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敌进我退
在这次战争中,李光弼的表现无疑是最抢眼的,弩兵射击和偷袭战术,让叛军连吃了两次大亏,而郭子仪仿佛是绝不让“风头”都被李光弼抢走一样,反复思考之后,他也想出来了一条天才的战术。我认为这个战术很好理解,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不信的话,请看一下史书中的原文:
“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
也就是行文方式有点不同,您仔细品品,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叛军们的悲惨日子很快就到来了,这多少天一下来,他们就没能睡上一个好觉,因为每天晚上入睡的时候,官军总会过来敲锣打鼓,用高分贝嗓音叫敌骂阵,十分热情地问候你和家人,让你不得休息。那要是我白天休息呢?神了,白天休息,官军就会白天来。
而你要是出去打呢?官军就会跑。
一段时间下来,叛军们都要被折腾崩溃了,连个官军的影子都摸不到,还整天睡不好觉,从上到下都搞得神经兮兮,高度紧张,只觉得头晕眼花,耳朵嗡嗡直响,距离神经衰弱就差一步之遥了。
而四月二十九日前的那个夜晚,郭子仪和李光弼正在军营里燃灯而坐,相视一笑。
可以了!彼此的默契无需多言,就在这时候进攻吧!
次日凌晨,在常山附近的嘉山县(河北曲阳县),十万大军在两人的指挥下抵达了战场,连日的怒火和战斗欲望都化为了战场上的杀气,喷薄而出,他们如凶神恶煞一样,奋勇杀向了敌人,而在神经衰弱和精神崩溃边缘的叛军却变得毫无还手之力了,什么同罗、曳落河,什么天下精锐,睡不好觉也是屁用不顶,到了这时候,一样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官军把这支叛军彻底打败了,五万人被斩首的就有四万,还有一千当了俘虏。凶悍好斗的史思明再次当了逃兵。他逃跑的时候,样子实在不太好看,竟然从马上摔下来,头盔和鞋子都不知掉到了哪里去,只能披头散发,光着脚,瘸着腿,拄着一支断枪,狼狈不堪逃回了博陵。
唐朝后方主力和叛军主力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决,以官军的完胜而告终。而嘉山之战也成了史思明心中永远的痛。
同一时间,颜真卿领导的民兵队伍也对叛军取得了连串胜利,因为军队成分的关系,他这支队伍注定成不了抗击叛军的主力,但作为河北各郡的盟主,他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了所有能做的了。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3 21:45:09 +0800 CST  
才发现,之前好几段被吞了,也不知道犯了啥忌讳 ,这种情况出现也不止一次了,没辙。。。大家有兴趣的话,就去我微信公众号看吧,应该是安史之乱第9节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3 21:48:19 +0800 CST  
[11]
安禄山快要急疯了,得知史思明被打得惨败的战报,他就如晴天霹雳,当头一棒,感觉整个世界都把自己抛弃了。
这段时间,他还对潼关发动了数次进攻,却被哥舒翰死死顶住,硬是攻不过去,如今后方又被人猴子偷桃,河北也搞得一团糟,实在让他有末日来临之感。安禄山气急败坏,陷入了无能狂怒的状态,把两个狗头军师(高尚、严庄)叫过来,劈头盖脸,大骂了一顿:
“当初都是你们两个,叫我起兵!起兵!如今大军过不去潼关,北归的路也断了,你们看看,现在都搞成了什么样子?你们叫我怎么办!”
“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们了,给我滚!”
看着安禄山浑身发抖,声音打颤,眼睛瞪得像要吃人的样子,两位狗头军师吓得满头直冒冷汗,赶紧落荒而逃,夹着尾巴逃出了门外。
以前的时候,两个人就好像是安禄山的跟屁虫,天天围在他身边转,几乎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连睡觉吃饭都可以在同一个屋子里,此事过后,两人却像耗子见了猫,一连好多天都躲在家里,打死不敢再去见安禄山了。
因为他们怕死,怕安禄山一怒之下,把气撒到自己头上,给自己来个满门抄斩。
以前如胶似漆的君臣三人,就这样走到了感情破裂的边缘。
只需等待些时日,叛军就可能发生内讧,离心离德,自相残杀。
在这个关系到大燕朝廷生存死亡的关键时刻,有一位下属出面,劝起了安禄山,告诉他说,您不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大臣。安禄山心情不好,听了这话,闷着头,也不吭声。此人又继续开导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就帝王大业哪有总是顺风顺水的,万一被将士们知道了,上下离心,到时候恐怕......
话说到这里,安禄山的头猛然抬起,凝视着此人欲言又止的样子,他忽然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此事的后果。
不能半途而废啊!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作为叛军的主心骨,自己是切不可以表现出一点点脆弱和恐惧的,要不然军心动摇,上下离心,自己的队伍就可能崩盘。人心要是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如果高尚和严庄这样的心腹都跟自己离心离德,其他人又会怎么看?
想到这些,安禄山赶紧命人去安排了一桌酒宴,这天晚上,他把两位军师请来了自己的寝殿,一起开怀畅饮。两人诚惶诚恐赶过来,生怕会被再次责骂,却只见安禄山满面带笑,热情给自己劝起了酒。席间,安禄山还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绝活胡旋舞,又唱又跳,给大家喝酒助兴,终于把酒言欢,一醉方休。这天晚上过后,安禄山仿佛一夜之间忘记了之前的不快,对两人待之如初,三人之间的心结,很快就解开了。
安禄山不愧是一个狡猾过人的乱世枭雄,他的悟性极高,别人一点就透。在别人的点拨下,他很快就认清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无论他有多后悔,多迁怒这两个狗头军师,此时也只能强装笑脸,极尽拉拢,一条路走到黑。
因为作为一个背叛朝廷的反贼,他早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4 21:37:38 +0800 CST  
转机
哥舒翰在潼关待了有些日子了,正在给朝廷看大门的他,手握天下兵马大权,是当朝的顶梁柱,帝国的安危,京师的存亡都将系于这位大元帅一身,然而他的表现该怎么说呢。
只有四个字——不孚众望。
前面的军队承包制就不多说了,这对一支军队的生存是致命性的,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可能是身体变差之后,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潼关驻守的日子一长,哥舒翰想的竟然不是训练军队,修筑城防,而是一件与此毫无关联的事情——公报私仇。
不幸成为他报复对象的,正是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弟(后爹的侄子),自幼一起长大,关系很不错,个性和思想却大相径庭,这是一个对朝廷很忠心的人,在安禄山造反的前夜,他主动向朝廷上书,揭发了安禄山,之后得到了朝廷的谅解,被免去朔方节度使,调任户部尚书。
但是哥舒翰仍然要除掉他,在他眼里,这个地球上凡是姓安的就都不是好东西,就都该死,即使这样,也仍然要致安思顺于死地,于是哥舒翰授意手下伪造了安思顺和安禄山来往的书信,交到朝廷,说两人串通谋反。
关于安思顺有没有谋反这件事情,李隆基心里是很清楚的,否则绝不可能把他调回长安,给自己当财政部长,但哥舒翰的表书一到,李隆基一句废话也没有讲,直接派人把安思顺抓起来,迅速处死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做给哥舒翰看的。这是要告诉他,我不管安思顺有没有造反,但既然你说了,我就当真的听。只要你能把安禄山打败,我这里一切都好商量。

压在心里好几年的一口闷气出来了,哥舒翰痛快了,他尝到了公报私仇的快感,神清气爽,通体舒畅。但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举动却深深刺激到了另一个本与此事无关的人。
而这个人,却是一个能够操纵他命运的人。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4 21:38:11 +0800 CST  
宰相与大将
哥舒翰抱病东征的时候,杨国忠心里一度非常高兴,因为哥舒翰是他的盟友,是安禄山的死敌,是自己几年前拉拢的人脉,如今终于修成了正果。哥舒翰跟安禄山有仇,自己跟安禄山更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俩人齐心协力,一定能把那个死胖子彻底平定。
可看到哥舒翰杀伐果断的表演,一个无罪的正部级官员,说杀就杀之后,杨国忠却感到了一阵彻骨的寒意。
安禄山的口号已经起作用了,那个奉旨讨杨的借口传到了朝廷,当时军中都在传言,说安禄山造反,就是为了杀杨国忠。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句话当然是在胡说八道,无非是安禄山为造反找的借口。但不可否认的是,杀掉杨国忠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堵住安禄山的嘴,从而揭开他造反的本来面目,这在政治上是有意义的。
当年的晁错可比杨国忠的人品好得多,后来不是也被景帝杀了吗?
而相比起平定安禄山来说,杀掉杨国忠显然是一件更简单的事情,杨国忠心里很不踏实,生怕哥舒翰回过味来,哪天就给皇帝上封奏疏,拿自己的脑袋出去祭旗,堵安禄山的嘴。
既然杀安思顺的事都能干得出来,为什么就不能针对我?既然能杀别人,他就能杀自己!

猥琐的人总是能以最猥琐的恶意来揣测别人,应该说杨国忠这一次也是猜着门道儿了,就在不久之前,一位将军真的这样劝说过哥舒翰,说这场叛乱都是杨国忠闹出来的,给我三十名骑兵吧,我去把杨国忠劫到潼关,就地杀掉!
看着这位将军杀气腾腾的眼神,哥舒翰面色一沉,摇了摇头说,这样的话,反的就是我了。
即使除掉了安思顺,哥舒翰也没有想对杨国忠怎么样,但他不知道的是,在这种信息极不对称的情况下,双方是极容易发生误判的,你不算计别人,不要紧,别人可是会算计你的。而到最后,你也别无选择,只能被迫应战。
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鱼死网破,彻底翻脸。

与此同时,杨国忠的手下一位有心人,也在悄悄提醒他说,哥舒翰重兵在握,权倾天下,一旦掉头向西,您就危险了。
闻听此言,杨国忠毫不犹豫选择了双输的结局,立刻派一位亲信杜乾运招募了一支军队,兵力一万多人,驻扎到了潼关附近的灞上,用来防备哥舒翰。
不管你搞不搞我吧,反正我得防你一手。这就是他的行事准则。
如此一来,哥舒翰对杨国忠也害怕起来了,自己在前线守的好好的,莫名其妙就被监控上了是怎么回事?一万多人虽然打不过二十万,但要杀自己一个,也是易如反掌的,哥舒翰如芒刺背,于是向皇帝打了个报告,请求把这支军队归到自己指挥,等军队过来之后,便把杜乾运叫来,随便找个理由,当场问斩,吞并了杨国忠的武装。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4 21:39:48 +0800 CST  
有读者昨天跟我说完,今天就发现好像又吞了一段,天涯这是抽什么风啊,无话可说了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4 21:41:47 +0800 CST  
[12]
杨国忠没有牌可以打了,面子也撕破了,兵也没有了,事实证明他完全不是哥舒翰的对手,人家是兵马副元帅,手握天下重兵,要玩儿他就像大人欺负小孩一样。
想想自己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皇帝了,这是杨国忠唯一的救星。这时从外面得到情报,说潼关外面只有叛军将领崔乾祐统率的四千人马,还都是些老弱病残,实在不堪一击。
杨国忠不禁高兴起来,有了,就让哥舒翰出去打仗!
只要仗打起来了,哥舒翰去跟安禄山拼命,他就顾不上对付自己了,不然有这么个反目成仇的家伙在潼关守着,早晚夜长梦多。
想到这些,杨国忠忙不迭跑进宫里,告诉李隆基说,陛下,得赶快让哥舒翰出战。
此时进攻,胜利就在眼前!
理由那自然是相当充分,二十万对阵四千,就是一人一口唾沫还淹不死他们吗?
听杨国忠这么一鼓动,李隆基立刻有了速战速决的意思,立刻马上,火速派人给哥舒翰下了命令,立即出关作战。

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国忠和李隆基都是被崔乾祐的诡计蒙蔽了,其实当时的叛军兵力还有很多,只不过都被藏在了暗处,没有暴露目标,这些兵力当然也不是老弱病残,这样做无非是故意向朝廷示弱,引诱官军出战,好速战速决,攻克潼关。
哥舒翰虽然身体完了,经验还是在的,他当然清楚这是叛军的诡计,立刻上书向皇帝解释,现在还不是时候。陛下千万不要心急。如果这时候出关,就是中了敌人的圈套!
与此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也从河北联名起草一份奏疏,加急报到了朝廷,说潼关大军最好的策略就是原地固守,不可轻动,待我们收复范阳,到时再出战也完全来得及!

安史之乱,是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大乱,自叛乱爆发之初,一直到叛乱结束,朝廷和决策层都是昏招迭出,不断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在当时和事后看来都愚蠢到不行的决定,把整个国家都拖入了不可逆转的深渊,但我认为,在所有的决定当中,这一个是最愚蠢的。
当然,也是最可惜的。

李隆基听不进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劝告,也对哥舒翰的胆怯很不满意,他已经完全被杨国忠这个白痴蒙蔽了,就是迫不及待,想跟叛军一把梭哈,早打早完。二十万打四千,怎么掰指头数也够了,为什么还要等到收复范阳?
催促哥舒翰出战的使者络绎不绝,不断来到前线,前后相望,强令他立刻出战。
要是不听呢?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前车之鉴,够明白了吧!
看着这一切,哥舒翰拖着病体,抚膺恸哭,泪如雨下。
哥舒翰知道,杨国忠是中了敌人的诡计了,而皇帝又中了杨国忠的诡计,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固守潼关都已经很吃力,再出去作战,怎能应付得来?
此时出战,凶多吉少!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5 22:01:19 +0800 CST  
潼关之战
恸哭也好,不愿也好,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初四,中风病人哥舒翰还是带着二十万大军出关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凭借兵力优势,无论如何,就是死在战场上,也要打好这一仗。
这一天,官军和叛军在灵宝(河南灵宝)遭遇,崔乾祐早已抢占了有利位置,叛军布下的军阵,南边是汉山,北边是黄河,险要道路连绵七十余里,无法突破。
哥舒翰发现官军无法通过,于是安排大家在前方扎营。
两军就这样对峙了四个晚上。四天之后,哥舒翰出门了,在行军司马田良丘的陪同下,他登上一艘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向岸上观察敌情。哥舒翰发现,叛军的兵力依旧很少,没有增援部队,这一切让他感到了久违的安心,于是回去之后,便督促大军,立刻出关。
王思礼率五万兵力在前,庞忠率十万大军在后,自己亲自指挥三万人,登上高处,坐镇指挥。
看到官军要决战,对面的叛军也过来迎战,唐军将士看到之后,不由得相顾大笑起来。
因为敌人的军容真的太好笑了,看上去,兵力连一万都不到,还三三两两,排列得不成样子,连个按部就班的队列都摆不成,这哪是传说中锐不可当的虎狼之师啊,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很好,此战已经胜券在握。
刹那间,各级官军将士变得无比兴奋起来,骑兵、步兵争先恐后过去进攻,唯恐落在后面,被别人抢了头功。交手之后,叛军也果然不堪一击,在官军的打击下抱头鼠窜,卷着旗帜,抱着武器就逃进了身后的峡谷之中。
官军将士更加得意,不再加以防备,放心大胆追了进去。

崔乾祐的诡计
叛军的伏兵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为了吸引潼关的主力出来决战,崔乾祐煞费苦心,不顾一切把叛军塑造成了不堪一击的样子,好让朝廷麻痹大意,事实证明,这些把戏骗不过哥舒翰,骗不过郭子仪、李光弼,却足以骗得过杨国忠和李隆基,而骗过他们,这就够了!
伏兵出现的第一个地点是峡谷的正上方,在官军向前奋勇追击到峡谷中段的时候,无数人影忽然从上方闪现出来,手中举着滚木和礌石,居高临下,向下投击,一时间,官军被击中无数,死伤甚众。
突如其来的袭击之下,惊惶的官军没法躲避,只能迎着从天而降的炮火,继续往前冲杀,追击前方的敌人,可是这路却越走越窄,道越走越险,走到最后,自己的长枪和马槊都施展不开了。
在狭小阴暗的峡谷里,天空忽然变得很小,看着前方的叛军,似乎越来越多了。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5 22:01:53 +0800 CST  
自高处观察的哥舒翰得知前面的战况,大吃一惊,立刻调整部署,派出大批战车,蒙上毡子,用马拉着冲击敌人,试图杀开一条血路,冲出这道该死的峡谷。而叛军却绝不退让,以一种截然不同的狰狞面目,疯狂阻击官军。
战争很快进入反复的拉锯和拼杀状态,双方打得难分难解。
就这样缠斗到了中午的时候,天色忽然也为之一变,急急刮起来一阵东风(东风暴急),飞砂走石,直奔官军而来。

风毕竟刮不死人,这阵大风对战局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不过不多时之后,官军便发现,叛军的战车忽然也开到了自己对面,而有点诡异的是,对方的战车上装载的并不是士兵和武器,而是满满的木头和柴草。
就在大家都迟疑的时刻,叛军带着邪恶的眼神,用火把点起了火,推了过来。
火借风势,极速燃起,冒出了遮天蔽日的阵阵浓烟,之后又引燃了官军的战车,这些烟全部被东风吹着,来到了官军的阵地,笼罩住了大家的视线。
官军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大家既看不清队友,也看不清敌人,为了自保,都拼命向四处施放弩箭,射向一切可疑的目标。等到傍晚时分,烟雾终于散去,大家却震惊地发现了一个难以相信的事实:
眼前根本就没有敌人,只是自己在烟雾中乱杀了一气。
大家都惊呆了,拿着武器愣在原地,良久良久,不知接下来该干什么。这对士气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而就在此时,叛军伏兵的身影出现在了第二个地点——官军的背后。
一支精锐的同罗骑兵,忽然绕过南山,从官军背后发起了袭击。
崔乾佑不愧是一个狡猾的悍将,在与官军对决之前,早已布好了层层机关和天罗地网,只待你进入圈套,便无所遁形,无路可逃,每走一步,都会受到重重埋伏和机关暗算。
腹背受敌又精疲力尽的官军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首尾不能相顾,顿时阵脚大乱。
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官军已经无从判断叛军的人数和方向,前面乱了,后面也乱,黄河北岸的官军看到主力都乱了,自己也跟着乱。很多人丢盔弃甲,逃到了附近的山里,还有人跑到黄河边,跳到河里淹死了。
在叛军的追杀之下,大家想到的只有逃命。瞬息之间,黄河两岸便为之一空,这支拥有二十万兵力的大军,也就土崩瓦解了。
哥舒翰只与麾下一百多名骑兵撤出战场,西入潼关,他在沿途没忘了收集逃往的将士,到最后,却也只凑齐了八千多人。而这些残兵败将,是完全不能与叛军对抗的。
第二天,崔乾祐指挥叛军发起总攻,不费吹灰之力,顺利进入了潼关。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5 22:03:28 +0800 CST  
[13]
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哥舒翰还是没有打算放弃,他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关西的一处驿站,派人张贴告示,声明要召集逃散的士卒,试图跟叛军再战,扳回一局。
哥舒翰到驿站没多久,忽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响起,一位将军也带着一百名骑兵来到这里,围住了驿站,他下马进入房内,来到哥舒翰面前,疾声说道:
“敌人来了,请将军赶快上马!”
这个人叫火拔归仁,是哥舒翰的得力部下,哥舒翰被他和派来的士兵扶着,匆忙走出了驿站,却只见四处空无一人,只有百余名骑兵在场,目不转睛看着自己。
大家都一起下了马,火拔归仁带头跪在地上,大声对哥舒翰说:
“二十万大军,一战覆灭,我们有何面目再见天子!将军,请跟我们走吧!”
哥舒翰大吃一惊,猛然意识到他们所说的走是要去哪里,他内心痛苦,表情悲愤,对眼前的将士摇着头大声说:
“我不走,要走你们走!”
说完,便要挣扎着下马。火拔归仁面无表情,带着手下走过来,不顾哥舒翰的挣扎和大骂,用绳子把他的脚捆在了马鞍上,然后催促骑兵赶快往东前进,哥舒翰在马上一路流着眼泪,放声痛哭,命士兵放自己下来,却根本无济于事,最终被这支骑兵队裹挟着,一路直奔到了大家伙的目的地——燕都洛阳。

哥舒翰在潼关打了败仗之后,有前线的将士跑来长安告急,说前线已经打败了。然而李隆基可能是没料到情况会有那么糟,竟然连这人的面都没有见,只是让人给他打发回去,另派一个使者去前线查看情况,直到这天傍晚,看到使者还没回来,城外的平安火也还没有升起,李隆基心里才感到了一阵惊慌。
按照唐朝的战时制度,每三十里要设一个烽火台,早晨和傍晚各放烟一次,表示没有军情,叫作平安火。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有点类似现在那种无聊的零报告制度。
李隆基心中闪过前所未有的不祥预感,看上去,潼关似乎是已经不保了?带着心中的慌乱,他找来杨国忠,问他该怎么办?
杨国忠既不会打仗,又不会治国,专业是敛财和拍马屁,而且事实上整个乱子就是他搞出来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6 21:48:22 +0800 CST  
逃跑
不得不服,杨国忠是有办法的,他在逃跑方面是很擅长的,面对皇帝的询问,他强压住内心的颤抖,故作镇定地告诉皇帝,目前还有一个办法——入蜀。
也就是去剑南。
之所以提出这个主意,是因为在安史之乱开始的时候,杨国忠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把自己的亲信崔圆调任剑南节度副使,坐镇后方,确保哪天最坏的事情发生了,自己也可以有个退路。万没想到,最坏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李隆基看着杨国忠,沉思良久,肃然点了点头,命他出去安排。杨国忠领受皇帝的命令,跌跌撞撞走出门去,走了一会,他突然停下脚步,蹲在地上,用手捂住眼睛,嚎啕大哭起来。
完了,全完了。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是今天这样的结果?
潼关失守,天崩地裂。

在洛阳的宫廷里,哥舒翰被火拔归仁和一群士兵搀扶着低头走了进来,见到了那位昔日的死对头,成了人家的阶下囚。
安禄山得意洋洋,昂着头,高声问起了正在自己眼前的,正被人围观的老对手哥舒翰同志:
“你以前不是总看不起我吗?今天感觉如何?”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英勇盖世的哥舒翰竟然跪下了他伟岸的身躯,匍匐在地,对这个谋朝篡位的反贼说出了一句不可思议的话:
“臣肉眼不识圣人,请陛下恕罪。”
无论哥舒翰的归降有多么不情愿,多么迫不得已,从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一个败将了,而是一个叛臣。他变节了,叛变了!
从这一刻开始,那个曾经勇敢无畏的哥舒翰已经死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只是他残留的躯壳。
可没想到,接下来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哥舒翰用十分讨好的语气跟安禄山说:
“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这些人都是我从前的下属,请陛下让我招降他们,不日就可来到。”
安禄山大喜,让哥舒翰照说的去做,却不料这些人竟没有一个肯投降,反而都写信斥责他,尤其是李光弼,一点情面都不讲,在书信里把哥舒翰一顿痛批,让他羞愧得无地自容。
哥舒翰脸上无光,自知无所用处,安禄山也知道他没有利用价值了,于是把他囚禁起来,不再理会。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6 21:48:36 +0800 CST  
六月十三,两天之后的一个凌晨,长安城,夜色尚未散去,整座城都在沉睡之中,一队车马的身影,已经悄然出现在了长安的西门。
夹在队伍中间的,是皇帝和贵妃,前后开路和跟随的,是杨家姐妹,太子李亨,诸位皇子、皇孙、妃子、公主和宫里的太监、宫女,此外还有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以及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禁军最高指挥)和他手下的将士们。
李隆基已经决定弃城跑路了,这很不光彩,但既然决定做这不光彩的事了,跑的时候就要做好保密工作,绝不能走漏风声,不然跑起来节外生枝,就失去跑路的意义了。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逃跑的前一天,他还到勤政楼上接见了群臣,说自己将要亲征,放出了烟幕弹。而当天晚上回去,他就秘密安排陈玄礼准备九百匹战马和护送的禁军,外人一点都没有察觉。
黎明时分,皇帝的队伍全部悄然经过了西门,向着远方离去。队伍中的一个中年人,忽然勒住缰绳,在马上向着身后回望一眼,眼前的长安城啊,似乎正在燃烧!
或许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李亨心中默念。

这天早上,仍然有蒙在鼓里的大臣去打卡上班,走到宫门口的时候,还能听见里面还有打更的声音,门打开之后,却见宫女和太监蜂拥而出,相顾失色,表情惊恐,一个个高声尖叫,陛下不见了!大家不见了!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天塌了。大家都意识到,天塌了。皇帝和娘子丢下我们,逃跑了!这条重磅消息迅速传到了长安城的四面八方和大街小巷,直到每一个角角落落,每一个寻常百姓之家。满城哗然,城里的人们,不管官员还是百姓,都争相收拾金银细软,仓皇出逃,有个别不法分子,还闯进了皇宫,砸开府库,想浑水摸鱼,抢点钱花,不一会,大内里便火光冲天,冒起了浓烟。
整座城市处于失控状态,到处都是人们逃跑嘈杂的叫喊声,混乱不堪,完全没了秩序。
大唐的都城长安,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在没有被皇帝带上逃跑的人里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我们都认识的宦官——边令诚,另一位是皇帝逃跑前刚任命的京兆尹——崔光远,俩人都知道,自己被皇帝放了鸽子了,但到了这个处境下,也没办法不履行一下必要的职责,于是带着剩下的人扑灭了宫里的大火,杀了几十个闹事的暴徒,才稍稍稳定了秩序。
可稳定秩序为的是什么呢?两个人都没有让大家等太久,没有让大家“失望”,安顿好秩序之后,崔光远立刻出自己的儿子,东出潼关,去见了安禄山。边令诚当然也不落下风,也派人去潼关,献给了叛军一样东西——长安城门的钥匙。
树倒猢狲散,大难临头各自飞,皇帝都抛弃我们了,除了投降我们又能怎样呢?
铁打的臣民,流水的朝廷,谁来了还不是干活吃饭,就这么着吧。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6 21:48:54 +0800 CST  
[14]
李隆基离开了生活过多年的长安,踏上了漫漫逃亡之路,拖家带口,带着他的一大家子,老婆、孩子、亲戚,以及厨师、管家、保姆、警卫等等若干人员。一直跑到中午,到了咸阳,连口热饭都没有吃上。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当地的县令听说哥舒翰失败的消息,早都跑得没影了,哪还能搞得了公款接待和宴请?得亏杨国忠自掏腰包从集市上买了一块胡饼,皇帝才勉强填饱了肚子。然后又发动当地老百姓送了些麦饭,其他人也一起吃了一顿。可就是这样,大家还是没有吃饱,于是皇帝让大家分头行动,到附近的村落去找吃的。
到了晚上的时候,大家就在驿站里住了下来,驿站条件简陋,连灯都没有,大家也顾不得在长安的身份了,横七竖八,挤在一起,呼呼大睡,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只求有个容身之地就好,出逃的队伍已经乱套了,
在这种纷乱无序的状态之下,许多人的胆量都大了起来,一场压抑多年的骚动,很快便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马嵬坡
出逃第三天,从上到下,大家仍旧处在饥饿状态,一个个饿得眼冒金星,肚子咕咕直叫。但是在这种时候,别人饿着可以,有一个群体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挨饿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是这个群体的人吃了苦头,大家就谁也别想好过。
这个群体,就是禁军。
大家拼死拼活跟着皇帝跑出来,出生入死,保驾护航,一连过了三天,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连这样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接下来的路还怎么能走得下去?这颠沛流离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在忠君思想浓厚的时代,大家是不能去埋怨皇帝的,时至今日,将士们怨恨对象的都是杨国忠。虽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安史之乱的爆发有其必然性,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史禄山、田禄山、李禄山,但你要将士们去思考太深层次的原因是不现实的,摆在眼前的逻辑就是,如果没有杨国忠挑拨离间,安禄山就不会造反,安禄山不造反,皇帝就不会离开长安,皇帝不离开长安,自己绝不会沦落到今天这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
怎么办?办法当然简单的很——杀掉他。
不杀掉他,难道要跟着去他成都过年?
身为禁军的主将,陈玄礼早已察觉了将士们共同的心声,看到这么多人想杀杨国忠,陈玄礼就放心了,于是大着胆子,悄悄去找了东宫的贴身宦官李辅国,让他帮忙传达自己的想法。
要杀杨国忠,皇帝肯定不答应,那就请求未来的接班人,让他给大家做主。
李辅国是一个资格很老的宦官,侍奉太子也不少年了,对太子十分忠心。这天行军的时候,李辅国故意放慢了速度,在一个僻静地方,见四下无人,便悄悄拉住李亨,告诉他,应该听取陈玄礼的意见。
因为这件事情做成了,将会给太子积累巨大的政治资本,接下来的路,将会越走越宽,不可限量。
默然不语的李亨,听到这话的时候,心中顿时泛起了滔天巨浪。
他已经当了二十年太子了,也隐忍蛰伏了快二十年,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抓着手中的权力不放,从不给他表现锻炼的机会,反而蓄意打压、控制,一直放任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坏人与他为敌,屡兴大狱,不知多少次让他危若累卵,朝不保夕。
这些年里,李亨失去的太多太多,他失去了两个心爱的妃子,失去了大舅哥、小舅子,失去了皇甫惟明、王忠嗣,还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过早变得衰老了。屡次徘徊在废立的边缘他,要不是谨慎低调,忍辱偷生,恐怕早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些痛苦的记忆,他永远永远都不可能忘记。
父亲是一个长寿的皇帝,也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皇帝,一旦跟着他去了剑南,自己就还是他豢养在笼中的鸟儿,绝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眼前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冒险。
李亨思虑良久,在李辅国不断低声的催促之下,沉重点了点头。
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7 21:43:54 +0800 CST  
大家一起来找茬儿
在多年前的唐隆政变中,陈玄礼是其中的大功臣,也是李隆基年轻时的铁哥们,四十多年的风雨走过,王毛仲、葛福顺这些铁哥们早都离开了人世,他已经是皇帝硕果仅存的铁杆之一了,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背叛皇帝的,但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把所有的怨恨和不满都记到杨国忠的头上。
回到军中之后,陈玄礼悄悄给将士们布置了作业,留心观察杨国忠的一举一动,相机行事。
要知道这世界上最好找的东西就是借口,一个莫须有都能杀死人,真要想搞你还怕抓不到把柄吗?而杨国忠这家伙也实在是神经大条,完全不知道自己黄泉将近,还像平时一样喜欢招摇过市。就在这天,一队吐蕃使者来到他的马前,诉说自己没有饭吃了,请宰相大人帮忙解决。杨国忠还停在马上,颐指气使,跟这些使者交头接耳,亲切交谈。
突然之间,禁军的队列中传出一阵骚动,有人高声大喊,“杨国忠与胡人勾结谋反!”
一传十十传百,动静越闹越大,霎时间就有许多人抄起家伙,上来招呼他,杨国忠大惊失色,一挥马鞭,想要夺路狂奔,还没等启动加速,只见一支飞来的冷箭,正射中了他的马鞍(怎么就不能准点),马失前蹄,嘶鸣一声,杨国忠一声惨叫,摔落到了马下。
这个射中他的人,名字叫做张小敬,翻遍所有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就只有一个名字“骑士张小敬”,但没有人会想到,一千多年之后,他还会化身一名神探,成为一部热门影视作品中的男主角,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眼看杨国忠摔到地上,禁军将士拿着刀枪追赶过来,就要宰了他,杨国忠狼狈不堪,连滚带爬,身上带着伤,跌跌撞撞,往附近的城里跑去。
但他又怎能跑得过这帮体能过人的职业士兵。大家很快在城西门追上了他,杨国忠无处可逃了,他躲在墙角上,用惊恐的眼神盯着眼前这帮乱兵,身上发着抖,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求饶,请大家饶自己一命。却只是徒劳。
一个士兵逼上来,挥起一刀,砍向了他的身体,惨叫声再次响起,却激起了其他人的杀意,大家你一刀,我一枪,用手中的武器雨点一样往他身上刺去,砍去。过了片刻之后,这位人模狗样的大帅哥就在惨叫声中被乱刀分尸,变得面目全非了。
杨国忠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荒唐又无耻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十分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一句不知名人士的名言:
不作死,就不会死。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7 21:45:49 +0800 CST  
[15]
禁军将士们用枪挑着杨国忠的人头,挂在了驿站(马嵬驿)门外,又杀了他那个考试不及格的儿子杨暄,还有秦国夫人、韩国夫人(都姓杨),比较幸运的是他的老相好虢国夫人,这个女人当时逃过了一劫,不过后来,也落了个自杀身死的结局。
杀戒一开,便是谁也无法阻挡的。杀起人来,是会上瘾的。御史大夫魏方进却是个不通人事的家伙,听说杨国忠死了,竟出来指着禁军将士们,怒声斥责:你们怎么可以擅杀宰相?话未落音,就被人一刀砍中脖子,死在了地上,这个多嘴的家伙就此去给他的宰相大人陪葬了。韦见素当时也在场,听到发生哗变,急忙从驿站里走出来,却被人一棍子砸在头上,登时头破血流。乱兵们还要下手,这时人群中有人高喊,这是韦相公,不要伤害他。大家都知道,韦见素是朝中公认的老好人,乱兵们听到这话,方才住手。
皇帝也出来了,听到外面闹了这么大动静,他不能再置身事外,装聋作哑了,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到了门口,高喊着让大家住手,可是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一个将士肯听他的,此时的情景,就仿佛他早已经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而只是一个与这场事件无关的老者。
看着眼前的乱象,李隆基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他转身回到屋内,派高力士去找陈玄礼,了解情况。
乱子闹得这么大,我说的话你们也不听,总得给我个说法吧,禁军们都听你的,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8 22:15:34 +0800 CST  
陈玄礼对高力士倒是很客气,言简意赅,把自己的要求告知了他。然而这个要求却让高力士过于为难,回来之后,他忐忑不安,在门外徘徊了很久,才进去转告了皇帝。
陈玄礼的要求非常简单,内容如下:杨国忠谋反被我们杀了,希望陛下体谅将士,顾全大局,也杀掉贵妃(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听到这话的那一刻,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忠心耿耿的陈玄礼和自己的禁军将士,竟会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尽管从杨国忠死的那一刻,他就应该想到这些了。
李隆基心如刀割,沉默了很久,对高力士说,这事你不要管,我自会处理。然后他再次拄着拐杖,伫立在门边,久久没有移动。
他的心中如翻江倒海,反复思考这个艰难痛苦的抉择。
门外将士的喧哗声和叫嚷声越来越响了,几乎有了失控的危险。
可事到临头,李隆基似乎仍不愿意去面对现实,不愿意给出回应,人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逃避躲闪的情况。他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却只是不想去做。
面色苍老的他,在刹那之间,仿佛又老去了十岁。
高力士站在一边,并不忍心去催促皇帝。
君臣二人待在屋子里,彼此沉默无言,安静的好像时光的河流在这里流淌而过。
外面的喧哗声与屋内死一般寂静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每个人的结局都已经注定了,却没有人肯提前宣布结果。
一个官员突然闯了进来,跪在皇帝面前,不停叩首,直到血流满面,才直起身体,大声说道:“众怒难犯,请陛下速速决断吧!”
这个人叫韦谔,是那位好人宰相韦见素的儿子。
李隆基被韦谔这样冒失的行为激到了,因为他知道这所谓的决断是什么意思,往地上磕着拐杖,浑身打颤,厉声呵斥:“贵妃在深宫之中,怎会知道杨国忠谋反?”
闻听此言,高力士知道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忍住巨大的悲痛,站出来,告诉皇帝:
“贵妃诚然无罪,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又让贵妃侍奉在陛下左右,将士们怎能心安?”说到这里,高力士也是悲从中来,拜倒在地,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落,“陛下,将士安,则陛下安,陛下安,则朝廷安,老奴冒死直言,愿陛下三思!”
高力士侍奉了皇帝多年,也侍奉了贵妃多年,贵妃就是他眼中的女主人,而他却不得不劝说男主人在此刻杀掉她。他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所做的一切,是他忠心的另一种体现。
这是为了保护皇帝,不被乱兵伤害,是为了让大家伙,都能平安到达剑南。
李隆基无话可说了,空洞无力的眼神死死注视着面前两位忠心的臣子,很久很久,似乎刚从一个大梦中醒来。不知道盯着两人思考了多久,他回身叹一口气,痛苦地闭上眼睛,背对高力士无力地挥了挥手。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8 22:15:46 +0800 CST  
香消玉殒
此时此刻,杨贵妃,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仍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最终命运,她曾是这个世界上最高贵、最幸福的女人,可是不久之前,她却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
在这场兵乱中,她失去了族兄,失去了姐姐,还有许多个亲戚,然而她没有想到,终有一天,死亡的命运也会降落到自己头上。
杨贵妃好不容易才止住眼泪,面对高力士,抽泣着说,让我再见一面陛下吧。

李隆基脸色发白,嘴唇颤抖,根本不敢抬头看她,因为他不知该如何解释,更不知该如何告别。身为大唐的天子,九五之尊,竟然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算什么男人,还算什么皇帝?杨贵妃脸上带着泪痕,抽泣不止,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了,可看着皇帝的表现,忽然之间,她像是浑身充满了勇气,变得比皇帝,比所有人还要勇敢,毅然跟着高力士和侍卫向门外走去。
她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走到门口的时候,杨贵妃突然挣开侍卫的手,回头看了皇帝最后一眼。
李隆基痛苦地用手捂着自己的脸庞,根本不敢与她的眼神对视。无声无息,眼泪从指缝中涌过。
六军不发无奈何,君王掩面救不得。

杨贵妃跟着高力士来到了一处佛堂,高力士沉默地拿出一段白绫,悬在了房梁上,然后便静静待在一边,杨贵妃走过去,望北而拜。她看了最后一眼这个曾无比厚待过她的世界,便将自己的头颅套在了白绫之中。
大唐三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就此香消玉殒,此后她留给人们的便只有无尽的遐思和传奇了。
天宝十五年六月,杨贵妃在马嵬驿的佛堂被高力士缢杀,时年三十八岁。

事情就这样办完了,李隆基让高力士把陈玄礼叫来,一起查看了杨贵妃的尸首,依然美丽动人,栩栩如生,几位高级将领看过之后,都确认了贵妃的身份,这时他们才脱去铠甲、头盔,放下武器,齐刷刷跪在地上,向皇帝请罪,门外将士得知之后,山呼万岁,在震耳欲聋的万岁声中,李隆基当场宣布,赦免他们。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皇帝得到了效忠,将士得到了安全。而这一切,都是杨贵妃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8 22:15:59 +0800 CST  
[16]
老皇帝李隆基让大家收拾行装,再次踏上了漫漫入蜀之路。在这场旅途之中,发生了太多始料不及的事情,让人无所适从,但无论如何,入蜀的决定是无法更改的。
不想意外竟一出连着一出,刚出驿站门口,禁军们又不前进了。李隆基大吃一惊,赶紧派韦谔去军中查问,这才知道了内情。
陈玄礼告诉他,事情很简单,剑南是杨国忠的地盘,将士们害怕去了会被他的党羽报复。
韦谔问,既然这样,你们想去哪里?
得到的回答是,有想去灵武的,有想去河西的,有想去太原的,甚至还有想回长安的。
韦谔只能苦笑,告诉将士们,长安就别想了,这么点兵力,回去能做什么?大家先往西走吧,到了扶风,再容商议。李隆基也认可了这个建议,于是下令,继续西行,到扶风再说。
可是这次西行之路仿佛注定要一波三折。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9 21:22:33 +0800 CST  
爸爸去哪儿
大军刚要开拔,却发现前方的道路还是走不通,李隆基骑在马上一瞧,原来是当地的父老乡亲过来了,足有成千上万,他们拦着队伍,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说什么也不让走。有些岁数大的,还直接凑上前来,向他发问:
“陛下的宫殿在这里,陵寝也在这里,离开这里,是想往那去呀?”
李隆基坐在马上,表情尴尬,一时语塞,手按着缰绳,久久没有给出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实在是让他脸上无光,总不能说自己要逃跑,去剑南曲线救国,反击安禄山吧,于是自己先行一步,派太子李亨去劝解当地的父老乡亲,让大家都散了,该干嘛干嘛去。
事实证明,这对李隆基来说,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对大唐来说,却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因为就是从这一刻起,平叛的种子保留下来了。
太子刚一见到大家,就被热情的群众包围起来,大家把太子围在中央,七嘴八舌的跟他说,陛下既然不肯留下,太子就留下吧,要是您跟着陛下入蜀了,我们该听谁的?
一把手二把手好歹留一个吧,不然我们跟谁混呀?这大唐的江山,难道就这样拱手送给安禄山吗?
太子当然不肯答应,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自己是不能做主的,而父亲想必也不会同意自己单飞。理论上来讲,爸爸去哪儿,自己就应该去哪儿。不一会,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一时达到了好几千人,太子还是不肯答应,只好告诉大家,一定让我留下,也不是不可以,等我回去禀报陛下吧,他让我留下,我就留下。
李亨双脚一错蹬,拨马要往回走,忽然觉得身后一沉,两双手一左一右,紧紧拉住了他的马缰绳。
李亨定睛一看,拦着自己的人,正是宦官李辅国和三儿子李倓(建宁王)。
两人拽着马缰绳,满面诚恳,劝说李亨:
“殿下,您要是跟着去了剑南,何时才能回来?逆胡犯阙,四海分崩,正需要您主持大计,何必还要顾及这些儿女情长?”
这个时候,老婆张良娣和大儿子李俶也过来了,也是一起劝他,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千万不能走。张良娣大家早都认识了,就是后来的张皇后,这位李俶,则是后来的代宗皇帝李豫,个人以为,这是唐朝皇帝当中最机警聪明的一位。看到太子的老婆孩子都来助阵,父老乡亲们也都来了劲头儿,纷纷围上前来,继续苦苦相劝,说太子不能走。
这下,李亨是想走也走不成了。
当然,不管群众怎么说,家人怎么做,我们也可以说,这也正是李亨内心的真实想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有不愿入蜀的充分动机。而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无比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不入蜀,他才能实现那个更高的抱负。
因此很多学者也认为,这段群众不让走的记载或许并不符合史实,很可能是李亨当了皇帝以后,给自己脸上贴金,美化了史书。只是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和史料支持,所以只能这样描写。无论如何,他留下来的结果是确凿无疑的。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9 21:22:45 +0800 CST  
李隆基骑着马上在前面等太子,左等右等,不见儿子露面。这时有人回来报告,说太子不会来了。为何不来呢?他被当地父老留下了。
李隆基仰天一看,长叹一声,“这不是天意吗!”他并没有说什么表示不满,太子翅膀长硬了之类的话,只是叫人拨出两千军马,去跟随李亨,好好辅佐他平叛,同时还传去了自己的旨意,不要挂念我,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
天要下雨,儿要留下,这不好勉强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吧。
然后李隆基再叹一声,拨马回头,一个孤独而落寞的沧桑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中向西而去。

其实太子单飞这件事,严格来说是违抗君命的,要放在平时,估计爷俩早就该决裂了,较起真来,恐怕还得兴起一场大案,这个储君之位都得给他废掉。但李隆基在这时守住了底线,自己跑就跑了,并不想非要拦着儿子。
政治的精髓就在于妥协,我退一步,是为了顾全大局。
李隆基和他的队伍再次收拾行装,启程西行,千里迢迢,这次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和意外,经过长途跋涉,几个月后,他终于安全抵达了成都。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9 21:22:59 +0800 CST  

楼主:皮唐先生

字数:960351

发表时间:2017-11-28 06:10: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3 06:13:44 +0800 CST

评论数:128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