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评——评论天涯论坛中的大神

二十五、评说《贵族精神的缺失是中国二千年苦难的根源》
贵族精神的缺失是中国二千年苦难的根源。
根据你的文章可以看出,仁兄所倡导的“贵族精神”,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尽管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秦朝时期没有得到实践,但是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得到大力推行。
仁兄在论证的时候,所采用的事实论据可以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华盛顿与斯大林都是领袖,由于国情的不同,治国方略不同是正常的。
近年来,抹黑明朝历史的人不少。当然“无风不起浪”,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忧劳兴国的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朱高炽及崇祯以外,几乎都是“浪荡子”,但是明朝能维持200多年的统治也自然有可称赞的地方,绝不像仁兄所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上最黑暗、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凋敝、人民最恐惧的王朝”。
政治问题且不谈。
经济方面:“郑和七下西洋”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做到吗?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能说是经济最落后吗?
文化方面:《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及《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中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均成书于明朝;历史巨著《永乐大典》也成书于明朝;冯梦龙的《三言两拍》《东周列国志》等书也成书于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等,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成时期,何来最落后之说。
另外南岭笑笑生的《金瓶梅》也全面的描述了明朝中后期的市井生活,怎么明朝成为人民最恐惧的王朝。至于锦衣卫更多的是针对官员而言的。
您说的“国有垄断企业管理层最无耻的还不是利用对资源的垄断、对行业的垄断对消费者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从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三任国家第一领导人的执政方略上看,国企改革一直未停止过。
我认为国企改革的根本是“去行政化”。

人事岗位编制清晰、财务流程透明、至于业务并不需要多么精干的高素质人才,责任心是第一位的。

国企属于垄断企业,垄断意味着暴利,应该是很赚钱的企业,但是为什么更多的处于亏损状态——巧立名目“做花账”是其根本原因,更直白的说资金流向了直接负责业务的那部分负责人的手里。
每一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两个灵魂,一个文明、正义,另一个则是野蛮与邪恶。这一句话涵盖了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和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人性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好坏是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的。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2-29 12:39:54 +0800 CST  
@史海求索 2016-02-29 20:12:15
@大黄山人2016 刚刚看了伟哥讲的山海经,实在看不下去,不知道您去看的话会怎样呢?
-----------------------------
刚看过,同感。
开篇就采用了初中生物课本的资料。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01 12:22:57 +0800 CST  
解说《蒋委员长为什么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
教科书说不抵抗的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这个说法有些牵强附会,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当然蒋介石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信奉的是曾经镇压太平天国,力挽大清的曾国藩——世事变迁,情况不同,蒋介石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虽然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但是内部派系林立,争权夺利激烈。同时红军的舆论宣传已经形成不可小觑额的势力。蒋介石为巩固胜利果实,是他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根本原因。尤其要说明一点的是,虽然蒋介石集团派系林立,但是他们对新兴的红军势力是极端仇视的,这也是蒋介石蒋介石积极对付红军的重要原因。
在蒋介石的眼里,红军是家贼,日军是外贼。
东北易帜,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而实际上实权还是掌握在张学良集团的手里。面对日军入侵,张学良全力抵抗的结果会两败俱伤,甚至是直接失败。抵抗后的失败与接受中央指示不抵抗后的失败,在政治上是巨大区别的,张学良率军抵抗就意味着东北易帜彻底丧失政治意义,这应该是张学良选择不抵抗的根本原因。
仁兄所说不抵抗与满清余孽有关,多少是有些道理的。1912年1月宣统退位,尽管清朝灭亡了,但是毕竟才相隔19年,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失去特权的人还幻想着大清的复辟,最起码对现有的政权是不认同的。
不抵抗的后果使得日军在东北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并利用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积极的进行军工业生产。
日本是矿产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东北丰富的能源、铁矿、有色金属及土地,能充足装备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使得后来蒋介石,蒋介石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的重要原因。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01 15:32:14 +0800 CST  
刚发的一篇帖子为何查看的时候没有呢??????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02 12:15:05 +0800 CST  
二十六、评说“史上最通俗的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看到那样多的读者为仁兄顶贴,统一口径的支持你,我再给“泼脏水”真不知道会触犯众怒吗?不过仁兄的确厉害,若在统战部任职的话,统一思想对你来说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目录属于古典式写法与仁兄宣扬的通俗幽默背道而驰
文章的写作思路是顺着历史大事件写的
通篇看完,感觉仁兄就像是在写大纲,不应该用《国学史话》,而应该用《中国历史大纲》,尤其是对待历史事件的分析浅尝辄止。如果要让您写一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仁兄只会说“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会驾筋斗云,取经路上降妖除魔,最后到灵山取得了真经”。这样写当然没有错,但是只侧重于最表面的信息,犹如蜻蜓点水一般。
这样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看你什么都懂,看你什么都不行”犹如金庸的名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看起来各门各派的武功都很通,实际上遇到真正的高手根本不堪一击。
细节决定成败,要写出好文章,一定要注重细节啊。尤其是写历史更要有深度,否则看正史,岂不是更好,那样还可以避免史料错误。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04 11:12:27 +0800 CST  
二十七、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长期连载中)
用了上午的时间仔细阅读了仁兄的文章
通篇看完,仁兄是在连缀历史,主要参考的书籍《史记》、《东周列国志》、《左传》等,另外搜集了考古资料
不过仁兄能把历史细致的连缀起来,也是下了功夫的。看
文采一般,行文风格很像是教案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仁兄连缀历史,算不上是创作。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09 12:05:33 +0800 CST  
二十八、评说《镜鉴》强秦之路(《大秦气宇》)

《镜鉴》强秦之路。是分析自秦献公至秦惠文王三代君王为强大秦国不懈努力的史实评论。
秦献公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秦国的危机
秦孝公重用公孙鞅变法为秦国的强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秦惠文王重用“张铁嘴”(张仪)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军事联盟,巩固了商鞅变法的成果。
这些史实,不但显示了三代君王“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维,更显示了他们知人善任,人才兴国的治国宗旨。
本书的写作内容,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不照搬史实,不汇集史实,可以说创新了写作的风格。
各篇文章既保持了独立性,同时又相互联系。文章的写作精神是通过纵向的历史发展,来揭示横向存在的社会问题,给人以警示和启发,非常值得一读。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人不喜欢连篇累牍,《镜鉴》强秦之路,各篇文章相对简短,尤其是题目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既方便浏览,也方便精读。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0 15:22:47 +0800 CST  
@大黄山人2016 2016-02-17 09:29:21
十四、评说《影响中国 历史 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中国通史”
由于我是“秦粉”的原因,首先看了仁兄作品的第6节:秦统一中国之十年战争。
仁兄对 历史 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都很好,基本没有错误,同时仁兄提出的”小观点“: 历史 绝非仅是谈资,更是经验,是工具,要让 历史 正在作用于生活,真正有用。
仁兄开篇提到了,“伯益”与启争夺王位的问题。依据正史记载大禹在年老的时候......
-----------------------------
@sz9981 2016-03-10 16:43:34
看了目录,就觉得不当!果断不看!
-----------------------------
哈哈哈,还请指教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0 16:46:32 +0800 CST  
@大黄山人2016 2016-02-17 09:29:21
十四、评说《影响中国 历史 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中国通史”
由于我是“秦粉”的原因,首先看了仁兄作品的第6节:秦统一中国之十年战争。
仁兄对 历史 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都很好,基本没有错误,同时仁兄提出的”小观点“: 历史 绝非仅是谈资,更是经验,是工具,要让 历史 正在作用于生活,真正有用。
仁兄开篇提到了,“伯益”与启争夺王位的问题。依据正史记载大禹在年老的时候......
-----------------------------
@sz9981 2016-03-10 16:43:34
看了目录,就觉得不当!果断不看!
-----------------------------
@大黄山人2016 2016-03-10 16:46:32
哈哈哈,还请指教
-----------------------------
@sz9981 2016-03-11 09:10:25
不是说你,贵文目录吗?
-----------------------------
具体些,别给我“打哑谜”好吧,本太爷没那闲工夫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1 11:24:23 +0800 CST  

@大黄山人2016 2016-03-11 11:24:23
具体些,别给我“打哑谜”好吧,本太爷没那闲工夫
-----------------------------
@sz9981 2016-03-11 15:01:39
十四、评说《影响中国 历史 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中国通史”
不是有目录吗?
17、民国的转折——“北伐战争”;
18、中国的重新统一——“中原大战”;
19、国运的转折——“抗日战争”;
20、开启新的时代——“解放战争”。
合理吗?
作者根本不客观!
-----------------------------
关于《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中国通史”的目录,这周末,我会好好看一下。谢谢指点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1 15:26:50 +0800 CST  
@莫把战争当下棋 2016-02-21 22:26:00
还权威?谁承认太史公是权威了?一个文学权威跑到兵学领域冒充权威来了!还真以为文学在各行各业中是领导一切的?不是的!文学就是文学,文学不能领导一切
-----------------------------
@大黄山人2016 2016-02-22 09:28:02
老兄,也许你不承认司马迁是权威,当然这也不会对司马迁的威望构成威胁。司马迁是文学家,更是史学家、思想家。
-----------------------------
@李_1986 2016-03-11 20:52:47
是不是史学家,思想家是你说了算的、
司马迁充其量一个文痞而已,舔屁眼的货色。
-----------------------------
随你怎么说吧。总之司马迁著作的《史记》在史学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3 10:52:26 +0800 CST  
二十八、评说《镜鉴》强秦之路
评说《镜鉴》强秦之路(《大秦气宇》)

《镜鉴》强秦之路。是分析自秦献公至秦惠文王三代君王为强大秦国不懈努力的史实评论。
秦献公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秦国的危机,但是献公新政是“治标不治本”的。尽管秦献公新政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秦献公仍然不失为有作为的一位秦国元首。
秦孝公重用公孙鞅变法为秦国的强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改革的阻力巨大,但是秦孝公与商鞅犹如一对“龙虎组合”,顶住了压力,并且成功的实施了变法。
秦惠文王虽然车裂了商鞅,但是他知道商鞅之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商鞅虽死,商鞅之法继续沿用。另外重用“张铁嘴”(张仪)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军事联盟,巩固了商鞅变法的成果。
这些史实,不但显示了三代君王“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维,更显示了他们知人善任,人才兴国的治国宗旨。
《镜鉴》强秦之路,不但是权贵的警钟,也是“草根”奋斗的指南。身居高位的人读这本书可以“警钟长鸣”,身居底层的人读这本书,可以避免在奋斗之路上少走弯路。
本书的写作内容,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不照搬史实,不汇集史实,可以说创新了写作的风格。
各篇文章既保持了独立性,同时又相互联系。文章的写作精神是通过纵向的历史发展,来揭示横向存在的社会问题,给人以警示和启发,非常值得一读。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很多人不喜欢连篇累牍,《镜鉴》强秦之路,各篇文章相对简短,尤其是题目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既方便浏览,也方便精读。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5 09:13:58 +0800 CST  
二十九、评说《三国演义》中的特殊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四大名著中都有特殊人物的出场。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汉赋、唐传奇、唐诗宋词元曲)的集成时期:历史、神话、武侠、言情等题材合成一炉。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括。首先楼主罗列了一些特殊人物,并且对南华老仙和祢衡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宗教人士。
张角以太平道起家,尽管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但是他在民间的影响力,不是能一下就能消除的,无论是左慈在北方,于吉在江东的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
1、南华老仙
尽管是张角“在自己脸上贴金”,不过南华老仙的《太平要术》也的确很有艺术色彩。
2、左慈
字元放,号乌角先生,在西川嘉陵峨嵋山学道三十年,得遁甲天书三劵,自称能上天入地、穿山透石、腾云驾风。左慈戏弄曹操,只是作者的托物言志而已,实际上《三国演义》是褒奖刘备贬损曹操的。另外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塑造的峨眉派,也比较具有这种玄幻色彩。
3、于吉
于吉的身份是琅琊宫的道士,曾得神书《太平青领道》经常活动于江东吴、会稽一带,据说经常帮助百姓医治疾病、实际上于吉是一位传道者。至于药到病除,纯属以讹传讹。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庸的武侠作品汲取了《三国演义》中的精华。例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全真教、《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派、《笑傲江湖》中的泰山派、《碧血剑》中的铁剑门都属于道教范畴。

(二)文人
祢衡是文人,文人多轻狂。不过祢衡目空一切,最终挂了,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塑造的江南七怪之一的朱聪。《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的四大护卫之一的朱丹臣属于文人。

(三)当地的精明人
1、梦梅居士
唯梦梅居士,姓娄,名子道,京兆人,常年隐居终南山。一出场亮相的一次,是在曹操大战马超时期,帮助曹操出谋划策,运土泼水,筑成冰冻土城。
2、万安隐者
万安隐者,原名孟节,是南蛮王孟获的兄长,因不愿跟随孟获谋反,而隐居万安溪。
在诸葛亮七擒孟获,进军秃龙洞时,帮助蜀国军队通过瘴气之泉。
金庸在《雪山飞狐》中塑造的笔架山庄、药王谷。《天龙八部》中的万劫谷、《神雕侠侣》中的古墓派、《倚天屠龙记》中的蝴蝶谷、《碧血剑》中的华山派都可以说属于这一类人。

(四)算卦的人
1、紫虚上人
能预测人生死,属于算命先生
2、管辂
管辂字公明,平原人,容貌丑陋,好酒疏狂,自幼喜仰视星辰,深明《周易》,善相术。属于算命先生
3、李意,
成都青城山的隐者,世人传说已有三百余岁,能知人之生死吉凶,在刘备出征东吴为关羽报仇时,曾被陈震推荐进行预测,虽然预测到了结局,但不为刘备所喜。
算卦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这与中国人缺乏信仰有很大关系。

(五)医生
华佗
华佗,沛国谯郡人,字元化,东汉末年的神医,著有医书《青囊书》。医生
金庸著作的《笑傲江湖》中的平一指。《倚天屠龙记》中的胡青牛。《雪上飞狐》中的程灵素。都是医术精湛的一声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5 10:19:22 +0800 CST  
三十、评说《唐诗为镜照汗青》
南宋末年的大臣、文学家及民族英雄文天祥,楼主的取名《唐诗为镜照汗青》应该是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得到的灵感。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7 10:38:38 +0800 CST  
@大黄山人2016 2016-02-18 09:16:49
评说《西游记计中计》——另类解读西游记
明朝吴承恩著作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跌岩起伏……
-----------------------------
@沈爱林 2016-03-17 14:00:47
既然是挑刺帖,那就严谨点好吗,跌岩起伏是什么鬼?
难道你不知道一个读yan,一个读 dang?(宕)
好吧,你要说是五笔笔误,好吧,就算笔误,不是不懂成语(你已经给很多人用了“不懂”这个判断词),那也不该,还是那句话,挑刺帖,自己先硬点吧。
-----------------------------
非常感谢你的批评,是跌宕起伏,只不过发帖后无法修改了。我会给这篇文章的底端,改正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7 14:50:44 +0800 CST  
@大黄山人2016 2016-02-18 09:16:49
评说《西游记计中计》——另类解读西游记
明朝吴承恩著作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近年来一些电视台,例如山西卫视的《老梁故事汇》

站在修身职场角度上,非常新颖的解读了《西游记》,钱文忠解读的西游记也很有特色。
作为神话小说的《西游记》不仅为儿童所喜闻乐见,而且也受到青少年、成年人、中老年人的追捧。尤其是六小龄童版的《西游......
-----------------------------
关于《西游记》的解读花样百出,究竟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的时候是否会想这些问题,只有他老人家自己知道。《西游记》的神仙体系是非常完善的,故事情节也是跌岩起伏

是跌宕起伏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7 14:52:41 +0800 CST  
三十、评说《唐诗为镜照汗青》
南宋末年的大臣、文学家及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慷慨赴义前写下著名的诗篇《过零丁洋》,其中最著名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楼主的取名《唐诗为镜照汗青》应该是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得到的灵感吧。
楼主采用了人物列传的写作方式,以历史为主线,写作思路清晰。
王勃篇
楼主开篇提到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及骆宾王。重点分析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语言生动活泼,并且将《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进行了重点评析,语言生动活泼。但是楼主只是侧重了“唐诗”与“汗青”未能呼应。可以说王勃篇,跑题了。
李白篇
仁兄在写《李白之金龟换酒》,采用了“武侠式”的写作风格。不过自金庸封笔之后,再无名篇出世——一部《昆仑奴》也是依靠金庸的盛名才火起来的。
对于李白我是很崇拜的,他历史功底好、文笔好、想象力更是无与伦比,因此大量搜集李白的史料。仁兄写李白篇,只是进行了“粗加工”。
关于加工前人的作品,英国文坛巨匠莎士比亚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李尔王》,《哈姆雷特》等作品都属于莎士比亚的加工作品,但是莎士比亚加工的作品,不但丰富了原著的思想内涵,使人物更加栩栩如生,更增加了舞台表现力,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而仁兄对李白篇的“史料加工”是粗糙的。
不过楼主汇集了大量的诗歌,也算是花了心思。

我会对楼主的每一篇,都进行评析。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7 15:40:46 +0800 CST  
@路加 2016-03-17 16:13:37
哈哈,兄台高才慧眼,一眼看出楼主在章回体的外壳下藏着列传的心,心思花在哪里、缺点在哪里也都挺准确。
李白部分,因为是第一次写这种帖子,确实把握得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后面写同样伟大的苏轼时,我的写作模式做了调整,期待兄台给出意见。谢谢!
点评要花您很多时间的,因为现在苏东坡都快写完了。不过很期待,直言无妨,铮铮之言最有价值。另外,如果兄台能从行文中看得出楼主的写作动机,就不胜佩服之至。
-----------------------------
其实无论作品的优劣,能在天涯上坚持持续发帖就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写作毕竟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就像金庸所说“写作不但是件艰苦的事情,而且是件痛苦的事情”。
我对每部作品的评析,都是本着真诚的原则,绝不会枯名钓誉,更不会贬低作者。只是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自己写了《镜鉴》强秦之路,《评说吴起》里面的评论不太多,也非常希望读者们能批评指导,那实在是感恩不尽了。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7 17:02:54 +0800 CST  
三十一、评说《女后当国》——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女人们
开篇仁兄就说明“讲讲中国历史上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女人们。预计讲西汉吕后、西汉窦太后、西汉王政君(王政君应该是“王昭君”吧)、东汉邓太后、西晋贾南风、北魏冯太后、北魏胡太后、武则天、北宋高太后、辽萧燕燕、清孝庄皇太后、清慈禧太后等十几位”。从这几行文字上看仁兄是想写历史评论。
从仁兄的开篇,可以看出,仁兄准备以人物列传的形式写《女后当国》。从行文上看是在写小说与仁兄的动机背道而驰,况且你写的史实都是最常见的,只要是稍微具备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然史实的选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不能对这些史实进行深度挖掘。
仁兄还未写完西汉吕后就停笔了,可以说仁兄是一位敢说大话,却意志力很薄弱的人——写作是件艰苦的事情,创作更是苦中苦。
仁兄虽然是是编辑、历史研究者、文学硕士。但是仁兄的文学底子薄。对小说与评论的理解似乎不够。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按照仁兄的风格,只能写短篇小说,但是你的文字拖沓。例如:这吕父家有什么喜事呢?莫非是他要娶媳嫁女?不是!莫非是他生日?也不是!那他为什么要办这喜宴呢?
评论一类是研究各种学问的,一类是议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历史评论属于后者,是一种对过去社会现象的议论,是表达我们对各种事物和社会现象的判断和态度,进而对对受众有所启发。
建议仁兄能静下心来,好好琢磨一下啊。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19 15:20:52 +0800 CST  
@手抄金刚经 2016-03-20 14:49:24
楼主大赞
-----------------------------
谢谢夸赞
楼主 大黄山人2016  发布于 2016-03-22 16:23:24 +0800 CST  

楼主:大黄山人2016

字数:58095

发表时间:2016-01-23 21:4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8-01 16:31:50 +0800 CST

评论数:4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