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被历史遗忘的名将

@总机叫汉口 2015-05-17 14:35:49
未必尽然
如果毛真心拉拢粟裕,或者粟裕确实投靠毛干爹
那么,淮海战役,粟裕应该当总指挥
因为联合作战2条原则:1、人多的指挥人少的;2、先到战区的指挥后来的。都该是三野指挥二野
渡江战役前,粟裕也该当三野正司令而不是副司令代司令
-----------------------------
这话有道理,太祖如果真心提拔粟裕,淮海战役结束后,完全可以任命粟裕担任三野司令,因为淮海战役粟裕立了大功,以前如果顾虑资历不够情有可原,大战在即求稳为上,而此时可以名正言顺的当司令,如果顾虑陈胖子的脸面,还可以让他当政委,继续协助粟裕协调,理顺关系,保证军令畅通,说句套话,扶上马送一程。淮海战役中粟裕顾虑自己的资历有一定道理,刚刚代理司令,内部还需要调整理顺,中野以前和华野的配合不是很顺畅,毕竟那边的三个老家伙都是中央委员,其中两个还是军委委员,担心指挥不动,贻误战机,大兵团作战最要紧是协调一致,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战局崩溃,粟裕对中野没有管辖权,人家尽力配合是人情,出工不出力也没有办法,所以粟裕无论如何都不敢当这个总指挥,只能把这顶帽子送给中野,饶是如此,中野的老家伙也不领情,粟裕是资历不够,他们是能力,实力都不够,1948年10月,因为孙元良兵团向徐州收缩,放弃郑州,开封。导致中野不战而胜,但是拖住孙兵团的战役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因为中野占领开封而迫近了淮海战场,根据这种情况如果中野继续出工不出力,放任孙兵团向徐州收缩,粟裕面临的压力更大,所以粟裕在31日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这两个家伙一听就知道粟裕是要拉着他们一起拼命,矮子勃然大怒,大骂粟裕贪多求大,搞不好又是一个皖南事变,我就这么点人,怎么打?让他打去吧。所以他们在回复这个建议时装聋作哑,只回复战役准备情况,对统一指挥一事避而不谈,11月2日太祖圣旨到,同意粟裕的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因为太祖深知粟裕的难处,而陈邓接此圣旨却无比难受,中野本来就只有13万多人,有三个纵队跟着瞎帅在豫西,跟着陈邓到达淮海战场的只有七八万人,重武器基本没有,连发动一次进攻的炮火都不够,消灭一个团的能力都没有,如此寒酸的实力,加上两个不会打仗的政客,让他们指挥如此大的战役简直是把他们架在火上烤 。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18 17:13:43 +0800 CST  
经过深思熟虑,陈邓给军委回了一封及其狡猾的电报:此次战役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太弱,华野方面请军委多指挥,也就是说这两个滑头抽象的接受了指挥权,同时又把责任推给了军委,如此,打赢了是我指挥的,打败了是军委直接指挥的,政客的城府真不是一般人能猜透的,事实上,整个战役期间,陈邓也确实没有行使过一次指挥权,战役开始的第10天才成立了一个总前委,这个本来是统筹战役后勤保障,统筹80万人三到五个月的吃饭问题的吃饭委,被矮子日后当成争夺淮海战役总指挥的筹码,大言不惭的说淮海战役是他指挥的,事实上整个战役期间所谓的总前委没有行使过一次职权,没有对华野下过任何一次命令,军委发来的电报没有一封是给总前委的,总前委也没有一封电报给军委或是华野,战黄维兵团消灭后总前委战粟裕的驻地开了唯一的一次会议,讨论的是渡江战役的问题,战役期间军委没有给矮子发过一封电报,矮子给军委的电报有两封,一封是报告中野的休整地点,一封是关于淮海战役之后的江淮作战的准备情况,因为此时刘陈已经赴西柏坡汇报工作,粟裕正率领华野包围杜聿明集团,这个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华野独立围歼黄伯涛,并阻击邱,李兵团,中野有3个纵队没有赶到战场,瞎帅率领半个中野趁孙元良,刘汝明两兵团交接不明之际占领宿县,切断徐蚌线,阻住徐州之敌南撤之路,第二军队华野北挟邱,李兵团,南看刘汝明,李延年兵团,基本消灭孙元良兵团,同时派出5个纵队到中野扶贫,协助中野拿下黄维兵团,并且所有缴获都给中野,第三阶段,华野独立围歼杜聿明集团30万人,矮子率领中野全军休整,补充俘虏,刘陈赴西柏坡汇报工作,所谓的总前委已经名存实亡,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19 11:19:08 +0800 CST  
@都御史 20楼 2015-04-24 15:31:00
@云秀云晨6楼2015-04-24 03:45
谁说只有林,刘,粟裕指挥过40万以上军队?朝鲜战场上彭老总是干啥的?错了,我没看到底,忽然就想起了朱老总!
-----------------------------
@员外家的17楼2015-04-2 411:59
------------------------------
@qsm201546 2015-05-20 02:27:01
朱总实在没有什么可比性,这个人性情随和,敦厚老实,算得上是个忠厚长
—————————————————
说法不妥当,在共军 如真如你这么说 朱 不可能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朱的作用只是宣传不到而已,游击战术不是毛一人提的,有朱的功劳,抗日战争共党和国党合作是朱的功劳,因后宣传需要,所以大家觉得朱是老好人。这是误会
-----------------------------
不瞒你说,朱总真的不行,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组织湘南暴动,带队伍上井冈山,红四军成立后跟太祖磕磕绊绊的,7大他和陈胖子夺了太祖的权,9大时主动认错重新团结在太祖的旗帜下,从此在军事上再也没有什么建树,能让人记住的只有一条扁担,反围剿时彭,林已经是独当一面,王明时期他身为总司令居然进不了三人团,遵义之后的新三人团依然没有他,这不能不说是很难堪的事,八路军时期朱虽有总司令之名,但是彭副总太强势,他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回延安后的地位也很尴尬,常委中负责军事的是周,周外出时负责军事的是非常委的彭,解放战争时期军委的任务异常繁重,太祖喜欢晚上办公,其他人只能适应他的作息时间,而朱德因为年龄大,身体不好,晚上10点多必须睡觉,所以说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决策都是在他睡觉时形成的,经常是太祖等4人通宵达旦的工作,朱总在一边打着鼾,等到决策形成他都没醒,可以说从1929年之后,朱就是一个摆设,太祖之所以一直留下这个摆设是因为他需要这么一个人占据总司令的位置,因为他不当总司令就肯定是彭当,太祖绝不希望桀骜不驯的彭当总司令来跟自己分庭抗礼,所以他才能一直稳稳当当的坐在总司令的位置上,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03:50:48 +0800 CST  
@abc84431996abc 2015-05-20 06:21:54
60万对80万是怎么祘的?
-----------------------------
华野42万,中野15万共57万,约等于60万,国民党徐州剿总邱清全,李弥,李延年,刘汝明,孙元良,黄伯涛,5个兵团加上三绥靖区冯治安部共约68万人,以及后来赶到的华中剿总黄维兵团12万人,总计80万,电影里多次出现双方战前口口声声说60万对80万,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双方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解放军开始的目标是攻略两淮及海州连云港,把解放区连成一片,就是粟裕筹划的小淮海,太祖批准这个计划的时候增加了消灭黄伯涛兵团,这就是太祖当时的想法,国民党方面当时除了徐州剿总的近70万人,还有华中剿总的黄维,张凎兵团20万人在河南地区活动,总计90万人,国民党当时的意图也没有想到要跟解放军进行决战,而是有计划的向徐州收缩兵力,太祖为了保证徐州方向的作战目的让瞎帅率领几万人把黄张兵团20余万人拖向豫西的华中剿总防区,真正形成战略决战是1948年11月8日,战役开始两天后,粟裕根据战局的变化形成战略决战的构想并付诸行动,才有了后来的大淮海,国民党一开始也不是80万,黄维是战役开始后远程驰援加入的,是计划外的,蒋介石还打算调宋希廉兵团加入淮海战场被白崇嬉阻止,如果宋兵团也加入进来就不是80万了,而是将近100万,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08:19:30 +0800 CST  
@云秀云晨 6楼 2015-04-24 03:45
谁说只有林,刘,粟裕指挥过40万以上军队?朝鲜战场上彭老总是干啥的?
------------------------------
@都御史 2015-04-24 09:26:12
我的意思是说解放战争时期,没有考虑朝鲜战争,是我的疏忽,当时太祖考虑朝鲜战争人选也是在这4个人当中,考虑的条件就是指挥过40万以上部队的人,
-----------------------------
@宋宗14帝 2015-05-20 10:23:57
内战无英雄,内战无战俘
-----------------------------
说是这么说,可是中国历来就少有对外战争的英雄,从1840年开始就是屈辱的历史,整个国家民族的衰败,注定了是只有烈士没有英雄的历史,鸦片战争几千个英国兵沿着海岸线从广州打到天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还是几千人就烧了圆明园,义和团10几万人围攻使馆的100多个外国兵,打了几个月都打不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何必苛求太多,无论如何粟裕他们还是打过鬼子的,虽然战绩不尽如人意,但是那是国家实力决定的,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0:52:28 +0800 CST  
@总机叫汉口 2015-05-19 19:44:41
战役开始的第10天才成立了一个总前委,这个本来是统筹战役后勤保障,统筹80万人三到五个月的吃饭问题的吃饭委,被矮子日后当成争夺淮海战役总指挥的筹码,
===========================================
问题是,吃饭问题也不是靠这个总吃饭委解决的
-----------------------------
的确如此,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是由军委后勤部的杨立三牵头会同华东局,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华北局由华野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刘瑞龙主持实施的一个浩大的支前工程,共计动员民工540万,扁担90万条,小推车30万辆,牲畜20多万头,担架11万副,这还不包括在家里搞生产,做军鞋,碾米,磨面,看护伤员的人员,基本上都是由华东局完成的,中原局空有其名,但是没有什么稳固的根据地,跟流寇差不多,所以提供不了什么后勤保障,多数时间还要依赖华东局,虽然军委在总前委成立时就命令他们统筹吃饭问题,但是刘陈邓什么也没有做,军委给刘陈邓粟谭有一个电报,要求以总前委的名义召开一次之前工作会议,统筹淮海战役以及以后的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矮子忙着打扑克,于是委托刘瑞龙召开各局之前工作的联席会议,中野及中原局只派了一个科长参加,会议形成了决议,以华野之前委员会为主统筹一切后勤工作,会议结果报给矮子可是矮子忙着打牌给忘了,一个星期后才想起,赶紧在报告上签了一个:完全同意,这一天是1949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正式结束的日子。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1:16:31 +0800 CST  
@都御史 @杨崇学 2015-05-17 21:12:47
粟裕从未被遗忘,就打仗水平,粟裕、林彪、彭德怀等都为帅材。
-----------------------------
@没有1999A 2015-05-20 03:07:36
赞同
-----------------------------
瞎帅也算是帅才,这几个人除了彭比较冲动其他几个都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之风,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1:22:12 +0800 CST  
@总机叫汉口 2015-05-19 19:44:41
战役开始的第10天才成立了一个总前委,这个本来是统筹战役后勤保障,统筹80万人三到五个月的吃饭问题的吃饭委,被矮子日后当成争夺淮海战役总指挥的筹码,
===========================================
问题是,吃饭问题也不是靠这个总吃饭委解决的
-----------------------------
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饶漱石,此人以中央副秘书长,组织部长,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的身份坐镇华东,为华野以及淮海战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他的功劳一直被掩盖,刮分,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1:28:00 +0800 CST  
@qsm201546 2015-05-20 02:16:00
《比起那个为贪淮海战役之功而无所不用其极的小矮个不知道要高尚多少倍”》这个说法不妥当 小矮个是为了改格为了代表权威
-----------------------------
小矮个不是改革才开始争夺淮海战役的功劳,太祖活着的时候他就在争,在《毛选》出版时他一再要求把他担任总前委书记的事情写进去,就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争功的依据,林帅活着的时候他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你有辽沈,我有淮海,你有平津战役,我有渡江战役,你有攻略海南我有进军大西南,我的专业其实是打仗,如此大言不惭的话都能说得出口,矮子的脸皮之厚可谓旷古绝今。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2:27:15 +0800 CST  
粟裕过早的离开了政治漩涡确实是一大幸运,文革时期他已经远离权力核心,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了,特别是他不再接触军队之后,刘二也疏远了他,这就使他没有卷入刘二的圈子,所以太祖还一直在保护他,当时关于粟野的大字报刚一出现,太祖立即告诉林帅:解放台湾你不行,我也不行,还是要依靠粟裕,第二天大字报就没有了,反过来看那些有山体,有权力的元帅大将如彭,贺,罗瑞卿,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2:36:20 +0800 CST  
@都御史 @杨崇学 2015-05-17 21:12:47
粟裕从未被遗忘,就打仗水平,粟裕、林彪、彭德怀等都为帅材。
-----------------------------
@没有1999A 2015-05-20 03:07:36
赞同
-----------------------------
@都御史 2015-05-20 11:22:12
瞎帅也算是帅才,这几个人除了彭比较冲动其他几个都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之风,
-----------------------------
@没有1999A 2015-05-20 13:45:18
俺是指前半句话。要说帅才,粟徐二人而已,其他将才。
-----------------------------
这个观点有点过激,粟裕有帅才不假,但是因此贬低其他人不可取,别人不说,林帅肯定是具备统帅之才,红军时期就是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八路军时期因为养伤多年没有统兵作战,但是黑土地时期林帅的才华得到尽情发挥,彭真作为东北局书记,野战军政委对于整个东北的战局掌控却乏善可陈,除了向中央求援,向大鼻子求援别的什么也不会,弄得军队节节败退,从山海关一路撤过松花江,林帅接掌东北局,立即派兵剿匪,下乡土改,一下子就稳住了阵脚,根据地有了,兵源,粮食,军工都有了,不仅状大了自己还能够有大量的军需物资从海上运到山东支援华野,3年时间从出关时的11万人发展到100万人率先跟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东北的解放预示着解放军开始进入全面战略进攻,林粟二帅堪称太祖夺取天下的首席功臣,并且林帅的才能应该比粟更全面,至于徐帅一生除了跟四川土军阀作战之外鲜有亮点,内战期间虽然一直有方面军副总的职衔,但是实际统兵不过一个兵团,唯一负责指挥的太原战役打的不温不火,后来被临阵换将,而且徐帅为人柔韧有余阳刚不足,张国焘杀了他老婆他居然能隐忍不发,照样为张国焘打仗,所以对于如此推崇徐帅不敢苟同,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5:23:45 +0800 CST  
@都御史 86楼 2015-05-10 15:50
59年彭帅被打倒,有人劝粟裕赶快要求平反,粟裕说不想在彭落魄时落井下石,比起当初的彭不知道高尚多少,但是中国开始大规模平反时粟裕的平反要求却迟迟得不到回应,叶帅,杨尚昆都为他努力过,但是到了某某某那里就没有下文了,问的次数多了,某某某干脆说了,当初整他的时候我就是专案组长,顿时再没有人敢说了,某某某坚持不给粟裕平反有三个理由,1,他要掠夺淮海战役的功劳,把自己打扮成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所以他必须........
------------------------------
@nicolemylove 2015-05-20 12:46:48
矮子确实没啥气量,从来没看出他有什么军事才能一个破政委顶多搞点思想政治工作,不过现在是你说毛不好没人鸟,要是喷矮子立马就有管理员来封贴,还有许和尚就是一条狗中央台居然还出过将他的电视剧,毛在舔毛毛死舔矮子,跟李逵差不多
-----------------------------
确实,许和尚这个级别出电视剧的真不多,这个家伙外表傻大黑粗,其实内心狡猾无比,四方面军时期眼里只有张国焘,对太祖及中央根本不放在眼里,中央红军脱离四方面军时他居然想跟中央红军动粗,看到太祖的实力雄厚了又一头拜倒在太祖脚下,装出一副傻大黑粗的李奎像,在山东时期仗着太祖的宠爱谁都不服,在南京军区时太祖问他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他一拍胸脯:我就带兵勤王,结果太祖尸骨未寒他就一头拜倒在修正主义头子脚下,还混到政治局委员,越战时期用了这个草包当统帅总算让他过了一回瘾,但是把好几万热血青年丢在国外了,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5:56:36 +0800 CST  
@weiyu01 2015-05-20 17:01:32
呵呵,陈毅和粟裕可是儿女亲家。
-----------------------------
陈胖子最初没有看准苗头,后来听说太祖对粟裕不满,立即跳出来说粟裕“阴”并且号召华野部下跟粟裕划清界线,后来听说太祖说粟裕解放前是有大功的,解放后也不全是为私,言下之意有高抬贵手的意思,于是立即出来说粟裕的检讨很好,主动跟粟裕和解,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19:15:43 +0800 CST  
@总机叫汉口 2015-05-20 17:12:11
这个观点有点过激,粟裕有帅才不假,但是因此贬低其他人不可取,别人不说,林帅肯定是具备统帅之才,红军时期就是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八路军时期因为养伤多年没有统兵作战,但是黑土地时期林帅的才华得到尽情发挥,彭真作为东北局书记,野战军政委对于整个东北的战局掌控却乏善可陈,除了向中央求援,向大鼻子求援别的什么也不会,弄得军队节节败退,从山海关一路撤过松花江,林帅接掌东北局,立即派兵剿匪,下乡土改,一下......
-----------------------------
这人应该是林黑,把林帅说的一无是处,这样有失公允,平心而论林帅的才能,战功在解放军中无出其右,只有粟裕堪称一时瑜亮,虽有瑕疵但是终究瑕不掩瑜,至于913我认为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成王败寇,林帅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等待后人去揭秘了,但是实在不应该如此黑他,而是黑的如此不讲究,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0 21:11:36 +0800 CST  
@总机叫汉口 2015-05-20 22:06:40
鸦总还无出其右?
脸皮厚,喊万岁才是无出其右
战略,战役,战术,鸦总三档次都不行的
-----------------------------
实在没有跟你讨论的必要,你这纯粹是胡搅蛮缠,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1 06:57:25 +0800 CST  
@都御史 @杨崇学 2015-05-17 21:12:47
粟裕从未被遗忘,就打仗水平,粟裕、林彪、彭德怀等都为帅材。
-----------------------------
@没有1999A 2015-05-20 03:07:36
赞同
-----------------------------
@都御史 2015-05-20 11:22:12
瞎帅也算是帅才,这几个人除了彭比较冲动其他几个都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之风,
-----------------------------
@没有1999A 2015-05-20 13:45:18
俺是指前半句话。要说帅才,粟徐二人而已,其他将才。
-----------------------------
@都御史 2015-05-20 15:23:45
这个观点有点过激,粟裕有帅才不假,但是因此贬低其他人不可取,别人不说,林帅肯定是具备统帅之才,红军时期就是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八路军时期因为养伤多年没有统兵作战,但是黑土地时期林帅的才华得到尽情发挥,彭真作为东北局书记,野战军政委对于整个东北的战局掌控却乏善可陈,除了向中央求援,向大鼻子求援别的什么也不会,弄得军队节节败退,从山海关一路撤过松花江,林帅接掌东北局,立即派兵剿匪,下乡土改,一......
-----------------------------
@没有1999A 2015-05-20 23:15:42
这不是过激,而是看怎么定义帅才。下面是俺的定义:
帅才首先得“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一点,毛徐彭林粟 都有。毛不算,只说后面几人。
其次,兵从无到有,越打越多。这一点往往被大部份人忽略,但俺以为是帅才最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韩信几次搞了几十万人马,马上被太祖借去,一会儿就打光了,再来要。可韩信这儿“没几天”几十万人马就又出来了,这就是水平。这一点,徐粟表现明显,林可能也不错,红军时在太祖......
-----------------------------
老兄的观点确实有独到之处,用于评价统帅之从的标准也很中肯,但是我还是没有发现徐符合这个标准的事实,徐没有什么经典战例传于后世,说明军事上并不出色,红四时期军队发展快似乎不是他的主要功劳,感觉他就像是张陈的参谋长,大政方针都是那两个人掌握,徐长期生活在陈的阴影下,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1 07:31:31 +0800 CST  
@都御史 @杨崇学 2015-05-17 21:12:47
粟裕从未被遗忘,就打仗水平,粟裕、林彪、彭德怀等都为帅材。
-----------------------------
@没有1999A 2015-05-20 03:07:36
赞同
-----------------------------
@都御史 2015-05-20 11:22:12
瞎帅也算是帅才,这几个人除了彭比较冲动其他几个都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之风,
-----------------------------
@没有1999A 2015-05-20 13:45:18
俺是指前半句话。要说帅才,粟徐二人而已,其他将才。
-----------------------------
@都御史 2015-05-20 15:23:45
这个观点有点过激,粟裕有帅才不假,但是因此贬低其他人不可取,别人不说,林帅肯定是具备统帅之才,红军时期就是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八路军时期因为养伤多年没有统兵作战,但是黑土地时期林帅的才华得到尽情发挥,彭真作为东北局书记,野战军政委对于整个东北的战局掌控却乏善可陈,除了向中央求援,向大鼻子求援别的什么也不会,弄得军队节节败退,从山海关一路撤过松花江,林帅接掌东北局,立即派兵剿匪,下乡土改,一......
-----------------------------
@没有1999A 2015-05-20 23:15:42
这不是过激,而是看怎么定义帅才。下面是俺的定义:
帅才首先得“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一点,毛徐彭林粟 都有。毛不算,只说后面几人。
其次,兵从无到有,越打越多。这一点往往被大部份人忽略,但俺以为是帅才最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韩信几次搞了几十万人马,马上被太祖借去,一会儿就打光了,再来要。可韩信这儿“没几天”几十万人马就又出来了,这就是水平。这一点,徐粟表现明显,林可能也不错,红军时在太祖......
-----------------------------
@都御史 2015-05-21 07:31:31
老兄的观点确实有独到之处,用于评价统帅之从的标准也很中肯,但是我还是没有发现徐符合这个标准的事实,徐没有什么经典战例传于后世,说明军事上并不出色,红四时期军队发展快似乎不是他的主要功劳,感觉他就像是张陈的参谋长,大政方针都是那两个人掌握,徐长期生活在陈的阴影下,
-----------------------------
@没有1999A 2015-05-21 08:45:10
那是老兄没看过红四的史料。徐在当上四方面军总指挥之前,就已经很厉害了。
-----------------------------
这一点我也认可,不然红四总指挥也落不到他的头上,但是徐的对手基本上是四川土军阀,鲜有跟国民党正规军作战的机会,抗日战争就更不用说了,老兄说的太原战役是牛刀小试,可是他并没有试出钢火,倒是被临阵换将,当然徐因为出身红四的原因得不到展示的机会也有原因,但是他确实没有展示出过人的才能,让太祖另眼相看,所以终其一生没有什么亮点。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1 10:05:58 +0800 CST  
@paoai 2015-05-21 10:30:23
第三,不给平反,也是政治的必然。就如毛时代一样,粟裕和刘伯承不懂政治,因此,在邓时代,也不给平反。你想想,邓从来就没有当国家主席,后来也不是总书记,就靠掌握军权来把握大局。之所以能如此,因为没有别的军头更合适了。如果给粟裕和刘伯承平反,那么就要给职务,就要成为新的军队代表了。而且粟裕和刘伯承不懂政治,很容易搞乱。打越南是必须的,但粟裕和越南关系好,其实越南军队就是粟裕训练出来的,所以粟裕不同......
-----------------------------
这个观点值得肯定,286是以军御政,确实需要压制粟,刘。否则以他在军队的影响力是驾驭不了刘粟的,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拿掉有影响力的军队代表人物,当时瞎帅是头上有帽子的人,徐在军队影响力有限,聂的华北山头文革中基本上凋零殆尽,林帅系统肯定是不能用的,只有二,三野的人可以用,参帅虽然荣宠始终,但是在军队没有山头,没有自己的基本部队,影响力有限,所以压制瞎帅自己代表二野,扶植许和尚压粟裕是286掌握军队的一盘棋,参帅虽然荣宠始终,另外更正老兄一点,粟裕跟越南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训练越南军队,你说的这个人是陈庚,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1 11:01:34 +0800 CST  
@paoai 2015-05-21 10:36:53
第四,粟裕和刘伯承确实非常正直。但不能为此就完全否定陈毅和邓小平。他们两个也是有原则有正义的人。这不过他们也很有心眼。陈毅还是很直爽的,不是小人。邓小平在文革时明明知道跟着刘少奇要倒霉,还是坚持自己的路线,即使复出后,还是搞那一套。至于许志友,现在看品德就不足称道了。但是,毛和邓都看重他,他应该也不算太差吧。
-----------------------------
你说的这个人肯定不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投机分子,从百色起义抢功,到进军大西南时喧宾夺主,文革前紧跟刘二是为了在第二代领导核心里当邓二,文革刘二垮台后他立即转向,积极向太祖检讨,当时他已经无法面见太祖,只能向汪东兴求援,请汪向太祖求情,口口声声愿意检讨,求太祖千万不要把他交给红卫兵,求得跟刘二的区别对待,二次复出后拒绝为文革做结论,看似坚持原则,其实是知道太祖不久于人世,所以才有胆子对抗太祖,1974年太祖就诊断出高血压,冠心病,渐冻症。在极小的范围里知道他只有两年左右时间,所以那些被打倒的老干部在私下里都奔走相告,坚持两年就是胜利,搞政治斗争搞不过,比身体比得赢,这个事情在《汪东兴回忆录》里说的很明白,关于他的人品汪有很形象的说明:他二次复出时首先恢复的是副总理职务,当时他见到身为政治局委员的汪,老远就跑过来双手跟汪握手,等到他逐步恢复了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政治局委员,常委,对汪的态度也随之变化,到他进了常委对汪就不理不睬了,为此汪非常不满,所以他第三次被打倒时又故伎重演,托毛远新向太祖求请,又表示愿意检讨,汪就出面阻止,所以286对汪和远新恨之入骨,林帅集团很多人都保外就医或是假释了,王震曾经找286求情,说主席去世这么多年了,活着的亲人不多了,能不能把远新放出来,286死后不同意。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1 11:59:02 +0800 CST  
286看到刘二被红卫兵斗的死去活来,急忙向汪苦诉:汪主任哪,请你给主席说说,我跟他不一样,我愿意检讨,主席让我怎么检讨我就怎么检讨,千万别把我交给红卫兵啊,我这么大年纪了,交给红卫兵我就没命了,汪把这个事情报告给太祖,太祖说是应该区别对待,这个人战争年代协助瞎帅打仗还是有功的,
楼主 都御史  发布于 2015-05-21 14:36:22 +0800 CST  

楼主:都御史

字数:266380

发表时间:2015-04-23 22: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3 02:11:46 +0800 CST

评论数:41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