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唐朝讲给你听——历史就是一本正经的八卦

各位朋友,好久不见,本来可以很早就开始的,无奈这段时间腰疼的厉害,坐立不安,有时候觉都睡不好,每天也写不了多少,就耽搁下来了。很多朋友都给我捧场,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长了,真是觉得很不好意思。等写完安史之乱之后,我准备休息一下,等慢慢全部写完再更新吧。能力不高,水平有限,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4 21:12:17 +0800 CST  
[2]
平叛
七十一岁的李隆基,正在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用多年没有处理过危机的大脑,去思考该如何平定叛乱,亡羊补牢,做自己早就该做的事情。来不及回长安了,很多事现在就得干!很快,他就在脑海中锁定了一个认为可以剿平叛乱的人,并召来了行宫。如果不说这个人的名字,只说此人是安西名将的话,很多人可能以为是高仙芝,但是我要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并不是。
这个人不是高仙芝,他的名字叫封常清。
虽说不是万众期待的偶像派人物,封常清跟高仙芝却很有交情,不考虑两人同样的性别,他们就像杨过和小龙女一样,堪称是一对完美到可以无缝衔接的组合,是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要是一些追星少年少女熟悉一下两人的故事,很可能会得出他们在处cp之类的结论,并进而发展出一个人数可观的饭圈团体。
封常清是高仙芝之前的幕僚(男秘书),常年跟随他出征,高仙芝的捷报、奏表、公文、领导讲话、年度总结、工作报告......等等文字材料,一般都是他来起草的,有时候高仙芝独自出征,还要封常清兼任他的大管家,负责全权打理他的家庭事务,怛罗斯之战失利之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职务,入京当了闲差,封常清就是在不久后接替了这个位置。
他在西域延续了唐朝铁军的辉煌,平定了大勃律,压制了吐蕃,稳定了安西的局势。
相比起高仙芝来说,封常清可以说是另一个极端上的人,两人几乎没有相似的地方。
高仙芝从小家庭条件很好,是将门之后(外族),封常清却是罪犯的后代,祖上是犯了罪被流放到安西的;高仙芝外表俊美,美得比女人还漂亮,一出门就迷倒一大片,封常清却长得很丑,丑也就罢了,身上还有残疾,一只眼睛有毛病,还瘸了一条腿;高仙芝很贪财,花钱大手大脚,有时候为了钱宁可去冒险,违反军纪,封常清却非常清廉,每出征或乘驿,私马不过一两匹,赏罚严明。
可能是因为性格互补的关系,这样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竟是一对完美的搭档,在安西互相配合,牢牢看守着最西的边陲,让任何敌人都不能越过国境线一步。
天宝十四年,封常清来长安入朝奏事,之后便留在这里,一直没来得及赶回去。收到行宫传来的命令之后,封常清意识到大任务来了,他火速来到华清宫,见到了皇帝。
这还是君臣两人第一次在这样私密的场合下会面,推心置腹的交谈,以前的时候,李隆基只知道他文才很好,战功卓著,公文写得特别漂亮。可眼下这形势,诸位名将中,这位是离得最近的。
李隆基开门见山,问他,你有何破敌良策?
这段时间里,封常清也初步了解了叛乱的形势,他顿首下拜,给出了皇帝一个十分乐观的回答:
“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献阙下!”
陛下放心,不过几天,我就把安禄山的人头给您送到长安!
在当时看来,封常清这番言论应该不能说是错的,也不能说是大言不惭,因为在当时许多人,包括皇帝本人的思维里,平定安史之乱本就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享受了太久和平的人们,早已对战争的残酷性失去了清醒的认识,就像封常清说的那样——事有逆顺。
安禄山是叛贼,是乱臣贼子,不得人心,自己这边是朝廷,是正统,这个反贼理所应当不是自己的对手,他怎么可能得逞呢?
李隆基听着封常清自信满满的回答,欣慰地点了点头,是的,这也正是他所愿意想的,所愿意听的。只要你这样说,我就会很高兴。
随后任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去东都募兵,等待他传来捷报。封常清拜谢之后,在皇帝的目送中走出门外。他带着必胜的信念去往东都,也决定誓死剿灭这股叛贼,却不知道,前方未知的命运正等待着他。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5 20:53:55 +0800 CST  
皇帝在华清宫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的时候,安禄山叛军的铁蹄仍在河北肆虐,叛军一路向南,很快到达河北南部的藁城。这个时候,安禄山期待已久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在叛军来到城外的时候,附近的常山太守和长史,竟然领着老百姓走出城来,箪食壶浆,热情地过来迎接他们。
安禄山很得意,因为这位太守曾经跟他混过,在范阳给他当过管理财务的户曹,后来,也是靠他一手提拔才当上太守,主政一方的,看到这人没有忘恩负义,还念着自己的好,安禄山十分高兴,让人拿过两套紫色的官服(紫色的品级高),一人一身,给他们穿上,仍让两人驻守此地,随后便带着大军离开此地,继续南下了。
这两位当地的长官,便是常山太守颜杲卿和长史袁履谦。
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名字,仍然光照千古。
受完了安禄山的接见,颜杲卿和袁履谦一起结伴返回治所,因为接受伪官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两人一路无话,并没有谁有心情开口交谈,就这样走到一个僻静地方的时候,颜杲卿忽然停下脚步,叫住了袁履谦,他指着袁履谦身上的衣服,眨着狡黠的眼睛,问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为什么还要穿着这个?”
看着颜杲卿的眼神,袁履谦恍然一惊,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噢,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安禄山离开常山之后,继续南下,途中他给东边的平原郡发去了牒书,要求当地太守率两县人马七千人驻防。
此前不久,这位太守早已察觉了安禄山叛乱的野心,一直在暗中大修城池,募集人手,补充粮草。可明面上,却总是一有空就跟一群文人一起出去,泛舟游玩,饮酒作诗,安禄山知道以后,以为这就是一介书生,不足为虑,而且当地不是叛军主攻方向,即使不听话也闹不出什么乱子,于是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收到牒书之后,这位太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面对叛军的重重包围,他立刻派出一位下属,骑上快马,奔赴朝廷,去告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河北地区纷纷沦陷,基本都奉行了不抵抗政策,实行了投降主义,没有一个郡县敢于反抗,当时李隆基知道这一形势后,也不无失望地感叹:
“河北二十四郡,难道就没有一个义士吗?”
有,当然是有的,只不过你有眼无珠,不认识人家而已。李隆基话说完不过几天,这封来自平原的奏表就在叛军的眼皮子底下,突破重重险阻,送达了朝廷。其中通报了安禄山谋反的消息,并表示自己会听从朝廷的号令,誓死报国!
拿着这位太守写的奏表,李隆基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欣喜万分,跟左右人说道:
“我连颜真卿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他竟然能如此忠心朝廷!?”
这位平原太守的名字,就是颜真卿,他是常山太守颜杲卿的堂弟,是当时最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两人都是南北朝那位《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的后人,家风严正,口碑极好,世世代代,都是忠臣孝子。颜氏一家,可谓满门忠烈。
在不久之后,这兄弟两人所作的一切,足以让安禄山尝到毕生都没有体会过的心痛滋味。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5 20:54:13 +0800 CST  
[3]
送走封常清之后,军事部署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李隆基终于姗姗来迟,回到了长安,继续进行善后的工作。励精图治二十年,贪图享乐又二十年,终于到了该还旧账的时候了。
然而接下来我们将看到,李隆基做出的安排实在不怎么高明,此时他所做的一切,几乎已经让人无法把他和当年那个明察秋毫、雄才大略的开元天子联系在一起了。
宝刀是会老的,人是会退化的。事实就是这样,所有的事实都正在,并将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李隆基的宝刀,可能真的已经老了。
说起来让人觉得有点无语,他回到长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安庆宗,并赐死荣义郡主。
要说安禄山这个大儿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还给安禄山通风报信,整个一打入朝廷内部的暗桩,与其让他留在长安浪费粮食,不如杀掉省点口粮。可如果我们能理性的看待一下这件事情,就会发现,在这时候杀他,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没权没兵,又捏在朝廷的掌心里,此时的安庆宗就是一个废人,别说杀了他,就是剐了他又能怎样?叛军不会退走,安禄山也不会暴毙,这充其量只是在发泄私愤。
更可怕的是,杀掉安庆宗的行为还在之后引起了安禄山的疯狂报复,以至于把许多无辜的百姓,甚至后来留在长安的皇族都连累成了叛军迁怒的对象。
至于赐死荣义郡主,就更不应该了,婚是你赐的,人是你选的,到头来又给人家当成叛贼的老婆杀掉,实在不太厚道。
无论如何,事情都已经做出来了,然后李隆基将时任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调离岗位,召回了长安。这明摆着是对安禄山不放心,因为这位安思顺同志,从安禄山继父那边论起来,正是他的堂兄弟。
再然后以荣王李琬为元帅(挂职),高仙芝为副元帅,统军五万,去东都出征。
以上的应对,都中规中矩,平平无奇,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还是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安排,那就是让一个人接替了安思顺,成为了新一任的朔方节度使。
这个人的名字,正是郭子仪。在郭子仪的带领之下,朔方军将成为日后朝廷平叛最重要的主力,没有之一。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6 20:59:38 +0800 CST  
在安禄山的叛军抵达洛阳东部,荥阳的时候,他们充分显示出了自己令人恐怖的战斗力。
当时,荥阳守军在城内组织起了防御,看上去也算有板有眼,似乎还有的一战。但是当叛军擂着战鼓,扛着云梯,疯狂得像野兽一样发起第一轮冲锋的时候,守军们就傻眼了,听到对方的鼓角声,城上守军竟然吓得魂飞魄散、腿脚发软,一个接一个,纷纷从墙上坠落下来。
史书对此的描述非常形象,简直让我怀疑记录人是不是当时就在现场目睹了整个经过,这个描述叫做——“自坠如雨”。
像雨点一样,纷纷坠落,还没等人家打你,你就自己就摔下来了。叛军的气势和战斗力,是内地这些多年没打过仗的太平将士完全无法想象的。

荥阳距离也就不过两百里的路程,叛军得胜之后,士气大涨,都憋着劲儿要打下东都洛阳。
作为隋唐时代的第二首都,在整整几百年间,洛阳这座城市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政治和战略意义,打下这里,至少就意味着,叛军有了与长安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安禄山对这一战极为重视,志在必得,令骁将田承嗣、张孝忠等人为前锋,攻打洛阳城。
若论军事水平,封常清不会比以上任何一个人差,事实上叛军头子安禄山才是跟他一个级别的对手,其他人都只配当他的下属和晚辈。然而此时封常清却面临一个根本就无解的问题——军队不行。
这些人都是一帮刚刚募集的新兵,俗称乌合之众,要是查一查家庭成分,基本都是市井之徒、地痞流氓和社会闲散人员,平时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军事训练,你要他们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兼职城管收个保护费,应该不在话下,可要是上战场杀敌,那就有点赶鸭子上架了,也就是大战临近,太过缺人,才不得不拉过来凑个人数。
要是安西的部队能调过来,倒是有的一打,可是因为路途太远,加上附近吐蕃的威胁,他们根本就抽不开身,因为他们一离开,就等于白白放弃了西域,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吐蕃。这个代价,是朝廷现在还不想放弃的。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6 21:00:14 +0800 CST  
[4]
封常清对前线的情况一直在密切关注,而荥阳官军的表现,再次给他狠敲了一记警钟。他深知自己这帮手下都是什么货色,恐怕连荥阳的官军都不如,为了稳妥起见,下令军队退到地势险隘的虎牢关,试图凭险据守,把敌人阻击在这里。却不想战斗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官军的防线被叛军轻易打穿,一波就攻下了关口。
封常清不服气,收拾部众,在葵园打了一仗,又败,退到洛阳东门,再打,还是打败。
封常清震惊了,在这突如其来又接二连三的大败中,他惊讶地认识到,叛军的实力,比自己所能想到最强的程度还要强悍,官军在他们面前,简直就是一群战五渣!他有点后悔自己当初夸下的海口了,早知如此,话就不应该说得太满。
他本不是一个爱说大话的人,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这样的人了。对此,封常清只能在心中暗自苦笑。
事已至此,不能挺住也得挺住了。几天之后,安禄山亲率大军来到东都,发起了进攻。战斗开始之后,凶悍的叛军擂着战鼓和梆子冲入城内,封常清咬紧牙关,拼了老命在都亭驿、宣仁门打了最后两仗,却还是得到了跟之前一模一样的结果——大败、大败。不得已,只好推倒了旁边的城墙,带着剩余的军队越过去,离开东都,往陕地撤退。
此战之中,封常清对安禄山没有取得过一次胜利,六天之内,五战五败,连还手之力都没有,这是让他极度耻辱和震惊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帮叛贼竟能强悍到这种程度,当然也没想到,自己手下这帮乌合之众会弱到这种程度。但凡安西能来个一两万人,也不会是这种局面。
他不得不懊恼地承认,自己大意了,轻敌了。事已至此,该怎么跟陛下交待呢?

在撤退的路上,封常清一连给皇帝写了三封奏疏,陈述此时平叛的严峻形势,检讨自己之前的错误认识,分析之后该如何应对叛军,一封接着一封,唯恐说的不够详细,检讨的不够彻底。奇怪的是,他始终没有收到皇帝的任何回复。封常清心中觉得不妙,预感到可能是皇帝生气了,很可能,皇帝是在迁怒自己大言不惭,夸了海口却不能兑现。只好骑上一匹马,离开部众,亲赴长安,想跟皇帝亲自解释这件事情,不想走到渭南的时候,皇帝的回应终于到来了。
那是一道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冷冰冰到让他心惊胆寒的敕令,内容如下:削去所有官爵,白衣从军,戴罪立功。
封常清就这样成了一介草民,啥都不是了,他怀着失落的心情折返军中,而在路上,他遇到了往东而去的那个人,此人正是官军的副元帅——高仙芝。
在这战火连天的时节,两对cp终于奇妙的遭遇了,四目相击,时光一下将二人打回了二十年前。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7 21:03:18 +0800 CST  
那是在高仙芝年轻时成为将军之后,只有二三十岁,少年得志的他,日子过得十分逍遥。他长得美又爱打扮,喜欢出风头,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要拉上二三十个小伙子作伴,穿着名牌服装,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招摇过市,远远看去,就好像一个男模天团。
长得玉树临风,过得如此潇洒拉风,下一步,自然就是树大招风了。
不久后的一天,高仙芝如往常一样打开家门,忽然发现,门外站着一个陌生人。大概扫视一眼,发现这人长得很丑,身材瘦削,斜眼睛,还是个瘸子。这个人当然就是我们的封常清。当然高仙芝是不认识他的,还以为是个要饭的,刚考虑要不要扔两个开元通宝过去,却只听他一脸认真地说:我想加入你们。
高仙芝差点笑出声,手指前方对他说了两个字:出去。
拜托,想加入我们,先回家照照镜子OK?我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收的。
出了这件意外的插曲儿,高仙芝也没往心里去,办完事情就回家了,可他没想到,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却再次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个人竟然又出现在了自己门口。高仙芝有点生气了,但帅哥毕竟有点涵养,强忍着火告诉他:我的伙伴已经够了,你以后不要来了。
封常清却仿佛没听见一样,还对高仙芝发了火:你是不是看我长得丑,嫌弃我?告诉你,我是仰慕你才想加入你们的,以貌取人,你这么干太肤浅!
高仙芝未置可否,告诉他我没有以貌取人,只是不喜欢你,以后你不要来了。这人没有回答,扭头就走。然而令高仙芝头痛的事情来了,第三天再出门,这个人依然站在那里。第四天,还是如此......
没辙了,真的没辙了,天天在家门口待着,哪天要是想不开,悄悄吊死在门口,岂不毁了自己的一世清名?高仙芝没有办法,只能十分勉强地收下了这人。
当然个人情况还是要弄清楚的,高仙芝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出乎意料,这人并没有感激涕零,谢谢他的收留,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叫封常清。
此时的高仙芝不会想到,这个人将在不久的将来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多大帮助。
不久,安西地区的达奚部落发生了叛乱,皇帝下诏讨伐。高仙芝奉大领导夫蒙灵察转发的命令,带上了两千骑兵追击。达奚是一个人数不多的小部落,战斗力也不强,且因为战斗时间太长,早已人困马乏。高仙芝轻而易举击败了他们,抓获了好几个带头闹事的,掉头返回。
高仙芝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安西节度使总部,拜见夫蒙灵察之后,解下铠甲,脱下战袍、靴子,放下刀,走进了大营,却突然被两个判官围起来了,一人一只胳膊,拉住高仙芝的衣服就问:
你那封捷报是谁写的?还没等高仙芝开口回答,两个人又一起赞叹了一句,你帐下怎会有这样的人才?
突然之间,高仙芝猛然想起了那天晚上在军营发生的事情。在击败达奚部落之后的那天晚上,他带着胜利的喜悦和疲惫的身躯视察了一圈军营,将士们早已卧床而眠,鼾声四起,而当高仙芝走到封常清营帐的时候,却发现他正在昏黄的灯光下,奋笔疾书,起草一纸文书。
高仙芝也没有客气,拿过来看了一眼,发现这是一封捷报,里面详细陈述了敌军的据点,水源地,重要城池和地理信息,甚至战斗经过,采用的什么战术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完之后,他发现这都是自己心里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一时大为折服。
但因为文化水平所限(毕竟外国人),也就是觉得好而已,并未意识到好到何种程度。
直到今天,听到领导判官这种专业人士如此评价。高仙芝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捡了多么大一个宝,也意识到自己当初拒绝封常清的行为是多么可笑。
自己觉得好,那可能是个口味问题,别人说好,那就说明真的好了。
这并不是人家来倒贴,而是老天爷派了个人才来助自己一臂之力啊。
高仙芝正在回忆发愣的功夫,封常清已经被那俩判官热情地拉到了军营里,俩人一边给他让座,一边跟他行礼,摆出一副虚心学习的架势,凑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
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就这样一炮走红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成了高仙芝一生中最可靠的朋友,每当出征的时候,总会让封常清给他镇守后方,看家护院。两人都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纠葛,一转眼,就是一生。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7 21:03:39 +0800 CST  
多日不见,两位战友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热切的眼神看着对方,有千言万语要说,封常清却顾不上叙旧了,身着白衣的他没有解释自己的处境,只是忧心忡忡地叹着气,告诉这位老搭档:
“陕地是守不住了。叛军的兵力强劲,兵锋不可当,如果突入长安,形势危矣!”
高仙芝看着封常清,点了点头,然后问出了一句话:你认为该怎么办?
封常清眼睛看着东方,长叹一声:为今之计,只有退守潼关,固守待敌,才是万全之策。
是的,这也是我所想的,两人的默契还是如往常那样,心有灵犀,一点就透。无需多言,除了潼关,再也没有哪里能挡住叛军了。于是高仙芝停下东征的脚步,和封常清一起带上全部人马,撤回了潼关。
事实证明,高仙芝和封常清是缺一不可的,两人只要在一起,就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帮互助,化腐朽为神奇,进了潼关之后,两人赶快指挥将士修缮武备,抢修城防,竟然真的拦住了叛军。
不久后,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带着大军来攻打潼关,立刻被官军拍了回去。
这个时候,河南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陷了,恰好安禄山要在洛阳称帝,叛军的攻势也停了下来,朝廷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安史之乱的第一个阶段,就这样陷入了相持状态。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7 21:03:52 +0800 CST  
[5]
皇帝的微操
在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努力下,潼关的形势稳住了。他们用手中的乌合之众,竟然拦住了叛军,这是十分不容易的,用某位学者的话来说,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与此同时,在长安的李隆基思来想去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于是不久之后,他在朝上跟诸位大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御驾亲征。
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大唐也只能有一个皇帝,这个规矩是打死不能改变的,一个叛贼想要称帝,那还得了?李隆基决定,要亲自出征,把这个一手养大的祸患给灭了。
无论从事前和事后来看,如果他真能去亲征的话,都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身为一个当了快半个世纪皇帝的人,他的经验是足够丰富的,威望是足够慑服众人的,水平也是曾经得到过检验的,此时他没有老年痴呆的迹象,健康情况也十分良好。如果能亲赴前线,对形势多一些了解和掌控,至少能够保证防御的下限,而不会像后来那样,犯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低级错误。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杨国忠却慌了。因为皇帝在宣布亲征的时候,还额外宣布了另外一个让他五雷轰顶的决定。
“我去亲征的时候,让太子监国,事成之后,就让太子继位!”
晴天霹雳!这是杨国忠最害怕看到的,也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当年李林甫陷害太子屡兴大狱的时候,杨国忠就是冲在第一线的头号马仔,好几次都差点得逞,把太子干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李林甫给他上的一道紧箍咒,足以确保他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也只能在自己划好的路线走,注定跟太子无法联合起来。
他和太子的关系,就是水与火不能相容。
怎么办?在这样牵涉到国本的大事上,杨国忠是不敢去劝阻皇帝的,为今之计,只能剑走偏锋,另想别的法子。他很快组织一个聚会,把杨家姐妹们都召集过来,大家齐聚一堂,老大哥也不讲什么形象了,酒还没喝两杯,当着姐妹们的面就大哭起来,姐妹们,哥哥心里苦啊,一旦太子监国,我们杨家就完蛋了,你们就不能长点心吗?
族兄这样一哭,姐妹们也吓得六神无主,花容失色,很快围在一起,跟杨国忠抱头痛哭起来,仿佛末日真的到了一样。
可是哭归哭,哭完之后,总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日哭夜哭,是哭不死太子,也哭不动皇帝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大家也都很清楚,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去劝阻皇帝,让他不要亲征。而可以担负起这个任务的,没有别人,只有杨贵妃。
这样牵涉到太子继承皇位的国本大事,在场所有人里,无论谁的分量,都是不足以说动皇帝的。
于是姐妹们按着杨国忠的说法,入宫见了杨贵妃,央求她去拦住皇帝。
对这件事,即使如杨贵妃这种距离母仪天下只差一步的人,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为了这些哥哥姐姐们的幸福生活,她下了血本,不顾自己美丽动人的形象,口里衔着黄土,匍匐到皇帝跟前,梨花带雨,哭着哀求说,陛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走。
如果你不明白杨玉环为什么要衔着黄土来求皇帝,那么请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典故,所谓衔土请命,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请求死罪的一种形式。
为了这帮哥哥姐姐们,杨贵妃也是把命都豁出去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形势对杨国忠来说有多么危急,他们杨家到底有多么走投无路。
看到贵妃这样要死要活,李隆基被逼得没有办法,连忙把她扶起来,好言安慰,说你不要这样,我再考虑考虑,然后一通枕头风吹下来,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这个大乱发生的关键时刻,杨国忠从来没有花上一丁点心思去思考平叛的事情,满脑子全是自己的权力、地位和私欲。有这种又蠢又坏的蠢材当政,叛军不闹大确实是没有天理了。
但机关算尽的杨国忠没有料到,即使皇帝不亲征,太子不监国,也不过是让他多活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因为该来的,总是会来,该死的,不会不死。
他实在轻视了东宫里那个人的能量。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8 20:56:18 +0800 CST  
李隆基放弃了亲征的想法,只能待在长安等待消息,而这一待着没事儿干,问题就出来了。
我估计在看这篇文章的很多读者,可能都已经有了工作经验,所以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领导闲着没事儿干的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
有事情干还能分散他点精力,少指手画脚,这样专业问题自然有专业人员来干,工作就可能顺畅一点。可他要是一闲下来,指挥这个,琢磨那个,胡搞一气,瞎特么指挥,这工作可能就要被他搞黄了。
没有正事儿,他就会琢磨坏事儿,不琢磨工作,他就琢磨人。
李隆基的情况,正是如此。
此时高仙芝和封常清正在潼关驻守,虽然之前战绩打的不是太好看,至少已经有了喘息的机会。先稳定住局势,剩下的再慢慢来,平定叛乱是大有希望的。结合事后的发展来看,这甚至都不是有希望,而是板上钉钉,只要锁住潼关,扼住叛军前进的咽喉,他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自己很快就会完蛋。
毕竟朝廷占的地盘大,人口多,耗得起,而且事有逆顺,假以时日,战况好转是非常现实的一件事情。
然而就在此时,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李隆基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并进而使得整个平叛局面都失去了控制。
当时潼关前线的监军(宦官)来长安入朝奏事,李隆基与他交谈了前线的形势,监军在汇报完工作之后,忽然话锋一转,跪在地上,告起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黑状。这位监军实在是心狠手辣,一口气就告了两人四条罪状:
虚张贼势,摇动军心,弃地不守,偷减军粮。
可以说是每一条都足够致两人于死地。
这个宦官的名字叫做边令诚,多年之前,他曾远赴安西,跟随高仙芝出征过小勃律,那时候俩人关系相处的很好,高仙芝未经请示向朝廷报捷,被夫蒙灵察人身威胁的时候,就是他出面澄清了事实。
可能是多年不在一起共事,彼此的身份和脾性都已经变了,在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双方竟然起了不少摩擦。仗着自己是皇帝身边的人,边令诚对前线军务指手画脚,还经常问高仙芝要钱要钱东西,都被他统统顶了回去。
两个昔日的同伴很快翻脸,边令诚由是大怒,怀恨在心,于是趁入朝奏事的时候,狠狠参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一本。
在李隆基做出那个错误的决定之前,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皇帝的话,这件事你会怎么处理?
我想,这理应没有什么难度,另派一个人,赶紧去前线核实一下,看边令诚说的是否属实。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高仙芝和封常清都在前线消极不战,还贪污军饷,那么立刻把两人召回就可以了,当面对质,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交给监察、司法部门审查,相信可以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如果不属实,那边令诚就是诬告,然后做相应处理也就够了。
然而李隆基此时的做法却让人难以置信,他怒不可遏,直接下了一道敕书交给边令诚,让他拿着去潼关前线,把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即刻处斩。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就是处斩!
李隆基真的老糊涂了,这样危急的形势下,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只听一个太监的一面之词,就临阵先斩大将,而且是两员不世出的名将,这实在是自毁长城,让亲者痛仇者快。如此瞎指挥,乱杀人,接下来的平叛,又焉能不败。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8 20:56:32 +0800 CST  
[6]
边令诚很快来到了潼关,他带着胜利者的姿态,先让人叫出封常清,当面宣读了要处斩他的敕令。
封常清似乎早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了,他表现的很坦然,拿出自己事先写好的谢死表,交给边令诚,让他转交给皇帝。这封谢死表的内容就不引用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找一下原文,一搜就有。总之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什么委屈、埋怨、辩解,给自己找理由等等,而是只看到了一片赤诚,直到临死的时候,封常清都没有为自己开脱过一句话,他想的,说的,都只关乎一件事——如何平定叛乱,正如他在表书的结尾中跟皇帝说的那样: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
这是一个忠臣在临死之前最后的呐喊。
然后封常清走到刽子手面前,向西而拜,慨然受死,一刀下去,立刻陈尸地下。
封常清死了,下一个就该轮到高仙芝了,边令诚深知此人勇猛好战,性格桀骜不驯,万一处置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兵变,于是特意挑选了一百个陌刀手,布置在两旁,然后才叫来了高仙芝。
“大夫亦有恩命。”还未等高仙芝开口,边令诚便冷冰冰对他说出了这句话,然后当面朗声宣读了那封敕书,一封宣判他死刑的敕书。
从看到老朋友尸首陈列一旁的时候,高仙芝早已料到了自己最终的结局,他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却不甘心背着这样一个骂名,窝窝囊囊的去死,他在地上挺直身躯,满脸悲愤,厉声质问边令诚:
“我遇敌而退,死不足惜。可皇天后土在上,为何要诬陷我偷减军粮!”
边令诚故作冷静,支支吾吾,并不肯正面回答。高仙芝转过身去,眼睛看向自己麾下的将士,疾声大呼:
“将士们,我本想与你们一同杀敌,报效朝廷,却不意有人诬我偷减军粮。我如果真做了此事,你们就说声有,没有,你们就喊声枉!你们说,你们告诉他,有没有!”
将士们悲愤满胸,齐声高呼:“枉!枉!枉!”吼声震天动地,经久不息。
高仙芝是一个爱兵如子,善待士卒的人,他和这帮士兵相处的时间不长,平时对将士们却一直很好,将士们也很爱戴他,把他视为自己的兄长一样。
高仙芝又转身看向了封常清的尸首,难过地自言自语起来,“封二啊(封常清排行老二),你从贫贱的时候就跟随了我,后来,我让你当了判官,再后来,你又代替我当了节度使,如今,我们俩又死在同一天,你说,这难道不是命吗?”
这些话语听来,让人不禁心碎,高仙芝还想说下去。边令诚却有点慌了,他不敢让高仙芝再继续往下说了,他担心事情拖久了会动摇军心,引起哗变,急忙唤过刽子手,将高仙芝立刻处斩。
陛下,我也不能报效朝廷了,平叛的路还很长,望您保重,不要轻视贼人。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9 21:00:33 +0800 CST  
谁来守潼关
作为两员当世一流的名将,如果允许高仙芝和封常清戴罪立功(何况本来也没什么罪),扭转局面的希望是很大的,但皇帝既然敢杀,就说明他已经考虑到了杀人的后果。
在李隆基看来,这俩人并不是不可代替的,此时的唐朝人才济济,哪怕再杀上十个八个,也影响不了大局。哥舒翰,就是他用来替代高封组合的选择。

在整个平叛的战争中,天下最有名的大将哥舒翰成了一个局外人,自始至终连个面都没有露过,这倒不是因为他不作为,不担当,不想上,而是另有原因。这年年初,哥舒翰在土门边境视察的时候,意外得了一个重病——中风。
可能是年轻时候花天酒地太多了,又或者是当年打仗太猛伤了元气,他这病来的又沉又猛,在浴室洗澡的时候,突然一下晕倒在地,不省人事,经过紧急抢救,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入浴室,遘风疾,绝倒良久乃苏)。可命倒是保住了,却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瘫痪了半边身子,行动都不方便,根本无法正常工作,只能来京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
这一年里,哥舒翰整天就是待在家里,读书看报,种花弄草,修身养病,过起了离退休老干部的悠闲生活。
这也是皇帝为什么不首先叫他出征,而是先找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原因。
在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后,退休老干部哥舒翰成了唯一的选择,在威名和资历上,估计他可以达到前两位加起来的水平,更至关重要的是,哥舒翰跟安禄山的关系是不合的,几乎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李隆基相信,让他出去平叛,有仇恨值加成,他一定会尽到自己最大的能力。

说起哥舒翰和安禄山的仇恨纠葛,可谓由来已久,而两人从互相看不顺眼到不共戴天,还曾有一段喜闻乐见的故事。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9 21:00:52 +0800 CST  
那是在天宝十一年(752年)的时候,李隆基派高力士出面攒了一个酒局,宴请哥舒翰和安禄山。李隆基知道,这两位大将关系一向不合,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朝廷的团结,让高力士出面,给他们缓和一下关系,以后就能冰释前嫌,共同为朝廷效力了。两人当然也知道皇帝的用意。
席间,安禄山表现的十分活跃,酒酣耳热之际,他端起一杯酒,笑嘻嘻地站起来,跟哥舒翰说:
“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咱本来都是一家人呐,怎能不好好相处?”(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与公族类同,何不相亲乎?)
哥舒翰是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能读汉书),看到安禄山跟自己示好,自然也得礼尚往来一下,他也端起酒杯,站起来,十分谦虚地根安禄山说了这样一句话:
“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你对我这样亲热,我又怎敢不尽心呢?”
这是一句古代的谚语,翻译过来就是“狐狸对着洞穴嗥叫,是不祥之兆”的意思,也就是同类相残,对大家都不好的意思。
对吧老安,既然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你好!
这是哥舒翰对安禄山示好行为的回应,也算是掏心掏肺了。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有点出乎他的预料,听到这话之后,安禄山忽然脸色大变,涨的满脸通红,一拍桌子,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起来:
“突厥敢如此耶!”
缓和的气氛忽然成了剑拔弩张,在场的各位嘉宾,顿时都惊呆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说负主要责任的还是安禄山,他实在是误会哥舒翰的意思了,他只听到了谚语里面的“狐”字,就以为是哥舒翰在讽刺自己是个胡人,然后大发脾气,做出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失礼行为,实在是让人无语。
可话说回来,哥舒翰也不能说没有责任,你说你一个精通汉书的人,跟一个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接受过的粗人拽这些典故,然后里面还带个谐音,你就不能事前想一想,这家伙能不能听得懂吗?(请允悲)
无论如何,哥舒翰又岂是一个好惹的主儿,挨了这顿骂,脑子一热,站起来就要跟安禄山理论,只见高力士朝他使了个眼色,仿佛在说,“别说了,说了他也听不懂。”哥舒翰无话可说,愤怒地咽下这口气,不一会便假装说自己喝醉了,然后借故离开了现场。
自此以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势同水火,越发糟糕。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09 21:01:08 +0800 CST  
[7]
李隆基将哥舒翰召到宫里来了,聊了几句之后,表示要拜他为兵马副元帅,统军八万,征讨安禄山。
哥舒翰没有立即应允,只是苦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身体,跟皇帝说,我这病太重了,已经成了一个废人,恐怕挑不起这样的重担。
可皇帝都叫你来了,又怎能轻易放你回去,在李隆基眼里,哥舒翰的威名是比身体更重要的,他借的就是哥舒翰这块招牌,比千军万马都好使,李隆基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坚持原先的想法,强行让哥舒翰出征,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不允许你拒绝。就是躺担架、拄拐棍,你也得给我到潼关去。
哥舒翰不得已,只得领受任命,强拖着半身不遂的病体,去往了前线。

来到潼关之后,哥舒翰接管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旧部,又从河西、陇右军区(自己的老地盘)抽调了兵力,再收拢附近的散兵游勇,终于拼凑起一支大军,号称二十万人,仍旧驻扎在潼关。与叛军将领崔乾祐隔着关口对峙。
此时的哥舒翰,脑子是没有糊涂,性格也没有变,可体力和精力却跟不上了,没有了革命本钱的他,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要搁在往常,平叛这种青史留名的大事业他怎能不想干,可现如今,却实在是干不动了。
到了军中之后,哥舒翰的身体还是没法正常工作,只能把大小事务委托给自己的助手——行军司马田良丘,让他管理日常事务。
说架空也好,不作为也好,反正政令是不由己出了。
田良丘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司马,不是元帅,很多事情自己是不敢做主的,于是又把军队分别交给两位将军指挥:王思礼和李承光,一个负责骑兵,一个负责步兵。
现在看来,哥舒翰对军队的管理有点像是承包商干工程,层层转包,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有中间商赚差价,真到了具体指挥的层级,早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折扣了。
让人忧虑的是,两位负责指挥作战的将领关系还不太好,王思礼觉得骑兵作战勇猛,自己才应该说的算,李承光觉得步兵人多势众,我才有发言权,彼此互相不服气。
一支军队到了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而此时哥舒翰的军中却远远没有做到,反而出现了争权和扯皮的现象,毫无疑问,这样的局面是十分危险的。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0 21:56:00 +0800 CST  
大燕朝廷
这个时候,安禄山已经在东都站稳了脚跟,至德元年(756年)正月,做了几十年皇帝梦的他,终于在洛阳登基称帝了。
因为是从古老的幽燕之地起家,安禄山把定国号为了燕,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大燕皇帝(注:未经唐朝官方认定,属于山寨版本)。尽管这个皇帝是山寨的,毕竟也有自己的硬件和系统,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从一个杂种胡人偷羊贼奋斗到了今天,这样的人生算是一段逆袭的传奇了。
安禄山当皇帝以后,当年几个铁杆也成了大燕朝廷的重要领导,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其他大将,封赏各有差。
此时的叛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一路的势如破竹也给了安禄山极大的野心。伪朝廷建立之后,马上分兵四出,袭击各处要地,然后自己也带上主力部队,离开洛阳,按计划进攻潼关,西入长安。就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安禄山在西去的路上突然得知了一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他在河北大后方的老家,出意外了。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0 21:56:19 +0800 CST  
英雄的常山
颜氏兄弟是绝不会让安禄山好过的,在此期间,起核心作用的是颜真卿,他派人揣着悬赏捉拿叛军的檄文,到河北各地秘密联络、游说,劝说大家跟自己一起干。
起兵这种事情,就怕没有带头人,一旦有人出头,闻风而动的就会群起响应。各地长官听说颜氏兄弟有起兵的想法,都表示愿意跟随,并一致推颜真卿为盟主。
而首举义旗的任务,落到了老大哥颜杲卿头上,这是颜氏兄弟共同决定的,因为常山正处在叛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也是叛军前锋部队和后方联系的要冲,一旦起事成功,就可以拦腰一刀,斩断叛军前后方的联系,让他们首尾不得相顾。
对此,颜杲卿当然责无旁贷。

正好有一支叛军驻扎在常山附近,颜杲卿和袁履谦商量之后,便决定先消灭这一股力量。两人此时的身份是“伪官”,属于同一系统,条件得天独厚,于是颜杲卿给叛军将领李钦凑发去了一道请帖,说要请将士们来城里玩玩,款待一下,搞个军民联欢活动。李钦凑不知是计,还以为有好吃的打牙祭了,大喜过望,立刻叫上自己的得力下属,直奔常山而来。
这样看来,叛军的生活水平也真不怎么样,平时估计早都憋坏了。
来到常山城外的时候,袁履谦带着好酒好菜和漂亮姑娘热情出来,迎接了他们,之后,便在安排大伙在城外的馆舍里住了下来,好久没有放松过的叛军,自然来者不拒。这天晚上,每个人都吃的高兴,喝的尽兴,玩的开心,李钦凑心满意足,带着幸福的微笑沉沉睡去,很快进入了梦乡。
在确认这帮叛贼们都睡着了之后,袁履谦带着人行动起来了,他让人藏起了李钦凑的武器,抓获了值班的警卫,又砍下了李钦凑的头颅,剩下党羽的抓起来杀掉,尸体全部抛到了旁边的滹沱河里。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作案手法十分老道,令人叹为观止。
这天半夜,袁履谦带着下属和战利品进入了常山城,敲开官府的大门,见到了颜杲卿,在昏黄的灯光下,他献上了李钦凑的首级。一宿没睡的颜杲卿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在灯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是的,就是此人,这就是叛军的首领,李钦凑!两个老战友不禁相对垂泪,喜极而泣。
成功了!起事成功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这还远远不是结束,这时另一位叛军将领高邈不在常山,去了幽州征兵,很快也要回来了。当然这一个人就好对付多了,颜杲卿根本就不惧他,直接派出兵去,在城外回来的路上抓住了他。不久又有别处的叛军从常山路过,颜杲卿故伎重演,又让人带着酒菜去迎接,然后趁其不备,统统擒获起来。再之后,颜杲卿采纳了一位降将的建议,派人放出风去,说朝廷的大军已经攻克井陉(河北井陉县),马上就要来收复河北。并且要求,千万不要首鼠两端,先下者赏,后至者诛!
河北地区,很快迎来了一波反正的高潮,一时之间,二十三个郡中就有十七个宣布归顺朝廷,兵力达到二十多万。还听安禄山号令的,只有剩下范阳、卢龙等叛军老巢附近的六个郡。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0 21:56:32 +0800 CST  
[8]
正在赶赴陕地路上的安禄山得知了后院着火的消息,就好比当头一棒,差点当场晕倒过去。更让他恼怒的是,偏偏这人还是自己提拔过的老部下,着实气煞我也。
安禄山快要气昏头了,怎么也想不到,颜杲卿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竟然比自己还要狡猾,冷不防背叛了自己。当然也十分恐惧,常山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一旦丢失,自己等于被拦腰一刀,断了归路,自此首尾不能相顾。
对这个出过赵子龙的地方,安禄山不敢有一丝掉以轻心,立刻派了一位最得力最忠心的大将,回去救援。

思明出击
作为安禄山的铁杆兄弟和麾下第一大将,史思明是一个比安禄山更加狡猾凶残的对手,他的能力体现在军事和阴谋诡计上,比安禄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没有安禄山那么好的机遇,以及溜须拍马的功夫,否则成就肯定不在老朋友之下。
此时的常山,并不是一座坚固的堡垒,满打满算,颜杲卿起兵也只有十几天,这样短暂的时间内,修建城防,建好工事,是完全来不及的,颜杲卿也清楚这一点,在此之前,他派人去了范阳,策动当地的实权将领反正,又派人去太原求援,以求牵制叛军的力量。
然而史思明的行动实在迅速,常山的救兵还没赶到,他的大军就已经昼夜兼程,赶到城下了。
他表现出了自己超一流的军事水平,行军迅速,行动果断,只用了八天,就直抵常山城下!
颜杲卿是一个太善良的人,他不懂得人心险恶,之前他曾派一位使者去京师报捷,走到太原的时候,却被当地长官留下,此人看他的功劳眼红,便留下使者,另外派人去了朝廷,夺了他的功劳,说了他的坏话。说白了,人家早就巴不得他死了,又怎会过来救援。而那位去范阳策反的下属,也被叛军察觉,不得已逃出城外,亡命山野。
颜杲卿怀着一丝希望,顽强组织城内军民抵抗,却迟迟没有等来援兵,大家不分昼夜,严防死守,粮食很快吃光了,箭也射完了,终究还是寡不敌众,抵挡不住叛军的铁骑,只用了四天,史思明就攻陷了常山城。
常山城内的军队基本都是民兵,他们的抵抗不能说不顽强,却绝非这帮杀人如麻的叛军的对手。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1 21:00:27 +0800 CST  
颜杲卿和袁履谦都被叛军抓住,送到了洛阳。安禄山见到颜杲卿,怒从心起,指着他大声骂道:
“你本是一个小小的范阳户曹,是我让你当上了判官,又当上了太守,你为什么还要背叛我!”
安禄山实在是不该问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对方正有一句针锋相对话在等着他,而这句话,足以把他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颜杲卿不假思索,冷笑回了一句:
“你本来是营州一个偷羊的贼,陛下让你当了三镇节度使,你又为什么背叛朝廷?”
这句针锋相对的话杀伤力极为强大,直指安禄山忘恩负义的本来面目,顷刻间就把他刺激的恼羞成怒了。
眼看气得面皮渐渐变色的安禄山,颜杲卿神色不变,还是那样冷笑着,继续加大火力,痛骂这个忘恩负义的叛贼:
“我世世代代都是唐臣,怎么会听你这个叛贼的号令,我的官位和俸禄都是朝廷给的,与你何干!我为国讨贼,恨的就是不能亲手杀了你!臊羯狗,废话少说!你有种就先杀了我!”
劈头盖脸挨了这样一顿大骂,安禄山气得暴跳如雷,几乎要从座位上蹦起来,暴怒之下,他大吼一声,喊来军士,把颜杲卿和袁履谦推出门外,凌迟处死。
颜杲卿依然保持着钢铁一样的本色,面对这样惨无人道的酷刑,面无惧色,骂不绝口。
行刑人割了他的舌头,问他,还能骂吗?颜杲卿怒目而视,喉咙含糊作响,咬牙切齿,仍然在含混不清地痛骂,誓死也不服软。袁履谦的舌头也被割掉了,他含着一口血,一口喷到了旁边叛军的脸上。叛军们疯狂了,疯狂拿刀,肢解他们的身体,可是二人依然面不改色,不停唾骂,至死方休。
当时有很多人从行刑地路过,目睹了二人英勇就义的过程,许多人都停在旁边,暗自流下了眼泪,为两位英雄的离去感到悲伤。

对颜杲卿和袁履谦的暴行,只是叛军众多疯狂暴行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他们对其他老百姓还要残暴的多,在淫威胁迫之下,许多郡县的反正运动都被恫吓得停止了,也有人再次投降,屈服于叛军的号令,附近还在坚守的只剩下一座饶阳城。这座城的城防异常坚固,史思明一连围了二十九天,硬是打不下来。

而在同一时间,朔方的一支兵马正在一员大将的带领下,离开驻地,向朔方与河北交界的井陉关急速挺进。
不久前,朝廷给郭子仪下了命令,让他带着朔方军的人马收复东京,并另派一员大将,东出井陉,收复河北。郭子仪的战略眼光自然不用废话,他对当时河北的反抗形势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也对各位将领的水平极为了解,立刻上表,推荐了这员大将。
要说明的是,郭子仪跟这员大将的关系并不好,两人曾一起共事过,因为个性不合,不对脾气,有时在一个桌上吃饭的时候,互相都不说一句话,平时更是老死不相往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朋友圈里的人。
但郭子仪深知,此人的军事才能冠绝当时,甚至还要胜过自己,在这死生存亡的关键时刻,还是出于公义推荐了他。这个被他推荐的人,就是日后跟他齐名的国之大将——李光弼。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1 21:00:42 +0800 CST  
史思明算是栽到李光弼手里了,这还是这位叛军二号人物出道以来的第一次,然而却不是最后一次。在此后的日子里,李光弼这个名字将成为史思明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没有猪队友帮倒忙的时候,李光弼对史思明来说,就是不可战胜的。

叛军的数量远不止这么少,不多时之后,便有附近村民来跟李光弼报告,说发现有五千敌军从饶阳的方向赶来增援,正在九门那边的河边休息。
李光弼听后,思索片刻,派出四千人马,偃旗息鼓,沿着河流悄悄逼近。
不用废话,这是要突然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等来到目的地的时候,官军顿时大喜。机会赶得也太巧了,此时的叛军昼夜不停赶过来,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正在做饭吃饭。综合事后的情况来看,这顿饭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断头饭。官军二话不说,抄起家伙就掩杀过去,叛军来不及躲,来不及逃,来不及放下碗,甚至都来不及喊出声,就被一个接一个杀倒在地,最后这支叛军被一个不留,全部歼灭,没有一个人逃脱出去(纵兵掩击,杀之无遗)。
史思明是叛军中最凶悍的将领,但他却遭到了最先的失败,这给他造成的心灵创伤是十分巨大的。事已至此,他又怎能善罢甘休,也在苦苦思索战胜官军的办法。
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2 21:12:48 +0800 CST  
嘉山之战
四月十一日,郭子仪的大军越过井陉,来到了常山。当时郭子仪正在朔方收拾部众,准备去收复东都,收到李光弼的求救信,顿时大吃一惊。他与李光弼共事多年,深知此人的脾气和个性,极为坚忍顽强,不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是绝不会开口向人求救的,于是立刻带领大军,快马加鞭,奔赴常山。
这是两位当时顶级名将第一次并肩指挥战斗。就像加伦将军、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被枪毙之后,朱可夫和铁木辛哥等人才有机会崭露头角一样,在高仙芝、封常清死去,哥舒翰重病之后,这两位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大将了。
郭子仪和李光弼两军胜利会师,加起来兵力共十余万,此时他们的实力远远超过了叛军。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组合,无疑是当时天底下最强大的组合,两人携手,就是大唐天空上的双子星座,足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史思明当然也深知这一点,他内心对这二位一直颇为忌惮,可这一仗早晚是要打的,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在城外和官军打了一仗,结果大败而归,只能带着余众落荒而逃,去了附近的博陵,另一位叛军将领蔡希德估计是没跟上史大哥逃跑的节奏,连博陵都没去成,只能跑去了反方向的巨鹿,躲在城里,不敢冒头。

郭子仪和李光弼很快带着军队追到了博陵,想把史思明这个祸患一举解除,可惜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的,一连十天过去,竟然也没有攻下城来,只能先撤回常山,再做打算。谁想史思明这家伙实在鸡贼,看到官军回去了,竟然又悄悄收拢几万部众,尾随过去,就像一块甩不开的牛皮糖,打不过你,我也慢慢磨死你。
应该说史思明的牛皮糖战术是有价值的,至少,他为自己的军队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此时安禄山对河北局势极为重视,闻听郭子仪和李光弼联合出马,他不敢怠慢,立刻给史思明增援了三万大军,其中包括叛军中的精锐——同罗、曳落河部,共计一万人。
同罗和曳落河,不仅是叛军中的精锐,也是天下公认的精锐,他们的老家在漠北草原,逐水草而居,都是天生的骑士和射手,如果拿战斗力来做个比较的话,这些人可能一个就能顶好几个官军。
郭子仪和李光弼深知这群敌人极为凶悍,不可恋战,于是在城外挖掘壕沟,深沟高垒,坚壁清野,并不出战。
得到增援的史思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想进城,进不去,强攻,又不敢,他害怕李光弼的弩,只能在城外扎下营来,慢慢等待时机。
史思明打仗有多鸡贼,我们前面已经有所了解,但接下来,史思明会看到,还有比自己更鸡贼的。
楼主 皮唐先生  发布于 2020-03-13 21:44:48 +0800 CST  

楼主:皮唐先生

字数:960351

发表时间:2017-11-28 06:10:1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3 06:13:44 +0800 CST

评论数:1280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