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点两汉(用最幽默的文笔写最真实的两汉四百年)原创,日更

@落泪沾衣2012 2016-09-06 09:55:27
兄弟呀,写得真精彩。
写到3国,估计有10本,这才第三本。加油啊。
-----------------------------
嘿嘿,多谢支持啦~~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06 23:07:39 +0800 CST  
巫蛊结案

至此,跌宕起伏的征和巫蛊案终于落幕。
这起千古冤案起于太子之争,终于李广利之死,三起三伏,前后历时三年,繁华富庶的长安城陷入一片战乱,十余万无辜百姓喋血饮恨。
征和二年的巫蛊案,公孙贺、卫伉、刘屈氂、李广利四大家族尽皆夷灭,两位丞相,一位御史大夫(暴胜之),任安、韩说、李禹等大一批功臣宿将相继殒命,就连刘彻本人,也丧了一妻、一子、两女和两位皇孙,真正做到了六亲不认……
对于征和巫蛊案的始作俑者和阴谋加害太子的小人们,我们可以用十动然拒体来这样说:
前天,江充先生将自己废寝忘食刻得满手都是大口子做出来的一麻袋小木头人偶都埋进了太子的宫中,并在太子面前泪流满面的诚挚表示自己要揪出幕后真凶,请求太子配合。刘据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并砍死了他。
昨天,太监苏文把自己不眠不休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城墙一样厚的太子检举信送给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并在未央宫前跪着高唱了一宿的《他不是个好人》,诬陷太子不孝。刘彻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并火葬了他。
今天,丞相刘屈氂为皇帝准备了一封16万字的自白书,包括了详尽的巫蛊案过程,并将其取名为《请您不要追究我们的责任》,态度极为真诚的恳求刘彻原谅。皇帝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并灭了他的全族……
而至于害群之马的首恶李广利,十动然拒体显然已经不够档次,那我们就用段微博体来好好夸夸这个大草包吧,然后让他彻底滚出这段历史:
大将军卫青身上的伤疤,是少年忍辱立志而烙印的;大司马霍去病身上的伤疤,是立志扫尽匈奴而烙印的;飞将军李广身上的伤疤,是坚守命运多舛而烙印的;而哥身上伤疤,是抽烟时不小心烫破的……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大将军卫青胸口的刀伤,是直捣龙城横征大漠的荣耀;大司马霍去病胸口的刀伤,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豪情;飞将军李广胸口的刀伤,是戎马倥偬老骥伏枥的铭刻;而哥胸口的刀伤,是SM时意外的失误……
哥伤的不是胸,是脆弱的小心灵儿……
大将军卫青盔上的簪缨,是天子对名将的信任;大司马霍去病肩上的紫绶,是上苍对天才的眷顾;飞将军李广掌上的金印,是三军将士对老将军的忠诚;而哥的贰师将军,是皇上对大舅子的提点……
哥靠的除了一个妹妹,还捎带了两个弟弟……
戾太子刘据的死,给沉重的未来带来了更多难以预知的躁动;
而在痛失爱子后,年迈的刘彻也对再立太子一事决口不提。
大哥、二哥全死了,小三儿刘旦现在可美得冒了鼻涕泡儿!
这家伙住在北京城里屁股就像着了火,片刻都不消停——最终,这蠢蛋竟然给他爹上书,要求宿卫长安!
这招儿棋实在是太傻太蠢蛋了——这不赤裸裸的在表示自己要以兵权控制老皇帝、谋取太子位嘛!
三儿子的狼子野心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结果气得刘彻大骂刘旦:“生子当置齐鲁礼仪之乡!哼,就你这点儿智商,还想继承老子的衣钵?做你狗日的的春秋大头紫花儿梦去吧!”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燕王刘旦反被老爹深恶痛绝,不仅直接被削去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更是彻底退出了皇位的竞争行列。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景帝十三子和武帝六子著传,即《五宗世家》和《三王世家》,里面记载了这两代皇子们的兴衰荣辱。
对于我们寻常百姓来说,这些皇家的宫斗权争似乎太过遥远,但是,您看看现在电视上和我们身旁边火爆异常的家庭财产纠纷案(尤其是房产),我想,我们仍然可以浓缩出十六个字的历史教训送给大家——究竟如何去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从而维护好一个家庭的和睦康宁:
“仁贤者代,浡乱者族;明哉监戒,式防厥愆!
现在,在剩下的三位皇子中,老四花花公子刘胥三十年前早就被爹发了好人卡;
而可怜的老五刘髆原本最有希望继承大宝,可现在又吃了他缺德舅舅的瓜酪儿……
而至于老幺刘弗陵么,哼哼,他老人家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呢!
大汉帝国的前途,就这样,陷入了重重的迷雾与阴霾……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06 23:08:06 +0800 CST  
第十六章 《忏悔录》——刘彻的忏悔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07 23:00:05 +0800 CST  
轮台罪己诏

燕然山之战,是武帝五十年战争生涯中最惨淡的败笔,也给这个自负顽固的老皇帝以极大震动;加之戾太子案又对武帝刺激极大,因此在悔恨中聊度残生的刘彻开始静静反思起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多亏张汤、桑弘羊行推行平准令、均输法、酒榷令,算缗告缗,盐铁官营,统一货币,拜粟入爵,帝国才一次次摆脱财政危机;
可是,农民的生活却在这一重又一重的高压政策下越过越艰辛……
自天汉年西征大宛以来,农民暴乱就接连爆发,声势也愈演愈烈;
如今,自己倾注一生心血培养的接班人竟然就冤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这不禁让刘彻更加的心灰意冷……
难道我刘彻不该征伐四方?不该开疆拓土?不该斩断侵扰我大汉子民的匈奴铁蹄?
难道,自己的一生,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刘彻陷入在多重的痛苦中,难以自拔!
或许,我的父亲和孩儿才是对的——爱民、养民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什么平朝鲜,定两越,收服西南夷;
什么修朔方,通西域,设河西四郡;
什么征匈奴,破大宛,拓疆百万里!
暮年的刘彻甚至开始对自己奋斗一生所创立下的千古伟业感到了深深的悔恨!
征和四年,前89年夏六月,依旧雄心勃勃的鹰派代表——大司农桑弘羊奏疏,请议屯田轮台,继续向匈奴施压!
桑弘羊认为轮台地处西域咽喉,因此经常受到匈奴人的滋扰;而据籍田令报,轮台可引水溉田,种麦五千亩。这样戍兵远屯,既能增加粮食,又能以轮台为堡垒,作为北征匈奴的前哨站:“轮台东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护,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募民壮健敢徙者诣田所,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
桑弘羊的建议,无疑是招妙棋!
因为后来昭帝、宣帝、元帝三朝都以此策屯田轮台,并且全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但是现在,这位远见卓识的武帝却断然拒绝了桑弘羊:“国疲民惫,当予民休养。”
啥?老皇帝您这是吃顶了吧!
他这辈子从来就没玩儿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学啊……
而且,更让大家惊掉下巴的是,一生高傲自大又自命不凡的汉武大帝竟然借着桑弘羊的奏疏,向全国人民写下一份检讨书!
而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保存完整,也是最为著名的罪己诏——“轮台罪己诏”。
诏云:“曩者,朕之不明。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想看全文的同学,可以去问问百度老师……
刘彻的这篇轮台罪己诏写的既真诚又痛心疾首——武帝上来就向天下百姓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过去,我办了许多糊涂事。李广利兵败燕然山,军士死略离散,朕心悲痛。现在大司农请奏远屯轮台垦荒筑城,这是忧民之举,朕不忍闻。当今之要务,在于禁止官吏对百姓的苛法严刑、横征暴敛,废除额外的税赋,以农为本,恢复养马免除徭役的法令,只要不致削弱国家武备即可。今后各郡国的农牧商贸政令,都要在年终时送给我亲自计对。
“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便成为了暮年刘彻治国的根本方略。
轮台罪己诏的颁布,极大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以重回家乡,开始新的生活。
而正为此,武帝刘彻才正式为自己的倒数第二个年号更名——征和。
征和者,偃武安民也。
同年,武帝晋升大鸿胪田千秋继刘屈氂为相,为了表达自己让百姓过上富足生活的决心,刘彻特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
而这位富民侯也果然不负众望——这位小吏出身的田千秋正是黄老道家的坚定信奉者,他的文武政令一改法家的严苛,重归清静无为,人们终将在武帝执政的最后时间里依稀看到,那六十年前文景盛世的淡淡身影……
田千秋为相十三年,年逾七旬,后来昭帝特许老丞相可乘车上朝,由此殊荣,后人也敬称田千秋为车千秋。
元凤四年,田千秋病逝,子田顺袭父爵,得美谥富民定侯: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光说不练嘴把式!
为了给天下黎民做出表率,年近七十的刘彻脱下华贵的滚冕,扛起了锄头和钉耙……
“二师兄,您这是去上朝?”
“哥这是去耕田!”
征和四年春三月,万物复苏,萌芽破土,刘彻前往钜定(今山东广饶)亲自耕田;
庚寅,武帝泰山祭天;
癸巳,武帝石闾祀地。
看着这些宏伟华丽的祭祀神庙,一生迷信神鬼的武帝又不禁慨然长叹:戾太子案由巫蛊而起,受株连者以十万数;而自登基以来,自己就修仙求神,建明堂,筑高坛,尊神太一,封禅泰山,靡资巨万;又迷信方士道术,以致栾大、少翁辈祸乱国政,后遣民入海而求蓬莱仙人,又铸三十丈高仙人承露盘,劳民伤财……
在祭祀过后稷神后(祭祀天地是所有封建君主的第一政务),刘彻召见了合朝文武:“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田千秋一听就乐了,于是他顺水推舟急忙请奏:“现在宫中还有许多请神论鬼的方士,请求陛下将这群忽悠人的神棍也一律遣散。(方士言神仙者甚众,而无显功,臣请皆罢斥遣之!)”
这要是放在往日,不让追求长生不老的刘彻修仙,那绝对是死啦死啦地给!
可如今终于悟透人生的刘彻却不禁点头称赞了田千秋,他又自责道:“朕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
于是武帝尽罢宫中诸方士候神人者。
这才无愧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轮台罪己诏,“探陈既往之悔”,武帝暂时终止了对匈奴的用兵;
而屡遭天灾兵祸的匈奴也正乐得喘息。
从此,汉匈休战。
汉庭由征服迅速转向发展,重新实行起重农养民的治国方略来。
而一个物欲的汉武帝,也渐渐回归到了无欲的本我。
在刘彻人生的最后三年,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重新组建起新的内阁班底,遏制了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治安,避免了秦王朝穷兵黩武而亡国的前车之鉴,及时有效的转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现在,刘彻知道的,是行将就木的自己必须要竭尽全力为年幼的子嗣铺平道路;
而刘彻所不知道的,是他的子嗣未来将有多么的出色!
一个聪明伶俐的孩童,一个饱经坎坷的青年,一个深沉内敛的中年,终将继承武帝的遗志,将大汉王朝推向权力的顶点。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07 23:01:03 +0800 CST  
周公辅成

公元前88年春正月,在位十年的昌邑王刘髆病薨。
这一次,精神再受重创的刘彻却没有流泪,反而一片痴心的“陶醉”在艺术中——于是不久,一幅巧笔丹青问世了。
老态龙钟的武帝将这幅画,亲手送给了奉车都尉霍光。
于是大家纷纷跑来八卦,嘿嘿,看看咱陛下到底是画了个茄子还是涂了颗萝卜?
而当画卷缓缓展开,图穷匕首见,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抱歉,串戏了……
当画卷缓缓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背负着少年的老人,正在朝会诸侯……
看着看完这幅画,其效果一点儿也不必遇到了行刺的荆轲差——大伙儿瞬间就流下了冷汗!
这是,这是周公辅成啊!
而什么又是周公辅成呢?
《封神榜》大家都知道吧,又是闻太师又是哪吒三太子的,反正涿鹿之战太公望老爷子是大破殷纣王,结果朝歌失陷,殷商灭亡,武王姬发建立了西周王朝。
OK,《封神演义》写到这里,就王子和公主过上了永远幸福而不要脸的生活……
而至于接下来故事的真相嘛,估计是来自陕西的姬发同志实在喝不惯河南的胡辣汤,结果称王不到两年就英年早逝了,空留下一个年仅十三岁儿子姬诵。
而他,就是周王朝的第二任国君——周成王。
成王年幼,王朝又是初建,内外交困,于是在临终之前,武王姬发就托孤于自己的四弟——周公旦。
周公辅成王七载,忠心耿耿,他修礼仪,制典章,抚万民,定远疆,虽然被人泼了许多污水,但他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终于平复了管叔和蔡叔的内乱。
一次,周公旦正在吃午饭,吃的是满汉全席还是城隍庙小吃呢?
都不是!
我现在给大家做个中国美食的科普——其实从西周直到秦汉,就算您是帝王,也吃不上啥“好东西”,主食就馒头、烙饼、面条和麦粥,而硬菜就是大肥猪肉(鱼是士卿大夫吃的,而人家周公是高干,所以吃猪)!
而且那猪肉切得吧,一块儿足足能有三斤!
然后就统统扔进大鼎里嘎啦嘎啦的炖杂煮!
在浪费七七四十九斤劈柴后,这一大鼎的红烧肉总算是能炖烂糊了……
开饭喽!
而每到开饭时,仆从们就会敲响大钟,通知主人可以用膳啦——这,就是远古时代中国贵族阶级最高规格的顶级饮食。
所以,至今我们在高贵的餐具上或者在形容一个家族殷富时,都会用到“钟鸣鼎食”这个成语。
估计古人是为了省劈柴,所以人们每次都会炖好满满一大鼎的肉,而吃剩下的,就风干制成肉脯。
所以这一天,周公同志就正在啃着大饼嚼肉干儿。
大饼卷肉!
写得我口水横流……
周公吃得正美呢,仆从却突然跑来煞风景——门外有客人来访!
周公旦一听,一个鹞子翻身就蹿了起来,老爷子赶紧咽咽嘴里的大肉,我靠,果然是硬菜,噎得老头儿差点翻了白眼儿……
于是周大爷急忙吐了肉,小跑着见了客人。
现在,周公的儿子——周小公就很不理解老爹的做法了:爹啊,您身份这么高贵,就等吃完饭再去会客呗,这么大岁数了,您着啥急呢?
于是周老公就告诉周小公说:“在吃饭时来找我的人,必然有火急之事,所以国政不可废,客卿不可轻。”
这便是曹操的名诗——《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由来。
于是周公之名日隆,大权在握。
现在七年后的周公,是政权也巩固了,威信也树立了,可是,就在成王二十岁那年,周公慨然将所有的政务和权力都统统归还给了成王,而自己则回归了封地鲁国养老。
从周成王到其子康王在位的五十年间,中原王朝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史称“成康之治”;而鲁国也因周公而成为了礼仪教化之邦(孔子重礼,他就是鲁国人)。
而这,就是周公辅成的典故。
现在,老皇帝将周公辅成图赐给了霍光,其意不言自明——你霍光,就是我大汉王朝的周公!
而由此继续推论,谁又是那个年幼的成王呢?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07 23:06:34 +0800 CST  
杀母立子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焦到了钩弋宫——那个壮大多知,像极少年武帝的刘弗陵。
儿子有望登上大宝?
钩弋夫人自是欢喜的不得了!
又加之自己恰在妙龄,一朵小花儿开得正鲜嫩,老皇帝被自己哄得五迷三道……
哇哈哈,钩弋夫人乐得花枝乱颤,脸上的粉哗啦哗啦的撒了一桌子……
结果此时侍从禀告:“皇帝想您喽,赶紧去伴驾!”
于是钩弋夫人狠狠的打扮了一番,那小脸儿,抹得雪霜白!
绝对能把跟贞子大姐吓一跳……
脑袋上从正月的水仙一直戴到腊月的腊梅,各种鲜花搭配得五颜六色,打老远一看,就像顶着个花圈……
反正钩弋夫人这通矫揉造作的打扮,简直是活生生的把一奥黛丽赫本给打造成了站街妹!
然后,她一扭三摇、风姿绰约的去见了老公。
世事难料!
平日一向对自己百依百顺、温柔体贴的武帝今日竟然大发雷霆!
也不知道他肚子里究竟憋了股子什么邪火,对自己是见头骂头,见尾骂尾!
只见刘彻大大的瞪着眼睛,目露凶光,额头上的青筋都跳了起来,甚至,连他的手,都气(心疼)得在微微颤抖!
小姑娘哪儿见过这世面啊,吓得她急忙摘下簪珥,叩头不止。
可刘彻却依然扳着冷若冰霜的脸,默然良久的盯着自己最宠爱的姬妾……
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引持去,送掖庭狱!”
惊慌失措的钩弋夫人完全不明就里,她很害怕,也很无助,但也只能不停的向自己的爱人磕头求饶,请您原谅我,饶我一命!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但是,这楚楚可怜的一幕却丝毫未能打动刘彻的心肠!
而在被拖出殿门时,钩弋夫人似乎依稀听到了一句令她破碎心寒的声音——“快走吧,你,不得不死……(趣行,汝不得活……)”
数日后,钩弋夫人果然就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云阳宫……
侍从遂连夜抬棺下葬,封闭钩弋宫。
至死,钩弋夫人都没能想明白,自己到底缘何而死?究竟为何丈夫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
唉,这可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得早……
在强大的汉武帝心中,始终都残存着一块永远挥之不去的阴霾——而这一切,都是若干女强人给青年刘彻留下的巨大心理创伤!
先是闹出个诸吕乱政的母吕雉,
再是亲手扼杀自己建元新政的祖母窦漪房,
再再是儒道之争束缚了自己多年的母亲王娡,
还有那个蛮不讲理的窦太主、凶残的陈阿娇、超级女间谍刘陵……
所以,女人,统统去死吧!
钩弋夫人被杀后,许多大臣都十分不解,而其中一些特别蠢的,还傻呆呆去问了武帝:“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
“大傻蛋!你就是个‘井’!”
“陛下卓识,臣不懂……”
“井者,你横竖都是个二……是非儿曹愚人之所知也!”刘彻不仅老泪纵横,摇头而叹息:“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当我的女人,就应该知道你的责任,也应该知道你的份量……
自古红颜多薄命,可叹钩弋夫人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政治和权力的牺牲品。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自古帝王遗命多矣,未有如汉武之奇者也。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0 21:12:51 +0800 CST  
托孤四辅

又是一季瑞雪兆丰年的寒冬!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七十岁的刘彻看着霜雪,饮着醇酿,却别有一番情愫: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
严冬的风雪封印了世间勃勃的生机,也终将吹散这位老人的生命……
病重的老皇帝,开始从容的布下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局——我的幼子和王朝将托付给你们,前路多舛,君等自勉。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人,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元狩四年,霍氏兄弟相认,不足十五岁的霍光从此踏上仕途,他历任郎官、诸曹侍中、奉车都尉,参赞国政。
霍光为人恭顺谨慎,一丝不苟,凡事三思而行,又特别恪守礼义;入仕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从未有失!甚至他在出入宫廷、殿门时,前进和止步都有固定的地方,该走五十步下殿,绝对第五十一步不踩在宫殿里!
结果有些无聊的郎官和仆射们就偷偷的在暗中观察记录,结果记满了一笔记本,霍光依然毫寸不差……
霍光谨慎细腻,若此。
故此霍光才受到武帝的极大信任,因而钦赐周公辅成图,成为托孤首辅。
上官桀,字少叔,陇西上邽(音 gui)人。少为羽林少期门郎,有才力,能把皇帝车马巨大的麾盖当风车儿耍,绝对的奥运会举重冠军!(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辄御。上奇其材力。)
后因军功累迁未央厩令、侍中、骑都尉,曾与霍光一起平定马何罗兄弟的叛乱。
上官桀对武帝(注意,是只对武帝)十二万分的忠诚,每次老皇帝闹点儿感冒发烧的,他就日夜忧愁,痛哭流涕,不思饮食。
如今,上官桀已身列九卿,官至太仆。
而第三位,就是以忠诚孝顺、遵礼守节而著称于世的“胡人”金日磾。
金日磾身为侍中、光禄大夫,常伴武帝左右,数十年年来,他从来不敢用目光直视皇帝和嫔妃,而刘彻所赏赐的美女,他也从不敢亲近。金日磾曾亲手杀死自己身为娈童却惑乱宫闱的长子,也由此为金家立下了敦厚守礼的门风。
一个人能够如此恭谨笃厚,而且还一厚就厚了三十年!
刘彻每每都拍案赞叹——嘿嘿,既然你不敢要我的美女,那我就主动跟你作个亲家——老金,哥娶你女儿当娘娘好不好?
攀龙附凤,还能做皇帝的岳父,这还不得美死啊?
可老金偏偏就是不肯!
就在武帝托孤时,霍光还曾主动将首辅的位置让与金日磾,而金日磾则连忙叩头拜辞:“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我是胡人出身,不能让匈奴笑我大汉)”
于是最终,他成为了霍光的副手。
而至于最后一位辅臣么,其实武帝很是纠结——这位老兄能力大大的有,本领大大的强!
可是,厚积方能薄发,现在百业凋零的帝国需要的是和平与修养,但他却偏偏是个比自己还极右翼的好战派,而且招招凶残,计计狠毒,大有不把匈奴人灭绝了就誓不罢休的范儿!
最终,经过仔细反复的斟酌,武帝还是决定重用这位老兄!
您要问这么虎的大哥,是位将军还是太守,是会抡刀、耍枪还是飞板砖?
答:这位犀利哥不是武将是文官,他一不懂武艺二不通兵法,既不会飞刀也不会耍枪,他只会耍算盘!
而且,只要有他在,你就能趴在床上乐着数钱数到抽!
这位“言利事,析秋毫,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点金术士,就是历任侍中、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大司农,统管西汉中央财政四十年的大经济学家——桑弘羊。
这四个人选,刘彻可谓大浪淘沙,用心良苦!
他们不仅才能出众,秉性忠节,而且还私交亲睦:
霍光的两位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独苗苗儿——上官安和金日磾的儿子金赏;
桑弘羊则与上官桀政见相通,交情莫逆;
而丞相田千秋则为人朴实,又对霍光极其仰慕,甘为其马首是瞻。
布下这样一个团结稳固(注意:是暂时的)的班底,武帝很放心。
辅臣既立,武帝遂拜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掌朝中诸事;
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安阳侯,辅幼主;
光禄大夫金日磾为车骑将军,秺(音 du)侯,统禁军;
大司农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理全国财政律法。
四人拜受诏命辅政,而霍光、上官桀、金日磾皆以皇子年幼为由,拒受封侯。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0 21:15:05 +0800 CST  
魂归五祚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刘彻 《秋风辞》
后元元年冬,病重的武帝决定再次出巡。
身后,金碧辉煌却毫无生机的未央宫一点点消失在地平线下……
这里,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纸醉金迷的奢靡,有勾心斗角的宫斗,更有形形色色的人为了名、利亦或是梦想而拼得你死我活!
年已古稀的刘彻,亦不禁为此而慨然唏嘘。
然而,自从四年前的那桩巫蛊案,这座自己已经临朝秉政了五十四年的雄伟宫殿,现在留给自己的,只剩下挥之不散的寂寞与悲伤……
车马一路西行,来到长安西南百里的五柞宫——这里,是自己少年时跑马射猎的游苑,有五株洒荫数亩的大柞树;
而也正是在这里,刘彻病得再也乘不得车马……
雪后初霁,银色的阳光柔柔的抚过洁白的雪,将五株粗壮柞树参差的枝桠映上窗棂,留下一条条斑驳的褐影……
屋里燃烧着红彤彤的蜡烛,暖暖的,散出一片橘黄色的光晕,为午后淡淡的阳光涂上一层它本该有的金色。
窗外静静的,没有一丝风,往事如悠远的音符般缓缓涌上心间:
一个受封胶东王的四岁幼童,稚气的许下金屋藏娇的诺言,小姐姐笑了,后来,她便成为了我的皇后,就在我十六岁登上天子宝位的那一年……然而两年后,一个淳朴清雅的贫家女孩儿便倏然闯入了我的生命,她有着曼妙的歌声,美丽的长发,高尚的品德,恭俭内敛,温润如玉;十年后,她为我诞下了第一个龙儿,我喜极而泣,亲自祭奠天地为她们母子祈福,她默默的对着我笑,默默的陪伴在我的身旁,而这默默的一伴,就是五十年的岁月蹉跎……
清风缓缓吹过窗棂,发出莎莎的轻响:
遥想建元新政,儒宗董仲舒为我带来了儒学和察举,却终究在祖母和母亲的阻挠下功亏一篑;踌躇满志的我,只得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直到我亲掌朝政,重又开始重儒严典。在我宠信的臣子里,法家酷吏有之,宽仁长者有之,正臣有之,弄臣有之,十三位丞相,九位御史大夫,无数功臣宿将……而这些人,在我的生命中,匆匆而来,却又匆匆而去,然终究不过只是我玩弄于股掌间的木偶,一群过眼云烟般的过客……
朔风渐渐吹起,呼啸着掠过雄伟的宫殿,遒劲的柞树枝条在空中飞舞,那烈烈的风声,就如同烈烈的马蹄,沉重的踏在我的心间:
雪亮的战刀,鲜红的长缨,金色的长弓,卫青、霍去病、李广,他们跨骑龙驹,马踏匈奴!北扫羌胡,南平夷越,东克朝鲜,西征大宛,千万里土地从此被我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威加四海,席卷八荒,我登临泰山封禅,将它们统统烙上大汉民族的印记……
风狂乱的卷起积雪,猛烈拍打着古老而厚重的宫门,天地之间,一片混沌:
依稀间,灯影边出现的那个人影,是不是我那冤死的皇儿?我倾注一生心血培养的太子刘据!我挣扎着起身,去抓住他的肩,却发现,这僵朽老迈的身体竟再也不堪重负,我只能颓然的望着人影,随风而逝……
风,卷起彤云,遮蔽了明媚的阳光;风,透过门窗,搅乱殿中明亮的红烛,悸动的光影变得扭曲而恐怖,我闭上眼睛,想逃避这人世间的痛苦和诀别,却倏然发现,一只纤纤玉手搭上了我僵直的指节……
幽兰芳蔼,罗袜生尘,芳泽无加,仪静体闲——最是那一抹熟悉的笑颜,那首五十年前的佳人曲,仿佛又荡漾在耳畔……
我所有的时间都仿佛在此刻凝结,脱离了罪恶的人性,残缺的梦想,哀痛的心灵,现在,只剩下一片温馨的回忆……
这,就是我,一个伟大帝王的真实一生!
年少的懵懂,青春的奋斗,壮年的霸业,老年的哀伤,没有什么值得遗憾,也没有太多值得眷恋,结束人生的旅途,不过是再次回到原来的起点……
呵,原来,我畏惧了一生的死亡,竟也是可以如此的平静安详!
没有焦躁孤寂的不安与恐惧,反而带着走过一生的喜悦与充实,牵起眼前这双我曾无数次牵起的手,这才体味到人生最大的幸福,便是与她共赴天堂!
子夫,
我们走吧……
狂乱的风,渐渐平息,轻轻吹灭了五柞宫中的那只残烛——一缕青烟,淡淡消失在了黄昏的残阳中,不见了踪迹。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二月丁卯,大汉孝武皇帝刘彻崩于五柞宫。
年,七十。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0 21:17:47 +0800 CST  
还有最后一章,武帝卷就全部更新完啦,撒个花儿呗~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0 21:18:35 +0800 CST  
@hfgschyi 2016-09-08 05:34:12
伟大的皇帝,在那个位置能看透生死,能知错就改,能听进忠言,实属不易了。虽然代价大了点。
-----------------------------
能活明白的人不多,能活明白的皇帝更是少之又少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0 21:19:14 +0800 CST  
在刘彻人生的最后三年,他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重新组建起新的内阁班底,遏制了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治安,避免了秦王朝穷兵黩武而亡国的前车之鉴,及时有效的转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
@落泪沾衣2012 2016-09-08 15:06:20
是比较有能力的皇帝啊。
-----------------------------
治国之道,一张一弛啊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0 21:20:00 +0800 CST  
汉武大帝

汉武帝,与始皇嬴政并驾齐名的千古一帝!
他一生开疆拓土百万里,为后世的中原王朝定下了基本的疆域版图,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
刘彻,刘邦的重孙,景帝刘启的第十子,出生于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七月初七(农历情人节),四岁受封胶东王,七岁册立皇太子,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是两汉所有皇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刘彻一生聪明能断,善用人,行法无所假贷,文治武功,功业辉煌:
内政上,刘彻从主父偃计,颁布推恩令,平定淮南衡山之乱,彻底结束了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王朝抗衡的局面;前106年,武帝将全国划分十三州,各州派遣刺史督查地方豪强、官吏,加强中央集权;武帝又设中朝,立尚书台,从而抑制外朝。
从刘邦建汉直到刘彻继位,丞相几乎都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功侯,因此相权不断膨胀,统揽军政财文,甚至开始威胁到了皇权;于是为了抑制相权坐大,武帝继位后就不断打压甚至杀死丞相,并利用中朝(尚书)掣肘外朝,牵制丞相,平衡各方势力,最终集大权于皇权,极大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君主专制才是最佳的政治制度,而非民主制)。
元狩三年,前120年,刘彻拜张汤、桑弘羊主政改革,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行算缗、告缗令,颁布平准、均输法,统一币制,盐铁官营,将关系国家命脉的盐、铁、酒牢牢纳入中央控制,而这项制度,一直持续了两千年,直到您看到这篇小说的今天。
在文化上,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他设立太学和乡学,注重各郡国人才的基础培养,并一举废除了千百年来腐朽的官职贵族世袭制,创立察举制,从而让更多出身寒家的有识之士得以登上政治和历史的舞台。
公元前113年,刘彻定年号元鼎,并追加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四个年号(六年一年号),这就是古代中国以年号纪年的开始;
公元前104年,刘彻改颛顼历为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设廿四节气,崇尚黄色。
而刘彻一生最大的荣耀,无疑还是在武功!
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收复河套,修建朔方,兴建河西四郡,匈奴望风披靡,远遁黄沙,一生毙敌二十余万,以致漠南无王庭;
张骞凿穿西域,跨越葱岭,汉庭两征大宛,乌孙之战、车师之战、楼兰之战,天山三十六国臣服大汉,丝绸之路贯通地中海,黄瓜、胡麻、核桃、石榴、胡萝卜、汗血宝马从此落户中原;
而除了这些被历史教材说得不厌其烦的功绩,武帝还并吞朝鲜,设立汉四郡,又先后平定闽粤、南海、南越、东越,臣服西南夷,新增九郡——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诸省,就都是在武帝平南时,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
汉武扬眉,拔剑问鼎,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藉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彻儿席卷!
为何汉武大帝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除了文景两代帝王含辛茹苦积累下雄厚的经济实力外,不拘一格的用贤任能,才是刘彻手中的金钥匙!
史赞武帝——“汉之得人,于此为盛!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庄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记!”
作为千古一帝,武帝的杀手锏就是拥有一双识才的慧眼,在选贤用能方面,刘彻已经完全超脱了封建的宗族观和门第观,所谓: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英雄不问出处!
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卫青出身奴隶,霍去病本为私子,而金日磾更是匈奴战俘,可他却终与霍光一起成为托孤四辅;
廷尉张汤、赵禹、杜周皆出身小吏,御史大夫倪宽、长史庄助、朱买臣都是布衣百姓;
而淄川大儒公孙弘更是个在海边放猪的大爷,却终因殿陈八策而官至丞相;
齐士主父偃,饥寒交迫,西入长安,毛遂自荐,晨上奏疏,晚授郎中,官至太中大夫,而武帝也终得良辅,还有那篇安邦定国的《推恩令》。
在武帝执政的晚年,由于连年征战,国库虚空,又加之巫蛊之祸,以致百姓凋零,起义暴动频发,因此暮年的刘彻毅然终止了对匈奴的征伐,并颁布轮台罪己诏,转而开始关注民生,为后来的昭宣盛世奠定了基调。
前87年二月丁卯(十四),大汉孝武皇帝崩于五柞宫;
三月甲申(二十二),下葬茂陵,谥号孝武。
谥法云: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而根据“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武帝刘彻则更是光荣的成为了第三位拥有庙号的西汉皇帝——汉世宗!
安享四时奉祭。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2 22:02:50 +0800 CST  
再评汉武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涣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这是《汉书》作者班固老先生对武帝的褒美。
对此,我认为略显过誉,毕竟人家班大爷也是汉朝人嘛。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尝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这是史学大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武帝的评价。
对此,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中肯的,只是宋人偃武兴文,难免对武帝开疆万里的霸业飞了一黑砖。
“汉武帝对外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不世之功;但对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至其末年,文景之治四十年之基业消耗殆尽,国家凋敝,户籍减半,西汉由此走向衰亡。”
这是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总结。
对此,我只想说,欺骗祖国的花朵是要遭报应的……
弥留之际的刘彻,就在去世的前四天,颁布诏书,通令全国——立皇六子,八岁的刘弗陵继皇帝位,大司马霍光辅政。
而也正是这对儿神童与能臣的老少配,即将在未来的十三年间,带领西汉帝国再次到达盛世的顶峰!
敬请关注下一部——《昭宣中兴与盛极而衰》。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2 22:07:23 +0800 CST  
@sdhzdmhfszcb 2016-09-14 16:03:25
@絮漩 中秋节快乐,朋友!
-----------------------------
中秋节快乐呀~~~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40:47 +0800 CST  
@絮漩 2016-09-12 22:07:23
再评汉武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涣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这是《汉书》作者班固老先生对武帝的褒美。
对此......
-----------------------------
@落泪沾衣2012 2016-09-13 13:04:19
从汉建国到汉武,120年,算是中国 历史 上比较意气风发的年代。赞楼主。
-----------------------------
后面还有40年的好光景,而且是达到顶点的那种兴盛
然后么。。。。就废了……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41:49 +0800 CST  
第四部 昭宣中兴与盛极而衰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44:13 +0800 CST  
<昭帝卷——史上最牛的大臣>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46:06 +0800 CST  
第一章 暗流涌动——皇位首辅之争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47:55 +0800 CST  
第一章 暗流涌动——皇位首辅之争

霍光辅政

后元二年春二月丁卯(十四),一代枭雄撒手人寰,留下年仅八岁的太子,和他精心挑选的四辅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
戊辰(十五),刘弗陵继皇帝位,更名刘弗。
三月甲辰(二十二),葬武帝于茂陵。
六月,大赦天下。
老皇帝的时代,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小皇帝的时代,似乎,还不能算是来临……
因为他实在是太小了!
在中国几百个皇帝中,排名第十五小。
八岁,搁一般的孩子,那还正在同凶残的汉语拼音纠结呢,但是呢,小神童刘弗却早已修成正果!
现在,我就给大家秀一首人家八岁小朋友原创的《黄鹄歌》:
黄鹄飞兮下建章,
羽肃肃兮行跄跄,
金为衣兮菊为裳,
唼喋荷荇,出入蒹葭;
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看看,人家才八岁,我尼玛都二十八了,绝对憋内伤了也憋不出来这样的歌词……
要不怎么刘弗能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选为太子呢!
不过,虽然写诗没有问题,但是,要让这么个小家伙儿来治理国家,那可是绝对要死人的,而且,还绝对要死很多的人!
不过幸好老皇帝早有遗嘱,刘弗小朋友的生活,全由大姐鄂邑长公主(注意这个女人)照顾;而军政大权,则全部交给了霍光。
史载:“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所以,我想现在许多人都会不禁会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番场景——一间阴冷僻静的小黑屋里,红烛一闪,一个蟒袍玉带的大白脸老头儿,正阴森森的翻着三角儿眼,憋着害死几个好人,把小正太赶下皇位……
那您可就完全想错了!
霍光的形象,正好要反过来(注意,只是现在)!
咱先说霍光的容貌,他继承了卫家美姿容的优良基因,史载霍光——“为人沉静详审,身长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典型的帅叔一枚。
接下来咱再说人品。
而就在昭帝继位不久后的一个深夜,宫中就出现了一次怪相(或者是怪物)!
当时文武群臣都吓得大惊失色。
情急之下,霍光急需发诏,便跑去找保管皇帝玺绶的尚符玺郎索要玉玺——然后,霍光就结结实实的碰了个大硬钉子!
符玺郎按剑大喝霍光:“头可得,玺不可得也!”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
于是群臣继续二惊失色……
符玺郎同志,您这也太不拿领导当盘儿点心了吧!
“政事一决于光!”
那换句话说,皇帝的印不就是霍大将军的印嘛!
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却反而对这个芝麻绿豆大的仓库保管员大为赞赏,直夸他中正有节,结果第二天就给他连调了两级工资(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霍光主政之正,若此。
当时,武帝刘彻留给儿子的烂摊子非常不好收拾——虽然自征和四年的《轮台罪己诏》,帝国已然经过三年的偃武休兵,但是,国内的流民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农民暴动风起云涌:
就在刘弗小朋友登基的当月,憨厚的农民伯伯就拿锄把子给他计下马威——
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余众皆反!
而且更雪上加霜的是,匈奴人也打算南北夹击,浑水摸鱼捞点儿外快……
哼,那个凶残的武帝老爹咱确实打不过,但是,欺负欺负八岁的小朋友,怪叔叔们还是自认木有问题的哦!
而事实也将证明,对此,小朋友刘弗确实是对怪蜀黍们没有办法的……
但是,虽然刘弗没办法,霍光大叔可不是吃素的!
他一面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一面遣左将军上官桀屯兵河西,巡守北疆!
结果一招双风贯耳,西南夷大破之,匈奴望风而走,南北悉定。
而也正是透过这连续不断迭起的兵灾,霍光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切灾祸的根源——民生凋敝!
霍光辅政,大力推行文景时代清静无为的黄老治民方略,他安置逃民,奖励农耕,鼓励生育,提倡节俭;霍光为政宽和,顺天心,说民意,一改武帝年间的赋税无度的横征暴敛:
始元元年,昭帝亲耕籍田,以示天下以农桑为本;
孟春三月,霍光遣使全国,向贫农振贷种子和口粮;
仲秋八月,霍光再次颁诏,朝廷赈贷的种子和口粮一律不必归还,并免除所有农户全年田赋;
始元六年,废除田租之外的一切租税;
元凤四年,将农民对政府的所有历史债务一笔勾销;
元平元年,再将全国百姓的口赋减少十分之三……
与此同时,霍光对外则修复了与匈奴的和亲,从而大幅减轻国内徭役。
武帝末年尖锐的国内矛盾开始在霍光的润滑下渐渐平息——流民开始安居,国家开始富足,人口开始滋繁,动荡不安的局势终于在霍光呕心沥血的治理下恢复了文景时代的祥和,万民乐业的盛世依稀再露端倪!
而且天赐祥瑞!
昭帝继位之初的那几年,天公作美,中原气候温暖明媚,雨水足沛,丰收女神德墨忒尔将她的金麦穗洒在了遥远的东方……
长满厚茧的双手捧起饱满的谷穗,老人黝黑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
抱起呱呱坠地的娃娃,新婚的夫妇们洋溢着温馨的笑;
有这样一位忠君勤政又老成持重的托孤首辅,刘弗小朋友也天真而幸福的笑了……
但是,就在这一片笑声中,有位老兄却哭得牙根儿都冒了酸水儿!
他奶奶的,笑你妹啊笑,老子这就让你们乐极生悲!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49:50 +0800 CST  
燕王的阴谋

这位仁兄,便是刘弗的三哥——被老爹刘彻见头骂头,见尾骂尾的燕王刘旦。
刘旦,生年不详,老妈姓李,名字也不详,属于黑户……
不过我详的是,这哥在元狩六年,因霍去病上奏请立三王而受封燕王,从此搬家去了北京,光荣的成为了北漂……
其实旦旦哥这人吧,还是很有才干的!
他为人辩略,招致游士,博学经书杂说,喜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
文能博览群书,武能走马射猎,口若悬河还礼贤下士,而且尤其难得的是,他竟然还懂天文和数学——这在西汉可绝对属于高精尖学科,不亚于现在的核物理专业!
以致每每提起旦哥,就不禁让我联想起那位西汉的非著名物理兼化学家——淮南王刘安大爷。
按理说,这么个才高八斗的儿子应该受到老爹欣赏啊!
可惜,慧眼识人的汉武帝就偏偏对大旦旦不屑一顾!
因为旦旦除了是政治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外,还多了一个家——野心家!
所以在封爵燕王时,刘彻就曾赐策训诫:“呜呼!小子旦,受兹玄社,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甿。朕命将率,租征厥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帅,降旗奔师。薰鬻徙域,北州以妥。悉尔心,毋作怨,毋作棐德,毋乃废备。非教士不得从征。王其戒之!”
但是,武帝的这番苦心,显然是全都填了夹馅……
征和二年,戾太子刘据因巫蛊而死,结果野心家旦旦就迫不及待的立即上书要求宿卫京师!
我靠,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您翻翻历史,有说这当太子还带毛遂自荐的嘛……
结果超级大野心家刘彻当即就给小野心家旦旦来了个下马威——将其使者处死!
——“旦壮大就国,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及卫太子败,齐怀王又薨,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上怒,下其使狱。”
小巫见了大巫?
哼,不,明明哥才是大大巫!
于是永不服输的哈利波旦骑着扫把在燕国一通划拉,就招纳了无数的亡命匪徒,阴谋觊觎帝位!
但是很可惜啊,不久,刘彻轻飘飘的就写了一道诏书,直接把燕国的良乡、安次、文安三县给没收了……
你小子还嫩,给爹老实点儿!
呃……好吧,算爹狠……
从此哈利波旦脱下巫师袍,开始改行做起了神棍——他每夜遥望星河,对着月亮吐纳气息,颇有七分狐狸精修仙的架势——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全家倒霉,啊呸呸!咋还把哥自己给一起坑进去了……哼,祝我爹吃不上今年的饺子!
呃,不不,是吃不上今年的月饼!
嗯,当然,最好,连粽子都吃不上……
天文学家刘旦对着流星许下一千个同样的心愿——于是乎,他成功了!
后元二年,武帝与世长辞。
但!
最可惜的是,旦哥忘了对着流星许自己能接老爹班儿的愿……
结果,在三选一(刘旦、刘胥、刘弗陵)的皇位竞选中,才高八斗的旦爷就输给了小学二年级的六弟……
崩溃……
怒不可遏!
武帝驾崩后,昭帝遍赐诸侯王玺书以报丧。
而接到丧书的燕王刘旦,那是一个眼泪疙瘩也没有掉啊!
他反而却向使者问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哥看这诏书上的玉玺印章似乎比以前的印章小了一号哇,哼哼,难道……不会是京师起了什么变故吧?(玺书封小。京师疑有变!)”
使臣傻了!
我靠,您这是电子眼啊还是二五眼?!
于是燕王刘旦遣心腹大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前往长安——名为悼祭先帝,暗中则刺探朝中重载们的口风。
三哥派人来吊唁父亲,小弟刘弗自然是很高兴啦,于是当即就送给“孝心可鉴”的哥哥三十万钱,又益封人口一万三千户。
笑到嘴都咧对环的寿西长车拉马抗的就把三十万钱拉回了燕国,但却遭到了刘旦的破口大骂:“哼!本来就特么该由老子做皇帝的,现在用不着谁来赏大爷!(我当为帝,何赐也!)”
这下燕国群臣又傻了!
感情您不是二五眼啊,而是白眼!
白眼儿的大尾巴狼!
不顾国中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旦哥开始疯狂谋划起复辟来:
他先是从刘氏宗亲里千挑万选出两个臭味相投的家伙——一个是中山哀王刘昌的儿子刘长(和文帝刘恒的缺德弟弟淮南王刘长重名),一位是齐孝王刘将闾的孙子刘泽(和黑过齐王刘襄的燕王刘泽重名)。
我不知道旦哥究竟许诺下了什么好处,反正这俩货是决定死心塌地的跟“党”走,而且抱定要一条死路走到黑……
嗬,刘长、刘泽这小哥儿俩,那一个是针尖儿,一个是麦芒儿,那绝对的抬头尖儿、低头尖儿,一脑袋钟表瓤子螺丝转儿,吃饭打个饱嗝儿都能蹦出来仨主意……
当然,拍拍他们的脑瓜顶儿,脚底板也都能流出坏水儿来,属于全身通透一体化联动的奇葩……
他们就急忙给刘旦献策:“大旦旦啊,你就说你在老爹生前时得过密诏,拥有燕国各级官吏的任免权和征兵权;而且倘若天下有变,则可便宜行事!”
——“遂与宗室中山哀王子刘长、齐孝王孙刘泽等结谋,诈言以武帝时受诏,得职吏事,修武备,备非常。”
旦哥听罢挑起大指,赞不绝口!
既然老大开心,那马屁精们自然更要附和一番喽——于是有个叫成轸的郎官就第一个捧起了臭脚:“嘿嘿嘿,旦爷,皇位这东西,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甭废话,您就撩起胳膊干他妹妹个锤子吧!我保证,只要您一起事,咱们燕国百姓就连寡妇、嫠妇、遗孀们都会抄起菜刀来相助大王(大王失职,独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大王一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说的好!”旦旦大喜:“不过洒家还有个问题——为啥替哥卖命的,都是死了老爷们儿的大娘们儿?而且还有,寡妇、嫠妇、遗孀不是一个意思么……”
于是刘旦下诏国中:“寡人赖先帝休德,获奉北藩,亲受明诏,职吏事,领库兵,饬武备,任重职大,夙夜兢兢,子大夫将何以规佐寡人?且燕国虽小,成周之建国也,上自召公,下及昭、襄,于今千载,岂可谓无贤哉?寡人束带听朝三十余年,曾无闻焉。其者寡人之不及与?意亦子大夫之思有所不至乎?其咎安在?方今寡人欲挢邪防非,章闻扬和,抚慰百姓,移风易俗,厥路何由?子大夫其各悉心以对,寡人将察焉!前高后时,伪立子弘为皇帝,诸侯交手事之八年。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迎立文帝,天下乃知非孝惠子也。我亲武帝长子,反不得立,上书请立庙,又不听。立者疑非刘氏。”
唉,可惜啊,往往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实在太骨感……
刘旦与刘泽日夜密谋,他们一面编造伪书散布谣言,说刘弗非武帝亲生,而是由朝中专权的佞臣所立,天下宜共伐之!一面又在燕国招揽死士以充奸党,赋敛铜铁以作甲兵,征募战马以讲射猎,大肆训练车骑、材官等精锐部队。(即与刘泽谋为奸书,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传行郡国,以摇动百姓。旦遂招来郡国奸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驱。郎中侍从者着貂羽,黄金附蝉,皆号侍中。旦从相、中尉以下,勒车骑,发民会围,大猎文安县,以讲士马,须期日。)
对此,郎中韩义等十五位重臣,屡屡进谏刘旦要恪守臣节;结果,却统统被旦哥大刀切了白菜……
韩义死了,但是韩家还留有一子,他就是古代士大夫谦谦君子的形象代言人,后宣帝时的政绩名冠全国魁元的一代循吏——韩延寿。
不该杀的统统死啦死啦的给,该杀的却还统统蹦跶着,一个劲儿嘬雷的旦哥,终于,马上就要嘬上了死……
现在,他苦苦的等待着,等待着与刘泽共同叛乱的约期!
而终于,东方遥远的青州,传来了刘泽的消息……
楼主 絮漩  发布于 2016-09-14 21:55:14 +0800 CST  

楼主:絮漩

字数:1485389

发表时间:2013-11-25 20:3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3 09:15:52 +0800 CST

评论数:1027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