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改革家:曾国藩

@河西铁匠 52楼 2014-07-21 18:42:52
新周新气象,新周送新鼎~~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1 20:53:23 +0800 CST  
湘军兵败岳州后,左宗棠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评价曾国藩说:“涤公才短,麾下又无勤恳有条理之人,前自岳州归后,弟无三日不过其军絮聒之。伊却肯听话,所以诸事尚有几分。”
田家镇大捷后,湘军上下充满骄傲自满的情绪,左宗棠致信曾国藩,提醒他要冷静沉着,提防太平军反击。曾国藩没有听他的话。左宗棠在给朋友的信中抱怨曾国藩说:“颇露娇愎之气,弟数与书而不一答,盖嫌其太直也。”事实证明,左宗棠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曾国藩在此后不久即兵败湖口。
投身曾国藩之前,左宗棠批评起曾国藩用兵来毫不留情,成为曾国藩的部将后,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军事谋略虽然不敢公开嘲讽,但在给亲朋的信中,仍然经常流露出轻蔑的态度。
早在1860年初,左宗棠就建议曾国藩“先以偏师谋取吴越”。曾国藩却坚持“稳扎稳打”的方法,拒绝这一建议,进驻皖南万山丛中的祁门。左宗棠虽然没有公开批评,却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流露出轻蔑之色:“涤公于我极亲信,毫无间言。唯才略太欠,自入窘乡,恐终非戡乱之人。”
带兵入浙脱离曾国藩羽翼之后,左宗棠开始接二连三地与曾国藩争论军事谋略。他认为曾国藩用兵太过呆滞,对自己的限制太多,在信中经常抱怨曾国藩。随着自己羽翼日渐丰满,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批评也越来越直接。在给骆秉章的信中,他说:“涤相于兵机,每苦钝滞,而筹饷亦非所长,近日议论多有不合。只以大局为重,不能不勉为将顺,然以难矣。”将曾国藩贬低得一文不值。
可以说,这种天生才气的差距及由此而带来的性格差异,是导致曾国藩、左宗棠长期矛盾的重要原因。曾国藩和王錱的矛盾,也主要是由这一原因所导致的。
曾国藩虽然天资一般,但他很明白“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这是他最终超出一般人的重要原因。即以青少年时期读书这件事来说,曾国藩的刻苦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曾国藩强调读书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恒”字诀和“耐”字诀。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16:33:52 +0800 CST  
湘军兵败岳州后,左宗棠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评价曾国藩说:“涤公才短,麾下又无勤恳有条理之人,前自岳州归后,弟无三日不过其军絮聒之。伊却肯听话,所以诸事尚有几分。”
田家镇大捷后,湘军上下充满骄傲自满的情绪,左宗棠致信曾国藩,提醒他要冷静沉着,提防太平军反击。曾国藩没有听他的话。左宗棠在给朋友的信中抱怨曾国藩说:“颇露娇愎之气,弟数与书而不一答,盖嫌其太直也。”事实证明,左宗棠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曾国藩在此后不久即兵败湖口。
投身曾国藩之前,左宗棠批评起曾国藩用兵来毫不留情,成为曾国藩的部将后,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军事谋略虽然不敢公开嘲讽,但在给亲朋的信中,仍然经常流露出轻蔑的态度。
早在1860年初,左宗棠就建议曾国藩“先以偏师谋取吴越”。曾国藩却坚持“稳扎稳打”的方法,拒绝这一建议,进驻皖南万山丛中的祁门。左宗棠虽然没有公开批评,却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流露出轻蔑之色:“涤公于我极亲信,毫无间言。唯才略太欠,自入窘乡,恐终非戡乱之人。”
带兵入浙脱离曾国藩羽翼之后,左宗棠开始接二连三地与曾国藩争论军事谋略。他认为曾国藩用兵太过呆滞,对自己的限制太多,在信中经常抱怨曾国藩。随着自己羽翼日渐丰满,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批评也越来越直接。在给骆秉章的信中,他说:“涤相于兵机,每苦钝滞,而筹饷亦非所长,近日议论多有不合。只以大局为重,不能不勉为将顺,然以难矣。”将曾国藩贬低得一文不值。
可以说,这种天生才气的差距及由此而带来的性格差异,是导致曾国藩、左宗棠长期矛盾的重要原因。曾国藩和王錱的矛盾,也主要是由这一原因所导致的。
曾国藩虽然天资一般,但他很明白“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这是他最终超出一般人的重要原因。即以青少年时期读书这件事来说,曾国藩的刻苦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曾国藩强调读书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恒”字诀和“耐”字诀。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16:33:52 +0800 CST  
普通人读书,往往努力一段时间后就筋疲力尽,不再继续。曾国藩则不一样,每当精神颓废想要睡觉的时候,他就调动起“刚猛”精神与自己的本我“血战”。曾国藩说“有恒为作圣之基”,又在家书中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除了“恒”字诀外,曾国藩读书还有一“耐”字诀。曾国藩说:“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今天弄不明白明天再弄,今年弄不明白明年再弄,不弄明白决不罢休。
曾国藩就是凭借着“恒”字诀和“耐”字诀,读遍了经史子集,最终不仅考上了进士,而且成为了大学问家。即便没有后来的事功,曾国藩也将以理学家以及诗人、散文家而留名青史。
1833年,曾国藩在考了许多次之后,终于通过科举考试的最低一层筛选,成为一名秀才。这一年,曾国藩二十三岁。人们联想到他的资质一般以及他考上无数次才考取秀才,都认为他的命运将会和他的父亲曾麟书一样,考上秀才就到了顶峰了。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曾国藩让那些小看他的人大为惊叹。他成了湘乡曾氏第一个举人,又进一步成了湖南曾氏第一个进士。或许,天资不等于未来真的是一句真理。
1834年,曾国藩入读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当时湖南最好的学府,湖湘英才的汇聚之地。曾国藩在这里认识到了许多能力出众的朋友,通过与这些朋友的切磋学习,曾国藩的视野大为扩展,从此进入了一个迅速上升的高潮期。
为了弥补曾国藩在岳麓书院的学习生涯几乎是一片空白的遗憾,后人又给曾国藩编造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据传,曾国藩在岳麓书院求学的时候,和另外一位同学共住一屋。那位同学心胸狭窄,性情还很浮躁。
这一天,天气阴雨,屋子里光线很暗淡。非常喜欢读书的曾国藩不愿浪费时光,将自己的书桌搬到窗户边,这里光线稍微好一点。搬好后,曾国藩便坐在书桌旁,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
“曾子城(曾国藩原名曾子城)!你给我过来!”一声巨大的叫喊突然打破了房屋的寂静,将曾国藩从书本之中拉回了现实。发出这声叫喊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的那位同学。此刻他正斜躺在床上看书。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16:36:02 +0800 CST  
普通人读书,往往努力一段时间后就筋疲力尽,不再继续。曾国藩则不一样,每当精神颓废想要睡觉的时候,他就调动起“刚猛”精神与自己的本我“血战”。曾国藩说“有恒为作圣之基”,又在家书中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除了“恒”字诀外,曾国藩读书还有一“耐”字诀。曾国藩说:“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今天弄不明白明天再弄,今年弄不明白明年再弄,不弄明白决不罢休。
曾国藩就是凭借着“恒”字诀和“耐”字诀,读遍了经史子集,最终不仅考上了进士,而且成为了大学问家。即便没有后来的事功,曾国藩也将以理学家以及诗人、散文家而留名青史。
1833年,曾国藩在考了许多次之后,终于通过科举考试的最低一层筛选,成为一名秀才。这一年,曾国藩二十三岁。人们联想到他的资质一般以及他考上无数次才考取秀才,都认为他的命运将会和他的父亲曾麟书一样,考上秀才就到了顶峰了。然而,接下来的几年,曾国藩让那些小看他的人大为惊叹。他成了湘乡曾氏第一个举人,又进一步成了湖南曾氏第一个进士。或许,天资不等于未来真的是一句真理。
1834年,曾国藩入读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当时湖南最好的学府,湖湘英才的汇聚之地。曾国藩在这里认识到了许多能力出众的朋友,通过与这些朋友的切磋学习,曾国藩的视野大为扩展,从此进入了一个迅速上升的高潮期。
为了弥补曾国藩在岳麓书院的学习生涯几乎是一片空白的遗憾,后人又给曾国藩编造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据传,曾国藩在岳麓书院求学的时候,和另外一位同学共住一屋。那位同学心胸狭窄,性情还很浮躁。
这一天,天气阴雨,屋子里光线很暗淡。非常喜欢读书的曾国藩不愿浪费时光,将自己的书桌搬到窗户边,这里光线稍微好一点。搬好后,曾国藩便坐在书桌旁,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
“曾子城(曾国藩原名曾子城)!你给我过来!”一声巨大的叫喊突然打破了房屋的寂静,将曾国藩从书本之中拉回了现实。发出这声叫喊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的那位同学。此刻他正斜躺在床上看书。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16:36:02 +0800 CST  
@云淡心远 55楼 2014-07-22 14:36:34
支持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16:37:15 +0800 CST  
@吉日春雨 56楼 2014-07-22 15:54:49
@廖正华 大鼎佳作~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16:37:59 +0800 CST  
@守阳明 61楼 2014-07-22 17:35:31
顶起大作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20:10:49 +0800 CST  
@嘉靖皇帝的末日 62楼 2014-07-22 17:45:48
@廖正华 欣赏好贴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2 20:11:25 +0800 CST  
@众端汇智 65楼 2014-07-23 02:01:42
楼主是唐浩明的学生吗?

-----------------------------
不是。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6:54:59 +0800 CST  
曾国藩将书放下,看了看那位同学,问道:“何事?”
“你把桌子摆到那,把我的光线全挡了,叫我怎么看书!”那同学喝道。
曾国藩听罢,二话不说,默默地将桌子搬回原处,然后依旧在暗淡的光线下看书。
又有一天晚上,曾国藩读书兴致很高,他的那位同学已经睡着了,而他依旧点着油灯,挑灯夜读。读着读着,便发出声响来。读书要高声朗读,这是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但刚才他为了不影响同学休息,没有读出声。此刻,他读到精彩处,浑然忘记了同学的存在,发出了声响。
“曾子城,你还叫不叫人睡觉啊!白天读书不努力,晚上却到这里唧唧歪歪,吵死了!”曾国藩正读到精彩处,神采奕奕,突然被他同学的这一声呵斥所打断,毫不扫兴。
曾国藩想了想,觉得是自己不对,于是压低了声音读,希望能够得到同学的谅解。
这样过了一会,那位同学的呵斥声又来了:“曾子城,别读了!你再读也中不了举!灯光耀眼得很,我睡不着!”
曾国藩听罢,深深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心想:多好的时光啊,不能读书,可惜,可惜!过了一会儿,他轻轻地将书本合上,吹灭油灯,也爬到床上。但他仍忘不了书本,依旧默念书中的内容,检查自己是不是真的背熟了,就这样直到深夜才睡去。
不久以后,湖南乡试举行,曾国藩延续好运气,考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在二十四的年纪就已经超过了他父亲曾麟书的成就。
许多同学得知曾国藩中举之后,都前来祝贺。与曾国藩同住一屋的那位同学因为自己名落孙山,本来心情就很沮丧,现在又看到这么多人前来祝贺曾国藩,那嫉妒心就上来了,当即指着曾国藩骂道:“都赖你,弄得我中不了举!这房间的风水本是我一个人的,都被你抢了去!”
那些前来道贺的同学们听他这么一说,都替曾国藩不平。其中有一个对他俩矛盾的由来比较了解的同学就责问曾国藩的室友说:“子城的书桌按照你的吩咐早已搬回了原处,怎么就抢了你的风水了?”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01:39 +0800 CST  
曾国藩的室友一听,更加暴跳如雷,吼道:“我的风水就是被他抢去了,不然我怎么会不中举?”
前来道贺的同学一听,更加气愤不平。然而,曾国藩却依旧泰然自若。只见他含着微笑,对那位室友说:“我马上就要离开岳麓书院了,这间房子就留给你一个人住。风水还是在的,你放心!老兄我祝你下次旗开得胜!”
曾国藩的慷慨大度令那位室友觉得很尴尬,于是他主动向曾国藩赔了不是,两人又重新和好如初。
岳麓书院的山长听说这件事以后,夸奖曾国藩说:“曾子城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胸襟,以后定当成为国之栋梁!”
这个故事和我前面所讲的几个故事一样,故事的编造者也将曾国藩日后的某些特质加到了这个故事中。这个特质,就是曾国藩所称的“忍”字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掉牙,和血吞”。这个思想是曾国藩哲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错的。但曾国藩是不是在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思想呢?答案不是肯定的。结合我们普通人的情况以及曾国藩日后的行为,我们更应该相信,此时的曾国藩或许还没有这么老成。
这一年的第二年,也就是1835年,是清朝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年份。曾国藩自中举以后,就一直在准备北上会试。正是在这段时期内,曾国藩认识了对他日后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位朋友,那就是刘蓉。
刘蓉,湖南湘乡人。1816年生,小曾国藩五岁。他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不愁吃穿。从小聪明好学,但是性格孤傲,不肯做大家都趋之若鹜的事,尤其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
刘蓉的父亲刘振宗也是一位思想开明的人士,他不强迫刘蓉参加科考,他最关心的是刘蓉有没有真才实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刘蓉从小就注重将学问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善于利用历史经验教训来解决实际问题。
1834年,刘蓉就读于岳麓书院,在这里结识了曾国藩以及日后曾国藩的另一位重要朋友郭嵩焘。当然,此时的曾国藩和郭嵩焘还不认识,他们日后的交往乃至结成生死之交,都是刘蓉促成的。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03:59 +0800 CST  
曾国藩的室友一听,更加暴跳如雷,吼道:“我的风水就是被他抢去了,不然我怎么会不中举?”
前来道贺的同学一听,更加气愤不平。然而,曾国藩却依旧泰然自若。只见他含着微笑,对那位室友说:“我马上就要离开岳麓书院了,这间房子就留给你一个人住。风水还是在的,你放心!老兄我祝你下次旗开得胜!”
曾国藩的慷慨大度令那位室友觉得很尴尬,于是他主动向曾国藩赔了不是,两人又重新和好如初。
岳麓书院的山长听说这件事以后,夸奖曾国藩说:“曾子城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胸襟,以后定当成为国之栋梁!”
这个故事和我前面所讲的几个故事一样,故事的编造者也将曾国藩日后的某些特质加到了这个故事中。这个特质,就是曾国藩所称的“忍”字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掉牙,和血吞”。这个思想是曾国藩哲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错的。但曾国藩是不是在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思想呢?答案不是肯定的。结合我们普通人的情况以及曾国藩日后的行为,我们更应该相信,此时的曾国藩或许还没有这么老成。
这一年的第二年,也就是1835年,是清朝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年份。曾国藩自中举以后,就一直在准备北上会试。正是在这段时期内,曾国藩认识了对他日后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位朋友,那就是刘蓉。
刘蓉,湖南湘乡人。1816年生,小曾国藩五岁。他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不愁吃穿。从小聪明好学,但是性格孤傲,不肯做大家都趋之若鹜的事,尤其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
刘蓉的父亲刘振宗也是一位思想开明的人士,他不强迫刘蓉参加科考,他最关心的是刘蓉有没有真才实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刘蓉从小就注重将学问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考查,善于利用历史经验教训来解决实际问题。
1834年,刘蓉就读于岳麓书院,在这里结识了曾国藩以及日后曾国藩的另一位重要朋友郭嵩焘。当然,此时的曾国藩和郭嵩焘还不认识,他们日后的交往乃至结成生死之交,都是刘蓉促成的。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03:59 +0800 CST  
当时,曾国藩正在准备来年的会试,几乎所有的人都盼望曾国藩能够会试告捷,为湘乡争光,只有刘蓉规劝曾国藩不要再考了,建议他和自己一起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学问。当然,此刻的曾国藩功名心很强,是不会听他的。
1835年的会试,曾国藩没能延续前两年的好运气,最终落第。因为第二年,也就是1836年有恩科会试,所以曾国藩留在了京城,准备来年再考。然而,来年的会试,曾国藩还是没考中。日后的湘军大帅、比曾国藩还小一岁的胡林翼正是这一科的进士。
连续两次会试都没考中,曾国藩只得离开京城回家。不过这次,曾国藩并没有走从北京到河南周家口,再到湖北汉口坐船回湖南的这条正常路径,而是绕道江宁(今江苏南京),溯江而上回湖南。
当曾国藩来到江苏睢宁县的时候,身上的银子已经不多了。正好当时的睢宁知县易作梅是湘乡人,曾国藩前去拜访、求援。易作梅听说有家乡才子前来拜访,非常高兴,盛情款待了他。当曾国藩向他诉说出自己的难处后,易作梅非常慷慨地借给他一百两白银。
曾国藩得了银子,准备回家。当他经过江宁的时候,在书肆中看到一部装帧非常精美的《二十三史》,标价一百两。
当时的江南江宁、扬州一带,出版印刷业非常发达,古籍善本大都出自那里。像曾国藩看中的这个版本的《二十三史》,别说长沙买不到,武昌买不到,就是京城都未必买得到,即便有买,价格也是翻了几倍的。如果错过这次的话,下次再想这么便宜地买到这样的好书可就难了。
曾国藩很想买下这套书。但是,如果买书的话,他刚刚借到手的一百两可就又花出去了,怎么回家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曾国藩是个典型的书痴,他想狠下心来不买,却又实在舍不得这套好书,忍不住前去抚摸。他想买下来,却又担心回不了家。一连几天,曾国藩都下定不了决心,在那书肆外面徘徊。
最后,曾国藩终于痛下决心,将自己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放到当铺当了,换得几十两白银,回家的路费是足够了。曾国藩这才将那一百两白银往那书肆的柜台上一摆,在众多读书人艳羡的目光中搬走了那套《二十三史》。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07:06 +0800 CST  
重新回到老家的曾国藩,除了这套《二十三史》之外,什么都没剩下了。不仅考试没考上,银子全花光,身上值钱的东西也都没有了。
虽然是在京城生活了将近两年,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算是见了大世面了,但曾国藩没敢大肆宣扬。他担心,父亲曾麟书知道他用一百两白银买书,会狠狠地教训他。毕竟节俭是曾家家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一百两白银对于当时的曾家来说也确实不是小数目。他在想,如何向父亲交待。
出乎曾国藩的意料,曾麟书在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不但没有责备曾国藩,反而对他说:“宽一啊,你喜欢读书,这很好。你要买书,我也支持。只是这些书啊,你要给我圈点一遍。不然你就是不孝。”
曾国藩听后,非常感动,发誓要努力读书,一定要考中进士,不让父亲的心血不流。
这之后的两年,曾国藩都在准备1838年的会试。在这期间,通过刘蓉的介绍,曾国藩认识了一位重要的朋友,那就是郭嵩焘。
郭嵩焘,湖南湘阴人。1818年生,小曾国藩七岁。和刘蓉一样,郭嵩焘也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
尽管郭嵩焘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人都没有走上读书做官的道路,也没有成为著名的学者,但他的父亲还是想把他送去多读点书。于是,郭嵩焘自幼受到过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由于他聪明好学,进取心非常强烈,所以很快就脱颖而出。
1835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在父亲的积极支持下,他考入岳麓书院,期间他结识了刘蓉、曾国藩、左宗棠等朋友。
郭嵩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刻苦日励、淳朴忠厚以及诚实守信的品质,令曾国藩很佩服。郭嵩焘在1837年中举之后,曾国藩与他约定,一起前往北京参加1838年的会试。
对于曾国藩的邀请,郭嵩焘自然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然而,刘蓉却坚决反对郭嵩焘参加会试。他像三年前劝说曾国藩一样劝说郭嵩焘,但郭嵩焘也没有听他的。
曾国藩一生有许多的朋友,但真正算得上生死之交的,就只有刘蓉、郭嵩焘两位。曾、郭、刘三人在长沙的相识,就相当于《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虽然刘蓉、郭嵩焘不能像关羽、张飞那样替曾国藩冲锋陷阵,但这两人对于曾国藩日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太关键了。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10:10 +0800 CST  
@云淡心远 66楼 2014-07-23 15:58:35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24:10 +0800 CST  
@云淡心远 66楼 2014-07-23 15:58:35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24:10 +0800 CST  
@吉日春雨 67楼 2014-07-23 16:08:58
@廖正华 力顶美文~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24:40 +0800 CST  
@吉日春雨 67楼 2014-07-23 16:08:58
@廖正华 力顶美文~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17:24:40 +0800 CST  
@守阳明 73楼 2014-07-23 17:34:51
赶上直播了 呵呵
-----------------------------
谢谢!
楼主 廖正华  发布于 2014-07-23 20:47:58 +0800 CST  

楼主:廖正华

字数:177801

发表时间:2014-07-18 00:2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10 16:57:13 +0800 CST

评论数:39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