋第、张苍水……每一个光辉灿烂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能说他们是“浊臭逼人”的吗?
可以这样说,反抗清廷的中华英烈,绝大多数都是男子。正是因为这个精神贵族团体的覆灭,能够存活下来的,大多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辈。
这些人目睹英烈们的顽强抗争,然而他们却不敢和英烈们一起抗争,和清廷作殊死搏斗,而是选择了苟且偷生,内心十分不甘的做了清廷的顺民。他们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做了异族的奴隶,心里能没有丝毫的波澜吗?
而女子由于属于从属地位,没有这样的思想包袱,反而显得心安理得。
两相比较,绝大部分的男子都是猥琐不堪的,这些贪生怕死之辈,这些苟活于世的、做了异族奴隶的男子,难道不是“浊臭逼人”的吗?
相比之下,处于从属地位的女子倒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在作者眼里,她们自然也就是“清爽”的了。
这样看来,《红楼梦》中的“褒女贬男”的思想观并不是红学家们所说的历史的进步,而是那段真实历史的写照,是特殊情况下的产物。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4 20:29:36 +0800 CST  
褒女贬男的思想观(二):士大夫的“失节”心态

笔者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提出的“女清男浊”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士大夫们普遍的“失节”心态。
清初的著名诗人邓汉仪在途径地处武汉的桃花庙时,面对数千年前葬于此的息夫人,不由得感慨万千,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题息夫人庙》,诗中的这两句“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更是脍炙人口。
息夫人,姓妫,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陈庄公之女,因嫁给息国国君,故亦称息妫。


(息夫人的“失节”是不得已。)
息妫归宁探亲时(一说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嫁入楚国,成了楚王夫人。
息夫人进入楚宫三年,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然而,息夫人却从未主动说过话,楚王问她是什么缘故,息夫人回答说:“我一个女人,伺候过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很明显,按古代礼法,息夫人身为一个女子,却嫁了两次,虽是迫不得已,但已属失节。但因为种种原因,她又不能一死了之,否则之前所有的牺牲就全白费了。但在这种失节的煎熬之中,她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邓汉仪一生终于没有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和抱负,作为生活在明、清两代夹缝中的文人,最为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苦守了大半辈子的民族操守一朝丧失!在康熙十八年,也即他六十二年岁那年,他不幸蒙上了参试博鸿词和加授内阁中书舍人衔的污点,从此之后,连做一个完全彻底的遗民也不可能了,个中有多少不得已啊!于是,在途径息夫人庙的时候,联想到息夫人的处境和自己是惊人的相似,不由得感慨万千,心酸不已,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苦守了大半生名节却一朝“失节”的邓汉仪)
持有邓汉仪这样的“失节”心态的士大夫们大有人在,钱谦益即是最为著名的代表。
钱谦益在明末和弘光朝号称“清流”,他是东林领袖,却在南京献城之时立刻加入投降队伍。其爱妾柳如是曾劝他自杀殉国,劝激之下,他步入湖中要自沉。岂料,水刚刚沾湿鞋袜,钱谦益即掉转头往岸上走还,边走边絮叨:“湖水太冷,不好死,等等再说……”


(钱谦益像)
提到钱谦益,不得不提他的爱妾柳如是。在十六岁时,柳如是真心喜欢上松江举人当时已经是复社领袖的陈子龙,两人情投意合,过了一段男欢女爱的甜蜜生活。之前笔者提起过的那首《春日早起》的诗“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 身在桃花万树中。”即是在这个时候所写。这里诗充满了温馨、甜蜜和浪漫。




(柳如是和陈子龙)
但很快就因为陈子龙家庭的原因,这段缘分就告终结。(陈子龙后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并与顺治四年(南明永历元年)被俘、不屈而投水自尽)不得已之下,柳如是只好主动找到钱谦益,嫁给了已经名满天下的钱谦益。

一介女流尚知亡国恨,钱谦益作为一代名士,却贪生怕死。柳如是很无奈,又劝他退出官场,永不仕清。钱谦益再一次让柳如是失望,他选择了低头,入朝为官。不仅如此,他还亲笔操刀,以赵之龙的名义发檄四方,谕命降顺。
自从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之后,表现得比良家女子还“三从四德”,勤俭持家,为钱谦益打理一切。她本指望钱谦益能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保持民族尊严,哪怕是以死殉节,她也会追随而去。然而,钱谦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她失望。
柳如是悲痛万分,她不愿面对大明故国灭亡的事实,又不得不接受丈夫妥协的态度。为了宣泄对钱谦益降清的不满,柳如是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她和江南的一位郑姓公子私通。钱家大公子知道后,将郑姓公子杖责至死。据史料记载:“当谦益往北,柳氏与人通奸,子愤之,鸣官究惩。”(《荷闸丛谈》)
钱谦益得知此事后,十分惭愧,他狠狠地训斥了大儿子,说:“谓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从这番话可以看出,钱谦益对自己降清的行为是十分惭愧的。
钱谦益终究和开关叩盗的吴三桂之流不同,他还是有着自己做人的底线的。在柳如是的劝说下,在京城仅半年,他就称病回家,秘密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洪流之中。
顺治三年冬,好友黄毓祺反清起事,急需钱粮,希望他能慷慨解囊。钱谦益二话没说,马上照办。不料事情败露,钱谦益被捕入狱,经柳如是等人营救方才幸免于难。出狱后,他仍旧冒着生命危险继续秘密抗清,又从顺治七年起,多次冒险赶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此间,他多次入狱,但始终不改其志,与姚志卓等人联络东南、西南抗清势力,策划了长江之役。
在行动之外,钱谦益还用自己的笔鞭挞满人,咒骂其为“奴”、“虏”、“杂种”等等,大力颂扬抗清志士的英勇事迹,与之前那个贪生怕死的钱谦益判若两人。
钱谦益的前后的反差实在太大,但追根究底,还是人性未泯灭,良心未尽丧。清廷的嗜杀本性和无数华夏志士的宁死不降,再加上别人对他绵绵不断的羞辱和耻笑,使钱谦益内心所剩不多的良心觉悟了。因此,晚年的他明知有杀头的风险,依然奋力抗争,算是多少安慰了自己的良心。
可以这么说,钱谦益尽管大节有亏,但仍是良知未泯。晚年散尽家财,不顾老病之躯投入反清大业中去,是因为他心里有着强烈的“失节”之叹,想要做些事情弥补自己的过失。我们不能因为之前他有过大的过失,就否定他暮年的这些义举。他的反清活动是出于真心,绝非沽名钓誉之举。人性之复杂,在钱谦益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同样的“失节”的思想也在《红楼梦》这群创作者中尽显无疑,“畸笏叟”的笔名即是明证。由于他们也抱有同样的“失节”心态,身为士大夫却选择了苟且偷生,甚至于做了满清的官员,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们也必定会内心深入痛责自己的“浊臭不堪”,而认为那些女子“清爽”。《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即是他们用来排遣自己内心的苦闷所作!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5 19:09:09 +0800 CST  
褒女贬男的思想观(三)——剃发易服后的男女对比
笔者认为宝玉之所以褒女贬男的思想观最为根本的还是应该和“剃发易服”有关。
关于剃发易服的历史,想必大多数的读者都是知道的,笔者在前面也有所论述,笔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谚,此举是所以摧挫中国民族气节,其用意极为深刻酷毒。缘中国地大而人总,政治上统治宽松,人民和当地的政府关系已浅,和中央政府则几乎毫无直接关系,所以朝代的移易,往往刺激不动人民的感情。


(剃发易服是中华永久的痛。)
对中国人民来说,朝廷可以换,只要轻薄赋税、减免徭役,让百姓有个安生日子,至于你皇帝姓张姓李还是姓爱新觉罗,哪怕是外星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并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起初江阴百姓降清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但“剃发令”和“易服令”分别一下,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至于汉家服饰和衣冠,看似无关紧要,然而民族相沿就是一种文化的表征,用兵力侵略的异族,强使故有的民族放弃其民族的服饰而仿效自己,就不啻摧毁其文化,而且强替加上一种屈服的标识,是想要摧毁我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真真正正在沦为猪狗不如的奴隶。那就不是普通的“改朝换代”了,而是地地道道的“亡天下”了!
关于“亡国”和“亡天下”,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一条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先生实际上是在说,明朝亡于李自成,易性改号,是亡国,只关乎肉食者的利益;而满清入主,剃头改制,率兽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贱的匹夫也要奋起反抗。亭林先生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是要号召全天下的所有人奋起反抗满清的异族侵略,恢复中华大好河山。


(顾炎武先生像。顾炎武先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
1667(康熙六年)年到北京的朝鲜使者回国之后,在其向朝鲜国王的报告中感叹道“汉仪不复见,何日变中华?”他并且说,当时的北京居民,见到他的衣服,低头哭泣,神情悲惨。“见臣等着冠耳,指示其儿曰,此乃明朝旧制,垂头而泣,见来惨然矣。”(《李朝实录》)从这个事例也可以看出,“剃发易服”对我民族的感情伤害之深之大!


(满洲人发型丑陋不堪)
由于我民族对“剃发易服”反抗实在过于激烈,满清统治者为了收买人心,稍减反抗,颁布了所谓的“十从十不从”的法令。
一、“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不跟满族妇女学梳“两把儿头”或者“燕尾”。
二、 “生从死不从”:活人必须剃发易服,死人可以身着汉家衣冠下葬,以至于流传了数千年的汉服成了“寿衣“!
三、 “阳从阴不从”: 既然“生从死不从”,那么阴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办理,不从旗人习俗,所以叫做“阳从阴不从”。
四、 “官从隶不从”:做官老爷的,吃皇粮办公事,观瞻所系,自然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朝官服。但隶役依旧是明朝“红黑帽”的打扮,这就是“官从隶不从”。
五、“老从少不从”:孩子百无禁忌,穿什么都可以,但一旦长成,还是要按满人的规矩办。
六、 “儒从而释道不从”,出家之人比如和尚和道士可以不从,这个规定也造成了许多不愿剃发易服的士大夫们纷纷出家做了和尚或者道士。
七、 “娼从而优伶不从”:娼妓从,唱戏演员不从。戏台上既然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怎么演?简直就是废话!
八、 “仕宦从婚姻不从”:这条可参照前面讲的“男降女不降”。
九、“国号从官号不从”:改朝换代了,国号大清,叫大明当然不行。但官号就不必再另起炉灶,照抄大明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省却许多麻烦。
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满人有满人的语言文字,跟汉语言当然不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十从十不从”,根本就是清廷糊弄我们民族的一个把戏。最核心的还是这个“男从女不从”,也正因为如此,男子的发型成为令人作呕“金钱鼠尾”,而满服则被当时的汉人称为“衣冠禽兽”。


(金钱鼠尾,实在是不堪入目。)
大家想想这样的一个场景,男子身着满服——长袍、马褂、瓜皮帽,而女子依然身着汉家衣裳,保存故国衣冠髮髻的女子,这是多么尊贵!多么清净!剃去头顶四周毛发,托着一条豚尾的男子,这是多么浊臭逼人! 由此看来,《红楼梦》的女子至上主义,原来就是民族主义!也是汉民族的屈辱史和辛酸血泪史!


(汉服美女,何等飘逸,何等清爽)
贾宝玉更认为女儿和出嫁了的女人有绝大的分别:
春燕笑道:“他是我的姨妈,也不好向着外人反说他的。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宝玉又恐他们去告舌,恨的只瞪着他们,看已去远,方指着恨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由于男人的“剃发易服”,完全的满人装扮,在书中暗指满洲人;而女子仍旧一副汉家装扮,应该是指清爽的汉人。女子出嫁后,便是投顺了男子,即影射着投顺了满清,自然也就一钱不值了。
这样说来,宝玉的“褒女轻男”并非是什么先进思想,而是我们民族的血泪史和屈辱史,是那些遗民从心底里发出的无奈的哀号!


(汉服男子像。这才是我华夏衣冠,何等潇洒、飘逸、从容!)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6 19:47:40 +0800 CST  
吴本这回厉害了! (2017-03-26 19:02:44)转载▼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塔主原创
吴本这回厉害了!
沉寂了几个月,《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终于有了新进展,这一回厉害了!
2017年3月25日晚,《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简称吴本)最初发布人何莉莉,在二哥赵福山的陪同下,一起前往北京。原来,这一回是北京某权威红学机构,以秘密方式邀请何莉莉去详细交流。
2008年,化名何莉莉的藏家,通过网络,公布了家藏名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后28回内容,引发了社会极大争议。
由于最初发布时候,何莉莉考虑保护自己的文本版权,部分文字,在键入时人为改动,而发布是通过一化名“刘俊俊”在校大学生“审稿增删”,再次加大文本的变化因素,就像一堆珍珠,被人为地掺了几把砂。这个本子是完整的108回,开篇部分有明确是作者信息,文曰: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明确了原著作者为明末清初的吴梅村。而小说在第108回结尾处又有批语:
是书至此暂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再次强调吴梅村是小说的原著作者,整个《石头记》,原名当是《风月宝鉴》,表达了吴梅村对流寇亡国的极大愤懑和惋惜,同时对明朝的衰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追悼,排斥满清政府野蛮无知的统治,挖苦讽刺与辱骂来自北方的文盲部落。
何莉莉在亲人帮助下,从108回内容中,过录了自第81回到第108回共28回文字,在争论声中,本人通过渠道,三赴安徽阜阳,通过与何莉莉及其家人的调查与了解中,基本掌握文字的全部真相和来龙去脉,又根据何莉莉过录的后28回抄本,逐字逐句核对勘校,与2015年4月,首次公开了过录本原文内容。当然,由于何莉莉当初过录过程,遇到很困难的断句或者无法识别的字词句,甚至整个段落或情节,何莉莉采用自己概括的形式敷衍了过录本,甚至有很多情节的删除或者简化,这也是文章发布以来,即便的本人勘校的过录本原文,也存在一些当代语音气息的诟病。
要提一下过录本的人为疏漏之处,首先是小说“十独吟”部分内容,这一内容,在藏本,破损严重,只有两首多一点的内容是完整的,何莉莉在过录这个本子,最初是为临泉县的某部门马主任看的,个人觉得既然自己有藏本,那就得炫耀藏本是完美的,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拼凑补齐了十首。
这个拼凑情况本人是了解的,但为了尊重过录本原文,也就一字未改发布出来,也在后来的印书过程中继续保持存在。
另外的情况是小说情节的删除。
在删除的内容中,最突出的是黛玉的耒文,由于这部分内容,不仅冗长,更重要的是后面很多内容,都是何莉莉无法识别的繁体字,典故之多,更是头疼难耐,包括反思李后主的一些在耒文中出现的内容全部给删除,现存耒文部分仅三分之二样子。
在故事情节方面,最大的是两个人物结局被忽略,一是乌进孝,由于当初过录时,何莉莉并未明白作品是控诉流寇亡国内容,不知张献忠在历史上杀戮无边甚至吃人的罪恶,在作品中乌进孝的残忍,让他怀疑了小说是纯粹胡诌八扯而被马主任嘲笑,所以故意删除了。
还有一个人物是贾芹,这个贾芹的结局被删除,对小说的伏线存在一定是影响,大致情节是贾芹不务正业交接匪类,在尼姑庵与贼人和僧尼鬼混,又带着这些社会闲杂经常出入角门。被删除以后,对贼人从角门杀人伏线就显得突兀,这些匪人原来早就踩点熟悉了环境,所以才很自如地杀入大观园。
另外像宝玉与黛玉,一时间两人在失联之后互相的想念,心理活动描写丰富而细腻,但考虑了宝玉在“海里”,就直接删除,因为何莉莉看来,贾宝玉经历的环境根本不存在大海。
关于吴本的故事,也会因为这一次何莉莉终于得到某红学机构的重视,本人也将公开始末。
可笑的是,很多主流红学毒害的人,根本都没有看过本子的内容,竟然敢指手画脚,这也假那也假,却不知自己跟着主流红学一辈子在做假。现在这些人的主子,或者他们所崇洋的权威机构,都感到事情的严重,自己该冷静一下思考了吧。
何莉莉与二哥,今天跟权威机构的交流内容,连其最亲的家人尚不知任何情况,可见机构对此事是怎样的重视和慎重,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时代要真正开始了。如果得到认可,那么《红楼梦》带来的革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完全推翻了曹雪芹作者说,更把作品的思想内涵,完全飙升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出版,旅游,教育,文化等,受到冲击的行业,是几乎难以置信的。
这一回,吴本真真厉害了。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6 21:47:02 +0800 CST  
妙玉——云空未必空,欲洁何曾洁
在《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妙玉可谓是最特殊的一个。另十一个人,都是或多或少和贾府有关系的人,或者是贾府的小姐,比如元、迎、探、惜四春和巧姐,或者是贾府的媳妇,李纨、秦可卿、王熙凤以及后来嫁给宝玉的宝钗,而黛玉和湘云,则是宝玉的“娥皇”和“女英”,一个和宝玉有过婚约,一个和宝玉“白首双星”,而且也都是贾府的亲戚。
唯独这个妙玉,好像和贾府完全无关,只是寄居在贾府之中。那么这个妙玉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我们且来看看妙玉的性格特性:孤僻、冷傲。妙玉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坚决不肯要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第四十一回 櫳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
关于“刘姥姥”,笔者在上一回的解读中已经分析过了,其实就是影射着满清政权的丑态。这样一来,妙玉的洁癖就很好理解了,作者是借妙玉这个人物表达对满清的不屑和鄙夷!
但是对宝玉,妙玉却表现出另外一种态度,同样是在第四十一回,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竟然拿自己常日吃茶的杯子给宝玉用!不仅如此,在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宝玉过生日,妙玉没有亲自到场,只是发了一个帖子,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中。
这些都不是闲笔,而是为日后两人的“姻缘”埋下伏笔。
在《癸酉本石头记》(以下简称“癸石”)的八十五回“痴王孙传信牵奇缘 惭妙尼避情乘游槎”中,贾政竟然想到让宝玉娶妙玉!
在“癸石”第十八回中有一条关于妙玉身事的批语:“实是史太君同他祖上有过瓜葛,故厚情待之。”
而我们知道,史太君是影射明太祖朱元璋的,那么妙玉的祖上与其有什么瓜葛呢?
在“癸石”第八十二回里贾政道:“妙玉模样儿人品不比黛玉强?想当年祖上带兵建功立业,他祖父同咱们是生死相随的同僚,老太太同他祖母亦是知交。”如果贾母是影射朱元璋,那妙玉的身份肯定很不一般!而且黛玉影射的是崇祯皇帝,她对妙玉那么客气,那妙玉会是影射谁呢?
妙玉虽然对宝玉有意,但最终还是不忍心介入宝玉和黛玉的婚事,选择从贾府离去,这和其曲子《世难容》里面所说的一样“王孙公子叹无缘”!而这也造成了自身的悲剧,也为贾府只剩下黛玉一个主子埋下了伏笔。若是妙玉不走,凭妙玉的冷静,不至于让黛玉孤掌难鸣,而其自身也不至于陷入那种悲惨至极的境地中去!
在第四十一回,关于妙玉有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批语“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客示劝惩,红颜固能不屈从枯骨,不哀哉!”
而在“癸石”的第一百零二回“ 冷惜春甘伴青灯佛 洁妙玉泥陷瓜洲渡”中,妙玉和两个侍女中了一群和尚的奸计,被其迷晕,肉体被老和尚(即“枯骨”)玷污。后来妙玉干脆就“渐渐有些麻木了,变的放浪形骸起来”!
读到这里,不由得为妙玉的命运而感慨万千!“妙玉”——“庙宇”也!即是指妙玉会在“庙宇”中失身,沦入青楼接客!正应了其判词里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也和其曲子里的所说的“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風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严丝合缝!



而“妙玉”又是“妙喻”!妙玉究竟影射着谁呢?
据贾政所说的,其先祖和贾府的先祖有交集,但又好像和贾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而我们知道,贾府是影射着国家的,这也即是说妙玉影射着一群建过功、立过业却又不肯为国效力的隐士!
联想到妙玉是吴地人,吴地则是元末张士诚的地盘。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张士诚在吴地很得人心,却最终败在了朱元璋手下,张士诚虽死,其势力一直没有消亡,也始终不肯和朝廷合作,置身事外!这也即是妙玉虽对宝玉有意,却始终以“槛外人”自居的原因!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贾政要把宝玉交给妙玉和黛玉两人了。妙玉影射着有能力的士大夫(妙玉的才华比起黛玉和湘云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诗仙”之称),而黛玉则影射着崇祯皇帝。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如果一个皇帝得不到有能力的士大夫的协助,换来的就会是国家的覆灭!
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则是一味的独断专行,由于缺乏治国之材,虽然有着强烈的治理好国家的决心,但自身能力不足再加上小性子,不能很好地任用人才,致使国事越来越糟糕!而那些个有能力的隐士则置身事外,不肯为国家出谋划策,等到大明江山真的沦亡了,而他们自身也难保了!
妙玉的另一层影射意义则是影射那些不得不屈从满清的士大夫群体!
妙玉是被一个老和尚奸污,然后沦为这一群和尚们的玩物,以后沦落风尘。而我们知道,佛教是来自异族,并非我们民族文化的产物。而且,佛教徒的装扮也和我中华的衣冠完全不同,不管男信徒还是女信徒,都是要剃发的,衣服也和普通人完全不同,这其实也就影射着“剃发易服”的异族政权。妙玉被和尚们占有,也即影射着士大夫沦为异族的玩物!一开始他们还十分的矜持,痛恨自己的失节。然而,久而久之,也就渐渐麻木了,甚至于把清廷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主子!
在这里,笔者要举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吴梅村!吴梅村很有才华、自视才高,不入俗流。他于崇祯四年(1631)高中一等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弘光政权,他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南明覆亡后,他在清廷威逼之下任了国子监祭酒一职!起初他很是不情愿,以后也就麻木了,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其实,不习惯又能怎样呢?正如邓之仪所说的“千古艰难唯一死”!
更让人不堪的是,在乾隆时期编纂的《贰臣传》中,他竟然也是榜上有名!吴梅村若是泉下有知,恐怕真的会吐血再死一次!
所以有人说,妙玉即是吴梅村,两人同处于吴地,同样才华横溢,也都同样心高气傲,最终的结局也是极为的相似!(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蔡元培先生也持此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吴梅村即是《红楼梦》(即《石头记》,原名《风月宝鉴》)的初稿作者。作者将自身隐藏其中,即是妙玉其人。所以才会有这样深刻的感悟。由于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中,在此略过不提。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28 12:46:27 +0800 CST  
春秋笔法——从燕窝案看宝钗为人

自从笔者研读《红楼梦》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觉得宝钗并非像红学家们所说的那样贤惠、大方、得体,是什么典型的古时的典型淑女形象,而真的如清代人对其评价一样,她真的十分的虚伪而且狠毒。
而作者对宝钗的刻画用的也是典型的“春秋笔法”,所谓的春秋笔法,即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
比如作者在书中写宝钗“总远着宝玉”,而实际情况却是“总缠着宝玉”,不仅乘宝玉和黛玉打闹的时候闯进来,而且还三更半夜地呆在宝玉房里不肯走,甚至像妻子一样乘宝玉睡觉的时候,坐在宝玉身边绣东西。当然,她那个所谓的“金玉良缘”也是虚构出来的,并无任何实证。
除了这些,作者还在书中十分巧妙地讽刺了宝钗。《红楼梦》是一部隐写历史的史书,宝玉影射着皇权,而黛玉影射着崇祯皇帝,那么宝钗又影射谁呢?由于其名字含“金”,其丫环莺儿叫“黄金莺”,也含“金”,可以肯定地说,她是作者所贬斥的对象。
当然,作者所用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并不直接写出来,而是隐藏在文本之中,需要十分细心才能看得出来。
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 宝玉从薛蟠那里得到了一个很奇怪的方子:
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車,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宝钗听说,笑着摇手儿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见。你别叫姨娘问我。”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宝玉站在当地,听见如此说,一回身把手一拍,说道:“我说的倒是真话呢,倒说我撒谎。”
由于这方子实在太奇怪了,以至于王夫人不信,说宝玉撒谎,而对否定这方子的宝钗大加赞赏“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幸亏凤姐及时出现,为宝玉解了围,指出宝玉并未撒谎。既然宝玉并未撒谎,那撒谎的自然就是宝钗了。
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宝钗平时的为人,虚伪至极,但却得到了长辈的赞赏。而宝钗的病所用的方子也很是奇怪,要用到坟墓里的珍珠!以至于王夫人都感叹“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
由于《红楼梦》所用的写作手法是“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 戚蓼生语),王夫人的话除了表面上的意思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是讽刺满清的统治就是对汉人“翻尸盗骨”(痛入骨髓),并诅咒其政权不稳(作了药也不灵)!
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宝钗平时的为人伪善而狡诈、居心叵测。
如果有人还不信,笔者在这里再举一个更为隐蔽的例子,即是“燕窝”事件。



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宝钗和黛玉交好,宝钗提出要“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錢,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感动得黛玉激动不已,认为平时错怪了她。



而黛玉的饮食又是经过宝钗的母亲薛姨妈之手的。“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可经过她们母女十分“经心”的调理,黛玉的身体又如何了呢?竟然是越来越糟糕了!在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很显然,吃了宝钗母女送的燕窝,黛玉的病竟然越来越重了!


(薛姨妈寄居贾府东北角的“梨香院”是有深意的。)
到了这里,连宝玉也起了疑心,书上是这样写的:
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
在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宝玉又忽然想到了这事:
宝玉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虽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風声,只怕老太太和凤姐姐说了。我告诉他的,竟没告诉完了他。如今我听见一日给你们一两燕窝,这也就完了。”
就这样,黛玉所吃的燕窝换成了贾母的。情况又怎样呢?
在第六十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中,雪雁说道:“我们姑娘这两日方觉身上好些了。……”
在宝玉见到黛玉后,见黛玉气色有转好转,也不由十分的欣喜。宝玉道:“妹妹这两天可大好些了?气色倒觉静些,只是为何又伤心了?”
由此可知,在换了贾母的燕窝之后,黛玉的病情尽管并未痊愈,但大有好转。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这个燕窝上面做文章,难道只是随便写写的闲笔吗?如果只是为了表示红学家们所说的宝钗和黛玉“姐妹情深”,又何至于中途换燕窝呢?
如果还一直是宝钗母女的燕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每想到这里面隐藏的不可告人的阴谋,笔者不由得毛骨悚然!
由此可知,宝钗真的有心要致黛玉于死地。而我们知道,从凤姐对黛玉开的玩笑,以及兴儿对尤氏姐妹谈论宝玉和黛玉的事情,宝黛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宝钗想要以“金玉良缘”取代“木石前盟”,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致黛玉于死地!当然,她们也不能做得太过露骨,只能采取慢性下毒的办法,一点点地消耗黛玉的生命,幸亏宝玉有心,中途换了贾母的燕窝,这才没有让黛玉这么早就死于非命!
由此可知,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并非如红学家们所说的是宝钗的什么“少女天性”,而是有着深刻的寓意的,那对“玉色蝴蝶”即是指宝玉和黛玉(《红楼梦》中,双方都带“玉”的情侣,除了宝黛还有第二对吗?)。
而这个隐藏得很深的“燕窝事件”也即是后来在《癸酉本石头记》中宝钗继续使出奸计害死黛玉的伏笔!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黛玉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宝钗的手掌心!
这样说来,《癸酉本石头记》的内容相当可靠。在除去黛玉之后,宝钗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宝玉”,而她和宝玉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30 20:46:19 +0800 CST  
宝钗是怎样得到宝玉的
黛玉死后,宝玉娶了宝钗,这样的结果大多数读者都是知道的。然而,宝钗是怎样得到宝玉的,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喻,想必大多数读者是不知道的。
在通行本中,程伟元和高鄂安排的是一场拙劣的“掉包计”,虽然赚了读者不少的眼睛,但显然是和《红楼梦》本旨不合的。而在一九八七年央视版的电视剧中,则是讲在黛玉死后,元春为宝玉和宝钗他们二人赐婚。
不得不说,电视剧敢于摒弃通行本的剧情,另辟蹊径进行创作,这样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的剧情也是不合理的,是和《红楼梦》之前的伏笔以及“反清悼明”的主旨是相悖的。



而在《癸酉本石头记》(以下简称“癸石”)中,宝钗得到宝玉的过程却是令人十分的震惊:
宝玉呆呆的瞅着他的胳膊发怔。宝钗顿觉不好意思起来,低头红了脸扭到一旁。宝玉借着烛光打量宝钗,脸若银月,眼似漆杏,堪比王嫱,妙似杨妃,不觉浑身躁热,凑近了细看那胳膊。宝钗拿手推他,被他一把抓住了手。
原来宝玉虽同黛玉定了亲事,然二人终未有夫妻之实,待到黛玉死了,也还是未破瓜之身,宝玉深悔误了一段佳缘,如今便不肯错过机会,便要抓紧了,嘴里含糊不清道:“姐姐好姿容,小弟倾慕许久,能否一亲芳泽?”
宝钗推阻道:“不可罗唣,宝兄弟喝多了。”宝玉听他说了,甚是懊恼,拿手去扇自己的嘴巴道:“我不是人,我是禽兽。”宝钗忙拉他手道:“宝兄弟休要自责,姐姐不怨你。如今你是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我再不扶持你,你这一辈子又该如何度过?既然宝兄弟对我有情,姐姐也会真心对待。愿将终身相托,望你以后莫要辜负姐姐才好。”宝玉听了,也不容他多说,一把抱住了,走到红绡帐里。
宝钗羞的满脸通红,不再推阻,任他施为。两人兴起意浓,成就鸳鸯,相眠了一夜。……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第九十九回 林黛玉还魂证前缘 贾宝玉展裘触旧情)
许多读者认为这段极不合理,认为宝钗这样的典型的淑女应该不会做出这种“婚前性行为”的行为。
起初笔者读到这段的时候,也觉得颇为诧异,很是震惊。然而,细想之下,只有这样的结果才是最合理的,也才是最符合原著精神的!
对于这段情节,作者其实在之前早就有过若干暗示。
首先,袭人和宝玉的偷试过云雨情。我们知道,“晴有林风,袭为钗副”(第八回 甲戌双行夹批),晴雯是黛玉的副本。晴雯虽然和宝玉关系十分亲密,但晴雯到死也都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身,而黛玉也是如此;袭人是宝钗的副本,袭人和宝玉之间发生的事情,也会发生了宝钗和宝玉之间。袭人和宝玉在完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初试云雨情,当然宝钗也会这样。



其次,在前面也有过伏笔。
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風流,不觉就呆了。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对宝钗的身体动过心思,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住宝钗的诱惑,和宝钗有了夫妻之实。
再次,第一回的《好了歌解》和批语中也明确提到了这段。
我们且来看第一回的甄士隐所作的《好了歌解》,其中有这样两句:“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在前一句“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而我们知道,关于黛玉和宝钗的句子总是成对出现的,前一句是讲黛玉,那么后一句肯定即是讲宝钗的。而在“癸石”中,也是宝玉和宝钗二人葬完了黛玉,两人即发生了关系,即是“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和前面的伏笔和批语完全对应得上!
有人说,黛玉刚死,宝玉就和宝钗在一起,实在是太对不起黛玉了。既然宝玉那么爱黛玉,就应该为黛玉守节。而实际上,这样的“守节”的观念,作者是不赞成的。这样的想法在前面也是有伏笔的。在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有这样一段:
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宝玉听了,忙问如何。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dì】官。”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藕官为菂官的死哭得死去活来,而来又和蕊官一起“恩爱”不已,而对藕官的那一套说辞,宝玉也是深以为然的。书上是这样写宝玉的反应的:
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
我们知道,《红楼梦》经常用一段事暗示另一段事。这里显然是暗示日后黛玉早死,宝玉虽然也是哭得死去活来,但很快就会接受宝钗的这件事。
从“癸石”以及全书的主旨来看,黛玉是影射崇祯帝的,黛玉之死也即影射着大明已亡。宝玉即是传国玉玺,影射着最高皇权。朱明已亡必有新主,一国无主也不能为国。在这里,作者显然用这样的小事来言“大道理”。
宝钗和宝玉一起安葬黛玉,宝钗最终得到了宝玉,这其中又影射着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下回为你解答。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31 19:32:47 +0800 CST  
@正气歌声 65楼 2017-03-18 22:12:00

用元春之死影射袁崇焕冤案
在“癸石”第八十三回中,我们从甄宝玉口中得知他家有一个“做尚书的四十余岁兄辈带兵打仗,屡获战功,却被奸人诬陷,已经凌迟处死”。很明显,这个人是影射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袁崇焕。甄家是贾家的影子,在甄家发生的事情,也必然会有贾家发生,这也即意味着贾家也会有一个“带兵打仗,屡获战功,却被奸人诬陷,被凌迟处死”的人。
那个这个人会是谁呢?看到“癸石”第九十回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个人竟...
—————————————————
作者早就在第78回中写了林四娘的故事了。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1 10:42:57 +0800 CST  
@正气歌声 2017-04-01 10:42:57
@正气歌声 65楼 2017-03-18 22:12:00
用元春之死影射袁崇焕冤案
在“癸石”第八十三回中,我们从甄宝玉口中得知他家有一个“做尚书的四十余岁兄辈带兵打仗,屡获战功,却被奸人诬陷,已经凌迟处死”。很明显,这个人是影射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袁崇焕。甄家是贾家的影子,在甄家发生的事情,也必然会有贾家发生,这也即意味着贾家也会有一个“带兵打仗,屡获战功,却被奸人诬陷,被凌迟处死”的人。
那个这个......
-----------------------------
在乱世之中,女子奋起反抗的例子层出不穷。在《红楼梦》中,作者在第78回中也写到了林四娘,其实就是在为后面黛玉、小红和元春这些女子做伏笔。在历史上,也有梁红玉、花木兰,明末清初也有秦良玉。在黛玉的判词“堪怜咏絮才”,其实也隐藏了这样的故事,谢道韫就是招募了家丁和丫环和贼寇决一死战的!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1 10:55:43 +0800 CST  
另眼看红楼宝钗篇05:宝黛钗三角关系辨析
在《红楼梦》中,宝玉影射玉玺,这是许多人的共识。那么宝玉身边最为重要的两个女人,一是黛玉,二是宝钗又分别影射谁呢?
黛玉影射崇祯皇帝,这个不必多说。宝钗影射的对象又影射着谁呢?
仔细读过《红楼梦》,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困难。
这得从薛家母子三人寄居在贾府说起。
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薛家寄居在“东北角”上的梨香院。在《红楼梦》中,贾府是影射皇宫的,贾府一共有九重门,而皇宫也是有九道门的。而贾府又有“宝玉”,显然就是以家喻国。只要想到当初大明是怎样收留满洲人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满洲人当然从外兴安岭流窜到朝鲜半岛,然后被朝鲜农民向西驱逐到中国东北,大明王朝可怜这些满洲人,于是在当时的奴儿干都司即东北地区划出一片土地供满洲人渔猎,供其定居下来。
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其子董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挥使,后晋升右都督,与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三年(1467年)以屡掠辽东人畜,被明朝斩杀。建州三卫遭到明军残酷征剿。董山的长子脱罗及其子妥义谟,先后袭职,多次进京朝拜明帝,贡献方物。


(1689年满洲全图)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来,一薛家母子其实是影射着满洲人!满洲人在中国东北定居下来,得以繁衍生息,这也即影射着薛家在贾府定居下来,进而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许多读者都对薛家那么有钱有势却为什么寄人篱下大为不解,其实只要知道了薛家即是影射满洲,这个问题的答案便会恍然大悟了。
一直以来,满洲人在东北地区都是相当老实的,只求老老实实的定居,对明王朝也是忠心耿耿。但日后明朝式微,满洲人的狼子野心会显露无疑了。而在书中,宝钗对宝玉虎视眈眈,也即影射这段历史。
宝钗所讲的“金玉良缘”是虚假的,实际上即是宣告宝钗要介入宝玉的争夺之中。而宝钗含“金”,又有金锁,其丫环黄金莺也是含“金”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的时候,国号即是“金”,史称“后金”。这样说来,清即是金,金即是清。宝钗对宝玉盯着不放,这其实也即影射满洲人要夺取全国政权。


(宝钗的金锁是编造出来的,金玉良缘自然也是。)
如果贾府一直不衰败,黛玉一直不死,宝钗是毫无机会的。但在《癸酉本石头记》中,宝钗设计害死了黛玉,也成功地得到了宝玉。这段故事又影射了那段史实呢?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走投无路,只好登上万岁山,在寿皇亭旁的树下自缢而死。崇祯帝死后,帝后棺椁在东华门所设灵棚连停数日,明朝的官员都不敢去看。
崇祯帝的遗体只是被草草安葬。崇祯帝在位时,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陵墓,可由于国事繁忙,根本没时间理会到去修陵,以至于崇祯帝死后连个安葬的地方都没有。
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棺材运到昌平之后,非常草率地就下葬了。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陵的改葬开隧和营建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工程组织不能迅速落实。其次是工程所需银两不能及时到位。在曹化淳等人的催促下,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等工终于完成。
也即是说,崇祯帝死后一年,才正式下葬!而在“癸石”中,黛玉死后一年后,被宝玉发现,和宝钗一起安葬了黛玉,这段故事其实即是在影射崇祯皇帝的安葬一事。
满清入关之时,并没有表露其凶残本性,而是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口号而来的。以至于南明小朝廷对其抱着很大的幻想,以为可以联合一起消灭李自成。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公历6月6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六岁的清顺治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迁都京师。同年九月,顺治帝从盛京迁都京师,十月一日,顺治帝在天坛祭天,并于紫禁城皇极门(今太和门)举行登基大典,再次即皇帝位,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这其实也就宣告了清王朝得到了政权。实际上,清王朝是可以作为合法政权得到士大夫乃至全国人民的承认的,只要其能轻徭薄赋、广开言路,消弥战祸,使百姓安居乐业,士大夫各居其位,社会秩序很快就能安定。只要能保证中国人的文化和风俗一切如旧,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国人是不管你最高统治者究竟是谁的。
这其实也即是藕官所说的:“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所以,黛玉死后,宝玉很快就接收了宝钗。而大明亡了后,让大清来接手,也不是不可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红楼梦》作者们的伟大,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清廷对崇祯皇帝的“礼遇”,为其赢得了人心,若不是日后其一系列举措让全体中国人大失所望,非得奋力反抗到底,谁又能说清王朝不合法呢?
而宝钗和宝玉这对夫妻也是如此。宝钗和宝玉一起安葬了黛玉,宝玉在黛玉死后,接收宝钗也成了最为合理的选择,若不是宝钗非得逼着宝玉去做其完全不可能接受的事情,宝玉又何必非得离开宝钗呢?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1 17:47:30 +0800 CST  
薛宝钗的“冷香”与“热毒”

宝钗篇写到这里,恐怕仍然有许多读者不太服气。对笔者认定的宝钗影射满清仍是很有些迷糊。毕竟笔者只是因为宝钗的名字中含“金”,其丫环黄金莺含“金”,又举家寄居在贾府东北角,以及编造出“金玉良缘”这几点就认定其影射满清,似乎有牵强附会之嫌。
其实关于宝钗影射满清,《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写得比较明显的地方,笔者对此简单分析一下。
一、“黛玉葬花”与“冷香丸”
黛玉葬花是有着特殊意义的,黛玉葬花的这一天恰恰就是四月二十六芒种节。而四月二十六也正是清军在扬州屠城的日子,芒种即“亡种”。而花即华也。再加上前文警幻仙子所说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花其实即是暗喻中华儿女!
而宝钗的“冷香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书上是这样写的,
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錢,……”(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也即是说,宝钗所吃的药“冷香丸”是要用到百花之精华!也即是说宝钗要吃“百花”!一个葬花,一个食花,对比还不够明显吗?
二、宝钗的“冷”及其住处
我们先来看宝钗出生的地方,薛家一家从北方来,丰年好大雪,宝钗是山中高士、高山晶莹雪。
而满清所处的地方呢?也正是白山黑水,终年积雪!


(每次见到大雪,都会想起薛宝钗。)
而宝钗在众人眼里又是个什么形象呢?兴儿在向尤氏姐妹介绍宝钗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并且说遇到她的时候,连大气也不敢喘,“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我们再来看看宝钗的住所,在元妃省亲之前,其所住的蘅芜苑是这样的“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可是等到宝钗住进了以后,又是怎样一副情形呢?“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一个妙龄女子,浑身上下哪来的这么大一股冷气呢?很显然,宝钗即是影射满清!终年积雪,完完全全是雪做的!
三、停机德与“崇德”
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像乐羊子妻那样的“停机德”是最为值得提倡的,而这个故事也写进了西汉刘向所编纂的《列女传》,《列女传》的本意也即是要崇尚这些女子的品德,也即是“崇德”。
而我们知道,“停机德”这三个字可是写进宝钗的判词里面的!关于宝钗的“德行”,笔者以后还会详细跟大家讲。
而“崇德”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明崇祯八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金”为“清”,而“崇德”这个年号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表面上的崇尚德行,另一层则是因为这个“崇”字重了“崇祯”年号的“崇”,这分明是要和明帝国分庭抗礼!
而我们知道,皇太极虽然表面上说“崇德”,其实根本就是“无德”!他在我国东北大肆抢掠、屠杀、奴役我华夏子民,还经常攻入关内抢劫杀人,仅在济南一地,经过皇太极抢掠之后,城中积尸多达十三万之多!
四、“蘅芜君”的真实意思
“蘅芜君”谐音“恨无君”,在《红楼梦》中,宝钗虽然一时得到了宝玉,但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很快就分道扬镳,宝玉“悬崖撒手”,“做了两个和尚”,沦为乞丐。而宝钗,她的结局也很是悲惨,对她来说,也即是“恨无君”。
其实“恨无君”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是暗指满清虽然得到了政权,但终究是未能得到全体国人的心!这样的政权是不合法的,其实也即是指导所有中国人心里“恨无君”!
当然,宝钗影射满清的地方还有许多,在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在《红楼梦》的作者的笔下,宝钗是一个外表很“冷”,冷得像“雪”,内里却很“热”,热到生“毒”的程度!而且宝钗的“热毒”是非同一般的,不是受一般风邪引起的,而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这说明宝钗的“热毒”是一种先天顽症,只能在发病的时候吃一丸“冷香丸”来缓解一下。



而满清政权呢?也同样如是。其来自北国的白山黑水,终年积雪。然而这个政权却是十分的“热毒”、狠毒而无耻、杀戳成性。但每隔一段时间,满清政权就会稍稍收敛一点,做出一副怀柔的样子来。这样的举措也巩固其统治,吸纳了许多原本郁郁不得志的士大夫们。这些士大夫们为满清政权的稳固出谋划策,竭力扑灭中国人民反抗的怒火。但这些怀柔的举措虽然暂时收买了人心,但满清政权的本质仍然是“热毒”的!
最后,我们再从宝钗和黛玉的身材对比来看一下。宝钗丰腴而黛玉瘦弱,宝钗健康而黛玉是个病怏子。其实这也即是在影射满清政权是一个健壮发展的政权,而大明王朝病入膏肓,瘦弱不成形!
作者用宝钗这个人物形象,十分巧妙地影射了满清政权,正可谓是鬼斧神工之作,非大手笔不能作!甚至可以说,《红楼梦》这样的写作手法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在全世界也是绝不可能复制的!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2 18:18:56 +0800 CST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宝玉为什么不喜读书

稍微了解《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玉是最不喜欢读书的。
袭人道:“第二件,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我家代代念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恼了。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d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些话,你怎么怨得老爷不气?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为什么除了“明明德”之外,别的书都不喜欢读呢?
主流红学家们是这样解释的,因为作者思想进步,不想和上层统治者打交道,不想走读书上进的道路。
这显然是拔高了作者的思想,在清中叶不可能有这样的进步的思想家。即便是明末几大思想家,比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他们也都是有着很深刻的思想,但并不排斥科举考试,也都努力读书仕进。
红学家们把《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放到清中叶去考证,当然会觉得很是突兀。一旦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放到明末清初的这个“白骨如山”“虎兕相逢”的这个“末世”来讲,一切便也都迎刃而解!
宝玉所说的“明明德”其实即是指“四书”中的《大学》这一篇。《大学》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后被单独抽出来成为“四书”之一。



《大学》的开篇是这样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可知,《大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讲怎样“明明德”,怎样“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君子”的个人修养和家国天下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思想,正和顾炎武先生所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谋而合!
作者显然认为除了《大学》这本书和“天下兴亡”有关外,别的书都没什么用。而明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党争”, 党争之下,意气用事,东林党人多尚空谈,误国不少。这些以王阳明“心学”为思想指南的士大夫,太过清高自重,凡事爱讲大道理,泱泱而谈,根本不考虑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整日嘴里叨叨性命之理,务虚名,弃实用,最终使得朝政一发不可收拾。
除了王阳明的“心学”,明末士大夫们的另一个思想来源即是程朱理学。但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在满清的屠刀声中,在马蹄之下,它们显得那样苍白和无力。思想,在火与铁面前,有时候是那样苍白。



而这也正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悲凉的呐喊,他们认为正是这些“心、理、性、灵空谈之学”,读多了,反而把人给读傻了,陷入了意气之争,误国误民。
为什么作者要借宝玉之口痛骂那些读书上进之人为“禄蠹”呢?这其实也和满清占领全中国后,为了收买人心,恢复科举考试。
满清统治者兴兵入关后,为了笼络和网罗知识分子,顺治元年宣布沿袭明朝惯例,按期开科取士。顺治二年在北方数省举行乡试,录取了清朝首批举人;顺治三年在北京举行会试,录取了开国的首批进士;四年又加行会试,多取江南文士。
顺治二年的首期乡试,绝大多数读书人秉持着民族大义,坚决不肯为清廷效力,只有极少数败类厚着脸皮参加了。由于人数实在太少,清政府就把这些些去参考的汉族士人全都录用为官。
这样一来,许多不够坚定的士大夫们也就眼红了。以后满清再次举行乡试时,去的人就多了。而清廷也乐得见到这样的情形。顺治一朝十八年,共开八科,录取进士二千五百九十一人,其录取频率和人数,都要远远超出平常年景的三年一科!
这些个读书人,为了争做清廷官员,一个个都挤破了脑袋往里钻,甚至还出现了接二连三的科场舞弊案。据清初大诗人吴梅村记载“壬辰(顺治九年,即1652年)权贵与考官有隙,因事中之,于是科场之议起。”
顺治九年的舞弊案还不算什么,闹得最厉害的,是顺治十四年的丁酉(即1657年)科场案。此案因考官纳贿而起,株连人数之多,对全国震动之巨,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实属罕见。清廷对这次舞弊案的处理方式是大开杀戒,不但受贿的考官和行贿的考生立即处死,还株连亲属,父母妻子全遭流放,惩处异常严厉,酿成了有科举以来空前的大惨案!光处死的考官即有十七名之多!如果不是这些读书人一门心思想着为异族政权效力,何至于会发生这样的舞弊案呢?


(清初读书人对科举制度的趋之若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科举大案中,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出现了一位“张铁生式”的人物——吴兆骞交了白卷。吴兆骞是江南大名鼎鼎的名士,号汉槎,江苏吴江人。平常大家都认为他的文章“惊才绝艳”,考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这次顺治皇帝亲试,他却交了一张白卷。于是舆论大哗,有人说他是惊魂未定,吓得提笔忘字了;也有人说他是恃才傲物,故意卖弄。笔者认为是他见当时的考场有无数手持兵器的士兵,整个考场如同刑场一般,认为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本就对满清入关大肆屠戮生灵不满的他心中亦是十分的愤怒,于是作出的这样的惊人的举动!
此举当然也是触怒了清廷,而他受到的惩罚也是相当的严重。他被清廷发配到宁古塔充军。宁古塔是苦寒之地,寸草不生,常年冰封。发配到那里,其实还不如一死了之呢!
吴兆骞临行时,京中好友顾贞观、徐乾学、吴梅村等人都来为他送行。吴梅村还作了一首长诗《悲歌赠吴季子》送他上路。吴兆骞在宁古塔二十多年,后来友人顾贞观恳求于纳兰性德,后经性德父明珠营救,才最终得以赎还返乡。返乡后仅仅三年,他就亡故了。


(吴兆骞先生像)
很显然,作者对吴兆骞这些还保有一点的民族气节的士大夫们是很敬重的,对那些一心想要读书上进的人当然是嗤之以鼻了,将他们说成“禄蠹”!
而实际上,也正是这些读书人考取了清廷的官员,稳定了清廷在全国的统治!若不是这些士大夫们积极地卖身投靠,清廷何至于如此之快地稳定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呢!以至于顾炎武先生发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感慨!若是人人都像他这样,坚持不肯仕清,清廷何至于能并吞全中国呢?
作者鄙夷这些一心读书上进之人,并将之斥为“禄蠹”,真可谓是痛入骨髓的沉痛悲号!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3 18:03:36 +0800 CST  
《红楼梦》即是《风月宝鉴》,风指清风,月指明月。在《红楼梦》的文本中,也多次隐藏了这些信息,需要十分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得出来。笔者才疏学浅,只想就一些比较明显的地方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4 06:24:12 +0800 CST  
功名利禄——宝玉和宝钗的根本分歧
经过笔者以前的分析,宝玉斥读书上进的人为“禄蠹”的原因,是因为作者不愿仕清,不愿为清廷服务,对那些卖身投靠异族政权的士大夫们很是鄙夷。
也正因为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读书上进才显得那么的让人鄙视。而如果除去这层关系,读圣贤书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为官,那不就是一条“正路”吗?就算是伟大的思想家龚自珍也没有排斥这条路,而是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连续考了六次才中了进士。除了明清之际的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红学家人为地给曹雪芹拔高的那种思想。


(科举制度是清廷笼络士大夫最为重要的手段。)
也正因为是在明清之际的那个“虎兕相逢”“白骨如山”的“末世”,那种坚持民族气节,坚持不肯为清廷服务的气节,才真真正正地为世人所尊敬。
也正因为如此,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思想家坚持不肯仕清,邓之仪在不得不做了清廷的官员之后,发出了“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的痛入骨髓的感叹!大诗人吴梅村在迫于压力不得不出任“国子监祭酒”时,途径淮南,发出了“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的感叹!另一个大诗人钱谦益以自己曾仕清作为终身污点!大学者朱舜水为了坚持民族气节,东渡日本……
这样说来,坚持民族气节,不肯读书仕进并非是什么超出于常人的深刻的思想,而是那些心中还有民族气节的士大夫们的普遍心态!
也正是基于这点,宝玉和宝钗的分歧就完全能够理解了。
前面笔者分析过,宝钗是影射满清阵营的。她自然是希望宝玉能够为清廷所用,为清廷服务,而这正是宝玉所坚决不肯走的一条路!


(宝玉和宝钗,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
宝钗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钗对宝玉说过读书仕进的话,可遭到了宝玉的鄙夷不屑,这让宝钗很是尴尬。但宝钗并未因此而丧失了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宝钗曾作过这样的一首词: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風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最后两句“好風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将宝钗对功名利禄的矢志不渝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这样一对在读书仕进问题上看法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却成了夫妻!这还真可谓是造化弄人。
在《癸酉本石头记》后面的文本中,两人的思想碰撞更是愈演愈烈!
在贾府败落、黛玉惨死之后,宝玉实际上已算是走投无路,宝钗能嫁给他,给了他一个表面看起来还算比较温暖的家,宝玉其实是很感激的。他也曾想出来做点事补贴家用,但宝钗坚决不肯,而执意要他读书,走科举这条路。这样,两人从一开始新婚的甜蜜慢慢地走向了陌路。
宝钗一边照料母亲,一边对付金桂的吵闹,可谓煎心焦首,伤痛欲绝。宝玉见宝钗悲戚,放下书本来劝,反被他嗔着劝回去了,道:“家里不用你挂虑,你还是认真读书是正理。”宝玉只得进门关了窗子看书,神思却早飞往别处去了,想到自己虽和宝钗成婚,住在山中,终是寄人篱下。日用起居,全靠薛家协助,自己竟是个无用书生一般。素又讨厌经济文章,贾家一败涂地,皆由做官而起,不愿再奔仕途,谁知宝钗却强求他读书。二人志趣不投,他似枯鱼失水,泥涂索居,甚不顺心如意。(第一百零一回 呆霸王惹祸牵旧案 悍妒妇作歹设新谋)
宝玉道:“ 功名犹如污泥一般,让你我陷溺在贪嗔痴爱中不能挣出,本来人出生时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是何等的纯洁,却被污浊尘网拴住不能挣脱,实在悲哀。”
宝钗道:“听你说来,赤子之心就是遁世离群、无责无任了,那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竟是可笑至极了,或是污浊不堪了不是?”宝玉说不过他,只是低头不语。宝钗道:“你既理屈词穷,那就从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用功,争取考个功名,别让我跟着你受苦才是, 也不枉天恩祖德。”宝玉没了主意,只得坐下拿着书本翻看。(第一百零四回 毒中毒薛姨妈添病 计上计夏金桂焚身)
两人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对宝钗对自己的步步紧逼,宝玉终于忍无可忍。
宝玉不觉动了气道:“一个个都来劝人读书,只问你将来考中功名,是为那个卖命?还不是为戎羌卖命!亡国之民高兴的什么人似的去求功名。你那个宝二奶奶一心想往高处攀,也不管外头風風雨雨的,亡国不亡国的,他就是想着功名。据我看来,他才是无情。”(第一百零五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宝玉的话说到了根本问题,即是不愿意“为戎羌卖命”,感叹“亡国之民高兴的什么人似的去求功名”,这和前面笔者所分析的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宝玉对宝钗也下了评语“无情”!而这也是宝钗最终在情榜上的评语,“无情”两字多次出现,真可谓是宝钗的最真实的写照!
而对宝玉的态度,宝钗也是忍无可忍,她写了一首词来刺激宝玉。在这首词中,宝钗竭尽嘲讽侮辱之能事,将宝玉贬得一文不值,甚至将其贬做女子!
摒弃金缕,怜惜荏苒,英雄履霜知冰。
坎流淘尘,硕月傲群星。
王孙自堕自弃,学女儿,怯弱心平。
叹井蛙,食足贪逸,志庸实堪惊。
无奈,凭尔去,闲熬华发,嘲弄功名。
空惹啼痕处,又见薄幸。
百年能有多时,终有那,愧悔泪盈。
伤情处,王孙犹眠,悠梦何必醒。
宝钗本以为这样措词的一首词就可以刺激一下宝玉,让其重新起来读书仕进、考取功名。可宝玉早已是心灰意冷,对这样的讥讽根本不以为意,而是将其揉作一团,扔到角落里了。宝钗这下彻底爆发了。
宝钗复进屋来,见纸团抛却一旁,公子犹似无知无觉,上去一把揪起道:“夜里还没睡够,大白天也睡起觉来,这算什么刚性男子?”宝玉一坐而起道:“我不是男人,可我也不会学人家认贼做父,为仇人效命!”宝钗听了这番胡话,甚为不解道:“那个是仇人,谁个又认贼做父?荒唐至极。”
宝玉道:“戎羌欺我朝廷,夺我江山,我全家皆毁败其手,姐姐还要我读书考取功名,为仇人卖命,这不是更荒唐无耻吗?”宝钗道:“你休要找借口脱滑使懒。君子就该,我不管他是谁,这世上的人都死绝了,若是能换来你的功名也值的了。”(第一百零五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很显然,作者在这里借宝玉之口痛斥满清的卑鄙无耻、刻骨残忍,坚定了自己不愿仕进的立场。而宝钗则代表了那群厚颜无耻的士大夫之流,在他们眼里,什么“国仇家恨”,什么“白骨如山”,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个人的荣华富贵!“骑五花马,穿千金裘,食雉鸡肉”,这才是宝钗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生活,宝钗对别的什么都是不在乎的!“我不管他是谁,这世上的人都死绝了,若是能换来你的功名也值的了”,这样的赤裸裸的“无情”的话也是其心里的写照!
在这里,宝玉影射的是那些坚持民族气节,不肯仕清的有风骨的士大夫,而宝钗影射的是那些不顾国仇家恨,只有个人仕途的“禄蠹”们!


(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是宝玉和宝钗最大的分歧。)
宝钗一门心思想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宝玉则秉持民族气节,坚决不肯读书仕进。两较比较之下,宝玉的可贵可敬和宝钗的可鄙无耻不是太过明显了吗?这样的一对夫妻,又岂能长久呢?
这样说来,宝玉最终离开宝钗也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4-04 17:39:29 +0800 CST  

楼主:正气歌声

字数:220341

发表时间:2017-02-27 05: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0 23:30:48 +0800 CST

评论数:3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