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佛法》连载

佛教是一种宗教,作为宗教,就必须要有其显得神圣和超凡入圣的一面,也要有能深入社会广泛接触民众的一面。这两方面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对佛教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佛教没有显得神圣或不同凡愚的表现,混同于一般的社会思潮,那么它在民众中就缺少神秘感,就缺乏对信教群众的吸引力,要扩大影响是很困难的。如果佛教不深入社会,不接触民众,那么佛教就没有立足之地,就不能发展,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团体或组织,离开了民众,脱离了社会,是不可能在世上生存的。任何一个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如果真的不食人间烟火,那它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更不要说有什么发展。释迦牟尼多少意识到了这一点。《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说:“人间愦闹,此非我宜。何时当得离此群众,闲静之处以求道真!”《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还说:“善智离世边。”这表现出了早期佛教展示出的出世思想或神圣性的一面;但《长阿含经》卷第一中又说:“佛出于世间,转无上法轮。” 这就是说,早期佛教认为佛或佛法是离不开世间的。离开了世间,佛法就不能传播。这表现出了早期佛教也很明了佛教是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民众的。释迦牟尼认识到了这矛盾的两面对于佛教都十分必要。佛教在后来能顺利发展,与其较好地平衡了这两个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2-24 17:20:21 +0800 CST  
第六章 佛教哲学思想若干主题释读

六十九、佛学核心宗旨:缘起理论
缘起理论:所谓“缘起”,业报轮回是古代印度各种宗教和教派的共同信仰,释迦牟尼的特点是为这种传统信仰提供一套哲理性的说明,这就是十二因缘说。此说的内容也就是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的发展,目的在于说明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由十二种因缘会合而成。
由此十二种因缘决定众生必然处于三世流转、业报轮回的过程之中。他把三世流转的过程归结为因果相生、次第相接的十二种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佛学核心宗旨,用四个字可以表述完,叫缘起理论,它的最完整表述见于《阿含经》,由二十个字组成,这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就是整个佛教学说的全部思想的核心。
咱们前面介绍了,佛家说这世界原本是大空,世界是作业派生的产物,这叫“此生故彼生”。咱们前面介绍了“三业”。

“身”——做的任何一个行为;
“口”——说的任何一句话;
“意”——心里所有的任何一个动念。
你的任何一个业立即给你创造一个世界面,这叫“此生故彼生”。如果你能消除这个业障,世界回为大空实相,这叫“此灭故彼灭”,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苦谛、集谛和灭谛。
你做的任何业都是不由自主的一个连环牵累效应,一个业做出去,下一个业必定跟进,由此环环相生,构成你的宏大世界,这叫“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以上就是那四句话的意思。你要在这个环环相生的虚相世界苦海之中寻求超脱,你就得层层苦修,消除业障,回归大空境,这就是佛家所谓的道谛。也就是灭苦道路和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三学、六度、八正道。”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2-25 19:14:22 +0800 CST  
七十、五毒四心所害
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成佛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本来与佛无二无别。
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但是因为我们过分执迷,使得智慧无法显现,若能放下妄想执念,智慧也就显现出来了。
但我们在放下执念之前一定不要做这“五毒”之人,不然生活都不好。何谈放下?所谓五毒四心就是我们常说的贪、嗔、痴、慢、疑、嫉妒心、虚荣心、分别心、攀比心、错误的指导他人,那么这五毒分别都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贪并不是指你具体贪什么东西,而是指“贪念”人的贪念分为很多种类:贪美色,贪金钱,贪美食等等世间一切虚幻之物,贪念是最容易产生的,一念即“贪”,很多生活不好的人都是过分追求一些虚无的东西,不珍惜眼前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过度的“贪”适可而止。要有一个目标,有计划有方向的去追求,量力而行。知足常乐才是最好的。否则贪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




嗔是指喜欢发脾气,经常抱怨信口开河说假话的人。看这个字就很好理解希望我们不要说过多谎言。谎言说多了身边的人也就会在相信你,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很难在任何地方立足。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在你要发脾气生气的时候多想一想。闭上嘴巴,用你的内心去思考,既然这个事情已经发生成为了事实我们还发脾气有什么用呢?不如去真诚接受去解决这个件事情。让我们以一个平常心去处理解决每一个当下。




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伤人。有多少人因为爱情失去了一切,在和爱的人分开后一直活在过去。过度的痴迷人家。痴迷过去的事情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成就等等。“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把心思一直停留在过去或者把心思放在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上,种种这些都逃不了一个“贪”字,贪了之后就容易过分的痴迷,想要摆脱“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把握现在的生活,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




慢不是指做事情很慢,而是心态上的傲慢,骄傲的意思。很多人在有了一点钱之后就开始过度消费,有了一点权力后就对平时的同事指手画脚等等。这些外来的因素让人觉得不可一世,但这并不是我们内心的满足,因为当人内心真正满足的时候我们只有喜悦与分享让大家一起高兴,而不是外来的因素产生的攀比傲慢之心,这点一定要区分开来。切记傲慢自大,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怀疑这世间的真理而去相信歪门邪道,当然只是怀疑还好,切记不要去传播,写在书籍上面,讲给别人听那么这就犯下了严重的“疑”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未知的事情去怀疑,我们需要做的是保留一颗虚心好学的内心,对于自己未知的事情在心里存留一席之地。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存有疑虑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实,千万不要“两天打渔,三天晒网”这也是“疑”的一种体现,说明你没有真正要去做这件事情当“疑”在我们内心久了之后,可能会怀疑身边每一个人,甚至怀疑自己怀疑世界,从而无法真正的遵从内心的想法。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2-26 11:27:10 +0800 CST  
七十一、破“我执”
“无所得”——本来就没有可得的,《般若经》说对一切不得起执著,对一切法不起执著就无挂碍。执无为法,或三宝、般若都不应该,执任何一法都是挂碍,众生的挂碍、恐怖就是因为执著有一个“我”,“我”就是挂碍的根子,“无我”了就无挂碍了,无挂碍就无恐怖,菩萨发心度众生,他不怕流转生死,因为菩萨在不断放下对“我”的执著,所以才发得起菩提心,令一切有情获得觉悟。
佛教就认为,“万法无常”、“无我”,这才是世界的本质。 但是世人大都看不出世界无常的本质,误以为自己和万物都是永恒存在的。用佛教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起了“执着”心,固执地认为万法实有。 认为万物实有,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叫做“法执”。 认为“我”实有,术语叫做“我执”。 人产生了“法执”和“我执”的念头,就会产生贪婪之心: 人见到一个宝贝,以为这东西是永恒存在的,自己拿到了就能永远拥有它了,因此就起了占有欲。这是“法执”的结果。 人以为自己是永恒不灭的,觉得自己可以永远享乐下去,因此无休无止的积累财物。这是“我执”的结果。 反过来,假如人能破除“我执”和“法执”之心,就能够消灭掉各种欲望。 比如,人都想获得心爱之物。但要意识到所有的事物终究会消失泯灭,自己终有一天会死去,多好的东西自己也只能暂时拥有,那么占有之心也就淡了。 佛教认为,人因为满足不了自己欲望,所以才会痛苦。 所以人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学习佛教的理论,认识到“万法无常”的本质,破除了“我执”和“法执”之心。那么就消除了欲望,也就没有了痛苦,也就解脱了。 我们普通人印象里的,和尚都讲究“四大皆空”啊、“六根清净”啊,每天就是打坐念经,不能娶妻、不能享乐、不能积蓄钱财等等,很是从佛理上说,不是人们“不得不”去消除欲望。而是因为世间万物的本质就是虚妄不实的,欲望压根就是不该产生的。所以,僧人不是“不得不”去消除欲望,而是认为这世上本没有事物值得贪恋,所以摒弃欲望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什么叫“我执”?认为生命中具有永恒不变之观念,这样的执着,即是「我执」。“我”就是禅宗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每个人都具足,具体点说就是《六祖坛经》里面讲的:“不思善,不思恶”,真心本来就是这个状态;“执”的本意是用手抓住,这里指的是你佛性真心起的一种功用。
所以“我执”就是真心佛性接触外境后,抓住外在幻境不放产生的痛苦。所以,“我执”是一个动作,并不是一件东西。我们想通过表面上的修行把“我执”去掉,这是不准确的,“我执”是个动词,要切断它才可以。
“我执”是障碍我们不能自在的最大障碍。时时刻刻为自己考虑的自私心理是我执;强烈的想控制某一件事或人也是我执,我执在没有扩大出来还好,如果随着欲望的增加,我想要、我能要、我必须要的观念慢慢扩大,就如同魔兽一样会吞噬掉一个人。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2-27 18:34:24 +0800 CST  
佛陀教育弟子,不要什么都为自己打算,因为你的生命,在这个世间也是一种暂时的过往,过去没有你,未来没有你,当下的你又随着每一秒的推移而一直变化。《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舍论》二十九曰:“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一》曰:“恶趣颠倒我执无尽,忧苦转多烦恼无替,根本灾难相貌无定,瀑流烦恼如来永断”。由此可见,我执是烦恼的根源,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断除我执呢,彻底让身心得到解脱?
说来很简单,“我”不“执”了,就是断除的方法,具体来说,面对一切外境,你心里安然不动,不被外在的现象迷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上当”,就算是再好的诱饵,那也是“致命”的,内心不再做“执着”这个动作,这就叫“去掉‘我执’”。
所以用你的心去关照,你会发现心“识”一念就能断掉我执,“识”就是识别的意思,验钞机会识别钱币的真伪,而我们觉悟的心,会识别内心的执着。一念能断掉“我执”,多简单,只不过是要常常的用功,熏习成性才行,《坛经》云:“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而不是常生我执!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2-28 10:17:01 +0800 CST  
七十二、佛教三论之缘起论
缘起论主要解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的相状和原因,是对世界的一种理论上诠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基本理论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你看是不是佛教,就看他的三个印章,如果符合这三个印章就是佛教。但最根本的是缘起理论。他当时在尼连禅河菩提树下打坐,他悟出的道理就是缘起论。他从人生有痛苦这个结果去倒推,发现人的痛苦就是因为执着,有执着是因为对没有实质性东西看成有实质内涵的东西,总之是因为无明,不能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这就让我们产生痛苦,这是释迦牟尼的一个基本发现。释迦牟尼认为众生皆苦,痛苦的原因在于缘起。任何一个人是不能独立于任何条件和关系,人不能超越一切关系和联系,所以他是痛苦的。但是人最可怕的是把一些没有实质性联系看成是有实质内涵的联系,这就造成了痛苦。早期的佛教经典就由此展开分析,由此形成缘起论。如阿含经就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是5方面:色受想行识,世界各种各样元素,物质感觉思想意志精神整体,称为五蕴,世界就由这些元素构成,中间任何一种都没有质的规定性,或常驻不变的实体,也没有一个与之相应的独立存在的客体,它们变化无常,这就是早期佛教关于世界的解释。后面理论经典基本上在这些理论要点上进行理论诠释。

比如般若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的,人我空,法我空,一切皆空,空就是一切事物现象的事实。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1 10:33:29 +0800 CST  
如何表现佛教的缘起观,在佛教历史发展长河中就出现各种各样理论。如业感缘起,中道缘起,阿赖耶识缘起和中国佛教的真如缘起。业感缘起是早期佛教理论,是比较符合释迦牟尼原始精神的。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受有情众生的业,因感召而流转的变化。这个业的概念,指的是你思想语言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这个业感会产生很多变化。世界一方面确实存在,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存在是由极微的积聚而组成,释迦牟尼对此有所分析。客观世界确实存在,但对一个个体来说,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业感,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才跟我们发生联系。它们的聚合和离散都是由用情众生不同程度的业力所决定,这就是业感缘起论,比较符合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基本含义。中道缘起理论,他把人我空,法我空,一切皆空的事物本质弄得很清楚,看到宇宙万物有一个基本品格: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我们看到的世界有生长有灭亡,有常态有断裂,有一种统一有一种差别,有一种过去有一种现在,还有一种未来,但是根据佛教的理解,真正万法的本质,这些东西都不存在,它是一种空。这时关于缘起的理解就发生变化了,他是通过这种真正本质性理解,它认为这个世界就衍生出来了,这就是中道缘起。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2 11:07:08 +0800 CST  
另外就是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识是我们先天的,统一我们所有的思想语言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所留下的一个痕迹,一个统一体,是人最核心的。只要你没有成道成佛,还在六道轮回,这个统一体会一直留存,它是我们所有有为法、无为法所产生根源。也是所有有情众生的生命体最终会结晶而成的一种意识存在,这种意识会在宇宙中永远存在,只要你没有超出轮回。这就是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基本根源。
但在中国文化中,主要讲真如缘起,认为世界万有是心真如的一个缘起和显现。与印度佛教不同,它认为佛的本体是空的,真的,但又认为佛的本体跟心密切相关,所以是心的缘起。慧能《坛经》有非常清楚的表述,如他认为摩诃就是心,心就像一个虚空一样,但是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其中,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

这种真如缘起论值得大家理解,佛教不一定要解释客观世界是怎么回事,它主要解释这个客观世界为什么会如此?我们通常认为客观世界是地质运动必然结果,人也是世界一部分,这是物质性的理解。但佛教不一样,佛教认为,我们之所以有这么一个世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的众生业力的一个共同结果。今天你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你和其他众生生命体,他们思想语言行动共同造成的一个结果,这就是缘起的基本实质。中国缘起论最流行的就是真如缘起,他们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由气的阴阳变化运动的结果,外部的自然世界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实际上不起作用,所有众生都生活在一种主观世界中,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所构造的世界真正主宰了我们生活,这是对中国传统世界观的一个颠覆。这就是缘起论。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2 17:35:35 +0800 CST  
七十三、佛教三论之佛性论

缘起论,使人们对世界产生幻灭感,那么人类在世界中还有什么希望?他必须给人类指出希望在哪里,于是有了佛性概念。在印度佛教中,这一概念并不突出,是指现象的本质本体的分析,也可以说是成佛的依据。但在中国佛教中,它成为一个核心话题。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道的时候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每个人都有证得这个世界的品德和基础,但是都沉迷在妄想中,有很多执着,不能像我一样证得宇宙真正的本质。这个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就是后面佛学经典论断为佛性,像佛一样的品性。这个词真正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一个主题话语,根源于竺道生。

竺道生是鸠摩罗什一个弟子,与僧肇是同学,也是河北人。他当时敏锐意识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而且佛性本有,真理不分,而且他主张顿悟。这人完全是一种先知。他从佛教理论中自己提炼出这样一种认知。当时认为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教经典原典还没有被翻译过来,他的看法当时不被人认同,他本人也被逐出南京的佛教僧团。竺道生很痛苦,就只好跟一块顽石讲道,对对方说,你听听我的理解对不对,史书记载石头不断点头,说你讲的真对。其后,几乎所有中国佛教理论都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尽管后来玄奘大师从印度引入法相唯识宗,认为众生有五种层次差异,有一些人永远不能成佛,但中国人并不接受,而是乐于接受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看法。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3 08:33:34 +0800 CST  
为什么佛性成为中国人热衷一个话题?是有原因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有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性论,儒家道家都认为文化是由于心性发展过来,是由于心性而演化。孟子讲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世界为何会如此?是因为我们四端的扩充,我们内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一个展开,文化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就看我们心性能培养到什么层次。这是中国文化一个特点,心性因素非常重要。佛教传入中国,对我们人类本质有一个更深刻揭露,发现人生的苦难和迷茫,社会的纷争和动乱,都与人们对自身面目佛性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佛教提出对人性的另外一种观察,所以就跟中国文化产生密切联系。佛教认为,如果不能从人类固有的更高价值出发,不从人类所共有的超越现实得更高价值出发,去提升人性的话,人自身进行超越解脱的能力,这种内在动力就发挥不出来。这一观点恰恰丰富了传统文化关于人性一个观察。但是佛性与传统人性有很明显差异,儒家道家讲人性都有具体内容,儒家人性善,有仁义礼智信,道家讲赤子之心,是我们愚人之心,一种回归道德的超越性情怀。但佛性不是这样,它没有具体内容。它是一种空性,一种辽阔的空的本性,但在空本性上面有自然的智慧,能够洞悉一切皆空,他有超越性情怀。佛性按照慧能说法,就是外善能分辨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这是佛性本质,它是由空灵产生的一个智慧。佛性实际上就是把人逼到绝境,置于死地而后生发的一种智慧,这就是佛性,这就是中国人的解释。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4 20:37:33 +0800 CST  
七十四、佛教三论之解脱论

无论缘起还是佛性,最终要谈到解脱,最终用什么办法达到一个众生解脱境界?早期佛教提出有八个正道:有六度,有布施,有忍辱,有精进,有禅定有智慧,各种各样方法,通过这些修行,最终能够达到一个涅槃这样一个境界。如何达到涅槃?涅槃是一种怎样境界?佛教自身认识也有前后不同。小乘佛教主张自我的单纯的个人的解脱,所以主张到一个人迹罕至之地,通过禅定方式,使自己心能够沉寂下来,不受外物干扰,能够得到一个罗汉果位。这是早期修行理论。后来大乘佛教不这样看,他认为我们不能离开这个世界去求得个人解脱,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它实际上和形形色色众生世界不可分割,如果其他众生没有解脱,你一个人不可能解脱,哪怕你在思想上已经得到解脱,但是你要把你的生命跟这个众生的世界统一起来。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实际上要求你把生命投向这个现实众生世界,但是又要引导这个众生世界朝一个更好的世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这就是大乘佛教倡导的菩萨行,他们追求的不是罗汉果,而是菩萨行,就是佛的一种基本品格。《维摩诘所说经》中间塑造的维摩诘居士形象就是这样,此人对所有的佛教真理是得到解脱的,但是他又跟一般人差不多,有大量财富,生活在一个世俗世界,有妻儿大量奴婢,也参与政治活动,他和普通人一样,但是他所理解解脱境界,超过佛的很多弟子。有一天他假装自己病了,佛派弟子去看他,许多弟子不敢去,因为他们都曾经与维摩诘有过交流,但对佛的理解都不能超过他,佛后来派文殊菩萨带弟子去看他,但也不能论辩过他。维摩诘这个形象告诉人们,真正的解脱不能离开世俗生活,我们解脱的境界也不能离开现实生活,树立了这么一个榜样。唐朝王维字摩诘,可见当时人物影响。佛教本来主张超出三界,摆脱轮回,与中国传统特别关注现实本来有非常大冲突,但是大乘佛教上述见解为佛教与中国文化沟通又搭起一座桥梁。到了唐代,主要的佛教宗派都对佛教理论与修行方法都进行了调整。由通过出世追求解脱的修行途径逐渐变化为不离世间而追求解脱的修行途径,甚至主动介入到现实政治中间。佛教由印度出世性质的宗教转变为中国世俗性宗教。比如禅宗,它认为真理绝不会在现实生活之外,离开现实生活的真理肯定不是真正真理。比如佛教主张打坐最好是趺坐,但禅宗不认为这样好,他说趺坐找到的真理,站起来就不管用了。这当然不是真理。你在深山老林悟出的真理,一到现实花花世界马上就崩溃了,那肯定不是真理。所以行止坐卧都是禅,只有做到这点,才是真正真理。所以他反对所有仪式化方式,中间有很多生动故事,就是要破除我们关于真理修行固定化认识。
上述缘起论、佛性论、解脱论是佛教文化中最根本性话题。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5 09:08:46 +0800 CST  
七十五、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是佛教的出发点

同所有正信宗教都是在劝人弃恶从善一样,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在回答迦叶有关提问时,就明确回答佛教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教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思想在《增一阿含经》及后来的许多经典中经常提及。

既然佛经中对什么是佛教已有明确的说法,何以千百年来还一直有人在追问“什么是佛教”呢?例如,虽然佛教早在两汉之际已传入中国,但一直到了唐代,一代文豪白居易在杭州当太守时,还特地去问鸟窠道林禅师,到底什么是佛教,何谓佛法大意。鸟窠禅师也依经说教,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后很感失望,就说,这个连三岁小孩也晓得。

白居易其人,虽然早年不信佛,但自江州之贬后,深知仕途艰险,于是寄情于山水诗酒,借旷达乐天以自遣,转而炼丹服食,崇信道教,继而皈依佛门,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此时之白居易,接触佛教已有多年,对佛经中的那句话当然晓得,因此才会那样回答鸟窠禅师。

当然,说佛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原则上没错。但如果用这句话来回答“什么是佛教”,似很难揭示出佛教的思想特质。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6 08:14:03 +0800 CST  
二、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首先,就劝人弃恶从善来说,几乎所有的正信宗教都在劝人弃恶从善,不唯独佛教是这样。

再如,中国古代的宗教乃至传统文化,也多有从善恶报应角度去劝人弃恶从善的,诸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等等。

再进一步说,即使佛教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从业报轮回的角度去劝人弃恶从善,然而,在古印度宗教文化史上,早在佛教之前,“业报轮回” 已经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基本教义。因此,“业报轮回”思想本身,算不上是佛教的发明。

佛教在这方面的真正贡献在于,对传统的“业报轮回”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把婆罗门教建立在“三世恒存”之“真我论”基础上的“业报轮回”思想,改变成以“缘起法”为理论基础的“业”自身的报应,亦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通俗点说,佛教与婆罗门教在业报轮回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婆罗门教所强调的是“造业”的主体,即“三世恒存”的“真我”,而佛教所注重的是“造业”的“行为”本身。

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例,前者强调的是种瓜、种豆的主体(如张三种瓜或李四种豆),而后者注重的是种瓜、种豆的行为本身。后者认为,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只要种下去的是瓜或豆的种子,并给予相应的条件(如相应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就必然会生出瓜或豆。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区别,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婆罗门教所依托的是“大梵创世”理论和“真我永存”思想,而佛教所依托的则是“因缘而起” 理论和“诸法无我”思想。

所谓“因缘而起”,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个佛法的理论基石的“缘起理论”。

“缘起论”最强调的是“缘”。所谓“缘”,就是“条件”。“缘起”,简单地说,就是世间万事万物乃至人生,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无我”),而是特定条件的产物。条件具备了,就产生,条件消失了,就消亡 ;一切都是一个依条件而生、依条件而灭,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过程(“无常”)。

正因为这样,佛教就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注重因果的道路,并依据“因果律”,构建起有别于婆罗门教的“因果业报”理论,诸如:诸法因缘生,凡事皆有缘;有因必有果,造业终得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等等。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7 08:42:19 +0800 CST  
三、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可以说是作为“宗教”之“佛教”的真谛之所在。它蕴涵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即菩萨是大智慧的人,懂得因果律,知道有因必有果,果乃因之果;善因必得善果,善业自有善报。菩萨所注重的是“因”,所“敬畏”的是“因”;众生则反之,常常倒果为因,所以看重的是果而非因。

倒果为因,在传统的佛教里,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而又非常值得反思的现象。

长期以来,不少善男信女乃至社会大众确实多是从善恶报应、业报轮回的角度切入佛教的。他们到寺院,一是去拜佛、拜菩萨;二是求佛菩萨保佑,求福报。

信众乃至一些社会大众,出于对佛菩萨的信仰、崇敬去礼拜佛菩萨,应该说是天经地义,十分合理的,完全无可厚非。而且从宗教人类学或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说,如果能借“神明”以“自律”,或因之而多一点敬畏之心,或以佛菩萨为礼敬和崇敬对象,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确实是善莫大焉!

实际上,中国自远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三大崇拜,即“天地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民间也一直流传着诸如“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等说法,这是在提醒人们时刻都应该有点敬畏之心。

说实在话,有敬畏心,总比那种“无法无天”要好得多!笃信因果,多种善因,守住底线,这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家庭,乃至对于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8 09:17:45 +0800 CST  
但是,如果把拜佛、拜菩萨的落点完全放在“求福报”上,这就非常值得人们去反思了。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拜了佛,拜了菩萨,甚至抢了“头香”,佛菩萨就应该给他们带来福报,带来福禄寿禧。这就有点如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是倒果为因,重果而不重因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福报”,应该是果,而且是善果。善果应该是从善因来的,不是求就能求得到的。

实际上,善果、福报不是“求”来的,而应该是做出来的,是由善因、善业得来的。因此,一味地求福报,不如努力种善因、做善业。正如星云大师所说:

“不必羡慕别人的福报比我大,也不必研究别人的福报从哪里来,但看自己怎么做,福报就会从哪里来!”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09 15:17:56 +0800 CST  
七十六、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佛是人而不是神

如果我们拿佛教和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很明显的可以发现佛教和它们之间,有著诸多的不同,为了解释的方便,我把它归纳为十点来说明,也就是说佛教最少具有以下十个特色。



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著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著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就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

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著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

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在自己的行为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释迦牟尼也不能像变法似地点石成金.他主张‘人要怎么收获,就先要怎么栽。’他不能使一棵莲雾树长出苹果来,你若想要收获苹果,就先要播下苹果的种子。释迦牟尼只不过是告诉你如何栽培,以便来日有丰硕的收获,但栽培的工作还是要你自己动手。

梁启超先生在‘学问的趣味’一文中,不是也做过这样的比喻吗?他说冬天晒太阳的滋味舒服透了,但‘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次),无非是为我们指出一条‘成佛之道’——自己创造最彻底圆满的智慧与人格。但这一条路却是要自己凭著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它的。所以佛说:‘工作须你们自己去做,因为我只教你们该走的路。’

成佛没有捷径,修行是点滴功夫,‘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10 08:59:09 +0800 CST  
七十七、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佛是真平等者

我说佛是真平等者,并不是信口胡说的,我们先就当时印度社会背景来观察:

谁都知道释迦牟尼时代的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等四大阶级,而贵为太子的释迦牟尼眼见社会阶级的不合理,毅然树起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倡言众生平等。

请诸君好好地想一想,历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贱低下的阶级要求‘提高’和显贵高上的阶级平等,绝对没有像释迦牟尼一样,自己愿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与平民、奴隶平等的。由于他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为而为的作风,所以我说他是真平等者。

同时佛教又主张‘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又把平等的意义推上更进一步的境地。

我想‘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的意思,一定还有些同学们不太清楚,这儿我应该简单地叙述一下:

(一)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

‘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可表现‘同体大悲’的胸襟。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愿深心,更是同体大悲的极致。

最后我要加以说明的,也就是最能表现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把平等的观念,不局限于万物之灵的人,佛教反对除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都是被创造来给人饱享口腹的论调。一切动物临死的悲鸣哀号,真是惨不忍睹,恸不忍闻,连孟子都要慨言:‘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佛教更进一步地肯定这些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一种来日可以成佛的潜能,纵使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

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是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11 09:53:39 +0800 CST  
七十八、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姓乔答摩,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生于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邻尼泊尔南方国境,卡德曼多约二百公里处伦明丽的地方。

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从此人们才称释迦牟尼为佛陀,或简称做佛。意即:真理的觉醒;或简称做:觉者。

我简介佛陀修行的经过,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各位,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

释迦牟尼——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即韩愈说的:‘闻道有先后。’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12 08:42:19 +0800 CST  
七十九、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他们的教主或万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诱之后,或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之余,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觉悟,投靠到神的旗帜下,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可怜的羔羊的话,那么一旦最后的审判到来,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著大门,盼望著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贯的强盗。从来没有一对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远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地狱中受苦的。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了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菩提是‘觉悟’或‘正道’的意思,证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

这是何等慈心!何等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愍呀!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12 21:56:17 +0800 CST  
八十、佛教的精神与特色,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

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认他们‘独一无二’的神,而尽力地攻讦、否定他教的神为‘假神’。

同时在他们的教义下,人类无论如何地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同处于平等的境地(永远是主仆关系)。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楼主 我思故我行_哲思  发布于 2021-03-14 13:18:18 +0800 CST  

楼主:我思故我行_哲思

字数:247344

发表时间:2020-05-02 19:48:3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7 02:07:59 +0800 CST

评论数:3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