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3000个瞬间》——写给普通读者的抗战史

为了对付无处不在的抗日武装,日军想出了非常恶毒的一招:集团部落。
集团部落,就是集甲并村,把散落在山区和平原的零星村庄,强行并在一起居住。居住地(部落)要求有上百户人家,建有炮台,挖有阴沟,布有铁丝网,不得随便出入。太阳落山,必须全部回部落。部落里驻扎有日伪军,部落与部落之间有电话线联系,一旦遭受抗联攻击,别的部落立即支援。
为了不让抗联有容身之地,日军把部落之外的村庄,全部烧光。
我采访过的多名当事人都说,日军这一招非常狠毒。抗联打的是游击战,此招等于断绝了抗联的后勤供应。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2:47 +0800 CST  
为了对付无处不在的抗日武装,日军想出了非常恶毒的一招:集团部落。
集团部落,就是集甲并村,把散落在山区和平原的零星村庄,强行并在一起居住。居住地(部落)要求有上百户人家,建有炮台,挖有阴沟,布有铁丝网,不得随便出入。太阳落山,必须全部回部落。部落里驻扎有日伪军,部落与部落之间有电话线联系,一旦遭受抗联攻击,别的部落立即支援。
为了不让抗联有容身之地,日军把部落之外的村庄,全部烧光。
我采访过的多名当事人都说,日军这一招非常狠毒。抗联打的是游击战,此招等于断绝了抗联的后勤供应。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3:09 +0800 CST  
集团部落对抗联的打击极为惨重。到1940年冬,抗联从人数最鼎盛时期的三万人,只剩下了两千人。
抗联是二战最为艰苦卓绝的军队,他们没有政府支持,没有装备援助,没有坚固后方,没有兵员,没有医院,没有弹药,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缴获。他们抗日,是依靠一腔热血和朴素的民族意识,所以,只要有了民众,就等于有了后勤,而日军实行部落集团,切断了抗联和民众的联系,将抗联彻底孤立。
除了建立集团部落外,日伪军还成立了讨伐队。讨伐队的目的,就是剿灭抗日武装。
东北天气寒冷,冬季漫长,每年下第一场雪后,讨伐队才开始进山,只要见到人影,就开始追赶。抗联无法得到供应,被冻死饿死的非常多,最典型的,就是杨靖宇。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3:31 +0800 CST  
集团部落对抗联的打击极为惨重。到1940年冬,抗联从人数最鼎盛时期的三万人,只剩下了两千人。
抗联是二战最为艰苦卓绝的军队,他们没有政府支持,没有装备援助,没有坚固后方,没有兵员,没有医院,没有弹药,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缴获。他们抗日,是依靠一腔热血和朴素的民族意识,所以,只要有了民众,就等于有了后勤,而日军实行部落集团,切断了抗联和民众的联系,将抗联彻底孤立。
除了建立集团部落外,日伪军还成立了讨伐队。讨伐队的目的,就是剿灭抗日武装。
东北天气寒冷,冬季漫长,每年下第一场雪后,讨伐队才开始进山,只要见到人影,就开始追赶。抗联无法得到供应,被冻死饿死的非常多,最典型的,就是杨靖宇。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3:49 +0800 CST  
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是那个时候让日军胆寒的名字。
赵一曼不姓赵,本姓李,四川人,地主家庭的千金小姐,但是极为刚强坚韧,即使男人也远远不及。赵一曼身材瘦小,来到东北后,当地人叫她瘦李。
东北冬季滴水成冰,异常严酷,但是南方人赵一曼却挺了过来,带着部队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军周旋、作战。
部队里武器很差,以大刀长矛为主,赵一曼的眼睛落在了日军占领的帽儿山火车站,决定搞枪。她派人拿着大刀和充气的气球接近火车站,其余人埋伏在黑暗处。火车站有伪军站岗,如果被发现,就用大刀刺破气球,模仿拉肚子放屁的声音,吸引站岗伪军的注意,而埋伏在黑暗处的战士趁机而上,解决伪军,偷袭车站,夺走枪支。
就这样,这支队伍有了第一批枪。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4:26 +0800 CST  
1935年11月一天黎明,赵一曼所在的抗联3军2团被日军包围,激战中,赵一曼负伤昏迷。醒来后,被日军抬走。
日军知道她是赵一曼,就问她为什么要从事抗日活动,她义正词严,说:“我是中国人,中国领土不容日本侵犯。”日军问起她抗联中的情况,她一概不说。
审讯赵一曼的是大野泰治,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他们用尽了各种刑罚,甚至包括插竹签、拔指甲、拧乳头……但都不能让赵一曼开口。
大野泰治感叹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女人。”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4:49 +0800 CST  
赵一曼负伤过重,日军需要活口,就讲她转到哈尔滨医院救治。
医院里,看守赵一曼的是两个中国人:韩勇义、董宪勋,在赵一曼的感染下,这两个人带着赵一曼逃离医院。可惜两天后,因为赵一曼行动不便,需要人抬着才能行走,他们在阿城县被日军追上。
日军再次对赵一曼动用了各种各样的酷刑,但是赵一曼依旧坚贞不屈。1936年八月,在赵一曼被捕大半年后,日军无计可施,终于对她下了毒手。
赵一曼,无疑是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女性。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5:08 +0800 CST  
人们都知道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芬兰狙击手踩着滑雪板,形同幽灵一般,让苏联入侵者付出了惨重代价。希特勒看到弱小的芬兰,居然阻击了强大的苏联,自信心爆棚,然后出兵进攻苏联。
其实,早在苏芬战争之前的中国东北战场,抗联中就已经出现了踩着滑雪板的神枪手。每次与日军作战,他们都以极小的代价,消灭日军,等到日军回过神来,而他们已经踩着滑雪板消失在了茫茫雪野中,日军的骑兵和摩托车、汽车,都追赶不及。据统计,这支仅有百人的滑雪队,消灭日军高达千人,而自己的伤亡以个位数计。
在东北,大家都叫这支队伍为“板子队”,隶属于抗联七军。
高山滑雪是芬兰人冬季最喜欢的运动之一,而中国东北人很少有人掌握这种运动方式,所以,当芬兰人的“板子队”四面出击,造成苏联人几个师的伤亡时,中国东北的“板子队”只能对日军零敲碎打,战果不如芬兰人辉煌。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5:29 +0800 CST  
东北的滑雪板少,但是爬犁很多。抗联也不是都很穷,也有人很富。
抗联三军三支队有一百多人,全是骑兵,活跃在大兴安岭的呼玛县。呼玛县是黄金产区,日伪众多,三支队在这里活动,倏忽而来,倏忽而去,行动自如,全赖有一个老采金人,这个人姓张,是当地的活地图,也是三支队的向导。
老采金人不会骑马,坐在一张爬犁上,跟在尖刀队后面。
三支队可能是整个抗联最富裕的一支队伍,因为他们在老采金人的指引下,经常袭击采金区。有一次,他们袭击了一个名叫川口的日本人的金矿,缴获了黄金几十两,伪币两万元,足够百十号人两年之用。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6:10 +0800 CST  
辽宁桓仁县有个于老太太,身材瘦小,一双小脚,但是翻山越岭,行走如飞。
于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被土匪头子抢上山,做了压寨夫人,她在那个时候学会了打枪。她左右开弓,枪法极准。
日本人进入东北后,于老太太跟着丈夫一起抗日,跟着丈夫在山岭中奔跑。据当地人介绍,她共生过十个孩子,死了四个,存活六个。日本人追来的时候,她一手拿枪,一手拉着一个孩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吃奶的孩子,屡次冲出了日本人的包围圈。
后来,丈夫死于战斗中,于老太太就成了这支队伍的领导者。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7-12-31 00:26:34 +0800 CST  
新年快乐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1 11:50:33 +0800 CST  
1938年10月,日军围剿抗联第五军第一师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情况危急,妇女团的八名女兵主动与日军交火,将日军吸引到了自己身边,掩护大部队转移。
八名女兵且战且走,一支走到了乌斯浑河边。前有大河,后有追兵,八名女兵宁死不降,跳入了河水中,全部壮烈牺牲。
这八名女兵的名字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八人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年龄最小的王惠民13岁。
13岁的女孩子被推上了战场,这是所有中国男人的耻辱。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1 20:04:13 +0800 CST  
日军侵略东北,无所不用其极。为了掠夺东北财产,无所不用其极。
九一八事变后两个月,土肥原贤二就派人去天津叫来满清废帝溥仪,关在营口和旅顺的旅社里,连楼梯都不能下。三个月后,溥仪才见到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两名鬼子拿出《满蒙人民宣言书》和满洲国五色旗,让溥仪签字。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 “都城”长春,后溥仪称皇帝。
两年后,有了《溥仪与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的秘密换文》,这个文件中说,为了“满洲国”的和平和利益,将“满洲国”的所有铁路、港口、航空等,全部交由日本管理。
日本人此举,在于掩所有人的耳目。不是我们想要占领东北,是“满洲国皇帝”把这些交给我们打理的。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1 20:04:45 +0800 CST  
“满洲国”成立第二天,召开“内阁会议”。
日本人驹井德三拿出一张各部长总长的任命名单,全是日本人,溥仪的同族熙洽不满意了,他说:“满洲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有自己的人事任免权,聘请几个日本人做顾问是可以的,而现在居然全部部长总长让日本人担任,成何体统?满洲国颜面何在?”
驹井德三反唇相讥:“别忘了,你们这个满洲国是日本给与的。日本国派遣他们的优秀官吏来满洲国任职,你们应该热烈欢迎,绝对不能拒绝。”
熙洽满腹冤屈,多次去日本,带上珍贵文物,拜见政府高官,可是,那些高官把珍贵文物留下了,却对熙洽的疑问不予答复。有一次,熙洽见到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本庄繁看到这个一根筋的家伙忙忙碌碌跑来跑去,就直截了当告诉他:“日本人帮你们建立满洲国,是为了帮你们治理东北,而不是让你们复辟满清过。”
至此,熙洽才死心了。自己明明是个傀儡,却把自己当成了主子,这个熙洽实在可笑!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1 20:05:02 +0800 CST  
日军扫荡残酷,抗联损失惨重,东北抗日形势极为严峻。1940年1月24日,抗联首领周保中、李兆麟等人来到苏联远东城市伯力,与苏联远东军举行会谈,达成相互合作,相互支援的协议。时,日本关东军气焰正炽,危及苏联,苏联派遣远东军,防备日军进攻。所以,苏联愿意与东北抗联结为“统一战线”。
1942年7月中旬,已经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东北抗联,11个军陆续撤入苏联境内,接受苏联红军改编,编制为苏联红军第二集团军特别教导旅88旅,旅长周保中,副旅长李兆麟,人数仅有1600人。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1 20:05:32 +0800 CST  
留在东北的还有一小部分抗联战士,在于天放等人的带领下,继续与日军作战,但是,处境更为艰苦,因为日军将山林中的民众赶到平原聚居,这支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只有孤军奋战。最艰苦的时候,这支小分队仅剩几十人。当时的歌曲《冬征》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得艰苦生活:“朔风怒号,大雪纷飞,征马踟蹰,冷气侵人也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1944年12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于天放被俘。日军用尽各种酷刑,于天放至死不屈。1945年7月12日,于天放趁日军看守喝醉逃脱,一月后,东北解放,日军被赶走。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1 20:05:48 +0800 CST  
进入2018年,没想到这么多朋友来关注,
好的,我继续贴,大家继续指正。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2 20:06:46 +0800 CST  
第二章:淞沪抗战

1932年1月5日,九一八事变的元凶、时任关东军参谋总长的板垣征四郎从中国飞到日本,向裕仁天皇和日军大本营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个报告内容为:在上海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后,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中国各方面也开始抗战准备。发动这场新的战争,就能够转移国际视线,还有可能迫使中国屈服,然后顺利成立伪满洲国。这份报告首先得到了海军的强烈支持。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2 20:11:40 +0800 CST  
1932年1月18日,上海的日本浪人和僧人,与中国工人发生冲突,起因是中国工人张贴标语,增援当时正在东北抗日的马占山军队,双方互有损伤。随后,日本浪人进一步扩大事态,焚烧工厂。千余名日侨趁机向日本政府提出出兵上海的请求。时,驻扎在上海的是第十九路军,总指挥为蒋光鼐。蒋光鼐下令:“所有驻沪守军进入阵地,对胆敢进犯之敌决不可手软,坚决痛击。”
日本浪人和僧人与中国工人的冲突,日本侨民的请求,这都是一个日本女人的阴谋,她的名字叫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是一名中国满族人,她一辈子仇恨民国,妄图光复大清,最终沦为了日本的走狗。
1月25日,日本海军做出了向上海发动战争的决定。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2 20:13:08 +0800 CST  
1月28日午夜,日军第三遣外舰队司令长官盐泽幸一秘密派出便衣队和海军陆战队两千余人,兵分五路,准备一举占领闸北。盐泽认为十九路军不敢抵抗,闸北唾手可得。所以,盐泽请来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村并领事和各方日本驻上海的头面人物观战,而且连庆贺词都提前写好。日军航空队大队长龟田请战,盐泽洋洋得意地说:不要你们,你们回去睡觉吧。
当时双方的兵力是这样的:日本海军有2000人,另外还有日本侨民4000人,这些人都是日本特务和日本退役兵,一旦战争爆发,他们拿起武器,就是作战经验的老兵。
23时30分,枪声一响,副总指挥蔡廷锴命令驻守闸北的19路军78师156旅第六团,迅速将日军包围,排枪齐发,弹飞如雨,日军伤亡惨重。
第二天,日军增兵,进攻多次,还动用了飞机和坦克,但均被19路军击退。
开战前,盐泽认为只需要四个小时,就能够占领上海。而现在,12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有摸到上海的边。盐泽丢人丢大了,只好请村井领事提出停战,而他自己也被免职,调回日本。
楼主 李幺傻  发布于 2018-01-02 20:13:27 +0800 CST  

楼主:李幺傻

字数:203703

发表时间:2017-12-30 06: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7 09:09:58 +0800 CST

评论数:25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