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

微信号15837771631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13:25:45 +0800 CST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13:29:03 +0800 CST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13:32:34 +0800 CST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13:34:19 +0800 CST  
家里还有少量东晋风云,南北朝风云,三国风云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13:36:54 +0800 CST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13:37:34 +0800 CST  
@人在边缘1989 2018-09-04 21:53:49
楼主的西晋,东晋,南北朝风云都买齐了,南北朝一二本还是前两年买的小本装,后来搜索不到了,6月份才看到呢
-----------------------------
谢谢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22:23:20 +0800 CST  
@人在边缘1989 2018-09-04 21:53:49
楼主的西晋,东晋,南北朝风云都买齐了,南北朝一二本还是前两年买的小本装,后来搜索不到了,6月份才看到呢
-----------------------------
三国,隋唐没买吧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04 22:25:18 +0800 CST  
三、枭雄之家

朱温(朱全忠、朱晃,为方便记忆,以下仍称朱温)的母亲王氏在朱温即位之前就去世了。
《北梦琐言》记载,还是在朱温刚刚当上宣武节度使时,派人前往刘崇家迎接母亲王氏。王氏见状,根本不信,吓得躲藏了起来,并对别人说:“朱三穷困潦倒,品行不端,早已当了强盗,也不知身死何处,他自己岂能换取富贵?你们肯定是弄错了,大帅不是我的儿子。”使者反复说明朱温离开家乡、投降朝廷、建立战功之状,王氏听了,触景生情,泪流满面,才信以为真。等王氏来到开封,朱温亲自出城迎接,王氏也被唐朝晋封为晋国太夫人。朱温非常高兴,设宴款待母亲,席间,气氛热烈,他对母亲自夸道:“朱五经(指其父)一辈子辛苦,学习儒学,也没个一官半职,如今他有个儿子当上了节度使,可谓无愧祖先了!”王氏见儿子这么说自己的父亲,顿时一脸不悦,过了很久,她才对朱温说道:“你能混到这一步,确实才智超群,然而你的品行未必就赶得上你父亲。朱二(指朱存)与你一起落入贼军(指黄巢义军),死在边荒之地,留下孤男幼女,艰难度日,你却没有抚恤孤幼之心。就算你才智超群,其他方面也没什么可取之处。”朱温听后,流泪谢罪,当即派人将自己的侄儿、侄女们都召到了开封。
朱温对母亲还是非常孝顺的,每天早晚要侍奉母亲进餐,在母亲面前从未稍稍变脸。朱温个性刚强暴躁,果于杀戮,王氏经常劝诫,救活了很多人。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秋,王氏在开封享福八年后,得了重病。术士们占卜认为:“回到故乡吉祥。”朱温遂将母亲送回老家午沟里,不久,王氏就在家乡去世了。
除了母亲王氏之外,朱温的原配妻子张氏对他影响也非常大。《北梦琐言》记载,张氏是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富家小姐,其父张蕤曾担任过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刺史。朱温年少时就听说过张氏非常貌美,内心倾慕,但因二人地位悬殊,根本无缘相识。等到黄巢占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之后,派遣朱温进驻同州,竟然在乱军中遇见了被掳掠的张氏。朱温旧情复燃,以娶妻之礼将张氏娶了过来。张氏贤明知礼,朱温对她非常敬重,遇到军国大事,一定先跟张氏商议后再做出决定。朱温往往盛怒杀人,张氏经常出面相救。《新五代史》记载,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在朱温之母去世十三年后,张氏也因病去世了。此处存疑: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年初,当朱温刚刚轻松占领河中,就传来了张夫人病危的消息,朱温匆匆从河中赶回大梁,由此判断,张夫人极有可能是在天复元年去世的,而《新唐书》误记为天祐元年。另外,从其他史料中反映,张夫人在世时,尚能约束住朱温,而等张夫人去世之后,朱温遂开始淫乱无道起来,而朱温强占杨崇本之妻,也恰恰在天复元年之后、天祐元年之前,似乎也说明了张夫人是在天复元年去世的。
朱温有两个哥哥:朱全昱和朱存。
朱全昱,是朱温的长兄,一直与母亲王氏在家务农。等朱温富贵之后,他也被朱温接到了大梁。由于朱温已成为唐末举足轻重的军阀,唐朝也晋封朱全昱为安南节度使(遥领)、同平章事。朱全昱就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毫无才能,言行举止还很失态,到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朱温自请免去朱全昱的职务,以太师身份退休,朱温篡唐后,加封朱全昱为广王。朱温虽然当上了皇帝,可朱全昱全然不顾朝廷规矩,经常喊朱温“三”或者“朱三”,朱温碍于情面,对他这个大哥也是无可奈何,而朱全昱也不喜欢住在大梁,经常回老家居住,二人的关系十分平淡。史书称朱全昱“无他材能,然为人颇长者”(《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一》)。据《五代史阙文》记载,朱温篡唐后,在宫中设宴款待家人。酒酣耳热之后,一家人一起赌博。朱全昱拿起骰子,用力掷下,骰子掉了一地,盯住朱温大喊道:“朱三!你一个砀山草民,趁天下饥荒跟着黄巢当强盗,天子重用你当上了四镇节度使,富贵已极了,你凭什么灭了他老李家三百年的江山社稷,称王称朕,我不忍心看见我们朱家灭门断种啊!还赌什么赌!”《玉堂闲话》记载稍有不同,称朱全昱拿着骰子不掷,盯住朱温连声喊:“朱三!”朱温脸色很是难看。朱全昱说道:“你爱它这么大的官职,将来我们朱家能平安吗?!”说完大怒,把赌具摔到地上,数日之内都是愤怒不已。
朱存与朱温一起投奔黄巢义军,在岭南作战时,朱存战死。
朱全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朱友谅、朱友能和朱友诲。朱存在家中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朱友宁、朱友伦。相对于朱全昱的三个儿子而言,朱存的两个儿子朱友宁和朱友伦都自幼聪明,在军中屡立战功,但二人却都在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死去了。朱友宁是在六月领兵进攻青州王师范的战斗中,落马被杀的,仅仅不到四个月,其弟朱友伦也于十月在长安与人打马球时,也落马而死了。
朱温本人有七个儿子,分别是:朱友裕、朱友珪、朱友璋、朱友贞、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还有三个养子朱友恭、朱友文、朱友谦,到朱温登基时,朱友恭已被朱温所杀,朱友裕也已经死去。
朱友裕擅长骑射,为人宽厚,很得士卒之心。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昭宗返回长安后,朱温任命长子朱友裕担任镇国(治所华州)节度使,该年,朱温的两个侄儿朱友宁和朱友伦相继死去,次年,即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命令朱友裕率领数万步骑对付李茂贞和杨崇本,但不久朱友裕就得病了,十月,在梨园(今陕西省淳化县)去世了。
朱友恭,原名李彦威,寿春人。从史料记载上看,他应该与朱友裕年龄不相上下,很小的时候就追随朱温,因他非常伶俐,被朱温收为养子,起初起名朱克让,后改为朱友恭。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朱温命令长子朱友裕率领十万大军讨伐武宁(治所徐州)节度使时溥,朱友裕虽然包围了彭城(即徐州),面对时溥的挑战,却坚壁不战,朱友恭偷偷给朱温写信说了朱友裕的坏话。朱温大怒,派人给都指挥使庞师古送信,命其接管军队,并追究朱友裕玩寇之罪。幸亏书信误送到朱友裕的手上,朱友裕大吃一惊,弃军逃回砀山老家,藏匿在伯父朱全昱家中。事后,经过张夫人的调解,朱温才消了怒气。朱友裕不死,朱友恭其实已经危险了。十一年之后,到了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密令氏叔琮、朱友恭等人弑杀了唐昭宗,而后杀人灭口,再将二人赐死。氏叔琮死前大喊:“你出卖我的性命,想堵上天下人的嘴巴,可是你把神灵、道理放在何处!”《北梦琐言》记载,朱友恭(已恢复李彦威之名)临刑则诅咒道:“老天如果有知,来日此人也将与我今日一样!”
朱友文,字德明,原名康勤,长相俊美,能言善辩,又好学,擅长作诗,朱温遂将其收养为子。朱温担任四镇节度使后,朱友文被其任命为度支盐铁制置使,负责后勤工作。朱温称帝后,把自己在东都的宅邸改为建昌宫,负责原有四镇的税收,由朱友文担任建昌宫使。每次朱温前往洛阳,就任命朱友文担任东京留守,给他看家。
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人,本名朱简。其祖父、父亲在许州、陈州军队中担任小校。唐末大乱中,朱简曾落草为寇,后在陕州(治所今河南省陕县)节度使王珙手下当兵。王珙后被部将李璠所杀,李璠投降朱温,朱简又杀死李璠(一说李璠未死,逃到汴州),朱温任命其为陕州留后。天复年间,唐昭宗迁都洛阳,朱简因奉迎之功被晋升为检校侍中。朱简自愿请求当朱温的养子,朱温遂将其改名为朱友谦。开平元年,朱温将其调任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后又晋升为中书令,封冀王。
朱友珪,小字遥喜,其母原本是亳州军妓。唐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中,朱温领兵进攻亳州,将其女召来侍寝,一个多月后,将要弃之而去,此女称自己怀孕了。朱温素来对张夫人很是忌惮,听了此女之言,也不敢把此女带回大梁,就在亳州就地安顿下来。十月后此女生下了朱友珪,消息传到大梁,朱温大喜,遂给此子取名遥喜,后来才带回大梁。
朱温的第四子朱友璋、第五子朱友贞、第六子朱友雍、第七子朱友徽、第八子朱友孜(一作朱友敬),其中,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后来不知所终;朱友贞是张夫人所生,就是后来的后梁末帝;朱友孜,是重瞳子,因此颇为自负,自以为应该当皇帝,后梁末帝时,朱友孜曾试图刺杀末帝,失败后被杀。
朱温登基后不久,就追尊自己的高祖、曾祖、祖父为皇帝、皇后,追尊父亲朱诚为烈祖文穆皇帝,母亲王氏为文惠皇后。加封大哥朱全昱为广王;加封儿子朱友文为博王、朱友珪为郢王、朱友璋为福王、朱友贞为均王、朱友雍为贺王、朱友徽为建王;加封朱全昱三个儿子朱友谅为衡王、朱友能为惠王、朱友诲为邵王;追封二哥朱存及其二个儿子,朱存为朗王、朱友宁为安王、朱友伦为密王;追封自己的长子朱友裕为郴王。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12 13:03:53 +0800 CST  
四、梁初局势(1)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既是必然的,又有一定的偶然的性。
当时,河北藩镇除了幽州、沧州刘仁恭、刘守文父子之外均已臣服朱温,朱温想趁战胜赵匡凝、赵匡明兄弟之余威,彻底解决河北问题,然后就可以专心对付河东的李克用,关中的李茂贞、杨崇本以及淮南(治所今江苏省扬州市)的杨渥了,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刘仁恭、刘守文父子屡屡战败,沧州指日可下之际,朱温的心腹大将、昭义节度使丁会竟然以潞州归降了李克用,令洛阳门户洞开,直接威胁到了朱温腹地的安全,朱温不得不丢下唾手可得的沧州,匆匆引兵南撤。除此之外,朱温还担心丁会之叛会引发连锁反应,危及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朱温这才决定篡唐自立,建立新朝,以稳定内部。
当朱温忙于登基之时,他原先判断的李克用会引兵南下、幽州沧州军队反守为攻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这是因为,经过数年来的交手,李克用的统治区日渐减少,实力不足,而幽州方面也很快发生了刘守光囚禁其父刘仁恭事件,驻守沧州的刘守文发兵进攻幽州,刘守文、刘守光两兄弟交兵不已,已对朱温构不成威胁。
当时全国的局势是:
一、后梁政权辖区
(一)、朱温直接拥有的:
1.东京开封府【唐宣武军镇,今河南省开封市】;
2.西都洛阳【唐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辖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开平元年五月,朱温晋封原河南尹兼河阳节度使张全义为魏王,七月赐名张宗奭】;
3.雍州【今陕西省西安市,原京兆府,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改为佑国军,开平元年四月改为大安府,佑国军节度使为王重师】;
4.兖州【唐泰宁军镇,今山东省兖州市,辖区:兖州、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留后王班】;
5.青州【唐平卢军镇,今山东省青州市,辖区:青州、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平卢节度使韩建,开平元年六月,朱温晋封韩建为守司徒、同平章事】;
6.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辖区:徐州、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节度使不详】;
7.郓州【唐天平镇,今山东省东平县,辖区:郓州、曹州(今山东省曹县)、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市)、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棣州(今山东省惠民县),节度使不详】;
8.许州【唐忠武军镇,后改为匡国军,今河南省许昌市,辖区:许州、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均州(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节度使冯行袭】;
9.滑州【唐宣义军,今河南省滑县,辖区:滑州(今河南省滑县)、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市),节度使不详】;
10.襄州【唐山南东道,今湖北省襄阳市,辖区:襄州、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唐州(今河南省泌阳县)、隋州(今湖北省随州市)等州,节度使杨师厚,开平元年,朱温加杨师厚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11.蒲州【唐河中军镇,后改护国军,今山西省永济市,辖区: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慈州(今山西省吉县),节度使朱友谦,开平元年,晋升为检校太尉】;
12.孟州【唐河阳军镇,今河南省孟州市,辖区: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孟州,节度使王师范,开平元年,朱温将其召为金吾上将军,居住在洛阳,以张宗奭兼任河阳节度使】;
13.陕州【唐保义军镇,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区:陕州、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节度使康怀贞,开平元年,朱温加封其为检校太保】;
14.同州【唐匡国军镇,今陕西省大荔县,辖区:同州、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节度使刘知俊】;
15.荆州【唐荆南军镇,原辖区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郢州(今湖北省京山县)、复州(今湖北省天门市)、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归州(今湖北省秭归县)、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到唐末朱温派军占领时,仅占领了荆州一座城池,开平元年,朱温任命权知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
(二)、依附于朱温的:
1.魏州【唐魏博军镇,辖区: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澶州(今河南省内黄县东南)、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节度使罗绍威】;
2.夏州【唐定难军镇,今陕西省靖边县,辖区:夏州、银州(今陕西省米脂县西北)、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宥州(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古城),节度使李思谏,开平元年,朱温加封李思谏为检校太尉兼侍中】;
3.镇州【唐成德军镇,辖区: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赵州(今河北省赵县)、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冀州(今河北省冀州市),节度使王镕,开平元年,朱温加封其为守太师】;
4.定州【唐义武军镇,辖区: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节度使王处直,开平元年,朱温加封其为兼侍中】;
5.幽州【唐卢龙军镇,辖区:幽州(今北京市)、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蓟州(今河北省蓟县)、妫州(今河北省怀来县)、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平州(今河北省卢龙县)、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十二州,节度使刘仁恭,刘仁恭之子刘守光与其爱妾罗氏私通,被刘仁恭发觉后赶出家门,此后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禁了父亲,自称幽州留后,向朱温称臣】;
6.沧州【唐义昌军镇,辖区: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景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交河镇)、德州(今山东省陵县),节度使刘守文,刘仁恭之子,开平元年,因其兄弟刘守光囚禁其父刘仁恭,夺占了幽州,兄弟二人相斗。刘守光自称幽州留后之后,即派遣使者表示归顺后梁,开平元年七月,朱温任命刘守光为卢龙节度使、同平章事。天雄节度使、邺王罗绍威对部下说道:“刘守光窘迫之下归顺我朝,刘守文孤立无援,我们可以不战而令其屈服。”遂给刘守文写信劝说,刘守文也担心后梁会趁虚进攻其后方,十一月也派人请降,并送来儿子刘延祐当人质。朱温大喜,拍手说道:“罗绍威的一封书信胜过十万大军!”遂接受了刘守文的投降,加封其为中书令。】
(三)、向朱温称臣的:
1.钱鏐势力: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鏐,辖区: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市)、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等地。朱温称帝后,镇海判官罗隐曾劝说吴王钱鏐举兵讨伐后梁,他对钱鏐说:“即便不能成功,尚可退守杭州、越州,自为东帝,为何要臣服于叛贼,终将蒙受千古之羞。”原来钱鏐觉得罗隐在唐朝一直不得意,对唐朝肯定心怀不满,听了罗隐此言,虽然没有采用,但对他很是敬佩。钱鏐臣服于朱温后,朱温封其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让他对付杨渥。
2.王审知势力:威武节度使王审知,辖区: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王审知被朱温封为兼侍中。
3.马殷势力:武安节度使马殷,辖区: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衡州(今湖南省衡州市)、邵州(今湖南省邵州市)、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以及新占领的静江(原桂管观察使)节度使辖地桂州(今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宜州(今广西自治区宜州市)、岩州(今广西自治区来宾市)、柳州(今广西自治区柳州市)、象州(今广西自治区象州县)等州,节度使系马殷任命的李琼。马殷被朱温封为楚王。
4.刘隐势力:清海留后刘隐,辖区: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循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封州(今广东省封开县)、春州(今广东省阳春市)等等。刘隐被朱温封为大彭王,兼侍中。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19 21:33:12 +0800 CST  
五、梁初局势(2)

说完了朱温的势力,再来说说与朱温为敌的势力。
二、与后梁为敌的势力
(一)、李克用势力
李克用辖地:
1.并州【唐河东军镇,太原府(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州(今山西省代县)、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宪州(今山西省静乐县)、石州(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岚州(今山西省岚县)、辽州(今山西省左权县),另外加上攻占邻道的蔚州(今河北省蔚县)、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应州(今山西省应县)、慈州(今山西省吉县)、隰州(今山西省临汾市),节度使李克用】;
2.朔州【唐振武军镇,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县)、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西北),节度使李克宁,李克用之弟】;
3.潞州【唐昭义军镇,原下辖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洺州(今河北省永年县)、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唐末分为东西昭义军,后朱温全取东西昭义,任命大将丁会担任节度使,唐哀帝天祐三年(公元906年),因朱温弑杀唐昭宗,丁会激于义愤,以潞州叛降于李克用,李克用以大将李嗣昭担任昭义留后,仅统领潞州一地】;
4.丰州【唐天德军(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节度使宋瑶,李克用任命】。
(二)、李茂贞势力
1.耀州【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辖区:耀州、鼎州(今陕西省富平县北六十里),唐天佑三年李茂贞设置,节度使李彦韬,李茂贞任命】;
2.鄜州【唐保大军镇,今陕西省富县,辖区:鄜州、坊州(今陕西省黄陵县)、翟州(今地不详),节度使李彦博,李茂贞任命】;
3.延州【唐保塞军镇,今陕西省延安市,辖区:延州、丹州(今陕西省宜川县),节度使胡敬璋,李茂贞任命,到开平二年,胡敬璋去世,李继徽以其部将刘万子代镇】
4.岐州【今陕西省凤翔县,辖区:岐州(陕西省凤翔县)、乾州(今陕西省乾县)等,节度使李茂贞】、陇州【唐保胜军镇,今陕西省陇县,节度使李继岌,李茂贞养子】;
5.泾州【唐彰义军镇,今甘肃省泾川县,辖区:泾州、原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渭州(今甘肃省陇西县)、武州(今甘肃省武都县),节度使李继曮,李茂贞长子】
6.秦州【唐天雄军镇,今甘肃省秦安县,辖区:秦州、阶州(今甘肃省武都县,与武州治所相同,可能此时仅存其一)、凤州(今陕西省凤县)、成州(今甘肃省成县),节度使李继崇,李茂贞侄儿】。
7.李继徽,邠州【唐静难军镇,今陕西省彬县,辖区:邠州、宁州(今甘肃省宁县)、庆州(甘肃省庆阳市)、衍州(今甘肃省宁县南六十里)】,原为李茂贞养子,后投降朱温,因朱温奸污其妻而复叛,依附于李茂贞,但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三)、杨渥势力
1.扬州【唐淮南军镇,唐朝时期辖区: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五代时期滁州、寿州、庐州、舒州、濠州、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另外设置军镇,仅管辖扬州、楚州、和州和新设置的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节度使杨渥,另外,朱温又任命钱鏐为淮南节度使(遥领)】;
2.润州【唐镇海军镇,今江苏省镇江市,唐末治所迁至杭州,降格为团练州】;
3.宣州【唐宁国军镇,今安徽省宣州市,团练使李遇,杨渥任命;另外,钱鏐也任命王景仁担任宁国节度使(遥领)】;
4.鄂州【唐武昌军镇,今湖北省武汉市,辖区:鄂州、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黄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唐末被杨行密占领,鄂岳观察使刘存,杨行密任命】;
5.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唐末为杨行密占领】;
6.洪州【唐镇南军镇,唐末为杨行密占领,五代时期辖郡不详,制置使刘威,杨渥任命】。
(四)、王建势力
1.益州【唐剑南西川军镇】;
2.梓州【唐剑南东川军镇,开平元年王建称帝,节度使为王宗裕】;
3.遂州【唐武信军,辖区:遂州(今四川省遂宁市)、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渝州(今重庆市)、昌州(今重庆市大足区)五州,节度使王宗佶】;
4.黔州【唐武泰军,唐末辖区: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施州(今湖北省恩施市)、夷州(今贵州省凤冈县)、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思州(今贵州省沿河县)、费州(今贵州省思南县)、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南州(今重庆市綦江区)、溱州(今重庆市綦江区东南)、珍州(今贵州省正安县)、锦州(今湖南省凤凰县)、奖州(今湖南省新晃县东北)、溪州(今湖南省永顺县)、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节度使晋晖】;
5.忠州【唐末王建设置镇江军,辖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等地,节度使邓宏】;
6.梁州【唐山南西道军镇,唐末王建占领,前蜀辖区: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渠州(今四川省渠县)、开州(今重庆市开县)、通州(今四川省达州市)等地,节度使王宗绾】。
(五)、雷彦恭势力
武贞节度使雷彦恭,辖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澧州(今湖南省澧县)、溆州(今湖南省怀化市)。
三、一些中立或者偏远的势力
(一)、灵州韩逊。【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威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雄州(今地不详)、警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节度使韩逊,割据政权,开平三年,朱温加封其为朔方节度使、颍川王】。
(二)、虔州卢光稠。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
(三)、容管经略使庞巨昭,《旧唐书,僭伪列传》称庞巨源,辖区四州,不详。
(四)、岭南西道节度使叶广略,治所邕州(今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包括容管(治所容州、今广西自治区北流市)、静海(原安南)节度使等广西、越南等地区。
(五)、沙州归义军张承奉,辖区:沙州(今甘肃省敦煌市)、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唐天祐二年,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立为白衣天子。
由此可知,朱温控制了今河南、河北、山东以及安徽、湖北、陕西大部及山西、江苏局部地区,在各个军阀里面实力是最强的;李克用占据山西大部、陕西、内蒙古、河北部分地区;李茂贞占据陕西、甘肃部分地区;杨渥占据江苏、安徽、江西大部和湖北、浙江、河南部分地区;王建占据四川大部、贵州、甘肃、陕西、湖北局部地区;马殷占据湖南大部、贵州、广西一部;王审知占据福建大部地区;刘隐占据广东大部、广西部分地区;钱鏐占据浙江大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雷彦恭占据湖南部分地区。
朱温从沧州前线回到大梁之后,一方面安排篡位事宜,另一方面就任命亳州刺史李思安为北路行军都统,率领大军再次向幽州扑来,刘仁恭之子刘守光领兵击败了李思安的大军,自称留后,而后囚禁了其父刘仁恭,幽州内部大乱,此后,刘守光向朱温称臣,不久,驻守沧州的刘守文领兵与刘守光交战,罗绍威一纸文书又让刘守文臣服了朱温。
朱温称帝之后,只有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淮南杨渥仍然使用唐昭宗天佑年号,而益州王建依然使用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前的天复年号,全国其他藩镇均接受了后梁的开平年号,等于是承认了朱温政权。在与朱温对立的阵营中,各人又有不同的表现。蜀王王建与弘农王杨渥向全国各地发出讨伐朱温的檄文,声称将与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合兵一处,兴复唐朝,然后各地却无人响应。王建由此看出唐朝大势已去,也打算自立为帝,向辖区军民发布文告,通报了此意,又给李克用写信,称:“你我各在一方称帝,等平定朱温之后,再寻访唐室子孙拥立为帝。”晋王李克用回信不同意,他在信中写道:“我发誓在我此生不敢失去臣节。”岐王李茂贞听说唐朝灭亡后,也想过过当皇帝的瘾,只因自己实力太弱,对外不敢明目张胆地称帝,对内则他在岐王府中设置了百官,把自己居住的府邸改称宫殿,把妻子改称为皇后,将吏们上书改称笺表,皇帝登殿有人挥鞭、举着障扇等仪式,李茂贞也照样搬来。李茂贞治军宽简,很得人心。一次,有人告发部将苻昭谋反,李茂贞就直接来到苻昭家中,把侍卫们都打发出去,在苻昭家中熟睡一晚才回。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09-23 17:25:10 +0800 CST  
六、梁初局势(3)


朱温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二十二日登基称帝,于四月二十九日就下诏削夺李克用的一切官爵。
五月一日,他又任命御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武顺节度使、赵王王镕为守太师,天雄节度使、邺王罗绍威为守太傅,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为兼侍中。王镕、罗绍威、王处直生平详见拙著《隋唐风云》,在此不赘。
薛贻矩,河东闻喜人,唐乾符年间(唐僖宗年号,公元874年-879年)进士及第,在唐官拜翰林学士,加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司勋郎中。《鉴诫录》记载了一件趣事,称:一次,朱温突然到薛贻矩的办公室,质问他说:“你为天子郎官,为何不亲自处理政事?”薛贻矩回答:“我年少时曾担任过封丘主簿,与当地僧人悟因相识。每当休息时,总到他的僧院里,悟因总能预知,提前在门前迎接。等到三年任期即将届满,一次,我又去他的僧院,悟因却未迎接,我当时就很气愤,发出世态炎凉之叹,并责问悟因。悟因却说:‘今天我确实不知道大人前来,才有失远迎。’我随即问他过去因何得知,他回答:‘每次我饭后都会小睡一会儿,就会有神人来报称薛相公来访,我都会惊醒,前去迎接,今天神人没来,所以不知。’我就请僧人打坐,请神人告诫,不一会儿,果然神人说:‘薛相公办错一件公务,收取钱财五串,因此以后当不了宰相了。如果及时改正,退还钱财,还能挽救,不然就没办法了。’从此以后,我对待公务都会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大凡公务,岂敢造次而行?”朱温听了,很是高兴,赏赐给他一百两黄金,不久就晋封其为吏部尚书。
三日,朱温又加封河南尹兼河阳节度使张全义为魏王;加封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鏐为吴越王;加封清海节度使刘隐为大彭王、兼侍中;加封威武节度使王审知为兼侍中。七日,朱温以权知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荆南节度使。张全义、钱鏐、刘隐、王审知生平详见拙著《隋唐风云》,在此不赘。
九日,朱温封皇兄朱全昱为广王,养子朱友文为博王,儿子朱友珪为郢王,朱友璋为福王,朱友贞为均王,朱友雍为贺王,朱友徽为建王。十五日,朱温下诏以自己的府邸为建昌宫,把主管后勤供应事务的建昌院事改称为建昌宫使。十六日,朱温又下诏命令保大(治所今陕西省富县)节度使康怀贞率领八万大军,会同魏博军队一起进攻被李克用占领的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康怀贞,兖州人,唐末担任兖州节度使朱瑾的部将。朱温平定郓州朱瑄、兖州朱瑾后,康怀贞投降了后梁。此后,追随后梁大将氏叔琮讨伐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康怀贞率领本军一举攻克了邓州,又北征幽州,屡立战功。唐昭宗天复元年,朱温领兵入关,进攻李茂贞。李茂贞派遣大将符道昭进驻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朱温以康怀贞为先锋,命令各军发起猛攻。符道昭,淮西人,原是秦宗权的部将,后投奔李茂贞,被李茂贞收为养子,改名为李继远(一说李继昭)。符道昭作战勇敢,战时,总是最先杀进敌阵。
康怀贞身先士卒,大破符道昭之军,次年,康怀贞又以数千骑兵大破符道昭上万军队,不久,李茂贞之军趁夜猛攻康怀贞军营,康怀贞以两千余众独挡敌人数万大军,经过苦战终于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康怀贞身上也负伤十余处。同年,杨行密派兵进攻宿州,朱温又命令康怀贞南下救援,淮南军撤去,朱温遂任命康怀贞为宿州刺史。此后,康怀贞又配合刘知俊取得了美原大捷,乘胜攻克了鄜州,因战功被朱温任命为陕州节度使。此行,朱温对康怀贞说道:“你位居上将,勇冠三军,向来所向无敌,至于高官厚禄,朕也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忠臣报答君恩,有死无二,这正如韩信所言:‘汉王给我配车,给我衣服,给我食物,用了君王的俸禄,就要以死给君王分忧。’我经常想到韩信这话,真可谓是忠烈大丈夫之言啊!像丁会那样,受我恩惠,不可谓不厚,就算是木偶、土石,也会感恩戴德,反而一旦反咬我一口,皇天在上,岂能容下此人!忠良是不会干出这种事的,我如今把全国的军队就交付给你,你应当尽心尽力。况且,晋军刚刚占领潞州,人心不齐,你率领十万大军,一定会很快就能取胜。我将安排盛宴,等你凯旋。”康怀贞听后,诚惶诚恐而退。
十八日,朱温下诏废除了唐朝设置、一直由宦官担任主官的枢密院,原枢密院的事务交由崇政院处理,任命敬翔担任崇政院使。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自称李唐宗室。他年少好学,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其同乡王发担任汴州观察支使,敬翔就客居大梁,投靠了王发。敬翔在大梁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王发也没有引荐他,为生计所迫,敬翔就开始替别人代写书信、文书,很快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军中。朱温不识字,而敬翔写的都是民间的大白话,很合朱温的口味。朱温就让王发把敬翔带来相见,敬翔到后,朱温问他:“听说你熟读《春秋》,《春秋》都写些什么?”敬翔回答:“都是诸侯征战之事。”朱温又问:“上面的兵法现在能用吗?”敬翔回答:“军事行动需要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春秋》所记都是古代的作战方法,现在用不上。”朱温大喜,就让他当了馆驿巡官。敬翔为人沉默寡言,胸怀大略,对朱温非常忠心,事必躬亲,昼夜操劳,自称只能在马上休息一会儿,此后,逐渐成为朱温最重要的谋士。朱温击败武宁军节度使时溥后,强占了时溥的爱妾刘氏,因畏惧张夫人,又把刘氏转给了敬翔,但朱温一直与刘氏私通。等敬翔尊贵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刘氏原是黄巢大将尚让之妻,反而耻笑敬翔道:“你以为我曾经失身于强盗就看不起我吗?尚让是黄家的宰相,时溥是唐朝的忠臣,算算你的门第,与我结婚还算高就我了,现在我们就离婚!”敬翔害怕朱温因此降罪于己,赶忙向刘氏道歉。刘氏奢侈无度,交结权贵,自己有专门的典谒官,她在朱温面前说话管用的程度不下于敬翔。
唐礼部尚书苏循,是咸通进士,到唐昭宗时,被晋升为礼部尚书。此人擅长巴结逢迎,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毫无节操可言。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后,朝中群臣都心怀愤懑,很多旧臣子弟都拒绝入仕,只有苏循通过出卖唐室来换取富贵。当朱温暗示朝臣们给自己九锡之礼时,有人提出异议,唯独苏循扬言道:“梁王功业甚大,帝王承继的次序归于梁王,朝廷应当速速禅让。”等开平元年朱温登基时,苏循担任册礼副使。有其父必有其子。苏循的儿子、起居郎苏楷,素来没有才能名望,唐乾宁中进士及第,唐昭宗亲自主持复试,将其落第,并下诏永远不让其人再入考场。等到唐昭宗被弑后,原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数月后,苏楷与同事们一起上书认为:“谥号的好坏,臣子不得有私心,先帝(指昭宗)的谥号多溢美之词,请求再议。”遂由太常再行讨论,太常卿张廷范上奏改谥号为恭灵庄愍孝皇帝,庙号襄宗。父子二人有了这些功劳,都想得到朱温的破格提拔,在新朝中换取一个高位,苏循则一直想当上后梁的宰相。敬翔对二人的行径十分厌恶,对朱温说道:“建立新朝,应该挑选品行端正之士,以移风易俗,像苏循等人均无士人品行,实在是唐朝的恶鸟,当今的妖狐,他们以卖国来换取个人私利,不可立于维新之朝。”朱温洞悉人心,也瞧不起这些人,五月二十二日,朱温下诏勒令苏循以及刑部尚书张祎等十五人退休,并将苏楷免职,放归家乡。苏循父子遂离开大梁,来到河中,依附于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过活。
康怀贞率军来到潞州城下,晋王李克用任命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副使李嗣弼闭城固守。李嗣昭,字益光,李克用弟弟、代州刺史李克柔的养子,小字进通,一说本姓韩。李嗣昭身材虽然不高,但非常精干,有胆有识,卓尔不群。年少时曾嗜酒好乐,一次,李克用稍稍予以告诫,李嗣昭遂终生不再饮酒。此后,李嗣昭一直担任晋军主将,与朱温军队多次交锋,取得了很多胜利。李嗣弼,其父李克修是李克用的堂弟。
康怀贞领兵不分昼夜,对潞州城发起猛烈的进攻,但经过半月的进攻,却一直未能攻下,只好构筑堡垒、开挖“蚰蜒战壕”(像蚰蜒一样弯曲、交错的战壕),将潞州与外界分割开来。听说潞州危急,晋王李克用任命蕃汉都指挥使周德威为行营都指挥使,率领马军都指挥使李嗣本、马步都虞候李存璋、先锋指挥使史建瑭、铁林都指挥使安元信、横冲指挥使李嗣源、骑兵将领安金全领兵救援。周德威,字镇远,小名阳五,朔州马邑人。他非常骁勇,擅长骑射,智勇双全,胆量气度均过于常人。起初担任李克用帐下骑兵都督,此后因战功被晋升为内衙军副。唐末,朱温大将氏叔琮领兵进攻太原,其部下猛将陈章曾放出大话要活捉周德威,临阵,周德威身穿便装,趁陈章不备,将其生擒,由此名声大振。此后,周德威又多次击败朱温军队,因功被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史称,他“性忠孝,感武皇奖遇,尝思临难忘身……身长面黑,笑不改容,凡对敌列阵,凛廪然有肃杀之风。中兴之朝,号为名将。”李嗣本,雁门人,原本姓张,李嗣本从小是追随李克用,逐渐立下战功,被提拔为军中校尉,此后因功被晋升为义儿军使,遂赐名李嗣本,后因战功历任威远、宁塞等军使、马军都将;史建瑭,字国宝,其父史敬思,是李克用军中的一员猛将,经常冲杀在前,史称“勇冠诸军”,曾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苦战从大梁救出李克用,而自己则被汴军所杀。史建瑭因父亲的门荫而在晋军军中任职,曾与李嗣昭一起进攻汾州,他率先登上城墙,生擒叛将李瑭,被晋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安元信,字子言,代北人。自幼追随李克用,唐末,吐谷浑酋长赫连铎领兵骚扰云州,李克用命令安元信领兵抵御,结果兵败。安元信担心李克用惩处,遂投奔定州王处存,被王处存提拔为突骑都将。后来,王处存去世,其子王郜继位,汴军进攻河朔三镇时,王郜自知不敌,逃奔太原,安元信也随之逃回。李克用对其既往不咎,任命其为铁林军使。李嗣源,原名邈佶烈,其父李霓,是李克用之父李国昌手下爱将,李霓死后,李嗣源又当了李国昌的亲兵,不久被李克用收为养子。等李克用当上河东节度使后,李嗣源统领侍卫骑兵。李嗣源为人谦和,沉默寡言,众将聚会时,总是自夸战功,唯独李嗣源沉默不语,最后说:“你们是在用嘴巴打敌人,我是用手来打敌人的。”此后,李克用因李嗣源的战功,授予其属下五百骑兵为“横冲都”,作为自己帐下亲兵,李嗣源也因此被人称为“李横冲”。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李嗣昭领兵东出太行,朱温派遣部将葛从周迎敌,晋军失利。葛从周也是当时名将,《玉堂闲话》记载,当时河北有句谚语称:“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清异录》也称:葛从周在阵前,东南西北,像神人一般出没,晋军称他为“分身将”。这时,李嗣源率领本部骑兵赶到,高喊:“我只杀葛从周一人,其余部众不要妄动!”遂突入梁军军中,所向无敌,梁军这才退去。此战,李嗣源身中四箭,血流遍体,回到晋阳后,李克用感叹道:“我儿乃神人也,没有我儿,差一点让葛从周取笑了!”这一战也让李嗣源名闻天下。天复年间,朱温发兵围困太原,李克用与众将商议弃城逃往云中,李嗣源苦苦相劝,才坚定了李克用固守太原的决心。安金全,代北人,出身边将世家,一直担任李克用的骑兵将领,屡立战功,因其经常截获梁军的侦察骑兵,梁军的侦察骑兵一提起安金全就非常害怕,把他比作鬼将,称其为“安五道”。
晋王援军来到潞州附近后,在高河(今山西省屯留县东南)构筑营垒,分兵进攻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朱温派遣左神勇军使范居实领兵救援。范居实,绛州翼城人。起初在朱温军中担任队将,曾屡立战功,历任左厢都虞候、郑州马军指挥使、河中马军都指挥使、左神勇军使等职。
八月,康怀贞派遣侍卫骑兵将领秦武领兵进攻晋军高河大营,结果被晋军击败。八月十二日,朱温将康怀贞降级为行营都虞侯,任命亳州刺史李思安接替康怀贞担任潞州行营都统。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起初,在汴将杨彦洪手下担任骑兵,朱温当上宣武节度使后,在一次阅兵时发现了他,将其改名为李思安,字贞臣,予以重用。李思安擅用长枪,所向无敌,经常于万众之中取敌人之首,如入无人之境。因功被朱温提拔为诸军都指挥使、亳州刺史。史称,李思安“为性勇悍,每统戎临敌,不大胜,必大败。”
李思安率领河北藩镇的军队西进,来到潞州城下,又在康怀贞构筑的工事上再修双层围墙,既防备城内守军突围,又抵御外面晋王的援军,号称“夹寨”。梁军虽然把潞州围得水泄不通,但自身的军粮很快就成了问题。朱温调集山东(崤山以东)的百姓给梁军运粮,但周德威每天都要派遣骑兵截杀这些运粮队,李思安又从东南的山口构筑了一条甬道,一直通到夹寨里面。周德威与晋王援军不分昼夜前去进攻,推倒围墙,填埋壕沟,一昼夜之间往往会进攻数十次,弄得梁军疲于奔命。周德威还派人严密监视着梁军夹寨,一旦发现夹寨之内的梁军出外砍柴,总是被晋军截杀,于是,梁军也紧闭营垒,不敢出战了。
十一月十一日,后梁夹马指挥使尹皓领兵进攻晋军的江猪岭(今山西省长子县西)营寨,将其攻克。尹皓生平不详。同月,见潞州之围迟迟未解,晋王李克用命令李存璋率军西进,进攻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以牵制潞州的梁军。十二月十九日,朱温下诏命令护国(即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市)、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两个军镇出兵救援。二十四日,晋军又分兵东进骚扰洺州(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
就在双方战事进入僵持之际,到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一月,晋王李克用头上出了毒疮,生命危在旦夕,周德威等人奉命撤离高河,退守乱柳(今山西省沁县东南)。晋王李克用命令弟弟、内外蕃汉都知兵马使、振武节度使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掌书记卢质拥立其子、晋州刺史李存勖继位,他对众人说道:“此子志向远大,一定能完成我未竟的事业,你们要好好辅佐、教导他!”李存璋,字德璜,云中人。李克用初起时,李存璋就与康君立、薛志勤等人追随李克用,因战功历任万胜、雄威等军使、义儿军使、教练使等职。吴珙,生平不详。卢质,字子徵,祖父卢衍,唐刑部侍郎,父亲卢望,唐尚书司勋郎中。卢质从小聪慧,擅长作文,后在李克用手下担任掌书记。
一月十九日,李克用对李存勖说道:“嗣昭困于重围,我再也见不到他了啊。等把我埋葬之后,你与周德威等人一定要竭尽全力,速速把他救出来!”又对李克宁等人说道:“我把亚子托付给你们了!”说完就去世了,终年五十三岁。李克用比朱温年轻三岁,时年朱温五十六岁,四年后,朱温被弑,终年六十岁。
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据《北梦琐言》记载,这个小名还源于唐昭宗。还是在十三年的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时,李克用领兵讨伐王行瑜,时年十一岁(虚岁)的李存勖也在军中,李克用命其进京告捷。唐昭宗一见之下,大惊失色,说道:“此子长相非同寻常!”遂拍着李存勖的脊背说道:“孩子将来长大之后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到时候不要忘了对我家尽忠尽孝。”又有人称,当时昭宗还说:“这孩子可谓是亚其父亲了。”因此,当时的人们就称呼李存勖为亚子。李存勖时年二十四岁。李克用除了诸多养子之外,还有八个亲生儿子,李存勖是长子,次子李存美、三子李存霸、四子李存礼、五子李存渥、六子李存乂、七子李存确、八子李存纪。其中,李存勖、李存霸、李存渥、李存纪是同父同母兄弟,均为曹夫人所生,其他四子生母不详。
《五代史阙文》记载,民间传说称,李克用在临死前拿出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说道:“你要先讨伐刘仁恭,不打下幽州,就不会对付河南(指后梁);一支箭是要讨伐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把臂为盟,结为兄弟,发誓要恢复唐朝社稷,现在却背叛盟誓,投靠奸贼,你一定要讨伐他;最后一支箭就是要灭掉朱温。”李存勖将这三支箭藏在宗庙之内。司马光认为,根据《旧唐书,契丹传》记载,潞州被围时,李克用还请契丹人出兵,耶律阿保机也答应出兵相救,只因后来潞州之围解除而没有发兵。《广文》记载,李存勖继位后,刘守文进攻刘守光,刘守光还屡屡请求李存勖出兵相救,李存勖还派五千人马相救。因此,他认为李存勖当时并没有与契丹、幽州为敌,认为是后人在李存勖取得成功之后,为了夸耀李存勖而杜撰的。
说到这三支箭,我们就说说契丹。
先秦时期,漠北生活着匈奴和东胡,此后,东胡被匈奴击败,退往大兴安岭山脉的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了乌桓和鲜卑,其中,乌桓人居住在大兴安岭南段,鲜卑居住大兴安岭中段和北段。三国时,曹操击败乌桓蹋顿,乌桓灭亡,居住于大兴安岭中段的鲜卑人开始南下到饶乐水(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拉沐沦河,《读史方舆纪要》称潢水,古时亦称滥真水、托纥臣水、吐护真水),占据了乌桓故地,形成东部鲜卑。居住于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人逐渐西迁到蒙古高原西北部,形成北部鲜卑。南北朝时期,东部鲜卑形成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部,慕容部击败段部和宇文部;北部鲜卑形成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宇文部被击败后,残余部众逃至松漠之间,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形成了以库莫奚部(即后来的奚人)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契丹就属于其中的一员。北魏建立之后,才号称契丹,此后,契丹联合慕容部击败了库莫奚部,并从库莫奚部中分离出来,游牧于潢水和土河流域。他们与库莫奚(后来称为奚人)、室韦同源,库莫奚在契丹西部,今河北、山西北部,室韦在契丹的北部,今内蒙古与黑龙江结合部。按:《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称:“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后周书》称,契丹出自炎帝。
契丹先祖奇首可汗生了八个儿子,形成了契丹古八部: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吐六于部、黎部。长期以来,契丹都是一个相对弱小的部落,依附于强盛时期的中原王朝或者成为北方强大游牧民族的附庸,在北齐和隋朝时期也都曾受到过中原王朝致命的打击。在南北朝后期,契丹人受到突厥人的打击,古八部瓦解,到隋朝时,形成十部,名称逸失。到唐朝,契丹部众又形成了以大贺氏为核心的新八部:达稽、纥便、独活、芬问、突便、芮奚、坠斤、伏部。新八部建立以来,与中原王朝保持了密切联系,唐太宗采取了设置羁縻州的形式将契丹纳入大唐的版图,赐契丹首领窟哥为李姓,在契丹设置松漠都督府,册封窟哥为松漠都督府都督,并在契丹八部之上建立八州,将原八部酋长任命为州刺史,隶属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都督府管辖,此后,契丹历任首领都以得到大唐皇帝的册封为合法首领,唐太宗所赐旗鼓也成为契丹首领权力的象征。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0-01 14:36:50 +0800 CST  
七、梁初局势(4)


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都督府是唐朝管辖契丹和奚人的中心。
武曌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营州地区遭灾,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起兵反叛。唐廷采取联络突厥、分化靺鞨和奚人、出兵打击等多种策略,终于平定了叛乱。战后,靺鞨人离开营州地区北返长白山,建立了渤海国;契丹残部逃回松漠地区后,发生内讧,大贺氏部落联盟解体。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李失活率领契丹余众重新归顺唐朝(《辽史》称开元二年归顺),唐朝重新设置松漠都督府,以李失活为都督。六年(公元718年),李失活去世,其弟李娑固接任,八年(公元720年),契丹实力派人物、牙官可突干举兵杀害李娑固,另立李娑固堂弟李郁于(又记作李郁干)。十二年(公元724年),李郁于去世,其弟李吐干(又记作李咄于)继位。十三年(公元725年),李吐干又与可突干发生冲突,逃到唐朝,可突干另立李失活堂兄李尽忠之弟李邵固为契丹王(《辽史》称李邵固系李吐干之弟)。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邵固又被可突干所杀,可突干另立屈烈为契丹王,率领契丹人叛唐,投靠了突厥。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大破契丹,斩杀了屈烈和可突干。契丹中另外一位与可突干共掌兵权的牙官李过折率领契丹余众投降,被唐朝立为契丹王。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过折被可突干的余党涅礼(不同史书又记作泥礼、涅里、雅里)所杀。
这个涅礼,就是耶律阿保机的七世祖。
涅礼杀害李过折后,上书唐玄宗称李过折残暴才杀了他,唐玄宗赦免了他的罪过,又任命其为松漠都督,但下诏斥责了他一番,大意是,李过折是你的王,有些罪过,你动辄加害,当你的王是不是太难了?只恐如今你当了王,后人也会效仿你的做法,你还是好自为之吧!也许是唐玄宗的一番话起了作用,也许是目睹了可突干以在幕后操纵大权的先例,涅礼虽被唐朝封为松漠都督,但其并没有当契丹王,而是拥立遥辇氏的迪辇俎里契丹主,称阻午可汗,组成了以遥辇氏为王的第三个部落联盟。中唐之后,唐朝藩镇割据,各地军阀不再对外生出事端,契丹也很少入侵,也经常派人朝见唐朝皇帝,但因唐朝痛恨他们依附回鹘人,就不再加封他们官爵了。到武宗时,回鹘败亡,契丹人开始内附,武宗才命令封其王屈戍为云麾将军、守右武卫将军。晚唐时,契丹逐渐强盛,因唐廷内乱,无暇兼顾,契丹人开始劫掠奚人、室韦,兼并小的部落,并时时入侵幽州。契丹人传统的游牧范围“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即东到辽河,西达老哈河上游,与奚人相邻,南抵唐营州以北,北到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与室韦为邻。
在涅礼之前,契丹已有遥辇氏八部,分别为: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纳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加上遥辇部以及涅礼统领的迭剌部共计十部。涅礼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重组了契丹八部,涅礼把自己家族的世里氏整合在一起,而把原来的的皇族大贺氏和如今的皇族遥辇氏这两个家族各一分为三,将三耶律(大贺氏、遥辇氏、世里氏)分为七部皇族,两审密(乙室已氏、拨里氏,与前者世代通婚,后改称萧氏)分为五部国舅部,加上前面的八部,一共是二十部。二十部的名号可知的分别是:迭剌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突吕不部、涅剌部、突举部,史书缺载另外两部名字;另有右大部、左大部等十部。这样一来,涅礼直接统领的迭剌部在二十部中实力非常强,确保了对其他各部的绝对优势。涅礼还成立了最高行政机构大迭烈府,又设置最高军事首长夷离堇(统兵大官,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为大王),八部酋长也称夷离堇;建立北、南宰相府分别管理契丹八部。涅礼担任第一任大迭烈府夷离堇,同时又是迭剌部的夷离堇,他的这种安排实际上以南北宰相分割了契丹王的行政权力,以各部酋长为各部的夷离堇,受制于大迭烈府夷离堇,则强化了自己的兵权。遥辇氏世袭契丹王,迭剌部的耶律氏(又记作世里氏)则世袭大迭烈府夷离堇。
从耶律涅礼到耶律阿保机的世系如下:耶律涅礼生耶律毗牒,耶律毗牒生耶律颏领,耶律颏领生耶律耨里思(后追尊为辽肃祖),耶律耨里思生耶律萨剌德(辽懿祖),耶律萨剌德生耶律匀德实(辽玄祖),耶律匀德实生耶律撒剌的(辽德祖),耶律撒剌的就是耶律阿保机的父亲。需要说明的是:这是耶律阿保机之前的世系,代表但不意味着只有这几个人担任过大迭烈府夷离堇,因为,根据契丹传统,每三年要在迭剌部内部中进行一次推选,比如,《辽史,皇子表》就记载,耶律耨里思有四个儿子,长子耶律洽昚(字牙新)、次子耶律萨剌德、三子耶律葛剌、四子耶律洽礼。耶律洽昚就曾经担任过迭剌部的夷离堇;耶律萨剌德也生了四个儿子,长子耶律叔剌、次子耶律帖剌、三子耶律匀德实、四子耶律褭古直(早死),耶律匀德实的二哥耶律帖剌,曾经九次担任迭剌部夷离堇;耶律匀德实也生了四个儿子,长子耶律麻鲁(早死)、次子耶律岩木(字敌辇)、三子耶律释鲁、耶律阿保机的父亲耶律撒剌的是第四子,而其二伯父耶律岩木就曾经三次担任迭剌部夷离堇。
虽然迭烈部拥有世袭契丹军权的特权,迭烈部夷离堇同时又是大迭烈府夷离堇,排除了另外七部的争夺,但其内部对夷离堇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残酷,这种争夺往往发生在耶律家族兄弟、堂兄弟、叔侄之间,斗争非常血腥,而且,在很多时候,亲兄弟之间反而更容易反目成仇,呈现出各自联络从兄弟相互倾轧的现象。耶律阿保机的祖父耶律匀德实担任迭剌部夷离堇期间,被同族的耶律狼德杀害,耶律狼德夺取迭剌部夷离堇,后耶律狼德“暴横益肆”,耶律帖剌之子耶律蒲古只设计又诛杀了耶律狼德,为其父夺回迭剌部夷离堇之职。此后,耶律匀德实剩下的三个儿子也参与了迭剌部夷离堇的角逐,耶律阿保机的二伯父耶律岩木曾三次担任迭剌部夷离堇,耶律阿保机的三伯父耶律释鲁因战功而被封为于越(尊贵之官,只有建立了大功勋之人方得授予),位在各部夷离堇和两府宰相之上,他的父亲耶律撒剌的也曾担任过迭剌部夷离堇。
耶律释鲁当上了位高权重的于越,接下来就该选举迭剌部的夷离堇了,最终,定下由曾九次担任夷离堇的、耶律释鲁的二伯父耶律帖剌之子耶律罨古只担任。根据契丹惯例,新的夷离堇在被任命之前要举行再生礼,举行过再生礼之后,再举行柴册礼,算是登基了。《辽史》记载,阻午可汗创制了再生礼和柴册礼,具体情况如下:“择吉日。前期,置柴册殿及坛。坛之制,厚积薪,以木为三级坛,置其上。席百尺毡,龙文方茵。又置再生母后搜索之室。皇帝入再生室,行再生仪毕,八部之叟前导后扈,左右扶翼皇帝册殿之东北隅。拜日毕,乘马,选外戚之老者御。皇帝疾驰,仆,御者、从者以毡覆之。皇帝诣高阜地,大臣、诸部帅列仪仗,遥望以拜……拜先帝御容,宴飨群臣……”夷离堇的选举也大体如此。
在耶律罨古只到大帐之内换衣服时,他的同父异母弟弟耶律辖底突然取出红袍、貂蝉冠,骑上白马出来,其同党齐声大喊:“夷离堇出来了!”众人纷纷跪拜,遂举行了柴册礼,当上了夷离堇,与耶律释鲁共掌军政大权。此事很难说于越耶律释鲁没有参与其中,因此,本该当上夷离堇的耶律罨古只对堂兄弟耶律释鲁、弟弟耶律辖底是怀恨在心。
耶律释鲁对耶律阿保机这个侄儿十分看重,这也许与耶律释鲁母亲、耶律阿保机祖母的影响有关。据《辽史,本纪第一》、《后妃传》、《耶律葛鲁传》记载,耶律阿保机生下来体格强壮,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那么大,生下三月之后,就会走路,还能牙牙学语。大约就在他出生前后,其祖父、夷离堇耶律匀德实被耶律狼德所杀,其祖母萧月里朵带着儿孙们投奔在北边统领“拽剌军”(勇士之意)的突吕不部耶律台押,才得以侥幸免祸。萧月里朵一家为何不到其二哥耶律帖剌处藏身,也很耐人寻味。在此期间,萧月里朵唯恐孙子耶律阿保机被人暗害,经常把他的脸涂成黑色,藏匿起来,不让外人见到。耶律释鲁目睹了母亲的一系列做法,应该留下深刻的印象。等耶律阿保机长大之后,“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还十分敬仰汉高祖刘邦,认为耶律氏与刘氏同源,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亿。耶律释鲁对他更是另眼相看,经常就军国大事征询他的意见。耶律帖剌重孙、耶律匣马葛之孙耶律曷鲁(《辽史》记载,耶律匣马葛是耶律帖剌、耶律匀德实的兄弟,称但各处相互矛盾,据学者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考证,认为《辽史》在涉及这一问题上记载错误)从小就跟着从叔耶律阿保机玩,耶律释鲁曾对人说道:“将来能振兴我们家族的,一定是这两个孩子。”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1-03 23:24:49 +0800 CST  
@deanchance 2018-11-04 14:31:56
趁双十一活动把隋唐和三国全买了。不知迅发哥五代出版计划如何了?
-----------------------------
明年上半年出版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1-04 17:27:37 +0800 CST  
八、梁初局势(5)


从史料记载中透出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看出,耶律帖剌有这几个儿子:耶律蒲古只、耶律罨古只、耶律辖底、耶律匣马葛。
在耶律阿保机祖父耶律匀德实被杀事件上,其兄耶律帖剌采取借刀杀人,先利用耶律狼德杀死亲弟弟,而后令其子耶律蒲古只再杀死耶律狼德,这不是没有可能。祖父辈的积怨又延续到父辈,而在父辈中,各房的亲兄弟之间又因权力争夺而与另外一房的堂兄弟们结成不同的阵营,这也是可以想见的。在耶律帖剌的几个儿子中,耶律蒲古只、耶律罨古只是一党,耶律辖底、耶律匣马葛又是一党,在耶律阿保机父亲及伯父耶律释鲁们则想从耶律帖剌手中夺回夷离堇之职,又与耶律辖底、耶律匣马葛走得较近。等耶律释鲁当上于越之职后,就发生了耶律辖底强行夺取夷离堇的“再生礼”事件。显然,耶律蒲古只、耶律罨古只可能积极参与了耶律狼德杀害耶律匀德实事件的策划,基于父辈的积怨,耶律释鲁不愿看到耶律罨古只担任夷离堇,而由于内部的竞争,耶律辖底、耶律匣马葛示好于耶律释鲁,才出现了再生礼事件。
再生礼事件让耶律家族内部的矛盾趋于激化。为了防备意外的发生,耶律释鲁设置了亲信卫队,来试图保护自己,由自己颇为看重的侄儿耶律阿保机担任“挞马狘沙里”(挞马狘,意思是率领众人;沙里,意思是郎君,意为侍卫军将领)。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耶律释鲁有个儿子叫耶律滑哥,他与其父的爱妾萧氏私通,他唯恐事发,就利用耶律蒲古只、耶律罨古只的怨恨,又撺掇萧氏家族的萧台哂,杀害了其父耶律释鲁,而后,他又嫁祸于耶律罨古只、萧台哂。事件发生后,担任夷离堇的耶律辖底只知看到是耶律罨古只因再生礼事件的反扑,吓得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耶律迭里特、耶律朔刮逃奔渤海国,假装失明。这场大变故让契丹部落联盟陷于短暂的混乱,由于耶律阿保机掌握了一定的兵权,经过一番角逐,夷离堇一职并没有落入耶律罨古只等人之手,而是从耶律阿保机的父辈手中,落入到了他的平辈中间,也就是耶律辖底的侄儿、耶律匣马葛的儿子耶律偶思手上。虽然夷离堇还在耶律帖剌一门,但耶律偶思就是耶律阿保机的心腹耶律曷鲁的父亲,并且耶律偶思对耶律阿保机这个堂弟也十分欣赏。一次,耶律偶思生病了,把儿子耶律曷鲁召来,对他说道:“阿保机的文韬武略,是上天赋予的,你要领着你的弟弟们好好侍奉他。”不久,耶律阿保机前来探病,耶律偶思握着他的双手说:“你是个命世奇才,我的儿子曷鲁,将来你可以给他委以重任,我已经叮嘱他了。”还把自己的其他儿子们托付给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没有辜负叔父耶律释鲁和堂兄弟耶律偶思的期望。有学者认为,也就是在此时,耶律阿保机令其心腹耶律曷鲁率领数名骑兵前去召来大、小黄室韦酋长,设下了盐池(今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额吉诺尔盐池)之会。唐代室韦部落有二十余个,其中黑车子室韦最为强盛,游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一带,居于契丹、奚人的西北部,中晚唐时期,室韦又分为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八部,大小黄室韦大约就是从黄头室韦中分出来的,他们的游牧地带就在盐池附近。耶律阿保机采取奸计,请大小黄室韦的酋长们来盐池赴宴,结果在宴会上将他们全部斩杀,并趁乱虏获了他们的部落,组成了突吕不室韦部和涅剌拏古部,加强了契丹迭剌部的实力。此后,耶律阿保机又乘胜讨伐越兀、乌古、六奚、比沙狘诸部,均取得胜利,因这一连串的战功,耶律阿保机的声望得到进一步提升,被契丹人誉为“阿主沙里”(大英雄)。
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契丹痕德堇可汗继位,以耶律阿保机为迭剌部夷离堇,专门负责征讨,接连击破了室韦、于厥及奚人头领辖剌哥,俘获了很多人畜。在阿保机进攻奚人时,一开始未能得手,遂派耶律曷鲁前去劝说,奚人酋长术里命人将曷鲁捆绑起来。曷鲁说道:“契丹与奚族语言相通,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我们的夷离堇岂有欺凌你们之心?汉人曾经杀掉我们和你们的头领,夷离堇恨入骨髓,天天想着要向汉人报仇,只是因为势单力薄,才让我来向你们求援,给你们送来箭以表达真心来的。我们夷离堇受命于天,对部众很有恩德,你们杀了我,违背上天,太不吉祥了。况且,因此而令我们两国兵连祸结,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呢?”术里听了他的话,就投降了。同年十月,耶律阿保机因功被授予大迭烈府夷离堇,时年二十九岁。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耶律阿保机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河东、代北,攻下九郡,俘获九万五千人,牲畜不计其数。九月,耶律阿保机在潢河南岸修筑城池龙化州(即东楼,《五代史补编》称,龙化州为奇首可汗故地,称龙庭,即汉代的安平县),这也是契丹人定居生活的开始。天复三年(公元903年),耶律阿保机又领兵讨伐女真(北魏称勿吉,隋朝称靺鞨,唐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之分),俘获三百户。九月,又攻克唐朝河东怀远等军。十月,他领兵劫掠蓟北。耶律阿保机之父耶律撒剌的曾经俘获七千户奚人,将他们迁至饶乐的清河,至此,耶律阿保机将他们划为奚迭剌部,分成十三县。痕德堇可汗拜耶律阿保机为于越、总知军国事。当初耶律滑哥弑杀其父耶律释鲁之后,出于种种原因,耶律阿保机只是暗藏在心,对其并未追究,此时,耶律阿保机当上于越后,想让耶律曷鲁当迭剌部的夷离堇,耶律曷鲁推辞道:“贼人就在您的身边,我不敢远离。”耶律阿保机遂作罢。
经过三年的南征北战,耶律阿保机树立了巨大的声望,也在契丹国中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记载:“汉人教阿保机曰:‘中国之王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有学者认为这段记载误把盐池之会与拒不受代混为一谈了。正如前述,盐池之会,应当发生在天复元年之前耶律阿保机还未担任夷离堇时,诛杀的当是大小黄室韦酋长们,而不受代则是在天复三年他当了三年夷离堇之后,该年,他被痕德堇可汗拜为于越,因耶律曷鲁不愿担任夷离堇,耶律阿保机遂继续担任,应该没有发生大的屠杀事件。《新唐书,北狄》称:“钦德晚节政不竞,其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时耶律阿保机建鼓旗为一部,不肯代,自号为王而有国,大贺氏遂亡。”《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称:“及安巴坚(即耶律阿保机)为主,乃怙强恃勇,不受诸族之代,遂自称国主。”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九月,耶律阿保机领兵讨伐黑车子室韦。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派遣养子赵霸率领数万人马来救。唐军行至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契丹间谍已经侦察到了,耶律阿保机遂派耶律曷鲁在桃山(在今北京市密云区半城子水库一带)埋伏,又派遣室韦人牟里谎称室韦军队与唐军在平原地带会师。等唐军到来后,契丹伏兵突然出现,将唐军全歼,生擒了赵霸,接着,契丹人又乘胜击败了黑车子室韦。是年,耶律阿保机又加宽龙化州的东城。《北庭杂记》记载,耶律阿保机将自己统领的大部部众安置在西楼(即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在上京以南木叶山(《大清一统志》称,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北,各说有异)建了南楼,其东建了东楼,以北三百里建了北楼。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七月,当中原的朱温在一个月内就平定了山南东道和荆南的赵匡凝、赵匡明兄弟、正忙于令唐朝给自己九锡之礼之际,北方的耶律阿保机再次发兵讨伐黑车子室韦。见契丹实力强盛,晋王李克用派人请求与耶律阿保机结盟。十月,耶律阿保机率领七万骑兵与李克用在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结盟。酒酣耳热之际,李克用请求耶律阿保机与自己一起进攻朱温,耶律阿保机点头答应。双方交还锦袍、坐骑,结为异性兄弟,而后,契丹军进攻幽州的刘仁恭。《辽史》则记载:“克用借兵以报刘仁恭木瓜涧之役,太祖许之。”《旧五代史,武皇纪》则记载:“天祐二年春,契丹安巴坚(即耶律阿保机)始盛,武皇(即李克用)召之,安巴坚领部族三凡十万至云州,与武皇会于云州之东,握手甚欢,结为兄弟,旬日而去,留马千匹,牛羊万计,期以冬初大举渡河。”《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称:“天祐四年(应误),大寇云中,后唐武皇遣使连和,因与之面会于云中东城,大具享礼,延入帐中,约为兄弟,谓之曰:‘唐室为贼所篡,吾欲今冬大举,弟可以精骑二万,同收汴、洛。’安巴坚许之,赐与甚厚,留马三千匹以答贶。左右咸劝武皇可乘间掳之,武皇曰:‘逆贼未殄,不可失信于部落,自亡之道也。’乃尽礼遣之。及梁祖建号,安巴坚亦遣使送名马、女口、貂皮等求封册。梁祖与之书曰:‘朕今天下皆平,唯有太原未服,卿能长驱精甲,径至新庄,为我翦彼寇雠,与尔便行封册。’庄宗初嗣世,亦遣使告哀,赂以金缯,求骑军以救潞州,答其使曰:‘我与先王为兄弟,儿即吾兒也,宁有父不助子耶!’许出师,会潞平而止。”《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记载:“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阿保机以兵三十万会克用于云州东城。置酒。酒酣,握手约为兄弟。克用赠以金帛甚厚,期共举兵击梁。阿保机遗晋马千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称:“(天复)五年,会契丹阿保机于云中,约为兄弟。”综合上述史料,有几个问题应予澄清:一是,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结盟时间应当为天祐二年,《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记作天佑四年应当是错误的。二是,二人结盟的目的应当是共同对付朱温而非刘仁恭。除《辽史》之外,其他史料均或多或少地表达这一意思,且,虽然李克用与刘仁恭也有宿憾,但当时李克用最大的敌人是朱温,而非刘仁恭,《辽史》之所以移花接木,当是为耶律阿保机败盟开脱。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1-14 17:51:34 +0800 CST  
九、梁初局势(6)

天祐三年(公元906年)二月,耶律阿保机再次进攻刘仁恭。回师时,又顺势进攻山北的奚人。十一月,耶律阿保机又派遣偏师讨伐尚未臣服的奚人、霫人以及东北的女真人,全部取得胜利。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去世。契丹群臣奉可汗遗命,请求耶律阿保机担任可汗,耶律阿保机推辞一番后,接受了。同年,朱温派遣使者从海路来到契丹国,面见耶律阿保机,与其建立友好关系。当时,朱温正发兵进攻幽州、沧州的刘仁恭、刘守文父子,朱温派人结好耶律阿保机,最大的可能是请他发兵牵制刘仁恭的后方,不一定是为了对付李克用。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一月,就在朱温从沧州撤军、停留在贝州前后,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了。他尊母亲萧岩母斤为皇太后,立其妻述律氏为皇后,任命耶律曷鲁总军国事。北府宰相述律辖剌、南府宰相耶律殴里思率群臣尊耶律阿保机为天皇帝,述律氏为地皇后。三个月后,朱温也在大梁篡唐自立。五月,耶律阿保机派大臣袍笏梅老来到大梁,与后梁政权建立友好关系,朱温派遣太府少卿高颀出使契丹国回访。显然,在耶律阿保机看到朱温的力量远远大于李克用之后,他选择了背弃与李克用的盟约,转而依附于朱温的后梁,这让晋王李克用大为不满。
因此,在李克用临死之前,给李存勖第一支箭,要其讨伐契丹,解除外患,这不是没有可能。至于在李存勖继位之后,潞州已危若累卵,而晋阳内部又人心不稳,李存勖请求耶律阿保机出兵,也在情理之中,并不能因此就断定《五代史阙文》所载之事就一定是虚假的。
回到晋阳。
当时,上党之围未解,李克宁长期掌握军政大权,李克用死后,李克宁有代立为晋王的可能性,而李存勖还在服丧,迟迟未继承王位,晋阳上下不少人认为李存勖年纪尚小,大敌当前,都对李存勖能否挑起这副重担心存疑虑。李存勖也觉察到了这一苗头,心生恐惧,主动提出把晋王之位让给叔父李克宁。他对李克宁说道:“孩儿年幼无知,不懂军政,虽然有先王遗命,只恐无力弹压众人。叔父功德甚高,为众所服,暂且请叔父主持军府,等孩儿能够立事后,再听叔父安排。”此时,李克用尸骨未寒,临终托孤,言犹在耳,李克宁哪能贸然接受?他说道:“你是我们家族的嫡系继承人,况且有先王之命,谁敢违抗!”将吏们想拜谒新继承人,而李存勖还在亡父灵柩前哭号,迟迟没有出屋。监军张承业虽然是唐朝任命的,但在李克用生前与李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李氏忠心耿耿,唐末大规模诛杀宦官时,李克用就曾拒绝执行皇命,杀了死刑犯充数,救下了张承业一命。有了李克用的救命之恩,张承业对李氏更加忠心。张承业见李存勖在这个确立以后继承人节骨眼上迟迟不露面,赶忙冲进屋内,对李存勖说道:“对先人最大的孝顺就是要继承好家业,不同于凡夫俗子之孝。况且,先王去世,继承人还为代立,我担心一些心怀不轨之徒会产生觊觎之心,汴军又兵临边境,趁着我们大丧阴谋取得大利,一旦我们内部出现混乱,就会助长敌人的气焰,外面的谣言如果一直不平息下来,我担心会发生变乱。请求你按照先王遗命,立即身穿孝服接管军政是事务,保护家人,安定亲族,这才是最大的孝顺,现在在这里多哭几声又有什么用处!”遂强行把李存勖从屋内拉了出来,遂在众将面前举行仪式,正式就任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宁率领众将率先叩拜、道贺,李存勖把军府事务都交给李克宁全权处理,又任命李存璋担任河东军城使、马步都虞候。李克用在世时,宠信满足士兵,这些人经常肆意妄为,骚扰集市,李存璋任职后,找出几个尤为残暴的杀掉,十余日之后,晋阳城内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李克用生前,在军中收养了很多养子,对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厚待,有六、七个养子的待遇都与李存勖一样。等李存勖继位后,这些养子们都已年长,长期掌握兵权,对李存勖很不服气,有的托病不出,有的见到李存勖也不叩拜。李克宁手握大权,这些人都希望他能继承晋王之位。李克用的一个叫李存颢的养子就偷偷劝说李克宁道:“兄终弟及,自古就有。身为叔父向侄儿叩拜,在道理上如何能说得过去!上天送给自己的,如果不接受,后悔就来不及了!”李克宁说道:“我们家世代以慈爱孝顺名闻天下,先王的基业如果真有合适的人继承,我还有什么非分之想呢?你不要再胡说了,再胡说我就杀了你。”李克宁的妻子孟氏素来刚强霸道,这些李克用的养子们在李克宁这里说不通,就纷纷让自己的妻子们去孟氏那里说服孟氏,孟氏听了觉得有理,又唯恐阴谋透漏出去,会招致杀身大祸,遂屡屡逼迫李克宁动手。李克宁性格素来惧内、软弱,又有众人在身边不停地煽动,内心逐渐动摇。李克用去世后,李克宁在处理晋阳事务上又与张承业、李存璋二人失和,数次言语讽刺、斥责二人,最终,李克宁被众人说动。李存颢等人给李克宁出的主意是:趁晋王李存勖走访李克宁家的时候,诛杀张承业和李存璋二人,拥立李克宁为河东节度使,以河东九州投降后梁朱温,把晋王李存勖及李存勖生母、太夫人曹氏送往大梁。
主意已定,李克宁借故擅自诛杀了都虞候李存质,还向李存勖请求兼任大同节度使,把蔚州(今河北省蔚县)、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划为大同辖郡,晋王李存勖均一一答应下来,但此时,李存勖已经掌握了李克宁等人的阴谋。
太原人史敬镕从小就侍奉晋王李克用,深受李克用的宠信,李克宁想探听到李存勖府中的秘密,就把史敬镕召来,将自己的计划告诉给史敬镕。史敬镕假装答应,回来之后,就一五一十地转告给了太夫人曹氏。曹氏听后,大惊失色,赶忙召来监军张承业,指着李存勖对张承业说道:“先王握着此儿的手臂交给各位大人辅佐,如果听说外面传言要改变立场,只需把我们母子安排到一个适当的地方就行了,别把我们送到大梁,我们母子没有过分的要求。”张承业听后,惶恐说道:“这是什么话啊!老奴我将以死遵从先王之命!”见张承业已经表态,晋王李存勖这才把李克宁等人的阴谋和盘托出,并且说道:“至亲之间不可兵戎相见,如果我退位,就不会发生内乱了。”张承业说道:“我受命于先王,言犹在耳。李存颢等人是想以太原投降朱温,大王又有什么求生之路?李克宁想把大王母子送入虎口,不把他除掉,大王母子岂能保全?”遂派人召来李存璋、吴珙以及李克用的养子李存敬、长直军使朱守殷,众人听后,都非常气愤,李存勖遂命他们暗中做好准备。
唐天佑五年(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李克用去世一个月零两天后,李存勖在晋王府设宴款待众将,提前埋下伏兵,在宴会上逮捕了李克宁和李存颢二人。李存勖哭着斥责李克宁道:“孩儿一开始就把这个位子让给叔父,叔父不接受,如今大事已定,为何又产生此等阴谋,要把我们母子送给仇人!”李克宁回答:“这都是奸人们煽风点火所致,事已至此,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当天,李存勖下令诛杀了李克宁和李存颢二人。次日,后梁朱温派人在曹州毒死了年仅十七岁的唐哀帝李柷。消息传到晋阳,晋王李存勖举行哀悼仪式,哭泣尽哀。唐哀帝被杀后,虽然河东等地还使用唐朝年号,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一律通用中原王朝年号,不再一一标出。
从后梁开平元年五月朱温命令康怀贞进攻潞州到如今,潞州之战已经打了十个月,梁军迟迟未能取得进展,士兵们非常疲惫,纷纷逃亡。晋军援军仍然驻扎在余吾寨(今山西省屯留县),周德威还在乱柳(今山西省沁县)。梁将李思安屡屡被周德威击败,最后干脆坚壁不战了。朱温怀疑晋王李克用是假死,打算从潞州撤军,可是又担心晋军会趁机追杀,遂决定亲自领兵进驻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接应,并征召匡国军(治所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节度使刘知俊领兵赶赴泽州。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县人,他相貌不凡,胸怀大志。唐末,刘知俊担任武宁节度使时溥手下将领,后受到猜忌,率部投奔朱温。刘知俊非常勇敢,史称其“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被朱温任命为左开道都指挥使,当时的人们称其为“刘开道”。后来,刘知俊被朱温晋升为同州节度使,天祐三年,他在美原以五千人马击破李茂贞六万大军,取得了著名的美原大捷,被朱温奏请唐朝,加封其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三月一日,朱温从大梁出发,六日来到泽州,十日,刘知俊也抵达泽州,十一日,朱温任命刘知俊担任潞州行营招讨使。朱温因李思安迟迟未能取胜,又损失了四十余名将校,逃亡上万士兵,还闭垒不战,派人将其召回泽州。二十三日,朱温下令免去李思安的官爵,勒令遣返老家服劳役,并斩杀了监押(总监军)杨敏贞。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1-16 18:38:10 +0800 CST  
十、梁初局势(7)

晋潞州守将李嗣昭固守潞州近一年,城内粮食行将吃尽,可是,李嗣昭却故意在城楼上宴请众将,饮酒作乐,一副悠闲的模样。
席间,梁军向城楼上放箭,流箭射中了李嗣昭的脚,李嗣昭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偷偷拔下箭头,众将们均没有觉察。朱温屡屡给城内送信,敦促李嗣昭投降,李嗣昭不为所动,总是焚毁朱温的诏书,斩杀后梁使者,坚决不降。朱温在泽州停留了十余天,打算召回潞州前线的军队,遂派人赶往前线听听前线将领们的意见。前线众将纷纷说道,晋阳李克用已经死了,驻扎在余吾的晋军援军行将北撤,潞州陷于孤立无援之地,恳请再多留十天半月,看看情况再说。朱温想想也对,现在就撤,近一年的努力就白白浪费掉了,遂答应了将领们的请求,下令给前线增运粮草。不久,刘知俊率领生力军一万余人主动进攻晋军援军,大获全胜,在这场胜利的刺激下,刘知俊自请留下来负责进攻潞州,请朱温先回大梁。朱温考虑到关中空虚,担心李茂贞等人会趁机东进,进攻同州、华州,就没有答应刘知俊,而是命其领兵暂且在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休整十余日后,退驻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等到了五月再返回本镇。
当初李克用去世时,周德威还统领大军驻扎在乱柳,晋阳上下对他颇为怀疑,李存勖遂派人命令周德威率军返回晋阳。四月一日,周德威率领增援潞州的部队回到晋阳,将军队留在城外,独自一人徒步返回城内,趴在先王李克用的灵柩前,失声痛哭,哭得非常伤心。退下后,他拜谒李存勖,礼数非常恭敬,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梁军很快就得到了余吾晋军北撤的消息,并火速禀报给了朱温。朱温判断晋阳城内肯定发生了内乱,晋军不会再向潞州派出援军,攻克潞州只是时间问题了,遂于四月六日离开泽州返回,二十日回到了大梁。在潞州前线夹寨中的梁军与朱温的看法一致,也放松了警惕,不再像往日那样严加戒备,然而,晋阳城内的新王李存勖却不是那样想的。
李存勖召集众将商议道:“上党,是河东的屏障,失去上党,就等于我们失去了河东。朱温唯一忌惮的只有先王一人,听说我刚刚继位,必定认为我不过是个年幼无知的少年,不懂行军打仗,定会生出骄傲懈怠之心。如果我们挑选精兵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我愤激之众,进攻其疲惫之师,我们一定能够击败他们!重振声威,奠定霸业,在此一举!机不可失啊!”监军张承业也举手赞成,李存勖遂派遣张承业和判官王缄一起赶赴凤翔,向岐王李茂贞求援,又派人携带重金贿赂契丹王耶律阿保机,请其派出骑兵增援。岐王李茂贞已经年迈,军队弱小,财力不足,未能满足河东的请求,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李存勖的决心。晋王李存勖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任命前昭义节度使丁会担任都招讨使。四月二十四日,就在周德威回到晋阳二十四天、朱温回到大梁四天之后,李存勖亲率周德威等河东众将倾巢出动,兵锋再度南指,向潞州扑来!二十九日,晋王李存勖率领大军进抵黄碾(今山西省潞城市西北),距离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仅四十五里。
五月一日,晋王李存勖先在三垂岗下(黄碾以南)设下伏兵,次日清晨,大雾弥漫,李存勖领兵继续推进到夹寨。梁军在外围没有哨兵,谁也没有想到晋军会从天而降,将士们还在床上蒙头大睡,晋军发起攻击后,梁军一片大乱。晋王命令李嗣源率领帐下亲军进攻夹寨的东北角,李存璋、王霸率领将士纵火焚烧梁军夹寨,把后梁夹寨守军一分为二,周德威和李存审各自领兵分道进攻。顿时,喊杀声惊天动地,李嗣源率先突破夹寨东北角,晋军争先恐后地杀入夹寨之内,毫无防备的梁军很快崩溃,丢盔卸甲,纷纷夺路南逃。晋军斩杀后梁上万将士,丢下的辎重、武器、军粮堆积如山。后梁副招讨使符道昭在慌乱之中马失前蹄,被晋军乱刀砍死,以下三百余名将领被擒,后梁招讨使康怀贞率领一百余名骑兵,从天井关(今山西省晋城市南)侥幸逃出一命。李存审,字德祥,陈州人,原名符存。唐末大乱,李存审投奔李罕之,李罕之败亡后,又投靠了李克用。李存审谨慎淳厚,深通兵法,号令严明,深得李克用的宠爱,侍奉两代晋王,都曾屡立战功,与周德威齐名。李存审的第四子符彦卿的第六女符氏,后来嫁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周德威等人来到潞州城下,向李嗣昭大喊道:“先王已经去世,如今大王亲自来此,已经击破敌人夹寨。敌人已经溃败南逃,你可打开城门!”李嗣昭还不相信,说道:“此人必定已被敌人俘虏,来诓骗我来了。”打算弯弓搭箭射死周德威。李嗣昭身边侍从赶忙劝阻,李嗣昭这才又问:“大王如果真的来了,我能见见吗?”李存勖遂亲自来到城下。李嗣昭见李存勖身穿白色孝服,登时在城楼上一头栽倒在地,失声大哭起来,几乎昏厥过去,城内守军也都满城痛哭,这才打开了城门。当初,周德威与李嗣昭有矛盾,李克用临终之际对李存勖说道:“进通(李嗣昭的小名)忠孝,我爱他最深。如果未能解围,难道是德威还不忘旧怨?你把我这话转述给他。如果潞州不解围,我将死不瞑目。”等周德威回到晋阳后,李存勖就把李克用临终之言告诉给了他,周德威深受感动,泪如雨下,因此,在夹寨之战中奋不顾身,尽心尽力,入城之后,与李嗣昭相见,二人遂尽释旧怨,和好如初。当初,在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889年)时,李存勖年仅五岁,跟着李克用在三垂岗下打猎,岗上建有唐玄宗的庙宇。李克用在庙前饮酒作乐,伶人演奏《百年歌》,歌中感叹人生百年的沧桑。李克用听后,举起酒杯,捋着胡须,用手指着李存勖说道:“老夫壮心不已,二十年后,此子一定会在此战斗!”夹寨之战,果然应验了当初李克用之言。
朱温听说夹寨大败后,大吃一惊,很久才回过神来,叹息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算没白死啊!再看看我自己的儿子们,个个都是猪狗!”下诏命令各地妥善安置好败兵。
周德威和李存璋乘胜扑向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后梁泽州刺史王班素来丧失民心,不为众人所用。后梁龙虎统军牛存节从西都(今河南省洛阳市)领兵北上接应夹寨南逃的败兵,行至天井关,对部下说道:“泽州是要害之地,不可丢了,虽然没有皇上的旨意,还是要见机行事,前去救援。”部下们都不愿意,纷纷说道:“晋军士气正盛,况且,众寡不敌。”牛存节说道:“见危不救,不义;害怕强敌而躲避,不勇。”遂扬起马鞭领兵继续北上。行至泽州,城内已经有人纵火喧哗,打算响应晋军,王班退入内城,紧闭内城城门固守,等牛存节领兵赶到后,秩序这才恢复正常。不久,晋军就赶到了城下,沿着城墙开挖地道,向泽州发起进攻。牛存节领兵不分昼夜死死抵抗,战斗一直持续了十三天。刘知俊听说泽州被围,赶忙领兵从晋州赶来相救,周德威这才下令焚烧攻城器具,退守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牛存节,字赞贞,青州博昌人。本名牛礼,朱温将其改名,赐字。唐末,牛存节的同乡诸葛爽担任河阳节度使,牛存节前往投靠,等诸葛爽去世后,牛存节与同僚商议,率部投靠了朱温,被朱温任命宣义军小将,后因战功受到朱温的赏识。他曾在与魏博交战中,以一千余人大破魏博一万两千人,取得神奇的胜利,后历任滑州左右厢牢城使、遏后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检校右仆射、亳州刺史、宣武军都指挥使、左衙都将兼马步教练使、邢州团练使、元帅府左都押衙。朱温建立后梁后,他又被晋升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周德威退守高平后,晋王李存勖这才从潞州返回晋阳,休整军队,论功行赏,晋升周德威为振武节度使、同平章事。他又下令各郡县举荐贤才,罢黜贪腐残暴之官,减轻百姓赋税,安抚孤寡贫苦之人,伸张正气,严防盗贼,整修城防,仅仅过去一个多月,河东政治面貌焕然一新。晋王李存勖每次出行在路上饥寒之人,总会停下来嘘寒问暖,河东人心大喜。《五代史补》记载,李存勖继位之后,即胸怀大志,必欲消灭后梁。因河东辖地不广,兵员稀少,李存勖就因地制宜,决定走精兵之路,遂下令:“凡是出征,骑兵在遇到敌人之前不得骑马,或者,已经排好了军队行军次序之后,不得擅自改变躲避险恶。凡是分路并进,约定会师日期和地点的,不得耽误一刻。凡是在行军途中称病的,一律斩首。”因此,河东军队军纪严明,所向无敌。当初,李存勖当公子时,非常喜欢音律,自己也会写填词作曲。此后,晋军出征,晋王常把自己新填的取词让各军演唱,号称“御制”。临阵杀敌时,不论胜负,军中都会齐声高唱,士气大涨,人们在歌声中忘记生死,往往能战胜敌人。
当初,晋王李克用在平定王行瑜之后,唐昭宗就允许他可以代行皇帝职权,自行封拜官吏,而唐末各地军阀也都自行其是,拥有这项特权,李克用不愿同流合污,每次任命官员必定上书朝廷,请朝廷批准。如今,唐哀帝已死,李存勖这才开始自行任命官吏。李存勖对监军张承业十分感激,把他当作自己的哥哥一样敬重,每次来到张承业家中,都会去后堂拜谒其母,赏赐给张家很多财物。潞州被围近一年,城内军民冻死、饿死了一多半,市井一片萧条。李嗣昭劝课农桑,减轻赋税,放宽刑罚,数年之后,潞州就恢复了往日气象。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1-23 18:39:38 +0800 CST  
@ty_易世樊花i 2018-11-25 13:44:18
想问一下发哥:盛唐传奇部分有150万字,但为什么只出版了2本?中唐风波部分已出版的书籍中是否有安史之乱?还有宋元还会继续写下去吗?有没有写汉朝的想法?(问题有点多)感谢发哥!
-----------------------------
出书时分割了,那是预估的字数,隋唐风云一共9本,网上有,
现在正在写宋元,写到宋太宗了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1-26 19:08:06 +0800 CST  
十一、梁初局势(8)

潞州之围和夹寨之战,是后梁初年梁晋之间的一场决定河东存亡的大战,也是晋王李存勖继位之初奠基礼,而在梁晋大战之际,全国各地军阀也在展开着你死我活的缠斗。
先说蜀王王建。
王建,字光图,陈州舞阳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比朱温大五岁,时年六十岁。《五国故事》记载,其家世代以卖炊饼为生。黄巢起义后,王建参加了唐忠武军(治所今河南省许昌市),在一次与义军的战斗中,王建的坐骑倒毙,割开马肚子,见肚子里面有条蛇,王建“由是自负”。黄巢攻下长安之后,命令朱温领兵进攻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唐忠武军监军杨复光命令小将鹿晏弘率领忠武军八都(每都一千人)反攻,王建为其中一都领兵将领。唐军收复长安后,杨复光去世,八都兵四散而去,此后,鹿晏弘率领八都兵准备入川迎接唐僖宗,行至山南,赶走了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勖,鹿晏弘自称节度使,任命王建等人担任各地刺史,但又不让他们前去赴任。王建与韩建率领三千人逃离山南入川,被田令孜收为养子,将他们所领之兵分为五都,由他俩与同为八都将的晋晖、李师泰、张造统领,号称“随驾五都”。等唐僖宗回到长安后,王建等人又统领神策军。唐僖宗刚回到长安,田令孜就与王重荣因盐池专卖权发生冲突,王重荣向李克用求救,双方发生战事,田令孜裹挟唐僖宗再次逃离长安,来到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田令孜自知不为天下所容,遂自请辞去观军容使,入川担任西川监军,投靠其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推荐杨复光堂兄、枢密使杨复恭担任观军容使。杨复恭与田令孜是政敌,等杨复光上任后,就把田令孜一党包括王建在内的五都将排挤到地方当刺史,以王建为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唐僖宗回京之后,以杨复恭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壁州是山南西道的辖郡,杨复恭与王建二人相互猜疑,王建不安其位,纠集山蛮攻克了同为山南西道辖郡的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和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杨复恭无力约束。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节度使顾彦朗原与王建相识,给其军送去粮食进行慰问,西川(治所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节度使陈敬瑄担心双方结成一体,就派人召王建前来,王建大喜,遂领兵前往。谁知陈敬瑄中途改变了主意,王建大怒,遂领兵强攻成都,大肆劫掠西川各州。
唐昭宗即位后,顾彦朗担心王建会进犯东川,就建议朝廷赦免王建,将陈敬瑄调往别处,另任命朝廷大臣担任西川节度使。唐昭宗原本就对田令孜家族心怀不满,遂任命宰相韦昭度取代陈敬瑄。陈敬瑄不受代,双方发生战争,王建反而出工不出力,坐观双方成败。等唐军无法击败陈敬瑄,王建又迫使韦昭度将符节交给自己,自己名正言顺地讨伐起陈敬瑄,并顺利拿下成都,自称西川留后。
史称:王建“雄猜多机略,意常难测,既有蜀土,复欲窥伺东川,又以彦朗婚姻之旧,未果行。”不久,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去世,其弟顾彦晖继任留后。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复恭命令绵州刺史杨守厚夺去了唐廷任命顾彦朗的符节,并进攻梓州(东川治所,今四川省三台县),顾彦晖向王建求救。此时,王建已经有了吞并东川之心,他暗中叮嘱众将在击败杨守厚之后,趁顾彦晖到军中慰问之际将其拿下。西川军队击败杨守厚后,谁知王建之言传到了顾彦晖的耳中,顾彦晖就称病不再出城劳军了。到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李茂贞主动拉拢顾彦晖,双方结成盟友,不久,王建发兵在利州大败东川、凤翔联军,顾彦晖求和,与李茂贞断绝了关系。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联合进逼京师,诛杀宰相韦昭度、李溪,并打算废黜唐昭宗。李克用在河东起兵勤王,王建也以勤王之名出兵山南西道,相继占领了李茂贞控制的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蓬州(今四川省仪陇县)、渠州(今四川省渠县)。等朝廷赦免李茂贞后,王建又把矛盾对准了顾彦晖,借口其没有起兵勤王命令部将前去讨伐,并包围了梓州。次年,在唐昭宗的命令下,王建撤军。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王建再次出兵攻打东川,唐昭宗下令王建罢兵,但王建不从,十月,梓州城破,顾彦晖自杀,王建遂兼并了东川。天复元年(公元901年),韩全诲劫持唐昭宗来到凤翔,朱温领兵入关,围困凤翔。王建表面上与朱温搞好关系,暗中却与李茂贞往来,叮嘱李茂贞坚守城池,不要与朱温议和,谎称自己将领兵相救,实际上,王建是在拿李茂贞当挡箭牌,自己趁机分兵夺取了李茂贞在山南西道的各州县,等到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后,王建又趁李茂贞势力薄弱,夺取了李茂贞秦州、陇州等地。部将建议王建趁机消灭李茂贞,但王建没有答应,称:“李茂贞虽然才能平庸,但名望很高,实力削弱,也足以自守,可以作为己方的屏障。”朱温夺占山南东道和荆南之后,原荆南节度使赵匡明逃到成都,王建因而又夺得了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等地。
王建听说朱温篡唐后,曾一度联合弘农王杨渥一起讨伐朱温,但响应者寥寥。见唐朝兴复无望,王建又给李克用写信一起称帝,但遭到李克用的拒绝,王建就撕下虚伪的面纱,决定自立为帝。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九月,王建召集将佐们一起讨论称帝之事,众人纷纷表示赞成,他们说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可是现在唐朝已经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上天授予的如果不取,反会带来灾祸啊!”唯独冯涓一人建议王建暂且以蜀王的身份代行皇帝职权,号令臣下,他说道:“这样一来,等唐朝再次中兴,您也没有失去当臣子的责任,况且,如今奸贼(指朱温)还活着,我们更不宜与之同流合污。”王建不听,冯涓遂闭门不出了。最终,王建采纳了安抚副使、掌书记韦庄的建议,率领成都军民大哭三天,于九月二十五日,即朱温篡唐后五个月,登基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九月二十七日,王建任命前东川节度使兼侍中王宗佶为中书令,以韦庄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以阆州防御使唐道袭为内枢密使。蜀主王建虽然认字不多,但是喜欢与读书人在一起谈古论今,也略微懂得治国理政之理。当时,很多士大夫家族都逃到蜀地避难,王建对他们都很礼遇,提拔他们当官,命其恢复唐朝的典章制度,因此,蜀国保留了很多唐朝遗风余韵。王建的长子、校书郎王宗仁从小就因病残疾,不堪任职,王建遂加封次子、秘书少监王宗懿为遂王。
开平二年一月一日,王建驾临兴义楼。一位僧人挖掉自己一只眼睛献上,王建深受感动,下令供养一万名僧人吃饭以回报。翰林学士张格劝谏道:“小人物无缘无故毁坏自己的肢体,赦免其罪过就算便宜他了,不宜再对其褒奖,以伤风败俗。”王建才作罢了,五日,王建晋升韦庄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九日,王建去成都南郊祭祀天神。十日,他宣布大赦,改元为武成元年。
王宗佶在王建的诸多养子中间年纪最长,又屡立战功,当上中书令后,自恃功劳很大,逐渐专权跋扈。唐道袭当上内枢密使后,王宗佶仍然直呼其名,这让唐道袭心怀不满,但在表面上反而对其更加恭顺。王宗佶还大肆结党,培植自己的势力,也逐渐令王建警惕起来,到次年(公元908年)二月,王建遂加封王宗佶为太师,夺去了他的实权,又任命户部侍郎张格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格,字承之,是前唐朝宰相张濬的儿子。张濬被朱温害死后,张格辗转来到蜀地。《旧五代史》称:“格有文章,明吏事,时颇称之。”但《资治通鉴》却说,张格担任宰相,大多迎合王建,遇到才能超过自己的,总要想方设法予以排挤、打压。二月二十三日,前蜀军队攻克归州(今湖北省秭归县),活捉后梁任命的刺史张瑭。
王宗佶罢相之后,心怀不满,暗中招募死士,阴谋发动政变。他给王建上表认为:“臣官居大臣,又是长子,国家之事,休戚与共。如今,陛下尚未册立太子,这肯定会成为动乱的根源。陛下如果认为王宗懿才能足以继承大业,就该早早举行册立大殿,并任命臣为元帅,统领各军。如果陛下认为世事艰难,王宗懿还年幼,臣岂敢再谦让不已,不负担起更大的责任!陛下既然已经登基,军旅之事就该交给臣子。臣请求陛下给臣设立元帅府,铸造六军印信,凡是征讨调派之事都交给臣全权负责。太子早晚去宫中问安,臣领兵护卫四周,万代基业即可建立,请陛下定夺。”王建看后,顿时大怒,但隐忍不发,征询唐道袭的意见。唐道袭回答:“王宗佶有很高的威望,内外官员对他都很害怕,足以统领众将。”王建听后,更生疑心。
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三月二十八日,王建把王宗佶召入宫中问话,可是,王宗佶却一脸傲慢。王建反复劝说,可王宗佶就是不听,也不退下,盛怒之下,王建命令身边的卫士当即将其打死,接着又将其同党御史中丞郑骞贬为维州司户,卫尉少卿李钢贬为汶川县尉,并在途中赐死。杀掉王宗佶之后,王建就册立次子、遂王王宗懿为太子。
王建听说后梁夹寨大败后,遂派部将领兵与岐王李茂贞的军队会合,组织其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向雍州(今陕西省西安市)发起进攻,晋王将领张承业也领兵响应。开平二年六月三日,朱温任命刘知俊为西路行营都招讨使,领兵抵御。十七日,刘知俊与佑国军(今陕西省西安市)节度使王重师一起在幕谷(今陕西省乾县西北)大破岐王军队,蜀国和岐王的军队这才退去。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2-04 21:40:17 +0800 CST  
细说两宋、蒙元史——四百年的雍容华贵与颠沛流离

第一卷
(试写于2018年7月2日)
写于2018年8月5日——2018年11月23日

共计33.5万字

目录

一、重用匡胤
二、太阿倒持(1)
三、太阿倒持(2)
四、太阿倒持(3)
五、步步惊心(1)
六、步步惊心(2)
七、陈桥兵变(1)
八、陈桥兵变(2)
九、陈桥兵变(3)
十、大宋开国(1)
十一、大宋开国(2)
十二、大宋开国(3)
十三、大宋开国(4)
十四、大宋开国(5)
十五、潞州之变(1)
十六、潞州之变(2)
十七、潞州之变(3)
十八、善后事宜
十九、平定淮南
二十、金匮之盟
二十一、杯酒释兵权
二十二、恩威并用
二十三、整顿内政(1)
二十四、整顿内政(2)
二十五、周边局势(1)
二十六、周边局势(2)
二十七、周边局势(3)
二十八、周边局势(4)
二十九、扫平荆湘(1)
三十、扫平荆湘(2)
三十一、扫平荆湘(3)
三十二、暗流涌动(1)
三十三、暗流涌动(2)
三十四、整顿吏治
三十五、讨平后蜀(1)
三十六、讨平后蜀(2)
三十七、讨平后蜀(3)
三十八、师雄之乱(1)
三十九、师雄之乱(2)
四十、师雄之乱(3)
四十一、论功行赏
四十二、稳定政局(1)
四十三、稳定政局(2)
四十四、讨伐北汉(1)
四十五、讨伐北汉(2)
四十六、讨伐北汉(3)
四十七、讨伐北汉(4)
四十八、讨伐北汉(5)
四十九、再释兵权
五十、平定南汉(1)
五十一、平定南汉(2)
五十二、平定南汉(3)
五十三、大灾之年(1)
五十四、大灾之年(2)
五十五、赵普罢相(1)
五十六、赵普罢相(2)
五十七、平定南唐(1)
五十八、平定南唐(2)
五十九、平定南唐(3)
六十、平定南唐(4)
六十一、平定南唐(5)
六十二、平定南唐(6)
六十三、迁都之争(1)
六十四、迁都之争(2)
六十五、迁都之争(3)
六十六、烛影斧声
六十七、太宗继位(1)
六十八、太宗继位(2)
六十九、太宗继位(3)
七十、太宗继位(4)
七十一、平定北汉(1)
七十二、平定北汉(2)
七十三、平定北汉(3)
七十四、平定北汉(4)
七十五、高梁河之战
七十六、满城之战
七十七、兵败交州
七十八、瓦桥关之战
七十九、赵普复相(1)
八十、赵普复相(2)
八十一、廷美被贬
八十二、关注内政
八十三、朝堂一新
八十四、廷美之死
八十五、改元封禅
八十六、继迁之叛(1)
八十七、继迁之叛(2)
八十八、雍熙北伐(1)
八十九、雍熙北伐(2)
九十、雍熙北伐(3)
九十一、雍熙北伐(4)
九十二、雍熙北伐(5)
九十三、君子馆之战(1)
九十四、君子馆之战(2)
九十五、调兵遣将
九十六、改弦更张(1)
九十七、改弦更张(2)
九十八、改弦更张(3)
九十九、唐河之战
一百、用人之道
楼主 迅发  发布于 2018-12-06 20:13:47 +0800 CST  

楼主:迅发

字数:1755709

发表时间:2014-06-06 19: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3 15:25:11 +0800 CST

评论数:2735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