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证——孙氏的崛起与东吴的建国》:这是一段青春激昂的三国史!


孙策平定江东,虽然整个过程“所向皆破”、“百姓怀之”,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双丰收,但因统治需要,也诛杀过一些名门之士,得罪过不少当地的土豪大族。

如此一来,就意味着统治阶级与士族阶级站到了相互对立的位置,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倍感头痛的事情。

所以为了稳定局面,应当如何调整两者间的关系,使吴郡和会稽的大族渐渐站到孙氏的立场上来,并为己所用,也就成了孙策集团在治理江东时的一大重要课题,为此,孙策着实下了一番苦功。

自领会稽太守后,他招揽并重用了以贺齐、虞翻等人为代表的会稽本地人才,结果收效显著,成果斐然,可相比而言,吴郡就比较难办了,毕竟当年孙策在庐江攻打过吴四姓中的陆家代表人物陆康,致使陆氏宗族的百余口人在此战中死伤近半,这个血仇结得可是很深的,所以孙策现在能够请出顾家的代表人物顾雍,实属不易,这说明双方之间的裂痕多少有出现愈合的迹象,孙策的安抚工作也总算有所回报,而顾雍既然肯为孙策效力,孙策自然也得用合肥长这样的要职来加以回馈,这其中一方面固然是对顾雍本人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也等于是在向顾雍背后的吴四姓示好,个中抛砖引玉的想法彰显无疑。此后,朱桓、陆逊等吴四姓人才开始陆续进入孙氏幕府,并各自在东吴政权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可见孙策之任顾雍,意义深远,不同凡响。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8 18:59:53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4-13 10:12:49
第四章 困龙出渊
【北方龙蛇过江来】
袁术居然同意了!!!
而且令人更为惊奇的是,他不仅答应得很痛快,同时又拨给了孙策千余名孙氏旧部,还上表孙策为折冲校尉,赠军马数十匹,钱粮若干。
这是怎么一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压力过大,脑子严重缺氧,才导致神经出现错乱?
不会的!
在蜜糖水尚可持续供应的情况下,他的健康暂时还没有出现大问题。
莫非已看破尘世,欲遁入......
-----------------------------
@颂之杨2014 2015-05-18 23:08:56
马一下,写的蛮好的,喜欢东吴
-----------------------------
多谢兄台的支持,还望多提宝贵意见。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00:29:11 +0800 CST  
战虎及zlzxs兄明鉴。

【顾雍领合肥】一节之所以这么写,并非是我糊涂所致,而是参考了相关史料并加以个人看法后所得。

先看《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的有关记载:

卷二十六:

合肥县附郭。汉县,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刘宋改为汝阴县,南汝阴郡治焉。萧齐仍属南汝阴郡,高齐亦曰汝阴县,属庐江郡。隋复曰合肥,为庐州治。今编户五十五里。

合肥城在今府治东北,一名金斗城。《志》云:合肥分野,入斗度独多也。今城门遗址尚存,亦曰金斗门。汉置县于此。后汉建武中,封功臣坚镡为合肥侯。建康初,九江贼徐凤等遣其党黄虎寇合肥。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五年,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时扬州独有九江,馥单马造合肥,建州治,招流亡,广屯田,兴陂曷,又高为城垒,修战守备。

“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

以这句话而论,我推测孙策的西征,因袁术之死,淮南空虚,孙策是派人去接管了合肥的,当然,同时期曹操也派了严象出任扬州刺史,所以孙策获得的,只是原九江郡的部分土地,或者说是得到了合肥这块江北的桥头堡阵地,而当时出任合肥长的,就是曾经在弱冠之龄当过该职的顾雍。
同时,我估计江东政权对合肥的控制,时间上也不久,应该是孙策死后就丧失了对这块土地的控制,因为孙权接棒后开始着力于巩固内部,而在刘馥的蚕食下,孙权执政初期,失去了合肥这个要点。

二位尊兄以为如何?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00:42:18 +0800 CST  
@末代的辉煌 2015-05-18 23:58:10
感谢楼主的奉献精神!
-----------------------------
兄台你好。

。。。。。不知您所讲的我的奉献精神是指???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00:43:10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19 00:42:18
【顾雍领合肥】一节之所以这么写,并非是我糊涂所致,而是参考了相关史料并加以个人看法后所得。
先看《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的有关记载:
卷二十六:
-----------------------------
@汉之战虎 2015-05-19 01:03:47
《读史方舆纪要》毕竟是明清时代的作品了。三国志既然明确写了顾雍弱冠为合肥长,而顾雍生于公元168年,就已经知道顾雍是陈温时代的合肥长。
拿清朝的作品,来否定陈寿的三国志,肯定是不合适的。不过要改的话,起码重写两段,也比较麻烦。
-----------------------------

其实这节是比较独立的,或者说是我有些硬生生地加入在“西征!西征”这章里的,目的不是为了突出合肥,而是想有机会介绍一下顾雍这个日后东吴的名相。
取清代作品为据,则是因为三国志里对顾雍的介绍,从他“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以后就出现了一段空白,直至孙权掌事后,“以雍为丞”,顾雍才又有了动静,中间他干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所以不如就依了方舆纪要的记载,认同他又一次出任合肥长。
这么写,也可以呼应一下孙策在世期间,曾经对江东本土人士进行过安抚和启用这一点,毕竟接下来也准备开始讲述孙氏和江东本地土著的纠葛了。就等于是先来上一个铺垫吧。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01:13:28 +0800 CST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19 01:13:28
其实这节是比较独立的,或者说是我有些硬生生地加入在“西征!西征”这章里的,目的不是为了突出合肥,而是想有机会介绍一下顾雍这个日后东吴的名相。
取清代作品为据,则是因为三国志里对顾雍的介绍,从他“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以后就出现了一段空白,直至孙权掌事后,“以雍为丞”,顾雍才又有了动静,中间他干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所以不如就依了方舆纪要的记载,认同他又一次出任合肥长。
-----------------------------
@汉之战虎 2015-05-19 01:24:08
你要注意一个问题。清朝离三国的时代已经很远了,而陈寿和三国几乎是同时代的。
“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这个,其实有人提出是袁术所命。因为陈温之后,便是袁术了。
-----------------------------
嗯!这个可能性确实是很大的!毕竟想想当时那片地盘上,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袁术。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01:28:50 +0800 CST  
@岷州苍狼 2015-05-19 07:11:21
@含笑看吴钩2015 创作愉快,顶好文
-----------------------------
谢谢。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0:37:24 +0800 CST  

作者: @zlzxs 时间:2015-05-19 07:53:47
清朝的史书笔记错误很多,一家之言,肯定要参考原始史料来看。
后人作品必然以前人作品为基础,但是很多“后人”水平不够,厥词乱放,百年之后,又误导后人。我要开帖,我估计,整个三国史界能被我放过的人屈指可数,啧啧~希望健在的那几位不会被我气死就好。哈哈~
---------------------------------------------------------------------
@乡中农夫 2015-05-19 10:41:52
期待中!
-----------------------------
也期待中!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1:15:07 +0800 CST  
@乡中农夫 2015-05-19 10:47:19
顶楼主佳作!
-----------------------------
多谢农夫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2:22:25 +0800 CST  

【伏击刘勋】

再说回刘勋,他也实现了想要达到的目的——攻夺上缭,但和拿下庐江,且满载而归的孙策相比,刘勋此行的结果却是收获寥寥。

原来,当庐江大军刚刚抵达海昏县之时,上缭的宗帅们就已经准确地掌握了刘勋的动向,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全面坚壁清野,将粮食能藏的都藏起来,藏不完的全部转移他处,反正原则上就是坚决不给庐江抢粮队留下哪怕一颗稻米,最后甚至连普通百姓也逃了个一干二净,结果使刘勋得到的,只是一座人去粮空的废城。

这时的上缭对于刘勋来说,变得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后在极度的失望与愤恨中,刘勋怅然无功而返,可当他的轻装之师路经彭泽时,忽然遭到大股不明之敌的埋伏,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正是孙策专门为回师的刘勋准备的一份大礼。

这支仿佛从天而降的部队,共约八千余人,由孙贲和孙辅两兄弟指挥,当孙策率两万主力奇袭庐江的同时,他们也到达了彭泽,并选好地势守候多时,只为等着海昏方向的那条大鱼自投罗网。

在猝不及防之下,刘勋所部被迅速冲散,继而又被分割成了数段,导致首尾不能相连,不多久便显露出了败迹。

刘勋见势不妙,主动撤出战斗,带领余部遁走楚江,企图不顾一切向皖城靠拢,然而行至寻阳(今湖北黄梅)县一处名为置马亭的地方时,他才得知孙策已趁虚袭取了皖城,断掉了自己的归路,刘晔之前的那番劝告,不幸成了事实。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2:24:25 +0800 CST  
@zlzxs 2015-05-19 07:53:47
清朝的史书笔记错误很多,一家之言,肯定要参考原始史料来看。
后人作品必然以前人作品为基础,但是很多“后人”水平不够,厥词乱放,百年之后,又误导后人。我要开帖,我估计,整个三国史界能被我放过的人屈指可数,啧啧~希望健在的那几位不会被我气死就好。哈哈~
-----------------------------
据我所看过最最不靠谱,最最可耻,最最恶心的一本三国类书籍,是一个所谓的博士写的《三国征战史》(对不起大家,我真的不想替这个无耻之徒宣传他的书的),在书中他发表了大量自己的独家研究成果(建立在一厢情愿的猜测基础上),而这些研究成果除了令人恶心外,没有任何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比如说,曹操的谋主之一郭嘉,在那位博士看来,作用不是出谋划策的,而是曹操手下的特别暗杀行动队队长,专门致力于刺杀对曹操不利的人,孙策就是被郭嘉派出的刺客杀的,而且他还花相当篇幅细细分析了郭嘉的刺客是如何刺杀孙策的,写得那叫。。。。。无比无比地匪夷所思,无比无比的扯淡啊!!!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2:55:09 +0800 CST  
@河北赵二 2015-05-18 12:36:28
买的啥车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18 12:38:42
A4,30万呀~~~可以买三辆卡罗拉了!
55555555~~~~~
-----------------------------
@河北赵二 2015-05-19 12:41:06
凡是夫人喜欢的都要支持,凡是夫人看上的都要买
-----------------------------
于是,买回来后我都坚持晚上把车倒回家里的车库,不放心放门口的通道上。然后她又笑我了,说看你能坚持多久?看一个月后你还坚持每天停回车库吗?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2:59:36 +0800 CST  
@zlzxs 2015-05-19 07:53:47
清朝的史书笔记错误很多,一家之言,肯定要参考原始史料来看。
后人作品必然以前人作品为基础,但是很多“后人”水平不够,厥词乱放,百年之后,又误导后人。我要开帖,我估计,整个三国史界能被我放过的人屈指可数,啧啧~希望健在的那几位不会被我气死就好。哈哈~
-----------------------------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5-19 12:55:09
据我所看过最最不靠谱,最最可耻,最最恶心的一本三国类书籍,是一个所谓的博士写的《三国征战史》(对不起大家,我真的不想替这个无耻之徒宣传他的书的),在书中他发表了大量自己的独家研究成果(建立在一厢情愿的猜测基础上),而这些研究成果除了令人恶心外,没有任何值得商榷和推敲的地方。
比如说,曹操的谋主之一郭嘉,在那位博士看来,作用不是出谋划策的,而是曹操手下的特别暗杀行动队队长,专门致力于刺杀......
-----------------------------
@zlzxs 2015-05-19 13:02:37
哈哈~真把我逗乐了。话说,现代人作品我很少涉及,除非挂着什么教授专家头衔的,我才勉强看看,看看槽点。
你介绍的这么逗B的书,我想我很难坚持看下去的。
-----------------------------
我当时看到那位博士写郭嘉派刺客如何刺杀孙策那段时,真的有种想哭的感觉。他是如何阐述的呢,我学学,博士说,郭嘉想必是很有钱的,所以他给了刺客很多活动经费,让刺客买市场上一流的名驹,这样才能追赶得上孙策的马呀。。。。。。云云。
而且孙策死后,博士断言,就是因为郭嘉为了曹操的大业,杀的人太多了,导致太损阴德,所以他的死是被老天爷收的,至于郭嘉是病死的一说,博士是不相信的,而是坚信郭嘉是因坏事做多了才被老天爷收的。
读得我,狂汗呀~~~~~~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3:12:50 +0800 CST  
@李奥瑞克8664 2015-05-19 14:06:36
@含笑看吴钩2015 2015-04-11 23:27:21.0
【第一次机遇】
先说说袁术实施报复的手段,其实很卑劣,仅此一招——忽悠。
当初孙策来投靠时,袁术高兴之余,曾许诺要任他为九江太守,不过却一直是光打雷不下雨,始终未加落实。而今孙策胆敢公然冒犯自己的权威,袁术就更后悔了,加之开始对这个年轻人有了新的认识,觉得真要重用之,岂不等于给了他一个长硬翅膀的机会?于是乎,丹杨人陈纪得以脱颖而出,主政九江......
-----------------------------
会的会的,比如朱桓其人,就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故事。如捋虎须(孙权),如飞头鬼(这属于野史了),这些故事都是挺有趣的,到时候会有所描述的!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4:29:33 +0800 CST  
@晚上系 2015-05-19 14:12:55
楼主继续。我爱你
-----------------------------
嗯!我也爱你!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5:21:26 +0800 CST  
@宿巍 2015-05-19 14:34:13
写的真好,学习了

-----------------------------
宿兄还得多指教。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5:37:12 +0800 CST  

庐江已非己有,天地之大,何处才是容身之所?

刘勋叹息着向西撤退,进入到荆州地界,他沿途又收拢到了一些散卒,并将所得之兵聚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以东)附近的流沂城,妄想筑垒自守;接着便派出快马向襄阳的刘表告急,请求其调发守备江夏的黄祖所部,前来救援。

刘表和孙策本为世仇,加之考虑到与刘勋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自然不希望看到相邻的扬州各郡就这么逐一被孙策攻占,于是他一改平日间优柔寡断的性格,极为罕见地果断作出决定,同意调江夏之兵支援势单力薄的刘勋,而且还从襄阳、江陵等地抽调部分精锐部队,交由其侄刘虎和将军韩晞统领,以作为支援黄祖的第二梯队。

接连动用了黄祖和刘虎两支部队,对于一贯奉行保境安民政策,不喜争强斗胜的刘表而言,决心不可谓不大,而他心存的想法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救援行动,正儿八经地和孙策过过招,试试近年来在长江下游兴风作浪的那个年轻人,到底都有哪些能耐,居然可以鲸吞连袁术等老牌军阀也啃不动的江东之地。

随着刘表大张旗鼓的展开救援行动,庐江战事的规模迅速升级,原本只是涉及扬州本土的局部兼并战,现在已俨然变成了地跨荆扬的两股最强势力间的一场大规模的争霸战。

而战况扩大到如此程度,其实也是孙策所乐意看到的,毕竟在其内心深处,仍始终保存着当年那份为父“报仇雪耻”的原始信念,这份执着的信念,正是他能够孤身一人克服千辛万苦,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的精神支柱。

荆州,久违了!

我曾经发过誓,一定会再来的!

刘表,黄祖,别来无恙?

可还记得当年那个扶柩而去的少年吗?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19 17:36:51 +0800 CST  
@tqzrd 2015-05-19 21:40:55
@含笑看吴钩2015 :本土豪赏5张 催更 (5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真不愧是土豪哦!赞一个!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20 09:16:07 +0800 CST  
@晚上系 2015-05-19 14:12:55
楼主继续。我爱你
-----------------------------
@河北赵二 2015-05-19 23:11:18
断袖之癖?哈哈
-----------------------------
呵呵,我们的性取向很正常。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20 10:08:51 +0800 CST  
@_汗血宝马_ 2015-05-20 09:29:10
楼主呀,别再瞎互动了,你写的书不够看了,赶紧专心在家写作业吧。
-----------------------------
宝马兄,我在上班中,同时也在写着。
楼主 含笑看吴钩2015  发布于 2015-05-20 10:09:31 +0800 CST  

楼主:含笑看吴钩2015

字数:912398

发表时间:2015-04-06 22: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2 22:37:57 +0800 CST

评论数:77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