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贴说说国人不太熟悉的克里米亚战争

上一篇《英国人迟疑不决》里面,咱们说到俄土谈判令英国人忐忑不安,这谈判桌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回到1853年的3月16日,缅希科夫拿出内斯尔罗德给的第一个锦囊,要求土耳其人在圣地问题上满足俄国人的要求。土耳其方面负责谈判的里法特说,你容我去给苏丹汇报下,缅希科夫说好。几天后3月22日,缅希科夫拿出第三封信,俄国人的意图完全展现,要求给予俄国对土耳其帝国境内东正教会的完全掌控权。里法特脑子里轰地一下,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大家知道,那个年代什么世俗化还是西欧那边开始的新思潮,东方这里不论是东正教还是伊斯兰教,哪个人敢离经叛道?这个条件一旦答应,土耳其境内的那些东正教地区,都该听命于沙皇了,土耳其国将不国,这条件实在没法答应。

土耳其人有实力拒绝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里法特帕夏想了个主意,就是拖。过了几天,他跟缅希科夫说圣地的事儿没问题,土耳其可以照办,但其它几件事还得容我们再商量商量。这一拖,就拖到了斯特拉特福回到君士坦丁堡。一开始斯特拉特福并不知晓全部真相,以为还只是谈俄国对圣地的要求问题,立即表态支持俄国,要里法特想办法尽快解决。然后把消息传回英国,外交大臣克拉伦登松了口气,事情过去了。不过,苏丹这到底是犟个什么劲儿呢?

5月10日缅希科夫终于等到了土耳其方面的答复,里法特说东正教会这一条损害了土耳其的主权,没法接受。缅希科夫说,不接受后果自负。依照沙皇的指示,缅希科夫拿出了第二封信,要求土耳其人必须针对条约条款,在三天内给出答复,否则他就不再谈了。三天后的5月13日,苏丹想打个圆场,给里法特升了职务以表示对谈判的高度重视,但是缅希科夫不为所动:别给我这儿玩儿虚的,要么接受俄国的条件,要么断交,你们看着办。随后几天他回到雷公号上,静等苏丹改弦更张。一周以后,5月21日,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缅希科夫命令汽轮启航回敖德萨。

谈判破裂,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呢?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04 01:28:14 +0800 CST  
缅希科夫回到圣彼得堡报告谈判失败,沙皇顿觉奇耻大辱,西亚病夫竟然敢拒绝我大俄国的要求,还反了你啦。沙皇也对斯特拉特福怀恨在心,缅希科夫回来说苏丹之所以没有答应沙皇的要求,就是这个英国鬼子在后面捣的鬼。其实这多少有些是缅希科夫的托辞,英国人对俄国人对圣地的要求还是赞同的,只是土耳其人觉得实在不能接受丧权辱国的其它要求,才在英国人的怂恿下拒绝的。但是沙皇不想再跟土耳其人费口舌了,他打算采取行动。

缅希科夫回去不久,沙皇就跟帕斯克维奇元帅商讨军事打击土耳其的行动方案。计划首先由陆军进入土耳其治下的多瑙河公国,保护那里东正教居民的权益。然后由海军展开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上封锁,进而向土耳其开战。

尽管沙皇还没有下最后开战的决心,但是他还是下令戈恰尔科夫亲王(Gorchakov)率领第四和第五军团,做好渡过摩尔多瓦交界的普鲁特河(River Pruth),占领多瑙河诸公国的准备工作。5月31日沙皇又派了一艘巡洋舰前往君士坦丁堡,“给土耳其政府八天时间再考虑考虑,如果还考虑不清楚,那么沙皇陛下将不得不采取他所不愿意采取的行动。”

同一天,沙皇召见英国大使西摩,指责说斯特拉特福主导了土耳其的政策,破坏了俄英两国的传统友谊。土耳其苏丹不接受沙皇的条件,都是那个家伙在后面捣的鬼。沙皇警告说一旦战争爆发,英国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战争将对英国的贸易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土耳其人再执迷不悟,那战争就不可避免。我是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的保护者,这种责任我无法无视,我不得不进行战争,形势在我们这一边。西摩辩解说你看圣地问题上他不是支持你们了吗……

一周以后,沙皇召见法国大使,说造成目前僵局的责任在英国人,如果英国不在背后捣鬼俄国就会达到目的,就不会需要战争。然而既然事已至此,他不得不占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直到要求得到满足为止,沙皇说他并不想打仗。

上述消息传到伦敦,英国人觉得不能再置之不理了,内阁5月30日决定派邓达斯的六艘军舰前往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并且授权如果土耳其遭到攻击,就参与保卫君士坦丁堡。不过这时候英国政府有些两难,万一冬天来临的时候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军舰在海峡外面没法避风,要么就需要撤回来,这就是夹着尾巴逃跑了,要么就要进入达达尼尔海峡,那可就破坏了《伦敦海峡公约》,这可是英国人自己主导签署的条约啊,作茧自缚的感觉有木有?

咱们有好几篇都提到了这个《伦敦海峡公约》,到底这个公约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谈判破裂,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呢?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04 08:02:49 +0800 CST  
1831年土耳其治下的埃及发生叛乱或者说是起义,看你屁股坐在埃及一边还是土耳其一边了。这场战争中沙皇出兵支持了苏丹,苏丹投桃报李,就跟俄国签了个《互助条约》,允许俄国舰队自由进出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同时在俄国遭受侵略的时候,关闭这两个海峡。这个条约显然对俄国人太有利了,英国人一看这哪儿行啊?你俄国可以自由进出,我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却不能。于是1841年7月13日,英国拉上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土耳其6国,在伦敦签了个《伦敦海峡公约》,把这个《互助条约》给废了。

这个新条约规定,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在和平时期禁止任何外国军舰通行,土耳其有权准许友好国家使馆所辖的轻型军舰通过。看英国人多么老奸巨猾,一纸条约又把俄罗斯海军封在黑海里面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黑海舰队,让俄国人几个世纪寻找出海口的努力化为乌有。当然,英国人也不好玩得太过,把条款写成“任何外国军舰”。然而这当口,邓达斯的六艘军舰也是“外国军舰”……

6月底英法两国的军舰都到达了土耳其水域,两个俄国军团也部署到了俄国土耳其边界,谈判继续但是显然各方都作势谈判破裂就大打出手。沙皇选在6月10日召见英法大使,重申需要的话他就进入多瑙河口,他会关注英法舰队是否违背公约进入达达尼尔海峡。

内斯尔罗德给英国大使解释了为啥要下最后通牒,沙皇不会容忍土耳其人的冒犯,战争是无法避免的选择。一旦最后通牒被拒绝,俄军立即进入多瑙河口诸公国。英国大使说英国不想为难俄国,只是想保住土耳其的独立。内斯尔罗德说沙皇一定要从苏丹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即便是英国舰队撑腰我们也要进军土耳其。

土耳其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沙皇下令俄军进入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随着形势的变化,连《泰晤士报》都开始转变立场,从赞同政府的和平立场转向谴责沙皇的野心,支持政府派舰队去土耳其。6月28日,前外交大臣现内政大臣帕默斯顿写信给克拉伦登,建议英国警告俄国,任何军事行动都将招致英国的反应。

尽管帕默斯顿主张强硬,但是首相阿伯丁仍然希望俄国和土耳其能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斯特拉特福说还有机会继续为和平谈判。几方这就僵在这里,需要有人出面给打个圆场,这个打圆场的人是谁呢?请看下篇《维也纳备忘录》。

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05 03:46:27 +0800 CST  
@tyw1970 2018-01-05 21:09:40
@永远的草根阶层 :本土豪赏8个 赞 (800赏金)聊表敬意,点赞是风气,越赞越大气【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打赏!继续:

上篇《陷入僵局》里面咱们说了,几方剑拔弩张,作势谈判破裂就大打出手。沙皇入侵多瑙河口诸公国的消息,通过报纸和外交渠道在英国广泛传播,但是阿伯丁首相认为那并不表明就要打仗了。英国驻圣彼得堡大使西摩传回的消息说,俄国进入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只是为了达成有利于俄国的外交协议。既然是这样,那仗肯定打不起来,俄土两国最终还是会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协议的。

英国大使西摩在圣彼得堡跟英国商人们聊起局势来的时候,商人们也认为仗打不起来。当然,打仗会让他们破财,但是俄国更是承受不起同欧洲列强的战争,特别是同英国交恶。俄国经济严重依赖进口,同英国打仗不但会让俄国商船无法在公海上行驶,就是波罗的海的航运也会被英国海军封锁,而这将切断俄国的海上生命线。尽管如此,英国使馆还是开始搜集俄国军舰的情报,虽然战争还没有爆发,就像前面提到过的,海军大臣格雷厄姆爵士的战略是开战后立刻打上门去。

眼下的需要解决的是俄军进入多瑙河诸公国的带来的问题。沙皇尼古拉命令部队进入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陈兵多瑙河给土耳其人以压力,但是此举也打破了地区平衡。奥地利对此感到十分不爽,这让奥地利在多瑙河地区的正常贸易陷于停顿。理论上奥地利是俄国的盟国,打败拿破仑后,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三个君主制国家的皇帝和国王,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会晤,建立了一个神圣同盟(Holy Alliance),所以作为盟国的奥地利应该支持俄国的行动。但是奥地利人非常怀疑俄国人醉翁之意不在圣地问题上,而是在巴尔干半岛有领土野心。这个情况让奥地利人很是为难,如果他们同英法站在一起抵制俄国,那么俄国下一个收拾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毕竟从地理位置上看他们同俄国接壤,会招致直接打击。反过来如果全心全意支持俄国,那会让他们成为俄国的小马仔,绑到俄国的战车上。此外还有个民族自尊心的问题,四年前奥地利被迫向俄国求援,请俄军帮助镇压匈牙利民族主义者起义,就让奥地利很没面子了。

说到这里草根想插一句,1850年代的奥地利不是今天的奥地利,1850年代的俄国也不是今天的俄罗斯。今天看地图这两个国家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在1850年代,那可是邻邦啊,至于是不是友好邻邦,那就看你奥地利的表现喽。

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06 09:51:06 +0800 CST  
于是奥地利赶紧做东邀请各方到维也纳开会,这次会议由奥地利外交大臣布尔公爵(Count Karl Ferdinand von Buol)主持。奥地利搞外交那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的,想当年大师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就是靠着外交手段,让实力平平的奥地利跻身于欧洲大国之间。布尔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让俄军从多瑙河诸公国回家去,二是解决俄国对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基督徒的保护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互相牵扯的。同时法国人对圣地问题也有诉求,所以还需要征得法国人的同意。取悦于各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哪个说弱国无外交?弱国不通过外交手段为自己争利益,难道靠战争?弱国玩战争手段争利益存粹找死,奥地利人就不相信这个。

各大强国的代表齐聚维也纳,7月31日,布尔和他的团队拿出了解决方案《维也纳备忘录》(Vienna Note),马上送交圣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审阅。这个备忘录显然是照顾了沙皇的要求,授予沙皇保护土耳其治下的东正教徒的权力。这项权力沙皇一直强调是条约赋予的,土耳其应该接受,闹得这么僵就是因为5月10日土耳其拒绝了这项要求。

8月5日沙皇表示接受备忘录的安排,这让英国首相感到高兴,看来问题解决在望,现在就等着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消息了。一周过去了,没有获得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任何消息。终于在8月14日,土耳其苏丹给出了答复——拒绝,这根本就不能代表土耳其的利益。

土耳其不但对侵害土耳其利益的条款本身拒绝接受,对措词也表示不满。这下沙皇有话说了,说你们看,这个备忘录并不是我们提出的,也不是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思办的,但是我们接受了。破坏欧洲和平的是土耳其,那你土耳其也甭想要我从多瑙河流域撤军了。一下子舆论从谴责沙皇欺压土耳其,转向了批评土耳其拒绝接受和平倡议。

英国外交大臣克拉伦登气啊,心想这一定是斯特拉特福在背后捣的鬼,阳奉阴违,暗地里唆使土耳其拒绝接受《维也纳备忘录》。法国大使说就是这样,其实法国大使倒是暗地里纵容土耳其拒绝备忘录。当然这个《维也纳备忘录》本身也有问题,确实损害了土耳其的利益。或许斯特拉特福暗中做了手脚,但是英国和法国舰队出现在土耳其海域,这件事本身就让土耳其人腰杆硬了起来。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07 02:04:51 +0800 CST  
上篇《维也纳备忘录》里面咱们说过,土耳其人要求俄国人两周内必须撤出多瑙河口诸公国。土耳其最后通牒一下,俄国人大吃一惊,哟?土耳其人这是怎么了?咋突然变得这么硬气了?

俄国阵营这时候倒不是那么坚决了,赞成内斯尔罗德看法的人不少,冲突一起将是四个大国之间的对决。现在英法民间对俄国非常反感,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很大,继续占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很可能会导致战争,于是俄国这厢有些人想打退堂鼓,不过最终做决策的还是是沙皇本人。沙皇尼古拉一世现在已经五十七岁了,统治了俄国三十多年,在俄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不能丢这个面子,不论是在他保护下的东正教徒面前,还是他治下的子民。沙皇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创造一个泛斯拉夫主义的庞大帝国,俄国的东正教大帝国,囊括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大帝国。沙皇认为他还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个梦想。而跟不上沙皇梦想的内斯尔罗德,已经受其它大臣排挤,渐渐地被沙皇疏远了。这种情况英国大使西摩并没有马上意识到,他还想通过内斯尔罗德,来影响沙皇的决策。此时的内斯尔罗德也已经73岁了,属于他的时代渐渐远去。

“没有同盟又能怎样?如果我们虔诚地相信上帝,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他们!”沙皇说:“俄国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如果俄国不勇敢前进,就会受挫,这是历史的规律。俄国会失败吗?上帝会让俄国失败吗?不!他将指引着伟大的俄罗斯,我们将在天父的指引下创造历史。他绝不会让这样的情形发生:彼得大帝在东方建立了俄罗斯帝国,凯瑟琳大帝让她强大,亚历山大让她壮大,而我尼古拉把她拱手让给拉丁人?绝不!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绝不后退!”沙皇发出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号召所有的基督徒加入进来,加入到解放受奥斯曼帝国几个世纪以来压迫的战斗中来。沙皇相信在他神圣目的的感召下,英国人不再会站到土耳其人一方,来对抗基督徒。

沙皇赌上了,赌上帝站在他这一边。西方越是施压,沙皇的反抗劲头就越足。

沙皇觉得英法一恫吓俄国就后退太丢脸了,绝对不能接受。双方都不肯退让,战争就此打响。土耳其军队在奥马尔帕夏(Omar)的率领下,渡过多瑙河进入瓦拉几亚,构筑起强大的工事,小规模的战斗随即展开。11月2日,双方军队在多瑙河上的一个岛屿爆发了激战,土耳其军队依托坚固的工事,在炮火掩护下击退了俄军的进攻,彼得•丹嫩贝格(Peter Andreivich Dannenberg)率领的俄军第四军团被迫撤回布加勒斯特。俄军试图渡过多瑙河的另一次行动,也被土军挫败,土军初战告捷。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16 08:37:13 +0800 CST  
到目前为止,战争还是俄土两家的事儿,两家除了在多瑙河沿线,同时也在高加索战场开打。俄国人一直观察着英法的动向,希望英法之间闹出矛盾。有消息说法国和荷兰在密谋入侵比利时,英国在1839年承诺保护比利时中立,果真如此的话,英法之间也可能爆发战争,这下俄国便毋须担忧什么了。同俄国结成神圣同盟的另两家奥地利和普鲁士,对俄土之间的争执作壁上观,不会成为俄国的帮手。美国呢?这个时代的美国既不是一个能跟英国比肩的工业大国,也面临着内战问题,所以绝对不会去招惹英国。两国之间就有争议的俄勒冈领地划界问题,早已于1846年达成了协议。虽然美国人一直叫嚣着他们国家的“天命”就是一统北美大陆,并吞加拿大和墨西哥,但也就是说说而已。北美大陆还有大片的荒野,开荒还来不及呢,哪有兴趣管什么旧世界的纷争?

土军取得了军事上的初步胜利,苏丹的态度也转而变得强硬。而此时沙皇对英国的态度十分恼火,咋土耳其人怎么做都是对的,俺们俄国咋都是错的,拉偏架不是?

英法联合舰队于11月24日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显然离阿伯丁公爵谋求的和平愿望越来越远了。三周前他还说和平是他的主要目标,但是此时他发现自己的内阁里面,就已经很难实现统一了。英国的国内舆论也是纷纷主战,看来只有发生外交奇迹,才能避免战争。

Russian Troops俄国开始全国征兵,二十岁至三十岁符合条件的男子都要应召入伍,地主们需要出钱出物。战前大家普遍认为,俄国陆军是欧洲最庞大的一支军队,1812年曾经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表面上看,这支军队确实是十分强大,但实际上却不一定是这样。俄军名义上人数有一百五十万之众,是能投入战场上的英军的至少十倍,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那么正规的部队,不适合野战。1853年战争爆发的时候,真正的精锐只有近卫军和六个团的步兵、一个骑兵师和一个炮兵师。

此外俄国军队还面临着装备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步兵。大部分部队装备的是过时的燧发枪,只有百分之四的步兵装备了同英法步兵类似的来复枪。大家都知道,来复枪是有膛线的步枪,这种枪发射的是现代枪弹,而不是燧发枪的那种球形弹,射程远命中率高。另外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是,即便是滑膛枪,也只装备了一半的俄军部队。俄军的状况就是,严重缺乏各种枪,不论是还是来复枪还是滑膛枪。更加糟糕的是,由于组织纪律性差、维修保养差以及缺乏备件,这些武器的状态也很差。加上俄军糟糕的后勤……
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18 01:16:52 +0800 CST  
糟糕的情况还不仅于此,俄军的战场指挥官帕斯克维奇亲王把指挥部设在华沙,他和幕僚们需要向位于圣彼得堡的沙皇报告,而战场远在多瑙河和高加索。这些地方之间的通信都靠通过陆上的“八百里加急”,糟糕的道路条件,给通信和后勤工作带来巨大灾难。同拿破仑打过仗的帕斯克维奇老将军,非常注重战场平衡。认为派往南方战场过多的军队,会减弱圣彼得堡和北方边境的防御。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家伙貌合神离,不得不防。沙皇觉得老将军过于神经过敏,奥地利怎敢冒犯我大俄国?尽管如此,他还是同意帕斯克维奇留一些部队在西部边境。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困难,俄军收拾起土耳其军队来,仍然是不太费力。经过初期的挫折后,帕斯克维奇取代了戈尔恰科夫,1853年年底俄军在高加索和小亚细亚战场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高加索地区一直是俄土之间充满争议的地区,这里一直活跃着抵抗沙皇俄国的伊玛目沙米勒(Şeyh Şamil)率领的车臣游击队,每每都能搞得俄军头疼不已。随着俄军进入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土军派兵进入高加索地区,打算同沙米勒一起把俄军拖在这里。然而,尽管土耳其军有西方军事顾问,经验丰富的贝巴托夫(Bebatov)将军指挥下的俄军,还是在亚美尼亚的巴耶济德(Bayezid)打垮了土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又是只剩下沙米勒到处游击。尽管处于人数处于劣势,另一支由安东涅科夫(Andronikov)亲王率领的俄军,11月14日在Akhaltsike打得土军再次狼狈逃窜。俄军排成密集队形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勇往直前,用刺刀将土军杀得大败。五天以后俄军在Ongulsi又取得了一次类似的胜利,贝巴托夫(Bebatov)的骑兵冲入土耳其大营,土耳其军连大炮都成了俄军的战利品。

12月12日,圣彼得堡接到小亚细亚战场上传来的捷报,沙皇命令全城张灯结彩庆祝胜利,英国大使表示很郁闷。更让他郁闷的是,不久之后从黑海又传来一个更大的海军的捷报。这太过分了不是?别的还能忍,这个大英帝国真的不能忍了。

作为世界第一海上强权,皇家海军要求对海洋的完全掌控,以保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特别是那个女皇皇冠上的明珠印度,这也是英国如此注重土耳其的缘故。那这个让大英帝国不能再忍的海军捷报是什么呢?请看下篇《锡诺普海战》。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19 09:42:52 +0800 CST  
上文《土俄开战》里面咱们说到,12月12日沙皇在圣彼得堡接到小亚细亚战场上传来的捷报,命令全城张灯结彩庆祝胜利。随后从黑海又传来一个更大的海军捷报,这个捷报让大英帝国难以忍受。这个海军捷报是什么呢?这就是俄国海军在锡诺普海战(Battle of Sinope)的大获全胜。

锡诺普是土耳其在黑海上的一个港口。1853年11月23日,一支由七艘护卫舰、三艘木帆海防舰、两艘蒸汽船以及一些运输舰组成的土耳其舰队,在奥斯曼帕夏(Osman Pasha)的率领下来到锡诺普。这支舰队是为高加索前线的土耳其军队运送给养的,舰队还在安纳托利亚港(Anatuolian)的时候,就被保罗•纳西莫夫(Paul Nakhimov)率领的俄国分舰队盯上了。

纳西莫夫不是等闲之辈,1827年在希腊独立战争中,纳西莫夫作为一个年轻的海军军官,就参加了纳瓦里诺战役(Battle of Navarino Bay)的战斗。那一次俄国海军随同英法联合舰队一起,歼灭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舰队,今天纳西莫夫想来一次完美再现。

不过此刻的纳西莫夫处于劣势,他的小舰队对于躲在港内,并有海岸炮台保护的土耳其舰队无能为力,于是他决定守在港外,立即派船回去求援。这里距离俄国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只有300多公里远,而君士坦丁堡和英法舰队远在500公里开外。如果双方同时求援,也是俄国人的援兵先到,时机对俄国人有利。

对于俄军军舰出现在港外,奥斯曼帕夏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锡诺普港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大量的海岸炮台,固若金汤。他甚至还给水兵们放了假,让他们上岸去寻欢作乐。

诺沃什斯基(Fyodor Novosiliski)率领六艘战舰从塞瓦斯托波尔赶来了,随后又有三艘武装蒸汽船加入进来。现在手里有了六艘战舰、两艘护卫舰和三艘武装蒸汽船,纳西莫夫决定不再等了,机不可失。

11月30日,俄国舰队冲入锡诺普港,纳西莫夫指挥他的军舰插在土耳其舰队和海岸炮台之间,让土耳其的军舰和海岸炮台开火的时候,都有所顾忌,担心伤到自己人。俄国军舰排成两列,开始对着土耳其军舰开火。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19 11:50:17 +0800 CST  
俄国军舰使用的是开花弹,这是开花弹第一次在海战战场上使用,效果惊人。尽管俄军的炮火并不是很准,但是新式的开花弹,命中敌舰后在舰内爆炸,给木制军舰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开战半个小时后,结局便已注定,一个小时后奥斯曼土耳其的舰队便全军覆没,军舰燃起了冲天大火。随后纳西莫夫指挥舰队将炮火转向土耳其的海岸炮台,很快海岸炮台也陷入一片火海,大火映照着烧焦的土耳其军舰的残骸,岸边水里到处都是尸体。

此战俄军以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歼灭了3,000多土军,并俘虏了150人,其中包括了土耳其舰队司令奥斯曼帕夏。只有一艘小型蒸汽船塔伊夫号(Taif)逃了出去,把这个悲惨的消息带回君士坦丁堡。

在叙说各国对此战的震惊之前,草根想先岔开去说一说这一场战斗在海战史上的重大意义。

锡诺普海战之前,各国海军的标准装备是滑膛炮发射的实心弹,对军舰的破坏作用就像是一块大石头,只是这石头的力道比较重。开花弹在陆上大炮中使用的比较早,用于轰击地面目标。这种炮往往发射角度大,弹道弯曲,对打击移动中的军舰有点力不从心。再加上弹丸内装有炸药,炮弹重整个炮也重,于是有关砖家认为这种炮不适合军舰使用,装备一些也只是用于轰击固定目标。

后来法国人发明的派克斯炮(Paixhans guns)对这类炮做了很多重大改进,引得法国、英国、俄国和美国海军都装备了这种炮,但是在锡诺普海战之前,还没有一家海军在实战中使用过这种炮弹。锡诺普海战证明,开花弹对当时木制的风帆军舰具有毁灭性的效果,破坏作用不但有炮弹本身的动能,还有爆炸起火燃烧的毁灭效果。

此战是风帆舰队的最后一场大战,从此宣告了木制风帆军舰时代的结束。对俄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12天后消息传到圣彼得堡,沙皇命令再次举城欢庆。纳西莫夫以大胆果断的举措,歼灭了前往高加索前线运送兵员和给养的土耳其舰队,让黑海成为俄国的海。但是,这引发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触动了大英帝国敏感的神经。须知,此时英法舰队正在土耳其的金角湾,为土耳其苏丹打气撑腰呢。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0 00:36:40 +0800 CST  
上文《锡诺普海战》中,咱们提到俄国海军在锡诺普歼灭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的舰队,给英国和法国以极大的震动,两国立即决定派舰队进入黑海。

1854年1月4日,邓达斯接到命令,五天后英法联合舰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邓达斯派他的副手埃德蒙德•莱昂(Edmund Lyons)少将,率领新锐的战列舰阿伽门农号(Agamemnon)号前往锡诺普。阿伽门农号建于1849年,航速11节配备91门大口径火炮,是皇家海军最新式的战列舰之一。说起来皇家海军建造这种新式蒸汽动力战列舰,还是为了应对法国海军建造的同类型军舰,而俄国并没有这种战舰。派如此精锐的战舰进入黑海,就是要给予俄国明确无误的信号:英法已经下定决心要保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了。

前文《土俄开战》里面,咱们说过俄军的状况很糟,那么英军的情况如何呢?英国人也没有准备好在欧洲打仗。这个时候的英国,跟随惠灵顿打拿破仑的那一代人已经成为过去,当兵在英国不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英国并没有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当兵全靠自愿。1840年代英国工业大发展,到处需要人手,找工作不是件难事。除了在英国本土找工作,移民美国或者加拿大也是条路子,所以英国兵源有限。拿军饷的大部分是穷困潦倒的人,胸怀保卫祖国伟大理想的人少之又少。按当时的一位军士的话说就是,这帮家伙都不是合格的兵,自己都顾不住自己,你得管吃管穿像孩子一样照顾他们,钱还不能给他们太多,给他们太多他们就去买酒喝然后酩酊大醉。

这说的倒是不错,穷困潦倒借酒消愁的人是英国兵的主要来源。

当然,酗酒的并不只是当兵的,当时英国整个社会都是这个样子。违反军纪的士兵自然要受惩罚,从罚款一便士到关禁闭168天,有些还要被鞭打屁股。然而自打1846年打死了一个兵后,鞭刑就成了众矢之的,惩罚的鞭数越来越少。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1 12:35:06 +0800 CST  
@明月风尘客 2017-12-02 11:09:47
等着
-----------------------------
来啦。随着和平日久,大英帝国的军费开支也一直在下降,从1815年的4,300万英镑,降到1854年的950万英镑。而此时的英国是世界强权全球帝国,军队的重心也从欧洲转向印度、南部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等地。大部分的英军士兵特别是步兵,驻扎在海外。比如在1846年的时候,100,600英国步兵中有23,000人驻扎在印度,另有32,650人在大英帝国的其它部分,只有不到一半的44,980人,驻扎在英国本土,最后这部分英军才算是可以派出作战的机动部队。

英国军官也不能算是称职,那是一个真正的拼爹时代,军官大都来自上流社会,不是这个爵就是那个主的。所受的训练也落后于时代,依然是方块阵加密集队形。新的战术思想,只存在于一帮子异想天开的人的脑子里,这种人在军队中并不受待见。

高级军官更是老迈年高,威灵顿公爵担任总司令一直到83岁,当到1852年他去世。手下的那伙子人也都不再年轻,随他一同在滑铁卢战斗过的萨默塞特勋爵(Lord Fitzroy Somerset)拉格伦(Raglan),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1854年的将军中,13人年纪超过70岁,60岁以上的更有37位。老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那也只能是老话,在古老的年代或许成立。这是军事技术不断进步的十九世纪中叶,老将军们的思想往往落后于时代。

英国陆军上一场对欧洲强权的大战,还得追溯到打拿破仑法国。随后的这段时间里,只参加了一些小规模的战争,英军的武器和战术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着装还是拿破仑战争时代的猩红色军装和毛皮帽子。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1 23:22:09 +0800 CST  
法国陆军也有几十年没有参加过欧战了,战争的经验也是仅限于殖民地战争。但是情况稍有些不同的是,1830年到1847年间法军一直在阿尔及利亚打仗,这些战争迫使法军认真检讨其战术思想。要说阿尔及利亚战争也只是对付游击队的殖民地战争,但是反抗的埃米尔阿卜杜•卡迪尔(Abd-el-Kader)证明是个难缠的对手。一开始的法国将军们,一个接一个被证明都搞不定他,直到1840年汤马斯•比若(Thomas Bugeaud)元帅上任。比若元帅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了非洲军团。殖民地战争是游击战,阿拉伯武士骑着骆驼神出鬼没,让拖着大炮的法军疲于奔命。比若让他的手下抛弃欧洲战场上的教条,打一场完全不同的战争。比若元帅说:

“阿拉伯人快速行进快速进攻,你们带的大炮和辎重会拖慢你们的行军速度,移动缓慢,所以你们只能被动防御,敌人可以随时打你,不能再这样啦。现在,把大炮都给我留在家里,也不带过多的辎重,所有的补给品全都驮在骡子上,炮就只带最轻便的那种。”

采用新的战术后,阿卜杜•卡迪尔的游击就不灵了,1844年经过伊斯利(Isly)战役后,阿卜杜•卡迪尔日渐式微,不得不向法军投降。经过这些战争,年轻的法国军官被提拔起来,这些人不但有拿破仑的雄心,还有现代战争经验,且不墨守陈规。相比之下,英国军官都是些贵族老爷,靠家族和声望财富获得提升。

土耳其军队是一支拥有30万之众的大军,但是装备低劣、军纪涣散并且指挥无方。英法一致认为,土耳其军队战斗力低下,只要俄军真正发起进攻,土军就会成为“土崩瓦解的军队”。当然土耳其军队中也有战斗经验丰富的部队,比如驻扎在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山地部队,都是经过战火考验的战士,他们的指挥也很得当,统帅奥马尔帕夏是镇压了巴尔干叛乱(土耳其观点)的将军。当然这些战斗也都是低烈度的战斗,跟同欧洲列强发生的全面战争,自然无法相比。奥马尔帕夏的高级军官们很多都是英国、爱尔兰以及其它欧洲国家的雇佣兵,奥马尔本人也有军事才能,这算是土耳其军战斗力的积极一面。

有意思的是,尽管土耳其的盟友对土军没有信心,土耳其人自己却自我感觉良好,反而对他们的盟友评价不高。土耳其大臣看过英军后说,英军看起来威武雄壮,但是估计仗一打起来立马撒丫子就跑。

鉴于对土耳其军队战斗力的严重不放心,英法觉得必须赶紧行动,万一俄军逼近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军便会土崩瓦解。等土耳其人签了城下之盟,必然会给予俄国人极大好处而损害英法的利益,需要马上做好在加里波利登陆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准备。

1854年2月8日,英国内阁批准派遣1万名士兵到马耳他组成远征军,给远征军选择一位总司令是个问题。1852年接任惠灵顿公爵的是哈丁(Hardinge)爵士,但是哈丁的身体显然已经不适合眼下这种远征。英国人考虑来考虑去,还是拉格伦爵士吧。拉格伦曾任惠灵顿公爵的高级幕僚,记录完美,一位传奇般的英雄。在滑铁卢战役中他失去右臂,截肢手术的时候连麻药都没用。截肢过后拉格伦命手下赶紧把切下来的胳膊给我拿回来,我的结婚戒指还在上面呢。但是拉格伦爵士的主要贡献,是在惠灵顿身边筹谋划策,是个参谋人员,作为统帅不知道合不合适。当然拉格伦爵士有个优势,当年的对手如今的盟友法国人挺尊重他,这让他适合做联军之间的协调工作。多国协同作战,这一点十分重要。

法国那厢,雅克•勒鲁瓦•德•圣阿尔诺(Leroy de Saint-Arnaud)毫无悬念地成为法国远征军的统帅。圣阿尔诺相对年轻,没有赶上拿破仑时代,他第一次参战的经历是在阿尔及利亚,在那里建功立业。1851年拿破仑三世发动雾月政变的时候,他是拿破仑的得力干将,因此被任命为战争部长。时人对他的任命也不是完全没有微词,法国政治圈子里的人就认为拿破仑三世任人唯亲,圣阿尔诺靠的是同拿破仑三世的关系,挤掉了两位阿尔及利亚的战友。英国人对圣阿尔诺也不以为然,觉得这就是个溜须拍马之徒。

不管怎么说,圣阿尔诺上任了,带着一直折磨他的胃癌。接下来英法会采取什么行动呢?请看下篇《互不退让》。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3 19:42:14 +0800 CST  
@明月风尘客 2017-12-02 11:09:47
等着
-----------------------------
来啦!

上文《组织远征军》里面,咱们说到英国和法国准备保卫土耳其,开始组织远征军。在同一时候,还有一个英国机构也为战争做好了准备,这就是《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打算派一位记者同远征军一道出发到前线去,什么报道能比来自前线的战争报道更吸引读者呢?这位派往前方的记者名叫威廉•霍华德•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有同学可能注意到这位“拉塞尔”的名字英文Russell,怎么跟前文提到过的前首相、内阁成员 John Russell, 1st Earl Russell一样,但那位你怎么译作“罗素”了呢?说到人物的译名,有公认的中文译名草根尽量采用,多数介绍克里米亚战争的文章把这位记者译作“拉塞尔”,草根就跟着拉塞尔。而那位政治家有个孙子叫做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就是著名的哲学家、作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所以那位前首相只好“罗素”了。

编辑告诉记者拉塞尔说去吧,仗很快就打完,夏天就能回伦敦了。拉塞尔一听没问题,马上就动身前往马耳他,结果再次回到伦敦已经是两年后的事儿了,那时候他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世界上第一位战地记者。而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世界上第一场新闻报道中“直播”的战争。

英国陆军在组织远征军,皇家海军也没闲着。前面说过,英国皇家海军的战略是一开战就打上门去,那么就要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同时展开对俄国海军的行动。塞瓦斯托波尔是俄国在克里米亚半岛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黑海舰队的母港。1854年1月6号,皇家海军的惩罚号蒸汽舰在考察完锡诺普后,造访了塞瓦斯托波尔。表面上的理由是正式通知缅希科夫,俄国海军驶出领海的举动将会受到英国皇家海军的制止,还有一个任务是接回两名英国工程师。不能明说的任务,是顺带着侦察一下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情况。向俄国海军致意并送交文件后,杜蒙德开着他的船故意打着擦边球,尽量靠近俄国军舰锚地行驶。

侦察的结果令杜蒙德很是泄气,海岸炮台装备数百门大炮,牢不可破,还有大批军舰可以封锁港湾入口。看起来由海上进攻很难,怕是只能从要塞的北面通过陆地攻占,这需要压倒性的火力支援。

从圣彼得堡获得的情报也证实了杜蒙特的想法,西蒙从俄军里的一个熟人那里获得的情报,也是只能从陆上攻取。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4 13:18:29 +0800 CST  
@chaingang 2017-12-02 12:45:40
挺好看的 楼主继续
-----------------------------
继续继续!

海军的想法是要打就尽早动手,为了确保皇家海军在黑海的安全,必须摧毁塞瓦斯托波尔。法国同英国打过招呼,皇帝拿破仑三世表示支持英国的行动。不过从杜蒙德侦察的结果看,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远非轻而易举的事儿,首要的目标还是先保住土耳其,为此英国方面派伯格因(John Fox Burgoyne)工程师前去考察君士坦丁堡的防御情况。尽管接到的命令只是考察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前往土耳其之前,伯格因还是提到了塞瓦斯托波尔的重要性。他跟海军大臣和外交大臣都提到了这一点,还交给内阁一封信,阐述了他的研究结果:塞瓦斯托波尔不适合从海上攻取,只能走陆上,攻击部队不能少于守军,也就是说不能低于3万名士兵。

陆路夺取要塞需要海陆联合行动,英法上次这样的经验也是老早以前了,并且那时候不论是在欧洲大陆和在阿尔及利亚,都离英国或者法国本土很近,这个克里米亚的距离有些远。不过不管怎么说,要想给俄国人以惩罚,斩断北极熊的利爪,拿下俄国的这个要塞是必须的,塞瓦斯托波尔应该是首要目标。

方案拿到英国内阁,帕默斯顿表示同意,此外还加了一条,要土耳其人在英法的支援下,在高加索开辟第二条战线。但是罗素爵士和纽卡斯尔公爵,都希望能把战事局限在保卫君士坦丁堡上。首相阿伯丁伯爵仍寄希望于经济制裁会起作用,能不打就不打,内阁意见还是不一,所谓民主制度的低效率一如既往。

英国法国的高级将领们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外交人员则继续做着外交解决的努力。在维也纳,布尔仍在试图拿出新方案,让俄国和土耳其都能接受的方案。拿破仑三世也放话出来说要跟沙皇直接对话,皇帝跟皇帝之间的对话,结果沙皇拿眼睛夹都没夹他一下。切,你个拿破仑•波拿巴算是神马皇帝?还三世,“君权神授”懂?皇帝也好国王也罢,那都是上帝的选择,血统必须纯正!有全民公决“决”出来的皇帝?笑话!在2月份正式拒绝的文件里,沙皇特意提到:你的叔叔当年在莫斯科……

此举倒也正中拿破仑三世下怀,虽说当了皇帝,那也是民选的皇帝,跟沙皇那种君权神授完全不是一码事儿。法国有主战派也有主和派,还有个民意这个东东,拿破仑三世也需要让国内主和的那一派看看,我为和平尽了力…….

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7 01:45:29 +0800 CST  
@昨夜星辰特别美 2017-12-03 03:05:49

-----------------------------
谢谢!继续:

正如英国大使西摩所料,俄国人视英法舰队违反《海峡公约》进入黑海,为赤裸裸的挑衅,简直是叔可忍婶不可忍。1月22日他们要求邓达斯舰队立即退出黑海,否则就要断绝外交关系。随着英国立场毫不后退,2月3日俄国正式同英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尽管就在这会儿阿伯丁公爵仍然试图让他的阁员们相信,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

战争的车轮开始向前滚动,克拉伦登在议会里介绍情况时说:关于我们现在是战是和,很难回答。我们没有处于战争状态,因为还都没有宣战;我们跟俄国也不算是完全和平,外交关系已经断绝。

1854年2月27日,英国要求俄国在四月底之前退出多瑙河诸公国,“拒绝或者沉默意味着宣战”。法国同样向俄国发出了最后通牒,形势已不可逆转。

英法的最后通牒送达圣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做法是不予理会,看你们能怎么着?内斯尔罗德说沙皇不会向英法宣战,他还是不能相信阿伯丁政府会因为穆斯林土耳其跟他开战。他也不希望破坏1815年以来的和平。沙皇还有些担心欧洲列强会趁火打劫,比如奥地利会不会借机侵占瓦拉几亚?帕斯克维奇说不会,我这儿早有准备,奥地利人不敢。沙皇想也是,布尔还在试图打破僵局,寻求外交解决方法。弗兰兹•约瑟夫皇帝也不应该跟我们作对,我们是神圣同盟的盟国,再说,他感谢我1849年帮他镇压匈牙利起义还来不及呢。最最重要的是,奥地利没必要来这儿趟浑水得罪我们,对他们来说坐山观虎斗更有利。

于是沙皇决定不睬他们,特别是那个拿破仑三世,算是个什么东西?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1-27 22:49:36 +0800 CST  
@chaingang 2017-12-02 12:45:40
挺好看的 楼主继续
-----------------------------
谢谢鼓励,继续继续:

算是个什么东西?我倒要让你看看。3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法国立法机构发表演讲,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到近东去跟俄国人打一仗。拿破仑说:

“法国同英国一样,在那里有利益存在,甚至比英国人的利益更加重大,法国要清除俄国人对土耳其的影响。谁控制了君士坦丁堡,谁就控制了地中海,我相信先生们,你们不会认为只有英国人需要这一地区,这片离我们海岸只有三百里格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去君士坦丁堡?我们同英国人一起保卫苏丹,也是在保卫我们基督教的权力,保卫那里的自由和我们在地中海的影响力。”

三月里英法两国开始在巴黎开会,讨论他们的战略目标和战术策略。法国人倾向于把战场设在多瑙河地区,如果奥地利和普鲁士可以拉进来一起打俄国,那就可以在多瑙河地区和俄国南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同时让普鲁士和奥地利进攻俄国的波兰。但是英国人不相信奥地利那个软蛋敢动俄国人,怕奥地利成为猪队友耽误英国人的事儿。

英国内阁里也有不同意见,阿伯丁伯爵希望战事限于保卫土耳其,帕默斯顿和他的主战派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把俄国的势力从近东彻底清除出去,把俄国人打服。两派最终达成了妥协,先执行格雷厄姆爵士的俄国版瑟堡方案,然后再说。

不过随着英国走向战争轨道,人们的情绪高涨,单纯保卫土耳其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了。随着内阁决定派兵前往马耳他,公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2月14日第一支部队出发,随后又有几只部队跟进,《泰晤士报》报道了人们欢送战士出征的情景。

几大强权互不退让,下一步局势如何发展呢?请看下篇《宣战》。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2-02 08:22:24 +0800 CST  
@闻鹊喜 2017-12-03 12:41:41
顶一下。
-----------------------------
谢谢,继续:

上篇《踌躇不前》里面,咱们说到尽管帕斯克维奇将军犹豫不决,没有迅速拿下锡利特斯拉,但是苦战多日的土耳其军也渐渐不支,这边的英法联军能赶过来解围吗?

1864年4月开始,英军法军大量登陆加里波利半岛准备控制海峡保卫土耳其首都,很快半岛上便人满为患,小地方容纳不下这么多部队。几周后战马的草料便没了着落,大部队只好开拔前往土耳其首都附近地区。

4月28日拉格伦也前往君士坦丁堡,在英国大使馆住了几天。英国大使斯特拉特福请他留在大使馆,但是拉格伦要同部队住在一起。拉格伦的部队驻扎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另一端,亚洲部分的司库台(Scutari)也就是今天的于斯屈达尔,拉格伦带着他的随从入住了一座小木屋。这里风景不错,但是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污物随着风顺着水流到此处,不久拉格伦便开始拉了肚子。

英国最高指挥官都这个卫生条件,当兵的情况可想而知。不过毕竟是年轻人,在此安营扎寨的英法士兵很快就对异国情调感上了兴趣,他们迅速找到土耳其失足妇女们的服务场所,于是酗酒和性病流行起来。

说起来登陆加里波利是英国人的主意,按照法国人的想法,应该直奔瓦尔纳迎上俄国军队。大英帝国负责海上作战就好了,陆战归俺们法国陆军筹划,俺们在阿尔及利亚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刚好可以用在俄国人身上。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2-02 12:01:07 +0800 CST  
@u_108682636 2017-12-03 14:44:20
楼主写得挺好的,加油!
-----------------------------
谢谢鼓励,继续:

上篇《互不退让》里面咱们说过英国法国开始调兵遣将,英吉利海峡的各个港口忙碌起来,运送部队的船只进进出出,步兵、炮兵、骑兵以及支援部队登船出发。运送大批部队到地中海东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英国政府动员了大量的船只,包括最现代化的蒸汽船。《泰晤士报》说这些船可以运送2万部队从南安普顿到君士坦丁堡,比起俄国人行军300英里到达战区要舒服得多。不过当兵的很快就发现船和船差别很大,有些几百吨的小船比如亚洲号(Asia)只能装运一个连的步兵或者一小队骑兵,而现代化的汽船喜马拉雅号能装下一个团,两周内就抵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兵们问题不大,战马在长途运输中有所损失。

英国人信心满满,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送部队出征。当兵的也兴奋异常,和平已经有四十年了,和平日久军队里犹如一潭死水,这下子有仗打了又可以建功立业了。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就应该在世界上主持正义扶弱抗强,英国人完全忘记了战争是杀人的血腥游戏。

俄国方面也是群情激愤,广大农民群众被动员起来。牧师们告诉俄国百姓,他们的宗教在土耳其遇到危险,大批东正教徒正在被屠杀。有产阶级也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光莫斯科市长就募集到60万卢布战争经费。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2-02 23:24:39 +0800 CST  
@银瓶梅 2017-12-10 23:51:03
蛮有意思。楼主加油!
-----------------------------
谢谢鼓励,继续:

有情报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开始做作战准备,格雷厄姆担心俄国军舰会出现在北海,攻击英国的海运甚至是英国海岸,那样的话英国就要抽调大量军舰回到北海,地中海方面势必比较吃紧,不能让俄国军舰出来。于是英国方面集中了六艘螺旋桨推进的三层甲板战列舰、六艘蒸汽动力护卫舰以及其它辅助舰只,在查尔斯•纳皮尔(Charles Napier)爵士的率领下,2月份出发前去封锁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

一艘军舰坎伯兰号(Cumberland)刚从北美服役三年归来,格雷厄姆命令它不要回家,直接加入纳皮尔舰队前往基尔(Kiel)。坎伯兰号的舰员很不高兴,驻扎在外三年了刚刚可以休息下,这又给派了任务。没办法,和平日久军费削减,海军也是缺编严重,很多年龄很大的舰员还在服役。为了弥补员额不足,纳皮尔甚至从丹麦和挪威招募了些水手。

纳皮尔也是一员参加过拿破仑战争的老将,1811年就率领泰晤士号(Thames)战斗在地中海。此后参加了1814年攻击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的对美战争,给美国人悍然入侵加拿大以教训。他以大胆著称。打完美国人和拿破仑后他也没闲着,葡萄牙内战他也掺和了一把。尽管英国政治上表示中立,但是对皇家海军参与其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扶持一个亲英国的政府上台符合英国利益。然后是在埃及修理奥斯曼土耳其的海军舰队,那时候俄国还是盟友土耳其还是敌人,看敌人和盟友的变化就是这么快!

不过1854年纳皮尔已经68岁了,有人对纳皮尔担纲波罗的海舰队司令提出异议,说他那些辉煌战绩都是上个年代取得的,不一定适合领导新时代的海战。不过,皇家海军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将军,除了纳皮尔还有谁呢?纳皮尔对他的新任务早有准备,早在1853年夏天俄军进入多瑙河诸公国的时候,他就提醒阿伯丁首相注意俄国北方舰队的威胁,把他的舰队开往哥本哈根,这样一旦发生战事他可以立即封锁波罗的海——看俄国地理状况这个糟糕,你说能不拿下土耳其,把博斯普鲁斯海峡掌握在自己手里吗?欢迎关注草根的公众号:永远的草根

楼主 永远的草根阶层  发布于 2018-02-02 23:27:01 +0800 CST  

楼主:永远的草根阶层

字数:115710

发表时间:2017-12-02 17:59: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2 13:56:36 +0800 CST

评论数:38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