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续资治通鉴长编》详细记录了起居郎李符提出的八个困难:
【京邑凋敝,一难也。】意思是,第一,西京洛阳已经破败不堪;
【宫阙不完,二难也。】意思是,第二,西京洛阳宫殿并不完备;
【郊庙未修,三难也。】意思是,第三,郊祀的庙堂还没有修建;
【百官不备,四难也。】意思是,第四,西京百官官署并不完善;
【畿内民困,五难也。】意思是,第五,西京地区百姓生活贫困;
【军食不充,六难也。】意思是,第六,西京洛阳军粮储备不足;
【壁垒未设,七难也。】意思是,第七,西京洛阳军事壁垒没有设立;
【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意思是,第八,巡幸西京,需要成千上万的人马车辆在酷热的暑天跟着随从,太劳师动众了。
事实求实的讲,这八个困难也许符合事实,但多多少少都有危言耸听的意味,可能宋太祖平时的脾气比较好,如果换个脾气差点的皇帝一定会反这份奏折扔到李符的脸上。
对于李符的上书,赵匡胤的态度史书上只记了三个字:上不从。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1:50 +0800 CST  
宋太祖并没有采纳李符的意见。就这样,赵匡胤不顾众人反对,仍按原计划行事。
洛阳,是赵匡胤出生并生活了很多年的故乡,这里有他难忘的童年记忆,有他无忧无虑
的快乐时光。所以,这次赵匡胤西幸洛阳,也不只是实地视察这么简单。
我们往往只看到帝王的无限风光,却很难看到风光背后的高处不胜寒。此时的赵匡胤看似拥有天下,却已是孤家寡人。
一起打天下的义社十兄弟都已黯然离场,心腹大臣赵普已被罢相多年远离身边,传位于子还是传位于弟?杜太后的临终遗言像一把利剑一样猛戳自己的心脏,自己与弟弟的关系,越来越微妙,越来越紧张了。而光义的羽翼已丰,政治势力在开封府盘根错节,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但时时处处都感觉到了这张无形的网带给自己的压力。
这种压力使的赵匡胤失去了往日的欢乐,这种压力慢慢让赵匡胤感觉到了窒息。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2:00 +0800 CST  
为了摆脱这种难言的痛苦感觉,赵匡胤回到了自己的出生死,他想寻找的也许是童年时天真和快乐。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回到洛阳后,故地重游,不由得感慨万千。在夹马营,他用鞭子指着一个地方说:“朕忆昔得一石马为戏,群儿屡窃之,朕埋于此,不知在否?”手下赶紧开挖,没想到挖了一会,还真把那匹小石以给挖了出来,这让赵匡胤欣喜不已,随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兴,也都非常轻松,尽力哄赵匡胤开心。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西巡洛阳确实更像是君臣共欢的怀旧之旅。
没想到的是,这种轻松的氛围被一个炸弹般的消息打破了,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宣布他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没想到的是,他的提议遭到了全体大臣的一致反对,而反对是非常强烈的。
百官认为汴梁占据“天下之要会”,汴梁北据黄河,南通江淮,西控河南、陕西,东接山东。河流在这里作放射状向南北分流,没有比开封更适合做首地的地方了。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2:18 +0800 CST  
皇帝身边的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向太祖进言说:“东京开封有汴河的水陆运输通道,每年运送长江、淮河的粮食几百万斛,京都军队几十万人全都依赖这条水路得到供给。 陛下身居洛阳,从哪里获得粮食? 何况国库、重兵都在开封,根基安定牢固已经很久,不可以动摇。 如果仓促迁都洛阳,臣实在没发现有什么便利之处啊!”
赵匡胤做了同样的回应:这个理由不成立,不听。对身边大臣官员的两次进谏,赵匡胤一概不听,铁定了心要将都城迁到洛阳。 那么,迁都洛阳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吗? 还有没有人继续进谏呢?
有!谁?
这个真正有实力进谏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赵匡胤的亲弟弟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说:“迁都洛阳,未见便利。”
太祖回答说:“迁都洛阳还不算完,长久之计是要将都城迁到长安”。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2:25 +0800 CST  
长安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比洛阳更加破败,更不可行。 所以晋王赵光义又叩头恳切劝谏,太祖解释说:“我想将都城西迁,没有其他原因,只不过是想凭借高山大河的险要地利来阻挡敌人,借此裁掉大量的军队,仿效周朝、汉朝的办法来安定天下”
周朝汉朝都城均在长安、洛阳,依靠高山大川的山河之固,成为历史上的盛世王朝。 太祖的解释是说依靠地利的优势,省去冗杂的军队,实现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对于这个迁都的理由,赵光义并不认同,并固执地说了一句让赵匡胤听了如五雷轰顶的七个字:“山河在德不在险!”,统治天下,在于道德教化,而不在于有险可凭。赵匡胤如同被雷击中一般,一时语塞,哑口无言以对。
对于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赵匡胤,是没有办法当面否定或斥责赵光义的这个说法的。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2:33 +0800 CST  
赵匡胤看弟弟这么反对,等他走后,不无叹息的看着大臣们说:“晋王说得固然有理,但不出百年,天下必将因此劳民伤财,有亡国之危啊!”
迁都迁都不是简单的搬家,收拾锅碗瓢盆就可以。它涉及到千百万人的生计。大臣们已视开封为故乡,不愿离开故土,不愿放弃豪宅良田,才是不愿说出来的真正理由。赵匡胤内心非常痛苦,他知道,迁都无望了,因为他不能不顾所有人反对一意孤行。
知道迁都无望的赵匡胤到永安陵祭祀父母赵弘殷和杜审萍,宋太祖异常悲恸的说道:“此生不得再朝于此矣。”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2:44 +0800 CST  
在陵园神墙的角楼上,他怅然四顾,思叹良久后,抽出一支雕翎箭,张弓射向远野。看着那支箭在远处无声落下,他长叹一声,告诉身边众臣:人生终须有归宿,今日箭落之处,就是我死后长眠之所。说完,取出那个玩具石马,命人埋在箭落处为记,并为自己的陵墓命名永昌。这就是传说中太祖永昌陵的来历。
没过多久,宋太祖下诏,返回东京开封。
自三月初九从开封出发,到四月十五回到开封,赵匡胤的这次西巡活动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巡要考察西京洛阳、准备迁都洛阳最终流产。
虽然迁都之事最终流产了,但此议激起的千层浪却还在继续。
因为看似只是迁都之争背后却大有隐情,这个隐情是什么呢?
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此事后都下定决心开始了各自的实质行动,这个行动是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32:50 +0800 CST  
《宋朝那些人儿》有声版已在喜马拉雅更新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听听,比看书更有趣,内容更精彩!

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6566048/
电脑上直接点链接就可进入。手机端APP可以直接搜索:宋朝那些人儿
特别方便,还请天涯的各位大侠点点订阅,发条好评,多多支持!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41:14 +0800 CST  

周末愉快抢红包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41:48 +0800 CST  

每层都埋了红包,百分百中奖率,大家挖挖看哈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7 12:52:40 +0800 CST  
107-迁都之争的背后隐情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迁都之争看似是宋太祖与持反对意见的满朝文武的大臣之争。实际上却是赵匡胤与赵光义二人的兄弟之争。
那他二人争的到底是什么?真的如咱们上面所讲的是为了国家安危和江山社稷所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吗?显然不是,从本质上讲,迁都之争实际上是大宋最高层权力阶层的一场政治斗争,是 与大宋储君之间一场明争暗斗的政治较量。
迁都之争,最终以宋太祖赵匡胤的妥协而告终。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5:23 +0800 CST  
表面看好像确实是赵匡胤失败了,但真正内心不安的人却是赵光义,这么多年,赵光义一直自信的认为,他是比他哥哥更了解自己的人,所以他读懂了宋太祖提议迁都背后真正所要表达的含义。
哥哥的妥协,并不是自己的讲的山河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无懈可击,也不是哥哥拿自己没有办法,而是迁都洛阳并不是哥哥内心真正想要的,而是哥哥在试探自己,突然提出迁都之事,也只是想给自己一个警告而已。
赵匡胤虽然宣称他意欲迁都洛阳的原因在于洛阳有高山大川的天然屏障,可以保证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但与东京开封相比,他不会不清楚开封比洛阳更具备作为国家首都的优势。 所以,他的这个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不会是打算迁都的根本原因。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5:45 +0800 CST  
当然,以他那清晰、敏锐的政治头脑,他也不会幼稚到仅仅因为出生在洛阳、在洛阳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就将国家的政治中心搬到那里。 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原因呢?
当赵匡胤在西京洛阳南郊祭拜天地的仪式完成以后,他仍然留在洛阳,迟迟不肯离去。 当赵光义磕头恳切劝谏返回开封时,宋太祖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仔细分析这句话,赵匡胤为什么会强调“我想将都城迁阳,并没有其他的原因”。 为什么会强调“无它”呢? 赵匡胤的这个特别强调,难道没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吗?
解释,在很多时候是为了掩饰,强调“无它”,正说明“有它”。
那这个它到底是什么呢?赵光义和赵匡胤的心里都无比清楚,那就是自己在开封的政治势力已经让赵匡胤深感不安到必须迁都的程度了。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6:05 +0800 CST  
如果真是这样,那哥哥的妥协就太有深意了,看似是自己赢了,但实际上是自己主动掀开了最后一张底牌,自己的强势,携满朝文武大臣给哥哥的压力,哥哥真的会就这么忍了吗?如果哥哥真的采取行动了,那接下来等待自己的一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满盘皆输!
迁都之争中表现的无比强势的赵光义,事后后悔不已。
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兄弟俩的感情,在迁都之争过后,实已破裂。两人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哥哥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呢?这是赵光义想都不敢想的!
那自己该怎么办呢?难道只能坐以待毙,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毁于一旦,让哥哥要了自己的命吗?
这是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局,因为在兄弟亲情和皇位之争中间,没有一丝兼顾的可能性。
而造成这个悲剧的始始作俑者,竟然是赵匡胤与赵光义共同的亲生母亲,杜太后。杜太后临死之前订立的“金匮之盟”,出发点是为了赵氏江山基业长青,世代传承。但杜太后毕竟不是神仙,她无论如何也算不到自己这个兄终弟及的决定,会要了自己两个皇儿,两个皇孙的命。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6:21 +0800 CST  
把时光拉回到公元961年杜太后临死之前。
杜太后临终遗命,把赵匡胤和赵普叫到身边,就是为了让宋太祖明白一个道理: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年仅7岁的小孩子,使得国无长君,人心不附,所以才有了众人拥护和平夺权的机会。
这是事实,是赵匡胤无法反驳的事实。赵匡胤点头之际,杜太后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愿: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本朝重演,所以皇位传承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让宋太祖将来把皇帝之位,先传匡义,匡义再传匡美,匡美再传德昭,如此,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幸,国家之福。
杜太后并不能预见未来,但她却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五代的风云变幻,有鉴于前朝旧事,为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她提出的这个先传弟再传子的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但让我们不解的是,杜太后行将离世,交待遗命之时,为什么要将最重要的当事人,自己的亲儿子赵光义拒之门外呢?如果赵光义也在场,传位之事就是板上钉钉绝无争议的了。
其实,可能是我们把事情想简单了。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6:36 +0800 CST  
因为杜太后很清楚,传位之事的执行者是肯定宋太祖赵匡胤,但多年之后,赵匡胤能不能真的按自己的要求执行,杜太后是没有确切的把握的,因为这个传弟不传子确实是违背人性的,事态的发展,往往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赵匡胤不按这个执行,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要了赵光义的命。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杜太后并没有让赵光义在场,她想的是用承诺和道德约束赵匡胤按自己的临终遗昭执行。但遗憾的是,由赵普记录的这份遗诏,并没有如杜太后所愿公诸天下,宋太祖将它收在了金匮之内,藏在了皇宫的密室之中。
杜太后的遗昭始终没有公布,让赵光义心中充满了疑惑。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6:51 +0800 CST  
自小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二人手足情深,大赵光义12岁的赵匡胤始终对这个弟弟疼爱有加。即使在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兄弟二人依然十分亲近,直到母亲病危,赵光义被拒之门外,突然之间,他和兄长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母亲为什么行将离世却只召见哥哥而不召见自己?临终之前母亲究竟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哥哥始终不愿意对外公布遗诏,甚至对自己也是绝口不提!
越猜疑,越好奇,始终得不到答案的赵光义在惴惴不安中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
而此时的赵光义已经22岁,在母亲去世之后,本来亲密无间的兄弟俩之间开始产生了深深的隔阂,赵光义看哥哥的眼神,多了一丝哀怨和不解,甚至还带着几分哀求。
而赵匡胤看在眼里,心里却别是一番滋味。有些话,他心里明白,但无法也不能跟弟弟明说。只能采取实际行动让弟弟自己去揣摩吧。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7:06 +0800 CST  
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逝后不久,一份来自宰相范质的奏章在大宋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奏章中宰相范质不吝笔墨,对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大肆褒扬,并请求册封他俩官爵,虽然也提到要给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提高待遇。
而此时赵廷美只有16岁,而赵德昭仅比叔叔小4岁,已经12岁了。范质对德昭的称呼非常怪异:襁褓者。襁褓者是形容婴儿的,12岁的少年,宋太祖的皇长子,宰相范质就是再老糊涂都不至于犯此等低级错误啊!而且这份提议本身就非常诡异,皇族封赏历来都是非常微妙的事,暗藏很多玄机,不会有大臣去主动触碰这个敏感的话题,因为搞不好就会卷入皇权分争,而人头落地。
宰相范质在后周历来以沉稳老练著称,如果不是赵匡胤的明确授意,吃一百颗熊心豹子胆,范质都不会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发表任何意见的。所以,给赵光义封官加爵,很明显是赵匡胤本人的意思。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7:16 +0800 CST  
好事来的毫无征兆,任命赵光义开封尹兼平章事的诏令从天而降,赵光义的人生道路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
咱们前面已经讲过,周世宗柴荣在继承郭威皇位之前的职务就是这个开封尹兼平章事,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官职,它的同义词是:皇帝的储君。这是五代十国时期,不少朝代确立继承人的一种做法。
赵光义也同样读懂了这个任命背后的意思,哥哥把自己任命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赵匡胤通过这个任命,巧妙的向全天下释放了一个信号,弟弟赵光义是他心目中储君的最合适的人选,诏令一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这与历朝历代将皇位传位给感嫡长子的制度完全不符,从来都是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依此类推。这种继承制度最大的好处是稳定,这是先天的,是按母亲的身份和出生顺序为准,该谁谁,不用商量,非常明确。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7:28 +0800 CST  
虽然朝廷的非议不断,但年仅22岁的赵光义却一扫心头的阴霾,高兴无比。
事到今天,赵光义才明白,是自己错怪了哥哥,将皇位传给自己这个弟弟而不传位给儿子,肯定会引发朝廷的争议,所以哥哥用心良苦的用这种迂回的方式,将传位之事做的如此缜密,做为弟弟的赵光义应该感激涕零啊!
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对母亲遗诏内容的种种猜疑,对哥哥诸多举动的种种不解。
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当上了开封府尹兼平章事,坐稳了储君的位子。
如果事情就这么一直顺利的发展下去,也许咱们前面说到的两兄弟你死我活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但现实是残酷的,任何事物在未来发展中都会出现变数。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让赵光义一次次陷入痛苦的防御和煎熬中。
除了哥哥,还有一个令他心生寒意的人也在一步步逼近,没错,他就是赵普。
那接下来哥哥赵匡胤对赵光义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皇位继承之争中赵普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楼主 司马寻欢  发布于 2019-09-09 18:37:42 +0800 CST  

楼主:司马寻欢

字数:459647

发表时间:2019-01-19 00:27:1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23 10:47:09 +0800 CST

评论数:616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