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_汗血宝马_ 2015-07-21 16:48:51
小霸王死前没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
记得这话是小霸王的母亲说的吧。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1 17:48:47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1781楼 2015-07-21 17:48
@_汗血宝马_ 2015-07-21 16:48:51
小霸王死前没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
记得这话是小霸王的母亲说的吧。
-----------------------------
@月涌大江2015 2015-07-21 22:36:05
小霸王母亲说的是,让权主公把公瑾当亲哥哥一样看待﹏
-----------------------------
受教了!
鞠躬!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1 22:59:47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32楼 2015-04-09 23:38
丹杨兵第一次登上三国这个大舞台的时间,可以追溯至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九月。当时,郡民众起事,围攻城池,杀戮官吏,当地太守陈夤组织驻军给予还击,并成功地镇压了暴乱。数年后会籍郡妖贼许昌造反,陈夤又率领本地丹杨兵参加进剿,大获全胜。黄巾暴乱期间,大将军何进知道丹杨素出精兵,便专门委派部下毋丘毅前往当地征募军士,以御黄巾。后来徐州的黄巾力量曾一度极为猖獗,朝廷拜丹杨人陶谦为徐州刺史,专门负责讨伐,而陶谦就是凭借自己从丹杨带去的一支精兵击败了黄巾,安定了徐州,遂成为雄霸一方的势力派。到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
-----------------------------
@真实的阿诺 2015-07-22 06:07:26
其(曹操)遭陶谦杀戮,掠走财物。是陶谦干的还是他手下干的?三国演义说是陶手下人见钱起了歹心把曹嵩一干人杀了。

-----------------------------
这个事儿嘛,曹操找陶谦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无论是陶谦手下人干的,还是陶谦自己干的,被害者总归会找陶谦理论的,就比如某人被狗咬了,无论哪只狗是主观要咬人还是受其主人指令去咬人,被咬者肯定是会找狗的主人,而不是找狗索赔,对吧。
如果是陶谦干的,找他名正言顺,如果是他的手下干的,即使陶谦不知道,也逃脱不了干系,毕竟领导责任摆在那里。
个人估计,应该是陶谦干的。因为您想想,如果没有他的授意,他的手下会在自己的地盘上明目张胆地杀人越货吗?要知道被杀人越货的可是毗邻左右的一方群雄,如果是他的手下单方面行为,干了以后难道不怕曹操找上门来?所以只有得到了领导的指示,感觉即使杀人越货也有领导背着,陶谦的手下才敢行事。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11:33:21 +0800 CST  
@扁舟湖上行 2015-07-22 07:37:30


-----------------------------
多有文学水平~!
一个“嗯”字代表了万千意思。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11:38:45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32楼 2015-04-09 23:38
丹杨兵第一次登上三国这个大舞台的时间,可以追溯至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九月。当时,郡民众起事,围攻城池,杀戮官吏,当地太守陈夤组织驻军给予还击,并成功地镇压了暴乱。数年后会籍郡妖贼许昌造反,陈夤又率领本地丹杨兵参加进剿,大获全胜。黄巾暴乱期间,大将军何进知道丹杨素出精兵,便专门委派部下毋丘毅前往当地征募军士,以御黄巾。后来徐州的黄巾力量曾一度极为猖獗,朝廷拜丹杨人陶谦为徐州刺史,专门负责讨伐,而陶谦就是凭借自己从丹杨带去的一支精兵击败了黄巾,安定了徐州,遂成为雄霸一方的势力派。到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
-----------------------------
@真实的阿诺 2015-07-22 06:07:26
其(曹操)遭陶谦杀戮,掠走财物。是陶谦干的还是他手下干的?三国演义说是陶手下人见钱起了歹心把曹嵩一干人杀了。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2 11:33:21
这个事儿嘛,曹操找陶谦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无论是陶谦手下人干的,还是陶谦自己干的,被害者总归会找陶谦理论的,就比如某人被狗咬了,无论哪只狗是主观要咬人还是受其主人指令去咬人,被咬者肯定是会找狗的主人,而不是找狗索赔,对吧。
如果是陶谦干的,找他名正言顺,如果是他的手下干的,即使陶谦不知道,也逃脱不了干系,毕竟领导责任摆在那里。
个人估计,应该是陶谦干的。因为您想想,......
-----------------------------
@_汗血宝马_ 2015-07-22 11:56:34
陶谦手下的那条狗是疯狗,他自己控制不了的,并且他授意手下截杀老曹有啥好处呀?曹操正需要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过来徐州搞事呢,这事等于帮了曹操,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疯狗乱咬人(本来就是一群黄巾贼,见钱起意太正常了),把自己主子也给搭进去了。
-----------------------------
我个人观点还是倾向于是陶谦干的。毕竟一个领导者,是难以容忍不听指挥的部下的,陶谦如果连控制自己部下的能力都没有,我们就应该怀疑他能不能做上徐州的最高交椅了。
将心比心,别说是在三国这样非常时期,乱世,即使是平时,咱们单位里遇到不听话的人,领导也早就整掉他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12:21:32 +0800 CST  
@扁舟湖上行 2015-07-22 07:37:30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2 11:38:45
多有文学水平~!
一个“嗯”字代表了万千意思。
-----------------------------
@扁舟湖上行 2015-07-22 12:31:55
哈哈,只代表我早上来过哈哈。

-----------------------------
哈哈,来捡了几个矿泉水瓶就走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12:53:20 +0800 CST  
@我家华华 2015-07-22 13:13:25
吴国,在三国里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13:33:15 +0800 CST  
@sinoz87 2015-07-22 14:50:53
三国志5的人物头像,赞~
-----------------------------
又是一位同好!!!

个人觉得三国志系列游戏中,感觉最亲切的就是三国志5的人物头像了。因为这款游戏的3.4.5代的人物头像都是取材自中国漫画小儿书里的形象,看起来一眼就清楚谁是谁,如果说3代4代的头像还因为像素原因比较粗劣的话,在256色下的5代头像已经是最好的了,以后6代之后的人物就开始有所不同了,如曹操的。

还是很怀念5代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16:05:06 +0800 CST  
@月涌大江2015 2015-07-20 23:26:54
孙氏宗亲有人反了﹏公瑾带兵回来了﹏不过我始终认为他是接到过阿策,或者是权主公密令的﹏
-----------------------------
@源原_ 2015-07-21 09:02:55
看法一致~
另外长史貌似不是郡府职官,而是将军幕府职官吧~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1 09:14:00
哦?
那么请教一下,愿闻其详啊~~~!!!
-----------------------------
@源原_ 2015-07-21 10:03:53
噗,压根不懂,官职爵位这些东西我一向搞不清,不知闹过多少笑话。孙策又是讨逆将军又是会稽太守又是吴侯的,张昭这个长史到底算他哪个系统的长史我真的搞不清啊。郡府长史的话,孙策作为会稽太守,张昭是不是应该和虞翻这个功曹一样去会稽呆着啊。另外我也搞不清楚孙策这个杂号讨逆将军在汉末那个什么都乱七八糟的世道有没有开府资格。请懂的人教我呗!
-----------------------------
@源原_ 2015-07-21 16:23:45
发现了一个点,《三国志·张昭传》: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裴松之注引《吴书》曰:是时天下分裂,……权每出征,留昭镇守,领幕府事。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1 17:46:22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长史就是将军府的属吏了?
可是,没听说过一个区区的杂号将军也能开幕的。
又不是骠骑将军或大将军这样的实质性将军。
-----------------------------
@源原_ 2015-07-22 09:12:03
是哦,我也很疑惑,可是“幕府”一词并不是仅仅出现在这一处,《三国志·陆逊传》:孙权为将军,(陆)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
-----------------------------
@刘绪国 2015-07-22 19:24:42
我以为“幕府”是日本专有的呢
-----------------------------
日本是学中国,古代他们学中国很多很多方面的东西。

所谓的幕府,在中国古代就是有将军号的人就可以设幕府。同理,日本的幕府也一样,不过他们只有一个幕府,开幕的人被称为“征夷大将军”,也就是日本实际的统治者。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20:43:59 +0800 CST  
--------------------续正文---------------------------

最先发难的,是驻扎于吴郡乌程县的定武中郎将孙暠。孙暠是孙坚之弟孙静的长子,作为孙策的从兄,他始终认为自己不比孙贲或孙辅差,理应和这两个堂兄弟一样,贵拜太守之位,所以得知孙策的死讯后,孙暠马上蠢蠢欲动起来,经过一番准备,他悍然率部南下,计划趁会稽空虚无备之际突袭之,而后割据为王,与孙权分庭抗礼。

眼看一场兄弟间的战争就要爆发,这时幸得虞翻又一次挺身而出,他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一己之力成功地化解了这次危机。

原来,获悉乌程驻军出现的异动后,鉴于时间紧迫,虞翻没有先循例向上汇报,而是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即刻动身赶赴会稽,到达后又马上动员和组织当地军民争分夺秒加固城防,提前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把一切都布置好了以后,他才只身前往孙暠所部,向其陈说利害,心知会稽已经有了防范,孙暠均衡再三,不得不取消原计划,撤军返回驻地。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三国第一运动健将”的脚力,虞翻及时制止了一起叛乱(未遂)事件。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以孙权为核心的新一届江东领导集体,仍将会面临接踵爆发的一连串军事叛乱。

于是,如何处理好这类棘手的问题,也就成了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孙权所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或者说,这等于就是一道考验其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命题。

而之前表现一直差强人意的他,又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呢?

-------------------还有一更------------------------------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21:25:00 +0800 CST  

----------------------续正文--------------------------------

第二章 平叛与纳贤


孙权虽是受命于动荡之际,但我们也不应低估了他的才能!

诚然,就江东众将看来,这位新主公的性格也许过于温和,且军事方面的才能比较有限,可是温和不代表懦弱,更不是毫无主见。事实上,若要论及对政务的处理能力和熟练程度,众多孙氏子弟皆无人能出其右,这一点在普遍以武见长的孙氏族人中显得尤为可贵,也正是为什么孙策要早早就将十五岁时的他任命为阳羡长的主要原因。

或者可以这样说,讲政治,就是孙权其人最突出的一个特征,而且这个方面的内涵也极为丰富,可谓是博众之所长,其中既包括了如曹操那般的“铁腕”,也具备着如刘备一样的“坚忍”,换言之,年纪轻轻的他,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作为一名统治者所必须掌握的种种权谋之术,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他的这个特征,因为这对我们以后分析和理解他的诸多行为将会大有帮助。

兄长的逝去,确实令孙权悲痛欲绝,以至于一时间方寸大乱,不知所措,但这样糟糕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却并不长,经过张昭晓之以理的劝解后,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

是呀!我并非一介平民,也不只是区区的阳羡县县长了。

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固然使我得到很多,但相应也失去很多。

例如纵情地痛哭,就从此成了一种奢望。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其实从众将投来的道道目光当中,我完全能够读懂其中的意味。

有怀疑,有忧虑,更有迷茫。

而我唯有慨然前行,勇敢地面对一切。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吾乃何人?

江东之主——孙仲谋是也!

-------------未完待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2 22:53:13 +0800 CST  
@茶韵悠悠ABC 2015-07-22 14:40:57

-----------------------------
每天晚上都喝茶,但喝了以后肚子又饿。。。。。。怎么办?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01:12:49 +0800 CST  
--------------------续正文---------------------------
最先发难的,是驻扎于吴郡乌程县的定武中郎将孙暠。孙暠是孙坚之弟孙静的长子,作为孙策的从兄,他始终认为自己不比孙贲或孙辅差,理应和这两个堂 兄弟 一样,贵拜太守之位,所以得知孙策的死讯后,孙暠马上蠢蠢欲动起来,经过一番准备,他悍然率部南下,计划趁会稽空虚无备之际突袭之,而后割据为王,与孙权分庭抗礼。
眼看一场 兄弟 间的战争就要爆发,这时幸得虞翻又一次挺身而出,他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一己之力成功地化解了这次危机。
原来,获悉乌程驻军出现的异动后,鉴于时间紧迫,虞翻没有先循例向上汇报,而是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即刻动身赶赴会稽,到达后又马上动员和组织当地军民争分夺秒加固城防,提前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把一切都布置好了以后,他才只身前往孙暠所部,向其陈说利害,心知会稽已经有了防范,孙暠均衡再三,不得不取消原计划,撤军返回驻地。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三国第一运动健将”的脚力,虞翻及时制止了一起叛乱(未遂)事件。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以孙权为核心的新一届江东领导集体,仍将会面临接踵爆发的一连串军事叛乱。
于是,如何处理好这类棘手的问题,也就成了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孙权所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或者说,这等于就是一道考验其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命题。
而之前表现一直差强人意的他,又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呢?
-------------------还有一更------------------------------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2 21:25:00
-----------------------------
@河北赵二 2015-07-23 00:08:51
神行太保虞翻虽然人不咋样,不过还是有真本事的
-----------------------------
可惜,此人无法善终。。。。。。。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01:13:40 +0800 CST  
@扁舟湖上行 2015-07-23 04:38:19
早安!起床了

-----------------------------
2015-07-23 04:38:19............

严重怀疑你是不是不睡了,熬到4点半起来。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0:39:53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114楼 2015-04-14 21:28
事不宜迟,孙策当即拜见袁术,请求道:“孙氏在江东颇有恩德,现在主公与刘繇的战事正陷入僵局,我愿协助舅父吴景一同攻打横江、当利,进而平定江东。若据之,便可在当地招募三万士卒,用以帮助主公匡济汉室。”
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这次算是少有地低调了一回,甚至可以说有些谄媚地大表忠心,只为获得袁术的同意。
而袁术呢,也痛快地答应了,于是才有了开章时的那一幕——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兵财千余,骑数十匹。”
当然了,如果认为袁术是听了孙策那几句马屁话就愿意放行,倒实在有点低估他的智商了……
-----------------------------
@真实的阿诺 2015-07-23 06:08:32
三国演又说是孙策用玉玺换来了旧部人马。

-----------------------------
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里面有太多太多太多太多的故事情节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了,和史料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看三国还是应该以《三国志》为基准。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0:52:10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114楼 2015-04-14 21:28
事不宜迟,孙策当即拜见袁术,请求道:“孙氏在江东颇有恩德,现在主公与刘繇的战事正陷入僵局,我愿协助舅父吴景一同攻打横江、当利,进而平定江东。若据之,便可在当地招募三万士卒,用以帮助主公匡济汉室。”
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这次算是少有地低调了一回,甚至可以说有些谄媚地大表忠心,只为获得袁术的同意。
而袁术呢,也痛快地答应了,于是才有了开章时的那一幕——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兵财千余,骑数十匹。”
当然了,如果认为袁术是听了孙策那几句马屁话就愿意放行,倒实在有点低估他的智商了……
-----------------------------
@真实的阿诺 2015-07-23 06:08:32
三国演又说是孙策用玉玺换来了旧部人马。
-----------------------------
@汉之战虎 2015-07-23 10:44:15
顺序应该是袁术先给人马,孙策再给玉玺。
-----------------------------
孙策有给过玉玺吗?怎么没看三国志里有这么的记载?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0:56:31 +0800 CST  
@汉之战虎 2015-07-22 21:27:34
这里的幕府,和三公的开府并不同。
这个幕府只是指讨逆将军府。
-----------------------------
@源原_ 2015-07-22 21:35:26
哦,是这样啊,又长知识了。能具体说说么,那讨逆将军府能任命自己的僚属么?
-----------------------------
@汉之战虎 2015-07-22 21:37:30
可以哇
-----------------------------
@源原_ 2015-07-22 21:44:09
开府和幕府具体区别是怎样的?张昭这个长史是哪个系统的?郡府还是将军府?
-----------------------------
@汉之战虎 2015-07-22 21:56:36
开府是高级官员成立的府署,汉朝只有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幕府是出征将军的临时府署。讨逆将军也属于这种出征将军。
区别就是低级和高级,而且三公的开府要高规格得多,人员齐全。
张昭这个长史,当然就是属于讨逆将军府的系统,不是郡府的。
就比如前将军公孙瓒,长史关靖就必然是前将军府的,不会是幽州牧的。
-----------------------------
@源原_ 2015-07-23 09:34:54
区别之一是不是三公、大将军这种开府的可以在全国辟选人才做僚属,如某某辟司徒袁安府,某某辟大将军何进府,而孙策这种幕府就只能在地方上自己选拔僚属?
-----------------------------
媛媛涨知识罗~~~!!!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1:48:16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114楼 2015-04-14 21:28
事不宜迟,孙策当即拜见袁术,请求道:“孙氏在江东颇有恩德,现在主公与刘繇的战事正陷入僵局,我愿协助舅父吴景一同攻打横江、当利,进而平定江东。若据之,便可在当地招募三万士卒,用以帮助主公匡济汉室。”
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这次算是少有地低调了一回,甚至可以说有些谄媚地大表忠心,只为获得袁术的同意。
而袁术呢,也痛快地答应了,于是才有了开章时的那一幕——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兵财千余,骑数十匹。”
当然了,如果认为袁术是听了孙策那几句马屁话就愿意放行,倒实在有点低估他的智商了……
-----------------------------
@真实的阿诺 2015-07-23 06:08:32
三国演又说是孙策用玉玺换来了旧部人马。
-----------------------------
@汉之战虎 2015-07-23 10:44:15
顺序应该是袁术先给人马,孙策再给玉玺。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3 10:56:31
孙策有给过玉玺吗?怎么没看三国志里有这么的记载?
-----------------------------
@汉之战虎 2015-07-23 11:03:54
被迫的给。。
-----------------------------
@源原_ 2015-07-23 12:07:00
《山阳公载记》:袁术将僭号,闻坚得传国玺,乃拘坚夫人而夺之。
《后汉书·袁术传》:术有僭逆之谋,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
不过我个人觉得袁术是在孙坚初死时先抢的玉玺,之后孙策去投奔袁术,再要回父亲旧兵。
-----------------------------
@汉之战虎 2015-07-23 12:10:49
其实这个顺序是受演义影响了。
-----------------------------
@源原_ 2015-07-23 12:36:00
我就是觉得除了孙坚初死时,孙家人去迎丧,之后袁术都没什么机会“拘坚夫人”了。迎丧后孙策带着母亲弟妹先去了曲阿安葬孙坚,然后渡江搬家到江都,然后孙策把母亲弟妹托付给张纮去投奔袁术,问袁术要父兵袁术不给,让孙策去丹杨吴景那里招兵,孙策去丹杨的同时派吕范去江都迎接母亲弟妹到曲阿,之后孙策再一次去投奔袁术,终于要到父兵并准备渡江夺江东,先把母亲弟妹从曲阿接来历阳又迁往阜陵,孙策渡江转斗拿下曲阿后,......
-----------------------------
虽然我不是铁杆的吴迷,但一直把“努力将东吴的真实历史还原”视为己任,所以从根本上说,我是不接受孙氏曾经得到过汉皇室玉玺之说的!

下面是我过去曾经就此事发的一篇文章:

据说,孙坚的军队在对洛阳进行清理和修葺的过程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些士兵在搜寻水源时,发现城南甄官井中有斑斓的五色光彩闪现,这个特异的现象使得无人敢靠近井边取水,孙坚得知后当即赶到现场,随后命人持火把下井探查,结果从里面竟然捞出了一颗非凡之物!

那东西四寸见方,纽交五龙,可惜有一角已经残缺,其上赫然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等八个文字。后经查明,此乃传国玉玺,盛传于两年前在那场诛杀宦官的宫廷之乱中不幸丢失,而今得以再度现世,可见原来它一直留存在洛阳城内,只是当初被掌玺官员投入了井中而已。

此事最早可见于韦昭的《吴书》,后来经过罗老先生的又一番深加工,于是便有了演义中孙坚匿玺背约那场戏,内容大致是孙坚意外获得传国玉玺后,立刻私心大起,不仅将此物据为己有,甚至不惜与盟主袁绍公然撕破脸皮,置讨董大业于不顾,带着这块宝贝不打招呼就回长沙去了。

都说三人成虎,有了这两位古人“确凿无误”的“史料”在前,后世(包括当代)的许多历史学家无不纷纷信而用之,继而把孙坚总结为继董卓之后,三国又一例心怀叵测之志,图谋代汉自立的逆臣!然而,我却始终认为,孙坚匿玺一事就其真伪而言,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更别说他会因此而心怀异志,贸然撤兵了。

那么,为什么《吴书》和《三国演义》要这么写呢?

当然是有目的(或动机)的!

不过,两者的初衷却完全不同。

先说后者吧,大家都知道,演义的主旨在于“尊刘抑曹”,书中把蜀汉作为不二主角,那么剩下的孙吴和曹魏两家,自然只能摊上配角的份,根据陈佩斯90年春晚小品里那个“配角永远得为主角服务”的原则,于是孙、曹两个配角身上发生的不少故事,例如杀华雄、杀文丑、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精彩故事,才会被移花接木到了主角(关羽、诸葛亮)身上。同理,像玉玺这类代表天命的高级玩意儿,当然也只有归了刘备,才能被称为名正言顺,不然搁在孙坚或曹操手里,结论只能是一个——大逆不道!加之演义本来就是一本小说,为求得主角形象的高、大、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甚至蓄意丑化配角(以突显主角)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想要客观地了解三国历史,演义只能作为入门读物(大概知道三国是如何归晋的),把里面的内容当成史料来考究,可就贻笑大方了。

如果说演义是为了贬低孙吴才这样着笔的话,那么《吴书》的出发点则完全相反,它有意载录此事的目的,其实多半是为了抬高孙吴的地位。

此话怎讲?

首先韦昭作为吴国的太史令,从感情上自然而然会对孙氏有所偏重,于是在修史的过程中,一些原本虚而不实的东西也被一股脑地搬进了《吴书》里面,譬如孙坚的家世,该书就是这样叙述的——“坚世仕吴”,也就是说孙家世代都在吴地做官,属正儿八经的官宦世家,可此说却和《三国志》里孙坚系“孤微发迹”、“少为县吏”的背景是矛盾的。由此可见,韦昭一开始就撒了个不大不小的谎,那么之后再杜撰出一则孙坚洛阳意外得宝的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正好为日后孙氏的江东建国提前挖好了坑,增加了孙氏“奉天承运”的合法性,预示着孙权称帝乃是“顺应天意”之事了吗?!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难道就只能是老刘家的人才有资格问鼎吗?

岂有这等说法?

俗套!迂腐!

简直就是个笑话!

昔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今传国玉玺,也理当“有德者居之”。

如上心思,想必就是韦昭“编故事”的初衷。而作为质疑此事的反证,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正史,都没有留下过对孙坚匿玺一事哪怕只字片语的记载。要知道这几位史学大家,陈寿曾任西晋的著作郎一职,查史鉴实原本就是他的老本行,还有司马光,他修的可是北宋政府钦定的史书,代表了最具正统的立场,假如孙坚真有此“不臣之举”,向来以忠孝仁义为道德评定标准的官方,不仅不会忽视,反而还将毫不留情地加以口诛笔讨,大行鞭伐一番,因而说明了他们对此事其实是清楚的,但顾虑到其中疑点众多,不足为信,才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弃之不用。就连将此事单独引出,用于对《三国志》逐一注释的裴松之,也特意为此加上了一段自己的意见。

“臣松之以为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受命于天,奚取于归命之堂,若如喜言,则此玺今尚在孙门。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

这段古文的白话版是这样的:

我老裴觉得,孙坚的为人最是忠烈,他如果真得了玉玺后藏匿不说,那肯定是怀有二心,如果真有这事,哪还算得上是个忠臣呢?吴国的史官以为这么捏造能起到给孙氏脸上贴金的效果,却不知反而毁了孙坚的光辉形象。再者说了,《志林》有载,天子之玺共六枚,分别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如果孙坚真得了这些宝贝,并传予了后人,那孙皓在降晋时上交的六大玉印中,为什么偏偏没有这件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呢?莫非此物仍始终留在孙家?这显然又是不可能的,俗话说匹夫怀璧,犹曰有罪,何况是亡了国的孙皓,他哪敢背着司马炎私自匿藏这块极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宝贝疙瘩?

由此可见,裴松之不仅不相信有忠烈之称的孙坚会得玺后“潜匿不言”,而且连孙坚是否真获得过传国玉玺,都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就更别说还有所谓的“背约”一事了。


孙坚,你的清白我来为你维护!!!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2:55:16 +0800 CST  
@河北赵二 1819楼 2015-07-23 00:08
--------------------续正文------…?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7-22 21:25:00 -----------------------------神行太保虞翻虽然人不咋样,不过还是有 真本事的
-----------------------------
@月涌大江2015 2015-07-23 13:14:06
我倒觉得老虞这人耿直可爱…很有一股忠犬不事二主的傻劲﹏
不过很纳闷,为毛权主公会那么讨厌他﹏﹏就因为老虞不肯陪他喝酒?被伤自尊了?﹏哈哈﹏
-----------------------------
估计,虞翻内心老是拿孙策和孙权做比较,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所以孙权做什么他都看不顺眼,甚至变态到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所以处不好关系是正常的。
再说,别的人看在眼里,其实也有心帮一把虞翻的,可惜虞翻思想太牢固了,比如吕蒙,在虞翻被冷落时就主动提出要用他,而且偷袭荆州时还带他做随军参谋,那一仗过后虞翻虽然表现出色,但和孙权间的关系还是照旧。。。。。。。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5:23:51 +0800 CST  
@赤脚踏沧浪 2015-07-23 14:45:31
【江东之虎——孙坚】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江表十二虎臣之——程普、黄盖】




吴钩兄发送的图片貌似太小啊,小家子气了。
-----------------------------
个人比较偏爱这些人物头像,哈哈。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7-23 15:44:43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