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写史—以警方破案的视角寻找历史真相-西汉史

樊哙坐下不久刘邦起身上厕所,借着这个机会叫樊哙和他一起离席。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刘邦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善于听取臣下意见,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之奈何?”他问了樊哙一句话: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回答的也相当有水平:“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刘邦没有辞行直接溜了,他独身骑马带着樊哙靳强夏侯渊纪信四元将领步行抄小路直奔自己军营。
这里面刘邦没有告别不是因为害怕项羽再加害自己而是因为范增。这次鸿门之行刘邦等人的目的就是化解项羽的杀机,如果项羽不与自己和解那么鸿门之行就白来了。之所以刘邦开溜就是因为已经化解了项羽的杀机。而刘邦不辞而别是害怕一旦辞行范增又生出什么鬼主意。刘邦只身骑马抛下一百多贴身随从是害怕人多目标大被发现,为避免马蹄声引起楚军主意刘邦的四元将领只得步行。
刘邦开溜前嘱托张良为自己擦屁股,为万全特意命张良在估计自己已经到军中的时候才进去。就这样刘邦成功从项羽军营插翅而飞。
在估计刘邦已经回到军中时张良进账代表刘邦辞行: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的这句话将刘邦的不辞而别归因于酒喝多了。在送礼的时候又用了再拜这个字眼,表现了极度的谦卑。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张良的这句话又特意表现出了刘邦的胆小,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个潜台词,在危险重重的情况下刘邦不顾危险来到您军中,他对项王您多么忠心啊……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两个人对刘邦礼物的不同对待体现了两个人对刘邦的不同态度,更加体现了两个人对刘邦的不同评价。范增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里面范增明着骂行刺失败的项庄,暗地里骂了项羽不知轻重错过除掉劲敌的大好机会。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5:19:26 +0800 CST  
鸿门宴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宴会,是一场剧情跌宕起伏的宴会,更是一场妙语连珠的宴会。通过精妙的语言刘邦一行人成功地满足了项羽膨胀的心理以及虚荣的心理,也成功地麻痹了项羽为自己挣得生的机会。不仅宴会上如此,在鸿门宴之前这种精妙语言就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了。之前没有写一笔带过楼主认为应该补上。
在项伯道出实情劝说张良快逃的时候张良说了一句话: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张良特意说陈为韩王送沛公,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玄机。这句话将张良致于第三方的立场上,让张良显得更加的中立更加的公正,让张良的话更加可信。而亡去不义可以博得项伯的同情甚至于惺惺相惜,因为项伯就是因为义而来报信。
刘邦得到张良的情报后起初大惊,随之就冷静了下来,他问了一句与当前危机毫无关系的话:君安与项伯有故?这句话体现了刘邦已经从最初的恐慌中迅速走了出来,这句话也体现了刘邦的政治敏感性,因为张良与项家的关系会影响到张良在刘项之间的站队问题,所以他警觉地问了一句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其他的对话都是后来宴会上出现的,在此不再详述。
刘邦从鸿门逃回军营后立刻诛杀了为项羽报信的曹无伤。通过鸿门宴刘邦成功化解了倾覆之危,拔掉了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鸿门宴以刘邦的成功而结束。接下来楼主继续讲述鸿门宴之后的故事,请看----群雄割鹿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5:20:42 +0800 CST  
鸿门宴结束之后项羽带兵入咸阳。从出生那天起对秦王朝的恨就装满了项羽的内心,以他的小暴脾气肯定是要发泄一通的。于是秦国投降的国王子婴被杀,宗室公子之类的都被杀掉,秦国王宫被焚烧,大火烧了很久,史书记载三个月但未必是确数。屠杀一旦开始就难以遏制,于是秦地的百姓惨遭蹂躏,关中父老对项羽极其失望,但摄于项羽的武力人们敢怒不敢言。
秦朝灭亡之后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开始凸显,那就是如何安排天下的权利格局。反秦的过程中六国纷纷复立,攻入关中的将领们都是六国国君的臣子。虽然名义上各个将领都有自己的君主但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新立的国君是没有过多支配臣子的能力的。处理这个政治问题只有两个选项,第一六国疆土延续六国格局而秦地用来进行新的利益分配;第二个方案就是整个天下重新分配。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案那么只有秦地可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很明显对于项羽与诸将来讲这么划分是划不来的,当然将领中的刘邦可以接受,因为他有怀王之约作为后盾。第一种方案行不通就只能按照第二种方案彻底重新瓜分天下。
在做出进一步的决定前项羽向自己名义上的主子楚怀王通报了信息,楚怀王给了两个字的回复:如约。楚怀王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要保持君主的权威,另一方面也是要保持自己的地位与利益。楚怀王的这个回复肯定难以获得项羽的认可,于是项羽决定抛开楚怀王自己单干。

当时天下的实力派分为三个阵营,第一个阵营就是六国被立的国君,他们心中自然希望六国延续之前的格局。第二个阵营就是项羽与随他入关的诸将,他们希望彻底地划分势力范围。虽然这些人名义上是臣子,但他们此刻的实力远远高于他们背后的主子,他们才是武力上的强者。第三个阵营准确讲不能称其为阵营,因为他只有一个人:刘邦。刘邦的内心一定很矛盾,如果六国范围内格局不改变那么他很明显难以获得很大的利益,他不可能独吞关中而让项羽等人打酱油。但是如果六国被否决那么他的利益又难以保证,因为六国一旦被否定怀王之约也就成了鸡毛而非令箭,他也就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
在矛盾重重的条件下项羽当仁不让地做了主宰者。当然他接下来的安排应该是范增的主意。项羽做安排遵循了几个原则,第一承认六国现有国君但每个国君都要让出自己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利益。第二在巨鹿战场以及以后跟随他入关的将领们都做王,都获得比较大的利益。第三刘邦要重点防范重点压制。在这三个原则下,十八路诸侯王应运而生。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5:24:10 +0800 CST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刘邦为汉王,王巴、蜀。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赵将司马昂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封成安君陈馀河闲三县,居南皮。封梅鋗十万户。
在这个安排下刘邦只获得了巴蜀之地,这与怀王之约差距太大,于是刘邦大怒意图攻击项羽。刘邦的冲动行为被萧何张良劝阻,萧何等人劝说刘邦先王巴蜀以后再图天下。在刘邦为汉王后他赐予张良很多金银财宝,张良之后将其转送项伯。在刘邦的授意下张良又给了项伯很多好处,于是项伯为刘邦争取了一块土地:汉中。这样刘邦从原来王巴蜀变成王巴蜀与汉中,都南郑。
项羽的这个安排大体上来讲是公平的,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刘邦被他压制了,但这就是政治。除了分封诸侯王外项羽还采取了一个政治军事措施,接下来请看——裁军之谜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5:27:05 +0800 CST  
UP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6:33:45 +0800 CST  
项羽除了分封诸侯王之外还采取了一个重要政策,那就是裁军。关于项羽裁军史书没有明写但有暗写。“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这一句即暗写了项羽对诸侯的裁军。“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这句从字面理解有几种意思:第一项羽要刘邦带着刘邦手下三万士兵去自己的封国。第二项羽命刘邦带领项羽手下士兵三万人去自己封国。第三项羽命刘邦带着三万诸侯士兵去自己封国。第四项羽命刘邦带领自己和诸侯的三万士兵去自己封国。很显然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可能性一点没有,项羽与诸侯绝不会将自己的士兵给刘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肯定是项羽命刘邦带领三万刘邦自己的士兵去自己封国。鸿门宴的时候刘邦有十万军队驻扎霸上,估计在关中其他地方刘邦也可能有零星驻军,也就是说刘邦军队人数最低是十万,如果只带三万去封国,那剩下的最少七万就是被项羽裁掉了。
项羽裁军的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裁军?他裁了哪些人的军?我想理由有两个:第一天下已经安定,诸侯王们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士兵,这与“兵罢戏下”相呼应。第二关中三王是以光杆司令的身份随项羽入关,章邯等三人既然封了王在他们的封国就要有守军,而他们的手下已经被悉数坑杀,所以项羽裁撤诸侯军队可以补贴给章邯三人。关于分拨诸侯军队给章邯等人还有一个原因:如果由章邯三人在关中招兵,那么三个秦国降将带着秦地的士兵称王关中,他们会不会重演秦朝攻击山东六国的故事,天下很多人对秦人并不相信,尤其项羽。所以他裁撤诸侯军队分拨给章邯三人是个非常充分的裁军理由。
至于裁军的原因,除了以上两个裁军理由都可称为裁军原因外,项羽通过裁军还可以削弱诸侯实力,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项羽裁军的对象肯定包括刘邦,不过肯定不止刘邦一人,否则就是明显针对刘邦,这说不过去。我认为他的裁军对象还包括其他跟随他入关并被他分封的诸侯王。诸侯王们因为是被项羽封的王,他们整体上对项羽必然感恩戴德,项羽的裁军他们不会不支持。但项羽对他们的裁军力度肯定没有刘邦大,刘邦裁掉至少百分之七十,而其他封王的将领裁军幅度肯定没有这么大,一方面因为这些诸侯王的实力不是那么强,另一方面这些诸侯王是带着以前主子的军队出来的,以前主子那里势必兵力空虚,他们也许要还回去一些士兵。当然最终还不还是一回事,但这可以作为降低裁军幅度的理由。再者如果大家的裁军幅度都一样,关中三个王的军力就太强了,这也不符合项羽的利益。至于项羽本人应该不会裁军,因为他是西楚霸王,他是天下的大哥,他要维持天下秩序,他有理由保留更多军队,再者他自己不裁军无人敢提出异议。
以上就是项羽裁军的事情,虽然史书上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信息量好大好大。这句话也可以印证项羽坑杀秦军降卒的事实。另一个可以印证秦军降卒被坑杀的理由是:项羽率军入咸阳之后给秦人带去严重的兵祸,如果秦军降卒还存在,他们肯定会骚乱甚至大规模反叛,而史书关于秦人的骚乱和反抗没有任何记载,所以说秦军降卒肯定被坑杀了。有人纠缠于项羽是不是只坑杀了部分降卒,我认为没有任何这种可能性。如果只坑杀了一部分,那么剩下的降卒肯定不能自安,他们为了自保也必然叛乱,至少他们叛乱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所以如果坑杀肯定悉数坑杀,没有只坑杀一部分的可能。
在完成分封诸侯王和裁军之后,诸侯王们的下一站就是自己的封国了。有道是天无二日,项羽既然已经成为了天下的霸主,以前的那个楚怀王熊心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了,请看——放杀义帝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00:53 +0800 CST  
楚怀王熊心的人生中充满了矛盾,在他被项梁找到尊为楚怀王后他与项梁之间就有矛盾,项梁死后项羽继承了叔父与楚怀王的矛盾。为了压制项家楚怀王任命宋义提携刘邦拉拢群臣,而这又制造了新的矛盾。楚怀王拒绝项羽西进灭秦又使矛盾更上一层楼。
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就是楚怀王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王。但是好梦不长宋义很快被项羽杀掉,项羽获得了对北上楚军主力绝对的掌控权,楚怀王的那场春梦很快就醒了。
梦醒时分的人除了回味还有不甘,还有后续的努力。在项羽入咸阳后他向楚怀王通报了灭秦的相关信息,楚怀王回复他:如约。楚怀王的这个态度是为了保持自己君主的权威并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他的这个决定使他与项羽之间的矛盾进入到不可调和的阶段。起初为了灭秦的大业项羽还能接受他这个名义上的主子,现在天气已经不冷了,这件棉袄也就没有用了。被丢弃是渡过冬天后棉袄的必然归宿。
针对楚怀王的如约二字项羽做出针锋相对的反击,项羽本纪记载“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这段详细记载了项羽如何拉拢诸将共同对抗以怀王为代表的山东六国君主。项羽此举使得他完全占据了两个阵营争夺利益的有利位置。
项羽的这个举措严重侵犯了以楚怀王为代表的原六国君主,两个阵营的矛盾进一步升级。虽然如此但六国君主对项羽没有制约的能力,他们只能咽下苦果。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定都彭城,而彭城此时正处在楚怀王的手中。为了定都彭城项羽决定让楚怀王滚蛋,滚得越远越好。于是项羽以古来帝王处于河流上游为理由强迫熊心迁往长沙郴县。在项羽派人催促熊心启程的时候熊心身边渐渐有臣子选择离开。
之后项羽一不做二不休派衡山、临江王两人在江上将义帝熊心杀死。这对君臣的矛盾以项羽放杀义帝而结束。
熊心的一生是挣扎的一生,是梦想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人生在他派兵北上救赵时就已经注定。造成熊心人生悲剧的是他的错误决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时代局限。古时候的君王对外付诸武力的时候都是派将领外出而很少自己带兵。熊心派兵救赵完全是照方抓药,他这个药没有错,但是用错了地方。
熊心是突然被立为楚王的,他在楚国民众心中尤其在楚军中并没有以前的君王应该具有的权威。他与诸将没有什么交集,他在军中没有亲信,他的利益在军中没有人维护。所以在将领做大之后将他踢开是必然的事情。熊心要想避免自己的悲剧只能带兵亲征,在亲征的途中他逐渐建立自己的威望建立自己的人脉形成自己的亲信班子,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被手下将领赶下台的命运。而这于他似乎要求又过高。历史没有假设,我们难以假设熊心若带兵亲征的结局,我们只能记住历史上的故事:熊心曾经是反秦的一面旗帜,熊心也曾为反秦做了贡献,熊心也曾为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抗争,虽然最后悲剧,但他的人生也曾绚丽多彩。
项羽在解决与熊心的矛盾时采取的政策是对抗,而同样有人因为矛盾选择了与他对抗。请看————烽烟再起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08:12 +0800 CST  
项羽分封天下就是一场零和博弈。得利与受损,满意与失望,高兴与愤怒就像硬币的两面形影不离。项羽的分封除了让刘邦不满外还有几个人很不满意,他们将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抗争。这些人就是原齐国的相国田荣,原赵国的陈余,还有彭越及原燕国的国王韩广。
田荣是田儋的弟弟,在陈胜起兵后田家的三兄弟就聚众起事,他们很快在原齐国故地建立了齐国。在临济城下齐王田儋被章邯击杀,田荣立了田儋的儿子田市为新的齐王,而自己就做齐国的国相执掌齐国大权。在项梁与章邯斗法时因项梁没有满足田荣的无理要求田荣拒绝出兵相助,项梁的战死使得项羽对田荣很不满。之后田荣又拒绝了项羽一起灭秦的要求使得两人的矛盾升级。故此在项羽分封诸侯王时非但没有封很早就起事反秦的田荣为王还送给了他一个字:滚。项羽将田荣所立的齐王田市改立为胶东王。这样按照项羽的分封田市与田荣都要去胶东国。胶东国在山东半岛在汉初那里可是比较荒僻的地方,项羽的这个安排让田荣极为不满。田荣对项羽的政策是三个字:不合作。
田荣不肯让田市去胶东,自己举兵反抗项羽。在新立的齐王田都去齐国上任的时候田荣率军攻击田都,田都不敌逃往楚国。在田荣公然反对项羽的分封之后齐王田市的左右亲信劝他赶紧与相国田荣切割,项羽大怒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田市偷偷跑掉去胶东国上任。田荣对侄子田市的背叛极其愤怒,他率兵一路追赶杀掉田市,顺势又灭了项羽所立的济北王田安。至此项羽在原齐地所立的三个王田市田都田安都被田荣杀掉,田荣自立为齐王并吞三齐国。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19:41 +0800 CST  
田荣除了自己举兵反抗项羽外他还找了一个帮手,那个帮手叫彭越。
彭越是昌邑人,在秦朝的时候他做了强盗在巨野的湖泽中打渔。陈胜起兵反秦之后彭越身边有少年劝说他也聚众反秦,彭越说现在他们刚刚斗起来,咱们还要再等一等。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彭越相当狡猾,他就是一个狐狸一般的人,他想的就是如何以最小代价办成最大的事情,至于原则啊大义啊那就是一个屁。
过了一年多泽中有一百多个少年聚集在一起共同找彭越来做他们的首领,彭越对这些人的请求直接予以拒绝。但少年们不同意非要彭越来做带头大哥,彭越不得已就这样成了一百多人的头领。其实以其说彭越不同意倒是不如说他在以退为进,少年们越是强求他做头领他的地位就越是稳固,这种官场上的计谋彭越运用的炉火纯青,与彭越一样汉王刘邦最初做沛公也是采取的这个政策。
做了头领后彭越命众小弟第二天日出后来相见,来晚的要杀头。到了第二天有十多个人都晚了,最晚的一个人到中午才来。彭越对众人说:不是我要做头领,你们这些人强迫我来做。我做了后与你们约定日出相见,你们中有很多人都晚了。我不能把晚了的人都杀掉,不过最晚的那个人必须杀。众人笑着说,何必呢下次主意就行了。但彭越心意已决那个中午才到的年轻人被杀掉,杀掉一人后彭越设坛举行仪式,之后行使带头人的权利号令手下。
经过杀人立威少年们无不对彭越非常恐惧。彭越的这个办法古代很多名将都用过,他们有的杀国君宠妃,有的杀国君宠臣,总之无不是先立威而后行军事。
彭越立威后带领一百多人四出掠地收了诸侯的散卒一千多人,他的队伍就这样初步壮大。

之后彭越遇到了西进灭秦路上的刘邦,两个人联手对昌邑进行了攻击。攻击失败后两个人就分开了,彭越继续在大本营一带活动。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彭越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一万多人。田荣赐给了彭越将军印要他攻击楚国,项羽命萧公角领兵抵挡,彭越大败萧公角。至此本来做强盗的彭越于汉初初露锋芒。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20:53 +0800 CST  
彭越是田荣主动出去找的帮手,还有一个帮手是送上门来的,他就是陈余。
陈余与张耳是刎颈之交,不过两个人在巨鹿之战时产生了矛盾,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项羽没有北上救赵的时候巨鹿城北驻扎着诸侯军队及陈余的几万人马还有张耳之子张敖的人马。救赵的诸侯军虽然已经到位但他们没有人敢于轻易去攻击秦军,在巨鹿城非常危急的时候张耳数次派人要求陈余赶紧援救巨鹿,陈余觉得自己力量弱小不敌秦军而加以拒绝。陈余的拒绝令张耳极其恼火。几个月后张耳派张黡、陈泽两位将领又去陈余处,这一次张黡、陈泽两位将领转达了张耳要对陈余说的话:当初我与你结为生死之交,现在我与赵王随时都可能城破身死,可是你陈余坐拥几万军队不肯来救援,这哪里是生死之交啊?如果你讲信用,为什么不冒死攻击秦军,就算战死也不枉我们的交情。更何况你还有一两成把握!陈余说:我考虑根本救不了你们,我之所以不去是为了以后替你和赵王报仇。现在我去了徒徒牺牲没有意义。张黡、陈泽两位将领接下来说:现在事情这么紧急,哪里还能考虑以后的事情,为了信用为了大义就算死也在所不惜。陈余又说:我并不是怕死,只不过觉得没有意义。不过我一定如你们所说去救巨鹿城。于是陈余调拨五千兵马由张黡、陈泽两位将领率领先去攻击秦军。如张耳所言张黡、陈泽及五千士兵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能活着从战场离开。

城内的张耳一直等着陈余的救援但一直没有等到,非但陈余没有来张黡、陈泽两位将领也没有回去复命。之后巨鹿之围解除后张耳与赵王出城答谢诸侯军。在见到陈余时张耳责备陈余不肯救援又追问张黡、陈泽两位将领的下落。陈余据实回答后张耳不信又数次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张耳认为是陈余将两位将军杀掉了!陈余大怒:想不到你恨我恨的这么深,你以为我舍不得大将军的职位么?于是陈余解下大将军印绶推给张耳,张耳不知所措也没有接受。这时陈余外出上厕所,张耳门客趁机劝说张耳收下大将军印绶。于是张耳就收下印绶并收编了陈余的军队。陈余回来见张耳不肯推脱也非常生气。于是陈余与和自己交情深的几百人离开去河泽中捕鱼。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形成了。
张耳陈余的反目非常具有代表性,多数朋友间的反目都是因为误解。朋友关系是个非常特殊的关系,因为是朋友所以觉得对方应该理解自己应该对自己好,总之一句话每个人对朋友的要求都比较高。对关系约好的朋友要求越高。于是乎本来一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就会因为朋友关系变得很重要。假若陈余与张耳不是刎颈之交那么陈余不肯救巨鹿这件事根本不会导致张耳的恨有这么深。反过来如果不是刎颈之交陈余也不会那么恨张耳。正是应了那句话:爱之深恨之切。所以有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为的就是避免好朋友间决裂给人带来巨大的伤害。接下来陈余与张耳将进入势不两立的境地,他们将通过必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态度来诠释他们当初的关系有多么的密切。拥有这样的朋友,既是两人的不幸也是两人的幸运。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22:09 +0800 CST  
陈余走后他就远离了灭秦的大业,不过他也曾写信劝说章邯投降,至于项羽是否知道我们无从得知。张耳是一个交际非常广泛名声特别好的人,项羽也经常听说张耳贤能。因为张耳有大功并跟随项羽入秦所以项羽将赵国一分为二立张耳为常山王,之前的赵王被改封为代王。陈余的门客也比较多,没有离开反秦军队的门客们就为陈余说好话劝项羽封赏陈余,因为陈余没有跟随入关所以项羽将陈余所在的南皮附近三个县封给陈余,这样陈余的爵位就是侯爵。
张耳与陈余本来是刎颈之交常彼此相伴,两个人共同拥立赵王共同反秦,两个人的名气也差不太多。作为名士陈余特别在意名声,突然间张耳高出陈余一大块让陈余很不爽。
张耳到了常山国后陈余的怒气更大了,他与身边人说:他张耳与我功劳一样,现在他是王我只是侯,项羽处事太不公平了。大怒之下的陈余决定起来反抗,他要为自己争夺应该就有的地位与名气,他更要将那个张耳踩在脚下。
田荣起兵反抗项羽后陈余派人去见田荣,使者传话说:项羽主宰天下不公平,以前的王都居恶地,跟随他的将领都是好地方称王。现在我们原来的赵王在代呢。请您借给我兵,以后我南皮就是你齐国的屏障。田荣为了在赵国树党就同意借兵给陈余。于是陈余尽出自己三县的兵马与齐国借来的兵马攻打常山王张耳。张耳不敌败走。尽收原赵地后陈余迎回原赵王赵歇立他为赵王,赵歇立陈余为代王。原赵国故地的局势就这样暂时稳定下来了,但跑掉的张耳总有一天会回来找陈余算账,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除了齐国与赵国再起纷争外原来的燕国也没有消停,原来的燕王韩广被改立为辽东王,在臧荼去燕国上任后韩广不肯离开燕国去辽东国,于是臧荼击杀了韩广吞并了辽东国,原燕国境内的局势也暂时进入稳定状态。
山东已经重燃战火,那个被封汉王的刘邦会闲着么?肯定不会,但在叙述刘邦的举动前我要写一个人,那个人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战功颇大,请看——败将之谜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26:00 +0800 CST  
写刘邦争夺天下就绕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为刘邦带兵立下大功的韩信。史记为韩信单独立传,名为:淮阴侯列传。在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韩信的一生,不过虽然传记中记载的比较详实但韩信身上还有很多疑点。根据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是在汉元年刘邦入汉中的时候加入到刘邦的阵营,在汉中时被拜为大将军。但史料中也有一些内容与以上内容冲突。关于韩信的疑点就是:他到底什么时候加入到刘邦阵营的?他到底什么时候获得重用的?他到底有没有被拜为大将军?楼主在分析罗列疑点及证据前先将淮阴侯列传中的记载讲一下,之后再讲关于韩信的疑点问题。
韩信是淮阴人,他有几个特点:第一穷;第二名声不好;第三好吃懒做;第四脸皮比较厚。根据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百姓的时候很穷,名声不好,所以没有被推荐进入官府工作。他又不能经营小买卖,于是乎经常去别人家蹭饭。至于是因为穷而蹭饭而导致名声不好又导致没有被推荐进入官府还是因为没有工作导致穷导致蹭饭导致名声不好已经说不清楚了,反正鸡和蛋已经同时存在了。虽然穷但韩信志气不短,想必一般的工作他也懒得做,这一点通过他后来当治粟都尉都要逃跑就可以看出。
韩信经常蹭饭就导致很多人都很讨厌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怒其不争。一个男人好吃懒做也确实让人很无语,但这种人有个特点就是一旦发迹将不可想象。韩信经常去南昌亭长家里蹭饭,几个月后亭长的老婆受不了了,于是乎亭长家里吃饭就不在饭点吃,韩信去了之后也不准备饭食。韩信于是非常生气,淮阴侯列传记载“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饥肠辘辘的韩信只得自己在城下钓鱼,不远处一群阿姨辈的人在洗衣服,其中一个发现韩信饿得不行于是拿饭给韩信吃,就这样这个漂母一连几十天都给韩信饭食吃。
虽然饿得快死了但韩信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充满了憧憬,他向漂母表态:我以后一定重重答谢您。漂母训斥他:你一个大男人连自己都养不活(不丢人么),我是可怜你这个王孙才给你饭吃,我难道是为了图你报答么?从漂母这句话可以看出韩信出身于韩国王族,但那时候韩国早就灭亡了。先祖的荣耀除了给他带来不凡的志向外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坏处:不甘于做小事。这就是韩信饿肚皮的原因。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30:36 +0800 CST  
对于胸怀铁甲百万的人来说韩信带刀佩剑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但由于名声比较差就有人认为他这个是装b。对于装B的人自然有好多人看他不爽。一个年轻的屠夫在街上拦住去路找他的麻烦:看你长得魁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很懦弱的人。年轻屠夫又当众说:你如果不怕死就拔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裆下钻过去。韩信抬头仔细看了看年轻屠夫后俯下身从对方裤裆下钻了过去。于是人们更加看不起他。
项梁率军渡过淮河后韩信仗剑投军,在项梁帐下韩信没有获得重用也没有什么名气,等到项羽领兵的时候他做了执戟郎中。韩信数次为项羽出谋划策都没有被项羽采纳,于是韩信只剩下了一条路:跳槽。
刘邦离开关中入汉中的时候韩信离开项羽军营投奔汉军。初入汉军的韩信并没有获得重用,只是做了连敖,这个连敖应该就相当于接待员。不久韩信就因为触犯法律被判了死刑,与他一起上刑场的人有十三个已经被砍了脑袋,在轮到他受刑的时候他抬起头恰好看见了刘邦的亲信夏侯婴,于是韩信向夏侯婴嚷道:汉王不想得天下么?为什么要杀掉壮士?夏侯婴见韩信仪表言语不凡就赦免了他,与他交谈后夏侯婴非常高兴。夏侯婴马上将自己新发现的这个人才向刘邦举荐,刘邦提拔韩信做了治粟都尉,不过当时刘邦也没有觉得韩信是多么难得的人才。治粟都尉这个官就相当于总后勤部负责军粮的副部长。从遇到夏侯婴的这一刻起韩信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他从一个人人讨厌的屌丝变成了汉王刘邦身边亲信极力举荐的人。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30:58 +0800 CST  
韩信被提拔为治粟都尉后丞相萧何就成为了他的上司。通过几次交谈萧何向韩信承诺向汉王举荐他。过了一段时间韩信依然没有获得进一步的提拔,他估计萧何夏侯婴二人早就向汉王举荐他了,再继续等下去也是徒劳。他的心中再次涌上了那个想法:跳槽。
于是那个萧何追韩信的知名历史故事上演了。韩信跑路后萧何很快得到了消息,他来不及向汉王刘邦汇报马上骑马就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路上萧何果然成功追上了韩信,在萧何的劝说下韩信跟着萧何回到汉国都城南郑。
萧何去追韩信后有不明真相的人立刻向刘邦汇报:丞相萧何也跑了。得到这个消息刘邦极度生气极度郁闷,萧何的离开使他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过了两天萧何突然出现去拜见刘邦。萧何的再次出现让刘邦又生气又高兴。刘邦生气的是萧何吓了自己一跳,而高兴的是这个好帮手没有走,他还在。
君臣两人接下来进行了一番简短的对话,这段对话决定了韩信的命运。
刘邦责备萧何:你为什么逃跑?当然刘邦这时不会认为萧何逃跑,他真实的意思是你这两天突然消失干什么去了?这是刘邦对萧何进行查岗。
萧何说:我不敢离开大王您,我是追离开您的人。
刘邦:你追谁去了?
萧何:追韩信。
刘邦:军中已经跑了十几个将领,你没有追过任何一个人。你说你追韩信,有人能相信你么?
萧何:逃跑的十几个将领都是平凡的人,这样的人容易得到。韩信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你要想长期在汉中当汉王可以不用韩信,如果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能辅佐你给你出谋划策。看汉王你是怎么想的。
刘邦:我也想挥兵东进,也不想长期郁闷地待在这个地方。
萧何:汉王您要想挥兵东进,能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辅佐您,不能重用他他迟早还会离开。
刘邦:我给丞相个面子,我任命韩信为带兵的将领。
韩信:虽然任命他为带兵的将领,他还是会离开。
刘邦:我任命他做大将军。
萧何说:如此最好。

决定任命韩信后刘邦要立刻招来韩信宣布人事任命。萧何再次建议隆重行事斋戒设坛庄严拜帅,各种该有的礼仪必须都要有。
于是刘邦下令做拜帅的各种准备工作,军中很多将领得到刘邦要任命大将军的消息后都心中暗自高兴,以为这次要拜的大将军就是自己。等到人选揭幕的时候全军大为吃惊。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31:45 +0800 CST  
以上是淮阴侯列传的记载,这段记载可以说疑点重重,楼主接下来仔细地分析其中存在的疑点,欢迎朋友们探讨。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32:10 +0800 CST  
疑点一:萧何夏侯婴屡次举荐韩信刘邦都没有重用,在韩信跑了之后萧何再举荐刘邦就痛快地拜韩信为大将军,为什么以前举荐不行之后就行了呢?前后的举荐并没有什么变量能使得刘邦相信韩信可以为大将军。
疑点二:韩信拜将后与刘邦进行了一番沟通,刘邦通过沟通觉得得到韩信这个人才太晚了,难道之前萧何夏侯婴反复举荐刘邦都没有与韩信交谈么?为什么之前韩信不用同样的说法游说刘邦而使得自己获得重用呢?
疑点三: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的韩信对刘邦说的那些话并没有新鲜之处,韩王韩信也说过类似的话,萧何也说过类似的话,这些话并不能表明韩信是多么高超的军事统帅。
疑点四:汉初立传的将军们的战功在自己的传记中都有详细记载,关于韩信的战功是从摆平魏豹开始的,淮阴侯列传没有写韩信在还定三秦中的功劳,其他的将领写了还定三秦具体的功劳。从击魏开始韩信的战功写的非常具体非常详细,为什么在汉二年八月前他的战功是空白的呢?
疑点五:在淮阴侯列传中记载的韩信第一个战功是汉二年“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左丞相官职是文官,大将军是武官,既然已经拜为大将军又为何以左丞相击魏?这就相当于现在有个人是军区司令员,但领导命令他以省长的身份带兵打仗一样,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疑点六:高祖本纪中记载韩信击魏用的是“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将军两字与大将军三字差别是天与地的差别,在史书中对于武将的官职应该不会乱写,比如卫青拜为大将军之后人们谈论卫青是用大将军三个字,而不是将军两个字。除了韩信拜将那一段在关于韩信的所有史料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将军三个字,就连淮阴侯列传中也不再用大将军,这也是重要疑点。如果确实拜了大将军那么不可能每个人都不称呼他为大将军。
疑点七:蒯彻在游说韩信三分天下时罗列了韩信的功劳,蒯彻用的是“足下涉西河(10),虏魏王(11)禽(擒)夏说(12),下井陉(13),诛成安君之罪,以令于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数十万众,遂斩龙且(14),西乡(向)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略不世出者也”。还定三秦的重要性应该高于以上功劳中的大部分,为什么蒯彻没有说呢?
疑点八:李左车在韩信破赵之后与韩信的对话中罗列了韩信的功劳“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李左车与蒯彻一样从击魏开始讲韩信的功劳,击魏之前什么都没有。
疑点九:破赵之后刘邦立张耳为赵王,以韩信为赵国相国。刘邦命韩信以赵相国身份击齐。如果韩信为汉军大将军而被封为赵国相国似乎说不过去,更不可能以相国身份击齐。
疑点十:西汉宣帝一朝大臣张敞的一份奏折之中有一段话“萧相国荐淮阴累岁乃得通”。从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在汉元年四月入汉营到韩信击魏,一共是十七个月,与张敞所说累岁得通可以印证。
疑点十一: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在韩信拜将之后与韩信交流,韩信说三秦可以传檄而定,这个似乎不妥。刘邦还定三秦是一番恶战苦战,刚开始不顺利的时候刘邦都想退兵回汉中。
以上的这些疑点共同指向了一个结果:韩信受到重用是从以左丞相击魏开始的,他从来都没有拜过大将军,韩信拜将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司马迁写史书为什么会写韩信拜将我们不得而知,如果非要猜测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社会上的流言,就像现在一旦哪个人发达了,那么关于他的一生都是精彩的,一旦哪个人落难了他的一生都是肮脏的一样。至于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各位看官自有看法。楼主倾向于认为韩信受到重用是二年八月击魏开始,他从来都没有拜过大将军。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38:33 +0800 CST  
上面写张耳陈余交恶的时候本来是陈馀解下将军印绶,我误写为大将军印绶了,抱歉。接下来楼主讲述——还定三秦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19:58:32 +0800 CST  
我顶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20:45:44 +0800 CST  
咋没人顶呢!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22:34:50 +0800 CST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出自于唐朝李白的蜀道难。在唐朝之时蜀道尚且如此之难,可以想象汉初蜀道是如何地难走。
除了蜀道难巴蜀之地还有一个天府之国的美称,不过天府之国的出现晚于刘邦时期。在刘邦时期巴蜀之地是最为荒僻的地方。虽然路难走封国荒僻刘邦也不得不踏上去封国的路。
刘邦去封地到底走的哪条路史书没有讲,关于这一点史家不停争论,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意见是子午谷道和褒斜道。不过这两条道都不能称其为道,因为是无道可走。很多地方都是靠栈道连通。楼主认为刘邦一行走的是褒斜道。在刘邦去封地的时候张良也动身回韩国,在两人分别的时候张良劝说刘邦烧毁栈道,一方面防备诸侯在后面偷袭,另一方面也向天下表明自己不想以后再进攻东方。
到了封国首都南郑后,军中很多将领士兵都逃跑了,因为东方过来的将领士兵们不喜欢这个荒僻的地方。在将领士兵不断逃跑的时候,军中一个叫韩信的人向刘邦进行了一番游说,不过这个韩信并不是后来当大将军的韩信。韩信说:跟随项羽的有功将领们都获得了好封地,唯独汉王您这个地方不好,这相当于流放啊。您手下的将军士兵们多数都是山东人,他们现在日夜思归。如果您顺应他们的想法挥军向东一定可以大获成功。等以后天下彻底安定您想东归也不可能了。韩信的一番话非常符合刘邦的内心想法,还定三秦争夺天下是他日思夜想的事情。
楼主 叶弄秋寒  发布于 2015-03-23 23:06:03 +0800 CST  

楼主:叶弄秋寒

字数:298913

发表时间:2015-03-19 12:4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24 17:47:39 +0800 CST

评论数:7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