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魂归来——从隆兴北伐到崖山殉道,华夏到底经历了什么?(连载)

虽说张弘范挡住了蒙军进城的通道,但是多年的军事常识和求生意识样让张弘范手下的将士明白,仅仅依靠万山城内外的两千兵马,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和宋军在城外展开野战的。城外的将士跑到张弘范眼前言道:“宋军贼多,如今之际,当据城坚守,以待援军!”,此话说完,周围的若干将士也随声附和。
只见此时的张弘范面容冷峻,言道:“我等与诸军在此所谓何事?尔等难道忘了吗?我等投身军旅多年,岂能敌至而不战乎?”
偏将此时言道:“宋军势众,恐不能敌!”
张弘范道:“万山新城,区区千于众,如何能敌宋军万余舟师。本将岂能不知?然我军之利,利在宋师不知我军虚实。尔等如今临敌怯战,宋师必知我军兵寡将少。吕文焕何人,若知我军兵寡,必全力攻取万山新城,届时,虽援军至,而弗能救也?”
蒙军众将听完张弘范所言,皆不再言据城以守之事,转而于万山新城东门列阵。张弘范亲自于东门城楼击鼓督战。此时处于弱势的张弘范在城楼之上言道:“众军听令,闻鼓声则进,未鼓勿动,言退者死!”当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吕文焕大军也已经突入万山新城之下。
事情果然不出张弘范所料,当吕文焕率军突入万山新城之时,眼看着蒙军出城列阵,开城迎敌,张弘范亲自在城头击鼓督战,一时间倒摸不清蒙军的虚实,不敢轻拒妄动。
但时间不等人,蒙军大营获知吕文焕突袭万山新城是必然的事情。如若此时不乘蒙军援军未至,顺势拿下万山新城,宋军就会面临被蒙军截断归路的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吕文焕的命令之下,宋军开始冲击蒙军军阵。激战半日,蒙军在张弘范的指挥之下,背城列阵,一次次击退宋军的进攻。就在张弘范于城楼之上指挥战斗之时,他看见了远处的蒙军援兵已经在向万山赶来。这时的张弘范感觉战机已到,顿时城楼之上,鼓声大燥,蒙军开始了对宋军的反冲锋。
而此时的吕文焕也获知了蒙军援兵即将到来的消息,在抵挡住张弘范部蒙军的冲锋之后,他已经明白,今日若想攻破万山新城已经没有可能了。若是撤退晚了,自己这万余人马,很有用可能被聚歼在这万山脚下。
无奈之下的吕文焕只能鸣金收兵,往襄阳城下退去。但此时的张弘范却来劲了,在吕文焕的身后,穷追猛打,死死咬住宋军的后军不放,吕文焕见此情景,也就只能调转马头,亲率三千军马,将张弘范击退,而后陆续退往襄阳城中。
万山一战,吕文焕希望从西北打破蒙军包围的军事构想宣告破产,但是此战也并没毫无作用。吕文焕以一场军事战争的失败,将襄阳城内的情况传达给了刚刚上任的京湖统帅李庭芝,也让蒙将张弘范一战成名,从此宋蒙双方对于这个张柔的第九子也不敢再加以轻视。
襄阳之战,又陷入到了胶着的状态之中!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1 18:17:28 +0800 CST  
当年的曹雪芹,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每天仍然坚持笔耕不辍,在满清阉割中华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将中华文化的根,植入了《红楼梦》中。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1 21:02:45 +0800 CST  
为何会这样?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08:05:17 +0800 CST  
一直有个问题没搞明白,古人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为何在穿衣上要花费如此多的布料?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09:57:55 +0800 CST  
自顶!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18:45:54 +0800 CST  
自顶!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19:13:08 +0800 CST  
难道真的是国人都不能坦然接受祖先的屈辱和失败,所以选择性的想把那段壮烈的历史遗忘?
这个心态是否正常?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19:23:09 +0800 CST  
已经快写不下去了。如果没更了,那就是太多亲近的人来拆台了,心智乱了,也顶不住压力了!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21:31:49 +0800 CST  
又删了评论,还可以更无耻点儿吗?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2 22:51:38 +0800 CST  
第一百三十二章 忠臣与权臣的区别
吕文焕虽说攻打万山失利,但是其主动出击的勇气可嘉。一想到襄阳的守军还有主动出击的勇气。身为京湖统帅的李庭芝感到很欣慰,决定即刻遣重军继续救援襄阳。但是当时京湖地区的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将领可不是这样想的。而这个人正是吕文德的女婿范文虎,此刻统帅着荆襄禁军数万人马。
拜贾似道所赐,范文虎享有不受李庭芝节制和调遣,直接听命于贾似道的权利。
此事说来也怪,这李庭芝是贾似道的幕僚出身,吕文德是贾似道的下属出身。按说此二人都是贾似道的心腹,实实在在的自己人。但是对于贾似道来说,自己人和自己人之间,也还有个亲疏贵贱的区别。
李庭芝和吕文德二人,李庭芝属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自己人;而吕文德属于一个和贾似道利益一致的自己人。贾似道明白,但凡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都不会轻易的受制于人和听命于人。而利益一致的人往往更容易支配和调遣。
总而言之,关键时刻,李庭芝肯定先忠实于民族,朝廷,而后才会忠实于贾似道。而吕文德则不然,他一直忠实于他和贾似道的共同利益。恰巧,吕文德家族和贾似道的利益目前来说是一致的。
而这也就是忠臣和权臣的区别!
忠臣在为国家大事做决定之时,肯定是先考虑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百姓的利益,而后才考虑他自己;而一个权臣在为国家大事做决定时,首先考虑的是他的个人和家族的利益,而后才是皇帝和朝廷的利益,最后才是整个天下的安危。
而这忠臣与权臣的区别,正是李庭芝和贾似道,吕文德家族之间的区别。所以在自己人面前,李庭芝远,而吕文德那家族近,也就不奇怪了。
就在李庭芝月前从江淮走马上任荆襄的路上,范文虎的书信也从荆襄来到了京城贾似道的府邸。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08:16:22 +0800 CST  
范文虎在书信中言道:“恩相在上,襄阳围城之敌,实不足虑。待吾将兵数万入襄阳,一战可平。若受命于统帅李庭芝,则功成则为李庭芝所得。若使吾受命于恩相,事成则功归恩相矣。”
当年蒙军于襄阳外围筑城之时,吕文焕遣人向吕文德报信。吕文德大言:“襄、樊二城,城池坚深,兵储可支十年,命吕文焕坚守,果整妄作城寨,春水至,吾往取之。恐至,彼遁去尔!”
后来的事实证明,吕文德所言,就是一个笑话。不仅如此,还坑了他的弟弟吕文焕。现在的范文虎,在老丈人故去之后,又开始吹起了牛逼。看来,什么样的岳父,找什么样的女婿,此言不谬!
可是这翁婿二人,不管他们是有心还是无心,逮着他们的至亲吕文焕坑,可就实在是不地道了!
贾似道读完了范文虎的来信。对于范文虎所说,能以一人之力平定襄阳城下的蒙军,贾似道压根就不信。要是真的如此,他岂不是比他的老丈人还厉害。
奈何在吕文德病故之后,有人推荐他的大舅哥吕师夔为京湖统帅,有人推荐老将夏贵为京湖统帅,有人推荐勇将高达为京湖统帅,最后还有人推荐李庭芝为京湖统帅。但偏偏就没有人推荐他范文虎,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在别人的眼里,除了他是吕文德的女婿之外,其它的屁都不是!
但老贾读完了范文虎的书信,他偏偏就答应了范文虎的要求。令范文虎直接听命于他老贾。对他老贾负责,对朝廷负责。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09:03:45 +0800 CST  
老贾的这一任命,顿时让李庭芝目前的身份尴尬了起来。这到底是在干啥呢?
对于老贾这种破坏统一抗战的行为,连他的幕僚都看不下去了。向贾似道进言道:“非常之时,军令不一,用兵之大忌。今襄阳被围日急,京湖岂能任命二帅,且互不统属,在下甚为荆襄忧矣,还望平章深滤而行。”
贾似道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但是在这武将日益崛起的时代,吕氏家族一直是贾似道在朝廷里争权夺利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李庭芝大公无私,若是自己日后和朝廷起了冲突,对于贾似道来说,李庭芝十有八九靠不住。所有,贾似道必须未雨绸缪,在吕文德死后,还仍就保持着吕氏家族的权益,以及照顾吕氏家族的感受。以继续享受吕氏家族的拥护。
对于贾似道来说,对于权利的保持和绝对占有才是第一位,至于襄、樊二城的安危,是可以往后放一放的。况且在襄阳城内的吕文焕,可是他范文虎的二大爷,于情于理,范文虎都会尽力救援,而不是坐等城破!若是范文虎侥幸成功,自己如此安排,又是大功一件,何乐而不为!
但这些,贾似道肯定不会和他的幕僚说。对于幕僚的劝说,贾似道之时言道:“本相自有主张,勿复他言!”
至此,京湖二帅分离的局面就此形成!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09:28:04 +0800 CST  
第一百三十三章 刘整的战法
对于贾似道的这样安排,李庭芝表示深深的无奈。但是朝廷做的决定,他只能申诉,但无力更改,若申诉无用,那就只剩下服从。
目前,从名义上来说,他仍旧是京湖战区的统帅,是救援襄阳的第一责任人。出于战争大局的考虑,他极力,诚恳的邀请范文虎共同前往襄阳,打破蒙军封锁,解他范文虎的二大爷吕文焕之围。
当李庭芝的信使带着京湖统帅的书信前往范文虎的驻地之时,使者找遍了范文虎的官署,却始终没有找到范文虎其人。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属官,一问方知,此时的范文虎去军中检阅兵马去了。
这李庭芝的信使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范文虎检阅军马的校场之上。然而眼前的场景,却让信使大开眼界。只见此时的校场之上,时光正好,阳光正暖,却不见军士操练,士卒习射。而是众军士于校场之上,走马击球,有加油的,喝彩的,下注的,整个军营之中欢笑之声不绝于耳。
主帅范文虎于帅台之上,携美妾而观。美人深谙卖弄,时而搔首弄姿,时而把酒相依,时而玉指喂食。看样子,这范文虎也乐于享受其中,全然不当此地是军营。整个军营是乌烟瘴气。
看到这些,李庭芝的信使是直摇头。但是此行的任务还没完成。信使只能找人代为传信,将李庭芝的公文呈送到范文虎的面前。而送完信的信使本一刻都不想在这乌烟瘴气的军营里多待,但他却不能就此离去。因为在来时,李庭芝交代他要带着范文虎的决定而回。
不时,兴许是范文虎看球看累了。终于拿起了方才手下呈送的公文。这一看不打紧,看完之后,再看球的好心情却再也没有了。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11:32:56 +0800 CST  
又是李庭芝催促他共同出兵救援襄阳的公文。“这襄阳城被围,不是一日两日了,围这么久,也没见这蒙古人攻城,而且襄阳守军还有实力出击,用得着去救吗?”范文虎心里这么想着。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这样回复李庭芝。
范文虎的脑瓜子转了八百转,突然眼前一亮。哎!有了!你李庭芝以京湖统帅压我,那好,那我就以朝廷来压你。我可是直接受命于相府,受命于朝廷,你只能和我商量,却调不动我。要想调动我,那得靠圣旨。
想到这里,范文虎当即命令手下将李庭芝的信使叫上前来。让信使回去告诉李庭芝,他范文虎不是不配合,他范文虎只是要听朝廷的,听贾相爷的。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朝廷有旨,他肯定乐意前去救援襄阳。
对于范文虎这种拥兵观望,畏缩不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滚刀肉心态。信使人微言轻,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将范文虎的意思,一一传达给李庭芝。
听完范文虎的所作所为以及所言之后,李庭芝当是气的火冒三丈,但是却无处排遣和发泄!
就在李庭芝为范文虎之事忧心上火之时,随着天地的解冻,千里的汉江之水又一次春水初涨。得知蒙军沿江的水寨又一次被淹没之时,李庭芝的脸上才露出缓和的笑容。在李庭芝的调遣之下,宋军水师趁着江水的上涨,又一次派遣宋军水师,冲破蒙军的水上封锁,将大批的物资送入襄、樊二城。而这一送,襄、樊二城的军民,又可以用上个半年左右。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12:30:22 +0800 CST  
现在卖掉的,荒芜的,丢弃的,污染的土地,是70多年前的先人,用热血,用躯体誓死捍卫,用生命换来的。这才过了多少年舒坦日子,就把祖宗连带着土地一起卖了!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14:11:27 +0800 CST  
虽说军事上的救援一直处于失利的状态,但是自襄阳被围城以来,得益于汉水这条水上黄金通道,外界对于襄阳每年一两次的物资救援还是可以保证的!
由于获得了物资的补充,襄、樊二城欢欣鼓舞,守城的信心又一次增涨了起来。但是这世间,有人欢喜,就注定有人忧!
这个忧的人,就是病榻上被吕文焕射伤的刘整。每当他看见宋军的水师满载着物资进入襄阳城一次,他的内心就会被莫名的刺痛一次。每次眼看着襄、樊二城的军民就要弹尽粮绝之时,总会有宋军的水师给他们送来物资,送来希望。而襄阳宋军的一次次希望,对于围城的蒙军来说,就是一次次失望的打击。
早在四年前,蒙军还未围城襄阳之时,刘整就向忽必烈进言:“我精兵突骑,所挡者破,唯有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当时的忽必烈对于刘整的说法大为认同,在治军方面,对于水师的打造,鼎力支持。
而刘整则是不遗余力,在后来的日子里“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之。而今已练得水师七万。而今,尽管蒙军拥有了刘整所练的水师,但是在汉水之上,蒙军的水师仍然不能对宋军的水师展开有效的封锁。这样自尊心极强的刘整备受打击。
不服气的刘整终日在病榻上苦思良策。后来的刘整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干脆带着重伤之身亲临汉水两岸观察军情。在他的苦思冥想下,他终于又悟出了一套针对宋军的水陆两栖作战之法。
在刘整的指挥之下,汉水两岸更加彻底的被蒙军封锁。蒙军在围城之际,大肆的东南,西北的汉江两岸修筑炮台,架设重型火炮。甚至于蒙军封锁的江心水寨之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出现了蒙军那黑洞洞的炮口。
按刘整的战法,如若宋军水师下次再犯,蒙军当先以火炮攻击,直至路上兵马将所有的炮弹都打光之后,再以水师进攻,让宋军水师有来无回!
自从蒙军采用刘整的战法之后,宋军水师每次看到汉江两岸蒙军那黑洞洞的炮口之后,都打心底了发怵!但是没办法,该来还得来!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18:06:10 +0800 CST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避实击虚之策的流产

刘整在汉水两岸来了这么一手,让李庭芝救援襄阳的任务变得更加艰难。想到于此,他对于范文虎的不满那是又加深了一分。再三思考之下,由李庭芝所写,一封针对范文虎的告状信送到了朝廷。
当朝廷百官获知范文虎在荆襄地区的所作所为之时,无不义愤填膺,联名上书要求朝廷罢免范文虎。但是朝堂之上的老贾分明是护犊子,对于百官的言论,贾似道做出了视若无睹的行动。而这龙椅上坐着的宋度宗,一向听贾似道的。这关于范文虎问题的事件,便被就此搁置了下来。
只是,这范文虎消极怠工的事情能拖,但救援襄阳的问题,可关系着江南半壁的安危,这可不能拖。
左丞相江万里念及于此此,再一次向宋度宗上书言道:“襄阳之围,已逾三载。国家存亡,系于襄、樊二城。陛下对此不可不察。今蒙军疲敝,我军师老。值此危难之时,陛下当鼎制革新,图谋进取,以保东南太平。
臣闻,自蒙古围城以来,中原大地,蝗旱之灾不断。两河,山东,山西之蒙军,多聚集于襄阳城下。蒙古于黄河两岸,统治动荡。此乃我朝自救之机也!
论步骑之战,非我军之长,然江海水师,扬帆疾进,破敌水上,乃我军之利。今蒙古两河、山东诸军南下,我朝当以重兵由海道直趋蓟州,攻打燕京等地,进而威胁蒙古都城开平。围城襄阳蒙军获知,必舍襄阳而北上以援燕京。如此,则襄阳之围可解,我朝之患可除。
此避实击虚之策,望陛下纳之。”
语絮繁休,夜长话多。平时夜御六女的宋度宗,在看到江万里这道奏章之后,觉得甚为有理,当夜就放弃了美人入怀的温柔乡,急忙诏西湖之畔的贾似道进宫议事。此时,不要抱怨宋度宗不喜欢做决定,而是他已经习惯了贾似道帮他做决定。多年来,宋度宗已经丧失了独立做决定的能力。
但是呢,眼下的宋度宗虽然舍得下温柔乡,这老贾却不愿意离开美人怀。只得向前来传谕的太监小哥言道:“请代微臣禀告陛下,臣今晚身体欠佳,此军国大事,当于明日早朝与众臣廷议。”说完,还不忘吩咐管家向前来传谕的太监,偷摸着塞上几锭银子。
这太监也是明白人,也不推辞,将银子欣然收下。谢过贾似道之后,往皇宫的方向而去。贾似道的府邸,在外人离去之后,又恢复了莺歌燕舞,曲水流觞的气氛。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4 22:18:13 +0800 CST  
而宋度宗那边,听完太监的汇报,也没什反应。不来就不来吧,反正也不急在这一夜。他也懒得去想了,一头又扎进了新物色的美人的怀抱,开始了当晚的功课。
第二日,朝堂之上,百官罗列,左丞相江万里的避实击虚之策被宋度宗拿到了朝堂之上当庭谈论。对于江万里的策略,大部分人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也觉得此计可行。再不济,就算不能证明这条策略可行,那证明一下这条计策不可行,对于朝廷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吧。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宋度宗还是一如既往的将目光望向了同样顶着黑眼圈的贾似道。
昨晚上贾似道托辞不来,就已经很不给宋度宗面子了。要是今天在朝堂上还装糊涂,那老贾可就说不过去了。况且,这么重要的军国大事,老贾要是不松口,这也执行不了。
贾似道言道:“臣以为,此计可解襄阳之围。”
听到贾似道说完了这前半句,众人的目光又一次齐刷刷的看向了贾似道。多年来,贾相爷终于说了一句爽快话。但就在众人准备附议之际,贾似道话锋一转,又说出了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后半句。
只见贾似道言道:“此计确是良谋,若用此计,则襄阳之围必解。然此策不可行!”
贾似道这么一说,不光江万里等人不能理解,就连大殿之上的宋度宗都不知道贾似道想干什么!
宋度宗开口道:“此计既能解襄阳之围,为何此策又不可行?师相此言何意?”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5 07:16:28 +0800 CST  
贾似道言:“蒙军围困襄阳三年之久,然一直处于围而不攻之状。陛下可知为何?诸位可知为何?”
宋度宗属于一个没耐心的人,对于贾似道如此吊胃口的言语,很是不满。当即在朝堂之上催促道:“襄阳之事,师相请尽言无妨,救援之事,还请师相解惑于诸位。”
听到宋度宗这么一说,贾似道也不再卖关子了。说道:“蒙古十万之师,于襄阳围而不攻。非为襄阳城不可破,实乃蒙廷无全力南征之决心。今西北蒙古诸藩,与忽必烈嫌隙日深,为此,忽必烈西北不安。然蒙廷之上,对于大举南征我朝,反对者甚众,忽必烈全凭大汗之威,以一人之力而强围襄阳。而今已逾三年,十万之师,劳而无功。蒙境之内,天灾频繁,军民怨声四起,反对之声,不绝于朝堂,此忽必烈之窘境也。如若此时,我朝由海道以重兵攻打燕、蓟之地,虽可解眼下襄阳之围,然以长久计,实有挑起战端之嫌,给蒙廷南征以口实。北趋燕、蓟,此忽必烈之乐见,而我朝之遗患也。
臣以为,襄、樊二城,若能再固守一年半载,则蒙军必退。”
战争到了此时此刻,贾似道还是寄希望能与蒙古讲和。恐怕范文虎的畏敌不前,也是他在暗中支持。只是贾似道可曾想过,在蒙古崛起的这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与蒙古讲和而求得生存的民族政权,此时在地图上还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吗?
但此时的宋度宗却没有考虑这么多,欣喜的言道:“还是师相谋事周全,若非师相所言,朕几位此计所误,如此,则遗祸无穷。”
听到朝堂上的一君一臣说出这样的话,提出这个策略的左丞相江万里,他的心已经彻底的凉了。但是朝堂之上,也不乏深明大义,看透时局之人。
只见此时起居郎王应麟毫不掩饰,愤愤说道:“国家所恃者,无非大江而已。而襄、樊二城,为其喉舌,救援之事,刻不容缓。朝廷若从容如平日,失此军机,日后岂能自安。”
贾似道闻言,怒声言道:“书生意气,岂知军国大事。战场之事,又岂是你等所能妄言!”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5 09:20:36 +0800 CST  
王应麟此时也没打算再和贾似道客气,抱着针锋相对的语气,激动的说道:“我不懂军国大事!我不懂军国大事!我只知道国家危难之时,当徐图救援,以护国门。而不是畏敌如虎,一味妄图与敌军献媚言和。”
王应麟这一说,顿时让贾似道的老脸挂不住了。多年来,还没有谁敢在朝堂之上当众顶撞他。没想到今天冒出来个不怕死的。当即怒斥道:“朝堂之上,咆哮无状,如此不识大体之人,且能安立于朝堂之上。”
王应麟言道:“不劳贾相费心,我所痛心者,非为我不能安立于朝堂之上。实忧长此以往,贾相能否安立于朝,诸位大臣能否安立于朝,赵氏社稷能否长存于天地之间。”
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这王应麟也应该是气疯了。只是这话一说,他也没打算在这朝堂上混了。在宋度宗和贾似道还没开口之前,王应麟于众臣的观望中,摘下了头顶的官帽。
在一片同情的目光中王应麟向宋度宗言道:“臣一时激愤,口不择言,生出大逆不道之言。本唯有一死方能赎罪。然托我大宋太祖之恩,士人不以言获罪。但臣自知已不能列席于朝堂之上。今以待罪之身,向陛下请辞,望陛下宽释。”
宋度宗听完,又照例一眼望向了贾似道。只是此时的贾似道面无表情,不喜不悲,无忧无怒,一言不发。
片刻,宋度宗嘴里蹦出了“准奏”二字,作为了此次朝堂之争的结语。王应麟听完,如释重负,在环视了一眼整个朝堂,拜谢完宋度宗之后,忠忠诤臣,黯然离去!
两天之后,左丞相江万里辞相外出的申请得到了宋度宗的批复,为朝廷呕心沥血多年的左丞相轻车简从,由临安往福州而去。在赴任的路上,他希望路赶的慢一点,那一天来的晚一点!

楼主 万古丹心  发布于 2019-02-25 11:08:04 +0800 CST  

楼主:万古丹心

字数:301414

发表时间:2018-11-28 10:12: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2 19:53:59 +0800 CST

评论数:347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