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以为月亮是自然天体?而不是"人"工所为?本贴在于探讨“常识”之外的一切“非常识”

@u_106108890 2017-08-26 06:31:11
复习再复习。这段虽然清新,只是又埋了多少伏笔。
写作也是法术吗?老师的手笔叹为观止!
-----------------------------


小时候家里种土豆,是挖一个坑,扔一块土豆块进去,并不立即盖土,一路挖过去,直到头。

第到挖下一排的坑时,直接用挖下一排坑的土,来填上一排的坑。如此重复。

写作这些内容十年,真是像在挖坑种土豆。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26 08:36:50 +0800 CST  
@澹台静允 2017-08-26 09:50:20
顶顶顶。老师今天还更新吗,今天周六呀。
-----------------------------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26 09:57:14 +0800 CST  
@随风而逝sea 2017-08-26 12:09:17
老师,那种土豆到最后一排时候,是不是把下一个挖的土填在上一个的坑里面。
-----------------------------
不不,有的坑自己是不能填的,等我离世了,留给世人来填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26 12:56:51 +0800 CST  

羌海边,日月山,浅草相连,水泊相映,山下有低平之处,广阔温润。

羌海,现叫青海湖,九千年前时,这里的水面要高出现在100多米,水域面积是现在青海湖的三倍之多,现在的日月山,也不是古时的日月山。古时的日月山,现在叫阿妈索日格,意为大家的母亲。

日月山下,生长着很多古梨树,这些梨树大者直径可达五六米,树高可达近二十米,因其树冠巨大,树下除了有青草,并无杂树,极易人在其间行走。

顺着梨树林一边可接羌海,一边可连日月山,中间有羌海中的水流流过,直接从今天的青海贵德一树东下,9000年前,黄河水势凶猛,黄河的源头在今天的青海湖。当时的青海湖,还是淡水湖。直到那次变故之后,青海湖慢慢变成了咸水湖。

顺着梨树林间的小路一路上山,在半山腰处,可遇到大片的桃树林,这篇桃树的管理者,名叫大角老人,即后世的南极仙翁。

大角老人极喜饲养白鹤,这一日他正与白鹤戏玩,忽觉仿佛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使得他极为不自在,他有意往山上走几步,那双眼睛还是盯着自己,更觉不自在。便疾步朝山上来。去找长生女神。

长生女神,是当时日月山上众人灵对女首领的称呼。她二千多年前时,曾与众人一起逃出昆仑山,一并桃到了日月山,并因伤累至极而死,当时死伤之人众多,当时并无异常。

但她死后,原本有一灵兽已奄奄一息,却忽然睁开了眼,缓慢的站了起来,并发出巨大的声音,有一部分人能听得懂,她说自己是谁,大家才明白她就是那个方才死去的女子。

她很长的时间,都一直以灵兽的身子来活动,那灵兽可如人站立,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等灵兽死前,她说自己将投胎再世,并说明了自己投胎于何处,烦请大家接应。

后果真如此,大家便将其称为长神女神,并邀其传授长生转世之术,最后,她成为整个族群的精神首领。

这一世的长生女神,方二十余岁,大角老人到了后,忙报于长生女神,她听后,缓语言到,我亦有此觉。
她说完这句话,突然间近前三米开外,多出一个人来:你们说的是我么?那个人正是洛遥。

长生女神问道:“不知仙灵从何处而来?怎会突现与昆仑山!”

那人一皱眉,反问道:“昆仑山,此处是昆仑山?”

长生女神一时不语,大角老人道“这里自是昆仑山,你何故发问?”

那人继续反问到“是何仙灵传语说此处是昆仑山?昆仑山是这番模样?言此处为昆仑山者,若叫外灵知晓,岂不自寻死路?”

长生女神知其来历不凡,笑语道“此处人等,皆由昆仑山迁移而来,有恋故土之意,故将此地称为昆仑山,观此处山形地势,绝非仙灵所居昆仑,只是一些小山罢了。”

“既然如此,何必叫昆仑,自引祸端,此处山形低缓,最多可称为昆仑之丘,以后叫昆仑丘便是。”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27 10:52:43 +0800 CST  
@那一年春秋 2017-08-27 17:28:27
@南山空同 您好,祝您七夕佳节合家欢乐。我想问下《灵宪》里边所陈述的浑天模型是不是完全正确的,所展示的模型是您提到的“调星布月,以日为阳”之后的宇宙样子吗?里边提到的“地”和地球应该没有关系吧。如果是这样,《浑仪注》那里边的“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里边的“度”指的是现代科学所说的“角”直径这样的概念吗?真心希望您能对《灵宪》之类的说明宇宙结构方面的知识能给予一些指导开示。现在可以看到......
-----------------------------


不用问我的,

一,我近十年来,基本没有再看过书了,将来也不打算看这一类的书,因为我不需要通过这些书来获得什么认知。
第二,也不会因为你提到了某本书,就去看,更不会去评价细节。

第三,基本不会去解读某本书。有时候提到某个内容,我也只是顺便讲一下,不需要去“研究”某本书。

第四,除了不经意间提到,基本没有什么书是值得我去“解读”的,虽然我注解了《道德经》,那是为了纠正普遍性的认知。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27 19:26:55 +0800 CST  


今天处理杂事较多,写了一篇有关七夕的文章,没有写完,发到了七夕的贴子里面去http://bbs.tianya.cn/post-105-541315-1.shtml。明早更新故事内容 。
楼主 南山空同  发布于 2017-08-28 18:58:34 +0800 CST  

楼主:南山空同

字数:55755

发表时间:2017-08-19 21:40: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0-21 08:47:10 +0800 CST

评论数:311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