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不简单

@若流若飞 2015-11-26 21:27:12
袁世凯的前期,李二功不可没,是前期,可不是初期哦!中后期,更没李二什么事了,所以不认同袁是李的直系传人这一说法。又困李鸿章和吴长庆关系实在太差,那么李鸿章提拨袁主要是因为能力值太高了,好像只有袁能镇住半岛。因此个人认为李对袁谈不上特别关照,只能说还可以吧!
-----------------------------
有道理。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6 21:39:03 +0800 CST  
李鸿章现在的痛苦,还赶不上他在庚子年及辛丑年痛苦的一半。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01:55:46 +0800 CST  
@联合王 2015-11-26 21:44:01

-----------------------------
太简约了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06:42:48 +0800 CST  
@jingying001 2015-11-27 08:01:24
袁世凯这个人是真正的做事的政治家,就是晚年糊里糊涂称帝,晚节不保。论其做事的能力和手段,当代中国更需要他这样的政治家。
-----------------------------
袁世凯一生几乎只做了一件糊涂事,而这一件事就把他一生的英明毁于一旦,那就是称帝。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10:48:31 +0800 CST  
@紫雨竹晴 2015-11-27 07:44:09
走向,共,和的确还原比较中立客观,也是用心去拍摄的。可惜这么好的一部电视剧,被真理派禁了。这就是真理派的胸怀和气度!
-----------------------------
这部电视剧是相当好,前半部更精彩,后半部有点狗尾续貂。李鸿章未成之前最好,慈禧死前还不错,慈禧死后就没多少看头了。特别是载沣的形象,和历史上完全不符,倒是蓝天野老先生在《末代皇帝》里戏份极少的几个镜头更象一些。
至于女记者(忘了名字)的表演,实在看不下去,就象一锅汤里掉进了一只苍蝇。
感觉前后完全是两个编剧写的。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12:02:30 +0800 CST  
@jingying001 2015-11-27 07:44:15
@说法狮子吼 2015-11-23 23:18:14.003
《走向共和》看了一遍,感觉里面的李鸿章固然有所美化,但已经比较接近真实了。
—————————————
走向共和是拍的少有的好剧!
-----------------------------
同意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13:34:19 +0800 CST  
@书中木有颜如玉j 2015-11-27 14:40:52
每天一顶
-----------------------------
如此厚爱,何以为报?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16:14:12 +0800 CST  
@jingying001 2015-11-27 14:17:52
@说法狮子吼 2015-11-27 12:02:30.683
这部电视剧是相当好,前半部更精彩,后半部有点狗尾续貂。李鸿章未成之前最好,慈禧死前还不错,慈禧死后就没多少看头了。特别是载沣的形象,和 历史 上完全不符,倒是蓝天野老先生在《末代皇帝》里戏份极少的几个镜头更象一些。
至于女记者(忘了名字)的表演,实在看不下去,就象一锅汤里掉进了一只苍蝇。
感觉前后完全是两个编剧写的。
————————......
-----------------------------
是的,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李鸿章的演员。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17:13:29 +0800 CST  
第2章 小站练兵的始作俑者并不是袁世凯(5)

袁世凯的脑子里不停地翻转这些念头,有两个字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清晰,那就是:练兵。
大清帝国的第一代军事支柱是八旗兵,这支满族为主的骑兵队伍在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手里所向披靡。
但这支威武之师和雄壮之师在清关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后迅速腐败,以致几十年后康熙大帝平定三藩时,八旗兵竟不堪使用。以汉人为主体的绿营兵横空出世,历经八年,终于将强横的吴三桂扫平。这是大清的第二代军事支柱。
之后的大清帝国进入康、雍、乾盛世,直到道光年间,两百年间中国腹地没有大的战事。承平日久,绿营兵变得和八旗兵一样腐化。洪杨发逆在东南发难,一呼百应,朝廷几无可用之兵。如果不是曾、左、李、胡等读书人组织团练荡平贼寇,咸丰这个皇帝能否当下去还很难说呢。
于是湘勇、淮勇逐渐成了国家的军事支柱,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种幻觉,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全面发展,可不是么,至少听起来很美,有军事改革,有政治改革,清朝应该立于不败之地才对啊。
但人们都忘了,仅有军事改革和经济改革,那是不完整的,更是不本质的,离开政治改革,其余无非是样子货。
袁世凯们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他总结的经验和当时所有的有识之士包括朝廷的结论是一致的,甲午之败,败于军事。
对于练兵,袁世凯不陌生,早在朝鲜的时候,他曾经为韩王练兵,效果奇佳,以致韩王至信李鸿章,希望李中堂能够同意让袁世凯兼任朝鲜的军委主席,如果不是李鸿章觉得这个头衔过于刺眼而没有同意,袁世凯就成了朝鲜的三军统帅,有兵权在手,那甲午战前的半岛局势肯定可以控制,与倭寇的对决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
练兵,练兵!
袁世凯决定行动起来。
他召集了一帮幕僚,利用之前在朝鲜期间的练兵经验,开始编起兵书。他编的兵书,可不象中国传统的孙子十三篇或是黄石三略、吕望六韬那么云山雾罩,而是极具操作性。袁世凯有战略、有战术、有眼光、有高度,因此,他的兵书很快传开,加上他在朝鲜期间的军事行动多属成功,袁世凯的名声逐渐大起来。
这个时候,大清国的食肉者们也没闲着,甲午的惨败使他们也意识到,再不改革军事,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之前尔虞我诈的高官们,在练兵问题上达成一致:谁不改革谁下台。
于是,在甲午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改革就开始了。
1894年11月,清廷设立督办军务处,以恭亲王奕䜣为督办,庆亲王奕劻任会办,军机大臣李鸿藻、军机大臣翁同龢、兵部尚书荣禄等会同办理,负责全国军事指挥和练兵事宜。10天之后,又令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参与练兵。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19:31:13 +0800 CST  
北洋军阀,实际就是始于小站练兵,终于东北易帜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7 20:29:11 +0800 CST  
@说法狮子吼 161楼 2015-11-27 10:48:00
@jingying001 2015-11-27 08:01:24
袁世凯这个人是真正的做事的政治家,就是晚年糊里糊涂称帝,晚节不保。论其做事的能力和手段,当代中国更需要他这样的政治家。
-----------------------------
@火狐妖 2015-11-28 00:00:50
袁世凯一生几乎只做了一件糊涂事,而这一件事就把他一生的英明毁于一旦,那就是称帝。
—————————————————
楼主啊,人那,是是非非难说清。你说的这点,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关键的一步很重要,也就是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往开了说,张学良同志,关键的兵谏,抵消了多大的罪过。还被歌颂了。这事又该怎么说呢。
世间事,谈 历史 ,也就谈的 历史 观了。真相如何......
-----------------------------
说的没错的,从这里有得到人生感悟,确实不错
至于张学良,只是在本书的后半期出现,先是直奉大战,接是后来和国民军的大战,最后是和国民党的大战和改旗易帜。这部书里不会出现你说的兵谏,那已经超出了北洋军阀的范畴。
不过,关于兵谏,我个人的看法是不仅不应被歌颂,还应该被否定的。
如果说袁世凯一生就干了一件错事是称帝的话,那张学良一生只干了一件坏事就是易帜。观点也许偏激,但大抵如此。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8 07:55:10 +0800 CST  
@说法狮子吼 172楼 2015-11-27 16:14:00
@书中木有颜如玉j 2015-11-27 14:40:52
每天一顶
-----------------------------
@书中木有颜如玉j 2015-11-27 23:19:05
如此厚爱,何以为报?
—————————————————
楼主 速速以身相许
-----------------------------
:( :( :(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8 09:00:57 +0800 CST  
@jingying001 2015-11-28 14:12:51
@说法狮子吼 2015-11-28 07:55:10.5
说的没错的,从这里有得到人生感悟,确实不错
至于张学良,只是在本书的后半期出现,先是直奉大战,接是后来和国民军的大战,最后是和国民党的大战和改旗易帜。这部书里不会出现你说的兵谏,那已经超出了北洋军阀的范畴。
不过,关于兵谏,我个人的看法是不仅不应被歌颂,还应该被否定的。
如果说袁世凯一生就干了一件错事是称帝的话,那张学良一生只干了一件坏事就......
-----------------------------
不好意思,一激动打错字了,我是想说张学良一生只干了一件好事,就是易帜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8 17:22:29 +0800 CST  
@海南二桶 2015-11-28 17:53:16
恩,人物的诞生和推捧是政治的需要,立场上要团结,尽量减少一个敌人,很好。
-----------------------------
这怎么感觉象是袁世凯的风格,他就是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尽可能减少敌人……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8 18:42:29 +0800 CST  
第2章 小站练兵的始作俑者并不是袁世凯(6)

胡燏棻是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人,清末练兵第一人非他莫属,可惜,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名声远没有他的继任者袁世凯煊赫。
胡燏棻上任之后,和几位朝中大佬一起审阅了国际友人汉纳根的练兵方案。
汉纳根,前德国陆军大尉,也是前文提到的德璀琳的女婿。汉纳根也是个值得我们记住的人,这位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是德国人,为了清国人民的练兵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应聘在北洋水师任教官和李鸿章副官,后官致北洋水师副总司令(副提督)兼训练总监(总教习)。汉同志光荣地参加了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搏斗,自己所在的运兵船“高升号”被日军炮火击沉,如果不是他水性好,早就沉入丰岛海底喂了鲨鱼。在决定双方海军命运的大东沟之战中,尽管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汉纳根却因为良好的表现而被表彰。
汉纳根的练兵方案中包括以下要点:用西法、西械练兵十万,由汉纳根具体负责。
应该说,这是一份很现实的方案,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训练的话,应该能够训练出一支现代化的、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同时,这也是一份不现实的方案,因为这注定是一份不可能被通过的方案。原因只有一个:军队归谁掌握。
果然,汉纳根的方案被否决,反对最力的,一个是胡燏棻,一个是李鸿章。反对的原因也很现实,一是没钱;二是不想把兵权给一个外国人,免得尾大不掉;三是胡燏棻作为地方实力派不想看到中央集权。
关于第三点,大清帝国本是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这一君主专制手段自秦汉以降,到清朝的时候终于登峰造极。但太平天国叛乱使这一情况发生逆转,清廷自身无力镇压叛乱,只能眼睁睁看着湘、淮等地方兵勇奏成大功,而以曾、左、李、胡为代表的中兴名臣却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中央集权模式受到破坏,中央权力开始下移。甚至甲午战败六年以后,地方督抚居然敢于明目张胆与中央作对,特别是李鸿章,说出了那句该枪毙一小时却挽救了清王朝的名言: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胡燏棻为了说明汉纳根方案的不可靠,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安史之乱中唐朝借回纥兵助剿,结果回纥兵赖着不走,甚至回头反叛唐朝;二是李鸿章借助洋枪队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后来洋枪队寻衅滋事,吓得李鸿章赶紧将其遣散了事。
以上事实生动形象,说服力强,千言万语只说明了一个道理:汉纳根不行,让我来。
胡燏棻赢了,1894年的年底,在清廷和李鸿章的支持下,时任长芦盐运使的胡燏棻赴天津马厂编练新军,是为定武军。
后来,随着练兵的深入,胡燏棻发现马厂地界偏小,营房不够,于是移至小站,从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威名远震的小站练兵。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8 18:46:16 +0800 CST  
@海南二桶 2015-11-28 17:49:55
恩,我们生在当代,评古论今,也好也好。
-----------------------------
:)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8 19:40:47 +0800 CST  
感谢支持!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9 05:05:46 +0800 CST  
@青梅煮酒1970 2015-11-28 23:27:38
顶楼主。
---------------------------
感谢支持!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9 05:16:51 +0800 CST  
第3章 小站,北洋军阀的摇篮(1)

对于小站不了解的人,可能只对小站两样特产略知一二,一是小站盛产稻米,二是小站盛产北洋军阀。
后来在北中国煊赫一时的大军阀们,多是小站出身的北洋袍泽,下面一连串光彩夺目的大人物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站为什么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徐树铮、曹锟、吴佩孚、冯玉祥……
以下略去二千七百字……
小站,原名新农镇,位于天津东南70里,地处天津和大沽之间的一个铁路小站,久而久之,人们就忘了它原来的名字,直接称呼它小站了。
胡燏棻在天津马厂督练新军十个月后,将练兵的地点从马厂搬到了小站。
在胡燏棻进驻之前,小站并非是一穷二白的。这里原来由盛字军驻扎屯田,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兄弟是李鸿章的亲信,又是李的合肥同乡,奉命在此驻军二十多年。周氏兄弟在小站开河建闸,兴修水利,排涝修渠,以淡排咸,向大海要良田,竟得良田6万多倾。当地人民对周氏兄弟很是感激,建有周公祠以祀之。
周氏兄弟去世后,李鸿章以卫汝贵继之,甲午大战中卫汝贵以全军统帅之尊临阵脱逃,导致全军溃散,陆军有卫汝贵,海军有方伯谦,这一对活宝丢尽了淮军将士的脸,不久卫汝贵与方伯谦一样被处以极刑,盛字军的番号也被取消。
胡燏棻到小站后,将召募来的士兵分成十营,号为定武军。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新式陆军在天津小站诞生了!
这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队只有4750人,军队是新的,训练方法是新的,军械是新的,建军思想也是新的,还从世界陆军最强的德国聘请了军事顾问,训练方法也用德式。全是新的,只有将领是旧的,多从淮军各部中抽调,其中颇有几个后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猛人,一曰曹锟,一曰何宗莲,一曰田中玉。
胡燏棻是不折不扣的清末大员中练兵第一人,可惜这个荣誉称号他并没有保持多久。
胡是李鸿章的亲信,知洋务,明事理,晓经济,有眼界,可惜,他并不懂军事。他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目前所从事的事业对大清帝国乃至整个中国意味着什么,但更不知道的是,他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军的时候,有一双攫取的眼睛正从北京炯炯地盯着他。
这双圆溜溜且精光四射的眼睛是袁世凯的。
袁世凯一直对新编陆军有着深厚的兴趣,也很有点李鸿章“舍我其谁”的自信,目前国内的淮军将领们,经过甲午血战,老的老,死的死,杀的杀,还苟活着的,也多半暮气沉沉毫无生气了。至于以刘坤一为代表的湘军,甚至还不如淮军。
当袁世凯知道督办新军的是胡燏棻时,既有不平,又有欣慰。
不平的是,胡燏棻是一个技术官僚,毫不知兵,如何能够练得了新军?为什么派他去?
欣慰的是,胡燏棻是一个技术官僚,毫不知兵,如何能够练得了新军?迟早得换我去!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9 19:07:25 +0800 CST  
@wxch00 2015-11-29 17:00:23
那你说咋办啊,要是让你去和日本人谈判,你怎么办吧,作为皇帝派出的全权谈判大臣,所以条件不答应?继续打下去?直到皇帝被逮住或杀掉,清朝不是民国那会儿了,蒋不可能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否则他的政权就完蛋了,清政府那会儿,是替皇帝办事,不要动不动卖国贼,那些只含口号不办事的人才是最可恨的。北洋水师打败,最大的罪魁祸首,不是李,而是光绪的老师翁同和,作为主管财政的大臣,就是不给水师钱,说啥也不给,没钱怎......
-----------------------------
是这个样子的
楼主 说法狮子吼  发布于 2015-11-29 19:41:33 +0800 CST  

楼主:说法狮子吼

字数:45664

发表时间:2015-11-18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6 16:06:50 +0800 CST

评论数:83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