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侃史】细数历史奸臣

【45】【2】【7】【1】【】【】【】【】【】【】【】【】【】【】【】【】【】【】【】【】【】【1】【5】【6】【9】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7.机会就是这样来的(之一)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也就是民间说书里的那位隋唐英雄徐茂公(或徐懋功)。徐世勣在隋朝动乱时期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归降了唐高祖李渊,由于徐世勣战功卓著,于是李渊便给他赐姓李,徐世勣便由此成为李世勣。玄武门之变后,李世勣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此人就是朕的长城,有他在朕就不用修长城。我们由此可见李世勣在唐太宗心眼中的份量有多重。

后来唐太宗逝世,为了避讳,李世勣又将名字中的“世”字去掉,成了李勣。

在唐太宗册立李治为太子后,李勣自然也被唐太宗列到了辅佐李治的名单上去,但唐太宗对待他的方式却很另类。一次,唐太宗忽然给李勣找了点碴,然后便发怒地将他贬官流放。接到贬官通知时,李勣二话不说,甚至连家也不回,马上打起包袱就走。

虽然李勣表现得很服从,但这时反倒是作为太子的李治为此而感到不平了,自己的父皇一向以仁慈著称,但这次为什么会做得这样过分。最后,还是唐太宗解开了李治的疑解,唐太宗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恩,老爸现在贬他,等你将来当上皇帝,再把他官复原职,他就会为你所用了。

后来,唐高宗登基后便马上将李勣召回长安,给他安排的座位也仅次于长孙忌的宰相。

(2.未完待续.7.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3 07:52:56 +0800 CST  
【46】【2】【7】【2】【】【】【】【】【】【】【】【】【】【】【】【】【】【】【】【】【】【1】【6】【0】【9】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7.机会就是这样来的(之二)

对于唐高宗的这个恩赐,李勣一开始表现得非常感恩,但没过多久,李勣却一次次以身体有病为由请求辞去宰相一职。但每次总遭到唐高宗拒绝,后来唐高宗实在拗不过李勣,只得退了半步,李勣的宰相之职必须保留,但可以不管实事。

既然都回到长安了,而且唐高宗也给他安排在朝廷第三把交椅,为什么李勣还要一再推辞?其实原因很简单,李勣想避开长孙无忌的锋芒。当时的长孙无忌很红,李勣不想与他发生摩擦。

要知道,论功勋,李勣与长孙无忌不相上下,而且李勣的才智长孙无忌也是非常了解的。假如李勣手中握有实权,哪怕他不找长孙无忌麻烦,长孙无忌肯定也会找他麻烦。那最终的结果必将是两败俱伤。与其这样,李勣还不如给自己来个韬光养晦更为合适。这就叫做才高遭忌,守愚得全。

也正是李勣有着这种心思,所以当其他宰相纷纷表示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时他才会“一直生病”。

再说了,当时朝廷的其他常委反对唐高宗的态度都那么明确了,他李勣又何必再参上一把。如果也他参上一把,唐高宗“废王立武”的行为真的被制止,那功劳最后也是归长孙无忌。但假如稍有差错,长孙无忌肯定会将所有的责任推卸在他身上。

从李勣个人来说,抱着这种心思是正确的,但对于唐高宗来说,无形中却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

(2.未完待续.7.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3 13:29:40 +0800 CST  
【47】【2】【7】【3】【】【】【】【】【】【】【】【】【】【】【】【】【】【】【】【】【】【1】【6】【3】【5】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之三)

文/一切随缘

毕竟李勣可是前朝功臣,影响力很大。为了试探他的态度,那天唐高宗还专门找“生病”的李勣进行单独交流。

听了唐高宗的试探后,李勣算只说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虽然李勣这句话看似轻飘飘,但有他的这句话,唐高宗与武则天心里马上有底了。就算李勣没有表示支持自己,但最起码他也没有说要支持长孙无忌、禇遂良。只要朝中的宰相不拧成一股,一切就好办了。

至于支持“废王立武”的对象,唐高宗夫妇此时也刚好得到了李义府的公开支持。


(2.未完待续.7.3)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3 16:37:48 +0800 CST  
【48】【2】【7】【4】【】【】【】【】【】【】【】【】【】【】【】【】【】【】【】【】【】【1】【6】【5】【5】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7.机会就是这样来的(之四)


正是有了李义府“废王立武”得到擢升奖赏的榜样,再加上现在摸清了李勣的态度。许敬宗的心也就有了谱,关于许敬宗的心思,《新唐书》中是这样记载:“帝将立武昭仪,大臣切谏,而敬宗阴揣帝私。”

许敬宗非常清楚,虽说长孙无忌威望很大,但不管怎么说朝廷那根代表权力魔仗还是牢牢地掌握在唐高宗手里,只是唐高宗不擅长发挥罢了。如果他能支持帮忙唐高宗做想做的事,往后就该轮到他许敬宗飞黄腾达了。

摸准时势后,许敬宗开始出手了,除了跟李义府一样,上书请求唐高宗“废王立武”外,一次,许敬宗还故意在公开场合感慨:“一个农民遇上好年头多收几斗粮食时还想换个老婆,堂堂天子想换个皇后有什么不妥,干吗要听从别人的安排!”这话自然是很快就传到了唐高宗跟武则天耳朵里。

就这样,关于“废王立武”一事,朝廷就分成了三派:一派为长孙无忌、禇遂良为首的反对党;一派为李勣为代表的中立党;另一派就是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挺武粉丝党了。

尽管许敬宗一党官员的职位跟长孙无忌一派的官职是相差N个档次,但毕竟挺武派代表的是唐高宗。所以就算长孙无忌等人权力再大,对这些人也无可奈何。


(2.未完待续.7.4)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3 20:47:40 +0800 CST  
【49】【2】【8】【1】【】【】【】【】【】【】【】【】【】【】【】【】【】【】【】【】【】【1】【6】【9】【0】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8.开始出手了(之一)

虽然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已和武则天结为一伙,但毕竟当时的武则天只是个昭仪,作为一个大臣总不能“有事没事”和皇帝的老婆接头吧,因此武则天便将她的娘家作为联络站,彼此之间如果有事通透,可以通过武则天的老妈杨氏传达。

人员结构和联络方法确定后,武则天与许敬宗开始行动了。(注意,在这场“废王立武”的行动中,不管是唐高宗还是许敬宗、李义府,说白了,就都是武则天手中的一颗颗棋子。)

在这群反对派中,不是禇遂良表现得最为激烈嘛,那成,就最先拿他开刀。

公元655年九月三日,唐高宗找了个理由将禇遂良给贬为潭州都督(长沙军区司令)。

应该说,哪怕再强的人,本性中也不免隐藏有懦弱的一面,一看皇帝出手,许多本来高声反对的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立马变得老实了起来,至于长孙无忌,则依然不动声色,静观其变。

将禇遂良贬出长安后,同年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下了一道诏书,理由是由于后宫王皇后与潇淑妃心存阴谋,想谋害于朕祸害后宫,从即日起剥夺这两人尊号,贬为平民,与此同时王氏与萧氏的家人也一律开除官籍,流放于岭南。

诏书发布后,王皇后跟萧淑妃也立刻被关押进冷宫。这对美女真是可怜,想当初就是因为彼此争宠,所以王皇后才会引狼入室,可到了最后,当王皇后后悔了,联合萧淑妃斗武则天,却依然斗不过,结果就成了如今的样子。不过话说回来,王皇后真的无法后悔,哪怕是后人回头去纵观武则天一生的成功,其中也有许多情节着实让人感觉意外。王皇后根本不用怪自己当时脑子的进水程度,要怪,只怪命运乎。


(2.未完待续.8.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4 08:58:41 +0800 CST  
【50】【2】【8】【2】【】【】【】【】【】【】【】【】【】【】【】【】【】【】【】【】【】【1】【7】【1】【4】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8.开始出手了(之二)

虽然唐高宗发飚成功废掉了王皇后,但许敬宗却觉得唐高宗还做得不够彻底,于是便上了一道奏折,建议在废掉王皇后以及流放王家人的同时,也应该撤掉去王家的荫官特权,如若不然,王家以后很可能还会利用荫官的特权来给朝廷制造麻烦。

看了许敬宗的这份奏折,唐高宗当然是马上给予批准。

解释一下什么是荫官制度。

在古代,君王为了奖赏一些有功之臣,便会设置一个荫官制度,拥有荫官特权官员的子孙长大成人后,就可以自动取得官位。(这个有点像上世纪的工人替职制度,如果某个人在国营工厂工作,到了退休年龄了,还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替职进入自己原来的厂工作。包括当时的学校也实行这样的制度,结果在笔者很小的时候就看见过这样的怪象,有两个稍 的人,一个因为替职当上了老师,另一个进入了派出所当警察。这一点估计只有至少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才懂。


(2.未完待续.8.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4 12:08:53 +0800 CST  
【51】【2】【8】【3】【】【】【】【】【】【】【】【】【】【】【】【】【】【】【】【】【】【1】【7】【3】【7】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8.开始出手了(之三)

王皇后被废黜后的第六天,朝上百官纷纷上书请求立武则天为新皇后。所谓的百官谁牵头,你懂的。这一年,唐高宗28岁,武则天32岁。

收到“百官”的请求后,唐高宗当天就颁布了一道诏书昭告天下立武昭仪为后。

这份诏书《资治通鉴》是这么记载的: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吧,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什么意思?武氏出身于功臣之家,由于才华过人,品德高尚,先前被选进宫中服侍先帝,朕当年还是太子,在服侍先帝过程中,因为尽孝让先帝感动,所以先帝就将武氏赏赐给了朕,先帝此举就跟历史上的王政君事迹一样,因此朕今要将武氏立为皇后。

注意最后一句“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王政君就是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篡汉奸臣王莽的姑母,原来是汉朝汉宣帝身边的服务员(普通宫女),后来因为太子死了老婆,看着太子伤心得不成样,汉宣帝便把善解人意的王政君赐给了太子。后来太子成了皇帝(汉元帝),跟汉元帝生过有儿子的她也被立为皇后。

这诏书运用的笔法可谓高超到了极点,表面上给人感觉,说的全是老实话,承认武则天原来就是唐太宗身边的人,但同时又引经论典把要立武则天为后的理由给解释得滴水不漏。关键的问题是人家王政君只是汉宣帝身边的普通宫女,没上过汉宣帝的床,而武则天则实实在在跟先帝(唐太宗)在床上震过。

一直以来,群臣之所以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无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武则天出身低(并非出生于贵族);另一个原因就是被唐太宗用过,当这样的女人为皇后,实在有损国家形象。但唐高宗的这份诏书却把这两个问题全给绕过了,既然你们说她出身低,那我就说她是前朝功臣之后来代替,绕过了;既然你们说她是先帝用过的女人,那我就引用王政君的故事来比拟,也绕过了。这叫什么?这叫偷梁换柱!

虽然史料并没有记载这份诏书究竟是出自谁之手,但我们有理由猜测联想,许敬宗与李义府肯定参与其中,设计了这份诏书。理由很直接,这两个人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才子,而且还是挺武的核心。


(2.未完待续.8.3)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4 14:53:40 +0800 CST  
【52】【2】【9】【1】【】【】【】【】【】【】【】【】【】【】【】【】【】【】【】【】【】【1】【7】【8】【0】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9.做武则天最想做的事(之一)

公元655年十一月一日,司空李勣将代表皇后权威的玺绶呈给了武则天,从贞观十一年(637年)进宫以来,武则天可谓一路坎坷,充满艰辛的她至此终算登上了后位。(看看,狡猾的司空李勣就算不是改变立场,也顺应形势了。这就是官场上圆滑的典型。)

成为皇后后,为了防患心地仁慈的唐高宗旧情复发,武则天最先做的事就是赶紧找机会,将被罢黜关进冷宫的王皇后与萧淑妃给折磨致死。

王皇后与萧淑妃死后不久,此时已擢升为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文化部、教育部部长)的许敬宗又上了一道折子,恳请唐高宗废黜太子李忠,立武则天的儿子李弘为新太子。

李忠是唐高宗的长子,但他的母亲刘氏只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嫔妃,后来,膝下无子的王皇后在舅舅柳奭的牵线下,出于争宠需要的她便将李忠收为养子。在李忠在三岁那年(652年),既是长子又是王皇后养子的他被唐高宗册立为太子。这一年武则天的儿子李弘刚刚出生。

可如今王皇后都废了,李忠又哪还有资料当啥太子。只有武则天的大儿子李弘(唐高宗的第五子)才有这资格。

为了劝说唐高宗“废忠立弘”,许敬宗把理由说得很堂皇。当初是由于李忠是王皇后的养子,陛下才会把李忠册立为太子。但现在王皇后已早被罢黜,而李忠的生母又只是个身份卑微的嫔妃,理应把他废黜;至于代王李弘,因为母亲是皇后,只有他才是国家真正的太子。

许敬宗在奏章的最后还添加了一句,现在国家最需要稳定,如果现在太子不是皇后嫡出,可能会有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从中挑起事端,这样来恐怕不是国家之福。(注意,这句话为将来打掉长孙无忌设下了埋笔。)

由于许敬宗分析得有理有由,再加上武则天的得势。第二年(656年)春,唐高宗终于下诏,罢黜李忠太子一职,改封为梁王(陕西汉中市领导),另册封代王李弘为新太子。

(2.未完待续.9.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4 20:39:53 +0800 CST  
【53】【2】【9】【2】【】【】【】【】【】【】【】【】【】【】【】【】【】【】【】【】【】【1】【8】【1】【6】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9.做武则天最想做的事(之二)

虽然已经成为皇后,但武则天知道,下面反对她的人不止是存在,而且很多。像曾经极力反对她的五个宰相,也就只有一个禇遂良落马,而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还依然坐在相位上。

但不管怎说,这些人可都是国家的栋梁,要化解彼此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解。想到这武则天决定以退为进,先从韩瑗和来济这两人下手。

武则天向唐高宗进谏,说虽然当时韩瑗、来济反对立她为后,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足以证明这两个人敢于直言,像这样的大臣,陛下应该给予表扬。

看着武皇后这么“大度”,本来还在静观其变的韩瑗马上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废王立武”的事已经成为过去,一切风平浪静了。于是便大胆地给朝廷上书,希望唐高宗能把禇遂良从潭州召回长安。

一看韩瑗这个不识抬举的做法,武则天火了,又想了个办法让唐高宗将禇遂良贬去离更中原更远的桂州(广西桂林)。

接紧着,许敬宗又向唐高宗告密,说韩瑗之所以还想拯救禇遂良,其实是韩瑗、禇遂良以及来济有目的所为,他们就想内应外合联手搞政变。咳咳,这外合也太外了吧,就算禇遂良真有本事在桂州起兵,但桂州离长安的距离可是N远,能成吗?

但不管怎样,唐高宗还是信了许敬宗的话,随后,怒不可遏的他下了一道诏书,将韩瑗贬为振州(现在海南三亚)刺史,来济贬为台州(浙江台州)刺史,至于禇遂良这次更惨,被贬往爱州,爱州就是如今越南国境内的清化市。(惨啊,出境了。)禇遂良这位可怜的忠臣,来到爱州的第二年就病死了,享年63岁。

(2.未完待续.9.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5 08:27:33 +0800 CST  
@仰望巅峰 2012-07-05 08:43:33
许敬宗的理由是挺牵强的,不过只要整的是领导想整的人,多么荒诞不经的理据都会变成真理。
-----------------------------
嗯,正是如此,历史上才会有那么多奸臣。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5 12:35:36 +0800 CST  
【54】【2】【9】【3】【】【】【】【】【】【】【】【】【】【】【】【】【】【】【】【】【】【1】【8】【6】【2】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9.做武则天最想做的事(之三)

将韩瑗、来济以及之前的禇遂良三位宰相拖下马后,原来反对武则天为后的宰相也就剩下长孙无忌和于志宁两人了。

在这两个人中,于志宁性情低调,不喜欢出风头,武则天暂且可以缓出手,但长孙无忌却让武则天头疼不已。

为了对付长孙无忌,武则天采取了两种手段,第一,劝说唐高宗将许敬宗与李义府擢升为宰相,让这两个人去牵制着长孙无忌。第二,尽可能想办法收卖长孙无忌,看看能不能让他改变立场。毕竟人家不止是朝廷重臣,同时还是皇帝的亲娘舅。

对于武则天的示好,长孙无忌也是显得很“傻”,几乎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立场却丝毫不见改变。

看着长孙无忌这么不识抬举,武则天又让许敬宗以私友身份(在唐太宗还是秦王时,两人就都是秦王府中的人)登门找长孙无忌分析其中的利害。但每次总会遭到长孙无忌严厉反驳,面对着长孙无忌的强硬态度,许敬宗一开始还是十分谨慎忍劝着,但随着被难堪次数的增加,许敬宗心中的愤怒自然也越积越多。

既然长孙无忌不想改变立场,那么接下来武则天与长孙无忌之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只能是,要不“你”死,要不“我”亡了。


(2.未完待续.9.3)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5 13:37:02 +0800 CST  
【55】【2】【10】【1】【】【】【】【】【】【】【】【】【】【】【】【】【】【】【】【】【0】【1】【8】【8】【8】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一)

长孙无忌之所以依然显得强硬,只是他骨子里的本质看不起武则天以及武则天身边的人,类似李义府,这人就相当让长孙无忌看不起,但其实那时的长孙无忌也非常清楚,如今武则天受宠,自己已是控制不了这种局势了,因此也不免产生了退意。但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毕竟是宰相,唐高宗只是在对待武则天的事儿上跟舅舅唱对台戏,至于其他事还是相信且依赖这位舅舅。正是如此,长孙无忌一时才没退下来。再说了,尽管长孙无忌一直持反对态度,可他一直却没与武则天产生过正面摩擦。

尽管长孙无忌内心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心灰意冷,但只要他多担任一天宰相,对于武则天来说,就多一天危险。

为了对付长孙无忌,武则天授意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尽可能先将长孙无忌的党羽给剪除,正是这样,继禇遂良、韩青云、来济之后,长孙无忌的堂兄长孙祥被贬官,表弟高履行等等也被逐一贬官。

在剪除长孙无忌党羽的同时,武则天、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也在默默地等待机会。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机会来了。

当时有个叫李奉节的洛阳人向有关部门提起上诉,控告太子冼马(太子图书馆馆长)韦季方跟监察御史李巢有结党之嫌。

听说此事后,武则天马上授意许敬宗向唐高宗毛遂自荐亲审此案。

要知道,那时的许敬宗已是宰相了,让一个宰相去亲审一件小案,明眼人自然能嗅出其中别样的味道。

对于武则天的授意,许敬宗自然是心知肚明,这不就在学曾经长孙无忌的做法嘛。(长孙无忌曾经究竟做什么了,后头会交代。)

结果不言而喻,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韦季方跟李巢不但真的有结党行为,而且堂堂的首席宰相长孙无忌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2.未完待续.10.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5 15:34:32 +0800 CST  
【56】【2】【10】【2】【】【】【】【】【】【】【】【】【】【】【】【】【】【】【】【】【0】【1】【9】【2】【6】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二)

初审后,“大感意外”的许敬宗赶紧将这事密报给了唐高宗。

唐高宗听说此事时自然是大吃一惊,要求许敬宗和兼侍中(检察院院长)辛茂将共同对此事进行再次详查。

为了能从韦季广口中得到“更多更有效”情报,许敬宗当然得使用严刑拷打的手段来“逼供”了,最后实在是受不折磨的韦季广干脆选择自杀,可没想到竟然还死不成,又被救活过来的他到了此时也只能乖乖地“坦白”,交代他与宰相长孙无忌一起策划反叛的所有犯罪事实。“坦白”后不久,韦季方也就死了,咋死的?伤重而死,还是被许敬宗做掉的?史书没细说,反正就是死了。

韦季方死后,许敬宗又立刻将新调查到的“重大”案情报告给唐高宗。

那么,许敬宗查到长孙无忌结党的“根由”又是什么?“根由”就是唐高宗废黜原太子李忠,立武则天儿子李弘为新太子的做法让长孙无忌等人不爽。

当初唐高宗并愿意册立李忠为太子,但在王皇后舅舅柳奭的周旋下,后来长孙无忌、禇遂良终于被说动,一起上书,唐高宗这才册立了李忠。但如今李忠却被贬降为梁王,长孙无忌等人就想除去武则天、除去太子李弘,拥立梁王李忠为皇帝。这就是长孙无忌、柳奭等人结党的原因所在。(柳奭就是王皇后的舅舅,武则天想借助此事连他也一并给除掉了。)

注意,下面是唐高宗与许敬宗的对话,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仔细品嚼一下。


(2.未完待续.10.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5 18:08:37 +0800 CST  
【57】【2】【10】【3】【】【】【】【】【】【】【】【】【】【】【】【】【】【】【】【】【0】【1】【9】【4】【3】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三)

看着许敬宗呈上来的这些证据,唐高宗既悲伤又依然心存怀疑地说:“舅舅会不会受到了小人的离间?如果说他对朕有些意见,朕相信,但要说舅舅造反,朕还真的有些不信。”

许敬宗诚惶诚恐地回答:“对于此事臣一开始也感觉非常疑惑不信,但看着这些确切的证据,臣也不得不信了,陛下如若犹以为疑,恐非社稷之福。”

唐高宗叹了一气说:“李氏皇室真是不幸,之前高阳公主夫妇谋反,是由舅舅审理出来的,而如今舅舅自己却重蹈覆辙,不应该呀!但就算舅舅真的犯法,朕又何忍处罚于他。可不处罚他,天下会怎么议论朕的行为,后人又将会如何评价朕?”

听了唐高宗的感叹,许敬宗也“无不忧伤”地说:“想当初房遗爱与高阳公主夫妇小小年纪都能搞出那么大的风波,至于太尉曾经可是帮先帝夺取过天下的重臣,像他这样既有智谋,又有威望的人一旦叛反,朝廷又该派谁才镇压得住?古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陛下千万要乘现在太尉还不知韦季方已死之前作出决定啊。臣担心万一太尉知道韦季方自杀,窘因交加的他很可能会押上最后的赌注发动政变。像隋朝大臣宇文述一生不也深受隋炀帝信任嘛,两家人还结为亲家,可宇文述死后,宇文化及(宇文述的儿子)尽管同样深受皇恩,可他不照样叛反?臣的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到诛杀的。对于这事,臣有切身之疼。从前之事,距今不远!对于太尉之事陛下千万要火速裁定,不能拖延啊。”说完,许敬宗又引用了“汉文帝杀舅父薄昭”的事例来催促唐高宗下决心。

许敬宗的这番劝说可谓高超到了极点。

首先,许敬宗顺着唐高宗的话说,对于长孙无忌想叛反的行为,他一开始同样是不相信。这话就等于认同了唐高宗的想法与怀疑。接着又话锋一转,说曾经高阳公主夫妇都能搞出那么大的风波,何况是威震朝野的长孙无忌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就等于说,长孙无忌比曾经的高阳公主夫妇还要危险。


(2.未完待续.10.3)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5 20:48:46 +0800 CST  
【58】【2】【10】【4】【】【】【】【】【】【】【】【】【】【】【】【】【】【】【】【】【0】【1】【9】【6】【3】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四)


高阳公主夫妇之前究竟搞出啥事了?这里得稍稍交代一下那段历史背景。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也就是说是唐高宗的异母姐姐),长大后被唐太宗许配给了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房玄龄死后,按照长幼的继承顺序,房玄龄生前的爵位应该由大儿子房遗直继承,但高阳公主却怂恿老公房遗爱跟大哥争抢这个爵位。结果未能争成,这下子性格蛮横高阳公主不爽了,干脆向唐高宗告状,说自己遭到房遗直强奸。知道这事后,唐高宗很是惊讶,而宰相长孙无忌却立马主动请缨去调查此事。调查后的结果是,房遗直强奸弟媳之事好像证据不足。但在调查此案的过程中却“意外”地查到一个更大案件,朝中有许多官员想支持吴王李恪密谋造反,紧接着,房遗爱、吴王李恪(记得这人不?唐高宗的三哥,曾经唐太宗原先想册立他为太子的)、李元景(唐高宗的六叔)、薛万彻……一个个“罪”臣像多米诺骨排般被牵涉了出来。当时接到这个消息时,唐高宗傻眼了,请求长孙无忌说,能不能放过这些人一马,但长孙无忌却暗示同党崔敦礼表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这样,这些所谓的反臣,统统被长孙无忌给送上西天。实际上这些被砍的官员,就是当时在立太子(李治)时与长孙无忌唱对台戏的人。长孙无忌之所以一听到高阳公主被强奸时显得那样来劲,说白了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正是有着这个前因,当武则天得知韦季方结党时,才会让许敬宗亲自出马去调查韦这个案件,这完全是学之前长孙无忌的手段。

无论是之前高阳公主的“强奸案”事件,还是如今长孙无忌“造反”事件,显得最为痛苦与无奈的人莫过于心地仁慈的唐高宗了,要知道,这些被告知造反的人,可全都是他的至亲。

但不管曾经的长孙无忌,还是现在的武则天、许敬宗,他们可不会理会这些,为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得不择手段。

正是如此,许敬宗接下来的话才会说,曾经的房遗爱夫妇权力不大都能搞出那么一大串风浪,如果现在老奸巨滑的长孙无忌真的造反,后果肯定会更加严重。这样一来,唐高宗自然被吓到了。吓到的效果,就是唐高宗会尽量把这事做得保密,不让长孙无忌发现他得知长孙无忌想“造反”的证据。

吓到唐高宗后,许敬宗又现身说法,说当初自己一家受害的经过。许敬宗这番话又等于在无形中进一步给唐高宗的心里施加压力。

施加完压力后,许敬宗继而又引经据典讲了“汉文帝杀舅父薄昭”的故事来催促唐高宗下决心。

(“汉文帝杀舅父薄昭”的故事是这样的,刘恒是汉高帝的妃子薄姬所生,后来刘恒成了皇帝(汉文帝),薄姬自然也就成了皇太后,薄姬有个弟弟叫薄昭,这人一向横行霸道,在姐姐和外甥得势后,薄昭变得更加张。当看到薄昭胡闹后又没受罚时,不少皇亲自然而然也就跟着变得目无法纪。对于舅舅的行为,刘恒一开始是尽可能劝说,但薄昭却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当回事。为了严明法度,迫不得已的刘恒只得把这个舅舅给杀掉。薄昭一死,朝中那些原本骄横的大臣、外戚也马上变得老实。)

长孙无忌真是可怜,尽管存有私心,但总体来说对国家还是忠心耿耿,没想到在许敬宗口中却媲同于十恶不赦的薄昭。

正是许敬宗这席一环扣一环的说劝、分析触动了唐高宗那根脆弱的神经,被忽悠得傻了的唐高宗不但不敢找长孙无忌对质,而且直接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太慰之职,流徙黔州(现在重庆彭水),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唐高宗真是可怜,他认为自己这么做,也算是对当年长孙无忌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无语。)与此同时,原来反对武则天的另一宰相于志宁也被贬为荣州刺史(四川自贡市领导)。



(2.未完待续.10.4)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6 07:37:00 +0800 CST  
【59】【2】【10】【5】【】【】【】【】【】【】【】【】【】【】【】【】【】【】【】【】【0】【1】【9】【7】【1】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五)

虽然长孙无忌下马了,但唐高宗却始终对这位朝廷元勋念念不忘。

看着唐高宗如此记挂长孙无忌,武则天与许敬宗内心是充满了担忧,好不容易才将这个巨患给扳倒,万一稍不留神,又让他溜回长安,那岂不是危险无比。因此,武则天跟许敬宗也在进一步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彻底将长孙无忌除掉。

转眼,长孙无忌已被贬了三个月,唐高宗又着令许敬宗等人此案进行复核。

一看皇帝又给了自己一个机会,许敬宗赶紧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前往黔州对长孙无忌进行“亲切”的慰问。

但当袁公瑜回长安时,却给唐高宗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在黔州,袁公瑜又进一步调查到长孙无忌不少新的案件,像之前已被贬官了的韩瑗、柳奭、竟然还想联合谋反。而长孙无忌得知东窗事发,马上“畏罪”上吊。(为什么会这个结果,你懂的。)


(2.未完待续.10.5)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6 08:51:21 +0800 CST  
【60】【2】【10】【6】【】【】【】【】【】【】【】【】【】【】【】【】【】【】【】【】【0】【2】【0】【0】【1】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六)

听了袁公瑜的报告后,本来还心存怜悯的唐高宗才下定决心下诏:将韩瑗、柳奭等反臣就地正法,家产充公。其子孙,贬为庶民,流放岭南。至于长孙无忌原来还在长安的子孙以及宗族也全被株连,或被流放或诛杀。注意,在贬的长孙家族中也包括了两位驸马,一位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另一位是长孙无忌的儿子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长孙冲,他的老婆长乐公主可是唐高宗的同胎姐姐。

贬除长孙无忌、韩瑗等的家族成员后,为了防患万一,许敬宗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又将矛头瞄向了这些族人的一些亲戚,像凉州州长(甘肃省武威市市长)赵持满,由于此人的姨妈是韩瑗的老婆,而舅父又是长孙无忌的族弟驸马长孙铨,为了防止这样的人造反,许敬宗便干脆连赵持满一起诬陷,说他也是长孙无忌谋反中的一员。

随后,朝廷下诏让赵持满进京“议事”,当赵持满到达长安后,自然就被送进大理寺受审,面对着这些谋反的“确凿证据”,赵持满却不认供,哪怕是遭到一次次的严刑拷打,赵持满却只说了八个字:身可诛杀,口供不改。


(2.未完待续.10.6)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6 10:48:45 +0800 CST  
【61】【2】【10】【7】【】【】【】【】【】【】【】【】【】【】【】【】【】【】【】【】【0】【2】【0】【1】【4】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0.长孙无忌倒台(之七)

既是如此,最后许敬宗只得授意主审官将其斩首,再替他写一份认罪的口供结案。

赵持满被砍后,尸首横躺在城西的血泊之中,他的亲戚由于担心自己也受株连,竟然没有一个敢去探视,最后还是他的朋友王方翼(王皇后的堂哥)冒死收尸。还好,由于唐高宗没有加罪于王方翼的意思,王方翼才化过一劫。

而像长孙铨被流放后,刚到达目的地,由于地方官想讨好挺武派的上司,竟然暗示手下乱棒把他打死。随后向上级报告说长孙铨暴病身亡。看看,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至此,武则天在许敬宗、李义府等人的帮忙下,也总算将反对她为后的五大宰相(长孙无忌、禇遂良、韩瑗、王志宁、来济)给彻底摆平。


(2.未完待续.10.7)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6 13:45:35 +0800 CST  
【62】【2】【11】【1】【】【】【】【】【】【】【】【】【】【】【】【】【】【】【】【】【0】【2】【0】【4】【5】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1.除掉上官仪(之一)

由于一直以来唐高宗身体多病,再加上性格懦弱,到了后来朝廷中的许多事务实际上是武则天一人在操作。因而武则天也日渐变得跋扈起来。

看着武则天种种越轨行为,这时作为宰相的上官仪不满了。就在这个时候,刚好有个叫王伏胜的宦官向上官仪报告,说武则天不但和一个叫郭行真的道士有通奸行为,而且这对奸夫淫妇竟然还在宫里暗中作法,想下蛊咒害唐高宗。

于是上官仪便将这件事密报给了唐高宗。当病中的唐高宗知道这事时,是气得全身发抖,再想着武则天自当上皇后以来处处显示出强势的一面,唐高宗马上让上官仪撰写诏书,废黜武则天皇后之位。

确实是武则天命不该绝,就在上官仪下笔之前,收到消息的武则天赶紧来到唐高宗身边,软硬兼施地请求唐高宗放弃了这个想法,与此同时,武则天还反倒一耙,说这事其实是上官仪故意设计嫁祸的。

最后,被忽悠晕头了的唐高宗还真的心软,放弃黜免武则天的念头。(看看,武则天的强悍与唐高宗的懦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未完待续.11.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6 15:30:24 +0800 CST  
【63】【2】【11】【2】【】【】【】【】【】【】【】【】【】【】【】【】【】【】【】【】【0】【2】【0】【6】【6】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11.除掉上官仪(之二)

武则天逢凶化吉保住了皇后位,至于上官仪从此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公元664年,许敬宗忽然向朝廷弹劾上官仪,弹劾的原因是,曾经长孙无忌想拥护梁王李忠为皇帝时,上官仪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但上次由于这人太过于狡猾,所以没被查到,成了漏网之鱼。

既是如此,武则天当然要许敬宗对上官仪进行审查了。

不言而喻,上官仪很快便被查出了一大串不轨行为。

公元665春,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被殊,家产充公,家人或被流放,或入宫为奴。(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就是以这样的身份入宫的,但那时谁也不会料到,长大的她竟然成了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2.未完待续.11.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7-06 17:53:05 +0800 CST  

楼主: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字数:1154627

发表时间:2012-06-23 01: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09 10:48:58 +0800 CST

评论数:69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