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与气脉变化

像法时代
佛法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处于像法时代:佛经还在,佛像还在。当佛经佛像慢慢的被毁灭后才是真正的末法时代。那个时期的人类是非常恐怖的,不但是人杀人,连树木草叶都会杀人。杀到最后,人类仅剩下极少数的人种开始另外一个轮回,到了那个时候,弥勒佛才会降生。佛法才会再次的鼎盛。
时代的趋势不可挡。连大势至菩萨也无能为力。在这个道德日益沦落,物欲横流的时代,佛法的逐渐没落是个真实的事实。当我们能得闻佛法,有机会学习佛法经典时一定要好好珍惜。即使此生不能悟道证道。也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播下一颗种子!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4-27 13:29:57 +0800 CST  
头部气脉的反复
我在几年前督脉之气上升到头部后的身体反应是剧烈的。这些前面也描叙过。直到任脉气机有了变化后情形才得到好转。头部也基本上恢复正常。那次也仅仅只是气机初步的走通了头部。离真正打通头部还非常遥远。而这段时间,头部的气机再次发生了变化。
在我们打坐修炼中。海底的阳气上升后有个必然的生理现象,那就是头部会发清凉,会感觉到头脑内部好像有清水在流动,继而口水增多,有时甚至不经过口腔直接往下流动到五脏六腑。流动到那个部位,那个部位就会有清凉舒服的感觉,那个部位也好像有清水在流动一样。所以阳气的上升是无形的,但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感觉到发热发烧,那些只是虚火,是身体部位有着潜在的病灶,因为阳气发动后在进行身体自我的修复。这点很重要,如果把发热发烧当成阳气发动就错了。只能说这是阳气刚刚发动时的一点生理现象。
有几天的时间,我的头部气感再次加强。感觉到头部里面被气塞的满满的。但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沉重发胀感,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只是感觉到充满。头部的暖也开始出现。那种暖暖的感觉很舒服。(发暖和发热发烧的区别我前面讲过,一定要区分开来)在这个过程中,头部某些部位还是有清凉。最多的是头部里面的正中心部位。某天早上起床后那种充满感消失了,但整个头部有种特别的感觉,就好像整个头部被某种力量穿透清洗过一样。头部的感觉变轻了,但同时也有种被人暴打过后刚恢复时的不适感。我的文笔有限,那种感觉很难准确的描叙出来。只能说既舒服又有点不舒服,舒服的是头部感觉变轻柔了,不舒服的就是好像被人暴打过后虽然疼痛消失但还隐隐作痛。几天之后这种感觉才消失。头部也再次的恢复正常。只是经过这个过程以后,头部的感觉要比以前轻柔。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06 12:24:10 +0800 CST  
虚弱的中宫
中宫不仅仅是任脉的重点,更是整个修炼中的重点。
道家经典参同契上详细的阐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学习南师讲解的《我说参同契》,做功夫修命功,这本书非看懂不可。只是想要看懂这本书必须具备一定的阴阳五行八卦的理论知识。否则就是在看天书,不但看不明白,反而会越看越糊涂。如果具备了这些理论知识后再看这本书,则会越看越有味道。
这段时间我自身的中宫部位慢慢的有了些变化。某一次在非常安静的状态中,我在做白骨观,观想的部位是胸骨一带。从头部前顶处开始,仿佛是从虚空中有股力量穿透了进来,延头部,喉部,胸部,一直到达中宫部位。瞬间就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有种实物的感觉,仿佛有东西延这条线从头部坠落到了中宫部位。
在我以前做白骨观时,喉头锁骨部位曾遇到过一些阻碍:当观想到这个部位时总是被卡住了,不能继续往下观。有时候越是观想这个部位越是过不去,白骨能呈现出来,但就是不能继续往下观。那个能观的力量就这样被堵在了这个地方。后来我采用快速的观:当观想完头骨,喉骨后快速的观想到尾骨处。这样做观想就不能每个部位都观想的那么清晰,只是有个粗略的影像,好处是不会再被卡在这个部位。后来观想纯熟了,这个部位的卡,堵,也不再出现,很轻松的一路观想到底。所以我头部的清凉有时能一路延伸到喉头锁骨部位,好像连成了一片。只是很难再往下沉下去。即使是有清凉流动到五脏六腑,路线也不是从这里通过,而是从喉部两侧通过。
平时偶尔也会有感觉气沉到了中宫,但都是很轻微,也有丝丝的清凉偶尔流下来。这次的气感比以前都要强烈些。几天之后,也是在某个安静的状态下,头部的气机再次沉到了中宫,这次的感觉比上次更加强烈和明显。更让我感觉到了我中宫及下部气机的虚弱。
这次也是从头部开始。头,喉,胸一带似乎连成了一片,连成一片的这股气机努力的在往下沉,一路沉到了中宫。这个时候中宫部位感觉到很吃力,仿佛没有力量能承接住从上而降的这股力量一样。同时海底处也有股力量在往上冲,想要和这股力量融合在中宫处,会阴部位有轻微的收缩跳动,两个睾丸自然的往里缩。这个过程持续了多久我不知道,但是结束后感觉到有点累。因为当这种情形发生时整个身体处于一个完全凝固的状态,完全是身体内部的力量在相互作用。我能做的只是看着他们怎么变化。一股力量想往下沉,一股力量想往上升,还有中宫处的那股虚弱的力量无法接纳住那股下沉的气。好在下沉的这股力量好像很有情一样,并没有直接完全沉下来,而是试探性的在往下沉,下沉一点,中宫部位的力量承受不住时就自动收回一点,然后再往下沉。想要沉下来,却有好像知道中宫处还没有力量能完全承受而不敢完全沉下来一样。
因为南师讲解的参同契我多年前就学习过很多遍了。所以当时知道这是最初步的坎离交的现象。可惜的是由于功力不到,无法结合起来。而气机这种东西又不能去强求。发生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凝定身心,看着他们的变化。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07 20:49:33 +0800 CST  

“然后抽坎中之阳,填离中之阴”,离是火,也是心念,离中虚、取坎中一点真阳之,填离中一点真阴,这就成了纯阳之体的乾卦返本还源,纯阳,光明、清净、圆满。所以到这个时候是真发生,然后是火候工夫了,到那一步自己晓得。火候太过没有用,气会冲出来;如果不够,你就“抽坎中之阳,填离中之阴”。
这个时候怎么办?“北海中太阳真火,熏蒸上腾,须臾之间,离宫真水应之。”老实告诉你就是丹田以下海底的太阳真火,这个拙火发动了。那天讲过,拙火也就是灵热发动。同时上面的真水下来甘露灌顶,很自然的,不要去想它,有一念一动都不是实在的,所以不要动念,这个生命的功能自然来了。
“先时化为白液”,你睁着眼睛自己都晓得这一步,放光啦,道书形容为白液,变成水浆那个颜色;“后乃凝而至坚”,所以水火既济了。密宗修法也告诉你,这一结合变成一个东西,叫丹头一点。可是你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实际的,但是也不是不实际!你会说,这么说叫我怎么懂?本来你就不懂,你不是神仙,到了神仙境界你就懂啦!“两者交会于黄房”,上下交会在中宫,有交会感,得大乐。“运旋不停,有黄舆之象”,这个里头旋转得厉害,你会知道,你打坐在那里天翻地覆,你会吓死。所以修道要不怕死才行,这个境界,胆子小的就下座了来问老师,那就完了,永远修不成。平常道理巳经懂了,这个时候靠自己指挥。
“所谓婴儿姹女齐齐出,却被黄婆引入室也。”这是形容入室很隐蔽,拿现在讲太黄,道家常讲到黄色地方,他说这个时候等于娶老婆的要派车来接那位小姐了。过去是拿轿子来接。接到这位小姐上轿,男女两个人洞房了,有这样一个结合的象征。那完全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就是人生得意之状,有这个味道。这个时候是婴儿姹女两个见面了,神与气结合,被黄婆引入室,是真意把它结合拢来。这个时候另一种生命在结合后要开始了,你看这个生命多奇妙啊!
“然此两物未交之前”,在两个没有结合没有交媾之前,“当以真意合之”,真意若有若无,以己知之性来引导,稍稍留一点意。说小心留意是修道做工夫的话,做工夫的火候,一个人哪能把意留住!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意能留住就差不多了。“两物既交之后”,两夫妻交合以后,“又当以真意守之”,这个就叫定了。“一点阳炁,敛人厚土中,生机转为杀机”,他说到这个时候,要真意守住这点真阳之气,“敛人厚土之中”,凝结了,收敛了,这个时候就算想起妄想,一个念头也起不来了。“生机”是本来生生不巳,我们这个思想本来是乱跑,这时要起一个念头起不来,不过“生机”久了也要杀死。

所以,开始结丹的现象叫“坎离相交”,进一步超越这个坎离的境界,就是“大还丹”,也叫“乾坤交媾”,这比“坎离交媾”更进一步了。
“坎离既交会于黄房,抟炼两物,并合为一,养在坤炉之中”,前面刚才讲到坎离相交,神进到里头,念也不动了,那真是一念不生全体现,禅宗有个悟道的偈子就有这两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要怎样才使他能够不动呢?非要气住脉停不可!气住脉停就是命功,“一念不生全体现”就是性功。拿道家的立场说这两个,结合垅来就是“坎离交会于黄房”。黄房在中宫,在人体来讲正好在脾胃这个部位,心窝以下肚脐以上。这个中间中心点的部位,神气自然凝结了,中宫充满了。大家自己摸摸看,这个部分凹进去,即使你是一个胖子,这里还是能摸到的。如果这一段凹的,就是没有打通。真到了这个时候,打通于“黄房”,还要定下去,还要凝静下去。“抟炼两物”,“抟”,好像揉面粉搓汤圆一样,自己在身体的内部揉这两样东西,在混合,等于画太极图一阴一阳的旋转。“抟炼”这样旋转,要经过多久?经过多少境界?经过多少层次呢?每人不同,就看个人的机缘、个人的身体、个人的功德成就。在内部“抟炼两物,并合为一”,所谓神气凝结了,无中生有,没有实质的东西,但是却有那个作用。凝合在一起了,然后“养在坤炉之中”。

————南师《我说参同契》节录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07 20:59:52 +0800 CST  
烦人的气脉
很久没有正式打坐了。孩子开学后终于有了打坐的环境。
以前打坐时间基本上在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这次重新开始后明显的退步了。打坐就是做功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腿不疼,不影响到心是一方面,而心能不能安定下来则是另外一方面。只有身心配合起来打坐时间才能长久。否则很难坐下去。这几天连续的打坐后,每次坐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就会下座。不是心定不下来,而是气脉的变化太频繁。气脉强度大时会引起自发功的出现。本来可以控制下来,不让气脉来做主。但想想这几个月来窝在家里活动量太少,既然身体想运动那就让他运动运动吧。只是往往在气感减弱,身体活动停止后基本上就坐不住了。只好下座。
关于气脉发动后怎么处理那就是做功夫的火候问题。我复制一段南师的讲解来做个说明:“因此我们修道第一步就是心君、天君的照顾,“执法剌讥,诘过贻主”,要随时反省。佛家注重观心、观照,表面不谈工夫,因为怕人着相。但是有没有这些工夫呢?绝对有!临济用“宾主”二字,参禅的方法有“四料简”,“料简”就是做菜的材料一样,有时主中主,有时主中宾,有时宾中主,有时宾中宾。这是干什么呢?因为气脉色身的转变,到了某一步工夫的时候,要完全靠智慧了。当“心君”一-一思想观念不做主时就让宾做主;有时候不行啊,老是让宾做主,专搞气脉去了,这时就要主做主,心念把它拉回来,空掉就要空掉。所以这个调配很难。禅宗的曹洞宗在唐末五代兴起,讲五位君臣。严格地讲,曹洞宗的曹山、洞山两位祖师,他们参禅修道的工夫,受《参同契》的影响太大了,甚至曹洞宗有时候干脆用离卦来表达。中国文化三家修道,以真工夫来讲,唐、宋以后已经汇合为一了。现在什么一贯道两贯道,三贯道五贯道,都是空话。
——《我说参同契》节选”
我在家里平时除了吃饭做家务等必须的活动外都是盘腿坐着看电脑。虽然也是盘着腿,但和正式打坐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关上门窗,调整好房间的光线。上座后三皈依,再皈依自己的老师。下座前回向。一念清净,这就是自己的道场。而平时即使能保持清净也总会因为俗事所干扰,不能连续起来,总会有散乱。气脉的发动只有在心的清净,身的安定时才会发动。想要气脉通畅最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空”!能空到那种程度,气脉就会达到那种程度。一旦达到了空,那就超越了气脉。已经无所谓气脉不气脉而进入慧的境界了。而我们谈空容易,却有几个人能做到?也正是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才会有了各种有为法来帮助我们去做到。也就是明朝栯堂禅师说的:有为须极到无为。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15 10:04:40 +0800 CST  
我对双盘的理解
双盘对做功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想要打通腿部气脉就必须练双盘。一旦气脉畅通了,周身柔软,你怎么盘都可以。古法七支坐法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可见双盘的重要性。
刚开始练习双盘时最难受的是胫骨内侧被另外那条腿踝骨尖压住的地方。我刚开始的感受是如针扎般的疼。当这个疼忍过去后就麻木了。然后就是脚。脚是以麻为主。麻的你难受,当你再度忍过去了,就真的麻木了。但是刚开始脚部会发乌发紫。这两个疼痛点忍过去了,双盘就差不多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了。再坚持下去,那就是大腿骨的大转子与盆骨的连接处了。这个部位至关重要。一旦打开了,双盘就算完满了。现在很多人双盘时总是有个膝盖头不能完全落下来就是这个部位还没完全打开。真正打开后双盘时两个膝盖头是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所以看对方打坐时的姿势差不多就能知道对方的功夫程度了。而且必须是金刚座和如意座都能如此。这个部位不完全打开而谈什么打通腿部气脉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的双盘就是卡在了这个地方。左腿还好,右腿则一直有问题。前段时间我练习双盘能坚持到三个半小时。当这个部位的疼痛升起,只能轻微的活动身体减轻疼痛。而腿部的气脉往往会在两个小时左右后开始发动,脚部的热流能直接走到腰部,偶尔会有乐感,两条腿感觉非常柔软舒服。气机也总是集中在这个部位,有时往下走,有时往上走,有时发热,有时发冷,有时会盘旋在这里。练习的时间也由两个小时慢慢延长到三个半小时。当我试图突破四个小时时问题还是出现了。这个部位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导致我不得不缓下来。只是在晚上睡觉前双盘一个多小时。至于单盘,影响则不大,我照样还是一盘就是一上午。可惜毕竟年纪大了,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慢慢变弱。这么久了,这个部位还是不能长时间双盘,更别说气脉走通了。这也逼得我不得不重新开始练习动功。盘腿还是过于静,在气脉没有走通前还是需要动功来辅助。好在经过这一个星期的动功锻炼,开始慢慢恢复起来。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15 12:02:57 +0800 CST  
神奇的莲花生大士动功
我在年轻时干活伤了腰。由于当时没有及时治疗导致了后来长达十年的腰肌劳损。身心饱受折磨。严重时晚上睡觉经常被疼醒。腰部发冷,发痛,想翻身都非常困难,腰部根本不敢用力,只能用双手帮忙才能勉强翻身。平时腰部也不能完全直立,总是哈着腰。期间用了很多的方法治疗,包括我的气功师傅帮我治疗,效果都不明显。也一直打坐。可是腰部的气机总是无法发动。自然也没有什么效果。到了后来,我已经放弃了:你疼吧!我看看你能不能把我疼死?!
13年冬季的某一天。我没事在网上闲逛,看到了莲花生大士动功的视频。当时也是没事,就照着视频练会了。很简单的七个动作,看起来毫无特别之处。我当时也没怎么在意。然而神奇的事出现了:当晚我竟然舒舒服服的一觉睡到了天亮!早上醒来后很不适应:昨晚我怎么腰不疼了?难道是那个菩萨给我加持了?一番胡思乱想后才想到昨天学莲花生大士动功的事。但是当时也是非常疑惑:就那几个动作就能有如此大的作用?疑惑归疑惑,事实归事实。于是当天我规规矩矩的做了一遍。看看晚上效果如何。结果依然是舒舒服服的一觉到天亮!这下我是如获至宝。整整十年了!半夜把我疼醒是小事,因为疼痛导致休息不好而经常昏头昏脑才是更令我更加烦恼的事。
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做上一遍,快点十多分钟就做完了,慢点二十多分钟。只要当天做了,晚上就不会腰疼。如果连着几天没做,腰疼就开始发作。大约在坚持了半年之后,我的腰疼彻底好了。即使不再做这个动功也不会再发作。但是我还是继续坚持,只要有合适的时间,地点,就会做上一遍。因为在我做的过程中也慢慢的体会到了这套动功的不简单。到了后来,我更是在练功中加上了白骨观的观想,效果自然就更好。
这套动功我向很多人推荐过。包括亲身示范,当场指导。至于他们有没有去练,练了有没有效果我就不知道了。从无人主动找我谈起这套动功来看,要么他们根本就没去练,要么就是练了几天没效果放弃了。至于为什么对我效果那么好?只能说我累世与这套功法有缘。十年当中,我自己用尽各种办法去治疗,没用。我的气功师傅专门推拿治病,不知治好了多少疑难病症。在帮我用尽各种方法无效后也感叹:奇怪?!你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和师傅说了这个过程,师傅非常惊讶:可能是你和这套功法有缘了!
现在患腰肌劳损的人非常多。再加上过度的追求“性福”,患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而这个病实在是可怕,严重时能把你折磨的生不如死。如果有人正好看到了这些,我真诚的建议去练的试试看。也不需要花钱,从网上找到这个视频,简单的七个动作,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学会了。每天花上十多分钟做上一遍,即使对自己没有效果也没有损失些什么。有我的实际经历在这里,何不去试试?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15 15:03:20 +0800 CST  
我用过的药方
佛法五明里有一个医方明。想要最终的成就,靠的还是这个身体。如果此生没有证果,这个身体完了,依然会进入下一个轮回。所以学佛修道必须懂得些医理,特别是气脉的变化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时知道怎么去调理。
在我刚开始练气功时就必然的开始接触经络等中医基本理论。再加上十年的腰肌劳损折磨也逼的我学习了一些基本医理知识。虽然没有久病成良医,基本的知识还是有点的。在调理身体上我也用过一些药,主要以同仁堂的中成药为主。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一对药物的组合运用:桂附地黄丸和六味地黄丸。
十年的腰肌劳损形成的病灶不是短时间能够彻底消除的。虽然后来通过莲花生大师动功治疗好了。但在打坐中腰部的气机还是很难发起,导致以前打坐时腰部的坐姿总是达不到标准,不能正直的挺立起来。因此我还是借助了药物。当时用的就是桂附地黄丸。现在很多人有个医理误区,认为六味地黄丸就是补肾虚的。却忽视了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我们成年人都是肾阴虚(我这个阴阳的理论可能和现在流行的理论不一样。而是从身体根本层面出发的。而不是简单的病理现象。)直接点说就是我们成年人肾中的那股火力能量越来越弱了。这个时候如果吃六味地黄丸则会越吃越弱。因为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阳虚的,属寒性。一般都是那些小孩阳气太旺后才吃的。而桂附地黄丸在加了肉桂、附子这两味大热之药后药性由寒转热,正好来去寒添火。但是也不能一直吃,因为药性太烈,吃过了虚火就来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睡觉时口干舌燥发虚汗,这个时候就不能吃了,而是改吃六味地黄丸适当的中和一下。一旦口干舌燥的现象消失立即停下,继续吃桂附地黄丸,再次口干舌燥后再吃六味地黄丸。反复几个来回后肾间的阳气差不多就起来了。
当时我就是用了这个组合。如果有人问:这是那个医生开的处方?不好意思,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以桂附地黄丸为主,六味地黄丸为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腰部的热能就开始生发,打坐时腰部也慢慢的挺立了起来。也就不再借助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睡觉时小腹发暖,腰部发热是药物开始起作用了。这时千万不能有性行为。否则不但不能调理身体,反而在药物的帮助下过度的透支身体能量。一旦透支到虚不受补的地步,你的身体也彻底完了。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医学专业。上面的理论和药方是我自己胡琢磨出来的。虽然对我很有效。但可能理论和方法都是错误的。写出来,算是给大家提供个参考意见和实例。真正有病还是得去看医生找专家。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23 09:46:45 +0800 CST  
南师传授过的一些功法
南师传授和推荐过很多功法。现在公开的有鸟飞式,座上瑜伽,六字诀,十六锭金,九节佛风,宝瓶气等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练习。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可能对大家会有点帮助。

鸟飞式
这个功法在我尾闾未通之前是经常做的。以前在禁欲期间,时间一长就会梦遗。搞的我苦不堪言。后来练习这个功法后情况好转了很多。在我认为,梦遗主要有两个原因。最基本的就是精满自溢的理论。而为什么会精满自溢?那就是尾闾没有打通。精气神不能往上走,只能往下流。这是生理上的。另外一个原因则非常复杂,和阿赖耶识有关。暂且不谈。
鸟飞式的动作非常简单。效果却非常大。是个炼精化气的辅助功法。所以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梦遗的现象会消除很多。但想要彻底的消除,则非打通尾闾关不可。
这个动作要下紧上虚。吸气时收腹(这个动作非常关键,如果吸气时鼓肚子那就问题大了。)脚部,腿部,臀部用力,而上肢双手双臂则越轻柔越好。但不要故意去提肛。提肛缩肾的危害性南师强调过很多次。千万要注意。其实在做的过程中因为臀部的收紧自然会有提肛的动作,不必故意去提。
嘴张开笑的动作也很关键。一笑,头部的神经就放松了。松则通。气脉就容易通过。同时闭嘴后咽气的动作就是在练服气。对以后打通中宫也会有帮助。
我以前在练习时,在手臂徐徐放下,闭嘴,呼气的同时会将口水一同咽下去。如果刚开始做没有口水也要有这个咽气的动作。时间长了口水就来了。而口水是我们身体最好的补药。虽然比不上琼浆玉液,但也差不了太多。
如果不是打坐练功而有梦遗毛病的朋友,可能刚开始做这个功法后梦遗反而会变得频繁。这其实是练这个功法后精气神旺盛了,但往上的通道堵塞情况没有改善只能往下流的结果。这个时候就需要坚持。精气神旺盛后虽然漏了一点,但总还保留了一点。一点一点的积累,再通过练功一点一点的疏通向上的通道。时间长了就能慢慢稳固下来了。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23 10:41:57 +0800 CST  
十六锭金
十六锭金是道家秘法。以前密而不传。南师经常说:道是天下人的道。没有什么可隐藏的。因此而公开了。
以我的理解。鸟飞式虽然也有积累精气神的功效,但主要还是炼精化气打开向上的通道。而十六锭金则完全是固本培元了。上下的两股气集中到脐部。这个脐部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能量源泉。道家的下丹田说的就是这个部位。密宗的脐轮说的也是这个部位。虽然具体的位置稍有偏差,但都不离这个区域。
这个功法也是非常简单:下气上提,上气下压,会合在脐部。南师只是讲了个大楷。具体的细节并没有多讲。在我练习多年后慢慢的形成了我的一套方法:站立式。双手下垂身体两侧。吸气时身体稍稍下蹲,脚部开始用力,一直到大腿,臀部,会阴,小腹。从会阴处用力往上提。同时从头部开始一股气往下压。就好像会阴和头部同时用力吸气,让这上下的两股气会合到脐部。头部在吸气下沉时稍稍的也慢慢下压。嘴里的口水也同时咽下去。双手在吸气过程中慢慢用力握紧,当两股气会后到脐部时也紧紧的握成了双拳。意识在脐部停留片刻后呼气。呼气过程中全身放松,松拳,身体恢复直立。
这个功法用的是武火。外静内动。硬是在用力。也就是练气功说的内劲。一般人刚开始很难做到位。因为身体里的那股力量发不出来,无法做到下气上提上气下压。当做到了,小腹内会发暖。精神会越来越好。
这个功法比为了强肾固精的提肛缩肾好的不能再好。提肛缩肾只是单纯的将气往上提,很容易将下部的浊气,病气提到头部。久而久之头部必然会出问题。这个功法则只是将气提到脐部,同时上气下压。加强脐部功能的同时不会导致头部出问题。有点生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肠道就是个垃圾场。在吸收食物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当这个部位的能量加强,不但能吸收更多的食物能量,更是能消灭剩余垃圾中的毒素。而人体很多疾病的根源就是肠道中这些垃圾产生的毒素。所以有句古语:要想不死,肠中无屎。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23 12:49:33 +0800 CST  
对治妄念的方法
在打坐过程中妄念不断是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南师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这本书上这样讲述过:“何以在“静坐”时,反而觉得思虑营营,其心不能安静呢?殊不知我人的心--意思、思想,由生到死,从朝到暮,根本就习惯于思虑,它犹如一条瀑布的流水,永远没有停止过;只是它与生命共同存在成习惯,自己并不觉得平常就有这许多思虑,一旦到了要“静坐”的时候,在比较安静,向内求静的情况中,便会发觉自己的心思太乱。   其实,这是“静坐”第一步功效。譬如象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变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了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又譬如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南师在讲理的同时也传授了方法。以我的体会和经验来说,这个方法一般人很难做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定力不够。很多年前在某段时间,因为某些事,导致我打坐时无法控制那些妄念。与其说是在静心打坐还不如说坐在那里思绪奔腾。当时我师父让我在打坐时念《心经》。一遍一遍的念。直到打坐结束。刚开始还有些效果。时间一长,在念《心经》的同时也会不断的有妄念跑进来。心经是心经,妄念是妄念,同时并存。
怎么办?在某一次打坐中当这种情形再次出现时。我开始用两个心去念心经。因为妄念总是在一句经文结束,下一句经文还没开始的空隙中出现。比如在念“观自在菩萨”这句经文时妄念插不进来,当这句刚念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正要接上前,妄念就来了。知道了妄念的来处就好办了。于是我在念“观自在菩萨”的同时就在心里忆想下一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念在前,忆想在后。这个忆想还没结束前,“观自在菩萨”已经念完了,正好接上那个忆想中的经文。这样就不让两句经文之间出现空隙。同样,在念“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开始忆想下一句“照见五蕴皆空”。就这样不断的连续滚动下去。让那些妄念无处可入。
这样做的效果对我来说非常好。打坐中除了心经还是心经。但是刚开始练习时心会感觉特别累。有时下座后会感觉到筋疲力尽。但是心境却慢慢的清净下来。而心境越清净,妄念也越少。这是我在那段特殊时期,特殊状态下逼不得已运用过的一个方法。如果打坐中妄念实在过重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我上面说的念并不是开口念出声音的念,而是在心里默念。理论上来说。念心经的这个念其实也是一个妄念。只是利用这个念的专一去制服别的妄念以达到心境的专一与清净。一旦到达清净本然的境界了,这一念也自然的消失了。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27 11:49:57 +0800 CST  
淫欲的问题
人类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传宗接代,顺延繁殖都是因为性行为而持续下去。这就是欲界。而修佛修道却逆天地而行来个戒淫。难道错了吗?其实并没有错。顺为人,逆为仙。所追求的境界不一样,行为自然也会不一样。至于其中的道理,佛家道家都有过详细的论述。
对普通学佛修道的人来说。想要戒淫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在前面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在我的理解里,淫欲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生理。一个是心理。一个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爆发。
因生理方面而产生的欲念主要是那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朝气蓬勃阳气旺盛。全身气鼓鼓的有种力量无处发泄。当性知识一开,一旦破身后就如黄河决堤一样不可抑制。回想我少年时代时,在走路,上课期间阳气上升后阳具也会自然勃起。那个年代没有网络,知识非常不普及。出现这种现象后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搞的课间休息时都不敢下座。因为裤裆直挺挺的实在让人害羞。后来慢慢懂事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会像条狗一样的去追逐女孩子。因为生理上的那股力量实在太强大了。
心理上的则表现在年纪大的人身上多一些。最典型的就是生理上已经不行了,无法勃起了,却去买壮阳药强行让它勃起。也就是所谓的人老心不老,激情依然,夕阳无限红。
生理上的解决方法只能通过做功夫打通尾闾。让精气神往上走,做到精满不思淫才可以解决。心理上的则需要明理,静心。用佛法知识去净化自己的意识。当意识清净了,欲念自然不起。
最难的是阿赖耶识里面的那个种子爆发。我以前在没有学习佛法前对这种情形的漏丹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我生理上控制了,心理上也控制了。梦中却控制不住?梦中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女人过来?后来学习到佛法的唯识后才明白过来。梦中来的那些女人不是无缘无故来的。有果必有因。累世的因才会有梦中的果。
梦境是独影意识。这个独影意识里还有个带质境。梦中来的那些女人就是带质来的。梦境中的做爱就如现实中一样的真实。照样有生理上的快感和出精。惊醒后那个境界虽然已经过去了,却已经产生了实质的生理结果。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28 14:59:03 +0800 CST  
在我以前。如果某天某时突然动了一个淫念。这一点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到势不可挡。晚上非发泄掉不可,否则那股力量会无法停歇。这就是心理和生理配合后起了作用。现在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心性方面提高了。即使偶尔动了淫念也会很快恢复宁静。至于现在为什么会动淫念。那就和现在的网络环境有关了。现在的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网络。而现在的网络环境遍布淫秽色情内容。稍不留神,心念一动就产生了淫欲之念。这也是唯识里说的境风吹识浪。外界的环境能影响到自己的意识。很多人会说,我看习惯了,已经不动念了。其实不是没有动念,而是你的静定功夫不到,察觉不到自己细微的起心动念。这其实也是现在人拼命追求“性福”的一个根源。无时不刻都是处于那样的环境里。欲念同样的也无时不在。理所当然的做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美其名曰享受生活了。所以现在的大环境是非常糟糕的。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伤害则更大。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5-28 15:30:12 +0800 CST  
忘身与亡身
打坐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忘身。只有达到了忘身的程度才能专注于所缘。同理,当你专注于所缘了就达到了忘身。只是很多人很难做到忘身。打坐时身体的觉受总是牵制着你。在这种情形下很难专注于所缘。所以在打坐中专注程度的加深和忘身的程度是同步进行的。上座后心由散乱变得安定,慢慢的专注于所缘,刚开始身体的感受还是有的。随着专注越来越凝定,身体的感受也慢慢消失。由此而达到了忘身的境界。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很多时候都是处于忘身的状态。当你专心做一件事时基本上就忘身了。就像那些看着手机的人,注意力全部在手机上,那就是忘身的状态,假如被蚊子叮了一口,疼了,才下意识的一巴掌拍过去,注意力甚至都没有从手机上转移过。那个忘身的程度有多深!
而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当我们不想忘身时却总是处于忘身状态。当我们开始打坐想要忘身了却很难做到。就像学佛想开悟一样,拼命的求开悟却怎么也悟不了。当你悟了后才知道,你本来就在悟中,因为你去求,反而糊涂了。所以我在前面也感叹过:众生本悟自不知,悟中求悟反被悟。但是如果你没有去求悟的那个过程就说我们都是悟的。对不起,那你就真的“误”了。就如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但你不经过修持还是个凡夫一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道理其实很简单:平常人平时处于忘身状态时心在外。而打坐时心在内。当心在内,不飘散,精气神就会在身体里面慢慢凝聚,越是凝聚,身体的感受越是强烈。自然的,身体的受觉就来了。所以打坐是做功夫,将这些凝聚起来的能量慢慢的吸收消化。直到引发出身体内部的能量:阳气的生发。阳气生发后再走通经脉。那个时候就忘身了。所以佛家道家做功夫都强调第一步就是要心不外驰都摄六根。达摩祖师说的更为直接: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6-01 09:32:56 +0800 CST  
在我打坐时,忘身是很正常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说我的气脉就完全走通了。我只要保持观想的专注就能达到忘身。以前在忘身过程中脸部的感觉很难忘掉。就好像整个身体只剩下一张脸了。只有继续深入凝定下去才能忘掉这张脸。
如果说忘身只是意识境界的事,那亡身就是功夫上的事了。我没有做到,也无法谈些什么体会。我只感受到当忘身达到某种程度后即使在座中用意识去感受身体的某个部位也感受不到。那个部位什么东西都没有,空荡荡的。而平常处于忘身境界时只要意识想要去感受某个部位时受觉马上就来了。
但是在座中想要做到忘身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错。如果身体上有病痛或者精神状态不好时很难做到忘身。至于座中出现昏沉后的忘身状态那就不是忘身而是忘神了。所以南师一再的强调要在精神,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去打坐。如果精神不够就先去休息好再说。但是在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后会有个混沌状态和昏沉非常相似。其中的差别南师在《我说参同契》上讲解过:
有时候有些人不是在昏沉,而是在混沌境界,你不要当成昏沉去纠正他,他自己当然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混沌跟昏沉外表差不多,但差别很大。当混沌来的时候,是不要做主的,让它混沌个够!或者是歪在那里打坐,你都不要管,那就是《易经,系辞》所讲“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那不是昏沉。所以说这个就叫做“火候”,你没有智慧,不但看不懂别人,自己到了哪一个境界都搞不清楚,你怎么修呀!?
有时碰到混沌的境界也把它当昏沉就错了!所以通了佛家不通道家又不行。道家所讲的混沌可不是昏沉哦!但是同昏沉差不多,当身体上阴阳相交接,就是刚才提到孟子所讲的“有诸己之谓信”,这个时候信息来了。老辈子修道人讲,工夫来找你的时候,一身都发软。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6-01 10:19:07 +0800 CST  
微微的笑
平常生活中面带微笑会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为人处世也会更加的圆润。生活事业也会更加的顺利。可以说是一大法宝。而在修炼中则更为重要。打坐时必须保持这个微笑的动作。其道理很简单:脸部的微笑动作能舒缓头部神经,气脉更容易走通。如果死板着个脸打坐,那是在那里自我折磨。脸苦,心更苦。
从我的体会上来说。坐中想一直保持面带微笑刚开始很难做到。总是坐着坐着微笑就没了。这其实和气脉有关。因头部气脉阻塞而自然做出的动作。这时如果还没达到忘身的程度,只能再次展颜一笑,然后保持住。
当我们保持微笑那个动作时,眉心,上额,以及两边的太阳穴部位都会微微的向上,向两侧舒展开。经常练习,这些部位会越来越轻柔,再往后,这些部位的清凉感也会出现。因为在我的体会中,头部的清凉发起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发起的。有时在头部中心,有时在前脑,有时在后脑,有时在两侧等等,而不是说清凉一下子就充满了整个头部。以我现在的程度,整个头部全是清凉的感受还没体会过。如果到了那个程度,应该离喜乐轻安的境界不远了。
有时当头部气脉比较安和时,会自然的做出微笑的动作来。这一点我以前在座中经常体验到。这就是气脉迫使脸部肌肉做出的动作,和阳气发动后引起的自发功一样的道理。相反的,如果我们经常保持这个动作,则能引发气脉的发动。
微笑的动作应该随时随地的保持。直到形成习惯。对做人做事,修炼,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以前在练气功时有句话非常好: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如果打坐时很难做到面带微笑的朋友可以上座后把这句话当咒语一样念。一边微笑一边心念,很快身心就能安定下来。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6-07 10:12:30 +0800 CST  
舌抵上腭
舌是七支坐法里面的一支。非常重要。是连接任督二脉的一个桥梁。道家称为上雀桥。下面还有个下雀桥。复制一段南师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的讲解:
“有关道家上下“雀桥”之说和舌抵上颚:待胃气上行,打通食道管以后,则胸间“膻中”部位,自然有豁然开朗之感。甚至,守静之极的人,还可感受——听到心脏部分,似乎有劈拍开裂的声音,犹如佛家所形容的有“意解心开”的感觉。此时严如有物下沉,气入小腹,舌尖上翘的自然反应发生。无论佛、道、密宗、瑜伽术等任何一家的打坐方法,都以舌抵上颚为基本坐式的内容之一。从一般的观念来说,舌抵上颚是为衔接上颚门牙两齿缝之间的唾液;吸收“脑下垂体”所放射新生的津液(内分泌之一),以便“咽津纳气”,用作“返老还童”的修炼工夫。所以一般初学打坐的人,只要依照舌抵上颚的姿势去作,便自然而然有津液满口,需要啯啯吞咽的现象。甚之,津液有时还呈甜淡和清香的滋味,尝所未有。但到了胃气上行,通过食道管的时候,喉结骨自然内收下压,舌尖便自然上翘,进而可以直立接触到小舌头部分,内卷而封住喉头,使呼吸之气,自然由轻微无声而达到接近停止的状态。这种情形,便是道家丹经所说的驾起“上雀桥”而登天梯的现象。在瑜伽术的静坐法而言,这是真正自动作“瓶气”的工夫,停止呼吸的作用。于是,后脑神经震动所生的“天籁”鸣声和震动的异声,所谓“脑后鹫鸣”、“眼现金光”的现象,便自然而然愈加清晰,心境宁静无妄的境界,也愈来愈加清明。”

在我最初学习打坐时,舌抵上颚不能做到很标准。舌头抵不到那个位置。在上座后即使是动作做好了,很快舌头就自动的滑下来。为了做好这个动作,我只能平时不打坐时也保持舌抵上颚的动作。练习久了,自然的就做到了。
这是学习过打坐的朋友都知道的一个动作。我今天要说的体会是我近几年才感受到的。以前当我舌抵上颚之后,舌身总是往前突出着,成蜷曲状。我也一直没在意,以为只要保持舌头尽量往上抵就行了。后来当我任脉的气机开始有变化后,有一次在打坐中气机发动时,往前突出的舌身自己慢慢的在往后,往下移动,整个舌头由蜷曲的状态慢慢变成直立的垂直状。同时也感觉到喉结在往下移动。喉部与锁骨的连接处变得更加通畅。似有物缓缓的往下走动到心窝之中。
我这种情况是由气机变化后导致舌头自然做出的动作。这个时候才明白以前的舌抵上颚动作做的并不标准。因为不标准,导致喉部与锁骨连接处有了堵塞而导致头部的气机不能顺利下降。
写出我的这点体会,建议打坐的朋友在舌抵上颚之后,舌身尽量的往后靠,尽量的让他变成直立状。一个是有形的动作能引发气机,一个是即使不能引发气机,也能让喉部尽量保持畅通,利于头部的气机下行。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6-12 10:20:16 +0800 CST  
随顺心的本意
我们学佛修道,所有的方法都是有为法。因为做不到无为,只能从有为法下手:有为须极到无为。打坐的目的是求定,求定的目的是得慧。戒定慧是无法违背的必然过程。而想要得定,那就必须达到心一境性。为了这个目的,才有了各种各样的修法。至于在修炼过程中的那些气脉变化仅仅只是过程,不是重点。更不是目的。
我们的第六意识心太难调服。妄念无时不在。此心不调服,那就无法达到心一境性。这个心就如个顽皮的孩子,你不知道他在某个时候会冒出个什么奇怪的念头和要求。我们能做的只是看着他,安抚他,甚至于满足他,努力去让他变得宁静。
在我打坐时。我并不局限于一种修法。虽然我现在以白骨观为主,但也会在座中念佛念咒和观呼吸。有时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他。在我上座三皈依后会再默念一些诸佛菩萨的名号。有一次,当我念到南无米勒日巴尊者时,后面的佛号接不上来了,意识心好像就停留在了南无米勒日巴尊者这句佛号上面。一遍一遍的就这样念了下去。不需要去刻意的念,心里自然的就涌现出来了。就如一辆行驶中的车辆熄火后没有踩刹车因为惯性而继续前行一样。直到这个惯性的力量慢慢的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心是专一的,只有这一声佛号。这就是意识心暂时达到了心一境性。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去破坏他,更不要傻乎乎的想:我是修白骨观的,我应该做观想啊?怎么会开始念佛了?米勒日巴尊者的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一次。大多数时候是在最后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时就一直念了下去。有时甚至于整堂座都在念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有时由于身体的关系。可能在打坐时不愿意做观想,感觉很累或者厌烦一样。这个时候也不要去强迫他。试试别的方法,如果他乐意于观呼吸那就观呼吸,如果乐意念佛就念佛。甚至于在各种方法之间变来变去。这个时候依然还是要随顺他。只要他在某一个方法上能保持专注就行。这也是他不能安宁时不得已的方法。如果你强行去观想,只会让他更加的烦躁,导致你无法再继续坐下去。与其如此还不如随顺他而让他慢慢的变得安宁。
还是以孩子来做比喻这个意识心。当一个情绪烦躁哭闹不止的孩子给他一个玩具后他会专注在玩具上而忘了哭闹。当这个玩具他玩厌烦了即将再次哭闹时就再给他一个玩具。直到最后,孩子抱着玩具睡着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也彻底的安定了下来,进入到第六意识的清净面。
楼主 maotouying518  发布于 2020-06-13 18:15:44 +0800 CST  

楼主:maotouying518

字数:31391

发表时间:2020-04-03 18: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14 17:06:48 +0800 CST

评论数:8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