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世说新语》的解释和疑问

linyi518兄的帖子《《世说新语》的解释和疑问》堪称恢弘巨制,自2008年6月30日立贴,历时八年,把前五章《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细说了一遍,文笔流畅,评说透彻。只可惜于2016年1月26日最后一次更新后,戛然而止。至今已有一年多了,也不见linyi518兄现身。
《世说新语》也是在下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说它是笔记小说集,其实有很多故事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记载了很多魏晋时期士人们的生活片段,读起来非常有趣。
在下不才,原为这狗尾续貂之事,既是完成linyi518兄未竟的事业,也通过写作的过程,对《世说新语》这本书进行一次再学习,也可以顺便把这一时期的历史梳理一遍,更食读者,一举多得!
本帖力争对于每一则故事所涉及的人物及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多加叙述,以帮助吧友更好的理解每个故事背后蕴藏的更加深厚的含义。
对于linyi518兄已经完成的五章,在下不再重复,从《雅量》一章写起。
本帖主要参考余嘉锡的《《世说新语》(刘孝标注)笺疏》,以及《三国志》和《晋书》。
另本帖优先发在新媒体“今日头条”之上。但考虑手机传媒的读者偏爱文化快餐,对于这样的长篇热情不足,相对应“天涯”这样的专业性较高的读者,差距明显,所以也在此另贴一遍。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5-26 18:35:47 +0800 CST  
“雅量”第一
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邵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明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豫章郡太守顾邵,是当时东吴丞相顾雍的长子。
豫章郡,我国古代地名,三国时期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鄱阳湖以西、吉安市以北地区,郡治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也是南昌市古名之一。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太守,就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顾邵,字孝则,二十七岁时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在治理豫章期间,重视教育,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民生的好事,郡内的风气为之一新。可惜,年纪轻轻就病故了。
顾雍,字元叹,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曾经在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门下求学,颇守蔡邕的赏识。孙权继孙策为江东之主后,顾雍就是孙权的下属,历任郡丞、司马、尚书令,后官至丞相,封醴陵侯。在丞相任上十九年,七十六岁时病逝。
顾雍为人正派,不饮酒,平时话也很少。孙权很敬重顾雍。每当孙权和大臣们聚会喝酒的时候,只要顾雍在座,大家都不敢开怀畅饮,唯恐喝大了举止失态,会受到顾雍的责备。孙权都说:“喝酒时有顾雍在,这酒喝得一点气氛都没有!”(“顾侯在坐,令人不乐!”)
顾邵在郡守的任上病死了。当时顾雍正好和自己的下属们聚会,顾雍正在下棋。突然仆人进来禀报,有豫章大公子处的家信送来。顾雍打开一看,竟然是报丧的家信。表面上顾雍神色不变,但是内心却在忍受着丧子之痛的折磨。
“外启信至,而无儿书。”一句,很多书籍都解释成“仆人禀告有豫章的书信公函送来,然而却没有儿子顾邵的来信。”我个人认为这样理解不合常理。大儿子去世,其家人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报丧,哪里还需要顾雍通过这次送来的信件中没有儿子写给自己的信来推测儿子已经去世了呢?说不通么。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古时候文人士大夫必备的基本素质,是评价士人是否是“名士”的一条重要参考标准。听到了儿子去世的消息,立马顿足捶胸,嚎啕大哭,本来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是“名士”这么做,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会遭到社会舆论嘲笑的。作为丞相,顾雍当然不能那样做,必须就跟没事人一样,装也要装得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今人通常把这称为“装逼”。
遇到重大变故但能神色不变,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发生在谢安的身上。这个以后会讲到。
顾雍用手指掐自己的手掌心,以至于把手掌都掐破了,鲜血都流到了坐席之上。
这个行为生动地刻画出顾雍内心的悲痛,表现出一个父亲在面对失去儿子时所应有的反应。既然当着下属的面,不能痛哭流涕,那也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来缓解内心的悲哀了。
等到聚会结束,宾客们都散去后,顾雍才难过地说:“我为人固然达不到季子扎的高度,但又怎能像子夏那样,因为失去了儿子而哭瞎了眼睛,从而受到世俗的责备呢?”于是哀伤的心情慢慢地平复,脸色也变得和平时一样。
“延陵之高”和“丧明之责”是两个典故。
“延陵之高”说的是季子扎的故事。
季子扎,也被称为季扎,春秋时吴国第十九任吴王梦寿的儿子,姬姓,名扎。既然被称为“季子”,就说明他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是季子扎的封地。古人是不直呼其名的,因此用封地或籍贯称呼人,是古时候对人称呼的一种方式。因为季子扎太过出名,所以古籍中如用“延陵”来称呼某人,通常都是指季子扎。
季子扎是春秋时期吴国著名的贤人,不但学识渊博,还品德高尚。梦寿想把王位传给季子扎,季子扎坚决不接受,以至于逃到延陵隐居,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季子扎的大哥诸樊即位后就把延陵封给了季子扎。同时诸樊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定下规矩:自己死后,王位兄终弟及。心想这一下王位总会传到季子扎的头上了吧。然而季子扎的三哥馀眛去世后,季子扎依然推辞王位,这才有馀眛的儿子僚即位为吴王。
“让”是古时候备受尊崇的美德,季子扎屡次推辞王位,受到了吴国人民一致地称赞。
同时,季子扎还有丰富的学问。他出使列国,和当时一些知名的人物都有交往。由于他对于周礼非常熟悉,以至于周礼被保留得最完好的鲁国人,都很敬佩季子扎渊博的学识。
季子扎的儿子先于他去世,季子扎操办丧礼,孔子听说了,都带上门生不远千里赶到吴国观礼。丧礼之后,孔子赞叹道:“延陵季子的行为,都合乎于礼啊!”被孔子亲自点过赞,使得季子扎在后世一直被奉行儒家思想的文人们所推崇。
所以顾雍在这里才会说自己“已无延陵之高”,当然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丧明之责”说的是孔子的门生子夏的故事。
子夏的儿子去世了,子夏很伤心,以至于终日以泪洗面,把一只眼睛都给哭瞎了!我不是学医的,不太清楚哭泣也能哭瞎眼睛的病理是什么。
听说子夏的眼睛哭瞎了,曾子前来吊唁,说:“朋友哭瞎了眼睛,我来吊唁。”于是就和子夏对哭了起来。子夏更加难过,说:“老天爷啊,我又没有过错!”言下之意不该让自己既失去儿子又瞎了眼睛。
曾子则怒斥子夏,说他有三条大罪。其实曾子的本意就是借口看望子夏哭瞎了眼睛,来告诫子夏不应该因为过度悲伤而使言行失礼。
子夏被骂得丢掉了手杖,向曾子拜谢,说:“我错了!我错了!”(“吾过矣,吾过矣!”)
遇事镇静自若,泰然处之,这就是“雅量”,是古人的追求。然而面对丧子之痛,还需要讲究“雅量”吗?今人讲究的就是真情流露,不做作。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事和对于人应该有所区别,否则就太没有人性了!毕竟人又不是冷血动物。
《世说新语》“伤逝”一章中就讲了一个王戎丧子的故事,王戎就没有像顾雍这样强行掩饰自己的悲哀。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朱熹的重要理论之一,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当然这句话今天被大多数人误解,认为人应该按照规矩办事,不应该有欲望。其实朱熹的本意是赞同人的基本情感,基本的情感、需求就是“天理”。反对的是贪欲,不合理的过多的欲望,超出人基本需求的欲望。所以儿子死了,为什么就不能悲伤之情流于言表呢?而《世说新语》还对这样的行为加以推崇,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吧。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5-26 18:57:22 +0800 CST  
“雅量”第二
【原文】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被押送到东市准备处斩,依然神色不变,和平常一样。
嵇中散,就是大名鼎鼎的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三国时期魏国谯国(今安徽省亳州市、淮北市)铚县(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兼音乐理论家。娶曹魏宗室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属于皇帝的参谋人员。司马家族掌权之后,嵇康不和其合作,遂隐居避世。后遭到钟会的构陷,被杀,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这里科普一下古时候人的称谓。古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只有长辈或上级可以呼名,不过通常都不这么做,以示尊敬。对平辈和长辈直呼其名,基本等于蔑视和侮辱。所以古人对于怎么称呼一个人,非常有讲究。通常的规则依次如下:谥号、爵位、官职、籍贯、字。
嵇康名气很大,但是在政治上和司马家族严重对立,所以死后不可能有谥号,更没有封爵,故用他的官职“中散大夫”来称呼他,即“嵇中散”。
东市,就是商业集中区。古时候杀人都是在闹市中行刑,欢迎大家围观,以起到震慑、吓阻和再教育的目的。
关于嵇康,可写的太多,在以后涉及到他的故事里,再逐一介绍。这里只说说他为什么会被杀。
嵇康的死,起因十分无厘头。好友吕安闹家庭矛盾,吕安的哥哥吕巽和吕安的妻子有奸情,吕安知道后可想十二分的火大,就准备告发吕巽,休掉妻子,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嵇康。嵇康和吕巽的关系也不错,不想事情闹大,弄得大家都灰头土脸,就从中做和事佬。一方面劝说吕安为了亲情和脸面不要把事情捅出去,另一方面让吕巽向吕安道歉,并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本来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是吕巽不是个东西,居然恶人先告状,诬陷吕安对母亲不孝,结果吕安下狱,被判流放。这样一来弄得嵇康里外不是人了。气愤的嵇康写信和吕巽绝交,并为吕安出头喊冤,不但去官府为吕安申诉,还跑到狱中陪吕安坐牢。一时间弄得满城风雨。
在今人眼里看来,这似乎压根儿就不是个事。近期娱乐圈里就有两例,成了大家闲来无事的谈资。但是在那个讲究礼教的年代,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声和地位的人闹出这种桃色丑闻,可就是一件大事了。身处统治阶层的人士,言行都是世人的榜样,做出这种丑事,如何对天下百姓交代?所以司马绍亲自主持研讨会,商量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会上,钟会上蹿下跳,恶言攻击嵇康,说现在社会安定团结,但嵇康不为天子和王公大臣服务,傲然处世,谁都看不起,这样就是在伤风败俗。还例举姜太公杀华士,孔子诛少正卯的典故,说明声望越高的人,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最后提出“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看到了吧,嵇康的言行严重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杀了他,必须的。
钟会为什么要置嵇康于死地而后快?这个在《世说新语》里其他的故事中有交代。
于是,司马绍就把嵇康给杀了,吕安也被一并处死。这个血淋淋的故事教育我们:别人的家事,千万别搀和!
表面上看,嵇康的死都是恶人兼小人钟会狭私报复造成的。但实际上,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根本容不下嵇康。
当时司马家族经过司马懿、司马师两代人的经营,大权在握,改朝换代已经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是孔子教导我们,“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换个皇帝可不像换件衣服那样简单。如何做到名正言顺,是涉及到统治合法性这个根本问题的大事。所以改朝换代之前,统一思想,统一社会舆论就是首要任务。
而嵇康呢?因为是曹魏政权的臣子,忠君是儒家道德之首,再加上他又是曹魏家族的女婿,自然不可能和司马家族合作。又因为嵇康在当时是文坛的领袖,在舆论界有呼风唤雨的能量,他在竹林隐居,本身就是在对司马家族说“不”。这样的人,如何能留在世上?司马昭怎么可能不想搬开这块绊脚石呢?
这下倒好,你嵇康自己送上门来,司马昭笑纳这份大礼,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么。
临刑前,嵇康向前来送别的哥哥嵇喜要来一张琴,最后一次弹了一遍《广陵散》。弹罢,嵇康不无遗憾地说:“袁准想向我学习《广陵散》,我就是不教给他,如今《广陵散》失传了啊!”
面对死亡,换做是今人,恐怕大多数都要吓得尿了裤子。而嵇康面对死亡,不但神色自若,还能心态平和地弹奏一曲,这就是“雅量”。
《广陵散》到底是怎样的一首曲子?现在的我们无从知晓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刘孝标在给《世说新语》做的注中说嵇康临死时弹的曲子名叫《太平引》,这可能是《广陵散》的另一种叫法。在《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的另一本书《幽明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鬼把《广陵散》教授给了嵇康,同时要求他立誓不得传给他人。同样是在《幽明录》中,还有另一个故事说嵇康的鬼魂把《广陵散》传给了一个叫贺思令的人,所以后世又有《广陵散》流传,并没有因为嵇康的死而成为千古绝唱。
这样的故事明摆着是假的,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条线索,那就是《广陵散》并没有失传。余嘉锡先生在这一条故事的笺疏中详细考证了《广陵散》是一首古曲,当时会弹者并非嵇康一人。后人也在书信文章中有所提及,说自己听人弹奏过《广陵散》,说明《广陵散》并未失传。嵇康之所以会那样讲,大概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广陵散》弹得最好,所以才会非常珍惜,且不舍得教给袁准袁孝尼。等到临死之时,觉得后人中再无能弹出自己这种水平的《广陵散》了,这才会有那样的感慨吧。
当然,对于今人来说,《广陵散》的确是失传了。
太学之中的太学生三千人联名上书朝廷,希望赦免嵇康,并让嵇康到太学之中,做大家的老师,给大家授课。司马昭拒绝了太学生们的请求。然而嵇康死后不久,司马昭就后悔了。
这么多太学生联名上书,刘孝标的注中还提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豪杰之士也跑到监狱里,陪嵇康坐牢。可见嵇康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
然而这些人其实是在帮倒忙。司马昭怕的就是嵇康的社会影响力,想救嵇康的人越多,闹出的动静越大,嵇康就越该死。
文王,指的是司马昭。司马昭死后谥号为“文”,所以这么称呼他。
司马昭杀了嵇康,不久又后悔的举动,应该不是鳄鱼的眼泪。嵇康的才学,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他崇尚老庄,和阮籍一起光大玄学之风,成为后世士人争相模仿的对象,绝对的偶像派。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为隐居避世的人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琴赋》、《声无哀乐论》,既是文笔优美的文章,又是音乐理论著作。他还写了《养生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系统阐述养生的理论著作。这些又属于实力派。
偶像派加实力派,司马昭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爱惜嵇康的才华也是很正常的事。司马昭的“悔”,可能更多的是对嵇康不能为自己所用而心生惋惜吧。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5-27 15:09:32 +0800 CST  
雅量第三
【原文】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有一天,夏侯玄正靠着柱子写文章。当时天上下着大雨,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了屋子,夏侯玄靠着的那根柱子都被闪电劈得裂开了,身上的衣服也有被烧焦的痕迹。但是夏侯玄却像什么都没发生那样,继续写他的文章。在屋内陪伴在他左右的宾客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趴在地上,狼狈不堪。
夏侯玄,字太初(也作泰初),三国时期曹魏荆州刺史、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官至征西将军、大鸿胪(主管与各封国及国外政权之间的交往礼仪、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太常(主管各类祭祀礼仪),后受李丰等人密谋诛杀司马师一案的牵连,被司马师所杀。
夏侯玄是当时的名士,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和何晏、王弼等人推动了魏晋玄学的兴起,可以说是玄学的奠基人之一,不过在玄学上的造诣,不如何晏和王弼。
玄学之初是对老子的《道德经》加以研究,其巅峰是王弼的《《道德经》注》,后来又延伸到《庄子》、《易经》的研究,属于哲学的范畴。夏侯玄、何晏、王弼等人死后,玄学又在嵇康、阮籍等人的推动下,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争相参与一股学术思潮。谈玄,成了士人的一种时尚,以至于不会谈玄,在名士圈里就没有立足之地。大家都不带你玩了。
这一则故事,版本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夏侯玄陪同废帝曹芳祭拜曹睿的陵墓时,雷电击中夏侯玄所倚的一棵大树;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夏侯玄,而是诸葛诞。
不管是什么人,闪电都把柱子劈得裂开了,还能够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做自己的事,这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有时候我甚至在想,这个故事是不是瞎编的?人在突发事件跟前,有所反应是人的本能,怎么可能一动不动,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呢?但是看看《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很多名士面对突然发生的变故,丝毫不受影响,举止如常。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以及古人的教育方式,是怎么做的才能把一个人培养成这样完全不受外界左右的超人呢!
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泰然处之、神色自若,这就叫“雅量”。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5-28 19:16:50 +0800 CST  
雅量第四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王戎,字濬冲,魏晋时期的大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出身于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王氏,和西晋末年、东晋初年叱咤政坛的王衍、王导、王敦等人是同族兄弟。后官至侍中(皇帝的贴身参谋、有不经过征召就能进入皇宫向皇帝奏事的特权),司徒(三公之一、主管民生祭祀),封安丰侯,因此《世说新语》中也经常用王安丰称呼王戎。
王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神童,其心智之成熟远远超出一般的孩子,所以小时候的王戎名气就很大。到了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表现出了能成为一名优秀人士的潜质。阮籍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王戎,敬佩他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的学识,主动和他结交,对他很友善。
能得到阮籍的青睐,那可不一般。阮籍和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是当时士人的偶像。阮籍有个很有意思的能力,就是“善为青白眼”。对于他看不上的人,总是“白眼示人”;而对于他喜欢的人,就变成了“青眼有加”。“青睐”一词就时这么来的。


上一张动图,可惜眼拙,没认出是谁,杨蓉吗?

有了阮籍的提携,王戎得以进入在竹林隐居的嵇康、山涛、向秀等人的小圈子,和他们一同游乐。后世称这七个人为“竹林七贤”。王戎在年龄上几乎和其他六个人差了一辈,是“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人物。
然而成年之后的王戎,三观慢慢开始跑偏,就像现在童星成年之后长残了一样。为了在西晋年间残酷的政治环境中生存,王戎把一切正确的道德规范统统扔进了垃圾堆,最后彻底堕落成一个政治上毫无操守可言,生活上粗鄙庸俗的俗人。虽然在乱世中还能够善终,并活到七十二岁高龄才去世,但是口碑也跌入谷底,成了“竹林七贤”的一个污点。
这里举个例子。西晋末年,宗室之间为了争夺朝政的控制权大打出手,史称“八王之乱”。齐王司马冏控制洛阳的时候,遭到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的联手攻击。司马冏召集朝臣商议,王戎就建议司马冏主动放弃朝廷的控制权,回到封地上去,安心做自己的王爷,从此不过问朝政。听了这话,司马冏的谋士葛旗痛斥王戎:“汉朝末年直到曹魏年间,王公回到封地上,以求平安度日的,有哪一个最后能够善终,妻子儿女得以保全的?说这话的人就应该杀头!”王戎吓得够呛,假装自己吃了“寒食散”,药性发作,就当众装疯卖傻,四处乱窜,最后居然掉进了厕所里,弄得自己一身的污秽,臭气熏天。表示刚才是自己吃了药以后的胡言乱语,这才躲过了一劫。
小朋友们玩着玩着,突然发现大路旁边有一株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这样一个大发现,引得所有的小朋友都向李子树奔去,唯恐落在别人后面少吃一颗李子,只有王戎一动不动,似乎对李子完全无感。有人就问王戎为什么不去,王戎回答说:“这棵李子树生长在大路旁,路上人来人往,却还能留下这么多李子,说明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不然早就被路人吃光了!”先爬上树的孩子摘了颗李子一尝,果然和王戎说的一样,苦得根本没法吃。
从内容上看,这则故事似乎应该放到“夙惠”这一章才更好。如果非要说“雅量”,恐怕就是在大家都争相去采李子而王戎却不动这一点上吧。
古人说年龄说的都是虚岁,所以此时的王戎实际年龄只有六岁,也就相当于现在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这样一个年纪,就能有这样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确大大超越同年龄的孩子,所以王戎“神童”的头衔绝不是吹出来的。
也正因为童年就能有这样的资质,我们才更会为成年后的王戎自甘堕落而感到惋惜!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5-30 08:57:37 +0800 CST  
雅量第五
【原文】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乘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魏明帝曹睿在宣武场上做了一个老虎笼子,把老虎拔去牙齿,剪短虎爪后,放在笼子里,任凭百姓围观。
曹睿,字元仲,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魏政权第二任皇帝,在位十三年。临终前把朝政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为日后司马懿杀曹爽,夺取曹魏实际控制权,以至于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篡魏立晋埋下了伏笔。
宣武场,也就是演冰场、大校场,用于军队训练和检阅的场所。
曹睿的这个行为,应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公共动物园,而且还做足了防范措施,把老虎的牙齿和爪子都除去了。
王戎当时只有七岁,也去观看。就在大家正看得来劲的时候,老虎立起身子,把前爪搭在虎笼的间隙上,大吼了几声,那吼声大得都震动了大地。围观的群众都被吓了一跳,四散奔逃,很多人都被挤倒在地,场面混乱不堪。然而王戎却岿然不动,脸上丝毫没有害怕的神色。
这又是一则王戎小时候异于常人的故事。
我家孩子三岁时,带他去动物园看老虎。老虎看到围观的人很多,很嘈杂,有些警觉,就对着人群低吼了两声,声音并不大,远没到“震地”的程度,而我家的孩子就被吓哭了。
可想一个孩子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还吼叫声那么响亮,受到惊吓是件很正常的事。王戎却能做到大人们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的我们读到这里,怎么能不深深被王戎的胆识所折服呢?
东晋戴逵的《竹林七贤论》里提到,当时曹睿也在场,看到王戎表现出与七岁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就派人前去询问王戎的姓名,认为他很了不起。
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纰漏,就连给《世说新语》作注的刘孝标都没看出来,而清末民国时期的程炎震却看出来了。
程炎震指出:《晋书》中记载,王戎死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时年七十二岁。由此推断出王戎七岁时应该是在公元240年。而魏明帝曹睿死于公元239年。也就是说王戎七岁时,曹睿已经去世一年左右!这样一来,这则故事里的人物就完全对不上了。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里面很多记载并不严谨,错、漏之处甚至张冠李戴的现象很多,这个以后我们会经常碰到。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错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戴逵生活在东晋中、晚期,距王戎去世的公元305年也不过三、五十年的光景。所以戴逵所记载的王戎去看虎,曹睿派人询问姓名这一事,应该史有其事。那么造成这一纰漏就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王戎看虎时还不到七岁,而应该更小,五岁的样子;二就是《晋书》弄错了王戎去世时的年龄,不应该是七十二岁,而可能更大,比如七十四岁。
到底哪一个才对?恕我才疏学浅,无力考证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2 15:43:13 +0800 CST  
@hallaluya 2017-06-02 17:04:08
楼主头条上发的就是这贴吧,还没有看,先收藏
-----------------------------
头条上看的人还没这里多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3 21:12:09 +0800 CST  
@孤舟一钓 2017-06-03 14:36:58
为什么不出书呢?
-----------------------------
多谢孤舟一钓兄鼓励。出书还差得太远啊,大家喜欢就好。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3 21:12:56 +0800 CST  
雅量第六
【原文】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
王戎做晋武帝侍中的时候,南郡太守刘肇派人送给王戎十丈筒中笺布。王戎没有接受这份厚礼,但仍然给刘肇回了一封信,信里多有感谢和赞美的言辞。
南郡,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西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荆州市、荆门市、襄阳市和宜昌市,治所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筒中笺布,可能是出产于南方蜀地(今四川省)的一种珍贵的布料,色偏黄,有玉一般黄润的光泽。汉晋时期的多部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价值堪比黄金。
端,有说是二丈为一端,也有说是十匹为一端。
当然刘肇到底送给王戎多少笺布,已经不重要了。地方官员重金贿赂朝廷命官,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王戎也因此惹上了麻烦。
司隶校尉(主管京城的治安和守备)刘毅知道了这件事,立刻上书晋武帝司马炎,弹劾王戎,要求出动囚车收押王戎,送到廷尉(主管朝中大臣违法乱纪、不管地方官员)署治罪,并从官员名册中除名,永不录用!这简直就是要把王戎一撸到底。
而王戎也为自己申辩,我没有拿刘肇的布啊,我退回去了。
事实查清楚后,王戎没有受到处罚。但是街头巷尾一时议论纷纷,都说王戎是大名士,怎么能这样?
这些闲言碎语也传到了司马炎的耳朵里,让司马炎很不痛快。于是司马炎发话了:“就凭王戎这样的名士,言行都合乎规范,怎么可能怀有私心,收受贿赂呢?”这样,那些对王戎不利的议论才渐渐消失。
晋武帝司马炎,总体上可以说是一位明君。他统一了中国,为政清明,经济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社会思想也非常活跃。他为人宽厚,在他当皇帝期间,没有一位大臣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被杀,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唯一能被人诟病的只有两点,一是他私生活比较放纵,后宫宫女多达万人!以至于每天晚上自己都不知道该招哪位妃子侍寝,只好坐着羊拉的车在后宫中溜达,羊停在哪个妃子宫门前,就在哪个妃子那里留宿。二是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司马衷,也就是晋惠帝,最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所以晋武帝在位时期,社会是安定的。王戎虽然背弃了竹林之游而出来做官,但总体上这一时期的三观还在正常的范围内。面对财物贿赂,能够洁身自好,正确处理。
然而司马炎去世,惠帝司马衷即位后,社会动荡。王戎也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作所为就像换了一个人,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3 21:15:28 +0800 CST  
雅量第七
【原文】裴叔则被收,神气不变,举止自若。求纸笔做书,书成,救者多,乃得免。后位仪同三司。
裴楷在“杨骏事件”中收到牵连,被下狱。然而他神色不变,举止和平时一样。
裴楷,字叔则,西晋中期大臣,名士。小时候就和王戎齐名,学识渊博,尤其对《道德经》、《庄子》等道家经典非常精通。政治上忠于司马家族,道德上能够坚持正义,看不惯贾充这种虽然也对司马家族忠心耿耿,但是道德品质败坏的人。
裴楷为人宽厚、豪放,有点放诞不羁。和王公贵戚一同游玩的时候,动不动就把人家值钱的器物搬回家,然后随手就送给自己身边的人。人家都议论他,他也不当回事。
这里详细说说“杨骏事件”。
杨骏,字文长,原本就是一个小县令,本人没多少才能,但是架不住他女儿嫁得好,他把女儿嫁给了司马炎!
司马炎受魏禅,建立晋朝后,杨骏作为老丈人官职也扶摇直上,成为朝廷重臣。
司马炎临终的时候,杨骏利用他外戚的身份进入皇宫,封锁消息,把司马炎原来打算让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一同辅政的诏书篡改成由他一人辅政,并把司马亮赶回了封地。
司马炎弥留之际,杨骏带着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司马炎的皇后和负责起草辅政诏书的大臣们一起把篡改过的诏书呈给司马炎过目,此时的司马炎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用眼睛看了看杨骏。从这样的记载上看司马炎得的应该是脑溢血。
不久,司马炎驾崩。由于当时有大臣在场,等于是给杨骏单独辅政做了人证,所以朝廷上的大臣们也无话可说。就这样朝廷的控制权落入了杨骏手里。
杨骏掌权后,由于他本人水平很low,施政多为大家诟病。同时它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对司马宗室采取了打压的而不是拉拢合作的态度,这也引起了宗室的不满。
最最关键的是,新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贾南风是贾充的女儿,人长得奇丑不说,还有极强的控制欲。她不甘心政权被杨骏把持,希望自己能够控制朝政。而司马衷是个,毫无政治能力可言,基本上就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贾南风就利用朝臣和宗室对杨骏的不满,先调楚王司马玮带兵入朝,随后污蔑杨骏意图谋反,以司马衷的名义下诏废黜杨骏,让他交出权力,仅以其封爵临晋侯的身份回家养老。
危急时刻,杨骏安插在司马衷身边的外甥段广向司马衷求情,说杨骏膝下无子,既没有谋反的必要,也没有谋反的理由。而司马衷听了却什么表示都没有。
杨骏这边听说皇宫中有动静,本来杨骏手握兵权,完全可以一战以自保,他手下亲信朱振也给他出主意对付眼前的局势。然而杨骏的无能在这种时候表露无遗,他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手下人看到他这个样子,也一哄而散了。
就这样,成了孤家寡人的杨骏被宗室司马玮、司马繇的部队包围在他的府邸内,走投无路的杨骏最终被乱戟刺死在马厩里。
杨骏死后,被夷三族。他的亲信也遭到屠杀。
这就是裴楷被下狱的历史背景。看上去“杨骏事件”和裴楷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是裴楷的儿子偏偏娶的就是杨骏的女儿,他和杨骏是亲家,所以受到了牵连。
在狱中,裴楷向狱吏要来纸笔,给几个朋友写信求救。信写完了,收到求援信的人纷纷上书朝廷,为裴楷求情,于是司马衷免除了裴楷的罪过。后来裴楷还获得了“仪同三司”的待遇。
《晋书裴楷传》里记载,裴楷虽然和杨骏是亲家,但平日里裴楷根本看不起杨骏,和他的关系不好。杨骏掌权时,虽然升了裴楷的官,但是裴楷成天游手好闲,对朝政基本不发表意见。这些都成了裴楷不是杨骏一党的证据,在侍中傅祗尽力营救下,裴楷无罪释放。
有一点令我奇怪,既然裴楷看不上杨骏,为什么两家会联姻呢?搞不懂。
裴楷晚年,任中书令(掌管机要及诏令的制定和颁布,也是皇帝的首席秘书,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加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是古时候给予德高望重的大臣的一种待遇,指出入的礼仪、仪仗等和“三司”、“三公”相同。“三司”指司马、司空、司徒,“三公”指太师(司马师后为避讳改为太宰)、太傅、太保。正一品大员,每个职位只设一人,并且还不是每个朝代都同时设立。所以有些大臣,不能被授予“三司”、“三公”头衔的,加“仪同三司”,以示尊敬。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其地位、贡献的一种肯定。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4 16:52:50 +0800 CST  
雅量第八
【原文】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
王衍曾经拜托一位同族亲戚帮忙办一件事,然而过了很久,这位族亲都没有去办。
王衍,字夷甫,西晋末期重臣,官至尚书令(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司空(三司之一,主管建设,汉朝后多为荣誉头衔。)、司徒(三司之一,主管行政,汉朝后多为荣誉头衔),后任太尉(三公之一,主管军事,有实权。)
王衍出身于琅琊王氏,和王戎是堂兄弟。二人的爷爷是同一人。
王衍还是当时的大名士,著名的清谈家。清谈,即谈玄,何晏、夏侯玄等人倡导的一种以讨论玄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形式以辩论为主,参与者需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辩论技巧。清谈时挥动拂尘以加强说活者的气势,就是由王衍发明的。
王衍清谈的水平,在当时就如同现在围棋界里的柯洁。除了挥舞拂尘,他还有个特点,就是发现自己刚才有说的不对的地方,随口就改。于是当时的人们就说他是“口中雌黄”。
雌黄是古时候人们在纸上书写时,一旦写错了字,就用来涂抹写错的地方,也就是古时候的纯天然修改液。成语“信口雌黄”就是这么来的。
西晋后期,时局混乱,王衍和王戎一样,政治上没有节操,只知道自保,谁掌权就倒向谁。“八王之乱”的最后一位王爷东海王司马越病逝后,王衍被大家强行推举为元帅,王衍自己不想干还不行。在十万西晋最后的主力部队护卫下,王衍和朝中的其他大臣一道,打算护送司马越的灵柩回其封地东海国(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却在宁平(今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被石勒击败,全军覆没,王衍等公卿大臣被俘。
王衍被俘后,石勒和他谈话,谈到西晋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的时候,王衍一味推卸责任,还说自己并不想当官,都是被别人推举,才官居高位。为了自保,王衍竟然劝石勒即皇帝位,这样恬不知耻的说辞,甚至遭到了石勒的鄙视和痛斥。
王衍等人被关在一座屋子里,在一天夜里石勒命部下推到了屋子,把王衍给压死在乱石瓦砾之下。临死时,王衍说:“唉,我们这些人虽然比不上古时候的贤人,但是如果以前可以不崇尚虚无和浮华的生活,大家团结一心匡扶社稷,怎么会落得今天的这个下场啊!”
后人对于王衍基本没多少同情,多认为王衍等一帮官居高位却不以国家为重的人,对于西晋的最终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一天,在一处酒席间碰到了那位族亲,王衍就对他说:“前些时候麻烦您帮我办的事,怎么还没去办呢?”这位族亲听了竟然大怒,端起面前盛放食物的托盘就砸在了王衍的脸上!可想,王衍被砸了一头一脸的汤汁。而王衍却一句话都没说。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打脸的例子。王衍的做法,在当时就是非常有涵养的举动。“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就是雅量。
等到王衍把身上清洗完毕,就拉着王导的手一同乘车离开。在车上,王衍拿起镜子照了照自己,然后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眼睛啊,竟然长到牛背上去了。”
《世说新语》里的王丞相,指的就是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导。在西晋,王导官职不高,只做了琅琊王司马睿的参军。司马睿封安东将军,以王导为司马。也就是司马睿的一个高级幕僚。后辅佐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登基称帝,建立东晋,并先后辅佐三任皇帝,被晋成帝任命为丞相。这成了东晋历史上仅有的活着被授予丞相职务的二人之一(另一人是刘裕)。
王导和王衍是同族兄弟,二人的爷爷是亲兄弟,两人的辈分相同。这则故事,应该发生在王衍和王导青年时期还没有做官的时候。
王衍自己所托非人,还莫名其妙地被扔了一头一脸,只能自嘲自己没有眼光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5 09:25:26 +0800 CST  
雅量第九
【原文】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遐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周馥在家里办了个party,裴遐也来了。
裴遐、周馥,历史上都不算出名的人物。
裴遐是第七篇里的裴楷裴叔则的侄子。《晋书》里对他的记载很简单,说他善于清谈,剩下的就是这件事。可见是直接从《世说新语》里抄过去的。
周馥,字祖宣,西晋末年任平东将军,河南尹(西晋都城洛阳市市长),后升任镇东将军,驻守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手头上有点军队,就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但是周馥对于晋室忠心耿耿,对于宗室控制大权架空皇帝非常不满。当时西晋正处于“八王之乱”末期,天下大乱,都城洛阳周边并不太平。朝中由东海王司马越掌权,周馥越过司马越直接上书皇帝,请求迁都寿春,遭到司马越的忌恨。司马越命当时还是他的跟班、镇守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司马睿出兵,击败了周馥。周馥流落到项城,被新蔡王司马确扣押,在狱中忧愤而死。
周馥作为主人,设宴招待大家。裴遐正好和一位朋友下围棋,周馥的平东将军司马(将军的属官,主管后勤)负责敬酒。当敬到裴遐这里时,裴遐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棋局上,司马劝了多次酒,裴遐都没喝。这下司马火了,一把就把裴遐从座榻上拽到了地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例子。当然裴遐应该也不是故意的,这位司马有点小心眼了。可见从古至今,敬酒不喝,都是很失礼的事,让人很没有面子。
裴遐从地上爬起来,坐回到座榻上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脸上也没有难堪的表情,继续和他的朋友下棋。
这种情况的“雅量”,前面已经看过多次了。
事后,王衍问裴遐:“当时为什么你连脸色都没变呢?”裴遐回答道:“我已经在心里反抗过了。”
王衍是裴遐的老丈人,看到女婿被人欺负,肯定不高兴。他问裴遐的话,应该不是诧异于裴遐表现出来的风范,而是问他当时是怎么做的,可以压制住怒火,没有当场发作。
王衍这么问也有点意思,王衍本人对于这种事是有经验的啊,有什么可问的呢?
裴遐的回答就更有意思了。“暗当”一词做何解释?连余嘉锡先生都没搞清楚,因此在《笺疏》里直言“不详”。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应该不难理解。举个大多数读者朋友都会有亲身经历的例子。当你在单位被老板骂的狗血淋头的时候,有没有在脑海里早已把老板掀翻在地,骑上去抽了百八十个大耳刮子?有没有?有没有?
这就是“暗当”的本意吧,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只好通过意淫来完成了。“当”,通“挡”,抵抗、反抗的意思。
可见有些人表现出来的“名士风范”,很大程度上应该被划入“装逼”的行列里。真正能做到豁达大度的,少之又少。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8 07:36:54 +0800 CST  
雅量第十
【原文】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裟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刘舆任太傅东海王司马越长史,当时的名士,有很多人被他陷害。只有庾敳(音ai、第二声)对朝政漠不关心,刘舆想陷害他,却找不到空子可钻。
刘舆,字庆孙。西晋末期名臣刘琨的亲哥哥。年少时就和弟弟刘琨一起在洛阳小有名气,当时有流行语夸奖他们哥俩“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刘琨字越石)。也可能是出名太早,士人中看不起他们兄弟的人似乎也不少,于是难免和一些人结下梁子,不然无法解释刘舆得势后为何要急于报复,陷害别人。“八王之乱”中的成都王司马颖就是在争权失败后落到了刘舆的手里,被刘舆杀害。由此能看出刘舆这个人心眼有点小。
这里多说几句刘琨。
相比哥哥刘舆,刘琨可要出名得多。刘琨是西晋末期的名臣、忠臣,同时还是文学家,诗人。“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就是刘琨所作。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刘琨镇守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对抗在山西南部立国的匈奴族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支撑了十年之久。可惜刘琨空有一片爱国之心,为人却志大才疏,后被石勒击败,退出晋阳,前往幽州投靠鲜卑族段匹磾部。因种种原因,被段匹磾猜疑,被害。
大家都知道“闻鸡起舞”,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闻鸡起舞的男主角有两个人,一个是祖逖,这个谁都知道,另一个和祖逖一起起舞的,就是刘琨。
这里的太傅,指的是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是“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位掌控朝政的王爷,理论上应该是“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然而他得到的不是天下,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西晋经过“八王之乱”这一折腾,皇室威严扫地,许多能臣名士在战乱中遇害,国家的凝聚力彻底丧失,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各少数民族也趁机自立,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史称“五胡乱华”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此时的司马越虽然把控朝政,但是新皇帝晋怀帝司马炽不甘心当傀儡,和司马越矛盾越来越大。司马越只好借平定各地叛乱为名,带走了西晋最后的十万正规军,出屯项城(今河南省周口项城市)。在内忧外患之中,不久就病死了。
庾敳,字子嵩。出身于两晋时期著名的名门望族颍川(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口市地区)庾氏。庾敳本人在历史上名气不算大,官职也不高,善于清谈,当时的名士之一。后随王衍一道护送司马越灵柩回郯城,被石勒俘虏,遇害。
庾敳生性吝啬,抠门儿。这次就被刘舆踩到了这个小尾巴。
刘舆知道庾敳很小气,家里聚敛了不少财富。而当时历经战乱,国库空虚,刘舆就给司马越出主意,让司马越出面向庾敳借钱充实国库。刘舆的小九九是认为庾敳小气,肯定不愿借,再利用这个理由陷害他。
一次司马越请大家一起喝酒,司马越就在酒席间开口向庾敳借钱。当时庾敳已经喝多了,醉醺醺的,头巾都掉落到面前的案几之上。听到司马越开口向自己借钱,庾敳低下头把头巾戴戴好,缓缓地回答:“下官家里有两、三千万钱,大人您想要多少就随您的便,尽管拿!”这一下刘舆彻底服了,从此不再打庾敳的主意。
司马越也很坏,早不借晚不借,就趁庾敳喝多了来借。谁都知道醉酒的人是最容易出错的。
《晋书》中对庾敳的记载很简单,但是特意提到他善于自保。在“八王之乱”中,朝廷的控制权争夺激烈,往往是一位王爷掌权没多久,就被搞下了台,连带一批跟随的人受到牵连。庾敳在这种乱局之中,对朝政就开始不理不睬,也不发表意见,对于时局冷眼旁观。
这一次庾敳处置正确,化解了一次危局。然而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
后来有人把刘舆企图借机陷害的事告诉了庾敳,庾敳说:“这就是用小人的思想,来揣度君子之心!”
庾敳的这句话,后来就演变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庾敳为人虽然小气,但是可以说在政治上敏感度很高。乱世中聚敛财富,是为了家族可以生存。政治上不参与、不表态,是为了不授人以柄。所以一个警惕这根弦绷得很紧的人,对于任何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事,肯定早就有预案了。庾敳心里会不清楚有多少人眼睛就盯着自己的口袋呢,我估计他心里早就盘算好,如果有当权者向自己要钱,自己该怎么处理。钱重要还是脑袋重要,这个似乎不难得出结论。不然怎么会在喝醉了的情况下,还能泰然处之呢?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09 09:27:06 +0800 CST  
雅量第十一
【原文】王夷甫与裴景声志好不同。景声恶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诣王,肆言极骂,要王答己,欲以分谤。王不为动色,徐曰:“白眼儿遂作。”
王衍和裴邈志向、爱好都不相同。
王夷甫,前面介绍过了,太尉王衍。
裴邈,字景声,出身大族河东裴氏。和裴楷是族亲。裴邈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晋书里也没有记载。正史之中仅在《资治通鉴》里见到一句,“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十月,石勒率骑二万会粲(刘粲)于大阳,败监军裴邈于渑池。”
雅量第七中营救过裴楷的侍中傅祗的儿子傅畅著有一本《晋诸公赞》,其中简单提到裴邈,说他少为文士,为官后却一直领兵,但是却不是带兵打仗的料。这多少和《资治通鉴》里的记载吻合。
裴邈很讨厌当时的人们把他和王家人相比,又无法阻止这种社会舆论的蔓延,于是就故意跑到王衍的家里,对着王衍破口大骂,什么污言秽语都往外蹦!希望王衍也像自己那样骂回自己,好让大家不要再把自己和王家人放在一起比较了。
《世说新语》记载的都是一个一个的片段,没有上下文,再加上古文和现代文词义变化很大,因此光看“恶欲取之”一句,很难理解本意。如果我们联系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情况,就能搞明白裴邈好端端的跑到人家家里骂街这种无厘头的事情。
当时的社会,民众喜欢把豪门望族中的一些知名人物放在一起比较,这似乎不是个别士人领袖提出来的,而是民间的普通百姓整出来的玩意儿,并在老百姓之中流传,成为底层民众品评士大夫阶层的一种谈资。《世说新语-品藻》中就有记载,当时大家把裴家的八位名士和王家的八位名士放在一起比较,称为“八裴方八王”。裴邈就是这“八裴”之一,和他放在一起比较的,正是王衍的儿子王玄。
取,通“趣”,相同,放一起比较的意思。
前文我们也说过,王衍虽然称为名士,但是为人的政治道德水准很有问题,同时可能又是因为这“八裴方八王”是底层民众鼓捣出来的,本身就令身处士大夫阶层的裴邈感觉很不爽,所以裴邈才会跑到王衍门上去骂人,而且还骂得如此放肆,丝毫不顾及自己名士的身份。
王衍却一点都不生气,过了一会儿,才说:“这个爱翻白眼的家伙终于发作了!”
王衍的反应也是那么的可爱!前面他让人直接打脸都没有生气,如今让裴邈骂上几句,自然表面上也不会动怒。不过要说他心里不来气那也绝对是假的,不然也不会说裴邈是个“白眼儿”。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0 09:47:50 +0800 CST  
雅量第十二
【原文】王夷甫长裴成公四岁,不与相知。时共集一处,皆当时之名士。谓王曰:“裴令令望何足计!”王便卿裴。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王衍王夷甫比裴頠大四岁,两人没什么交情。
王衍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裴頠(音wei、第三声),字逸民,西晋中期名臣,忠臣。出身河东裴氏,司空裴秀之子。官至尚书仆射(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死后谥号为成,所以这里称呼他为“裴成公”。
裴頠年少时就已经名气很大,他为人气质出众,博学多才。当时的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助理)周弼夸他为“武库”。武库并非兵器库,当时泛指仓库,也有一个特指,就是国家储存历代收藏宝物的仓库,类似于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文物库房。可想裴頠的学识有渊博。
说个题外趣事,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国家武库大火,损失惨重。王莽的头盖骨、孔子穿过的鞋子、刘邦斩白蛇时用的宝剑,全部付之一炬!无论哪一样留到现在,肯定是特特级的国宝了!
裴頠的姨妈广城君郭槐是贾充的妻子,因此和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是表姐弟。虽然贵为皇亲,但当时都认为裴頠是凭能力才官居高位的。
裴頠在政治上忠于晋室,对于贾南风插手朝政非常不满,虽然贾南风是他的表姐。裴頠曾经和当时的朝廷重臣张华和贾模商议,废黜贾南风,改立晋惠帝太子司马遹的生母谢淑妃为后。但没有得到张、贾二人的支持而作罢。
贾南风因为司马遹不是她所生,就一心谋害司马遹。裴頠就劝他的姨妈、贾南风的母亲郭槐,让郭槐出面劝诫贾南风不得对司马遹不利。然而郭槐死后,贾南风终于设计陷害司马遹得手,使得司马遹被废,后遇害。裴頠据理力争,试图维护司马遹的地位,但没有成功。
相比于裴頠的尽忠职守,王衍的表现堪称下三滥。
王衍的女儿王惠风是司马遹的妻子,太子妃。司马遹一被废,王衍害怕受到牵连,立刻上书要求王惠风和司马遹离婚,这一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士人们的白眼。连王惠风都比他有气节,死活不肯和司马遹离婚,最后被王衍派人强行带回了家。离开司马遹回家的路上,王惠风一路痛哭,目睹这一情景的路人都被她的忠贞感动地流泪。
王惠风回到娘家后,王衍还逼她另嫁他人,王惠风宁死不从。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赵政权将领刘曜(也是前赵政权的建立者)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王惠风也被俘虏,刘曜把她赏赐给部将乔属为妻,王惠风拔剑抵抗,怒斥乔属道:“我是太尉的女儿,皇太子妃,怎么可能被你这个犯上作乱的胡奴所侮辱!”可怜的王惠风就这样遇害了。
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最小的儿子,论辈分是贾南风的爷爷辈。然而司马伦政治上有野心,为了得到权力,公然不顾身份,巴结讨好贾南风。裴頠对此很看不惯。司马伦向裴頠、张华等人求官,遭到反对,于是对于裴頠怀恨在心。
其实本来司马伦和裴頠应该是一伙的,两人都看不惯贾南风把控朝政。但是裴頠是希望政权能掌握在晋惠帝司马衷的手里,而司马伦则想的是自己控制朝政。
由于司马伦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真面目,不但裴頠没看出来,也成功骗过了贾南风,使得贾南风提拔司马伦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层。司马伦先是劝说贾南风害死了司马遹,然后利用宗室和大臣们对于贾南风杀害太子的不满发动政变,废黜了贾南风并杀死了她。于是大权终于落到了司马伦的手里。
司马伦上位,裴頠的末日就来临了。因为前面结下的梁子,司马伦杀贾南风后,一并诬陷裴頠是贾后一党(二人是表姐弟),结果裴頠被杀,死时年仅三十四岁。倒霉的张华也一并被司马伦杀害。
因为裴頠是冤死的,司马伦篡位失败后,裴頠被追复尚书仆射的官职,按照“卿”的礼仪改葬。也算是被朝廷恢复了名誉。
从裴頠的生平就不难看出,他在政治上是立场鲜明的。这和王衍墙头草的政治操守截然不同,故二人从本质上就不可能是一伙的。古人都有清高的特点,道不同不相为谋,裴頠肯定是从内心里就鄙视王衍这种人吧。
裴頠不但在政治上和王衍不同,学术上的分歧也是天南地北。裴頠虽然也崇尚老子,但他对《道德经》的理解和当时玄学界的主流思想不一样,对于士人大谈玄学就崇尚虚无,以至于生活腐化堕落非常不满。因此裴頠专门写了一篇《崇有论》,对于当时的士人们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批驳。
而王衍是当时玄学界的领军人物,看到裴頠“崇有”,自然要带头发难。史籍记载,王衍多次挑战裴頠的《崇有论》,但似乎谁都说不服谁。
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聚会,在座的都是当时的名士。有人对王衍说:“裴楷的名气并不高!”
裴楷官至中书令,所以称呼他为“裴令”。
这里就又要说到上一篇里的“八裴方八王”了,和王衍相比的,正是裴楷。不然就很难理解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裴令令望何足计!”言下之意裴楷哪里能和你王衍比呢!
于是王衍就称呼裴頠为“卿”。裴頠说:“我就成全了你的心意吧!”
王衍称呼裴頠的“卿”,可不是上古官职“公”、“卿”、“大夫”里的那个“卿”。而是魏晋时期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称呼。王衍在辈分上应该和裴楷是平辈,而裴楷是裴頠的族叔,所以理论上王衍称呼裴頠为“卿”也未尝不可。但是实际上王衍就比裴頠大四岁,这么称呼裴頠是对裴頠的不尊敬。考虑到二人政治上、学术上的矛盾,王衍略带羞辱地称呼裴頠,也就不奇怪了。
相比于上一篇骂上门去的裴邈,裴頠则要有涵养得多。对于王衍的无礼,裴頠非但不生气,反而回答得十分得体。同时所谓“成全”,也是对于王衍的一种嘲讽。原本王衍面对裴邈时的雅量,此时已经转移到了裴頠身上。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1 08:13:38 +0800 CST  
雅量第十三
【原文】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有经常往来于芜湖和建康的人说:“庾亮有率军沿长江东下,以武力废黜丞相王导的想法。”于是有人就对王导说:“您应悄悄地做些防备,以备不测。”
庾公,是对庾亮的尊称。庾亮,字元规,西晋初期的名臣,重臣。庾亮的姐姐嫁给了晋明帝司马绍,所以他是明帝的小舅子,同时又是晋成帝司马衍的亲舅舅。
庾亮外形俊美,是个大帅哥,同时精通老、庄,清谈也是高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庾亮为人非常自律,言行举止都合乎礼节,这一点和当时士人之中随性随意的作风有很大不同,因此大家都把庾亮比作是夏侯玄、陈群一类的人物。
看看这两个相比的人物,就能猜到庾亮后来的人生轨迹,那就是名士、重臣。事实也的确如此,庾亮自己有才能,再加上外戚这一特殊的身份,庾亮一步一步走上政权的核心领导层。王敦二次作乱失败后,王导受到牵连彻底靠边站,庾亮趁机弯道超车,取代王导成了朝政的主要控制者。明帝司马绍去世后,成帝司马炎登基时才五、六岁,庾亮受遗诏辅政,更是成了东晋政权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乐极生悲似乎是每一个成功人士都必须面对的一道坎,很多人都在看似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时候翻了船,庾亮也不例外。
手握大权的庾亮摒弃了王导为政宽和的原则,一切按规矩来,而庾亮又把规矩定得太严太死,眼里揉不得沙子。先是杀掉了企图分权的宗室南顿王司马宗,又整军备战,以防备各地方手握军权的地方实力派如荆州刺史陶侃等人。这些过于严厉的做法令原先看好他的士人集团大失所望。最终,庾亮不顾大家的劝说,强行征召镇守在厉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流民军统帅苏峻入朝为官,实际上就是先解除苏峻的军权,招入建康再找个机会修理他。结果苏峻为了自保起兵,以“清君侧、诛庾亮”为名造反。造成了长达一年之久的“苏峻之乱”。
苏峻之乱中,庾亮被苏峻击败,狼狈逃出建康,庾亮长子庾彬在战乱中遇害。庾彬我们后面很快就能提到。
庾亮在温峤的帮助下,联合陶侃、郗鉴平定了“苏峻之乱”。但由于“苏峻之乱”由他而起,庾亮多年积攒的人品一把败了个精光,自己都觉得没脸再在建康待下去了,一度打算带领全家,自我流放到海里的荒岛上度过余生,但在朝廷的极力劝阻之下才没有成行。
庾亮在给晋成帝的奏疏中写到,“臣才下位高,知进忘退,乘宠骄盈,渐不自觉......苏峻纵肆凶逆,事由臣发。社稷倾覆,宗庙虚废......臣之招也,臣之罪也!朝廷寸斩之、屠戮之(指自己),不足以谢祖宗七庙之灵;臣灰身灭族,不足以塞四海之责......自古及今,岂有不忠不孝如臣之甚!”
晋成帝当然舍不得亲舅舅跑到荒岛上去玩荒野求生,下诏安抚。庾亮只得自领豫州刺史,出镇芜湖。
王公,指的是王导。王导是“苏峻之乱”的最大受益人。庾亮外放后,王导被再次启用,重新把控朝政。但是王导为政过于懒散,尸位素餐,不以国家利益为重,就知道维护高门士族的利益,因此看不惯的人也很多。陶侃就曾有意要废黜王导,但时任徐州、兖州刺史的郗鉴坚决支持王导,陶侃只好作罢。
陶侃去世后,庾亮趁机接替陶侃继任荆州刺史,成功兼并了陶侃的军队和地盘。实力再一次达到顶峰。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看王导不顺眼已经很多年的庾亮,再一次打起了王导的主意,有意起兵废黜王导。“庾公有东下意”,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但是现在的庾亮已经不是“苏峻之乱”前的那个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庾亮了,栽过一次跟头的庾亮多少涨了点记性,他深知废黜王导必须得到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朝廷重臣,镇守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并官至太尉的郗鉴的支持。庾亮甚至专门写信给郗鉴,征求郗鉴的意见。但是遭到郗鉴的反对,庾亮只得作罢。
后庾亮积极准备北伐中原,收复被后赵政权占领的原西晋领土。但在邾城之战失利后,忧愤成疾,于第二年(公元340年)正月初一病逝。
庾亮要废黜王导并不是随口说说,空穴来风,而是有实际行动的。所以王导身边人忧心忡忡也就不奇怪了。
王导说:“我和庾亮虽然都是朝廷大臣,但是私人友谊也相当深厚。他要是想来,我就换上平民百姓的衣服,回到乌衣巷里我的府邸内,从此做个老百姓就可以了,有什么可防范的呢?”
王导还是很豁达的。所以这个故事出现在“雅量”一章里。
庾亮年轻时就是王导的属官,历经丞相参军(相当于军事参谋)、参丞相军事(相当于高级军事顾问),在王导身边工作过多年,多少也受到过王导的提携。二人的私交应该是有的。但是古时候的士人,公私分明。在国家问题上庾亮和王导的意见分歧很大,王导心里很清楚庾亮对他有意见,但也知道他和庾亮的分歧仅仅局限于公事,庾亮不会威胁他的生命,所以他心里才会那样的轻松,大不了回家种田就是!再说还有一个郗鉴是他这一边的呢,郗家和王家是亲家,家族中姻亲不断,郗鉴怎么会看到他有危险而见死不救呢?
乌衣巷,恐怕是和长干里齐名的南京古地名。能让乌衣巷享誉全国的,是唐代刘禹锡的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内,有一条连接平江府路和琵琶巷的小街巷,被命名为乌衣巷。然而历史上的乌衣巷,却并不在这里,而是在秦淮河南岸,今中华门外,长干桥东侧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一带。东吴时这里建有乌衣营,可能是皇家御林军所在。司马睿刚渡江来到建康,就住在这里。后来东晋的达官贵人也多在这里安家,乌衣巷就成了高档生活小区。从王导的话来看,他的家也在这里。
而今天南京为全中国所熟知的,恐怕只有中山陵、夫子庙和玄武湖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2 09:26:08 +0800 CST  


公元2017年6月11日,南京史上有记录以来最大降雨量。位于南京老城区的乌衣巷,下午2点左右就是这个样子。
相比武汉啦、广州啦,动不动就看海,南京的排水还是不错的么!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2 23:04:57 +0800 CST  


不好意思,上个图还歪了。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2 23:07:48 +0800 CST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2 23:11:25 +0800 CST  
雅量十四
【原文】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间事。”
丞相王导的主簿想要查账,并对丞相府从属官吏进行考评。王导对主簿说:“我想和主簿你长久地相处,不需要了解其他人日常的文案工作。”
科普一下古代丞相、三公这样的高级官员的主要属官,有长史、主簿、参军、司马。长史相当于首席秘书、大管家;主簿相当于文字秘书,负责各类公文的撰写;参军相当于军事参谋;司马则负责后勤供应。
王导的这位主簿是谁,没有留下姓名。不过看来他不但管理文案,似乎还是个总账会计,钱、粮、物资似乎都归他管。
王导前面已经多次出现,这里就详细介绍一下。
王导,字茂弘。东晋初期著名政治家,东晋政权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琅琊王氏,和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都是亲戚。王衍、王戎是他族兄,三人的爷爷是亲兄弟。王敦是他的堂兄,二人的爷爷是同一人。著名书法家,三希堂中“三希”的作者,都是他的晚辈。王羲之是他的堂侄,王羲之的爷爷和王导的父亲是亲兄弟。王献之就不用说了。王珣则是王导的亲孙子。
王导年少知名,学识渊博,气度非凡,对于事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很强。十四岁时,陈留郡高士张公就夸赞他是“将相的材料”。
成年之后,王导还没来得及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就赶上了西晋末年的大动乱。然而是金子放哪里都闪光。王导看上了宗室中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就是后来的东晋元帝司马睿。由于司马睿封的是琅琊王,封地就是王导的老家,所以二人很容易就走到了一起。王导倾心结交司马睿,给司马睿做幕僚。
在司马睿还在洛阳的时候,王导就给司马睿出主意要他赶快找机会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后司马睿任安东将军,出镇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司马睿就任命王导为安东将军司马,所有的行动,都要先和王导商量后才实施。
永嘉初年,各地叛乱风起云涌,下邳也不安全,王导就给司马睿出主意南渡长江,到建康去发展。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士人根本不鸟他。司马睿都来了一个月了,当地出名的士人居然没有一个登门拜访。王导又给司马睿出主意,让司马睿主动结交江南士人的领袖顾荣、贺循等人,利用这些人物在江南的影响力抬高司马睿的地位。同时,大力招揽北方南逃避乱的士人,于是在司马睿身边逐渐聚拢起一拨有名声、有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政治小集团。
公元316年,汉赵政权大将刘曜攻克长安,俘虏西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灭亡。第二年,在以王导为首的各地还忠于晋室的士人们极力劝进之下,司马睿在建康登基称帝,建立东晋。因此,王导对于东晋的建立,可以说是首功之臣。
然而司马睿称帝后,原本二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却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逐渐有了隔阂。东晋初立,军政大权完全把握在王导和他的堂兄王敦手上,司马睿并不甘心做傀儡,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日渐疏远起王导来。同时,王导为政只为了豪门大族的利益考虑,对于那些寒门人士,没有给予适当的关照,这也造成朝中出身寒门的官吏对他的不满。
而王导也很有眼力价,不跟司马睿争权,该放手就放手。但私下里王导也不是放任对于自己不利的政治局势任意发展,先后利用东晋朝廷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几起几落,但始终屹立不倒,堪称“常青树”、“不倒翁”。
王导先后辅佐东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后官居丞相,位极人臣。公元339年,王导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献”。
王导对于东晋,堪比西汉的萧何,蜀汉的诸葛亮。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王导的评价不算高,很大一个因素,就是王导倡导道家的“无为而治”,对于西晋时兴起的高门士族把控朝政,却又碌碌无为,成天就知道喝酒、清谈,政务全部扔给佐官们打理的不良风气,非但没有纠正,反而继续发扬光大。政治上维护晋室的同时,只维护豪门士族的利益,对于中下阶层的人士及底层的百姓,则基本不管不顾。在他执政期间,土地兼并严重,豪门大族竞相招揽部曲,藏匿人口为自己所用,以至于国家失去了大量税收来源和兵员,国库空虚、军力疲弱。所以,终东晋一朝,中央政权羸弱不堪,自始至终都遭到地方实力派压制,直到最后被刘裕篡位。应该说,王导起了个坏头。
从这一则故事,就能看出来王导为政。主簿要查账,要考核官吏,要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王导还不让。有时候增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可以缓和矛盾。但旧的矛盾可以被掩盖,新的矛盾又会冒出来。王导倡导的这种尸位素餐,无为而治,历来为后世所诟病。
但是《世说新语》却认为,王导的这种国家管理方式就是雅量,谬以千里啊。
不过王导有一样为今人所称道,那就是他的书法。王导有草书《省示贴》传世,写得还不错。
楼主 caniforget999  发布于 2017-06-14 09:08:12 +0800 CST  

楼主:caniforget999

字数:527

发表时间:2017-05-27 02:35: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04 03:44:43 +0800 CST

评论数:2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