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面具的爹 2018-02-23 00:30:42
大赞啦,不知道先生什么年龄了,有种看透的感觉,这种楼里面比较纯粹,看先生的文章和回复都有一种平和的心态。
我们历史观不太一样,我才疏学浅,只是空闲时间翻翻白话历史的帖子,提前接受的面不太一样吧!
我相信历史是有一些发展规律的,微观层面的历史人物接受规律,或偶然走对了路,那么他将容易成功;反之历史人物或者整个社会则容易原地踏步或导致失败。 那么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必然性,我语文也不好,有些道......
-----------------------------
谢老乡捧场。趁午休没事干,和老乡吹哈牛,摆哈龙门阵吧。
如果不是学哲学专业的,或者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没多大必要去思考那些形而上的东西,深奥的思辨,常人弄不大明白,宏大的思维,常人也难以理解,就按照善恶是非的常识,凭良心做人做事就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家人,敬师长,遵法纪,先求自立,不成为别人的负担,再有余力而助人。人人如此,这个社会就不会坏到哪里去。
说实话我不大明白先生说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两个慨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是学校教育里说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话,建议先生三思。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3:50:46 +0800 CST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诸葛亮已经去世三年,(蜀)汉由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蒋琬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执政后,牢记诸葛亮的遗令,不再北伐。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时(蜀)汉平北将军马岱(马超从弟)曾带兵进入魏国侵扰,被已经升为太尉的司马懿派将军牛金迎击,斩杀(蜀)汉军一千多人。武都氐王苻双和强端率领属下六千多人投降司马懿,魏国的西南边境得以安稳。吴国也只是偶尔出兵骚扰下魏国。曹睿在大兴土木的同时,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公孙渊了,派幽州刺史、度辽将军、使持节、护乌桓校尉毌丘俭率领幽州诸军东征公孙渊。
毌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父亲毌丘兴,曹丕时为武威太守,也是戍边名将,仅次于金城太守苏则,因战功封高阳乡侯。后来入朝为将作大匠。父亲死后,毌丘俭继承父亲爵位,在曹睿为平原侯时担任文学掾。曹睿继位后,毌丘俭出任尚书郎,升迁为羽林监。因为是曹睿龙潜时旧臣,深得曹睿喜欢和信任。后来出任洛阳典农令。曹睿大兴土木时,经常调集农民修宫室,对屯田影响很大,毌丘俭上疏劝谏说:“臣以为天下急于消除的是吴和(蜀)汉,急于筹办的是衣食。如果吴于(蜀)汉不灭,百姓饥寒交迫,即使修建再美好的宫室,也没有什么用处。”后又升为荆州刺史。
此时离曹睿继位不到十年,毌丘俭就从一个小小的尚书郎升到荆州重镇的方面大员,可见曹睿对其之信任。现在要东征,曹睿又想起毌丘俭来,将其从荆州刺史任上调来挂帅。
遗憾的是,毌丘俭这次没能给曹睿长脸,给自己争气。
毌丘俭率军抵达襄平,驻扎在辽隧。(今辽宁省海城县西牛庄)右北平乌桓单于寇娄敦、辽西乌桓都督率众王护留等以前跟随袁绍投奔辽东的人率领五千多人来投降。寇娄敦还派弟弟阿罗槃等进京朝贡,曹睿封其部落大小将领二十多人为侯、王,分别给予不同的赏赐。毌丘俭发布征讨公孙渊檄书。
公孙渊听说魏军来袭,干脆反叛,率军出战,毌丘俭带领幽州兵与乌桓降兵迎战,失败。当时恰逢大雨,连下十天,辽河水位大涨,曹睿只好下诏让毌丘俭撤军回住右北平。
公孙渊轻松击退毌丘俭,自信心爆棚,居然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自定年号为绍汉,以当年为绍汉元年。公孙家族是汉末兴起的,所以公孙渊取了个继承汉朝的年号。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3:58:13 +0800 CST  
曹丕不听刘晔的劝告,封孙权为吴王,弄出了个吴国。现在公孙渊又称王,如果不及时铲除,说不定会弄出个燕国。曹睿不敢掉以轻心,于第二年召太尉司马懿进京,命其率军四万讨伐公孙渊。
临行前,曹睿召见司马懿,问公孙渊会如何应对。司马懿说:“上计是事先弃城而逃;中计是凭借辽河抵抗;下计是坐守襄平,这样会成为我军俘虏。”曹睿问:“哪公孙渊会采用哪一种?”司马懿回答:“只有理智地审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才能预先做出正确的取舍,公孙渊不具备这种分析判断能力,会错误地认为我军长途远征,不能持久,一定会先在辽河抵抗,然后退守襄平。”曹睿问需要多少时间结束战事,司马懿说:“去一百天,回来一百天,攻战一百天,用六十天休息,一年足够。”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正月,司马懿以牛金、胡遵为将,率军东征。曹睿亲送出洛阳西明门。司马懿领大军从家乡温县经过,弟弟司马孚和儿子司马师也一直陪送到温县。曹睿还赐予若干谷帛、牛酒,叫郡守、典农以下官员都去拜见司马懿。司马懿也算是衣锦还乡,与家乡父老,亲朋故友欢聚多日。然后东进,六月抵达辽河。
司马懿以太尉之职领重兵出征,引起朝中一些大臣的异议。散骑常侍何曾,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位害怕受到曹操打骂失去尊严,天天揣着毒药上朝的何夔的儿子,上表曹睿建议遵循先王规制和古来惯例设立副帅。尽参谋之责,防安危之变。认为司马懿率领数万步骑远行四千多里,敌人如果远逃,会消耗许多时间,而人生无常,有可能出现意外。人不是金石,不会生病,要考虑周详,应该有副帅。现在驻守北方的诸将包括司马懿所带的,都是司马懿的僚属,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没人能够震慑,应该选一个素有威望的大臣名将,加重礼仪,提升官秩,派到司马懿军中,进同谋略,退为副佐。即使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有人替补主帅,就没有什么隐患了。
何曾的话表面上看是担心司马懿个人身体、生命上出现什么意外,需要有一个人及时替补,稳定军心,实际上是担心司马懿拥兵自重。其实何曾的担心有些多余,曹睿不是个糊涂帝王,早就做好了安排。在派出司马懿的同时,派心腹将领,不久前征公孙渊失败后回屯右北平的毌丘俭同时东征。名义上是司马懿的副手,实际上是监视司马懿。
曹睿并不是像其父亲曹丕那样完全相信司马懿,对司马懿是有所警惕的,他曾经问过尚书令陈矫:“司马懿忠贞,称得上是社稷之臣吗?”陈矫回答说:“司马懿是朝廷之望;但是否社稷之臣,还未可知。”曹睿这样问表明是有所担心,而陈矫的回答只会加重曹睿对司马懿的担心。这种担心最终体现在曹睿临死前并不想让司马懿为辅佐大臣的事情上。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4:01:27 +0800 CST  
公孙渊的反应还真被司马懿说中了,果然凭借辽河拒守,以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驻扎辽隧,(今辽宁省鞍山市西、海城市西北)沿辽河布防,长达二十多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
司马懿手下诸将请战,准备出击,司马懿认为,公孙渊坚壁高垒,就是想依靠工事拖垮我军,攻击正面守军,正好中计。现在敌大军集结在此,老巢就会空虚,我军直接攻打襄平,一定能战胜。命令部队到处竖立旗帜,做出要向南进攻的姿态。卑衍等率领主力南面布防。司马懿却悄悄北渡辽河。
司马懿渡过辽河与公孙渊军相对。司马懿命令修筑了一条长围,但并没留兵守卫,而是带领大军呼啸而过,直取襄平。卑衍等人见司马懿要袭击后方,果然赶来阻截。司马懿对手下说:“我之所以不直接攻打敌人军营,就是要把他们引出来打。现在各位不要失去这个机会。”命令各位将领出击,连续三战,打败公孙渊军,乘胜进围襄平。
城围住了,却暂时没办法攻城,因为夏季暴雨不停,辽河洪讯,水位暴涨,平地积水数尺。魏军将士恐惧,都想将营地迁往高处,司马懿不准,下令有敢提迁移军营的,斩。第一个被斩的是都督令史张静,吓得其他将领都不敢吱声,军心才稳定下来。
公孙渊军是当地人组成,习惯了这种气候,反正魏军也不来打,就乘雨出城,打柴牧马,安然自若。魏军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也不准。司马陈圭(不是陈登之父陈珪)问司马懿:“当年攻上庸平孟达之叛时,八路并进,昼夜不停,半月就攻下上庸,杀了孟达。这次远道而来却缓慢而攻,我感到很困惑。”司马懿说:“孟达人少,城中粮食足够吃上一年,我军将士比他多四倍但粮食却不够一月之用,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猛打快攻呢?以四击一,就算伤亡一半,就要这么做。之所以不计死伤,是与粮食竞争。如今敌众我寡,敌饥我饱,下雨又不损害我军实力,雨中进攻也没什么效果。自从京师出发,我一直担心的不是敌人来攻击,而是敌人逃跑。眼下敌人粮食要完了,但我军的包围圈还没合拢,此时去抢他的牛马,抄袭他打柴的士兵,只能驱使他们逃跑。兵者诡道,要善于因事应变。敌人就是凭借人多,又在下雨,所以即使饥饿困守,也不愿逃跑,我军应当表示出无能,以此来麻痹稳住敌人。追求蝇头小利把敌人吓跑,不是好办法。”朝廷也接到雨大敌强的情报,有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曹睿说:“司马懿临危应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
三十多天后,雨停水退。魏军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开始昼夜强攻。司马懿在城外修起土山,竖起箭楼,以连弩猛射;架起发石机,用大石头猛轰。挖地道攻城,用冲车冲城。城内粮食用尽,死的人越来越多。公孙渊的将军杨祚等人忍受不住了,率部投降。
八月的一天夜晚,一颗流星从城西南向东北划过,坠落在梁水(一名东梁河,又名大梁水,即今太子河,流经辽宁省东南部)附近。这本来是自然现象,但当时的人却把这看作是大凶之兆,城内守军更加恐惧。公孙渊也害怕,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前往司马懿营中谈判,请求司马懿解围,答应君臣面缚而降。司马懿拒不接受,立即斩杀使者,给公孙渊发去一份檄文,说:“昔日楚和郑是并列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我为皇帝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人却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列相待。二人年老糊涂,必是传话不符原意,我已经帮你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轻明白事理的人来。”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司马懿对卫演说:“打仗有五要素:一能战当战,二不能战当守,三不能守当走,剩下的两个要素就只有投降与死。公孙渊如果不肯把自己绑了来请罪,就是决心寻死了,不须送什么人质。”
从流星落下那天算起,十六天后,襄平城破,公孙渊和儿子公孙修率领几百骑兵从城东南突围而出,魏军紧追不放,在梁水边流星落地之处将公孙渊父子斩杀。
司马懿占领襄平城后,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斩杀,收集尸体,筑造京观。(又叫“武军”,就是将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这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一个习惯,战捷陈尸,必筑京观。有两个作用,一是解决尸体存放的问题;二是炫耀战果,震慑异己。史书上经常有坑杀好多人的记载,不一定是挖坑掩埋,大多数是盖土夯实。古时“阬”“坑”通假。白起坑赵军四十万,哪得挖多大个坑啊)将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官员一律斩首;杀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最后城中余下四万户家庭,合计人口三十多万。
公孙渊造反时,将军纶直、贾范等曾经苦谏,公孙渊将这二人杀掉。司马懿释放了被公孙渊关押的公孙恭,安葬纶直、贾范等人,并厚待他们的子女,下令说:“古代伐国,诛杀其元凶而已,其他被公孙渊胁迫诱导的人,全部原谅。中原人想回故乡的,允许他们回去。”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4:05:25 +0800 CST  
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在下十分不解。当时已是八月末,北方开始寒冷,有些士兵受不了,请求司马懿发棉袄,司马懿不发。有人说:“还有那么多旧棉袄,可以发啊。”司马懿说:“棉袄是公物,人臣怎么能私下施与。”棉袄本来就是拿来御寒防冻的啊,为什么不能发?难道发放棉袄这种事情还需要请示皇帝不成?修史的人想借此表示司马懿忠于朝廷,不擅自做主,但这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啊!有棉袄不发而让士兵受冻,这样的主帅实在不敢恭维。唯一能够解释的是司马懿带的棉袄不够,发一部分不发一部分容易引起矛盾,就干脆不发。
司马懿上奏朝廷,将年龄六十以上的士兵遣送还乡,阵亡将吏士兵致丧还家。
公孙恭执掌辽东时,为取得魏国的信任,把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作为人质送往洛阳。公孙渊谋反前,公孙晃多次提醒曹睿注意公孙渊,认为公孙渊有谋反之心,请曹睿讨伐公孙渊。曹睿讨伐公孙渊时将公孙晃及家人捉拿关押。平定公孙渊后,曹睿决定斩杀公孙晃,考虑到公孙晃对魏国的恭顺和曾经提醒过公孙渊谋反的表现,曹睿没有将公孙晃公开斩杀,就在狱中执行,派人命令公孙晃及其妻儿吞金自杀。
廷尉高柔反对杀公孙晃,认为公孙晃曾经举报过公孙渊,应当将功折罪,宽大处理。这是书生之见了。曹睿杀公孙晃并不是公孙晃犯了该杀的罪,而是因为他是公孙晃。如果不杀他,让其有机会重返辽东,有可能会东山再起,再次割据辽东。当初公孙晃在公孙渊没有造反之前,极力要曹睿征讨公孙渊,就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在其中。
割据辽东五十年的公孙家族政权至此灰飞烟灭。司马懿班师回朝,曹睿让其往关中镇守,还没赶到关中,遇上曹睿病重,朝中出现变故,司马懿紧急回朝的事情。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4:07:05 +0800 CST  
本来这事和孙权没有什么关系,但公孙渊被司马懿包围时,想以孙权为救命稻草,再次派使者向孙权称臣,请求孙权派兵援救。吴国有人主张杀掉辽东使者,太子中庶子羊衟反对,认为这是逞匹夫之怒而放弃了霸王之计。他建议厚待使者,派奇兵北上潜伏,如果公孙渊胜了,我军是有恩于辽东,我们的义举就会四处传播;如果双方战事胶着,我军可以借机攻打附近防守空虚的郡县,将当地百姓迁徙到吴国。孙权觉得这主意不错,问羊衜谁可领兵前往,羊衜毛遂自荐,又推荐了宣信校尉郑胄和将军孙怡。孙权大喜,当即批准羊衜所请,并写信给公孙渊,说自己已经派出大军,并假惺惺地告诫公孙渊说司马懿太厉害,一定要小心。(三国有两个羊衜的人,另一个是魏国上党太守羊衜,是司马师的舅舅,羊祜和司马师第三任妻子羊徽瑜的父亲,羊徽瑜的生母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的姐妹)
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三月,督军使者羊衜、郑胄、孙怡统率舰队乘海到了辽东。来晚了一步,公孙渊已于去年被杀,北方四郡(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全部归魏。
此时曹睿(当年二月)刚死,齐王曹芳继位,魏国上下正忙于新旧交接,辽东防守薄弱,有可乘之机。羊衜决定登陆偷袭,率军攻打魏国海防城堡牧羊城(今辽宁省旅顺市旅顺口区铁山镇牧羊村刁家屯与刘家屯之间的丘陵上),击败魏国守将张持、高虑,然后分兵四处掳掠,俘获大批人口,满载百姓和各种战利品凯旋,也算是为孙权出了一口恶气。
曹睿灭公孙渊,将北伐四郡重新纳入中原帝国版土,意义十分巨大,惠及至今。当时高句丽崛起,也在蚕食北方领土,如果让高句丽抢先灭了公孙渊,占据东北,将是对魏国极大的威胁,并且其领土归属问题恐怕会影响到今天。曹睿灭公孙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高句丽又开始骚扰北方,魏国政权面临着与高句丽的争战。重任就落在驻守幽州的毌丘俭身上,因为这时曹睿已死,是齐王曹芳任内的事情,到时再接着讲。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4:09:37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2-23 15:27:47
支持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3 15:30:24 +0800 CST  
@云门门下 2018-02-24 10:26:23
孙权年轻时虚心纳谏处事明晰,很有大局观。不意老来如此昏聩。
-----------------------------
谢谢捧场。这还不算孙权最昏聩的事情,与他的四大错比起来,这个都不值一提。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09:53:31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8-02-25 11:42:22
顶起来
-----------------------------
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09:54:01 +0800 CST  
@面具的爹 2018-02-24 20:17:51
好嘛,老乡,摆龙门阵。
因为人还年轻,也就是上班几年了才知道逛帖子,才接触一些文字上的东西,之前都是课本。这些年补了一些知识,但还是远远不够。 对于我来说,因为看书时间有限,多喜欢从较大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对于细枝末节的东西就欠缺得太多,形而上的反倒接触得要多一些。
在下现请教几个问题,比如历史的必然和偶然性。
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寿命大约为300年,在农耕社会,都会出现土地兼并的问题,这是......
-----------------------------
耶,兄弟这个龙门阵摆得有点长哟,哈哈。
所谓必然性是可以预测和判断的,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只能这么走。而人类太复杂的,其发展动机和发展方向无法进行预测和判断。欧洲、日本先集权后封建,中国先封建后集权,怎么去预测和判断啊。
谁说大一统王朝只能有三年啊,英国才止三百年吗?日本万世一系,从有天皇以来就没有改朝换代过,都上千年了。
兄弟对中国历史的总结很像高考统一复习题,先设定一个架构,然后往里套,就是每个王朝灭亡的原因是皇帝昏聩、官员腐败、土地兼并,最后农民起义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哪里有那么简单啊。这个套子在汉朝还勉强说得过去,唐宋元明清灭亡的原因有好多是土地兼并啊。唐毁于节度,宋毁于外族,元毁于残暴和不融于东亚儒家文明,明毁于朱元璋这个穷怕了的守财奴制定的奉养皇族子孙的赋税政策,不管百姓死活,清毁于革命。
纯粹农民成功的就是一个朱元璋。建立了一个蜂窝状网格管理、特务统治、重农抑商的高度集权王朝,最黑暗、最奴性,一个廷杖就扫尽了天下读书人的颜面。天下三分之一以上的赋税拿来供养皇族,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连海瑞都知道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和宋朝的基层自治管理、农桑并重,不杀士大夫相比,是进步还是倒退?
这也只是摆摆龙门阵而已,瞎聊,这些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还是建议
兄弟,真不要信教科书的,更不要用教科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历史。
以上拙见,仅供兄弟参考。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2:47:45 +0800 CST  
@面具的爹 2018-02-24 20:50:42
章邯可以多次消灭起义军,但面对烽火四起的中原,一波又一波的起义军,章邯能一直赢下去吗,可能说项羽偶然赢了巨鹿之战,但没有巨鹿之战,也许还有河间之战,泗水之战,临淄之战,总会有一战章邯被打趴在地,而后某一个英雄带领起义军攻入咸阳。
从章邯这个角度考虑,他的每次一大战不管输赢,偶然性都比较大,最后战败的情况最大。当然他最后顺应时势,投降加入了起义军。
-----------------------------
回复的发不上来,没通过审核,这些问题有些敏感,不好意思,不能和兄弟畅所欲言。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2:49:40 +0800 CST  
@荒城旧梦xx 2018-02-26 10:55:29
支持,周一问好!
-----------------------------
谢谢捧场。从荒山野岭回来了?哈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2:52:10 +0800 CST  
@荒城旧梦xx 2018-02-26 13:02:19
哈哈,楼主好记性,佩服!
-----------------------------
文科生就这点特长了,不值一提。回来就好,活着就好,哈哈。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3:09:02 +0800 CST  
最后来看与南方吴国的交战。
自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后,一直到曹睿去世,因曹睿要对付(蜀)汉和辽东,无暇征讨吴国,因此,吴魏之间的攻防形势基本上是吴国呈进攻状态,魏国处于防御状态。正面战场上,吴国对魏国发动了几次规模不等的进攻,大多无功而返,对双方形势、实力都没多大的影响。反而是隐蔽战场上,魏国取得了较大的战果,造成吴国政局动荡,受到损害。
先看正面战场交锋。
石亭之战后,孙权忙于称帝,忙于和公孙渊眉来眼去,忙于派人出海寻找夷洲(今中国台湾)及亶洲,(古太平洋岛国)忙于平定山越内乱,还真没多少时间进攻魏国。
按照孙权称帝后的时间顺序,看看吴国与魏国之间的争斗。
孙权称帝之初,并没有北伐的想法,而是想向南扩张,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一万人出海寻找夷洲和亶洲。夷洲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台湾,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日本近代人类学者伊能嘉矩。亶洲是哪里不清楚,史书上说是秦始皇时方士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找蓬莱神山及仙药,到此洲后就不回来了。相传洲上有百姓数万家,上面的人曾经到会稽来买过布匹,会稽东部沿海的人出海遭遇风暴时,也有人漂流到此州。照这个记载的话,亶洲应该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但三国时,日本已经与中原有断断续续的往来,其方位大致是能确定的,并明确称其为倭,曹睿时双方还有实质性往来,册封过倭女王,(后面会讲到)吴国也和其有商贸往来,这样的话就不是今天的日本,只能是太平洋的一个岛国。
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卫温、诸葛直从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北岸)启程(一说从浃口,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在台湾的南部登陆。这是正史上关于大陆与台湾海上直航的最早记载,是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且最大的历史事件。
卫温、诸葛直一年后返回,没找到亶洲,只带回数千夷洲人。孙权认为卫温、诸葛直违诏无功,将二人杀了。二人有“违诏”之实,一是没找到亶洲;二是没在夷州建立起常设政府机构。孙皓时为丹阳太守的沈莹曾写过一本书《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台湾的风土人情,此书失传,在《太平御览 东夷志》里有零星记载。有学者推测沈莹就是随卫温、诸葛直到台湾的,并以此推论,有文官跟随武将出征,表明孙权想在夷州和亶洲建立地方政府机构。卫温、诸葛直也应该长驻夷州和亶洲,武装镇守,但东吴士兵水土不服,一万人中病亡了八、九千人,二人无奈之下退回东吴。但这不全是二人的错,有诸多客观上的原因。茫茫大海上去寻找一个不知道确切位置的小岛,本身就是件十分困难几乎难以完成的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二人还带回数千夷州人,也算是功劳,功过相抵。
孙权诛杀二人不光是“违诏”那么简单,还有个原因,此事曾受到陆逊、全琮等一些大臣的反对,孙权一意孤行坚持要这么做,结果二人损失了大量人马除带回数千夷州人外没有任何军事和行政上的建树,孙权为堵大臣之口,委自己之过,就只能杀此二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5:42:37 +0800 CST  
孙权本来还想征珠崖、儋耳,(今海南岛)但此时魏吴边境相接地区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孙权不得不对魏国动武。这件事确实对魏吴都很重要,就是满宠在合肥修筑新城。
合肥地处江淮,是“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孙权要想北进中原,必先占据合肥。曹魏占据合肥,就等于呃住了孙权北进的咽喉。因此孙权一直想占领合肥,发动过多次攻打合肥的战争,还差一点命丧逍遥津。
合肥旧城面临长江、巢湖,有利于吴国强大水军进攻,满宠上表要求修建合肥新城,他认为“合肥城南临江湖,北面离寿春较远,(二百多里)吴军围城,可以利用水军优势。我军要来援救,要先打败吴军,然后才能解围。吴军进攻容易,而我军解围非常困难,应该将城内之兵向西移动三十里,那里有险要的地势可以依托,在修建一座城来固守。这样就可以把吴军引到陆地,然后断其归路,这样守城更加方便。”护军将军蒋济议却认为这是示弱,吴军还没来进攻就自己先退,我军就只能守淮北了。曹睿认为蒋济的话有理,不同意满宠筑城。满宠再次上表坚持筑城,认为就是要示弱以引诱吴军,让吴军远离江湖水域,使其强大的水军失去用武之地,更有利于我军。尚书赵咨认为满宠的计策是防守合肥的最好办法,曹睿这才同意满宠筑城。于是满宠在旧城西三十里的鸡鸣山北修建合肥新城。
满宠筑合肥新城时间记载不一,《三国志吴主传》记载是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同书《满宠传》记载是青龙元年,即公元233年,前后相差三年,而同书《明帝纪》则只字未提,这是陈寿的遗漏和疏忽。在下认为有可能是230年开始规划,233年建成,所以孙权只是在230年冬季时扬言要攻打合肥,满宠集中兖州、豫州的部队严阵以待。孙权不攻而退。曹睿下诏满宠撤防,让各部队退回原驻扎地,满宠认为这是孙权虚晃一枪,并没真正撤退,其目的就是想让我军撤防,然后前来偷袭,上表要求不撤。十多天后,孙权果然率兵杀来,见满宠仍然戒备森严,才真正撤军。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5:43:50 +0800 CST  
孙权见合肥防备太严,无法攻克,就故伎重演,于第二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让中郎将孙布派人到魏扬州、豫州二州刺史王淩那里诈降,又想将魏军引入吴境内消灭。
各位看官还记得汉司徒王允吧?王淩就是王允的侄儿,当年还是个少年,和哥哥王晨一起逃出长安,回到故乡太原祁县。成年后举孝廉,出任发干县(今山东省冠县东部)长,不久升任中山太守。曹操任丞相后辟为丞相掾属。曹丕称帝后,任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三路大军征吴,王淩跟随张辽这一路迎战吴将吕范。吴军舰队遭遇大风,战舰被吹到对岸。王淩与诸将一起杀敌,斩将夺船,因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任青州刺史。
当时青州沿海地区十分混乱,王淩布政施教,赏善罚恶,深受百姓拥戴。后来跟随曹休遭遇石亭之战,王淩力战突围,与援军一起解救了曹休。曹睿仍让其任扬州、豫州刺史,二州军民都很拥戴他。一个人任两个州的刺史在当时也是少见,可见王淩的能力超强。
王淩和司马朗、贾逵的私交很好。巧合的是,这两个人也分别担任过兖州刺史(司马朗)和豫州刺史(贾逵)。
孙布诈降时以道路太远不能自行带兵前往为由请求王淩带兵来迎接。当时魏国主管扬州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征东将军满宠,王淩就将孙布的投降书呈送给满宠,请求满宠派兵迎接。满宠认为其中有诈,不派兵,给王淩回信说:“吴将知道改邪归正来投降,这是值得嘉奖的好事。如今要派兵去迎接,少了不能护卫,多了又会泄密。暂且和吴将秘密商量怎样成全他的志向,临时再来想办法。”
恰巧此时朝廷下诏招满宠入朝,满宠走时告诫留府长史说:“如果王淩要去迎接吴将,不要派兵给他。”王淩要不到兵,没办法,只好派自己手下的一个督将率领七百步骑去迎接。孙布在晚上发动袭击,督将逃跑,士兵死伤过半。
王淩与满宠有矛盾,(一山不容二虎,二个能人在一起,没矛盾才怪)最初王淩见满宠不给兵,就和党羽一起上表诽谤满宠,说满宠年龄大了,又好酒,处事经常出错,不能胜任方面大员的职责。曹睿就要把满宠召回朝任职,给事中郭谋建议说:“满宠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三十多年,是称职的方面大员。镇守淮南,吴国人很忌惮他。如果这道表说的不是事实,就会被吴国人钻空子。可以先不撤他的现任职务,也不任新职,只是让他回来,问一些方面大事来考察他是否胜任。”曹睿认为这主意好,就召回满宠,设宴款待。满宠饮酒多达一石(汉代1石为20升,东汉时1升不到今天0.21升,并且东汉是压榨低度酒,度数很低,初有酒气而已。中国高度酒的蒸馏技术是从阿拉伯传过来的,元末明初开始出现,明朝开始盛行。四川水井坊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采用蒸馏技术制作高度酒的作坊,距今800年,因此凡是说自家白酒上千年的都是假话)也不胡言乱语,曹睿这才放心,让他回去继续履职。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5:53:08 +0800 CST  
这次诈降,由于满宠坚持不派兵,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一场,双方损失都不大。孙权又换个花样,于嘉禾元年(公元232年)让陆逊攻打庐江。(汉末庐江郡治舒县。三国时有魏庐江和吴庐江之分。魏国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郡治阳泉县,今安徽省霍邱县,后又迁到六安。吴国庐江郡治皖城)反正就绕着合肥做文章。
庐江仍然是满宠的防区,大家认为应该抓紧时间去救,满宠却认为:“庐江(霍邱)城虽然小,但将劲兵精,易守难攻,吴军要攻下来得花费许多时间,加上吴军是在离战船二百里的地方进攻,后方空虚,我还想引诱他们前来呢。现在任其前进,恐怕他想后退就难了。”满宠率军向扬宜口进发。(霍邱县内阳泉水顺西北流入泱水河口)陆逊听说大军前来,害怕后路被断,赶紧连夜撤退。
眼看合肥新城快建成,孙权不死心,于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亲征合肥,令女婿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全琮带领五万步骑攻六安,牵制魏军。
因为新城向西后退三十里,远离江边,吴军不敢贸然下船攻击,在船上停留了二十天。满宠对诸将说:“孙权知道我们城防后撤,一定会对他的部队说大话夸海口,如今大举来攻,虽然不敢率军攻城,也会上岸炫耀武力,以表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根据这个判断,满宠派六千步骑悄悄出城埋伏在离河岸不远的地方。孙权果然上岸炫耀武力,满宠的伏军突然现身出击,斩杀了数百名吴军士兵,还有些士兵吓得跑进江中逃命被淹死。
全琮攻六安也没成功,但六安百姓却被吓得四散逃命,诸将要分兵去捉拿百姓回去邀功,被全琮制止,认为:“乘人之危侥幸得利,行动不考虑周全,这不是国家的大政。如今分兵追捕百姓,得失相半,难道这算是行事周全吗?纵然有所获取,也不足以使敌人衰弱,符合国家的期望。但如果与敌人不期而遇,吃亏就非同小可,与其招致罪责,我宁肯自己承受出兵无功的责任,不敢为了邀功而有负于国家。”
合肥已经成了孙权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拔掉而后快。嘉禾三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派人与吴国约定同期北伐,孙权再一次集结大军,分三路出击,自己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结果还是失败,还赔上了侄儿孙泰。前文已叙,此不赘述。
曹睿时期,孙权最后一次北进是在嘉禾六年(公元237年)再次派全琮出征六安,仍然是无功而返。
从满宠230年开始筑合肥新城,孙权连续五年北进,间歇二年后,第六次北进,意图阻止满宠筑城,攻取合肥,但都没能成功。合肥一直牢牢掌握在魏国手中。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5:54:27 +0800 CST  
曹睿武功上的成就绝不仅仅是依赖文武大臣,而是自身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并且关键时候总是亲力亲为。比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睿立即亲赴长安坐阵,指挥协调各方;孙权配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三路大军北进时,曹睿又决定亲赴合肥前线。这些举动无疑会对前线指挥官和将士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又比如司马懿东征公孙渊遇暴雨洪讯时,朝中大臣纷纷建议撤军,曹睿坚决不下达撤军的命令,反而认为这是司马懿取胜的大好时机,坚信司马懿能够得胜。
军队主帅的选择和任用,也反映出曹睿善于用人的长处,其中最重要的是任用司马懿和满宠。其实还有一个人在曹睿时期的军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不在前线,被许多人忽略了。这个人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
诸葛亮开始北伐后,司马孚就建议要预先防备,不能按照原来的防御办法,以边防部队抵挡,抵挡不住了再调集中央军队奔赴战场,弄得每次都仓猝应战,应该预先集结二万步骑,分为两部,灵活运用。他还建议,因关中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物资储备不足,应该从冀州调集农夫五千人屯于上邽,秋冬训练,春夏屯田。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二万人的机动部队,确保了随时有生力军迅速地投入战场,加强防御和进攻。屯田则确保了粮食供应,导致诸葛亮后来北伐时总是遇到精兵强将,总是因为粮食没有魏军充足而不能和魏军长期相持的艰难局面。
《晋书·司马孚传》记载曹睿继位时,要重用司马孚,问左右说:“司马孚有其兄司马懿之风不?”左右回答说:“有。”曹睿说:“我得到司马懿兄弟二人相助,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于是将司马孚由清河太守升为度支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司马孚确实担任过度支尚书,但曹睿是不是有过那个说法值得怀疑,感觉像是修史者的溢美之辞。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6:02:10 +0800 CST  
整个曹睿时期,因为受西北、西南战事的纠缠,魏国都没有主动征伐过吴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曹睿放弃了吴国,让其发展壮大,曹睿没有开辟正面战场,却导演了一出谍战片,在隐蔽战场上打击吴国,使吴国受到重创。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蜀)汉与吴结盟,共同抵抗魏国。这个结盟导致三国形势出现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出现以二敌一的态势,对魏国十分不利。三国之所以能鼎立,主要就得益于这个结盟,魏国从此不敢贸然发动攻吴或者攻(蜀)汉的战争,攻吴,(蜀)汉会出兵北伐,反之亦然。(蜀)汉此时正在北伐时期,曹睿在阻击(蜀)汉北伐时还要防备吴国渡江北进,两边都需要屯住大军,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应付,但长此以往魏国就面临被拖垮的危险,怎样对付这两国的结盟就成了曹睿必须解决的燃眉之急。
在不能发动正面战争的情况下,曹睿决定发动一场隐蔽战争,派人打入吴国内部,谋取廷尉的位置,然后利用执掌刑狱大权的机会,制造冤假错案,离间吴国重臣,搅乱吴国政局,让其腾不出手来配合(蜀)汉北伐。打定主意后,曹睿就开始物色人选,亲自选定时年二十二岁的隐蕃来担当此重任。放在今天,难以想象,二十二岁才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谁敢让其去做此等谋国之事啊。
隐蕃,青州人,口才非常好,曹睿的目的是让其去谋取廷尉,自然对刑律之事特别熟悉。曹睿亲自召见他,授予重任。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隐蕃叛魏逃到吴国。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6:03:29 +0800 CST  
@东征提督李如松 2018-02-26 17:51:42
[d:赞]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8-02-26 17:52:35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