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年官场文化第一书

对!这个承接那个!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7 09:23:38 +0800 CST  
通过这件事,汉武帝从刘旦的嘴一直洞穿到刘旦的肛门,五脏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这小子无情无义,汉武帝给刘旦定了性。
刘旦在精明的老爸面前玩精明,致使自己终结了自己的前程。
他栽了一个大跟头应该面壁思过,看看自己的哪根肠子出了问题。至少应该记起孔子的那句至理名言,“吾日三省吾身。”
刘旦的德行修炼得不够厚度,他败就败在了“德”字上。一个人不论能力有多强大,也不论脑袋里注进了多少墨水,更不论多么得势,只要在“德”字上的功力下得不够,最终将是失败的人生。
刘旦因为做事轻浮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他却把这次失败的责任全盘推到了别人头上,怨天尤人,仇恨满腹。
等小弟刘弗陵派使者来他的地盘报丧时,此人面对父皇之死没流一滴眼泪,甚至都没装装痛苦的样子。这让旁观者大跌眼镜,百善孝为先,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很难博得别人的拥护。
刘旦习惯了耍心眼,他对下属说:“父皇驾崩,朝廷里的那帮臣子没让我参加葬礼,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弄不好权臣们想造反。”
于是,他派密使去都城扫听消息。
刘旦的举动引起了霍光的注意,他露骨的做法只能说明一点:对刘弗陵做皇帝不满,心里有想法。
你耍阴谋,我就跟你动情意。霍光开始出手安抚刘旦那颗受伤的心,他以汉昭帝的名义赏赐刘旦三十万钱,同时划给了刘旦一万三千户人口。
其实霍光在向刘旦暗示:你别惦记皇位了,安心在燕国做王吧。
刘旦认为霍光的赏赐就是对自己的侮辱,他骂道:“我刘旦应该做皇帝,你霍光别跟我装好人。”
霍光的善意换来了刘旦的猖狂,此人竟联手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密谋造反。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7 09:25:23 +0800 CST  
刘泽属于典型的落魄王孙,他爷爷曾是齐国的王,后来因为闹事,被汉武帝给废了,齐国从此消亡,那片领土成了朝廷的直辖区。
刘泽也就成了孤魂野鬼,他恨汉武帝,简直是满腔的仇恨。刘旦跟这类人联手,可见档次也不是太高,他在往下三烂的队伍里钻。一个无家可归的落魄王孙能成什么气候,只能坏事。
刘旦为了扩军备战玩起了诈术,他谎称手里有汉武帝的密旨,在非常时期可以壮大武装力量。
面对刘旦掩耳盗铃的愚蠢做法,霍光感觉很可笑,他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小玩闹,刘旦的表现简直就是窜来跳去的小丑,他在找死。
屁大点的燕国,有限的军队,可叹刘旦还号称才子。霍光终于参透了汉武帝为什么不让刘旦接班,这类人如果当了皇帝,将是天下人的灾难。
窝囊废可怜,不自量力可怕,刘旦不想做窝囊废,却没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他在用空想指导蛮干,他在挥霍汉武帝给他的政治资本。他如果能制住浮躁的心,耐心的忍下去,只需静静的修炼,努力做人,或许有得帝的那一天。
有时,没头没脑的进取,真不如苦练内功。此刻,刘旦应该翻开书本重学老子的“无为”思想,就凭他现在的境界,一生奔波劳碌也换不来成功。
面对刘旦的蠢蠢欲动,霍光选择了静观其变。
有智囊对刘旦说:“大王要想称帝,必须奋起拼搏,坐等是等不来的。如果大王起兵,天下人会云集响应,谁都想整出点事来捞取富贵。”
听了小人的怂恿,刘旦欲望的闸门再也撑不住了,积蓄了多年的能量狂泻而出。
他命人四处散布谣言:“汉昭帝不是汉武帝的亲儿子,是大臣捧起来的傀儡,大家应该去讨伐那帮乱臣贼子。”
刘旦在放手发动群众,在为自己的造反做广告。
同时,他命另一位领导人刘泽回老家招兵买马,并约定了起义日期。
聪明人都能看出来,刘旦的恶搞将是一场失败的革命,许多忠臣站出来劝阻他,恳求他不要蛮干。
刘旦被激怒了,他一口气杀了十五位唱反调的下属。
霍光一直在监视刘旦的举动,上官桀等人建议提早对刘旦下手,霍光只是摇头。
当刘旦开始杀人时,霍光立即派官兵去抓捕刘泽。
上官桀搞不懂霍光的出牌套路,问:“刘旦是造反的主谋,为什么不去抓他?”
霍光说:“刘旦是先帝的儿子,我们是先帝最信赖的臣,就凭这层关系,我们也不能对刘旦下杀手。先帝对我们有大恩啊!”
上官桀说:“不除掉刘旦,早晚会闹大乱子。”
霍光笑道:“想闹乱子的人何止刘旦!放他一马吧!谁让他是先帝的儿子呢。”
霍光打出的是情感牌,这张牌是让天下人看的。他似乎在说:“大家一定要捧我,霍光是有情有义的人。”
刘泽被霍光缉拿归案,经过大刑伺候,他供出了刘旦是造反的主谋。
证据在手,霍光开始大开杀戒,他血洗了造反派,只剩下了造反大首领刘旦。
刘旦有点蔫,至少他造反的宏伟计划流产了。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8 09:34:50 +0800 CST  
霍光有柔的一面,更有狠的一面,刘旦感受到了他的可怕。
虽然刘旦对霍光的宽大没有半点感激,但是此人至少不敢公开骂娘了,他嚣张的气焰被霍光打掉了许多。


仕途第四定律:谋势
压制别人除了威信和手段,还需要高过别人的位子。

势是什么?即大局,大方向。
怎样谋势呢?列举以下几条:
1、挂靠高层次的关系,争取高起点。努力学习,考重点大学,争取步入社会时的高起点,这就是谋势;
2、领导看重的工作,尽量干得比别人漂亮。“一招鲜吃遍天”这也是谋势;
3、经商有条规则,即“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弃,人弃我取。”,做事先人一步。这还是谋势。
总之,在某些方面比别人高明就得到了所谓的势。


而在官场,位子比什么都重要。
霍光被皇位压制了半辈子,对位子的渴望比任何人都深,他知道自己永远得不到皇位,但能够无限的接近它。
刘旦刚被按下去,西汉权力中心又出了大事,金日磾要死,这对霍光而言是提高身价的绝佳机会。
金日磾是霍光的副手,是以霍光为首的权力“铁三角”中的第二个角,第三个角就是上官桀。
金日磾在位时,完全能制约霍光的集权,他在朝廷里的影响力一点不逊于霍光,政治权术也不比霍光差,再有上官桀这股力量对霍光的牵制,西汉顶级的权力圈子能维持稳固的格局。
金日磾一死,“权力铁三角”将变成“权力二人转”,核心圈子里只剩下霍光和上官桀两个人了,他俩将继续围着小皇帝转。这种“二人转”的格局很容易出事,并且都想把金日磾留下的权力抓到自己手里。
汉武帝临死之前曾写了份遗诏,加封金日磾、霍光、上官桀等三人为侯,而且金日磾的名字排在霍光前面。
金日磾认为汉昭帝年纪还小,应该先尽心辅佐汉昭帝长大成人,等汉昭帝亲政之后,再接受汉武帝的封赏则无愧于心。
再说,汉武帝不亲自加封金日磾三人为侯,而是等死后以遗诏的形式加封他们,汉武帝绕这么大的弯子有很深的寓意。这是他预付给金日磾三人的报酬,目的就是让他们尽心辅佐小皇帝。
基于这样的考虑,金日磾坚决推迟封侯,他要把尽忠坚持到底。
金日磾不接受封侯,霍光和上官桀只好假惺惺的推辞,也不敢接受封侯。
等金日磾病重,封侯的事烧得霍光和上官桀很难受,如果金日磾死了,两人封侯希望或许会泡汤,必须抢在金日磾死前达到封侯的目的。
为此,霍光恳求汉昭帝立即加封金日磾为侯。霍光这个机会抓的很及时,金日磾被封为侯的第二天就死了。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09 10:00:45 +0800 CST  
作者:我戴笠 回复日期:2012-08-09 15:43:41  回复

希望楼主不要吝啬,多发一些。

你不多发一些,大家怎么知道你写的好不好呢。

看看同类题材的书,在论坛都能找到全本。

别老担心发的多了大家就不买你的书了。
------------------------------------
春秋尽量吧!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09:48:33 +0800 CST  
金日磾死不死,封不封侯都无所谓,反正他想尽忠。霍光跟金日磾不一样,他急需侯这个光环,这会使他的身价倍增。
天下最尊贵的三类人分别是皇帝、王、侯,能被封侯是做大臣的最高理想。一位大臣被封为侯,也就意味着土鸡变成了凤凰。
如今霍光干的是“凤凰”的事,级别竟还是“土鸡”的级别,这让他跌份。
霍光是从汉武帝的家奴一步步爬上来的,没干过让满朝文武佩服的大事,甚至在汉武帝临死之前还是位默默无闻的官员,他的突然爆发会使许多同事不服气。并且,他手下的许多高官都是候爷,霍光似乎触到了这帮人鄙视自己的眼神。
步入侯的行列,会给霍光执政增加不少底气。说白了,侯这个爵位更有利于霍光控制庞大的汉家官场。
当不当侯其实不重要,用侯的尊贵去压制别人才是最重要的。要想使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强,必须时时处处占到先手,这叫胜人一筹。
以金日磾的死为契机,霍光终于为自己谋得了侯位,既不露声色又名正言顺,这就是霍大人干事的套路:稳、准、狠。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09:49:58 +0800 CST  
仕途第五定律:群众路线
做人要像大海,善于把各种力量凝聚成自己的能量。看清自己需要什么不算聪明;看清别人需要什么还不够聪明;通过满足别人的方式,更好的满足自己,才是大聪明。

接手新工作,第一要务是阅读圈子里的人,把人搞定,再说做事。
如何把人搞定?答案是:不在于给了下属们多少好处,而在于满足下属们的真正需求。
下属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说几条供大家参考:虽然对需求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核心要求无非下列几条:
1、渴望被重视,渴望被重用。
2、渴望被理解,渴望被信任。
3、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赞美。
4、渴望相对放松的工作环境。
5、渴望相对公正的待遇,奖励差距不要太大。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09:50:18 +0800 CST  
o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0 15:00:33 +0800 CST  
权臣的势力过大,皇帝要解除威胁,新兴政治力量又从中挑拨,所以权臣的结局不会好。所以,人在得势时要低调,要对别人有价值,否则将遭到明枪暗箭的攒射。所谓树大招风也。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1 09:51:02 +0800 CST  
霍光自己的需求满足了,接下来他还要满足各个利益群体的需求。
此人知道自己所处的权力巅峰是个什么地方,既受万人瞩目,又受万人嫉妒。有许多人在抓他的把柄,寻他的破绽,甚至阴谋搞掉他,刘旦的叛乱就是铁证。
一想到这些,霍光心里就发冷。原来他只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万事大吉了,这人就是老领导汉武帝。现在他要面对千千万万人的心,这项工作干起来很有难度。
作为官场最大的领导,而且是刚上台的领导,甚至是从奴才位子窜到主子位子的重量级领导,他必须费尽心机稳定局面。
从前干的是下属工作,如今干的是主宰天下的工作,并且他的前任是雄才汉武帝,如果他的控制力比汉武帝龌龊,那么他未来的命运绝对是失败。霍光清楚,他的人生跨度太大了,如果这一步走不好,撕裂的不仅仅是裤裆。
汉武帝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是皇帝。霍光不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身上还背着小皇帝这只“猴子”,要知道猴子急了也会抓人、咬人、甚至吃人。
在核心圈子里,霍光只剩下了一个搭档,此人就是上官桀。霍光早就吃透了他,此人很有能力,很有手段,很有远大理想。这类人靠不住,也收买不了,只能严加防范。或许他就是下一个敌人。
大权在握的霍光上升到了人生新境界,这个境界很孤独,除了自己的脑袋之外别无所有,凡事必须过脑子,且要狠狠的过脑子。
他面临的最紧迫的事就是“维稳”,也就是如何稳住政局。
要稳住政局,首先要稳住群臣,其次要稳住皇室贵族,第三要稳住老百姓,第四要死死抓住小皇帝。
只要把这四类人制住,天下就会太平。
所谓统治,就是“统统的制住”。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1 09:51:35 +0800 CST  
官场圈子里的人最在乎什么?他们最在乎被理解、被信任、被重用。
有句俗语“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理解别人。而理解别人的最终体现就是,给别人一块舞台,放手让他去表演。再说露骨一点,就是放手让下属去干工作。
什么样的领导属于成功的领导?累死下属,还让下属感激涕零的领导。
经过此番思索,霍光终于开出了“维稳”的第一剂药方:要制住群臣,就要表现出对他们足够的重视。
有了驾驭群臣的办法,霍光开始思考如何制住皇室贵族。这帮人是社会上的堕落群体,也是不老实的群体。将来挑头闹事的,很可能就是他们。
面对皇室贵族,霍光还真缺乏底气。这天下是老刘家的天下,自己毕竟是外人,要做好刘氏江山的代理家长实在有难度,要想使皇室贵族服气更有难度。
经过苦苦顿悟,霍光记起了一句名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自己制服皇室贵族有难度,可以让这个群体里有头有脸的人去自治。把说话有分量的皇室贵族成员拉进权力中心,只要牢牢抓住他们,就能制住皇室贵族。
这叫擒贼先擒王。霍光开始在皇室贵族群体中物色帮手。
收买众官员的办法有了,控制皇室贵族的招子也出炉了,霍大爷接下来要拉拢的社会群体就是老百姓
要问这个世界最老实的人是谁,答案必是老百姓。老百姓是容易满足的社会群体,一般的情况下,老百姓只要能填饱肚子,就不会起来闹事。
霍光在老百姓身上无需大伤脑筋,只要赏给老百姓一碗羹就行了。因此,在霍光执政的第二个年头,就下了道伟大英明的命令,即:减免老百姓一年的田租。
减租政策一经落实,老百姓很高兴,社会上出现了一句流行语:“霍光是好官!”
实践证明,霍光不仅能做优秀的下属,还能做优秀的领导,他属于全能斗士。他的控制力跟汉武帝绝对有一拼。
当下属时,他制住了汉武帝的心;当领导后,他制住了各路精英的能量,很了不起。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2 10:56:32 +0800 CST  
霍光要想牢牢坐稳官场老大的位子,必须呵护好自己的命根子,他的命根子就是汉昭帝。
如果哪位权臣想扳倒霍光,一定会在汉昭帝身上做文章,只有借助汉昭帝这张王牌,才能把霍光踩在脚下。
“踩”别人,和被别人“踩”,是职场永恒的规则。
进入职场的人,首先要悟透这一规则。“被踩”时不要伤心,“踩人”时也不要得意。
霍光早看透了这一规则,他会使出浑身解数牢牢抓住汉昭帝的心。说粗俗点,就是牢牢控制住汉昭帝。


仕途第六定律:集权
真正的集权是重用优秀帮手,集权不是把大小权力抓在自己手里,而是物色帮手去推行自己的统治力量。就好比捕鱼,亲自动手去抓,不如编织又大又密的网去捞。打造优秀团队,就是编织了一张集权的大网。

任命最合适的人去做最适合的职位,是领导能力的体现。那么,领导如何挑选人才呢?
1、用低调的人。
低调是一种修养,此类人不喜好争风吃醋,也不爱四处炫耀,他们往往会把主要精力用在努力做事上。
2、用人缘好的人。
人缘好是一种境界,这类人擅长沟通人脉,看重交往与合作,比较忠诚可靠。
3、用老实人。
老实人遵守规矩,本分,可以净化团队内的歪风邪气。
当然,选拔人才还要考察综合素质,不过以上三点应占一定分量。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3 09:33:10 +0800 CST  
谢谢赞助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3 09:33:37 +0800 CST  
谢谢支持!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4 10:56:27 +0800 CST  
霍光取悦上司是能手,提拔下属则是高手。
此人需要唱的戏太多太多了,不可能整天围着汉昭帝转。要想完成对汉昭帝的全面控制,必须找几个代理人。
再有,如果整天围着汉昭帝说三道四,汉昭帝最终会厌烦,霍光不能充当这类下贱的角色。
霍光与汉昭帝的关系属于“臣强主弱”,对于这种敏感的关系,霍光必须极度隐晦自己。行使权力可以,需做到不露声色。熔岩要在地面下运行,一旦喷到地面上来,就会冷却为岩石。
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干了近三十年,他不但学会了处理政务,还学会了如何去读人。当领导用人是关键,用对了人可以成事,用错了人绝对会败事。
经过细心观察,霍光选定了两个帮手,这两位爷分别是杜延年和张安世。
杜延年是霍光的老部下,在平定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中立过赫赫战功,比较有政治资本。
霍光看重的不仅仅是杜延年的政治资本,还有杜大人的德性与才干。
杜延年属于本分做人,周密做事的典范。这个评价对小职员来说太重要了。
本分做人,就不会出圈,就不会破坏规矩,就不会挑拨是非。周密做事,能避免犯错误,能避免张扬和暴露。
霍光权势熏天,这已经够张扬的了,他不能把张扬的人拉入自己的政治圈子。
而杜延年滴水不露的职场打拼技巧,正适合霍光的口味。因此,霍大人派他去汉昭帝身边做卧底。
这是一步险棋,杜延年能否控制汉昭帝的大脑还是未知数,如果控制不住,小皇帝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枪。即便将来杜延年成为汉昭帝的精神领袖,这对于霍光而言还是未知数。到那时,杜延年如果对霍光不忠,他有能力联手别人突然咬死霍光,这叫政变。
在欲望和权力面前,有几人能做到淡定呢?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4 11:03:16 +0800 CST  
霍光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杜延年的“本分”上,本分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敢跳出圈子的,这就意味着杜延年很难突破自己的局限。
杜延年虽然魄力有限,但智商绝对不低,他明白霍光把他安排到汉昭帝身边去干什么,他心里必须有条原则:自己的主子是霍光,不是汉昭帝。
脑袋可以掉下来,这条原则不能忘掉。
经过一系列表现,杜延年成了汉昭帝最亲近的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汉昭帝),很容易控制。
霍光打算重用的第二颗棋子就是名叫张安世。
此人也曾是汉武帝器重的臣,当初给汉武帝宿卫,现在给小皇帝宿卫,同时还协助皇帝批阅奏折起草文件,是皇帝离不开的帮手,手里的职权相当大。
也就是说,张安世属于整天陪在皇帝身边的臣,从前和霍光一起陪伴汉武帝,现在又陪伴小皇帝,而且是小皇帝身边的主管。
张安世这颗棋子蕴藏着不可低估的能量。
在霍光决定开发张安世之前,此人一直默默无闻,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绝不参与人事争斗,甚至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
张安世如此低调跟他的出身有极大关系。张安世的父亲就是大名顶顶的张汤,汉武帝执政时期,张汤曾经出任副丞相,可谓红极一时。后来因为心术不正,嘴也不老实,得罪了很多人,毁了不少人,最终因为搞内斗被汉武帝砍掉了脑袋。
张安世见证了父亲的惨死,这对他而言是空前绝后的打击,至少他要在父亲罪恶的阴影下求得苟活。父亲在官场中的完败,很难让张安世抬起头来做人。
被生存压力和悲痛折磨的张安世,必须深刻总结父亲失败的教训,同时极力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5 10:23:37 +0800 CST  
张安世对权力这玩意有了刻骨的认识,权力不是幸福,权力背后隐藏着巨大凶险,哪怕一句说错了,都可能导致灭门。
要想在权力场求得安稳必须苦练内功,如果人做不好,官肯定做不好。
张安世怀揣着万分恐惧在官场小心谨慎的过日子,潜心修炼生存之道,并总结出一套为人处世的原则:要绝对讨好别人,绝不能得罪别人,嘴只能用来吃喝,不能用来伤人。
张汤用惨死的下场教育了张安世,其实修德比能力更重要。历经几十载的卧薪尝胆,张安世这块金子终于出炉了,霍光是看透张安世的第一人。他给张安世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笃行。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笃行”即忠诚、一心一意。
霍光想和张安世交朋友,那是必须的。经过频繁的亲密接触,张安世成为了霍光的死党。
其实霍光也属于“笃行”的人,只不过他现在干的是杀手的差事,如果在集权上不给力,他就会被给力的挤掉。
通过动脑子,霍光在方方面面都站到了先手,可以说他已经稳住了局面。下一个节目就是等待挑战权威的人现身了,这种人肯定有,早晚会有。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6 09:37:32 +0800 CST  
仕途第七定律:政治视野
斗面子不如斗心眼,斗心眼不如斗眼光,凡事看长远些,就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争虚荣不如争位子,争位子不如争上司的心,关系铁了,位子早晚是你的。

思想的高度决定着我们事业的长度和宽度,也左右着我们的人生和命运。
在核心圈子里,最忌讳小动作:
1、不要在领导眼皮底下拉帮结派,这样做既不利于团结,又暴露争权的野心;
2、不要和势利小人混在一起,你可以因此收获一点好处,但最终会被毁掉;
3、同领导怄气,背地里发牢骚,不如退一步放下分歧,忍一忍加强合作,否则你倒霉的日子就来了。

在下面的故事里,上官桀之流将上演政治小动作。而霍光呢?他会怎样反击?
信任的力量胜过任何力量,霍光对此深信不疑,他把信任光大到了每个角落。当他外出度假时,总让上官桀代行处理朝政的职权。
两人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
这就跟小两口过日子一样,先混爱情,等爱情混完了,就该混冲突了。到底谁在家里说了算,那要看冲突的结果。
上官桀有个儿子叫上官安,他是霍光的女婿,霍光同上官桀的权力之争,就是从上官安开始的。
其实霍光用不着争权,因为汉武帝给了他无限的权力。是上官桀父子主动来抢霍光手里的权力。
上官安想把五岁的女儿嫁给汉昭帝做皇后,于是找岳父霍光商量。霍光以外甥女年龄太小为理由,拒绝了上官安的提议。
上官安很来气,认为老岳父在给脸不要。
为了能让女儿入主后宫,上官安开始运作其它关系。
汉昭帝的姐姐鄂邑公主还没出嫁,也在后宫居住,是汉昭帝唯一的亲人,姐弟关系很要好。
鄂邑公主比较早熟,她蓄养着一个情夫叫丁外人。
上官安和丁外人是密友,他打算通过丁外人实现送女儿入主后宫的企图。
他对丁外人说:“你让公主去说服皇上,纳我女儿做皇后。如果成功,我和父亲的权势会越来越大,将来帮你封侯。”
这是一笔政治交易,上官安放出了很大的诱饵,丁外人毫不犹豫的上了钩。他只看到了替上官安办事的回报,没看到这是得罪霍光的举动,一念之差,将导致粉身碎骨。
这就是鼠目寸光的悲剧。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7 09:24:29 +0800 CST  
作者:我戴笠 回复日期:2012-08-17 19:44:49  回复

虚荣<位子<人心


高手之间的对决比的就是人心和眼光。这里的人心指的就是打算影响的人的心理,就是能决定你命运的人,上司之心
当然还有布局谋略。
------------------------------------------------
对!怎么让人捧你,怎么让更多的人捧你!这很重要!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18 10:02:33 +0800 CST  

经杜延年点拨,霍光找到了打击政敌维护国家稳定的法宝,那就是“顺民意”。要干大事,必须着眼大局,把目光盯在窝里斗上,那是祸乱国家的小人行径。霍光肩扛着汉武帝的嘱托,担负着辅佐少主的重任,他不能做只顾争权的小人。
为了安抚地方上的各路神仙,霍光召集各省、各藩国的贤士名人开会,讨论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你上官父子和我争权,我就努力干好工作。霍光的棋术果然精湛,他谋的不是一步两步的胜利,而是全局的胜利。
这就使双方争斗的性质愈加显眼,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霍光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史称“盐铁之议”。在会上,各地代表集体要求国家放开对盐、铁、酿酒的垄断,不要和老百姓争利。
对于来自地方上的呼声,御史大夫桑弘羊站出来表示反对,他说:“盐、铁、酿酒三大行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如果放开三大行业,国家财政开支就会匮乏。”
霍光明白这个理,但是由于汉武帝连年穷兵黩武,老百姓的口袋里也缺钱,不分给老百姓一口饭,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会更加吃紧。要知道中央是老百姓捧起来的中央,你不关注老百姓的疾苦,老百姓早晚会造中央的反。
什么叫顺民心?尽量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就是顺民心。
三大行业中,对老百姓好处最大的就是酿酒。霍光最后敲定,盐、铁业继续由国家控制,朝廷只放开对酿酒行业的垄断。
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是人事争斗的结果;而新政策又会引发新的人事争斗。搞经济也罢,干工作也好,最终的归宿还是人斗。
当初,把盐、铁、酿酒业收归国有的馊主意是桑弘羊出的,霍光对桑大人的贡献没给任何奖励。如今,霍光又否了桑大人的建议,桑大人对此很不满。
其实,桑大人对霍光的恨已经很深了。他几次托霍光的关系,想给自己的亲戚安排几个位置,每次都在霍光面前碰壁。作为御史大夫,又是汉武帝托孤的重臣,甚至级别比霍光还高,安排几个人竟安排不了,这简直是对桑大人的侮辱。
桑弘羊认为霍光太专权、太霸道、太不给面子。
和桑弘羊志同道合的还有上官桀父子,这爷俩对霍光的恨比桑大人还强烈。
丁外人帮上官安的女儿登上了皇后的位子,上官桀父子反过来要报答丁外人的大恩。这次上官桀亲自出面,请求霍光封丁外人为侯,霍光断然拒绝。
上官桀仍不死心,提着老脸再次恳求霍光,说:“给丁外人一个光禄大夫的差事干也行。”
霍光再次回绝。
上官桀终于尝到了霍光的强硬,也尝到了撕心裂肺的耻辱,堂堂的国家二把手,竟然连放个屁的权力都没有。
好歹我也是有身份的人,霍光是在往我的尊严上撒尿啊!想到这些,上官桀自杀的心都有,霍光让我在群臣面前抬不起头来,他是逼我造反啊!
争斗的最高境界不是斗权力,而是斗面子,上官桀必须出这口闷气,哪怕身死家灭都可以
楼主 闲侃春秋  发布于 2012-08-20 09:25:49 +0800 CST  

楼主:闲侃春秋

字数:200536

发表时间:2012-07-30 1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05 19:51:20 +0800 CST

评论数:29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