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改革家:曾国藩

自顶!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4 11:26:12 +0800 CST  
1838年,曾国藩与郭嵩焘一起来到京城参加会试。这是曾国藩第三次站在会试考场上了。经过两年的苦读,曾国藩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远远高出两三年前,他感觉自己是时候跨过会试这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门槛了。
礼部会试结束,曾国藩得中第三十八名进士,郭嵩焘没有考中。之后的殿试,曾国藩被取为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虽说是考上了,但曾国藩还是高兴不起来。曾国藩的梦想是进翰林院,但三甲四十二名这个成绩基本上意味着他与翰林院绝缘了。
按照常规,只有排名靠前的进士才能入翰林院。翰林院是国家储备人才的地方。里面的翰林分两种,一种是红翰林,升迁很快,基本上都是六部侍郎和地方按察使以上官职的备选人员。一种是黑翰林,得不到升迁,尚且不如去地方做知县。像曾国藩这样勉强上榜的进士,往往进不了翰林院,而是直接被派到地方去当知县。
曾国藩想:我的这个成绩,就算去参加后来的朝考,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既然进不了翰林院,我还是回去算啦。小小知县,我曾国藩不屑为之。
郭嵩焘得知曾国藩要走,大惊失色,连忙劝他说:“涤生兄,切莫轻举妄动。朝考还没有结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二十多年苦读,不能就这么自我放弃了。我相信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曾国藩听郭嵩焘这么一讲,暂时打消了回家的想法。
正在这时候,改变曾国藩命运的大贵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做劳崇光。劳崇光,湖南善化人,1832年进士。此时任职翰林院编修。
劳崇光这个人,豪爽好客,希望帮助人。他听说家乡有个名叫曾子城的才子因为殿试失利准备放弃朝考,心里很焦急,连忙叫下人前来阻止曾国藩南归,并请曾国藩来他家,一起商讨朝考的事。
奄奄待毙的曾国藩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兴奋不已,连忙跟随劳崇光的下人来到劳崇光住的地方,正式拜见他。
劳崇光和曾国藩叙礼完毕后,对他说:“涤生兄,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仅仅因为殿试有些小挫折,就心灰意冷,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你的殿试成绩虽然略差,但朝考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事在人为嘛!”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4 15:21:50 +0800 CST  
曾国藩听完,眼前一亮,道:“不知辛阶兄(劳崇光,字辛阶)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到子城?”
劳崇光道:“涤生兄熟读历史,应该知道唐朝科考有行卷的风气。”行卷是盛行于唐朝的一种科举习俗。唐代礼部试是不糊名的,应试举子可以先将自己的得意诗作献给达官贵人看,以求他们在看卷过程中优先录取自己。
曾国藩点点头说:“略有所闻。”
劳崇光说:“我的办法,便是仿照唐代的行卷。你的诗文写的很好,我看过。你等下回去,叫下人拿十几部你的诗文集给我,我帮你送给那些达官贵人。要让他们知道,今年会试真正的人才是你曾子城,不是别人。还有,今年会试的主考官穆彰阿穆相,在皇上那儿说话很灵,你有必要专程拜访一下,我给你引见。”
曾国藩说:“我和穆相私下里也见过,他貌似不太看重我曾子城。”
劳崇光听罢,呵呵一笑,道:“你是汉人,又无权无势,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穆相又如何会看重你?不过你放心,我和穆相私交甚好,有我做介绍人,他会对你另眼相看的。事不宜迟,你这就随我去穆府。”
曾国藩点点头,一边吩咐仆人回去取诗文集,一边跟随劳崇光上了马车,前往穆彰阿府邸。
一路上,曾国藩忐忑不安,他心里在想:穆彰阿毕竟是当朝宰相,皇帝面前的红人,他会在意我曾子城吗?为了不出差错,曾国藩不停地向劳崇光打听穆彰阿平时的习俗、政治观点等等。劳崇光都一一作答。最后,劳崇光着重强调了一句:“现在争论得最激烈的,莫过于严禁还是弛禁鸦片的问题。穆相主张弛禁,你在他面前,切莫学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新进士,大放厥词说要严禁鸦片。其他的都没什么,这条最要紧。”
两人说着说着,已经来到了穆彰阿府邸外。穆府的仆人在通报之后,将他们带进了穆彰阿所在客厅。
穆彰阿见是劳崇光做介绍,又见曾国藩一举一动都中规中矩,气度不凡,果然对曾国藩另眼相看起来。宾主之间聊得很开心。
说着说着,穆彰阿果然谈到应该严禁还是弛禁鸦片的问题上来了。曾国藩赶紧将自己早就打好腹稿的支持弛禁的言语全都倒了出来。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4 15:24:37 +0800 CST  
@吉日春雨 77楼 2014-07-24 14:49:33
@廖正华 问候、支持~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4 23:33:55 +0800 CST  
@嘉靖皇帝的末日 76楼 2014-07-24 11:32:03
@廖正华 欣赏好贴。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09:08:57 +0800 CST  
@鼎湖听泉 78楼 2014-07-24 15:05:53
支持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3:52:39 +0800 CST  
@云淡心远 81楼 2014-07-24 16:40:47
沙发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49:48 +0800 CST  
@守阳明 82楼 2014-07-24 19:30:45
板凳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51:15 +0800 CST  
@守阳明 82楼 2014-07-24 19:30:45
板凳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51:15 +0800 CST  
穆彰阿听后,大笑道:“今年新进的这些进士当中,你曾子城的诗文未必是最好的。但是要论起治国之道来,那些人都比不上你曾子城。就像你说的,那些主张严禁鸦片的人,就是存心想把咱们这个好端端的国家拖入战争。像你这样的人才,才取了个三等四十二名,真是太屈才了。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就在皇上面前提提你。朝考你就不必担心了,回去好好准备就是。”
听到穆彰阿的这一番言论,曾国藩的双眼早已涨红了,只见他毕恭毕敬地对穆彰阿一拱手,道:“穆相知遇之恩,子城定当铭记在心!”
“很好,很好。”穆彰阿一边示意曾国藩坐下,一边说。突然,穆彰阿像想到了什么似的,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子城,子城……”
这样嘀咕了大概七八声之后,穆彰阿对曾国藩说:“涤生啊,你这名字不好。子城,子城,不够大气,看这字面意思,人家还以为是一个人被困死在城中了呢。我给你改个名,像你这种人才,以后应当成为国家的藩屏,就取名叫做‘国藩’好了。你看怎么样?”|
曾国藩刚坐到椅子上,听穆彰阿这么一说,立马站起身来,对穆彰阿拱手说道:“谢穆相赐名!”
接着,三个人又聊了好几个时辰。穆彰阿得了曾国藩这么一个见识超群的门生,高兴得很,便留曾国藩、劳崇光吃晚饭。直到午夜时分,曾国藩才回到租住的屋内,将一天的遭遇告诉给了郭嵩焘。
接下来几天,曾国藩闭门不出,一心温习功课,准备朝考。郭嵩焘则每天出去打探消息,看看劳崇光的计策是不是奏效了。
郭嵩焘打探到的消息令曾国藩感到非常兴奋。由于劳崇光的运作,这几天“曾国藩”的名字已经在达官贵人当中传遍了,都说今天新进的进士当中有一个诗文天才,写诗可以媲美李白、杜甫,作文可以比肩韩愈、柳宗元,反正是吹得天花乱坠。郭嵩焘还听说,连道光皇帝都知道“曾国藩”这个名字了。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53:44 +0800 CST  
穆彰阿听后,大笑道:“今年新进的这些进士当中,你曾子城的诗文未必是最好的。但是要论起治国之道来,那些人都比不上你曾子城。就像你说的,那些主张严禁鸦片的人,就是存心想把咱们这个好端端的国家拖入战争。像你这样的人才,才取了个三等四十二名,真是太屈才了。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就在皇上面前提提你。朝考你就不必担心了,回去好好准备就是。”
听到穆彰阿的这一番言论,曾国藩的双眼早已涨红了,只见他毕恭毕敬地对穆彰阿一拱手,道:“穆相知遇之恩,子城定当铭记在心!”
“很好,很好。”穆彰阿一边示意曾国藩坐下,一边说。突然,穆彰阿像想到了什么似的,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子城,子城……”
这样嘀咕了大概七八声之后,穆彰阿对曾国藩说:“涤生啊,你这名字不好。子城,子城,不够大气,看这字面意思,人家还以为是一个人被困死在城中了呢。我给你改个名,像你这种人才,以后应当成为国家的藩屏,就取名叫做‘国藩’好了。你看怎么样?”|
曾国藩刚坐到椅子上,听穆彰阿这么一说,立马站起身来,对穆彰阿拱手说道:“谢穆相赐名!”
接着,三个人又聊了好几个时辰。穆彰阿得了曾国藩这么一个见识超群的门生,高兴得很,便留曾国藩、劳崇光吃晚饭。直到午夜时分,曾国藩才回到租住的屋内,将一天的遭遇告诉给了郭嵩焘。
接下来几天,曾国藩闭门不出,一心温习功课,准备朝考。郭嵩焘则每天出去打探消息,看看劳崇光的计策是不是奏效了。
郭嵩焘打探到的消息令曾国藩感到非常兴奋。由于劳崇光的运作,这几天“曾国藩”的名字已经在达官贵人当中传遍了,都说今天新进的进士当中有一个诗文天才,写诗可以媲美李白、杜甫,作文可以比肩韩愈、柳宗元,反正是吹得天花乱坠。郭嵩焘还听说,连道光皇帝都知道“曾国藩”这个名字了。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53:44 +0800 CST  
郭嵩焘性格急躁,毫无城府,说话经常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然而曾国藩听完后,只冷冷地说了一句:“皇上知道我的名字,那么穆相就可以进言了。”
到了朝考那天,曾国藩准备充分,文章做得很好。本来他被取为第三名,但道光皇帝看到试卷后,想起这个“曾国藩”就是前些天传得沸沸扬扬的诗文天才,连首相穆彰阿都称赞他,于是,皇帝朱笔一挥,将曾国藩的第三名改为第二名。曾国藩也因此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一直以来,曾国藩的梦想就是当翰林,此刻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就这样,在老乡劳崇光、恩师穆彰阿的帮助下,曾国藩成功地实现了从殿试三等第四十二名到朝考第二名的惊天大逆转,一条官场的康庄大道已经展现在二十八岁的曾国藩面前。(第一章完)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55:45 +0800 CST  
郭嵩焘性格急躁,毫无城府,说话经常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然而曾国藩听完后,只冷冷地说了一句:“皇上知道我的名字,那么穆相就可以进言了。”
到了朝考那天,曾国藩准备充分,文章做得很好。本来他被取为第三名,但道光皇帝看到试卷后,想起这个“曾国藩”就是前些天传得沸沸扬扬的诗文天才,连首相穆彰阿都称赞他,于是,皇帝朱笔一挥,将曾国藩的第三名改为第二名。曾国藩也因此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一直以来,曾国藩的梦想就是当翰林,此刻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就这样,在老乡劳崇光、恩师穆彰阿的帮助下,曾国藩成功地实现了从殿试三等第四十二名到朝考第二名的惊天大逆转,一条官场的康庄大道已经展现在二十八岁的曾国藩面前。(第一章完)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4:55:45 +0800 CST  
@云淡心远 91楼 2014-07-25 15:36:13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7:11:55 +0800 CST  
@云淡心远 91楼 2014-07-25 15:36:13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7:11:55 +0800 CST  
@廖正华 90楼 2014-07-25 14:55:45
郭嵩焘性格急躁,毫无城府,说话经常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然而曾国藩听完后,只冷冷地说了一句:“皇上知道我的名字,那么穆相就可以进言了。”
到了朝考那天,曾国藩准备充分,文章做得很好。本来他被取为第三名,但道光皇帝看到试卷后,想起这个“曾国藩”就是前些天传得沸沸扬扬的诗文天才,连首相穆彰阿都称赞他,于是,皇帝朱笔一挥,将曾国藩的第三名改为第二名。曾国藩也因此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一......
-----------------------------
@嘉靖皇帝的末日 92楼 2014-07-25 15:58:35
关注精品。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7:12:36 +0800 CST  
@廖正华 90楼 2014-07-25 14:55:45
郭嵩焘性格急躁,毫无城府,说话经常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然而曾国藩听完后,只冷冷地说了一句:“皇上知道我的名字,那么穆相就可以进言了。”
到了朝考那天,曾国藩准备充分,文章做得很好。本来他被取为第三名,但道光皇帝看到试卷后,想起这个“曾国藩”就是前些天传得沸沸扬扬的诗文天才,连首相穆彰阿都称赞他,于是,皇帝朱笔一挥,将曾国藩的第三名改为第二名。曾国藩也因此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一......
-----------------------------
@嘉靖皇帝的末日 92楼 2014-07-25 15:58:35
关注精品。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5 17:12:36 +0800 CST  
@守阳明 101楼 2014-07-25 18:21:28
翻页 呵呵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6 16:52:29 +0800 CST  
@云淡心远 102楼 2014-07-26 14:48:44
支持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6 16:53:03 +0800 CST  
第二章 人脉决定高度:曾国藩的“北漂”生涯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是中国百年屈辱近代史的开端。在此之前,骄傲自大的中国士大夫一向喜欢宣称中国是上国,周围的小国都是蛮夷,必须臣服于中国这个所谓的世界中心。然而,在1840年开始的这场充满血腥的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无论是满洲铁骑,还是绿营精兵,在来自遥远小岛上的英国人造的坚船利炮面前,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这对当时的士大夫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而近代化的新观念还需要许多年才能深入精英阶层的头脑中。
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内部就鸦片泛滥、白银外流一事,就有所谓的严禁派和弛禁派之争。严禁派主张采取一切措施,甚至不惜一战,也要一次性彻底根除烟患。弛禁派主张暂缓禁烟,允许内地人民自由种植罂粟提炼鸦片,以对抗英国的鸦片输入,减少白银外流。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原来的严禁派就变成了主战派,而弛禁派就变成了妥协派。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而妥协派的代表人物正是曾国藩的恩师穆彰阿。
考虑到此时的曾国藩和穆彰阿的密切关系,我们在考察曾国藩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态度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穆彰阿的影响。
总的来说,曾国藩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期初,他和一般中国人一样,对英国的侵略感到很愤懑,相信中国军队能够迅速击败侵略者。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向北进犯。5月18日,攻陷战略要地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又发起吴淞战役,江南提督陈化成阵亡。此后,英军沿着长江向西进犯,妄图切断中国内陆交通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
曾国藩在6月5日给祖父母的信中说:“英国人去年攻占宁波府和定海、镇海两县,今年退出宁波,攻占乍浦,真是太可恨了。京城人心安定,就像没事的时候一样。看来,这些英国人很快就会被我们彻底消灭的。”可见,这时候的曾国藩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充满自信的,并没有料到日后的惨败。这基本上就是议和之前曾国藩对鸦片战争的态度,其中并没有透露出任何妥协求和的意味。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6 18:07:36 +0800 CST  

楼主:廖正华

字数:177801

发表时间:2014-07-18 00: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10 16:57:13 +0800 CST

评论数:39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