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遗失的华夏》

@亚布2018 2018-03-26 20:38:03
目 录
第一章 璀璨迷人的哈拉帕
第二章 《山海经》帝王史
第三章 图画印章泄露了天机
第四章 哈拉帕是昆仑墟
第五章 夏朝语言文字特点分析
第六章 印章文字破译
第七章 印章与中国上古帝王玺
第八章 印章上的《山海经》人物
第九章 印章上的《山海经》图腾与族徽
第十章 遗失的华夏.哈拉帕
第十一章 夏.哈拉帕文化的发掘与展望
后记
http://img3.laibafile.cn/p/m/292035688.jpg......
-----------------------------
在喜马拉雅山东面,还有一个未解之谜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4-26 18:34:55 +0800 CST  
那么我们就对照古籍的记述,摆放好地图73,在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周围寻找一下,看看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是不是众河之源。
1、(白水)黄河之源: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和藏北。
“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河水出(昆仑)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说:“(昆仑)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達”。《尔雅》曰:“河出昆仑墟,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因为河出昆仑色白,又名白水,到下游才叫黄河。
2、(赤水、甘水)印度河之源: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部中国境内的狮泉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后,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山海经.海内西经》:“赤水出(昆仑)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淮南子.地形》:“赤水出其(昆仑)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郭义恭《广志》曰:“甘水也,在西域之东,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国西,水甘,故曰甘水。新头河又西南流,屈而东南流,径中天竺国。自河以西,天竺诸国,自是以南,皆为中国,人民殷富。中国者,服食与中国同,故名之为中国也”。
新陶、新头都是印度的谐音。《广志》的作者郭义恭,是东晋人。既然他说那时的古印度河流域有服食与中国相同的人,也就是说:在东晋的时候(公元317-383年),还有炎黄后裔生活在现在的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
3、(洋水、黑水)恒河之源:恒河发源于西藏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加姆尔的甘戈特力,注入孟加拉湾。
《山海经.海内西经》:“洋水、黑水出(昆仑)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这里的“羽民”就是羽民国。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释氏《西域记》说:“恒水东流入东海。盖二水所注,两海所纳,自为东西也”。文中的“二水”当指恒河和印度河,恒河流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即“两海所纳”。释氏《西域记》又说:“新头河经罽宾、犍越、摩诃刺诸国,而入南海是也。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
此文说恒河上游有遥奴、萨罕、恒伽三条支流,“俱入恒水”。在《山海经》里面却只记述了洋水、黑水两条支流。这与恒河源头,支流众多相吻合。
4、(青水、弱水)雅鲁藏布江之源: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
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入印度叫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汇流,注入孟加拉湾。
《淮南子.地形》说:“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山海经.海内西经》记:“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山海经.海外南经》所记:“羽民国在其(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按上文所述:羽民国是毗邻毕方鸟国的,都在海外西南角。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赤水之东,弱水出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
这说明“洋水、黑水、弱水、青水”,最后都在同一个地方“南
入海”,这与恒河和雅鲁藏布江汇流入海的地理位置一致,最后都流入孟加拉湾。
为方便读者阅读,我把《山海经》和古籍上河流名称与现在河流名称列成对照表。
《山海经》河流名称和现在河流名称对照表
河流在《山海经》
或古籍上的名称 河流的现在名称 发源地
河、白水 黄 河 昆仑山东北角
赤水 印度河 昆仑山东南角
洋水、黑水 恒 河 昆仑山西北角
青水、弱水 雅鲁藏布江 昆仑山西南角
图73就是哈拉帕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它和《河图括地象》里记述的一模一样:昆仑山出五色水。尽管我只列出四条河流,但因为恒河的源头是有两条河流,即洋水、黑水,算起来也正好是五条河流。



图73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4-27 21:22:31 +0800 CST  
(三)、昆仑墟有发达的农业、高大的城池和众多的人口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述的极其详细:农业之发达,土地之广袤,“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建筑规模之浩大,楼台庭宇之奢华,“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人口之众,“百神之所在”。解释一下“百神”,并不是几百个神仙。上古的神不是《封神榜》里的会上天入地的神,而是帝加封的掌管农业、牧业、山川、海河、子民、巫史、工巧、军事等的各种官员,如“王、公、侯、伯、子”以及“巫、祝、史、山神、风神、海神、河伯、雨师”等。每一个神都掌管很多人,“百神”是肯定掌管很多人。
而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哈拉帕古城,城市设计复杂,文物多彩,后来又陆续在方圆一千多公里范围内,出土了若干的文化遗址。可见当时人口是多么密集。
(四)、昆仑墟附近有羽民国和毕方鸟两个国家真实存在
《海外南经》:“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羽民国就在毕方鸟国的西面,是《山海经.海外南经》里面从西南角向东南角排列的第三个国家,毕方鸟排列第四。我在第三章里讨论过的“二八神”,就属于羽民国。
而与羽民国有关的“二八神”印章图0003在哈拉帕出土了。其风格也与其他一起出土的印章一致,我们无法说它是外来物品吧?那只有一种可能,羽民国就在哈拉帕附近。
哈拉帕还有一件出土文物,图0074很值得一看。我认为它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共工台”。《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图0074
从传说,到文献;从《山海经》记载,到哈拉帕出土文物。所有的方向,无不指向昆仑山,无不指向昆仑山脚下的哈拉帕。因此我说哈拉帕就是《山海经》里面记载的“帝之下都”昆仑墟,也不能说全无道理。我已经隐约嗅到了那来自远古的气息。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4-30 17:19:05 +0800 CST  
@ty_134981415 2018-03-27 19:59:14
太臆想了
-----------------------------
呵呵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2 11:26:11 +0800 CST  
《遗失的华夏.哈拉帕》已出版,以一种未被破译的古文字和《山海经》,讲述夏朝历史。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3 10:38:02 +0800 CST  
尽管还在迷雾里,但我感觉历史的真相越来越近!仿佛已经触手可及。证据在哪里?开启哈拉帕文明的钥匙又在哪里?所有人都会把目光投向哈拉帕印章文字。自二十世纪初,自从这种文字面世以来,就有无数的专家学者为之倾倒!为了解读这种未知的古代文字,他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尽管有人声称破译了哈拉帕印章文字,但由于拿不出充分的证据,只能无果而终。
迄今在哈拉帕文明遗址中,发现各种印章达2500件以上,除印章外,还有些陶器和金属器上也有铭文。所用符号约400多个。对这种文字,学者们的说法莫衷一是。有说它属达罗毗荼语,有说它属印欧语,还有说它属于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也有专家学者说它与中国的甲骨文很类似。破译者翻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一直却没有发现与哈拉帕文明有关的历史信息。难道纳哈拉帕印章文字真的成了死文字?当然不会。因为我已经在《山海经》里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哈拉帕先民在《山海经》里丰富多彩的活动。
考古需要实证,我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如果在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古城,出土了一件《山海经》里面记述的文物,可以用巧合解释。而问题却是:在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出土了多件《山海经》里面记述的文物,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引起重视。据我考证:至少有三枚图画印章,刻画的是《山海经》里面记述的故事。它们是黄帝战蚩尤、应龙杀蚩尤和夸父、二八神。
用以上所有信息作为支撑,我有理由断定:破解哈拉帕印章文字的钥匙,就深藏在《山海经》之中。
《山海经》海经部分,成书年代可确定为伏羲至于夏朝,正处于我要破译的印章文字年代。《山海经》又是上古群巫叙图直言,口语化鲜明。虽然历经几千年,除个别名词难懂之外,并不比一篇清朝末期的八股文晦涩多少。因此研究《山海经》语言文字特点,极可能是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的钥匙。所以经多年研究,我总结分析出《山海经》里面夏朝语言文字的特点如下:
夏朝语言文字第一个特点:表音
《山海经.海外北经》载:“汉水出[鱼付]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文中的“[鱼付]鱼”,在《山海经》里有多种写法,如附禺、务隅、扶余等。这表明上古[鱼付]、附、务、扶都读附;鱼、禺、隅、余,都读鱼。
《古本竹书纪年》夏史记载:“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原。杼或作帝宇,一曰伯杼。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这又说明:“杼、宇、禹”同音。而禺、禹在甲骨文里又是同型字。这表明上古:“杼、宇、禹”也读鱼。
综合起来:上古的鱼、禺、余、隅、余、杼、宇、禹、都读做鱼也可以这么说:现代汉字的鱼、禺、余、隅、余、杼、宇、禹,都可以用上古一个文字: “鱼”来代替。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上古,在创造文字之初,文字数量少,文字的数量不足以满足使用。那就出现了最简单的方法:“假借”,就是只要读音相同,用哪个字表达都可以。有点像今天小学生写“别字”一样可以原谅。从哈拉帕出土的文字数量来看,总数400多个。如果全部用于表意,数量明显不足。如果全部用于表音,数量又明显太多。因此,这也成为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夏朝文字这种以字表音的现象,一直到先秦还很普遍。
如“矢”字。在《诗.大雅.江汉》中,“矢”通“施”。“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在《诗.卫风.考槃》中“矢”通“誓”。《广雅》又说:“矢,直也”;上古“矢”用于诸侯土地面积的确定,“矢”又通“屎”。因为上古诸侯射出的箭,和“豹、虎、熊、罴”拉的屎,所落之地,皆为领地。因此上古的“矢”字可以是:矢、屎、施、誓、直的表音字。
因此夏朝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字表音。这种以字表音的现象在《山海经》,以及先秦文献中不胜枚举。但我没有说过:夏朝文字就不表意了。因为夏朝文字与甲骨文是有沿袭关系的象形文字,表意是必须的。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3 19:15:45 +0800 CST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4 09:08:55 +0800 CST  
@潇潇夜雨过大江 2018-05-04 13:30:11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没人要你相信!激动什么?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4 13:38:08 +0800 CST  
夏朝语言文字第二个特点:切音
在《山海经》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话,听得人莫名其妙!比如:《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踼。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文中连续出现两个“有”字来叙述怪兽,我已经在《第二章》中解释了,“有”就是族旗或族徽。而文中所述:初看像是说两种怪兽。细读才发现:这是同一种怪兽的两种称谓。《大荒南经》这句话的意思:原来这种怪兽正面看“左右有首,名叫“[足术]踼”;侧面看“三青兽连体,名叫双双”。那作者的论断对不对?也就是说“[足术]踼”是不是“双双”。因为在众多的《山海经》译本中,“[足术]踼”与“双双”都被当做两种怪兽来解释,作者不敢苟同。看来“[足术]踼”到底是不是“双双”的问题,还要仔细研究。
按照中国古代造字方法,作者理解“[足术][足昜]”两字左边“足”部,说明该怪兽为四足动物,而右边“术昜”是两字的音部,切读之后结果是这样的。“术昜”切“双”,即shù shāng切shuāng。可见我的想法是对正确的。“[足术]踼”就是“双双”,是同一怪兽。
《山海经.大荒南经》还记载:“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有神名曰因因乎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很多《山海经》译本把“不廷胡余”和“因因乎乎”或“因乎”也译作两个神,其实“不廷胡余”和“因因乎乎”或“因乎”本来就是一个神,因为“不廷”切“因”,即bù yín切yín。“胡余”切“乎”,即hú yú切hū。切读后的“因乎”也可以叫 “因因乎乎”。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里还有记载:“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马匋][马余]。有兽焉,其名曰駮,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很多译本把它译作[马匋][马余]、駮、蛩蛩、罗罗,译作四种怪兽。作者认为大错。这分明是鲧、禹、颛顼三人的族徽。由于他们是世袭爵,故列在一起。这在《海内经》里记述的很清楚:“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那么《海外北经》里的白马,就是这里的[马匋][马余]和駮,都是指鲧。 “ [马匋][马余] ”切读之后为“駮”,即yáo yú切yáo。《海内经》还说“白马是为鲧”。而鲧是颛顼所生。按《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那么颛顼就应该是骆明。“骆明”切读为“罗”,即luõ míng切luõ,就是“罗罗”。这与“因因乎乎”读“因乎”的读法一致。颛顼生鲧,鲧复生禹。那么“蛩蛩”就因该是禹,因为“蛩”字,从工、从凡、从虫。工:工巧;凡:陶范;虫为“禹”字中。而大禹的官职是司空,主管工程建设、制陶业、水利工程,类似今天的农工部长。
看过以上三个例子,可以基本掌握,夏朝以前的切音理论:就是夏朝是使用文字进行标注切读的,文字可以不固定(这样就产生了连绵词),只要切读后发音一致就可以了。而切读出来的字就只能有一个读音了。并且有“切读前为两字组成的连绵词;切读后为单个的字,或者是这个单字的叠韵词”的特点。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4 20:15:51 +0800 CST  
夏朝语言文字第三个特点:东、西音
通过以上对“[足术]踼”切“双”;“不廷胡余”切“因乎”;“ [马匋][马余] ”切 “駮”;“骆明”切 “罗”的切读,我发现《山海经》里面还有不少这种切读现象,比如:“折丹”切读为“折”,即是东风神;“石夷”切读为“韦”,即是西风神;“困因”切“殷”,即是指殷候国。此类现象很多。据此推断:由于《山海经》叙述的地域广阔,成书时间久远,肯定是一部语言杂驳的古代书籍。
在研究切读过程中,不禁让我想起一件记载在《古本竹书纪年》上,发生在夏朝的重大历史事件。
《古本竹书纪年》这样记载:“帝廑。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四年,作西音”;“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五年,作东音”。
这里的“东音”与“西音”究竟是什么意思?按《新华字典》解释:“东音,古代称我国东方的歌声”。那依此可推:“西音,就是古代称我国西方的歌声”。皆有音乐之意。我不敢苟同。因为《竹书纪年》夏史说“帝廑。四年,作西音”。并未言及有作歌曲之事。而说“帝孔甲。五年,作东音”,帝孔甲七年以后才作《破斧之歌》,这说明先有“东音”。后作《破斧之歌》。那么夏史所载:“乃作《破斧之歌》,是为东音”。文中“是为”二字,就应该解释为:“实为”。就是使用了东音。可见《破斧之歌》与“东音”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破斧之歌》,使用了“东音”演唱。那么“东音”就应该解释为:“夏朝当时东部的语音”。
我遍查《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三本可以肯定没被儒家染指的古籍,未见“音”与“乐”有连用的现象。只见有歌、舞、乐三字。
作者认为:致使“音”与“乐”混淆的应该始于秦。
《吕氏春秋.音律》:“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 。天大风晦盲, 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 孔甲 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这完全是在《竹书纪年》的基础上进行了演绎,并把《破斧之歌》作为东音之始。这与《竹书纪年》里面记载的,先“作东音”,再作《破斧之歌》,完全相悖。紧接着陈奇猷校释:“此当注为东方国风之音”,致使东音有歌曲音乐之意。
《吕览.音初》在论音乐的起源的时侯,将这种演绎更加发挥的淋漓尽致。把帝喾次妃有娀氏所作《燕燕往飞》称之为北音,禹之妃涂山氏的侍妾所作《候人兮猗》称之为南音,夏后氏孔甲所作《破斧之音》,称之为东音,殷整甲(即夏后氏胤甲)徒西河,犹思故处,乃作西音。
我训“音”字,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未见与音乐有关。《说文》言:“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也未见与音乐有关,倒是与“声”有关。西周《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也未见与音乐有关,倒是与“文”有关。只是秦以后,《吕氏春秋.音律》和 《吕览.音初》便把“音”与音乐扯到一起。
根据甲骨文“言、音”互用,可以理解:“音”为言之声,声发而生文。而乐为器之声,声发而为舞。
我居贵州十余年,也曾留心侗族大歌,及彝、苗山歌,皆清唱。除极少以商业为目的刻录的光盘,才有音乐伴奏。
依此判定:《竹书纪年》里的“东音与西音”,不是指音乐,是指语音,或口音。
那么《竹书纪年》夏史记载:“帝廑。四年,作西音。帝孔甲。五年,作东音”。就应该解释为:“帝廑四年,国家统一规范了夏朝西部语音;帝孔甲五年,国家统一规范了夏朝东部语音”。
作者认为:语言文字发展到了夏朝帝廑的时候,夏朝西部和东部的语音开始拼读混乱,甚至在交流上都出现了问题,不得已才有“帝廑:四年,作西音;帝孔甲:五年,作东音”的举措。历经两代帝王,对全国语音进行了一次强制性的规范。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也为后来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可能是中国上古时代最大的一次语音规范运动。“西音”就是当时夏朝西部的语音。“东音”就是当时夏朝东部的语音。而使用东音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据《古本竹书》记载:当算是帝孔甲的《破斧之歌》。
西音与东音的关系,我给读者举例说明一下《山海经.大荒南经》: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有神名曰因因乎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文中的“不廷胡余”,就是《古本竹书纪年》里面所称的“西音”,而“因因乎乎”或“因乎”,则是“东音”,尽管在《山海经》里称作“南方曰因乎”,但这并不矛盾。因为《山海经》的记述者一直在强调“昆仑墟远在西北”,这也就透露出记述者身在“东南”,熟读《山海经》的人都知道:《山海经》里面有些国家,一会儿记在《南经》,一会儿又记在《东经》,可见上古对方位的划分不是很严格的。作者认为:夏朝时“东音”与“西音”的关系,类似于今天的南方话和北方话。只不过现在是以长江为界划分的,也不知道夏朝以前是不是这样。
其实东音与西音的概念,我在本书《第二章 山海经帝王史》里面就已经大量使用了,只是那时还来不及给读者详细解释,在此抱歉!
在本章我对夏朝语言文字的分析,总结起来可以定义:夏朝语言特点有“三音”,即表音、切音、东西音。这些语言文字特点非常重要。能不能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就靠它们了。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6 18:38:20 +0800 CST  
四、夏朝文字的书写方式
如果夏朝文字真的存在:其书写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离夏朝最近的文字是殷商甲骨文、再远一点是周朝的金文。或许,夏朝文字就淹没其中,只是形体改变了而增加了辨认的难度。除此之外,我还注意
到另外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引起我兴趣的是它记录了《连山易》。
下面是原引2005年新华社贵阳11日4日电讯(全文):
「贵州发现水书《连山易》“荔波县档案局日前从民间收集到一本珍贵的古籍水族《连山易》”。随后《贵阳晚报》报道说:捐献此《连山易》者是“三都水族自治县76岁的民间水书先生谢朝海。他是此书的第七代传承人,他的家族每代对此书进行一次抄写后,都要将上一套烧掉祭祖。他所捐献的此书是其家族在民国年间抄写的,整套书共有5册”。
对久已失传的《连山易》又在民间发现,有关专家持怀疑态度。五册水书《连山易》锁在荔波县档案局的档案馆无人问津。
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笔者三次前往贵州,通过贵州省档案局和湖南省怀化市档案局的中介联络,在荔波档案局见到了水书《连山易》的原件,并获得了水书《连山易》的影印本。
得到此书及相关资料后,笔者作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并向当地水书先生学习了一些水书文字,在此基础上对其是不是《连山易》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2008年与人合作在《贵州大学学报》第5期发表《水书〈连山易〉真伪考》。我们的结论是:水书《连山易》就是失传近两千年的古《连山易》,至少保存着古《连山易》太多的原始信息。其主要依据之一,我们研究发现手抄本所用水书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并与甲骨文有传承关系;而且我们在距今7000多年的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一个“石质人头”上发现了相同的水书文字符号。」

按照水书《连山易》,基本可以确定《连山易》是炎帝的作品。水书,这种文字就是被称作“甲骨文的活化石”。它既然记录了炎帝的《连山易》,就证明这种文字历史久远。又被称作“甲骨文的活化石”,证明他比甲骨文还古老。它能不能就是夏朝文字呢?或者说:夏朝文字能不能和它的样子差不多呢?令人产生疑问。
既然水书、甲骨文、金文关系紧密,那我就把它们都拿来使用,作为我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的工具。
五、哈拉帕印章文字与甲骨文的对比分析
万事皆怕比较。尽管哈拉帕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金文有很明显的区别,但深入研究,也存在相似性。目前可以直接的说:甲骨文绝对不是从天而降,它的起源一定借鉴过别的文字,或者沿袭发展了别的文字。
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之后,我得出印章文字与甲骨文的相似性如下:
第一、印章文字与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
若论字形相近,水书与印章文字比甲骨文更相近。但仅靠现存的,且受汉字影响严重的水书,恐怕解决不了哈拉帕印章文字的问题。因此我还是把精力用在甲骨文与哈拉帕印章文字的对比上,毕竟甲骨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体系完备了。
第二、印章文字很多字符是肢解了的甲骨文。
这一现象是在我研究多年以后才发现的。字的繁简问题,以前我受到现代汉字的简体字是由繁体字演化来的观念影响,认为上古的文字一定比现在的文字书写复杂。当我来到贵州以后,发现这里的巫师作法画符,竟然把一个笔画简单的文字写的很复杂。受此启发,我认定:文字书写繁简的问题是视需要而定。巫师把一个笔画简单的文字写的很复杂,是为了增加神秘的气氛,故弄玄虚。而在夏朝那种时代,或许人们没有必要把文字写的那么复杂。
第三、印章文字与甲骨文书写线条和风格相似。
哈拉帕印章文字,就书写线条和风格,与甲骨文极其相似,都表现出写形兼写意的思想,与中国书画同文的理念一致。
第四、印章文字与甲骨文都可以按形读音。
比如说哈拉帕印章文字里频繁出现的 “鱼”形符号,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使用哪种语言,都可以读作“鱼”。当然了,中国人读“鱼”;美国人读“费丝”;日本人读“萨卡纳”。也就是说:望文生义,大家都可以理解。既然我把印章文字定义成夏朝文字,当然要读作“鱼”了。
此外印章文字与甲骨文还是存在不少区别,比如:
第一、在书写方式上,印章文字比甲骨文更简洁。
哈拉帕印章文字笔划之少,是甲骨文无法与之相比的。我破译的97个印章文字,笔划超过十划的只有“贞”和“舞”两个字,其他的多数在5-8划。而甲骨文就不同了,文字笔划之多,无暇尽数。
第二、印章文字基本上都是独体字,而甲骨文是合体字占比例更大。
这个区别最明显,一眼就看出来了。这说明这两种有沿袭关系的文字发展脉络是由简至繁。
第三、印章文字有的字,虽然与甲骨文是同形字,但却是同形的变体。
甲骨文与哈拉帕印章文字有很多同形字,外表的差别是:变化皆在方圆之间。仔细观察:字形还还是一致的。
第四、印章文字与甲骨文在书写布置上不同。
甲骨文在书写布置上,每个字都是竖着写。而哈拉帕印章文字是以竖写为主,横写为辅。
出土统计的甲骨文数量有4000个左右,而哈拉帕印章文字只有400多个,在数量上看相差悬殊,但在比例上看却是一比十的关系。对于在时间相差将近几百年的两种文字而言,这个比例十倍的差距实在很小。只要每一个哈拉帕印章文字,乔装打扮成10个文字,一种新的文字体系就会产生了。研究甲骨文的人都知道:甲骨文中占总数最多的是合体字,有很多合体字是共用一个字根的。我还不知道甲骨文有多少个字根,但我知道现代汉字有400多个字根。现代汉字脱胎于甲骨文,那么甲骨文的字根也应该是400多个。这就与哈拉帕印章文字的数量基本一致了。通过长期研究:我发现哈拉帕印章文字基本都是独体单字,没发现有合体字现象。即使有合体时,也是因为书写格局的需要,但读时还要分开来读。
假设甲骨文是由哈拉帕印章文字发展而来,用400多个印章文字进行从新组合,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000个文字的程度。又何况从哈拉帕印章文字到甲骨文大约有几百年的演化时间。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哈拉帕文字少,字形简陋而鄙视之。哈拉帕印章文字确实没有甲骨文体系完善,但它可塑性强,更具创造力。我觉得整个世界可能都低估了哈拉帕文字的影响力。在我研究多年以后,隐约看到这个相对简陋的印章文字,向东直接影响甲骨文和金文;向西发展成为蕴含表音字母的拼音体系。也就是说:现在世界上使用的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极可能都来源于哈拉帕印章文字。
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文字的发展也应该是:由简直繁,繁重求简的。因此我认为:从哈拉帕印章文字消亡之后,由简直繁,向东就发展成殷商甲骨文;繁重求简,向西就发展成西方人的字母文字。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来甲骨文中的数字表现方式,基本上与哈拉帕文字相同。此外甲骨文里的“朱”字、“辛”字、“爻”字、“夷”字在哈拉帕印章文字里也是一样的字形。还有甲骨文里的“鱼”字,是在哈拉帕印章文字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符号。尽管我还不知道,在印章文字中其准确意义,但很可能也被赋予了“鱼”的意义。所以我说甲骨文借鉴了哈拉帕印章文字是无庸质疑的。
哈拉帕文字的许多面还没有定论,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都在研究,但在中国似乎很少人关注。目前不太被主流认同,视作“歪理邪说”。有认为它与撒哈拉沙漠文明有关、与原始迦南文字有关、与北欧的一些线条文字有关。我认为:假如还不能说它们有直接联系的话,那就要转向水书、甲骨文、金文,向历来不被哈拉帕学者重视的东方靠拢,因为哈拉帕的文明不可能不惠及与之近邻的远古中国。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07 21:10:43 +0800 CST  
@明月照边疆 2018-05-08 02:26:01
楼主是印度人?
-----------------------------
中国人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0 18:40:52 +0800 CST  
第六章 印章文字破译

一、破译工作的理论分析
无论要破译哪一种未知古代文字,首先要做的都是断代工作。要确定这种文字语言所处的年代,被什么人使用,这些人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宗教信仰,政治体系、风俗、地缘关系和该文字有关的历史书籍,文化传承等等,都要分析清楚,就是要在破译之前,首先复原所要破译文字所处的历史环境。这样做既有助于文字的破译,又有助于检验我们破译出来的文字是否正确。
上述这些工作,我已经在前五章里面全部做完了。我研究了哈拉帕文化的基本特征,论证了她与《山海经》丝丝缕缕的联系,缕清了《山海经》的帝王谱系,分析了夏朝以前语言文字的特点。学习掌握了水书、甲骨文、金文的基本文字。收集了大量哈拉帕印章文字图片。现在我手捧《山海经》,就像走进库房对账一样,对每枚哈拉帕印章文字进行仔细的翻阅。看看我说的哈拉帕是不是昆仑墟,我的夏朝文字理论适不适应哈拉帕印章文字?
我对水书、甲骨文、金文和哈拉帕印章文字进行过对比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也是水书比甲骨文古老,甚至比印章文字还古老。虽然现在的水书受汉字的影响严重,但从可以确定为原始水书文字的情况来看,水书中的文字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诉求,就连官爵之类的文字都极少出现,说明水书产生于阶级社会之前,也停止造字于阶级社会之前。停止造字以后,水书就因袭汉字,往往是把汉字反写,以示区别。而印章文字情况截然不同。在《印章文字与哈拉帕古城遗址相关问题考释》里面,我破译过“帝、王、公、侯、伯、子”六个字,而且把这几个印章文字与甲骨文、金文进行了对比,做了论证。从这个现象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印章文字,尽管变体很多,还处在发展阶段,但肯定比水书成熟。从印章文字和甲骨文的发展规律来看:印章文字和甲骨文都借鉴了古老水书的造字方法,只不过印章文字是朝向简洁的符号化发展,而甲骨文却恰恰相反,朝向繁缛的象形文字发展,但其同源性是显而易见的。作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哈拉帕印章文字基本字符有400多个。这与我们现代汉语有400多个字根的数目极为吻合。这似乎也证明了甲骨文,乃至现代汉语,是在印章文字基础上完善起来的。
既然已把哈拉帕印章文字的年代,断在黄帝到夏朝时期,大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那么回头看看中国古籍上有关这段历史的记载。在印章文字破译工作中,作者主要采信《山海经》和《古本竹书纪年》,兼杂《史记》、《尚书》等。之所以这样选择,是根据各种史书的成书年代及经过不同而定。
《山海经》海经部分,成书年代可确定为伏羲至于夏朝,正处于我要破译的印章文字年代,又是上古群巫秉图直言,极为可信。
《古本竹书纪年》是魏国史书,成书于战国时代,可能原始史料更早。成书早于《史记》,且有编年,不易伪造,多处记载均于《山海经》契合。据《竹书》记载:“(尧)七十六年,司空伐曹魏之戎,克之”。可见曹魏历史久远,且毗邻西北,是黄帝东进第一站,定有正面接触。
《史记》对伏羲至于夏朝的记述是司马迁择史及民间传说著成。成书时间距该段历史久远,故未必准确。
《尚书》为孔子所修撰,儒家重德轻史。有道是:巫言皆实,道言皆玄,儒言皆高尚。儒学的经典,只言帝功,不言帝过。有删书之嫌。孔子自己都直言不讳的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除此之外,那个时代和印章文字有关的还应该有什么呢?
《史记.三皇本记》说:“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这里面的“庖牺氏”就是太昊伏羲。伏羲的母亲“华胥”这一古老姓氏,读者会在后面的破译中看到。文中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这说明伏羲时代的书契沿袭了结绳的某些印记,我在印章文字里,的确发现了“玄、兹、索(或读素)”三个字。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0 18:43:52 +0800 CST  
帝俊生于印度河流域,死于长江流域。一生娶了娥皇,常羲、羲和三位夫人,以走婚的方式结束了母系氏族社会,是炎黄祖先,成为中华共祖。他在东方称为夋,鸟图腾,在西方称为伏羲,蛇图腾。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3 15:11:42 +0800 CST  
二、破译印章文字
也许我在本书此前所做的准备都不堪一击,我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根本没有基石。但我把希望寄托在本章,看看应用我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能不能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这也是我说服读者的重大难题。
我认为:要破译哈拉帕印章文字,其方法应该和破译甲骨文差不
多,就要对印章文字进行分类、训诂、据典查证。为了使破译工作容易展开,我把印章分成:素章、徽章、图画章。
一、素章就是没有图案的印章。又分为有名素章和无名素章。
二、徽章就是有帝王、动物图案的印章。又分为有名徽章和无名徽章。
三、图画章就是以叙事为题材的,图案形象生动,具有纪念意义的印章。图画章又分为有字图画章和无字图画章。
通过对印章图案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哈拉帕文明当时的社会是有森严等级的。帝的印章图案是人形,刻画的是端坐着的帝,人畜都围绕着他,体现出他至尊无上的地位; 王、公、侯、伯、子的印章图案是牛、独角兽、象等动物形象,刻画得昂首挺胸,器宇轩昂,面前还有精美的高脚餐具,权且叫鼎,鼎食之状,体现出他们的贵族气象;还有一类牛、象等动物形象的印章图案,刻画的动物低首温顺,面前放着饲料槽,可见他们地位卑微。
直观地看印章:公爵基本是素章。徽章上端坐着的人是帝;昂首挺胸的麒麟(独角兽)多为侯爵;器宇轩昂的牛多为伯爵;低首乞怜的牛或其他动物多为降爵。
印章上的独角兽,其实就是中国古代传说的麒麟。许慎《说文》记述的很明白:“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牝麒也”。对照一下印章上的独角兽,完全是“麋身牛尾一角”。西凉武昭王《麒麟颂》也说:“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可见古人把麒麟描绘成仁厚君子,风度谦谦的样子。因此麒麟便成为统治者、王、侯的象征。《古本竹书纪年》就记载:“帝尧陶唐氏。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五年,初巡狩四岳。七年,有麟”。这里的“有麟”就是被推举为圣人。
《淮南子》还有:“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之句。应龙就是黄帝部族,杀死夸父和蚩尤的那个豹部首领。由此可见:麒麟与黄帝部族存在渊源,反映到印章上面也就自然而然了。
中国民间还有“牛生麒麟猪生象”的传说。这也隐隐透露出牛与麒麟存在嫡亲关系。而印章里面,牛多为伯,为长辈,似乎也印证了民间传说。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选取了70枚印章图片,从0001开始进行编码至0070,并称之为印章图码;对要破译的文字也从0001开始进行编码至0097,并称之为印章字码。然后把破译出来的带有印章字码的印章文字,对照水书、甲骨文、金文列成《 印章文字单字破译表 》,使它初具字典功能,以备破译印章原文使用。
为了简化工作,我又把要破译的印章文字分成数字类、帝爵类、符号类、书契类。
(一)、数字类:包含了从“一”到“十”和“百、千、万”,共13个字。
(二)、帝爵类:包括“帝、帝帝、王、公、侯、伯、子、男”,共8个字。
(三)、符号类:包括“省写复读符号”2个 ;“玄、兹、素(索)”结绳符号3个,共个5个符号。
(四)、书契类:共有74个文字。书契类也就是正文类,之所以叫书契类,是因为作者认为这种文字始造于伏羲,沿用至夏末。
下面请读者和我一起,分类破译印章文字。
(一)、数字类
只要是智慧生物,第一认识肯定是自然数。像哈拉帕这种文明社会,数字在肯定社会生活中,起着平衡社会成员的作用。因此印章文字里一定有数字无疑,难的是:我们如何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里,把他们挑选出来。
通过谨慎研究,作者在70枚印章图片中,选取了“一、二、三、四、五、七、十”7个文字。根据印章数字的排列规律,可以知道“六、八、九”3个数字一定也是短线组合的数字。虽然没有找“百、千、万”3个字,但作者还是把“百、千、万”三个字进行了编码,以便日后破译缀入。并把选取出来的印章数字和水书、甲骨文、金文进行对比,列成表一。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4 20:44:00 +0800 CST  
@甘工 2018-05-17 14:27:11
继续,讲的也有道理。
-----------------------------
感谢支持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8 08:43:40 +0800 CST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8 08:46:55 +0800 CST  
在表一里可以看出来:原来上古数字源于数手指。读者请看印章文字的变体“四、五、七、”和水书“一、二、三”,就是手掌上伸着的指头。这一点可以证明水书和印章文字一样古老,而甲骨文则要年轻的多。
那么再看印章文字正体和甲骨文、金文的“一、二、三、四”,对比字形完全相同,只是甲骨文、金文横写,而印章文字竖写罢了。
还要注意一下金文“十”字,是一个“五”字,下面加一个“
”,意思是还有一个“五”。这个黑点就是金文的省写复读符号。稍后我们会看到:印章文字里也有省写复读符号。
以上选取的这些印章数字,对与不对,权且记下,待在《第三章》验证给读者。
(二)、帝爵类
共破译“帝、帝帝、王、公、侯、伯、子、男”8个印章文字。
对于中国上古封爵问题,《通典.职官.封爵》载:“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有明确记载最早的封侯时间是《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除此,作者再没发现比这更早的记述。
帝爵类文字,我已经在《印章文字与哈拉帕古城遗址相关问题考释》里面论述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表二:印章文字单字破译表(帝爵类),印章字码0014-0021。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8 08:47:16 +0800 CST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8 08:47:45 +0800 CST  
在这里作者要修正一些内容:“帝、王、公、伯”,都是用官帽标识等级。“帝”的帽子是倒三角形的;“王”的帽子好像两只羽毛,但据作者进一步考证:印章文字的“玨”字应是戴玉冠的舞者,因为印章文字上面部首“玨”对应的是甲骨文“珏”字,就是和在一起的两块玉。下面部首对应的是甲骨文“舞”字。“玉”也音“羽”,极可能巫王不祭祀的时候戴羽冠;“公”的帽子尖尖的;“伯”的帽子好像套着一个环。
“子”(爵)是没有官帽的,他还还小,从甲骨文中看:他只能伏在母亲的背上,食俸禄,不参政。
侯:甲骨文、金文都是象形字形,象射张布中矢之形。张布就是用兽皮制成的箭靶。《小尔雅·广器》载:“射有张布谓之矦”。“矦”是侯的异体字。以此可见:“侯”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习射弓箭。印章文字“侯”是象形字,形如立着的族旗。这与《山海经》中“有”字更为接近 。因此上古“侯”字“有”音。据作者考证:印章文字的“侯”字,已演变成现代汉字姓氏里常见的偏旁“阝”,如:鄧、郮、邸、邬、邯、郜等。他们分别是登侯、周侯、氐侯、乌侯、甘侯、告侯的合体字。也可以这样讲:凡带有“阝”旁的姓氏,均是由上古诸侯封号演变而来的。更正拙作《印章文字与哈拉帕古城遗址相关问题考释》中,“侯”字也是合体字,实为“用侯”。此外还有邠侯、虞候、曾侯等,在后面的破译中会一一呈现。
细心地读者一定会发现:《印章文字与哈拉帕古城遗址相关问题考释》中没有破译男爵。作者在此破译。
男:印章图码0049,印章字码0021。
《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的解释只对了一半。男:田音。上古“男”就是“田”。甲骨文里“男”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田从手,一种是从田从力。这两个名词“男”对应着两个动词“田”,即“畋”和“佃”。
古时“田”字概念与今天不同。人类最初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由狩猎、放牧、再过渡到耕种的。所以古时的“田”分为:猎田、牧田、耕田。三个“田”字,字形虽相近,但用途不同。
甲骨文中从田从手的“男”字,对应的是动词“畋”字。“畋”字是个会意字,从攴(pū)从田。“攴”,甲骨文画作手持木棒,临于陷阱旁,即畋猎,意为猎杀猎物。《古本竹书纪年》夏史记载:“汝艾夜使人袭断其首,乃女歧也。浇既多力,又善走,艾乃畋猎,放犬逐兽,因嗾浇颠陨,乃斩浇以归于少康”。这里就记述了汝艾使用“畋猎”的方法,使浇坠入猎田的陷阱,并杀死他。
古时还有牧田。《周礼·载师》:“牛田牧田”。这里的“牛田牧田”都是牧田,只不过“牛田”是用来养公家牛的田。
甲骨文中还有一个从田从力的“男”字,这个“男”字从金文以后就固定为耕田之男了,因为周朝是以农立国的。而这时候的“男”字,对应的动词就是“佃”,从人从田。意思是人在田间耕作。
印章文字的“田”字实际就是“男”字,可译作现代汉语:田、男。读:田、男。
从对印章文字帝爵类的破译结果来看,与《通典.职官.封爵》记载:“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一致。或许这也是“印章文字是伏羲书契”的一个明证。
读过《古本竹书纪年》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就是夏、商、周对帝王的称谓不同。夏以前皆称帝,而商、周皆称王。作者认为:促使夏帝国灭亡的原因不止是商汤伐夏,而是万国不来朝夏。即使商汤灭夏以后,“始居夏社”,同样万国也没来朝商。这说明殷朝的疆域和统治范围远不及夏朝,夏朝在商汤之时已经分裂。尽管后来逐渐有朝觐殷商者,但均来自东方,而对于西方,殷朝多言征伐。或许因此,历代殷朝君主才不敢称帝,只能称王。《古本竹书纪年》殷史记载:“武丁。王,殷之大仁也。力行王道,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是时舆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而颂声作,礼废而复起,庙号高宗”。可见到了殷王武丁的时候,殷朝已迁九鼎,定居中原。而周是殷的诸侯,所以更不敢称帝。
楼主 亚布2018  发布于 2018-05-18 08:48:03 +0800 CST  

楼主:亚布2018

字数:51453

发表时间:2018-03-27 02:33:5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30 08:31:57 +0800 CST

评论数:9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