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宝鉴解红楼:《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从其问世以来,就以其深厚的艺术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赢得了无数的读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明珠之一。
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其时代背景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就拿同样闻名于世的明代“四大奇书”来说,如果不懂得其背后的时代背景,也不可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本身。《水浒传》的背景是北宋末年,正是一个道德败坏、群寇峰起的乱世,也正因为如此,“乱由上作”,高层的腐朽没落引来的是底层的动荡不安;《三国演义》的时代背景就更为明显了,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的这段乱世,寄托了作者对明君贤相政治的向往,指望明君贤相出来救世;《西游记》的背景表面上是唐代,实际上却是明中后期的社会风气,作者借唐僧取经的故事来影射明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作者尤其对道教作了十分辛辣的嘲讽,甚至连皇帝也不放过,调侃道“想必是道士做了皇帝”;《金瓶梅》的时代背景表面上是北宋末年,其实上却暗指明代中后期,借用西门庆这样一个中下层的商人的家庭生活来反映种种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
和这“四大奇书”不同,《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却很难看得出来。作者也故意故弄玄虚,故意说此书“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而更多的读者受主流红学家的影响,认为《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清中叶,作者写出的正是清中叶的一个典型的富贵人家的兴衰变幻。对此,笔者并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并不是主流红学所说的清中叶,作者其实已经在书中交代得清清楚楚,就差明说了!其实,《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就是一个“末世”!
“末世”这个词在第一回中就已经出现,后来反反复复地在书中数次出现。在第一回是这样介绍贾雨村的“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
在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关于探春的判词是这样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在这里又出现了“末世”。紧接着在王熙凤的判词中中写道“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再次出现了“末世”。
由此可见,《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就是一个“末世”。而红学家们所说的清中叶,正是清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和“末世”是格格不入的。此时的清王朝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的巅峰期,并无一丝一毫的衰败的迹象。清王朝由盛转衰是从乾隆晚期开始的,而此时,红学家们所说的曹雪芹早就已经死去多时了。而清王朝的“末世”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光绪和宣统年间,哪怕曹雪芹再具备先见之明,恐怕也看不到那么久远的未来吧?
说到这里,恐怕有人会说。因为曹雪芹不仅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早就看到乾隆时期的外表风光,实则内部腐朽不堪,整个封建社会已经到了末期,《红楼梦》所说的“末世”并非指某个朝代的末世,而是指整个封建社会的末世。
对这样随意拔高作者的说法,笔者无法苟同。众所周知,清王朝以及中国帝王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更替完全不同。以前的王朝更替是旧的王朝死去,新的王朝在其基础上继续下去。如果不是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带来了屈辱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民主思想和先进的制度,恐怕中国的王朝更替还会继续下去,清王朝也极可能并非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而这些重大的历史转折,恐怕并非曹雪芹这样的一个生活在清中叶的人(假定红学家们所说的曹雪芹确有其人的话)所能预料得了的!
那么,《红楼梦》里面所说的这个“末世”,究竟是指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以解答,实际上作者已经在书中给这个“末世”加上了特定的限定语,只要了解到这些限定语,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末世”的第一个限定语是“白骨如山”。在第八回《比灵通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作者通过所谓的后人作了一首嘲讽通灵玉的诗,最后两句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两句诗相当重要,甲戌本的侧批也作了批注“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由此可见这两句的重要性。
一般的读者认为,这两句诗是写曹家被抄后的悲惨命运的。然而事实却是,虽然曹家被抄,一下从富贵人家变为穷困潦倒的底层百姓,但曹氏一门大多数人还是活了下来,远没有到“白骨如山”的地步,更谈不上什么“忘姓氏”了!即便有人会说,这恐怕不仅仅是指曹家,而是指当时的社会状况。但这也完全不符合。乾隆时期虽然也有一些零零星星的战争,但整个社会还是比较安定的,尤其是富庶的江南地区,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白骨如山”以至于“忘姓氏”的惨剧。
那么这个“白骨如山”究竟是指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笔者暂且不答,且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末世的第二个限定词“虎兕相逢”!
“虎兕相逢”这个词出现在第五回中贾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在“虎兕”两个字的夹缝处,甲戌本批了两个字“显极”,说明这“虎兕”两字太过耀眼了。
“虎兕”出自于《论语•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虎指老虎,兕,指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兕的形状似牛,全身长着黑色的毛,头上只长着一只角。最早见之于《山海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虎和兕都是极为凶猛的野兽,两者相逢,必然会有一场恶斗。虎兕相逢即是指惨烈的战争!
无独有偶,在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吴伟业(即吴梅村)所写的《悲歌赠吴季子》一诗中是这样写的: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抵。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在这首诗中,诗人既提到了“白骨皑皑”,也提到了“前忧猛虎后苍兕”,和《红楼梦》提及的“白骨如山”、“虎兕相逢”惊人的巧合,而吴伟业所生活的时代恰恰就是一个“末世”!笔者认为,这个“末世”就是《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换句话说,《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就是明末清初的那个“白骨如山”、“虎兕相逢”的“末世”!
众所周知,自清军入关以来,在征服中国的过程中,屠杀了无数生灵。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灭绝汉文化,摧毁汉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在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即1645年7月8日)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满洲贵族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之后清军以武力迫使南方汉人也剃发,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日(即1645年8月29日),清廷又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
剃发易服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汉人的强烈反对与抵抗,这遭致清廷的严厉处罚和血腥镇压,清廷在华东和华南等地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满清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占领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朝后期的两亿多减至顺治十七年的一千九百万,净减十分之九以上!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由于尸骨堆积太多,根本来不及掩没,以至于集中起来焚化,正可谓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在此过程中,战火纷飞、持续了数十年之久。满洲自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建国以来,一直到到1683年明郑沦陷,宁靖王朱术权殉国,大战小战连续不断。
明清战争起自1618年后金与明朝在抚顺首次交锋,止于1683年明郑政权这场战争覆灭,最后一个汉家天下沦陷,历时半个世纪以上,其间大战、小战交替发生,从数十、数百人的武装冲突,发展为千万人的激战,再扩大到几十万人的殊死搏斗。它既有平原旷野上的往来冲杀,也有坚城之下壁垒森严的鏖战,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规模之大,斗争之复杂,战局之多变,皆为亘古所少见。
这样的规模巨大、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战争用“虎兕相逢”来形容,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由此可见,《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即是指明末清初的这个“末世”,这个“末世”是明王朝的衰败期和灭亡期,真是十分的贴切,而这个“末世”的两个限定词“白骨如山”和“虎兕相逢”也是恰如其分。只要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很轻易地得出这个结论。然而,许多人却因为对主流红学所说的清中叶说先入为主,看不到这些,真是“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也正因为“虎兕相逢”太过显眼,正如批语中所说的“显极”,程甲在改造《红楼梦》的时候,硬生生地将虎兕相逢改成了“虎兔相逢”,非常可笑地将贾元春这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人物的死因写成了因病逝世,以至于和其曲子中所写的命运完全对不上号,真是失败至极的改造!但程伟元和高鄂等人恐怕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他们恨不能完全抹去其中的时代背景痕迹,但越是这样,越显得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罢了!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2-26 21:26:00 +0800 CST  
南直召祸的实病

确定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的那个“白骨如山”和“虎兕相逢”的“末世”之后,《红楼梦》这本在许多人眼里的“天书”也就变得十分的好理解了。
在甲戌本第一回中有一条很奇怪的批语: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甲戌眉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这个批语本身并不高深莫测,用的也是极其浅显的文字,却难倒了众多的红学家。
那么这个“南直召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主流红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让人啼笑皆非的。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在《红楼探源》里推测:“大火无疑是一历史事实,可能发生在南京的某织造厂,也可能是江宁织造官邸起火。但曹的继位者隋赫德在奏报曹氏家产的摺子中,没有提及财物被焚等情况。曹寅的藏书也安然运到北京,看来这场火不像起于官邸。也许曹頫革职的直接原因是这场大火”。
红学泰斗周汝昌的推测:《红楼梦》开卷表面上写“姑苏葫芦庙”失火,其实是隐言“南直招祸之实病”。所谓“南直招祸”就是指曹雪芹父辈曹頫在万寿庵里为雍正政敌胤禟藏镀金狮子而招祸之事。
笔者认为,他们的解释都实在太过牵强。
为什么这样说呢?重点就在这个“南直”这两个字上。
众所周知,“南直”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而且只出现在明朝永乐年间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周边地区称为直隶。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文即位,是为建文帝。其叔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即发动“靖难之役”,从治所北平一直率军南下,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取而代之,登上了皇帝宝座,是为明太宗永乐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时改庙号为成祖)。
朱棣登基后,深感南方反对自己的势力根深蒂固,日夜焦虑而心神不定,而自己的根据地却在北平。于是即有了迁回北平的打算。经过近二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永乐十九年,朱棣将京城迁到了北平,并将北平改名为北京,而南京作为陪都。从此,大明帝国实行南北两京制,北京和南京周边皆称直隶,即是北直和南直。
顾祖禹《二十一史方舆纪要》记载:“南直”为明朝应天府直属,相当于现在江苏、安徽和上海三地,是“南直隶”的简称。在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中就有“话说国朝(明朝)有一位官人,姓权,名次卿,表字文长,乃南直隶宁国府人氏”。( 《卷三 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
满洲人建立清朝后,“南直”这个地名很快就消失了。清朝并没有两京,只有北京,北京周边称为直隶,而南京则称为江宁府,属两江总督的辖区。据红学家们考证出来的《红楼梦》成书年代是为清中叶,距离南直这个地名的消失已经百有余年矣!正如同现在的人不会讲察哈尔省、热河省、西康省一样,只有从民国时期过来的人才会对这些地名耳熟能详,甚至时常挂在嘴上之外,到了我们这代人,如果不是对历史特别有兴趣,恐怕早就将这些历史地名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吧!
由此可见,《红楼梦》的作者和批者都应该是由明入清之人,他们对明朝念念不忘,仍旧将南京周边地区称之为“南直”,在批语中很是自然地写将出来。
那个这个“南直召祸”到底是指什么事件呢?
这个问题也并不难解,在上一回笔者论述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白骨如山”、“虎兕相逢”的“末世”,更确切地说就是明末清初的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实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应该就是指清军在南方对我华夏进行的无数次的屠城!
自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以来,清军在北中国可谓是势如破竹,如同秋天扫落叶一般,很快就席卷整个北中国,仅仅一年时间就拿下了半个中国。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满清也会很轻易地拿下南半个中国的时候,却遭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
笔者认为,葫芦庙失火就是影射满清在南方的大屠杀,在第一回是这样写的“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红楼梦》喜欢用谐音,比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冯渊(逢冤)、卜世仁(不是人)等人名,这里的葫芦庙也应该是谐音——胡虏!
满清以异族入关,其文化极为落后、野蛮至极,这从其开国君臣的名字就可见一斑。清太祖名叫努尔哈赤,满语的意思是野猪皮,其弟舒尔哈齐,意是“小野猪”,另一弟弟雅尔哈齐,其意是“豹皮”。 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意为獾。其侄阿敏之子固尔玛浑,意为兔子。其嫡长孙杜度,意为斑雀。其外甥库尔缠,意为灰鹤。上述努尔哈赤家族中兄弟、子孙、外甥的名字,都同动物有关。这充分说明了满洲人毫无文化可言,是地地道道的野蛮民族!
满洲人不仅在文化上落后,在制度也是。由于长期处于原始的渔猎时期,他们上层的统治方式也是极为野蛮而原始的,关内的华夏儿女视之为野蛮人,以“野人”称呼。在文化灿烂、制度先进的华夏看来,满洲人就是胡虏!
本来天下是轮不到满洲人来占领的。然而,他们却幸运地像中了彩票一样,乘着明室衰微、中华内乱而发展壮大,继而在大汉奸吴三桂的指引下入关,如虎狼一狼吞食鲸吞了整个中国!
满清初一入关,就在山海关一战中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北方各地看满清狼虎之师来者不善,纷纷献城削发,在北方6省并无过多杀戮。而这也与他们当时还算比较宽容的统治方式有关,也对自己能否占领全中国不太自信。
随着一路势如破竹,满洲人越来越觉得中华可欺,其赤裸裸的野蛮本质暴露无疑。而此时的南方也展现出了较为顽强的抵抗力,而南明弘光政权定都南京,也成了满清统治者的一块心病。但自扬州冒出史可法顽强抵抗的势力,激怒了满清的统治者,于是在吞并南明江南七省过程才有惨无人道的杀戮,只是在扬州一地就杀害八十万人,一时间杀人盈野、血流成河,这也即是有名的“扬州十日”!
当然,满清的大屠杀并不仅仅只在扬州一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在满清征服中国的十八年间,杀戮汉人在五千万以上,当真是丧心病狂、惨绝人寰!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2-27 18:08:37 +0800 CST  
@good星人 2017-02-27 21:04:07
红楼梦是明史
-----------------------------
你说得没错,我还在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每天都会更新,请关注。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2-27 21:50:01 +0800 CST  
《红楼梦》究竟是本什么书(上)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一举成为世间最为畅销的书籍,夺走了《三国演义》的至尊宝座地位,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尽管《红楼梦》拥有从上到下庞大的读者群,然而其主题思想却一直是个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那么,《红楼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应该从这本书的本身去找答案。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乾隆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戚蓼生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所写的序言吧: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噫!异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
这个序言虽然很长,又是文言文,却一点也不难懂。戚蓼生提出了两点:一是《红楼梦》如《春秋》和《史记》一样,擅长用曲笔,而《春秋》《史记》都是极为著名的史书;二是《红楼梦》的写作手法是“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也即是说《红楼梦》的文字,除了表面意思之外,在其背面还有一层意思,而这两条线索竟然是同时存在的!这本书有着极其重要的“弦外之音”!而他在序言中还提到了“盲左、腐迁”,稍微知道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盲左是指春秋时期编写《左传》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因其双目失明而称为“盲左”;“腐迁”指的是西汉时期最为著名的史学家、《史记》的编纂者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汉武帝施为宫刑(又称腐刑),故称之为腐迁。
很显然,在这里戚蓼生将《红楼梦》比作《春秋》《左传》和《史记》,将其作者比作“盲左”和“腐迁”,其意思再明确不过,《红楼梦》就是一部史书!
如果说这只是戚蓼生的一家之言也就罢了,可实际上,持相同观点的人远不止他一人,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藏家梦觉主人的序言: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尝思上古之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其次有《春秋》、《尚书》、志乘、檮杌,其事则圣贤齐治,世道兴衰,述者逼真直笔,读者有益身心。至于才子之书,释老之言,以及演义传奇,外篇野史,其事则窃古假名,人情好恶,编者托词讥讽,观者徒娱耳目。今夫《红楼梦》之书,立意以贾氏为主,甄姓为宾,明矣真少而假多也。假多即幻,幻即是梦。书之奚究其真假,惟取乎事之近理,词无妄诞,说梦岂无荒诞,乃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是也。……”
梦觉主人的序言的意思也很明显,即是说《红楼梦》此书和《春秋》、《尚书》等史书一样,都是真正的史书!
由此可见,在许多人眼里,《红楼梦》就是一部史书,其作者也和左丘明和司马迁一样的伟大。可对我们绝大多数的读者来说,《红楼梦》只是一部世情小说,和史书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果真如此吗?
在前面两章,笔者已经论述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白骨如山”、“虎兕相逢”的“末世”,引起的原因就是“南直召祸”,再联想起书中所写的“贾薛王史”四大家族,谐音即是“家亡血史”,也即是家破人亡的辛酸血泪史。如此说来,还真有点史书的意味。可翻遍前八十回书,似乎根本没有一点史书的影子,难道所谓的“史书”说,只是这些藏家的一厢情愿的认为吗?
笔者并不这样看,笔者认为他们所说的恰是至理。
要论证这个问题并不难,就让我们从这本书的几个书名说起。
众所周知,《红楼梦》这本书一共有五个书名。“……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風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第一回)也即是《石头记》、《情憎录》、《红楼梦》《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这五个书名都可以代指这本书,一般我们称之为《红楼梦》,其实这本书最为恰当的名字当属《石头记》!
除了《红楼梦》和《石头记》,《风月宝鉴》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书名,笔者也正是从这个书名切入进去,得知《红楼梦》的主旨思想的。
且让我们来看这个“风月宝鉴”,鉴的原意是“镜子”,其比喻义一般指史书,因为有“以史为鉴”的说法。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徵传》)
在历史上,许多史书都以“鉴”为书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本。
一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学家张九龄的《千秋金鉴录》。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作为全国性的假日,并要求臣下给自己敬献礼物。时为宰相张九龄呈上了自己所编纂的一部史书《千秋金鉴录》,书中举出了许多历史上的事例,要求李隆基“亲贤”“敬天”“明礼”……,尽一个帝王的本分,努力治理好国家。李隆基虽然嘴上称善,其实心中很是不爽。不久之后,在奸诈小人李林甫的阴谋下,张九龄被排挤出了朝廷。不久之后,李隆基放纵自己的私欲,宠幸杨国忠和安禄山这样的奸佞小人、不思进取,一门心思享起了清福。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李唐王朝也由盛转衰,一片生灵涂炭、全国户口减半!
二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张居正编纂的《帝鉴图说》。《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由一个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圣哲芳规”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下篇“狂愚覆辙”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本书还对张居正所诠释的帝王之道,以当代人的视角进行了独特评论。书中的插图是明代的木刻版画,线条简单,轮廓清晰,朴拙中带有几分稚趣,可爱又不失传神。
张居正并非画家,但为了教育好万历帝,可谓是呕心沥血、用心良苦,每幅图都是自己亲自所为。他希望以这本书为教材,教育万历帝做一个圣贤之君,励精图治,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明王朝。只可惜张居正的一片苦心最终付之东流,万历帝最终成了一个昏君,使得大明王朝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明朝实亡于神宗”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当然,最为著名的要数《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那么,《风月宝鉴》是否也和这三部书一样,都是指史书呢?我们还是从书上来找答案吧。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2-28 21:25:32 +0800 CST  
红楼梦究竟是本什么书(下)
对“风月宝鉴”最为详细的描述是第十二回“王熙凤巧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風月鉴”,在回目中就提到了“风月鉴”,而在正文中更是对“风月宝鉴”大书特书。
在这一回书中,贾瑞(字天祥)中了王熙凤设的相思局,生命垂危。道士交给他一面镜子,而镜子的名字就叫“风月宝鉴”。庚辰本的夹批是这样的“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这面镜子的特点是“两面皆可照人”,庚辰本也批注道“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在这里,批者已经明确指出来,所谓的“风月宝鉴”就是这本书,也即是这本《红楼梦》,这本书正反两面都有喻,除了正面我们读者看得到的意思之外,另外还隐藏了一层意思。
从贾瑞照这面镜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红楼梦》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贾瑞这个人物十分的重要,虽然他只出现了几场,可这个人却是解开这本书钥匙的一个关键人物。贾瑞此人最奇特的就是他的字——天祥!
说起天祥这两个字,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会想到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他面对异族统治者坚贞不屈、坚忍顽强,维护了民族尊严,数百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最崇高的敬仰。
可在《红楼梦》中,这个用天祥作为表字的贾瑞怎么也不像是什么好人,他违背祖父的教训,垂涎王熙凤的美色,作了许多荒唐事,而且他的智商也是实在太过低下,那么轻易就着了王熙凤的套儿,以至于被其活活整死。不管怎么说,将这两人相提并论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也许有人会说了,这恐怕只是一种巧合,作者没想那么多。
说这话就显得有些业余了。《红楼梦》是作者(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经过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精心创作的结果,作者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对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他不可能不知道文天祥这样的一个人物意味着什么。就算贾瑞字天祥是一个巧合,那么如果笔者告诉你文天祥的其中一个字是宋瑞,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是的,文天祥字宋瑞,而贾瑞字天祥。文天祥的名成了贾瑞的字,而他的字“宋瑞”里面的“瑞”字则成了贾瑞的名!这难道也是巧合吗?天底下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巧合呢?
这自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刻意为之!
说到这里的时候,笔者不得不提一下宋朝时两位著名的文人秦观和陆游。
秦观和陆游虽然都是极为著名的文人,然而两人一个出生在北宋,一个出生在南宋,两人的出生相去了七十四年(秦观1049-1100,陆游1125-1210),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两人之间的关系很是特别,这当然与秦观无关。这还得从陆游的身世说起。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唐氏在生陆游的时候,临盆之前梦到了秦观,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孩子是秦观转世。于是唐氏将秦观的字少游里面的“游”字拿来做了儿子的名,而将秦观的名嵌进了陆游的字“务观”里面去了。陆游出生之后,唐氏就对其格外的看重,重点培养。一方面固然是使陆游有了很深厚的文化修养,奠定了他作为著名诗人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太过看重他,所以唐氏容不得陆游在文化修行上有任何一丁点的懈怠,这也造成了陆游的婚姻爱情悲剧:由于陆游和表妹唐婉二人琴瑟和谐,难免有太过于沉溺于爱情的举动,这让唐氏很是担忧,认为长期以往会耽误了儿子,于是逼迫陆游休了唐婉,这成造成了一对真心相爱之人的分离,成造就了一段千古绝唱“钗头凤”。由于这段故事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中,在此略过不提。
很明显,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唐氏给陆游起名的方法,将其套用到了贾瑞身上。
文天祥写过一篇《过零丁洋》的名篇,其中有这样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借指史书。而贾瑞所照的“风月宝鉴”也是一本史书。书上是这样写的“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
如果“风月宝鉴”是一面镜子的话,代儒只需要将其砸毁就是了。实际上,它是一本书,所以要将其焚毁!而庚双夹给出的批语是“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再次明确无误地指出这是一本书!而且是一本史书!
那么这本书有什么特征呢?“风月宝鉴”有两面,正面是美女;反面是骷髅。而“风月宝鉴”就是指《红楼梦》这本书。也就是说,《红楼梦》这本书也有正反两面,一般读者看到的只是《红楼梦》的正面,即是一部很精致的世情小说,写的是以贾府为中心的中上层阶层的生活;而其反面,也正是笔者在前面讲过的“白骨如山”“虎兕相逢”的“末世”!一般读者很难察觉到这点,这只不过是因为作者将其隐藏在反面,需要十分仔细地揣摩才能得知。
如果说陆游和秦观之间很是相似的话(都是有名的文人,有着很深厚的文学造诣),那么贾瑞和文天祥之间完全没有哪怕一丁点的相似之处。文天祥顶天立地、正气凛然,而贾瑞则猥琐不堪、为人下游且智商低劣,两人简直是云泥之别,似乎作者将文天祥的名和字用在贾瑞身上实在让人很是不解。但请注意的是,贾瑞的姓——贾,即是假!也即是说,贾瑞,贾天祥,即是假的文天祥!
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了。贾瑞,即是指那些平时以文天祥自居,可到了关键时刻却没有经受得住考验、做了可耻汉奸的败类们!
这些人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洪承畴了!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随清军入关。抵京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
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
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顺治十八年(1661年)自请致仕。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谥文襄。
当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兵败被俘后,也立志要做“文天祥第二”的,他以绝食抗议。清太宗皇太极十分担忧,他想收洪承畴为己所用,想借助他的能力入主中原,如果洪承畴真的追随文天祥而去,对中原完全不熟悉的他就真如同盲人摸象了。
然而,皇太极的庄妃大玉儿(即孝庄皇后)一下就看出洪承畴根本就没有抱着一死了之的决心。因为洪承畴连自己衣服上的灰尘都要惮去,这绝对不是一个刻意求死之人应该有的姿态。她一眼就看穿了洪承畴贪生怕死的本性。
有野史说,大玉儿亲自陪伴了洪承畴一个晚上。第二天,洪承畴就投靠了皇太极,做了可耻的汉奸。这当然只是恶心满清的人制造出来的一个流言,皇太极身为一国之君当然不可能容许自己戴上绿帽子。但大玉儿完全可以送给洪承畴另外的美女,从而使其意志动摇,就坡下驴。
不管怎么说,洪承畴选择了荣华富贵,这也正是“风月宝鉴”的正面的美女的象征意义;而镜子的反面是一面骷髅,象征的则是满清对我华夏的大肆屠杀。洪承畴当然知道这些,知道满清罪恶滔天,但他还是选择了荣华富贵,也选择了满清同流合污,从而遗臭万年!
而在《红楼梦》这本书中,道士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贾瑞观看镜子的反面,也即是有骷髅的那面,可贾瑞最终选择的还是有美女的正面。贪恋美色的贾瑞最终的下场是十分悲惨的,作者让其精尽而亡而死,实在是丑态百出、污秽不堪,令人难以启齿!这恐怕也是作者的一种希望吧,他希望那些“假天祥”们在这种令人不齿的荣华富贵中丑态百出地死去!
从上可以看出,《红楼梦》即是“风月宝鉴”,鉴即是指史书。那么,风月指的又是什么呢?结合前面笔者所讲的,这里的风应该是指清风,月应该指明月,“风月宝鉴”即是一部反清悼明的史书!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1 20:36:31 +0800 CST  
宝玉的象征意义

提起《红楼梦》就不得不说其最为重要的人物——贾宝玉。
众所周知,贾家之人其男子取名都是很有规律的:如果是单字名,必须是同一偏旁;如果是双字名,首字须相同。荣宁二府的第一代掌门人分别是贾源和贾法,由于是单名,所以偏旁相同,都是水旁。荣宁二府的第二代分别是贾代善和贾代化,由于是双名,首字须相同,都是“代”字。第三代分别是贾赦(荣府长子)、贾政(荣府次子)、贾敬(宁府独子),都是文旁;第了第四代,荣府有贾珠、贾琏、贾环,宁府有贾珍,全是王旁,也即是斜玉旁;而到了第五代,荣府有贾兰(贾珠之子),宁府有贾蓉(贾珍之子),都是草头……
实际上,就连女子也是严格遵循这个规律的,比如贾赦和贾政的妹妹、林如海之妻和黛玉的母亲贾敏,也和其两个兄长一样,其名都是文旁。只是到了元春这一代,由于其是正月初一出生,非常的特殊,所以取名为元春,她这一破例,别的妹妹也只能跟进了,但男子依然遵循着双字名首字相同、单字名偏旁相同的规律。
不仅荣宁二府是这样的,就连贾府支脉的男子也是严格遵循着这样的规则的。前面笔者提到过的贾瑞,就是贾源的重孙,其爷爷贾代儒是为贾源之子,贾代善和贾代化的兄弟或从兄弟。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回中,贾家的旁支也来了一个大聚会,书上是这样写的:
彼时贾代儒带领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左王右扁,抱歉,换过许多种输入法,此字还是打不出来)、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
批者对这一段也是十分的感兴趣,庚辰本的侧批这样写道:将贾族约略一总,观者方不惑。
这里的贾家男子,绝大多数都是旁支,但他们的名也是严格按规则来的。
但似乎有一个人是例外的,那就是贾宝玉!
贾宝玉是贾政的次子,其兄长贾珠和弟弟贾环,他们的名都是严格遵循规律的,其堂兄贾琏也如是,稍远一点的宁府的贾珍,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旁支的也如是。
为什么贾宝玉可以例外呢?如果说,宝玉只是小名的话,他应该也会有正式的名,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见到任何人提起过,所有的人,不管是其长辈还是晚辈,也不管是主子还是奴才,所有的人全部称其为“宝玉”!这是不是太过奇怪了?
有人说,贾宝玉之所以称为“宝玉”,是因为他是整个贾府的中心,重中之重,所以称其为宝玉。但这话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贾宝玉并非长子,他上面有哥哥贾珠。要论重要性,贾珠应该比其更重要才是。虽然贾珠早死,但其已经娶妻生子,已经活到了成年。怎么长子有了大名,次子反而没有?
其次,而其父亲贾政只是次子,其伯父贾赦才是荣国公,将来这个爵位还会继续传给其子贾琏,论尊贵,贾琏也在贾宝玉之上。
由此可见,宝玉只有小名,全书所有的人都称其小名,是作者故意为之,就是为了突出贾宝玉的重要性,因为宝玉是全书中最为特别的人物。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3 23:03:25 +0800 CST  
宝玉特别在什么地方呢?这和其最为独特的出生方式是很有关系的。宝玉是“衔玉而生”,这才是宝玉之所以取名为“宝玉”的最为根本的原因!宝玉所衔的通灵玉正是那块顽石。
一提起宝玉,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或者说,在中国,最为宝贵的玉是哪块呢?
这个答案不言而喻,当然只能是传国玉玺了!
传国玉玺象征着至高皇权,是历朝历代最高权利的合法象征!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犯迷糊了。宝玉和最高皇权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贾府也不是皇宫啊!
贾府当然不是皇宫,在书中,贾家只是一个中上层的人家,上面比其尊贵的人多了去了,比如那个北静王,人家可是王爵,显然要远在贾府的公爵之上!
但贾府的的确确是影射着皇宫的!
在第五十三是这样写道的“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大家数数,是不是九道?
要知道,只有只有皇家的门才会有九道!也即所谓的“君门九重”,苏轼有首《寒食帖》的诗是这样写的“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贾家就是影射明朝皇宫,也就是北京的紫禁城。这里的“大门”是指现在的正阳门;“仪门”是指位于正阳门北边的大清门,该门在修建天安门广场时已被拆除;“大厅”是隐指现在的天安门;而大厅之北的“暖阁”,则是指现在的端门;“内厅”是隐指现在的午门;“内三门”则隐指现在的太和门及其左右的昭德门、贞度门;“内塞门”隐写的则是现在的中和殿;“正堂”便是现在的保和殿。
如果说贾府是影射着皇宫的,那么宝玉影射着皇权,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关于传国玉玺的来历,想必许多人都不清楚,但一说起“和氏璧”,想必大家都会恍然大悟。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玉,关于其发现,还有一段十分凄惨而传奇的故事。
和氏璧的传说最早见于《韩非子》。
《韩非子》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不识货,却说:“这只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欺骗了他,于是命人而砍去了他的左足。
等到厉王薨了以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得到的结论还是:“这只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和他父亲一样,武王也认为卞和在说谎,又令人砍去了他的右足。
武王薨了以后了,楚文王即位。这次卞和没有将玉交给新君,而是抱着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他哭了足足有三天三夜,眼泪流尽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文王听到后,也觉得这里面很有蹊跷,于是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了失去双腿而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着一块普通的石头,就像忠贞的人反而被说成了骗子,这国家难道没有一点公平可言吗?”
文王很受感动,这次他亲自监督,派出了全国最好的玉匠,剖开那块玉璧,果然得到宝玉。由于这块玉是卞和付出双腿以及数十年冤屈而得到的,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几百年后,时光也从春秋早期一下转到了战国中后期,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玉辗转到了赵惠文王手里。赵王自然是视之为奇珍异宝,恨不能每天抱着睡觉,时常拿出来把玩。秦惠王得知后,对这个宝玉也是垂涎三尺,于是提出以十五城交换的条约。
这当然是诳骗之辞,秦王再昏庸,也知道宝玉的价值是远不能和城池相提并论的,何况还是十五个城池。而赵国也不想做冤大头,城池肯定是得不到的,但也不能无缘无故失去这块宝玉。这就引出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也成全了蔺相如的绝世美名。
秦王这次费尽心机,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吃了大亏。从此,秦赵二国的仇恨就更为深重了。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赵为秦所灭。此时的秦王正是赢政,即后来的秦始皇。那块让其曾祖父日思夜想的和氏璧也到了他的手里。
对这块宝玉,秦始皇也是爱不释手,他甚至将其制成了玉玺,将之作为最高皇权的象征。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亡后,御玺被隋朝萧皇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王莽篡汉时,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公元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从此以后,这块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最为宝贵的玉不知所纵,其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迷。

为了显示其政权的合法性和自身的尊贵性,秦始皇在玉玺制作完成后,刻上了“受命于命,既受永昌”。而在《红楼梦》中,宝玉所衔通灵玉上也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且更让人大为惊讶的是,第二句惊人的相似!“仙寿恒昌”其实和“既受永昌”是一个意思!和前面所说的贾瑞和文天祥之间的关联一样,这都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刻意为之!
宝玉是“含玉而生”的,口中有玉,即为“囯”!(王的本意就是玉)这个“囯”字是“國”(国的繁体字)的异体字。这两个字曾经长期共存,在许多古籍中,“囯”字都是存在的。虽然这个字很生僻,但在《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这些书中,对这个字的解释,就是“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表示和清廷的区别,特地用了这个“囯”字!

也正是因为宝玉即是影射着“和氏璧”这块天底下最为宝贵的玉,象征着最高皇权。为了显示出宝玉的特殊性,作者干脆也就不再替他找寻什么大名了,自始至终就称其为“宝玉”!
既然宝玉如此重要,那么对宝玉的争夺又象征着什么呢?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3 23:04:19 +0800 CST  
纪年里隐藏的秘密

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纪年方式有两种,一是干支纪年,另一种是年号纪年。
所谓的干支纪年法,即是以十天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名取一字的纪年方法,第一年为甲子年,次年为乙丑年,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年癸戌年,到了第六十一年又重新归为甲子年。也即是说,第六十年一个循环。
比如说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而这年的旧历为甲午,故称甲午战争。别的什么历史事件,诸如辛酉政变、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等都是以干支纪年来表述的。
这种纪年法最大的坏处就是无法知道确切的时代,任何一个干支都是六十年一个循环。比如说1894年后的六十年后的1954还是甲午年,再过六十年后的2014年依然是甲午年。所以如果只是说某个干支,我们是无法确切知道具体是指哪一年的,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来看。
另一个纪年——年号纪年法就很轻易地避免了干支纪年法的缺陷。所谓年号,顾名思义就是给某年起的名号。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而是从某位帝王即位伊始算起。比如秦惠文年继位后,第一年称元年,第二称为二年,以此类推,一直到其去世,新君继位又称元年。但这样的纪年法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那里被破坏了。在汉文帝刘恒继位的第十六年,本来应该是其第十六年,可他竟然又改成了元年。后世也就只好称为前元和后元。到了其子景帝刘启就玩得更火了,竟然两次改元,后世称为前元、中元和后元。
父祖二人数次改元直接促成了年号的产生,在汉武帝继位的第十九年,始建年号“元狩”,并追以前十八年为三个年号“建元”“元光”和“元朔”,每个年号分别为六年。从此以后,就形成了年号制度,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结束,甚至以后袁世凯称帝和溥仪的伪满洲国也都有年号。
较之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的优势就是一般来说不会重复,前人用过的年号,后世一般不会再用。但缺点也是十分的明显,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有十几个年号,甚至一年之内数次改元,弄得人烦不胜烦。这样造成的混乱还不如干支纪年法,起码短时间内的纪年是不会混乱的。
这样混乱的情形到了明代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的帝王一般来说都只有一个年号。只有明英宗和清太宗有两个年号,明英宗是两次登基,而清太宗是一次称汗一次称帝。由于每位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我们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某位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乾隆皇帝等。
当然,还有第三种纪年法,年号加干支,比如说崇祯庚午,即是指崇祯三年,因为这一年是干支纪年的庚午年。
除了纪年,年号还具有正统的意味,一般的藩国是没有自己的年号的。在整个明朝,朝鲜他们所用的就是明王朝的年号。北宋初期,南唐后主李煜为了表明对宋王朝的臣服,对内所用的是宋太祖的年号而废除了自己原本的年号。后来为了表明和宋王朝的决裂,他又废除了宋朝的年号,又恢复了自己的年号。
一般来说,如果不承认某个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是不会用其年号的。康熙初年的有一桩著名的公案——明史案,其编纂者都是由明入清的文人,书中仍奉尊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坚持不肯用清帝的年号,引起了轩然大波,牵连进无数人。关于“明史案”的话题,笔者在以后还会和大家详谈。
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得最长的年号应该数崇祯了,当然不是在国内,而是在朝鲜。
明亡之后,朝鲜王国感念大明王朝对其的再造之恩,在国内坚持使用崇祯年号。虽然满清以武力强迫朝鲜成为其藩属国,但朝鲜全国上下对清廷是看不起的。他们认为满清是蛮夷之邦,根本没资格做他们的宗主国。他们认为中华已亡,从此以“小中华”自居。对外,他们不得已,也只能使用清帝的年号,而在国内,那可是清廷鞭长莫及的地方,他们就使用崇祯年号,一直延续到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直到日本彻底并吞朝鲜,这个年号也没有完全停止使用。实际上,在抗战时期,流落到我国境内的朝鲜人还一直在使用这个年号。
笔者讲了这么多,似乎还没有切入《红楼梦》的正题。诸位别忙,笔者所讲的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明白这些,就不会清楚《红楼梦》创作者们的良苦用心了。
翻阅那些由明入清并且坚持不肯仕清的文人的书稿,就会发现,这些人始终不肯用清帝年号,而此时大明已亡,在不得不进行纪年的时候,他们往往使用的都是干支纪年。而在回忆明亡之前的生活时,他们往往又会使用明帝年号。如顾炎武、王夫之、张岱等人,都是如此。
而认同满清的,积极和清廷合作、想要考取功名的文人们,他们的作品中就会堂而皇之地写上清帝的年号,比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他就许多次提到了康熙这个年号。
在《红楼梦》中,由于正文是不涉及具体某个朝代的,也就没有任何的年号可考。但是批语就不一样了!里面涉及到了具体的某年某月。然而,我们惊奇的发现,这些纪年竟然全部用的是干支纪年!
讲到这里,恐怕有人提不同意见了,他们会说庚辰本中明明有“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的批语啊!其实这个“乾隆二十一年对清”并非批语,而是抄书人在抄书的过程中核对无误而加上去的。所有的抄本中,也只有庚辰本这一处出现了乾隆年号,而在另外的所有抄本中,没有一处清帝年号。此处庚辰本有三页半空白,显然是抄录人后加点缀平衡文字抄书时间以及猜测雪芹还在写书,自己空在这里等,这些已经抄好的书是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从各种抄本核对完毕,并不是回前批!回前批语总是在紧挨回目之前空隙里写批语,绝不会写完批语空一页再去写回目,这就是红学家根本误区,大多数读者并没有看到影印本所以也不明真相,盲目相信红学家,不管什么都成了“脂批”!
《红楼梦》的批注者主要有两位,分别是脂砚斋和畸笏叟,很显然,这两个都不是本名,而是笔名。脂砚斋这个笔名很容易理解,因为批语是用红色墨水,砚台被红墨水染成了红色,像极了胭脂,故称脂砚斋。而某些人见到“脂”字,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是女子,还真是贻笑大方。
另一个笔名畸笏叟就不太好理解了。但只要稍微用点心,这个笔名却是一点也不难解。笏,是官员上朝时所用的板子。在《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这个“笏”字,在第一回中甄士隐所唱的《好了歌解》中有这样一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而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深福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中提到了《满床笏》这出戏。
“满床笏”是一个典故,说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床头。后来这个主题被画成画,编成戏剧,写入小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至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从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
由此可见,笏表面是指上朝用的板子,实际上是指官职!
说起这个“畸”字,想必不需要笔者多说,大家也会明白其意思。畸,就是指不正常、不规则。而叟,则指此人是个老者。前面笔者论述到《红楼梦》的创作者们是由明入清,否则不会出现“南直”这个地名。
由此可知,畸笏叟是一个由明入清、并不认同满清统治但又不得已做了满清官员的一位老者!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一群人因为同样的志趣而相聚在一起,他们反对满清的统治,坚决不承认其合法性,但又不得已做了满清的官员,内心的苦闷得不到排遣,于是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创作了这部不朽的伟大作品!
也正是因为不承认满清统治的合法性,所以他们坚持在批语中只用干支纪年,而坚持不肯用清帝年号!只有了解到这点,也才能了解到他们创作《红楼梦》的良苦用心!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4 22:21:33 +0800 CST  
@a007qhlj 2017-03-05 20:28:19
煮酒有个帖子说红楼梦是崇祯皇四子写的
这个说是一群明朝旧臣写的
真奇葩,红楼梦问世几百年了连作者是谁都还没定论
-----------------------------
没有定论很正常啊!《金瓶梅》问世得比《红楼梦》还要早,作者究竟是谁,还是众说纷坛。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5 20:50:15 +0800 CST  
对历史人物的褒贬
前面说过,《红楼梦》是一部隐写历史的史书。作为史书,就不得不对历史人物有所褒贬。虽然《红楼梦》的表面是一部精致的世情小说,似乎并不涉及到历史人物,但若是仔细一看,这本书里面其实还是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
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回书中,作者借贾雨村之口这样说道: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雨村的话再明白不过了,这世上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相差无几的,只是在特殊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人物,一种是应运而生的“大仁”,另一种则是应劫而生的“大恶”。
我们且来看看大仁都是些什么人。
尧舜禹所处的时候已经属于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还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等遗迹。尧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
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东北)。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但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却不计前仇,宽待他的继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动,一心向善。象到了南方后,也做了不少好事,当地百姓还为他建了祠,即“象祠”,由此可见舜的伟大人格的感召力量。
禹的先祖传说住在河套一带,禹的时候迁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禹死之后,其子启夺取了最高权利,建立了夏王朝,从此中国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商汤,子姓,名履或殷(依声燕声颖声)汤殷(依)唐,灭夏后称为武汤、成汤或成唐,甲骨文中称太乙、高祖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汤任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在今唯阳区境内)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先后攻灭邻近的葛国(在今宁陵县境内)及韦(在今滑县东南)、顾(在今山东省城鄄县东北)等夏的羽翼国,最后终于利用夏的最后一个君主桀荒淫无道,夏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攻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汤在位期间推行善政,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众,停止人殉以保护劳动力。这些措施巩固了商的统治,僻处西方的氏羌部落也来归附。
接下来的“文、武”分别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周文王姬昌(约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在位15年。姬发继承父亲遗志,于前1046年消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与召是相并列的关系,他们二人同为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是周初的著名政治家。周指周公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称为周公。召是指召公名姬奭。因他食邑在召,所以称为召公、召康公或召伯。周公、召公和太公望并称周初三公,曾辅佐武王灭殷杀纣,三分商王畿地。周召二人竭力辅佐周武王和周成王父子二人,稳固了西周的天下,没有让天下再次陷入纷争之中,是历代良臣的典范。
接下来的孔孟是全体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了,笔者在这里也就略过不提了。
董指董仲舒,而韩是指韩愈。这二人是孔孟之后最为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建议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而韩愈则是位更为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的第二个“周”应该是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周敦儒,他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从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来说,周敦颐确有“发端之功”。
接下来的张是指张载,张载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
分别在“张”前后的“程”和“朱”应该是指程氏兄弟(程颢、程颐)和朱熹。他们将周敦儒开创的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极致,他们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
由此可见,作者心中应运而生的“大仁”之人,一种就是明君,另一种则是思想家。在作者眼里,一个国家想要安定、和平地发展,是离不开这两种人的。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5 22:54:12 +0800 CST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应劫”而生的“大恶”之人,“蚩尤,共工”这两位都是远古时期的异族统治者,也是华夏民族的死对头。
“桀,纣”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恶事做绝,也断送了自己祖宗数百年的基业,数千年来一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秦始皇的上榜并不算是出乎意料,虽然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绩,但他又的确是个暴君。在他统治之下,百姓苦不堪言,以至于世人发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感叹。在他死后不久,天下就重新陷入纷争之中,群雄并起而灭亡了秦朝。
王莽、曹操和桓温应该属于同一类,都是为人臣者犯上。王莽是以臣子的名义最终篡权成功,终结了西汉两百多年的统治,但其后不久,他所建立的新朝就宣告终结,而其本人也死于非命;曹操虽然没有最终称帝,但他基本上算是夺取了最高权力,为其子曹丕最终篡位扫清了障碍;而东晋时的桓温在掌握了废立大权后,也曾有过篡权的想法,并通过废立皇帝来立威,却最终没能篡权成功,东晋王朝又侥幸支撑了几十年。
安禄山的行为更是霸道,手握重兵的他,不顾唐玄宗李隆基对自己的恩宠有加,公然造反。但其最终落下了一个身败名裂、被其子安庆绪所杀的可悲的下场。
秦桧为昏君赵构所用,陷害忠良,向异族政权——金求和,以至于其子孙都以他为耻!
综上所述,作者心中的应劫而生的“大恶”之人,一是和华夏政权为敌的异族政权的首领,如蚩尤,共工;二是暴君,如桀,纣,始皇;三是犯上的乱臣贼子,如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四是向异族政权妥协、陷害忠良的卑鄙小人,如秦桧。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隐写历史的“史书”,这些人物评论表面是讲什么“大仁”和“大恶”,其背面的意思又是指什么呢?
联系到《红楼梦》这部书的背景,笔者认为作者是在鞭策满清统治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满清统治者是完全符合作者所说的这四种类型的。
首先,满清是典型的异族政权,野蛮而且落后,没有任何的文明可言,在关外长期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而当时的中华是一个文明已经发展了数千年的古老文明,有着雄厚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灿烂的文明历史。
其次,满清统治者残暴不仁,杀人如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铎、多尔衮等人都是杀人如麻的恶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终身都没能入关,他们在关外建立后金(后改为清)政权,为了掠夺财富和人口资源,他们杀人无数,将关外的四百万汉人杀到只剩下数十万,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他们还给汉人起了一个耻辱性的称呼“尼堪”,在他们眼里,汉人和禽兽无异!入关后,多铎、多尔衮都是大屠杀的热衷制造者,“剃发令”即是多尔衮提出来的,而多铎多次下令屠城,仅在扬州一地就屠杀八十余万!这样的残酷难道不比桀、纣和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吗?如果说他们都是“应劫”而生的“大恶”之人,那满清岂不是更恶、恶到极点?
再次,努尔哈赤祖上一直是明朝的臣下。努尔哈赤的先祖原是元朝的臣下,在永乐年间被明成祖朱棣招抚,臣服于大明。其子孙以后一直都是明臣,多次进京朝拜明朝皇帝。可到了努尔哈赤这里,乘着明室衰落,罗织起所谓的“七大恨”起事,犯上作乱、分裂国家,自立为王,后来甚至还公然称帝,和明廷分庭抗礼,后来更是入关取代了明朝。
第四,满清统治者上层有许多投靠于其的汉人,比如主动投靠的范文程,以及被动投靠的洪承畴等人。这些人为虎作伥,在满清并吞中国的过程中作了可耻的帮凶。秦桧只是和异族政权媾和就已经算入了“应劫”而生了,那么这些人一直为满清出谋划策,那当然更算是了!
由此可见,作者借写“应劫而生”的“大恶”之人,表达出对满清政权的愤慨。由于自身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作者许多话不方便讲,但我们读者能够认真一点,结合这本书的时代背景,还是很容易地听出其弦外之音的!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5 22:54:35 +0800 CST  
历史上的金玉良缘

关于《红楼梦》不得不说的一个话题就是“金玉良缘”。通过前面的论述,“玉”应该就是指宝玉,影射国家政权。那个这个“金”指的是什么呢?
笔者已经详细地论述了《红楼梦》是一部反清悼明的隐写历史的“史书”,而其作者是一群由明入清、不忘故国的明遗民。
这样一来,这个“金”就呼之欲出了!这里的“金”应该是“清”的代称,其实就是“清”!
在历史上,“金”也算得上是中国的一个朝代。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国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奴役汉族,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当金朝国势衰退时,汉族纷纷揭竿而起。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努尔哈赤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女真族部落首领,乘着明室衰落,以“七大恨”起兵造反。他羡慕金国入主中原时的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也想和其祖先一样进入关内、在中原立国。于是,他就以“金”作为自己的国号,史称“后金”。此时的他,虽然公然起兵造反,并在辽东地区大肆屠杀汉民上百万,但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还不敢称帝,只是称“汗”。
到了其子皇太极,在松锦一战中,击溃了明军的主力,得知明朝其实已经虚弱得像一头病猫了,根本不足为惧。于是便在1636年(明崇祯九年)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清”。而他正式称帝的年号是“崇德”,和“崇祯”的头一个字是相同的。这分明是不把明朝当回事,想和明朝平起平坐的一种表现。
由此看来,“清”就是“金”,“金”也就是“清”。这样一来的话,“金玉良缘”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实际上,满清皇室的姓“爱新觉罗”,“爱新”在满语中就是“金”的意思,本来并不是姓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变成姓氏的一部分。清朝灭亡后,清皇室许多成员都将姓改成了“金”。这样说来,满清皇室的姓和“金”也是很有渊源的。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对这个“金”可没什么好感,凡是名字中带“金”的,都不是什么好人。比如金荣、夏金桂等人。除了金,作者对“胡”字也没什么好感。在第五十一回中,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差点要了晴雯的小命!因为,满清统治者可不就是胡人?
而在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中,作者更是借茗烟之口骂了出来“姓金的,你是个什么东西!”
恐怕有人会说这是笔者的牵强附会,但笔者却觉得这就是作者的心中所想。否则的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呢?作者再糊涂,难道不知道“清”和“金”的渊源吗?
而在历史上,也的确是发生过所谓“金玉良缘”的事情的。
这还要从王莽说起。在前面的关于历史人物的褒贬中,王莽其人是作为“应劫而生”的“大恶”之人写进了历史人物的“恶人榜”之中的。
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他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礼让、朝野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视为能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其后,爆发农民大起义,新朝覆亡。
在没有篡位的时候,王莽可是十分谦恭的。他生活清苦、为人朴实、大公无私、怜惜下人,其子杀死一名奴仆,他也逼其为奴仆偿命,以至于朝野震动,他的贤名四海名扬。其即位后,却又种种改革措施脱离实际而引发所有社会阶层的严重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以至于他的新王朝在短短十数年时间内便土崩瓦解,而其自身也作为乱臣贼子的典型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莽篡位自立前,派人逼太皇太后王政君(即其姑母)交出传国玉玺。王政君痛心不已,情知自己引狼入室,毁了汉家天下。她气愤已极,痛斥王莽道:“而属父子宗室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随即将玉玺重重地掷在地上。
王莽终于拿到了玉玺,却发现缺了一角。原来王政君气愤已极,用力过猛,玉玺砸在石板上,一只角摔碎了。原来完美无瑕的玉玺残缺了一角,王莽很是不爽,于是令工匠以黄金补全了那一角。从此玉玺又称为“金镶玉玺”。
这便是历史的“金玉良缘”。这个故事代表着乱臣贼子想要篡夺汉家天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王莽是作者竭力贬斥的“应劫而生”的“大恶”之人。这样说来,“金玉良缘”果真是什么好事吗?
而王莽所夺的玉玺,其实就是宝玉所影射的那一枚象征着最高权利的传国玉玺!那么,在《红楼梦》中,发生在宝玉身上的这个所谓“金玉良缘”又指的是什么呢?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6 22:51:23 +0800 CST  
为什么要隐写历史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要问了,《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非得这样累呢?要写什么历史,好好写就是了,干吗还要搞得像密码暗语似的,累不累啊?直截了当地将真实的历史写出来,不是更能汲取教训吗?不是更能反清悼明吗?
讲出这样的话的人,恐怕就有点太过苛求作者了。作者不是不想那样做,而是不敢啊!
写出那样的一部史书,从技术上来讲,当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要收集材料、对材料进行剪辑,分出本纪、列传、年、表等等,其中的辛苦也并不见得比写一部《红楼梦》来得轻松。
但写出来以后呢?
这个问题并不难以回答,因为清初的“明史案”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前面的章节中,笔者已经向大家提到了“明史案”的一些细节。在这里,笔者想详细地讲解一下。
“明史案”的主角是浙江乌程(今吴兴)南浔镇富户庄廷鑨,自幼崇拜《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也想像他一样写出一部足以媲美《左传》的一部伟大的史学作品来。庄廷鑨,字子相,从小文采出众,十五岁就被从县学里选拔出来,成为贡生,进了当时的最高学府——设在北京的国子监。也可能是天妒“英才”,正在庄廷鑨信心十足地打算迈步仕途时,在其十九岁时却不幸身患重病,虽经花费大把银子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双目失明。
他极为痛苦,如花似锦的前程从此一片黑暗,曾经的抱负和雄心灰飞烟灭。但他毕竟经过儒家思想的灌输和洗礼,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观念时时激荡着他:人活一世,要么以自己的品德修养树立起万人膜拜的典范,要么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如果两者都不行的话,就只有著书立言,流传千古,总之要青史留名,遗芳百世。他又想到司马迁虽受宫刑能写出名垂千古的《史记》,是受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启发,立即灵犀点透,雄心万丈:既然左丘瞎了眼能写出千秋拜读的史书《国语》,我堂堂七尺男儿又有何惧?于是,庄廷鑨以“瞽史”自居,誓言写出一本与《国语》、《史记》相媲美的书籍,流传万代。
梦想是美好的,但要真正写出书来,凭他的才能还相差甚远。然而,正在这山穷水尽之时,却“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人杰地灵的南浔镇走出的前明名士朱国祯帮了他的大忙。
朱国祯,生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此后官运亨通,直升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明熹宗天启帝的重要辅臣。然而在其晚年却遭奸党李蕃弹劾,不得不称病辞官,归隐家乡,专心文史。他文才甚高,所著《涌幢小品》清新灵秀,至今令人喜读。他悉心搜集大量史料,想仿照司马迁《史记》等明以前二十一部史书的体裁,编撰并刊刻出一部《皇明史概》,书中包括《皇明大政记》《皇明大训记》《皇明大事记》以及“开国”“逊国”时期的诸臣列传,记录了明朝二百多年的一些历史实事,还有他自己以“朱史氏”名义发的一些评论。
朱国祯的明史稿本还很不成形,“曾取国事及公卿志、状、疏、草命、胥钞录几数十帙,未成书”。一心想完成一部煌煌巨著的庄廷鑨于是 揽江南一带有志于纂修明史的才子吴炎、潘柽章等十六人加以编辑,提供的报酬极为诱人,每千字润笔为三十两白银。可以这样说,为了这部史书,庄氏真可谓是下足了血本,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这部史书补写了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帝为正朔,用永历等朝的年号,而坚持不肯用清帝年号,斥明将降清为叛逆,更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
书成不久后,了了一桩心愿的庄廷鑨于顺治十二年溘然长逝,廷鑨父庄允诚于顺治十七年冬将书刻成,定名《明史辑略》。
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归安知县吴之荣告发,清廷很快对此事重视起来。
康熙二年(1663)五月二十六日庄廷鑨明史案正式结案,此案先后因此狱牵连千余人,所有被羁押的犯人在杭州虎林军营被集中宣判执行,囚犯集中在弼教坊广场上等候发落。被杀者共七十余人,其中庄廷钺、李令皙、茅元铭、蒋麟征、张寯、韦元介、潘柽章、吴炎、吴之镕、吴之铭等十四人凌迟处死;杭州将军松奎,浙江巡抚朱昌祚以下所有官员,革职查办,撺掇松奎收贿的程维藩被诛。归安,乌程的两名学官处斩。湖州原任知府陈永命于康熙元年(1662)罢官,至山东台儿庄,自缢于旅馆。棺材被运回杭州,开棺磔尸。其弟江甯县知县陈永赖,也同时被斩。归安县学新任训导王兆祯、推官李焕、湖州新任知府谭希闵(到任只半月)等人处绞。妻子被发配东北沈阳附近的宁古塔者几百人。顾炎武在山西汾阳闻知惨事,悲愤万状,作《书潘吴二子事》及《祭吴潘二节士诗》。
《明史辑略》之所以能成书,是因为当时满清的重心还在疆场征战,全部心思在于消灭南明政权,征服全中国,对思想文化这个领域比较漠视,也正因此,这样的在清廷看来“大逆不道”的书才能得以编纂完成并得以出版发行。一旦征服了全中国,满清统治者的重心必然会转移到思想文化领域中来,加强思想控制,拿有思想的文化开刀,《明史辑略》风头正劲,不幸中刀。
《明史辑略》这样的赤裸裸的反清悼明的史书,那自然是逃不过清廷的魔爪的。在这里,笔者不得不向庄允诚和庄廷鑨父子以及参加编纂这本书的文人志士表示崇高的敬义。他们明知道编纂此书风险会很大,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虽然顾炎武先生认为庄廷鑨不学无术,不具备良史之才,但他的这份志气和勇气还是让人钦佩不已。没有他的艰辛付出以及不计代价的财力投入,这部不朽的史书也不会脱稿。也正是有了以他为代表的正直的文人在,我中华的血脉永不会断绝!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7 22:13:16 +0800 CST  
如果说直接明写历史不行,那么比较隐晦地将其写出来,可不可以呢?
答案是也不行!
明末清初的著名小说家丁耀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此路不通。
丁耀亢,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享年七十一岁。 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后又称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
丁耀亢怀才不遇,倜傥不羁,把这些情感志趣流于笔端,撰写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作品,成为一颇具个性的文化人。他一生著述宏富,诗文踔厉风发,情感激越,连写景的诗作也露出倾泻愤懑的风格,不难看到对清朝专制政治的愤恨。
他“雄心傲骨气铮”,又勤恳地笔耕不辍,在那个时代难免会招惹祸端,清初文字狱盛行,他难逃厄运。《续金瓶梅》一出,他便被逮捕,关押120天,经友人营救获释。就在他死后,清廷有多次查禁此书。
《续金瓶梅》究竟是本什么书呢?为什么清廷会如此忌惮这本书呢?
这本书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
而我们知道,“金”其实就是“清”,丁耀亢身处在满清统治之下,又有“明史案”的前车之鉴,他当然不会直接讲满清的暴行,而是借谴责金人的暴行来影射满清的暴政。
在第五十三回“苗员外括取扬州宝 蒋竹山遍选广陵花”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那知道金兵分两路南下,一路攻破淮安的是兀术、阿里海牙、斡离不,一路攻扬州的是粘没喝、龙虎大王和蒋竹山。破了淮安,两路夹攻,星夜直取扬州。那城里军民闻知淮安不战而降、已是唬破胆的,那个将官敢来迎敌?城上也预备下擂木炮石,派下民兵守城。那知苗青和王盐商受了蒋竹山的札付,散在城里,内应的坚细预备下献城。听得金兵一到城下,通了暗号,见东门上军兵稀弱,将蒋竹山发来白旗插起来,城下金兵都是掳来淮安、高邮的蛮子,叫他打头阵,趴城墙,挡那炮石弓箭。后面金兵却提刀掠阵,有一个不争先的,先是一刀一个,死在眼前,谁不舍命。明知上前也是死,且顾眼下的命,可怜只得往前闯去,金营里见竖起番字白旗来,就知是坚细接应,又怕内有坚诈,先使王盐商的兄弟王蛮子趴上城去,却用梯子一个个接着上城。那城上军民那个是不怕死的,见了金兵上城,滚的滚,趴的趴,一个价走投没命。城里先放起火来,苗青一干坚细砍开城门,放金兵进来。但见好杀:金珠如上,一朝难买平安;罗绮生烟,几处竞成灰烬。翠户珠帘,空有佳人无路避;牙床锦荐,不知金袕欲何藏。泼天的富贵,堆金积玉,难免项下一刀;插空的楼房,画碧流丹,只消灶前一炬。杀人不偿命,刀过处似宰鸡豚,见死不垂怜,劫到来总如仇怨。自古来滢奢世界,必常遭屠杀风波。十里笙歌花酒地,六朝争战劫灰多。
那时扬州城里不下十万人民,杀的津壮男子、老丑妇人不计其数,兀术太子才令封刀。蒋竹山把苗青开的富民册籍呈上,四太子看了,就叫龙虎大王同苗青搜括富民家财宝货,助饷过江,苗青先把好女子拣选了五十名,打扮的天仙一样,送到金兀术营里答应,次后开出城里富户平日有养好瘦马的人家,并乐户娼籍、出色有名的女戏:一一开造册籍,听四太子发落。四太子就着蒋竹山同阿里海牙拣选三千妇女,送一千上北京进与金主,一千随营自用,一千赏这破城有功的将官军校。
“那时扬州城里不下十万人民,杀的津壮男子、老丑妇人不计其数,兀术太子才令封刀。”金兵的这一惨绝人寰的血腥罪恶,正是“扬州十日”真实生活画面的生动再现!在异族统治者刚刚站稳脚踏的当时,丁耀亢竟然如此肆无忌惮地抨击清兵的罪行,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与勇气!这样的所谓“悖逆”自然是为清廷所不容,作者也因此而下狱,足足被关押了几个月,差点死于非命!
从丁耀亢及其作品《续金瓶梅》的遭遇来看,想要借写别的东西来影射那些血腥的历史,也是行不通的,你必须做得更加高明才是!
那么,《红楼梦》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呢?以至于这本书可以堂而皇之地全国范围内得以流传呢?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7 22:13:42 +0800 CST  
扬州十日和黛玉葬花

说起满清征服中国的历史,“扬州十日”都是无论如何绕不开去的一个话题。
南明弘光元年的四月二十六日,清军攻下扬州,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八十万具。
这段历史被当时幸存者王秀楚写成《扬州十日记》,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亦有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满清夺取天下后,对这段血腥的历史当然是竭力否认,如今也有一些为满清涂脂抹粉的“专家学者”竭力否认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某位满学家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座中所言,将“为什么60万人的满族能够征服1万万人的汉族”归结为6个字:“天合、地合、人合”,“在人合方面,其中之一是少杀人”。这是从宏观上来看清军军纪。联系到扬州,阎崇年认为,“攻城、巷战在一天内结束,一般说没有必要大屠杀”;“当时的大炮没有多少杀伤力,由此引起的报复也就没有根据”;扬州十日”屠杀事件不存在。
这当然是这位“砖家叫兽”的胡言乱语的无耻言论,历史上关于“扬州十日”的记载也并非王秀楚的一本《扬州十日记》,在满清大量湮没其罪证的情况下,仍旧有不少漏网之鱼!
明末吴嘉纪《过兵行》:扬州城外遗民哭,遗民一半无手足。贪延残息过十年,蔽寒始有数掾屋。大兵忽说征南去,万马驰来如急雨。东郊踏死可怜儿,西郊掳去如花女。女泣母泣难相亲,城裏城外皆飞尘。鼓角声闻魂欲死,谁能去见管兵人。令下养马二十日,官吏出遏寒栗栗。入即沸腾曾几时,十家已烧九家室。一时草死木皆枯,骨肉与家今又无。白发归来地上坐,夜深同羡有巢鸟。
黄宗羲《卓烈妇》:“兵戈南下日为昏,匪石寒松聚一门。痛杀怀中三岁子,也随阿母作忠魂。”
张氏《绝命诗五首》之一:“深闺日日绣凤凰,忽被干戈出画堂。弱质难禁罹虎口,只余梦魂绕家乡。”
清蒋士铨《焚楼行》:“明日还家拨余烬,十三人骨相依引。楼前一足乃焚馀,菊花(婢女名)左股看奚忍!”
难道这些诗文也全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吗?某些人掌握了话语权,高高在上,我们说学术自由,但你也不能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吧!否则,扬州城的数十万冤魂是不会安宁的!
上文笔者提到了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丁耀亢所写的《续金瓶梅》,在这本书里,作者借写金兵在扬州屠城来影射清军在扬州的暴行。试问一下,如果清军没有在扬州屠城的话,又何至于要禁绝《续金瓶梅》这本书,又何至于要数次要致作者于死地呢?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从以上种种因素来看,“扬州十日”绝非胡编乱造,而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
对这样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红楼梦》这本隐写历史的“史书”应该也不会放过。然而,我们翻遍全书,似乎怎么也找不到这件事情的影子。
当然不会找到的!像丁耀亢那样借金兵在扬州屠城来隐写清军在扬州的暴行都不可以,更逞论其他?
但《红楼梦》又切切实实地写出了“扬州十日”的,那就是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一回中。
书上是这样写的: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風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風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乾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四月二十六日正是清军在扬州屠城的日子!在江浙一带(作者是南直之人),没有四声,例如亚洲读作哑洲,种就读作“肿”,亡忙二音不分,故芒种就是“亡种”。作者认为清军屠城对我中华来说就是“亡国灭种”,故称之为“亡种”,以祭清人对我同胞惨绝人寰的杀戮!
这样一来,黛玉葬花就再是一个年轻少女懵懂无知的诗意行为,而是有着深刻含义的纪念死难同胞的十分重要的行为。
为什么非得是黛玉葬花呢?换别人不行吗?
当然不行!因为非得黛玉不可。
这还得从黛玉的姓氏说起以及其所影射的象征意义说起!前面我们讲到过,宝玉即是影射传国玉玺,即是指国家政权,而黛玉即是“带玉”!拥有国家政权的人,当然就是国家的主人!这样一来,黛玉葬花的意义就有了特别的意味。
我们再来看黛玉的姓“林”。可千万别小看这个“林”字,它是由双木组成。如果不对明朝的历史有着特别的研究,就不会知道明代皇室的人名的特别意味。
首先,我们来看明太祖朱元璋,璋指一种从纵向分成两半的玉器,形状像半个圭。也即是说,朱元璋的名字就是“带玉”的!
其次,朱元璋规定自其子开始,皇室男子的起名方式就必须以五行相生的原理来命名。翻遍全部明朝史料,明代皇室果真是以这个原则起名的。
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是“木”旁,比如说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秦王朱樉等等。到了第三代,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最后一个字都是火,因为木生火。接下来就是土,比如明宣宗朱瞻基,火生土。再后来即是明英宗朱祁镇和景帝朱祁钰,土生金。明宪宗朱见深,金生水。明孝宗朱祐樘,水生木。明武宗朱厚照(四点是火的异体字)和明世宗朱厚熜,木生火。明穆宗朱载垕,火生土。明神宗朱翊钧,土生金。明光宗朱常洛,金生水。明熹宗朱由检和明思宗朱由校,水生木。
我们仔细看看,明朝的最后两位皇帝其最后一个字都是木旁,双木成林。这个林字果真不是随便取的!
讲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说笔者太过牵强附会了。其实不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第一回,葫芦庙失火那节是怎样写的: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如果说葫芦(胡虏)庙失火,就是指清军在我国南方的大屠杀的话,那么这里的“竹篱木壁”又是指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指在南方坚持抵抗的明朝宗室们!比如朱由菘(南明弘光帝,原福王)、朱由植(末代宁王)、朱由棷(衡末代王)、朱由榔(南明永历帝,原桂王)一辈等等,由于他们都是“木”字辈,众多的木形成了“林”,而这便是黛玉(带玉)姓氏的来历!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09 00:06:52 +0800 CST  
二玉的婚姻只差一步

一提起《红楼梦》的最终结局,许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通行本后四十回中,王熙凤以掉包计忽悠宝玉成亲,却将黛玉掉包成宝钗。而黛玉病重,在绝望之中误会了宝玉,“焚稿断痴情”,悲痛至极而死。
这个故事写得也还算哀婉动人,算是通行本中比较动人的篇章了,也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至今仍在各种戏曲中长盛不衰,尤其是黛玉的那句“宝玉,你好……”更为经典。
续书的作者可能受一些二三流的通俗小说的影响,写出这样的剧情来,倒也不能是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但这显然是和原著精神相悖的。其实从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中就可以看出,黛玉和宝玉的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由于二人年纪小,一直未能成亲而已。
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凤姐是这样和黛玉开玩笑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惹得黛玉羞红了脸,但凤姐依然不依不挠,直接指着宝玉继续说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对古代未婚女子来说,“吃茶”这样的玩笑不是随便开的。茶树是不能随便移植的,所以经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忠贞。在婚俗中,“吃茶”意味着许婚,即旧时女子受聘于男家。《老学淹笔记》载:“辰沉靖州蛮(按,指今湘西怀化地区少数民族)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其中即带有试探是否同意许婚的意思在内。浙西地区媒人奔波于男女双方之间的说合,俗称“食茶”;而女家应允婚事后,立即给媒人泡茶、煮蛋,既是热情款待;同时也是借助传统物体公开表示许婚。
明代著名的话本小说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权学士权认远乡姑 白孺人白嫁亲生女”中是这样写的:...适间这位是表弟,还有一位表妹....孺人道:“你姑父在时,已许了人家。姻缘不偶,未过门就断了,而今还是没茶吃的女儿”,这点明了明朝的习俗——女儿吃茶是指聘出婚事。可见二玉的婚事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由此可见,宝玉和黛玉二人的婚事已经注定,这应该是贾母的意思,也得到了贾府上下全体人员的认可,否则以凤姐的聪明伶俐,没有没确定下来,又怎么会随便开这样的玩笑呢?要知道,古时不比现在,女子的名节有一丝一毫的亏损,以后都是很难再嫁人的,这女孩儿的一生也就全毁了。如果不是确定的事情,凤姐绝对不可能开这样的玩笑。
这当然不是孤证,在第六十六“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兴儿在向尤家姐妹介绍贾府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兴儿的话,再一次证实了此言不虚。
就在二十五回凤姐和黛玉开玩笑的那节中,甲戌本和庚辰本都进行了批注,甲戌本的批注是这样的“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具不然,叹叹!”庚辰本的批注是这样的“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由此可见,二玉的婚事得到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肯定,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变故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
就连黛玉的直接竞争对手对此也是认可这一点的。同样是在第二十五回,宝玉遭赵姨娘陷害,生命垂危,黛玉焦急万分。就在宝玉的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黛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此时宝钗说话了:“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连宝钗都开出这样的玩笑,并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再次证实了贾府上下对二玉婚事的认可。
那么后来为什么二人又最终没能成婚呢?究竟是出现了什么样的重大变故呢?
我们还是从文本中寻求答案吧!
第二十七回中是这样写宝钗扑蝶的: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
梁祝化蝶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从东晋时期就开始流传,到明清之际,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古今小说》记载:祝英台为宜兴人,梁山伯为苏州人。并说祝英台是哥嫂将其许于马家,文中还有地裂、入坟、化蝶之说。另一位著名文人张岱《陶庵梦忆》第二卷《孔庙桧》中记载,他竟然看到了“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由此可见,在明代,梁祝的故事早就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红楼梦》作者当然不会不知道蝴蝶的象征意义,即是指相爱至深的情侣!
而这对蝴蝶竟然是“玉色”的!在《红楼梦》中的所有情侣中,又有哪一对是“玉色”的呢?除了黛玉和宝玉,还会有第二对吗?
由此可见,这里的“一双玉色蝴蝶”即是指黛玉和宝玉,他们冲破了重重阻力,终于“将欲过河”了,也即是说二人的婚姻终于如愿以偿。
我们惊奇地发现,扑蝶的主角竟然是宝钗!这难道是说宝钗会是二玉婚姻的破坏者吗?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11 11:03:00 +0800 CST  
宝钗是否真的“总远着宝玉”

和宝玉、黛玉的婚姻“木石前盟”相对应的是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书中第一次提到“金玉良缘”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 “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一方面固然是宝玉和黛玉这对“玉色蝴蝶”的“木石前盟”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甚至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一个话题了。
另一方面,宝钗作为一个未婚少女,对另一个未婚少年,当然得“远着”,毕竟古时讲求“男女授受不亲”,宝钗当然应该“远着宝玉”,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凡是稍微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会知道,只要黛玉和宝玉二人在一起玩闹的时候,宝钗的身影马上就会出现,就像是追踪导弹一般、如影随形。
宝钗不仅从未“总远着宝玉”,反而一直是刻意接近宝玉,甚至还十分用心地推销那套“金玉良缘”的说法。
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钗就逮着了机会向宝玉说明这金锁的来历。
宝钗故意将宝玉的通灵玉拿来,将上面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读了两遍。此时其丫环莺儿说话了,“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莺儿一个丫环,怎么会注意这些呢?如果不是宝钗示意,不知道暗地里讲过多少次,莺儿会注意这些细微末节吗?
这当然引起了宝玉的好奇,于是宝玉向宝钗索要金锁。宝钗“不情愿”地将金锁给了宝玉。只见上面也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竟然和“通灵玉”上的那八个字是一对!对仗着十分的工整!
我们都知道,“通灵玉”上的那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脱胎于秦始皇玉玺上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通灵玉的字是天然形成的,是由宝玉含着带到这个世间的。
那么宝钗这个金锁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书中早就给出了答案,只是我们一般人不认真去读罢了!
在第三十五回里有这样的情节:“薛蟠道:‘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他作什么?’”这里所谓的“炸一炸”,就是说金项圈佩戴时间长了有磨损,需要进行翻新,这只能说明金项圈是自己打造的,不可能是“神仙”癞头和尚给的,不然何苦需要翻新呢?而且这里用了“又”这个字,说明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这个“又”字有文章,说明项圈也许并非和尚所赠,经常翻新说明是自己打制。真是和尚所赐岂会炸了又炸把灵气炸无?试想这样的俗物怎么能跟“通灵宝玉”这样的“仙物”相提并论呢?由此也可以说明“金玉良缘”的说法是宝钗母女二人刻意编造的谎言。
既然“金玉良缘”只是谎言,那只能说明一点,宝钗居心叵测,刻意接近宝玉。金锁上的字和通灵玉上的字对仗着越是工整,越是说明宝钗刻意制造和宝玉相配的假象!
而事实上,宝钗非但没有“总是远着宝玉”,反而老是“缠着宝玉”。她十分的在意宝玉的一举一动,刻意接近宝玉,以至于有一次,她甚至还呆在宝玉那里直到深更半夜!(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因发幽情)以至于晴雯都发火了,“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一个未婚少女呆在一个未婚少年房间里,一直呆到“三更半夜”还不肯走!就算是放到现在,也觉得很是不妥当,更何况礼教森严的古时社会呢?
我们再来看看宝钗是怎样打搅宝玉和黛玉二人世界的。
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玉和黛玉正玩得不亦乐乎,正在两人又打又闹的时候,“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问……”如果真是“总远着宝玉”,又何苦来打搅宝玉和黛玉呢?
在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乘着宝玉午睡的时候,宝钗干脆坐到了宝玉身边做起了针线活计,那情形就像是一个妻子在照看丈夫一样。这样的举止实在是有违一个淑女的良好形象的。但宝钗为了制造这样的“金玉良缘”的假象,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湘云和黛玉都见到了这一情景,黛玉也只是“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在这里,黛玉并没有发怒,甚至觉得有些好玩。很显然,黛玉对他和宝玉之间的爱情有着充分的自信,并不会因为宝钗的刻意介入而心焦。
虽然宝钗刻意制造这样的假象,但很显然,宝玉是不买帐的,书上是这样写的:
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由于宝钗的步步紧逼,“金玉良缘”的传说越传越广,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风潮,带给了宝玉相当大的压力。显然,宝玉很是抗拒“金玉良缘”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好明讲,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在睡梦之中将内心的话语讲了出来。
而宝钗觉得很是有些失望,不管她如何的努力,宝玉似乎就是不买帐!所以她“不觉怔了”。
实际上,“金玉良缘”的传说,只是薛家造出来的,而且是毫无根据的,自始至终,薛家都只是借和尚道士之口讲什么“金玉良缘”,而实际上我们也从来没见有任何和尚道士谈起过这事。
由此可见,所谓的“金玉良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不过是宝钗为了得到宝玉而制造出来的一个谎言。
《红楼梦》即“风月宝鉴”,是一部隐写历史的史书。薛家制造这个谎言,又影射着什么呢?
笔者认为,“金”即是指“后金”,也即是“清”,宝钗含金,其丫环莺儿的本名是黄金莺,也同样含金。而宝玉即影射玉玺,即指国家政权。巧合的是,薛宝钗一家寄居在贾家,正好是在东北角的“梨香院”,而满洲人也是在我国东北立足,从而并吞了整个中国!“金玉良缘”其实也就是影射满清为了自身政权合法性而炮制出来的种种谎言。
也许有人认为笔者这个结论太过牵强,但这的确是深思熟虑之见!接下来,笔者继续讲述《红楼梦》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以此来验证笔者的看法。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12 12:37:20 +0800 CST  
《红楼梦》并非断臂“维纳斯”
——《癸酉本石头记》内容真实可信

四年前,当笔者第一次见到《癸酉本石头记》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无法想象的。
从高中接触《红楼梦》开始,笔者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当时的我很是懵懂,于是便买来许多红学家们所写的书,日夜研读。但越读越觉得不对劲,红学家们所说的什么“曹家家事”说很不靠谱,《红楼梦》展现出来的是一幅“末日”景象,一家一户的兴盛荣辱在其面前根本就是小家子气。
随着对历史越来越了解,尤其是明清之际这段历史越来越熟悉,再拿起《红楼梦》读的时候,怎么读都像就是写的那段历史。当笔者读到真真国女儿的那首诗的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起首两句“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讲的可不就是明清易代吗?朱,可不就是明代皇帝的姓氏吗?而“水国”难道不是讲的“清”吗?这么明显的一个例子,为什么所有红学家都视而不见呢?至于史湘云所讲的那句“日月双悬照乾坤”,“日月双悬”难道不是一个“明”字吗?
当时,笔者就觉得《红楼梦》一定和明清之际这段血腥的历史有关。而且书里面这方面的暗示并不少见。但似乎所有的红学家都不支持这个观点。笔者也曾经一度动摇过,在心里说道:“难道所有的红学家都不如你有思想?难道这些学富五车、终身研究《红楼梦》,并且以此为职业的学者还不如你一个业余的?”
但自从见到《癸酉本石头记》,笔者一颗悬了十几年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原来笔者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所有红学家都错了。《癸酉本石头记》解开了困扰在笔者心中多年的困惑,坚定了笔者继续努力的意志。
关于《癸酉本石头记》的发现过程,由于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得到,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了。这部原本在2008年就发布出来的“无价之宝”竟然没泛起什么泡泡来,以至于对《红楼梦》如痴如醉的笔者,也要在其发布四年之后才有幸读到它。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此本的真实可靠,越是接近真实的东西,红学家们越是不敢去碰。
想当年,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收获巨大反响的同时,也引起了红学界的轩然大波,红学家们恨不能把他给吃了,以至于联合起来对刘心武进行“绞杀”。他们之所以敢这样,是因为虽然他们的观点荒诞不经,但是刘心武的东西更加靠不住!刘心武先生作为一名作家,是很了不起的,否则他的作品也不会获得“茅盾文学奖”了。但刘先生的红学研究却是荒诞不经的,许多地方都只是其臆想,经不起推敲。这也难怪,虽然刘先生很是用心,也看到了一些端倪,却始终跳不出红学家们为其划定的圈子,所以也就只能似是而非了。
但《癸酉本石头记》不同,它完美地阐述了前面八十回的主题思想,贾府家破人亡,被人侵占,果真就是“家亡血史”(贾王薛史)!它所揭示的人物命运和前文完全吻合,黛玉“玉带林中挂”,而宝钗“金簪雪里埋”,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而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飞”,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所有的人都无好下场,果真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不仅如此,《癸酉本石头记》还解开了许多前文的未解之谜,比如说甄宝玉拾玉、王熙凤扫雪得玉、黛玉之死和《葬花吟》的完美契合、宝玉怎样和宝钗结合然后又怎样迫不得已地离开……而这一切,竟然都和前文的伏笔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起了,果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不读《癸酉本石头记》,你永远不会知道作者构思之巧妙,也永远不会知道《红楼梦》的伟大之处!
也正是因为《癸酉本石头记》,笔者也得知为什么《红楼梦》只能有前八十回流传于世,而后面的文本不能流传出来。如果说前八十回里面的“反清悼明”还都是藏藏掖掖的话,讲得比较隐晦的话,比如说只能通过茗烟的口痛骂“姓金的,你是个什么东西”(满清原本的国号就是金,爱新觉罗在满语中就是金),借湘云之口怀念明朝,“日月双悬照乾坤”,借宝玉和湘云吃烤糊的鹿肉(胡虏肉,引自岳飞《满江红》)来表达对异族政权的不满……但这些都表现得十分的隐晦。
但到了后二十八回(和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不同,《癸酉本石头记》只有一百零八回)中,作者就是“图穷匕见”了,直接称呼“胡虏”,直接借凤姐之口骂道“去他娘的戎羌,害的我家破人亡,这国仇血恨我二百年也忘不了”(第一百零七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这样的“犯禁”的词语到处都是,在后面这几十回中的每一回中都反复出现!
不仅如此,《癸酉本石头记》还以贾府来影射“大明江山”,贾府先是被贾环为首的强盗占领(影射大明为李自成所灭),后来又被贾蓉贾蔷(蓉蔷,戎羌)所占(影射大明江山被满清所占),借贾府的遭遇来重写那段“家亡血史”!
当然,作者也借宝玉在“国破家亡”后的遭遇来表达出自身的立场。宝玉始终不肯听从妻子宝钗的建议,为仇人(即胡虏)效力,宁愿沦为和尚(做了两次和尚,也和前文完全的吻合),而宝钗的理想始终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清云”,夫妻二人的最终分手也是完全合情合理!最终宝玉和湘云在晚年遇合、相依为命,也是前文的回目提到过的(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综上所述,正因为《红楼梦》的后二十八回中有许多清廷所不愿意见到的东西,若是强行拿出来见人,恐怕又会像“明史案”那样,闹得满城风雨,引起血流成河的惨案。所以,作者也只敢将前面八十回拿出来见人,而将后面几十回的文本隐藏起来,使得《红楼梦》像断了臂膀的维纳斯。而实际上,《红楼梦》是写完了的,《癸酉本石头记》就是其首次增删的最为原始的一稿。
据《红楼梦》第一回交代,这部书一共“增删五次”,《癸酉本石头记》只是增删过一次的稿本,不管是文字质量和情节方面的硬伤都远不能和增删五次的前八十回相提并论,但还是保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东西。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花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自《红楼梦》问世三百多年以后,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了可信的全本《红楼梦》了,实在是令人激动!笔者不禁又想起了《红楼梦》第一回里那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三百多年以后的今天,笔者将会尝试着去解开《红楼梦》的韵味!请大家持续关注笔者的《解读红楼梦》系列文章。
(《癸酉本石头记》已由九州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大家在网上也能找到全部的文本。)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13 12:28:54 +0800 CST  
@a007qhlj 37楼 2017-03-13 13:20:00

不会挖了个坑到此为止吧
—————————————————
不会,继续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13 14:01:47 +0800 CST  
N年前,我就和朋友讨论,假如有一天,《红楼梦》后面的文本找到了,并且证明所有红学家都是错的,结果会怎样呢?当时,我就说了,红学家们绝对当其不存在,不敢说它是假的。因为越说,大家就越是要看,结果就会发现那是真的。对他们来说,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能装一天是一天,但真本一定会流传出去。
楼主 正气歌声  发布于 2017-03-13 14:51:59 +0800 CST  

楼主:正气歌声

字数:220341

发表时间:2017-02-27 05: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0 23:30:48 +0800 CST

评论数:30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