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而每当出现了“反常表现”之处的地方,通常也意味着,这个地方很可能并非是某一种文化的“原初发源地”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5 20:04:16 +0800 CST  
另外,中国的专家们还常有一个思考倾向性,那就是,习惯于过分地夸大古代“铜礼器”的历史作用,比如,把中原河南商周青铜礼器的地位抬得特别的高;也把山西晋南“陶寺文化”出土的“铜铃、容器口沿、齿轮形器、环、蟾蜍”等5件铜器,说成是“已构成中国史前时期最丰富的红铜铸造礼乐铜器群”

这只能说明中国的专家们,对于究竟是什么样的“金属器物”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理解得并怎么不到位哦~~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4:42:24 +0800 CST  
“青铜器”的历史重要性,并不在于能够制作非常好看的大型“青铜礼器”,而是能够制作比较坚硬锋利的“工具和武器”——这类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金属器物!

青铜器为何能取代红铜器?

因为红铜硬度偏低了,既不能做坚硬的工具,也不能做锋利的武器,在上古时期一般常被用来做好看的铜装饰品或(不够坚硬锋利的)小件器物,实用价值确实是偏低了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4:44:57 +0800 CST  
当然了,中国的古人确实是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用于宗教祭祀目的的“青铜礼器”自然对古人是显得很重要的了!

哎,这不过是古人的看法而已,毕竟,上古时代的古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是很有限的嘛

而已经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的现代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水平,岂能与几千年前的古人依然处于相同的水平线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4:45:30 +0800 CST  
然而,我们中国的现代专家依旧执着地坚持着,拼命抬高东方“宗教礼器”(无论是大型的青铜礼器,亦或是小件的玉礼器)的崇高地位,而在潜意识里根本就瞧不起西方世界里出现的那些小件“金属工具和武器”

这就让楼主感到有些不太能理解了~~~


请注意啊,青铜器(无论大件、小件)的生产,在“中原夏商周青铜文明”时期,基本仅局限于“官营手工作坊”中,并没有普及到民间的私人手工作坊里;而在欧亚草原上由印欧人传播的诸多“青铜文化”里,青铜器则以小件器物居多(比如小件的工具、武器和装饰品),而并且,金属制造已经普及到小型村落,比如,金属制品在欧亚草原广泛分布的“安德罗诺沃文化联合体“(属于印欧人R1a的青铜文化)的村落里全部发现的人工物中达半数以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4:51:01 +0800 CST  
事实上,中国的专家们拼命地抬高东方的“宗教礼器”(其实属于奢侈礼品,无论是青铜礼器亦或是玉礼器)的崇高地位,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非理性程度,甚至是极大地影响了国人的看法!


比如,中国的专家们一提到青铜器,就会“言必称青铜礼器”,其实就是指“青铜容器”,而容器一般都是用“铸造”的工艺方法制造出来的,尤其是那些比较大型复杂的青铜礼器,基本上都会用到“复合范铸造工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16:14 +0800 CST  
国内专家们为何会以“自我欣赏”的眼神,去看待山西晋南“陶寺的红铜器铸造方法的先进性和相对复杂性”呢?

原因就在于,陶寺中晚期的红铜器的“铸造”方法,与约三百多年之后的河南中原二里头(三四期)的青铜礼器的铸造方法,已经颇有神似之处了,无非是时间偏晚三百多年的河南二里头青铜礼器的“铸造”工艺,比晋南陶寺时期的“铸造”工艺显得更为成熟、更复杂化一些而已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17:26 +0800 CST  
意思是说,普遍流行于大中原地区的铜器“铸造”工艺技术,从“晋南陶寺”红铜器制作的早期状态,经三百多年提高之后,已经变成了“河南二里头”青铜器制作的成熟状态。国内专家的言下之意就是,铜器的“铸造”工艺在大中原地区是自己产生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而并非是一种“外来的”先进技术!

然而实际上,无论是“晋南陶寺”的红铜铸造技术,还是“河南二里头”的青铜铸造技术,其实都不是在“大中原”本地诞生出来的原初“铸造”技术,而的确是“外来的”一种先进技术~~

只不过,大中原地区的铸造技术从陶寺时期到二里头时期,的确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在铜器“铸造”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东方复杂的“陶范”来替代西方简单的“石范”,较多使用“复合范”而不是“单范”

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并不可以被称作是该技术的“初始原创”!铸造技术的“原创和提高”并不是一回事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18:01 +0800 CST  
由于“中原商周青铜礼器”的精美绝伦程度,在上古那个时期绝对是“独冠全球”的!

这是令现代中国人颇感自豪的地方噢

——岂不是也意味着,中国古代青铜器制造的技术水平也同样是“独冠全球”的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19:36 +0800 CST  
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楼主在本页的4535楼里曾表述过的一个观点: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20:15 +0800 CST  
纵观世界“铸造史”,从“范铸法”演进到“失蜡法”,是金属铸造技术发展的通例,中国也不会例外~~

中国的“范铸法”(主要是指东方比较复杂的这种“陶范法”,而不是西方那种简单的“石范法”),在“中原商周青铜文明”时期的高度发展,以及在青铜器铸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谁也不会否认的!


而且,古代中国人居然能够做到,以铸造技术先进性并非是当时世界最顶尖的这种东方“陶范法”铸造工艺(而西方发明的“失蜡法”铸造工艺,方才堪称当时最为顶尖的金属“铸造”技术),却能制作出古代青铜世界里最为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这只能说明一个现象,

那就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确是培养出“实际操作能力”极强的一个优点,可以说是闻名于世!

然而,“甘蔗没有两头甜,针无两头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实践操作能力极强”的特点,在华夏文明发展的早中期是很有利的,但是,这又会导致中国人的“理论构建能力偏弱”。而当华夏文明发展到近代的时候,由于中国人“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的一贯特点存在,便会凸显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出“后劲不足”的严重问题

因而导致了“华夏文明”的科技发展在古代颇具有发展优势,然而自近代起,开始逐渐地落伍于更擅长于“科学理论构建”的印欧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20:37 +0800 CST  
而中国的专家们过分地抬高大型的“青铜礼器”的至高地位,在潜意识里藐视和轻视小件的“工具和武器”的重要历史作用,也同样会拖累中国人的“技术革命”意识!


由于,中国的中原青铜文明是以大型的“青铜礼器”(也即“青铜容器”)而著称的;但是,西方世界(新疆以西的世界)的青铜时代,则更多出现的是偏小件的“工具和武器”,甚至是一些金属装饰品而已

于是,中国的专家们在任何场合都无时不刻地自豪流露出,仅仅只欣赏东方大型复杂的“青铜容器”(也即青铜礼器),而根本瞧不上眼西方的那种偏小件的”工具和武器”呢!

中国人的这种对“大型”青铜器所具有的特殊东方“优越感”,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呀~~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24:29 +0800 CST  
不仅如此,中国的专家们还要做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把(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的)“玉礼器”的地位,也随同中原“青铜礼器”的崇高地位一并抬举起来

——结果就是,让“礼器”从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圣殿物品”!

意思是,古代世界还有比“礼器”的意义更重大的东西存在吗?

那肯定是没有的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29:36 +0800 CST  
由于中国的专家认为,“玉器是决不亚于青铜器的礼器”,故而,一些专家们开始倾向于将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的玉器礼器,与“中原商周青铜文明”的青铜礼器相提并论!

目的再明显不过了,为的是把良渚文化的“玉器”能够替代“青铜器”,进而把“玉器”提升看成是“古文明”产生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中国人以前一直对于西方人所定义的“古文明”四个元素里,竟然缺乏东方独有的“玉器和丝绸”而忿忿不已!)


当然了,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在于,

把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强行硬推到“古文明”的重要位置,无非是想把“华夏文明”(也即“最初的中国”)肇始诞生的时间节点,再继续向前又推进1000多年

这样一来,国内专家们既能凑足“华夏文明”长达5000年之悠久历史长度,又能令全中国“从上至下”皆大欢喜,岂不是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民族任务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33:48 +0800 CST  
然而~~~

任何的“礼器”再好看,但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其历史重要性焉能“本末倒置”呢?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依靠的并不是什么“好看的”的礼器,而是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工具/武器或动力】等

也即,人类社会但凡出现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向前大发展,

要么,是由“工具/武器革命”引发的(比如,青铜工具/武器、或钢铁工具/武器、以及大机器的发明);

要么,是由“动力革命”引发的(比如,畜力、水力、蒸汽热能、电力或原子能的利用)

哪里会是由什么更好看的“礼器革命”所引发出来的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35:30 +0800 CST  
而中国的专家们倾向于过分地抬高“礼器”的地位(无论是玉礼器亦或是青铜礼器),纯属看待历史发展的眼光不行!

比如,

华夏汉人能在历史战胜匈奴人,也即,“华夏文明”没有过早地中断于(或灭绝于)北方游牧民族无数次的武力冲击

难道是因为汉代中国人的“礼器”做得很好看吗?

当然不是啦!是因为汉军的“兵器”可没有输给匈奴军队的武器装备~~


而英国近代的“工业革命”在实质上究竟是什么革命?

一是,“工具革命”,(以机器大生产的工具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具);

二是,“动力革命”,出现了新型的热蒸汽动力(可以取代之前的人力、水力和畜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44:09 +0800 CST  
现代的中国人总是忍不住在心中抱怨,为何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能在东方产生?

当然,最容易推卸自身责任的理由之一,就是拿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南下入侵当很好的借口


可是,楼主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究竟是“礼器”重要(包括玉器礼器和青铜礼器),还是“工具和武器”更重要呢?

而国人不假思索的选择和回答,其实已经告诉自己答案了呀~~~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6 15:45:40 +0800 CST  
楼主的观点是,无论是山西晋南“陶寺文化”的红铜技术,还是河南中原“二里头文化”的青铜技术,基本上都是“外来的”金属技术

那么,还有其它的蛛丝马迹证据可以提供出来吗?

当然可以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8 15:25:38 +0800 CST  
外来金属技术的传播,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模式:

一是,在地理上相邻地区的不同人群之间的贸易交换,或者通婚混血

二是,外来金属工匠迁入当地

三是,外来人群的不断迁徙移民,甚至覆盖了当地的原住民


那么,山西晋南“陶寺文化”的外来红铜技术,主要是第三种模式,外来人群的不断迁徙移民,甚至覆盖了当地的原住民;

而河南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外来青铜文化,则先是第二种模式,外来金属工匠的迁入当地;后来则变成是第三种模式,外来人群的不断迁徙移民,甚至覆盖了当地的原住民(也即外来入侵)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8 15:26:20 +0800 CST  
楼主打算先说晋南“陶寺文化”的红铜文化技术的外来过程;然后,再说河南“二里头文化”的青铜文化技术的外来过程;

最后,再统一解释“大中原”地区的两地,为何会相继地出现相类似的“外来金属技术”的传入现象、甚至是“外来人群”的覆盖现象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9-04-28 15:31:13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