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侃史】细数历史奸臣

@仰望巅峰 2012-06-26 10:32:26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2012-06-26 09:41:26
-----------------------------
不知随缘何时分说宋朝,让愚弟借鉴借鉴。
-----------------------------
就我个人认为,历史上奸臣最为集中和精彩(人物故事)的朝代有三个:唐朝、宋朝、明朝。

如果说,我能一直坚持写下去的话,将来肯定会写宋朝奸臣系列的。

不过由于能力和精力的问题,目前只是写了唐朝奸臣,且只写到盛唐时期前后而已就已经二十多万字了。

写到这,确实是有点累。累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可能是我力求写的比较细,比较全。比如说,这个唐朝系列,我连陈希烈、傅游艺,这样没多少故事的也写了。另一个,本身的知识面有限,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一切只能慢慢来吧。

在写这系列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错漏,真心地希望朋友们能给予指正,且留言鼓励。

谢谢。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11:28:05 +0800 CST  
@仰望巅峰 2012-06-26 11:52:31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2012-06-26 11:28:05
-----------------------------
能否向随缘请益一个字,左边“目”旁,右边看见的见。
-----------------------------
呵呵,差点被兄考倒,这个字应该读xian(四声)。意思是过分小心,或者小心看的意思。

印象中,好像韩愈的《鳄鱼文》中就曾出现过这个字。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12:32:15 +0800 CST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12:58:18 +0800 CST  

【12】【1】【6】【1】【722】【】【】【】【】【】【】【】【】【】【】【】【】【】【】【】【】【】【】【】【】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6.备受庶族身份的打击(之一)

经过淳于氏、王义方一系列事后,朝中的许多人也进一步清楚了李义府在唐高宗夫妇心眼中的地位。自然而然,有一些人便开始想方设法讨好李义府,希望能他身上捞取到好处。

为了应对那些上门贿赂的人,李义府干脆纵容自己的老婆、小妾、儿子、女婿等人也来帮忙收受贿赂,一时之间,李义府的府坻便因卖官鬻狱而变得门庭若市。

尽管此时的李义府权倾朝野红透了天,但同样也有人依然不信这邪跟他叫板。这次叫板的人叫杜正伦,官职跟李义府一样同为副宰相。

想当初,杜正伦已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而李义府却只是个不入流的京官,但现在尽管李义府已升至与杜正伦平起平坐的地步,杜正伦的观念却没跟着改变,依然像以前一样,处处以老领导自居。

对于杜正伦的迂腐与自大,李义府自然是不爽。就这样,两个人自然也就开始较上了劲,反正你需要“我”协助的工作,哪怕是对的,“我”也要故意和你作对,正是彼此都抱着这种心态,结果双方的矛盾自然是越闹越大。到了后来两个人又因为一件小事,在唐高宗面前闹得不可开交。

由于杜正伦也是唐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注意,只是唐高宗一人提拔,与武则天无关),为了公平起见,唐高宗干脆各打五十大板,两个人同时遭到贬官

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李义府被贬为普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安岳、遂宁、乐至三县及重庆市潼南县部分地区)刺史,杜正伦则被贬为横州(现在广西东南部地区)刺史。

转眼到了显庆四年八月,出于政治需要,武则天又想办法将李义府给召了回来,而且回来后还让他继续当宰相。

至于杜正伦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被贬后就呆在横州,直到病死。

(1未完待续.6.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15:12:04 +0800 CST  
【13】【1】【6】【2】【789】【】【】【】【】【】【】【】【】【】【】【】【】【】【】【】【】【】【】【】【】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6.备受庶族身份的打击(之二)


按道理来说,经此教训后,李义府应该有所收敛,但实际上李义府却依然狂妄,而且很快又闹出一条人命来。

这又是究竟又是咋回事?事情还得从李义府遭贬之前说起。

一直以来,李义府对自己出生于庶族而耿耿于怀,所以自从受宠以后,李义府最想的事就是改变自己的出身。

当时恰好有一个叫李崇德的官员,这人出身于赵郡李氏。为了巴结李义府,李崇德便谄媚地把李义府的名字给添加到了自己的族谱里。这样一来,李义府也摇身一变,成了赵郡李氏中的一员。(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成了赵郡李氏中的一员后,李义府也马上投桃报李地将李崇德提拔为五品官员。

不但如此,李义府每年还严格遵照昭穆制度参加祭祀。

“昭穆制度”简单点介绍,就是在家族祠堂或大家族的府上祭祀厅里安放祖先的牌位,以“赵郡李氏”为例,始祖李牧的牌位摆在正中间,然后二、四、六世祖等摆在始祖的左边,而三、五、七世祖等的牌位就摆在始祖的右边,以此类推。每年祭祀期,当同族人聚集在一起时,便会以昭穆制度来分辨族人间的亲疏。(比如族里兄弟有人问,你是哪房的?如果你是大房的(李牧大儿子这一系),就说我是大房的,你呢?对方如果是二房的,就会回答你说,我是二房的(李牧二儿子这一系)。)

经此后,真正赵郡李氏里面一些无赖之徒便纷纷主动跑到李义府家里与他攀亲,这个是远房伯伯、那个是远房叔叔,这个是侄子,那个是侄女婿……面对着这立竿见影的改变,一直受到出身压抑的李义府显得更加得意。

但李义府高兴没多久,却因为和杜正伦较劲,继而遭到贬官。

想不到李义府刚刚被贬,眼光短浅的李崇德就马上将李义府的名字从族谱上给除去。

结果这事做完不久,李义府却重新回来继续当上他的宰相。


(1未完待续.6.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18:51:44 +0800 CST  
@大堂蒸笼 2012-06-26 15:39:32
楼主速度更新。
-----------------------------
呵呵,现在这段时间每天会争取更新N次的。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19:32:49 +0800 CST  
@061538 2012-06-26 16:04:26
不错 ,继续!
-----------------------------
呵呵,谢谢支持。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6 20:32:55 +0800 CST  
【14】【1】【6】【3】【835】【】【】【】【】【】【】【】【】【】【】【】【】【】【】【】【】【】【】【】【】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6.备受庶族身份的打击(之三)

返回权力中心后的李义府又岂能受得了李崇德这样反复无常的做法,于是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将他给送进了监狱。

送进监狱后,李义府依然觉得这口恶气难消,干脆来个更狠的,“劝”李崇德撞墙,听劝后的李崇德还真乖乖撞墙,而且还将自己给撞死。

李崇德“莫名其妙”地自杀,自然又引起一片哗然,不管怎么说人家至少也是朝廷中的五品官员。但就算发生了这事,唐高宗与武则天依然假装不知。

既然冒充不了望门贵族,李义府又想到了一个主意,想方设法帮儿子寻找一个望门贵族出身的媳妇。

尽管李义府计划很是美好,但结果只有一个,所有贵族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义府作儿媳。(注意,此时李义府已经是宰相了,贵族们之所以不愿与李义府结为亲家,主要是看不起李义府的为人,至于出身是次要原因。有些人其实也想和李义府攀亲,但面对着族人,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也就不敢另类。)

(1未完待续.6.3)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7 09:11:44 +0800 CST  
【15】【1】【7】【1】【848】【】【】【】【】【】【】【】【】【】【】【】【】【】【】【】【】【】【】【】【】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7.报复望门贵族(之一)

再次遭受打击的李义府从此对“望门贵族”一词可谓恨到了极点。

公元659年,耿耿于怀的李义府忽然想到了一个眦睚必报的狠招,上书朝廷,希望能将《贞观氏族志》给重新编辑,并换名为《姓氏录》。

《贞观氏族志》是一本贵族指南,编辑于唐太宗执政初年,里面收录了各个地方的贵族信息。

自魏晋以来,社会就特别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血统尊卑,尽管那时已是李唐的天下,但朝中还是有不少官员是原来隋朝的贵族。虽说这些官员的地位已不如从前,但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矜持,而且人们的惯性里也习惯认同这样矜持。有一些新贵小户为了能和这些贵族攀亲,不但得补给他们一大笔所谓的身价补差费,而且结婚后,往往还要忍受他们的轻蔑。类似的情况在一千多年后的清末民初也曾重现过。不少新贵和没落的八旗子弟结婚,尽管这些八旗子弟的家世已今非昔比,但骨子里就依然认为自己是爷。

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深恶痛绝,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唐太宗做两件事:一件是启用有才的庶族,像我们前头说过的马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启用的;另一件就是让人修订一本《贞观氏族志》,对于这本书,唐太宗的心思是希望尽量淡去这些老贵族的身影,而给一些新族一个进阶的机会。说白了就是对血统来一个重新洗牌。

唐太宗这么做有公心,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有一点点私心。李唐这一脉虽说也是出身贵族,但却不是贵族中的极品,为了证明自己血统的高贵,李唐皇室,就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了春秋时期的李耳(老子,也就是民间口口相传的那位太上李老君。据有关专家考证,其实李唐皇室并不是李耳的后代)。但就算如此,在当时贵族们的观念中,李唐的排名依然靠后。这也是唐太宗想修订《贞观氏族志》的另一个原因。

可是当《贞观氏族志》的初稿呈上来时,唐太宗一看晕了,那些迂腐的主编依然把“七姓五望”排在最前,至于李唐皇室的李姓,对不起,照原来的顺序排列在后。

一看这些迂腐的主编,相当生气的唐太宗马上责令重编,但重编后的结果是除了将唐太宗一脉的李姓调到“五姓七望”的前面外,其他的只是作了一些换汤不换药文字修改。

面对着这种根深蒂固的迂腐,当时着力于稳定政局的唐太宗也只能作罢。

(1.未完待续.7.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7 10:24:06 +0800 CST  
【16】【1】【7】【2】【869】【】【】【】【】【】【】【】【】【】【】【】【】【】【】【】【】【】【】【】【】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7.报复望门贵族(之二)

这种氛围顽固到什么程度?举一个例子就足够说明。

薛元超是唐玄宗与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这个人娶的老婆是唐高祖李渊的亲孙女,也就是唐太宗的亲侄女。像这样的人官至宰相,娶的又是金枝玉叶,应该很满足吧?其实不然,薛元超晚年时候曾感慨过,说此生有三大憾事:第一件,自己并非进士出身(薛元超是以继承父爵入仕的);第二件,没能参加修编《国史》(注意,李义府干的就是这项工作,当时的另一奸臣许敬宗,干的也是这项工作);第三件就是遗憾此生没能娶到“五姓七望”的女人为妻。

尽管后来李唐皇亲国戚也多与“五姓七望”等贵族通婚,记得不?前文介绍过,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任老婆王皇后,就是出身于“五姓七望”中的王姓。但唐高宗依然受不了类似“五姓七望”等贵族的天生优越感。

正是如此,当接到李义府的这份奏章后,唐高宗与武则天也立即欣然同意,并且还让李义府来当作《姓氏录》的主编。

唐高宗之所以支持,想法很直接,就是完成唐太宗想做而未能做的事。至于武则天支持,其实心思也跟李义府差不多。

尽管此时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已经今非昔比,但其并非贵族出身的身份也一直是武则天隐疼,正是有着这个隐疼,武则天得势后,才刻意将自己的父亲封为“太原郡王”(后来武则天成为皇帝后,还追赠他为“孝明高皇帝”),而母亲则被封为“荣国夫人”。

武则天支持李义府重修《姓氏录》还有另一个原因,从武则天重获新生直至登上皇后位置以来,这一路老受到“望门贵族”里面的官员所排斥。再者,最初支持武则天那些臣子里面绝大多数并非出身贵族,武则天也想利用重修《姓氏录》来收卖这些大臣的人心。

武则天与李义府的这个情况就好像现在社会上文凭现象。现在不管是国家招收公务员,还是公司招聘员工,首先都要看看你的学历,如果你有一纸大学文凭,哪怕是混来的,找起活来也要比没有文凭的人容易,假如你留过学,就算你就读过的大学类似民国时期美国的克莱登大学(读过钱钟书《围城》的朋友懂的),那恭喜了,你在绝大多招聘单位的印象中肯定是人才中的人才。再来说说现在社会上的老板现象。如果你是位只有初小文化,靠着白手起的老板,哪怕你手下雇有不少高学历的人才,相信里面也有不少员工内心并不服气,认为老板之所以会成功,只是运气好罢了。假如他也有老板这般的运气,生意肯定能比老板做大一百倍,一千倍。于是有些为了不让外人小看的老板只得找家大学给自己渡一层金,让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为高学历的“儒”商。

正是基于这些前因后果,唐高宗和武则天才与其说是同意,还不如说强烈支持着李义府干这件事。


(1.未完待续.7.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7 11:58:14 +0800 CST  
【17】【1】【7】【3】【888】【】【】【】【】【】【】【】【】【】【】【】【】【】【】【】【】【】【】【】【】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7.报复望门贵族(之三)

那么当《姓氏录》出版后,结果又会是咋样?以“七姓五望”为代表的贵族是一片哗然,气得七窍生烟的他们对李义府可谓是切齿痛恨,而新贵们却振臂欢呼,热泪盈眶地感谢着李义府。高声大呼,政府万岁,万万岁。

《姓氏录》里面把姓氏分为九等,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姓氏皆收录在里头。里头的排序就按着当时当官职位的大小来排序,排在最前的自然是李唐最重要的李、武、韦、杨四个姓氏了,接着就是宰相,副宰相,以此类推。

这样一来,不管是武则天的父母姓氏,还是李义府本人,一下子就成了贵族中的“特仑苏”,另外,像一些出身低,但却凭自己白手起家奋斗进五品的官员自然也就被收录进了《姓氏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夫阶层。五品官员是个什么概念?五品官员在地方相当于现在地区一级的官员或者司、局、厅级别的领导;而在部队,大概就相当于现在师长、旅长。

至于那些就以为出身名门望族,本事没多少,脾气却挺大,天生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贵族,对不起,从现在起请靠边站,这里没你什么事,哪凉快哪玩去。

虽然老牌贵族对李义府此举是恨之入骨,可是又能怎么样?唯一的发泄就是背地里加以讥笑。或者来个阿Q精神的自慰,爷是老牌贵族,哪怕是当了乞丐,也照样是贵族。

为了进一步打击老牌贵族的气焰,在编辑《姓氏录》的过程中,李义府又上了一道折子,希望通过立法,不准原来的望门贵族相互通婚,对于李义府的这个提议,唐高宗同样也给予批准。

李义府的这个做法很显,就是想逼这些贵族的少男少女和其他家族结婚,但那些贵族又岂肯低下他们所谓高贵的头颅。

这条法律出台后,对于贵族的男人打击还算不大,毕竟男人可以纳妾,就算娶了普通家族的女子,只要大老婆的位置留着,结婚多少次也无所谓。至于那些贵族千金就惨了,如果依然想与老贵族通婚,只能悄悄地进行,可是这些娇惯了的小姐们又哪受得了这口鸟气,于是有的干脆终身不嫁。

为了让《姓氏录》全面得到推广与执行,表现出政府唯我独尊的新气象,李义府又给唐高宗上了一道折子,希望将原来散发在大臣们手中的《贞观氏族志》全给收回。(注意,当时的书全是手抄的,发行量不但有限,而且成本很高,可不像咱现在这么方便,想要什么书,只要一上书店或者网店,随心挑个够。)

经李义府的这一调整,当时社会上的贵族气氛确实是淡了不少,但婚姻崇尚门第的风气,在人们心中却依然盛行。

由于李义府会来事,手段又狠,因此在他周围的人自然也就形成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像苍蝇见到便便般,拼命巴结;而另一种是一看见他,能闪多远就闪多远,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当今皇帝夫妇身边的红人呢。


(1.未完待续.7.3)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7 12:33:40 +0800 CST  
【18】【1】【8】【1】【890】【】【】【】【】【】【】【】【】【】【】【】【】【】【】【】【】【】【】【】【】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8.为爷爷迁坟又闹出人命案(之一)

转眼到了龙塑元年,也就是公元661年,皇帝同样是唐高宗李治,只是年号改了。这一年李义府的母亲逝世。

按照封建制度,不管你是天子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丁忧。丁忧是什么?就是家里的长辈死了,这家人在三年内不嫁娶、不赴宴、不应考,至于家中的孝子还必须辞去工作,回家守孝,这就是丁忧。丁忧一般为三年,实际二十五个月。如果丁忧者是天子,出于治国的需要,可以以一天抵一年,不过得丁忧廿七天。

尽管此时的李义府依然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手上重要的棋子,但也不得不照例“辞职”回家为母亲丁忧。

虽然李义府成了“百姓”,但他的家里每天照样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为什么,你懂的。

丁忧期间,“闲人”李义府忽然又想到一件事,现在的他不是朝中红人嘛,何不干脆乘此机会将自己早就死去祖父迁葬到永康陵。

永康陵位置在现在陕西省三原县的北边。李义府之所以选中这个地方,原因只有一个,永康陵位于唐高祖李渊埋葬的李虎陵旁边。既然自己是唐高宗李治的宰相,那么自己的爷爷就陪葬在皇帝的爷爷的隔壁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

大家可别以为李义府给他爷爷迁墓,只是简单地把他老人家的棺材给刨出来,然后抬到永康陵重埋一下就完事。再说了,就算李义府想“一切从简”,其手下的马屁精们也不答应。

当三原县的县令李孝节听到堂堂李宰相想把爷爷的风水迁移到自己管辖的区域时,可高兴坏了,赶紧组织全县的青壮年劳力,以及全县最好牛马加入到迁坟的事业中来。

(1.未完待续.8.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7 17:19:52 +0800 CST  
【19】【1】【8】【2】【960】【】【】【】【】【】【】【】【】【】【】【】【】【】【】【】【】【】【】【】【】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8.为爷爷迁坟又闹出人命案(之二)

一看李孝节这么积极,三原县周围的几个县的一把手也坐不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出人出钱加入到讨好李义府的行列中来。

结果就造成了一个怪像,周围几个县的青壮人丁几乎全被抽去修墓。(注意,当时不管是挑石还是挖沙,全部得靠人工,可没有什么机器可操作。)

在这几个县中,其中高陵县的县令张敬业唯恐表现不够,后来干脆亲自上阵,与群众同甘共苦参与到修墓的实际工作中去,结果没过多久,张敬业同志却累死在工地上。

高陵县令这一死,问题又来了,想当初为了能和女犯淳于氏震动睡床,害死了大理寺一名高官,接着又因改变姓籍原因又逼死了一个五品官员,没想到现在又死了一个芝麻官,面对着这些事情,周围的人自然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但就算如此,李义府依然不当回事,不就又死一个人嘛,小菜一碟。

接下来到了李义府祖父迁葬的那天,所用的仪仗、器皿、服饰不但豪华高档得无以复加,而且公卿、王公各级官员在赠送吊丧礼品的同时也争相过来相送,送葬的队伍一直延续了七里远。一句话,李义府爷爷的这场迁坟礼自唐朝开创以来,如此奢侈之事从未有过。

(1.未完待续.8.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8 08:19:40 +0800 CST  
【20】【1】【9】【1】【972】【】【】【】【】【】【】【】【】【】【】【】【】【】【】【】【】【】【】【】【】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9.把唐高宗的警告当成耳边风(之一)

迁移完祖父的坟后,李义府的丁忧期也随之结束。返回朝廷后的他不但照旧当着宰相,而且朝廷官员选拔也跟以前一样由他负责。红得发紫的李义府自然是变得更加出格。

虽然朝中绝大多数官员对李义府的行为是敢怒不敢言,反倒唐高宗李治开始坐不住了。

一次,唐高宗召来李义府,对他说:“李爱卿,朕最近常听说你家人做事很不谨慎,朕也尽可能替你掩覆,你以后可千万要注意点。”

按常理来说,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义府也应该马上唯唯诺诺地应承,然后回头赶紧收敛才对。无奈已经狂妄成惯性的李义府第一反应却是反问唐高宗:“这事是谁告诉陛下的?”不用说,下一句潜台词就是“回头我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他”。

唐高宗很不高兴地说:“反正我想对你说的话都说了,至于我究竟是从哪听来的你就不要管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的张狂与脑子短路是成正比的。这句话用在李义府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听了唐高宗这话后,李义府至少应该做出一副接受教训态度才对,哪怕是装一下也行,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完全把唐高宗当成透明人般转身缓步走了。

看着李义府离开的背影,内心相当不爽的唐高宗想处置李义府的想法也就由此萌生。

假如说,一直以来不是唐高宗与武则天出于自己对付长孙无忌等人的需要,以李义府害死朝中大臣或者卖官鬻狱中的任何一项罪名,早就玩完了。

但就是因为政治需要,唐高宗夫妇才一直放纵着李义府。

既是如此,为什么唐高宗现在不再继续放纵着李义府,难道真的是李义府的龌龊行为让唐高宗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其实不是,与自己的政治利益需要相比,李义府的放纵其实在唐高宗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

现在唐高宗之所以产生了收拾李义府念头,主要是他与皇后武则天之间因为权力之较,彼此的内心开始出现了裂痕。


(1.未完待续.9.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8 09:42:32 +0800 CST  
【21】【1】【9】【2】【998】【】【】【】【】【】【】【】【】【】【】【】【】【】【】【】【】【】【】【】【】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9.把唐高宗的警告当成耳边风(之二)


当初唐高宗为了册封武则天为皇后,夫妇俩可是拧成了一股。但后来随着反对权臣的一个个坠落,权柄日益增大的武则天也渐渐地与唐高宗产生了分岐,尽管直到这个时候,夫妻俩还有事没事上床震震,但实际上是已经到了貌合神离的地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原因就是武则天太强势了,而唐高宗却相当懦弱。但不管怎样,唐高宗毕竟还是皇帝。要知道,一个人不管多么懦弱,多么没有真本事,但只要他拥有了权力,他就一定会有驾驭权力的心思。当初长孙无忌就是因为老让唐高宗感到压抑,所以李治才会在武则天的床语忽悠下进行反扑。

但随着外在反对的信号逐步解除,夫妻间也就开始暗较起来,究竟你是ON.1,还是我就是一个能说了算事的领导。

唐高宗与武则天夫妻间的貌合神离,原来这对夫妻手下的支持者,也就自然分成两派。而李义府由于平时多与能力厉害的武则天接触,因此也就被唐高宗划到了对立面。这才是唐高宗想收拾李义府的真正原因。

唐高宗的这个思想很明确,就是想起到一个敲山震虎的作用,告诉皇后武则天,他唐高宗李治才是皇帝,国家承认的ON.1。


(1.未完待续.9.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8 14:51:55 +0800 CST  
【22】【1】【10】【1】【】【】【】【】【】【】【】【】【】【】【】【】【】【】【】【】【】【1】【0】【1】【7】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10.这次终于惹火烧身了(之一)

经过唐高宗的警告后,李义府也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唐高宗对他的不满。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义府总得好好地自我反省,然后重新想办法讨好唐高宗吧。虽然此时唐高宗与武则天已是貌合神离,但当时摆在他俩面前还是有许多共同障碍,很需要李义府之类的大臣协助搞掂。

但李义府不但没有反省自我调整策略,而是做出一个极为雷人的行为——让一个叫杜元纪的术士到自己府坻上望气,看看自己究竟怎么不再得唐高宗宠。

按照李义府的要求,术士也开始装模作样地给推算起来,推算后对李义府说:“宰相府坻的风水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但这还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宰相在某间屋子积财二千万缗,便能压住此股不祥之气。”

听了术士的话后,李义府也言听计从,频频点头。

虽说李义府平时靠卖官鬻狱受贿了不少银子,但在此时却舍不得掏二千万缗钱出来厌胜。

但厌胜之事肯定要做的呀,于是李义府又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心思动到了长孙无忌的儿子身上。

在此之前的显庆四年,长孙无忌早就在被武则天利用另一奸臣许敬宗给逼得贬官,随后又进一步逼长孙无忌在贵州自杀。

当时长孙无忌倒台后,他的子孙们也一个个跟着被流放到全国各地。但其中有一个叫长孙延的孙子好不容易又回到了长安,但回来后,也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官职。

正是如此,李义府便找来长孙延,对他说,只要能凑出七百万缗“方孔兄弟”,便想办法帮他谋到一个六品的官职。

李义府的这个行为和心态是什么?就像有一些孩子,明明自己的存钱罐有钱,但每次想买东西时,却吝啬自己的钱,而向父母要。其实这就是人的劣根性所在,不管是唐朝的李义府,还是当代的贪官,这些人有不少在没出事之前所贪污的钱,已足够其吃上N辈子了,但却照样不收手,为什么?贪婪成性嘛,心不由己!

可惜李义府刚向长孙延勒索,也马上就有人把这事报告给了唐高宗。

一直在等待李义府再次出事的唐高宗马上下诏,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对此事进行严查。

查了后会是什么结果,你懂的。


(1.未完待续.10.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8 17:01:01 +0800 CST  
【23】【1】【10】【2】【】【】【】【】【】【】【】【】【】【】【】【】【】【】【】【】【】【1】【0】【4】【5】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10.这次终于惹火烧身了(之二)

最后,李义府不但被免去宰相之位,同时还被流放到巂州(就是现在的四川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地区)。至于以前帮李义府收受贿赂的子女、女婿们,也分别被流放到了不同地方。

尽管那时的李义府依然是武则天手上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武则天也很想继续护他,但那时的武则天毕竟只是个皇后,人家唐高宗才是皇帝,唐朝的一把手。思来想去,最终武则天还是忍痛舍弃了李义府。

流放之初,李义府还一直心存幻想,认为这次肯定也能像上次一样,转了一圈又回到长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义府越来越显得心灰意冷。

公元666年,这一年唐高宗又第三次改年号“乾封”,同时还对天下进行大赦。

在朝廷讨论大赦时,朝中不少大臣都反对连流放到边疆的官员也列在大赦名单之中。

虽然这些人的心思不同,但实际上所顾虑的却一模一样。比如说反对憎恨李义府的,担心他回来后又会受武则天启用,威胁到他们现在的地位。

至于武则天,同样也不敢将流放到边疆的大臣给大赦。众所周知,武则天在攀爬进入权力中心的过程中,对付反对党一般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直接干掉;另一种就是贬官流放。假如这次连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官员也给大赦了,这些人回来后还不继续找武则天麻烦,那她岂不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是如此,那次大赦就多了一条限制,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官员不在大赦之列。这样一来,李义府也就得不到大赦的实惠了。

经过这事,李义府也彻底明白武则天舍弃他了。

很快,李义府便在郁郁不乐中病亡,终年53岁。


(1.未完待续.10.2)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8 19:51:28 +0800 CST  
【24】【1】【11】【1】【】【】【】【】【】【】【】【】【】【】【】【】【】【】【】【】【】【1】【0】【6】【8】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11.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之一)

曾经有一位网友说过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她说,那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我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单位报告。进入单位之初,我在内心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做一个人民的好公仆。但这个群体中的前辈们却用他们的言行教会我要如何去观颜辨色,阿谀奉承,一开始对于他们的行为,我是嗤之以鼻,心生厌恶。但随着我的激情与努力一次次受到不公平的打击后,我也从原来豪情万丈回归到了现实。每次当和同事挥霍着那些公款时,我的心也会想着那些需要为生活苦苦挣扎的人们,心虽然很难受,可我却身不由己。有时当我看着从前的相片时,我总会自问: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吗?究竟是什么让我原本充满激情的心蒙上了灰尘!

也许网友的感慨,一千多年前李义府早就感慨过了。李义府的虽然有马周之才,但却没有像马周那样幸运,终身在唐太宗手下工作。如果李义府有马周那般的环境,也许他最多也就是一个有些坏毛病,却影响不了大局的臣子。

刚刚出仕时,李义府不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拼命想做出一些政绩来,可结果呢?依然差点遭到长孙无忌算计。这是为什么!再看看后来,哪怕他再胡作非为,也依然无惊无险,这又是为什么!

假如李义府不是老受到贵族的睥睨与排挤,特别是受到了长孙无忌的致命排挤,他也不至于一步步走向一条不同的道路。假如李义府不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出于打击政敌的需要,他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奸相。

从李义府的生平故事里,不难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政治上的成功与否,并不是你拥有多少才华,更不是取决于你为朝廷尽心尽力做了多少事,而是在于你是否站对了队伍,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刻,假如你站对了队伍,只要不触及利益集团的底线,哪怕所做的事错得离谱,靠山同样会为你顶着。反过来说,如果你在不合适的时间,触及到了核心代表的利益,那对不起,哪怕你所作所为是百分百正确,结果也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如果你想要混得好,你首先要学会适应环境,接着进入这个环境!这就是政治!

(1.未完待续.11.1)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9 08:52:00 +0800 CST  
【25】【1】【11】【2】【】【】【】【】【】【】【】【】【】【】【】【】【】【】【】【】【】【1】【0】【8】【3】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11.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之二)

至于李义府重编《姓氏录》,也有人把这事说得一无是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说得一无是处的,只是那些原来的老牌贵族。假如人人厌恶李义府,在他为祖父迁坟时,长达七里的送葬队伍是哪来的!

像那些老牌贵族就怎么了,曾经听过一位教授感慨过,别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个个知书达礼,这些人一旦龌龊起来,比起那些无文化的人不知要龌龊阴狠多少倍。

应该说贵族整体的素质与修养要比平民家族高得多,但有些人其迂腐的思想,确实让人只觉可憎。

记得上世纪有一部叫《流浪者》的印度电影风靡全中国。影片里讲述一个强盗的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律师,结果却遭到了一名贵族法官岐视和冤枉,法官睥睨地对他说,你的父亲是强盗,所以你也应该是一名强盗才对,因为你身上流淌的血液就是强盗血液。最后贵族法官逼得无路可走的他也只能跟父亲一样成了一名强盗。耿耿于怀的他,后来设计使那名贵族法官抛弃既将分娩的妻子,当法官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后,强盗又刻意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了一名小偷。这位被迫不得不成为强盗的人只是想借此来证明一个问题,所谓的血统论纯属荒谬。

类似这样的故事外国有,中国同样也有。

说这些,也并不是笔者对李义府一生的行为都赞赏和认同,像他将美女犯人纳为小妾,一再害死人,卖官鬻狱等行为,这些行为确实是龌龊,但这全是人的劣根性所致。在这个世上,有几个有放纵机会能把握住自己的?

但不管怎么说,李义府的劣根性却注定他肯定没有好下场,哪怕唐高宗不先出手治他,其生命的结果也很可能是相同。众所周知,武则天之所以一直纵容李义府,完全是出于政治上需要,假如李义府活到武则天真正掌握大权,以武则天明而不慈的性格,难道她会放过李义府!

有趣的是历史总是在轮回中反复,曾经李义府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支持武则天的人,但到了后来,当年迈的武则天被拉下台时,李义府的儿子李湛却是拉武则天下台中的一份子。

李义府这么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子之所以被牢牢地钉在奸臣版上,一方面有外在因素,别一方面完全也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终归到底,李义府就是一个被时势改变了,而学会了顺应时势的读书人罢了。



(《笑里藏刀李义府》.1全文完)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9 10:46:26 +0800 CST  
【26】【2】【0】【0】【】【】【】【】【】【】【】【】【】【】【】【】【】【】【】【】【】【1】【0】【9】【5】


【随缘侃史】蹈舞求生许敬宗

文/一切随缘


许敬宗简介:

姓名:许敬宗

字:延族

籍贯:浙江杭州

出身:官宦世家

出生时间:隋朝开皇十二年(鼠年,公元592年),当时的国家领导为隋文帝杨坚

逝世时间(死因):公元672年八月,享年81岁,善终。

谥号:恭(唐高宗所赐)

死后受到的待遇:唐高宗赐其陪葬于昭陵,就是陪葬在唐太宗的旁边。到了大唐垂拱年间,唐睿宗李旦还下诏,将许敬宗的牌位配飨(供奉、祭祀)于唐高宗(那时唐高宗已死)的庙廷。

一生主要服务过的老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实际是服务于武则天)

曾担任过最大的官职:宰相

性格特点(特长):才学过人,不在宦海中经历多少沉浮,始终被老板任命为修国史官员,性格持才傲物却又擅长见风使舵。

人生主要历程:

最初为隋朝中一名普通小官,父亲遇害后,转而投靠瓦岗军(当时的农民起义军)领导李密,唐朝成立后随李密投靠唐朝,

一生主要政绩(成就):

历任国史编辑(主编),编修过《五代史》、《晋书》、《东殿新书》、《西域图志》、《文思博要》、《文馆词林》、《累璧》、《瑶山玉彩》、《两朝实录》、《姓氏录》、《新礼》等大量历史文献,可谓著作等身。

入选奸臣版的主要原因:

第一:支持、促成唐高宗“废王立武”(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皇后),之后成了唐高宗(实际是武则天)手上的一颗重要棋子,设计除掉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于志宁、上官仪等一大批宰相级的人物。

第二:在父亲被杀时,因缺乏骨气而蹈舞求生;

第三:篡改国史;

第四:生活奢侈,不但建造豪宅,还整天和家中的美女纵酒奏乐。

第五:因为贪财,将女儿嫁到南蛮,后来又将儿子给贬去边疆。

主要亲属:

祖父许茂(南陈官员),父亲许善心(原为南陈官员,南陈灭亡后归顺隋朝),儿子许昂,孙许彦伯,曾孙许远(双忠圣王之一),外曾孙高力士(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

楼主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发布于 2012-06-29 11:40:06 +0800 CST  

楼主: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字数:1154627

发表时间:2012-06-23 01: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09 10:48:58 +0800 CST

评论数:693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