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良解读罗塞塔石碑的方式,也即“古埃及学”建立的基石,大有问题!

每当楼主说,汉语其实是西北/北方的外来侵略者的语言,而不是“古中原”南方北上农耕人群的语言

总有人气的一蹦三尺高!

楼主说,有啥好蹦的?有啥好气的?

如果你连甲骨文的产生原理,都没能想明白的话。。。。。。

再生气,也是枉然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8 17:14:09 +0800 CST  
@u_105697035

给你看一张由Yungsiyebu制作的古代人骨数据PCA分析图,反映的是古代中原地区考古遗址人骨数据的变化图。这张图一定要仔细地看,而且,最早北上中原的长江流域南方稻作人群,就是最南面的那个河南贾湖遗址人骨!他们当时与北方地区的母系混血还不够充分,是最接近于“古南方人”的中原古人~~~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8 17:40:32 +0800 CST  
周人来自于陕西,而陕西的关中地区曾经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繁荣区域,而仰韶人的长相是偏“岭南人”的长相,所以,陕西这里会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母系基因的遗留存在(母系基因的层累性),母亲其实对后代相貌的影响是很大的

尽管如此,青铜时代,关中种系和晋南种系开始明显偏向古华北类型,而偏离新石器时代本地种系

拿先周瓦窑沟组为例,显然他们更接近西北土著的火烧沟组所代表的戎狄种系,而与关中地区的仰韶合并组或者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百越先民相差甚远

火烧沟就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古西北种系,古西北种系汇总分析,与火烧沟组遗传距离近的都是西北地区的新石器居民,以及内蒙古中南北方系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鄂尔多斯朱开沟组,他们与黄河中下游的关中仰韶合并组种系差异巨大

现代华南汉族接近火烧沟组,显然不是火烧沟组来自长江以南,恰恰相反,华南汉族的祖先来自先秦时代的大西北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8 17:59:11 +0800 CST  
在最近几年的中国高校的学术论文里,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开始尊重考古证据,慢慢地讲一些实话了!

这很不容易啊~~~~~

中国的文化对于“谎言”的宽容度其实是高于西方白人的文化,因为中国的儒家思想“尚德”,这就意味着,道德上的正确性比什么都重要,但凡不道德的事情,都需要“隐讳”掉,也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何为“讳”?就是撒谎嘛,还能是什么呢~~~~

但是,如果在学术论文里也“讳这讳那”的,我们还能获知汉族祖先的客观历史真相吗?

也许,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道德高尚”,一定是高于历时真相的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需要玩什么“双重标准”了~~~~

人家西方人给自己的祖先脸上贴金,有什么不妥吗?按照中国文化的道德标准,那不是“很孝顺”的表现嘛,中国人何需去指责西方人的作假行为呢?

西方人给祖先脸上“贴金”,中国人帮祖先“隐讳”不道德,两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不都是在撒谎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2:48:41 +0800 CST  
在中国高校的学术论文里,以下的言论要是搁在以前,是不太容易看得到的,但是,最近几年的新气象是,在论文里慢慢地开始说一些实话了。要知道,学术论文不同于网络言论,是要承担更大的外界压力的,尤其是那种不太符合于“大众主流观点”的相异言论,是要顶住一定的外界压力才敢说出来的!

就如同,即便楼主只是在网络上发言而已,依然会有人冲着楼主生气发飙,原因在于,楼主的言论和观点,违背了他们心目中的那个“大众主流观点”~~~~~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2:58:03 +0800 CST  
在中国的学术论文里,还能说出如下的实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代华北汉族与甘青地区的古西北类型居民距离最近,现代汉族整体与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华北类型居民也有较小的距离。”


“在古代人骨的聚类分析中,“齐家文化”的磨沟组,除与甘青地区的古代组关系密切之外,还与代表周人族群的瓦窑沟组,代表殷商平民的中小墓2组,以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时代的朱开沟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齐家文化”的磨沟组古代居民,向东迁徙的可能性,并对陕西关中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古中原地区的新石器古代土著居民的体质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3:01:08 +0800 CST  
楼主不是学术界里的人,我就说实话,而且是尊重考古证据、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人类天性而实话实说的那种

所有对楼主生气发飙的人,你尽管蹦、尽管恼、尽管骂好了

楼主问心无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3:12:50 +0800 CST  
楼主才不会去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动人措辞,就实话实话说:

发明了殷商甲骨文的商人,其实就是最正宗说“古汉语”的古代人群,商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北方异族(说非汉语的异族)!

周人,和是商人的近亲关系,也同样是说“汉藏语系”的古西北人群,两者又与西北/北方¥的戎狄人属于比较近的近亲关系,与藏族和羌族也属于近亲关系~~~

现代的东南亚人(比如马来人),方才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及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部的淮河流域、山东海岱地区的古代纯粹农耕人群(属于稻作/粟作的混作人群,也即,非纯粹的“北方旱作人群”),是近亲关系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3:30:09 +0800 CST  
楼主上面的这番话,在中国的学术论文里可不敢这么明着说,否则,后果自负吧。。。。。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3:32:49 +0800 CST  
很多人不太相信,山东海岱地区居然在距今四千年前也开始更迭人群种系了!

山东地方自古以来可一直都是“古东夷人”的传统地盘啊,直到今天,某些山东人仍然以“东夷人”而自称~~~~~

然而,在山东出土的青铜时代考古人骨证据已经表明:

“以理论上最少受周文化迁徙影响的东夷区域为例。

青铜时代山东地区古人种系特征开始表现出更接近商人和周人的种系特征,而与此前山东新石器时代的两类种系均差距较大。而且,我上边陆续介绍了青铜时代河南和关中地区的种系变迁,三者均表现出在青铜时代开始与西北和长城沿线种系类似的特征,而与新石器时代三地的古中原类型相距较远的特征,尽管国内研究者通常习惯性的仍将青铜时代三地种系归入古中原类型”——-最后一句,指的就是国内学者因怕外界承受压力,于是,开始玩“临摹两可”的措辞游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3:49:36 +0800 CST  
实际上,由于比较缺乏山东四千年前的“岳石文化”古代人骨的出土,故而,山东“岳石文化”的人骨数据经常没有被考虑在内

但实际上,从考古文化学的角度来考量山东“岳石文化”人群,他们与之前的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人群(偏南方特征),在文化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距今大约四千年前的山东“岳石文化”,和东北和内蒙的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古华北类型+古东北类型,吉大Y-DNA古基因检测已经明确测出是O3+N)之间,拥有相当多的文化共性,请注意,两者在地理上并不是紧相邻地区,比较难直接地发生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传播交流

而商人在入主中原二里头之前的最近来源地是冀南和冀中地区(先商文化),与冀北的燕南“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古华北类型”,吉大Y-DNA古基因检测已经明确测出是O3)在地理上紧相邻,而燕南的夏下则是辽西的夏下向南的扩张而已,很显然,自然是“古华北类型”O3在向南扩张!

岳石文化人群,方才是中国古籍里真正记载的那个“东夷人”,反而,之前的“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人就只能算是“古东夷人”,古东夷人具有一定的南方人体质特征及南方文化的精细特征。而岳石文化却是偏北方的粗糙文化,也是东部地区最早的一支“青铜文化”,与辽西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文化相似性颇多,故而,“岳石文化”人群很有可能是从辽东半岛渡海(由辽西夏下出发)移民来到山东海岱的(楼主很早以前就有过具体分析的),他们才是中国史书记载里的真正“东夷人”~~~

也正是商人与东夷人(岳石文化人群)的联合伐夏(进攻夏二里头都城),最后才有商朝在二里头的最终建立!

楼主的观点就是,山东海岱地区的人群种族更迭(北方人取代南方人),应该早于中原河南地区,也即,是从“岳石文化”开始的,然后,到了商周时期又进一步加剧了北方人群在山东海岱地区的覆盖程度~~~~

所以,现代的山东人其实是北方人的直系后裔,而非南方人的直系后裔噢,“山东大汉”可不是乱叫的呢。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山东“古东夷人”(属于南方文化人)在文化表现上可精细了,精细到极致程度,能做出薄如鸡蛋壳一般的精细陶器,而现在的山东大汉可做得到这种极致程度的“精细度”?

说实话,北方人的文化能有多精细呢?看看山东“岳石文化”的粗糙度就知道了!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4:36:43 +0800 CST  
华夏汉族的直系祖先里,

除了包括了商人(可能是O3-M117,与藏族同源的那一支O3,在古西北河西地区早期青铜文化—-“齐家文化”的磨沟组里也测出来了M117)和周人(O3-F444),

还应该包括了来自于山东的“岳石文化”东夷人(不是“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古东夷人),他们可能是O3-0002611

O3下的这三大蔟人群,应该都是北方人群来源,而且,占了现代汉族人口的一半略多一点!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三大蔟人群在全国各个区域的分布呈现出比较均匀比例的分布状态,说明,在中原北方汉族南下长江流域之前,这三大蔟在中原地区,从商周开始直至汉代晚期,已经混合均匀了(故而形成了“中原汉族”这个名称),然后,中原汉族才开始南下长江流域的~~~~

所以,“汉族”的名称是始于汉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凡是没有真正“混合均匀”的混杂人群,都很难被称作是“一个民族”!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5:01:00 +0800 CST  
也就是说,“汉族”这个名称的来源,的确是始于汉族O3下的几大分支的人群在汉代时期的混合均匀,但是,汉族祖先的前身是肯定要早于汉代的,实际上是始于距今大约四千年左右的“东亚大变局”前后时期!

经常有人提醒楼主,汉族是始于汉代,其实,是“混合均匀”于汉代,真正的“覆盖过程”是始于商周时期~~~

而“覆盖过程”和“混合均匀”是两个并不一样的过程,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覆盖完成”,并不意味着就“混合均匀”了,而是“一前一后”的两个过程,虽然两者之间在时间上的确会有一定的重合部分,但是,不重合的部分也是很显著的!


应该说,“覆盖完成”,比“混合均匀”要更容易实现,毕竟,强势父系覆盖可以使用“暴力强迫”,而不同人群的“混合均匀”则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自愿行为”,而不完全是依靠暴力强迫,故而,后者实现的难度要更大一些、拖的时间也会更久一些~~~~~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5:15:01 +0800 CST  
这里又要出现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了,楼主必须澄清:

1。汉族祖先的几大支系在中原地区的“覆盖过程”,开始时间就是始于距今不到四千年(大约始于二里头文化的四期,距今大约3600多年的商朝在二里头建立时期)

2。汉族祖先的几大支系在中原地区的“混合均匀”,大约完成于汉代时期,故而,作为单一民族的“汉族”称谓,便是始于汉代!
———————————
从1→2,也即,从“覆盖过程”开始 → “混合均匀”结束,总共持续耗时超过了长达1500年之久!

问题是,从1-2,这还仅仅只是完成了第一大步,“父系Y染色体的混合均匀”而已!

我们知道,父系Y染色体属于男性的“性染色体”,而非“常色体”,虽然人群的民族属性、语言和文化特征主要是由男性的“性染色体”的遗传结构所决定的,但是,

人群的相貌特征,则是由“常染色体”决定的,而不是由男性的“性染色体”所决定的!——这是一般人很容易搞混淆的地方~~~

也就是说,在汉代时期,虽然“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及其语言文化特征已经形成了(也即父系Y染色体已经混合均匀了),但是,汉代人的长相尚未混合均匀,因为有不同来源的“母系基因”的存在!

只有当人群的“常色体“也混合均匀了,才会出现人群大体一致性的长相——比如,北方汉族的长相

那么,汉族这个民族从男性的“性染色体”混合均匀,一直到包括了父系和母系基因共同影响在内的“常染色体”混合均匀,消耗了多长的时间呢?

就是从汉代起,经唐朝一直到宋朝,又多增加了一千年的时间!

所以,从商周人入主中原的父系覆盖开始,到汉代的父系Y-DNA的混合均匀,直到宋代的(包括了父系和母系基因影响皆在内的)“常染色”混合均匀,总共持续了大约2500年之漫长时间啊~~~~~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5:59:25 +0800 CST  
人群的“常染色体”的混合均匀,属于第二大步了,不同于第一大步!

这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的地方~~~~

一个看似混合均匀的单一民族,它的历史形成过程,其实是比较艰难和极其耗时的,这是绝大多数国人所根本想不到的地方,以为,“汉族”的产生,就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出世一样,一下子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一分钟就完成了,连个过程都不太需要!

这就是国人的典型思维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6:04:53 +0800 CST  
大家在中国历史书上所看到的关于“汉族”的历史形成过程,是和楼主的上述这般描述过程不太一样的另外一个版本呢

到底哪一个版本更逼近于历史的客观真相?

那就看谁更尊重考古证据,更尊重大自然规律,更尊重人类的本性~~~~~

一切的谎言马脚,通常都显示于“反常之处”,所有妄图于以“搞特殊化”为理由,试图为“反常现象”开脱,都不能成为真正的理由和借口!因为没有谁可以例外的。。。。。。。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6:17:23 +0800 CST  
“吉林大学团队以往把两组种系完全不同的青铜期古中原类型和新石器时代古中原类型,笼统的命名为古中原类型,造成严重的误导,这一点,其实,最新的文献已经有了初步的纠正。一组明显更近古华北古西北的种系硬说是古中原类型,在数据面前说瞎话是肯定是难以长期持续的。”

“2016年吉大博士论文,最近知网才放出来下载,是当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其中难得正视了古中原类型的问题。”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6:43:50 +0800 CST  
“在目前报道的数据中,与福建组最接近的上古种系,前五都在甘宁宁的古西北种系,第六是甘陕交界地区的宝鸡组。所以,我的确认为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华东华南区域种系也都来自古西北和古华北种系,也就是北狄西戎族群及其始祖。

你可以用数据验证,现代华南与与史前华南组的遗传距离,不亚于蒙古与马来,没有任何明显的相关性。为什么,因为青铜时代剧烈扩张的姬周与姜戎的联盟,殷商与简狄的联盟,秦人与西北诸戎的联盟,都是来自这些区域,种系上与西戎北狄很难区分,而明显不同于多数新石器时代的上古族群。”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6:50:41 +0800 CST  
处于甘陕交界地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也即“陕西龙山文化”,是“齐家文化”之源!

所以,楼主才会说,新石器“晚期”的“陕西龙山文化”(请注意,不是“河南龙山文化”,也不是“山东龙山文化”),才与汉族的祖先有关系!

另外,“青铜时代”的早期的古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内蒙古中南部的“朱开沟文化”、东北和内蒙辽西及燕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冀中和冀南的“先商文化”,以及陕西关中的“先周文化”、晋南陶寺“晚期”文化(而早中期则不是)、还有一些北方地区的戎狄遗址

——-以上这些,基本可以确定是与汉族的祖先或近亲有关系的一些文化!

至于距今大约四千年前的陕西“石峁古城”是否与汉族的祖先相关,目前还不能确定~~~

说实话,其它的一些耳熟能详的那些很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基本上是你随口能叫得出名字的那些文化,无论是在北方黄河流域、淮河流域、还是南方长江流域、甚至是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的“新石器文化”都与汉族的祖先并无关系!

原因在于,“新石器时代”并非是“金属时代”的童年期,两者之间属于覆盖和被覆盖的关系,也即,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并非是“一脉相承”式的前后继承关系,这是绝大多数国人压根就没有想明白的糊涂地方~~~~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17:14:12 +0800 CST  
@hxy_pxjk

关健在于,“古良渚人”是否对“华夏”的形成产生过影响?是否有过传承关系?
————————
征服者对于被征服者的文化元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存在,无论是哪种态度,主动权都握在了“征服者”的手里!

一种是,“征服者”几乎不接纳、不吸收“被征服者”的任何文化元素,比如,欧洲人对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征服;另一种是,“征服者”有选择性地接纳“被征服者”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的优秀文化元素,比如,汉族的祖先对于古中原人(或古南方人)的征服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比如,汉族的祖先不仅抢了古南方人的地盘,还抢了古南方人的女人,又灭掉或驱赶了多数的古南方人男性,最后———还不忘了再拿走古南方人祖先所创造出来的新石器文化成就!

如果“古南方人群”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仅仅只剩下在现代中国境内生活的一少部分直系后裔而已,假如中国的汉族坚持硬要这么抢,“古南方人后裔”也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只能默许了~~~

然而,“古南方人群”在现代的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还有一大堆的近亲后裔存在呢,比如,东南亚马来人四千多年前的故乡,就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呢!汉族的祖先又该怎么去抢马来人祖先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所创造出来的新石器文化成就(比如“良渚文化”成就)呢?


楼主 gtfz99  发布于 2018-09-29 20:00:12 +0800 CST  

楼主:gtfz99

字数:1204949

发表时间:2015-02-09 18: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3 01:36:33 +0800 CST

评论数:995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