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 饮食养生 转变命运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本人喜欢古人的智慧,愿意作一个继承者和传播者。传播古人智慧的道理和方法,前人已经用各种著述把道理说的很明白了,难道还用我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来转述吗?以前觉得是多此一举,后来一想,把这件事比作万丈高楼的话,也需要一砖一瓦来建造,通过我这一个砖头或一粒沙子的作用,能让更多的人走进修建这座大厦的队伍,也算是好事吧。另外,前人虽然说的明白,后人转述的都不同,渡的人也就不一样。就像不同的餐厅有不同的顾客群一样,有喜欢甜的,有喜欢咸的。不然佛陀也不用说八万四千法门了。
为什么要用开悟 饮食养生 转变命运 这个题目呢?是希望有缘人在百度的时候,看到的人会多一些。搜索其中一个词条,会看到其它的内容,因为这些是相互影响的。但每个标题下面都不是空洞的,会有专题细细的讲。比如开悟,会从本质去说,修行的过程方法等方面去说,会从坐姿,身体反应来说,饮食养生会从道家和中医结合来说,转变命运会涉及到其它空间的众生,最后把他们连接起来,会发现它们是关于开悟的方方面面,缺一不可。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08:04:02 +0800 CST  



大约在2800年以前,西周都城镐京,烈日当空,一列行人从残破的城门中鱼贯而出,他们的目的地是新都城洛邑。他们沉默的行进,没人说话。其中的一个人发现,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粮田,金色的粮食已经成熟却无人收割。他离开了正在行进的队伍走进了田里。渐行渐远的队伍回头望着他不知他在田里找寻什么,只是向他招了招手,并没有停步。战后的都城一片衰败。他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金色的粮穗,从深蓝的天空洒下的阳光穿过自己的指缝撒在黄灿灿作物上,低声的吟唱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释迦牟尼告诉我们一个关于这个世间的真理:无常。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化的。当面对这个世间一切不可预知的灾难时,我们会豁达的说:笑对人生,坚强面对。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毫无办法。但释迦牟尼告诉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切的人,事,物,的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也就是说外在是变化的,而内在有一个不变的,我们要安住在那里,这是我们来这个世间的目的,这个目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开悟,我们求取开悟的过程叫做——修炼,而我们修炼的最初的动力则是——对这个世间苦难的认知。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这个世间还没有经历苦难,那么,这些文字恐怕对你没有什么意义。所以释迦牟尼让我们去认识这个世间是苦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踏上修行之路的起因往往是心底那一丝丝的隐忧,就像这首开篇的诗句一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08:05:29 +0800 CST  



释迦牟尼把自身证悟的过程,经验,结果,通过佛经保留了下来,但古代的高僧或学者,用他们那个时代的语言文字去注疏,翻译,解释佛经,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理解,原因是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俗习惯,包括环境等等不了解,除非专业的学者或在佛法中勤修多年的老修行,他们能懂的经书上在说什么,而现当代的人,想进入佛门却又没时间的了解人,想知道佛教到底要表述什么,却很难了。我们总是被一些佛经的名词给说的云里雾里的,比如法性,法身,真如,自性,真空,妙有等等,即使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用。那么能不能用一句,现代人都能听懂的话,来概括一下佛教到底是要和世人讲一些什么呢?当我们读过了很多经典之后会明白,其实三藏十二论所说的不过是告诉人们:集中注意力。

当然,这是总的来说,也是简单的说,毕竟我们的题目是开悟。佛经中也有关于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论述,也有关于时间与时空论述,包括佛国,地狱的描述,但我们要说的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怎么运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行为,用修行以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落脚点在怎么用。但要先说理,把道理通了,把行动跟上就是了。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08:06:58 +0800 CST  



用佛经的说法,把人在头脑中的活动分为:“真”和“妄”。真,指的就是:注意力;妄,指的是头脑中的戏码。
我们先来谈谈妄。大脑真是很奇妙,它会经常上演电视剧,至于电视剧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版本。
1.穿越到未来的科幻剧。我们经常在大脑中幻想:如果将来我有钱了,有地位了,我会如何如何。比如我要买一辆豪车,让单位的小伙伴们都傻眼,,,,,,接下来就是在头脑中一幅一幅的未来情景再现,但关键是它还没有发生。
2.历史剧。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一遍一遍的在头脑中回放。内容无非就是:我在荣耀的时候是多么的光芒万丈;失意的时候多么的无助。伴随着的是想着荣耀时刻,脸上露出的笑容,想着失意时刻,脸上的落寞与愤恨。但关键是它已经过去了。
3.所有电视剧的主题旋律:我的利益被侵占了,我受到了伤害,而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并且会把这个情景戏码在大脑中选择循环播放,一遍一遍的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正确的做法是:发现自己的大脑中在上演电视剧立刻终止它。因为它对人们的伤害太大了。首先它会产生疾病,焦虑症,孤独症,癌症,精神病等等疾病都有它的身影。其次,它会导致你做任何事情的质量都不高,正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还有,它会让人们产生疏离感,甚至产生战争。

头脑中的戏码,也就是妄念,有轻重的区别。轻的,会短暂的沉浸在戏码中,他并没有丧失对周围环境的掌控力和观察力,比如说:当他沉浸在过去发生过的事时,或正在幻想将要发生的事时,如果此时街道对面有一个熟人朝他挥手,甚至没有任何动作,只是用眼睛一直盯着他看,他会觉察到,并打断头脑中的戏码也就是妄念,快步走过去和熟人寒暄,也就是妄念没有影响到他对周遭事物的判断。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的妄念和对周遭的观察力是同时存在的,他的妄念在头脑中存在的很短暂。重的,已经失去了掌控自我的能力。头脑中的妄念从轻到重可以分成无数个层次,中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要是非要在轻重之间划个分界点的话,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个人,你看他的嘴唇是不是总好像在喃喃自语,好像是自己在跟自己说话,你走近他,有时能听清他说话的内容,一般是和他眼前正在做的事无关。或者自己对自己笑,亦或是怒容满面,因为他头脑中的电视剧正在上演一幕幕的戏码,他沉浸在戏码中,而对眼前的一切熟视无睹。分界线:妄念已经控制了他,并让他的行为显得怪异,再强调一遍,这不是绝对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定下或长期或短期的目标,这些目标或宏大或微小。比如,一个小目标,在不久的将来挣上1个亿。它们是在头脑中形成的,是在生命中未来发生的,如果操作不好的话,它们会变成头脑中的妄念。焦虑是如何产生的?一个真实的人,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当他执着于头脑中一个虚幻的,未来的目标时,他总是急急忙忙的奔向未来,而他本身的这个人,却是存在于现在。这样的人也就不会专心于眼前的工作,而未来的目标,是眼前的工作一点一滴堆砌起来的,不能完成眼前的工作,又导致无法实现未来的目标,形成了恶性循环。存在于现在的人,精神却是奔向未来,于是撕裂产生了。焦虑是身体瓦解的前兆,精神疾病的开端。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定下一个目标,是定下了人生的方向,而到达你要去的地方,要专注于你脚下一步一步的行程,不要产生身体和精神的撕裂。

我们头脑中的妄念,会执着于内心的虚幻想法,也会执着于外在的物质世界,但无论执着于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只要你执着其中,最终的结果都是受苦。即使是物质世界,表面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但它也是分分秒秒在变化的,只要是变化的就不是真实的,也就是释迦牟尼告诉我们的:无常故苦。执着于物质世界的表现多种多样。一个自我状态感觉良好的人约见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热情寒暄之后,告诉老友自己如何轻松的赚了50万,可是当他得知老友赚了2个亿的时候,它会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自己被缩减了,变得渺小了,虽然那50万一分也没有少。

对于妄念我们太熟悉了。它的本质是虚幻,它的表象是变化,追求它的结果是受苦。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生活在妄念中。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都是妄念堆砌起来的,它是那么的虚幻不真实,它又是分分秒秒在变化的。站在银河系以外来看地球,宛若一团气体。即使回到地球上,我们脚下的大地,过亿万光年之后也会化为虚无。悲观吗?不。我们认清了妄念的种种面目,知道它是苦的,我们才知道真的可贵,下面我们将踏上寻真之路。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08:11:51 +0800 CST  



真”是一个词汇,佛经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词汇,如“真如”,“佛性”,“法性”,“真空”,“妙有”等等,这些词汇指的具体物象是什么呢?我们怎么用呢?前面说了,“真”指的是“注意力”。
语言和文字有时候真的是一种障碍,只要你描述这个真,那么它一定是假的。有段时间每当有人问我:佛经与道德经讲的是什么?我都会感到很痛苦,也能体会到释迦牟尼讲《金刚经》的难处,说完了马上否定自己说的:我可什么都没说,你要是说我说什么了,我就告你诽谤罪。老子也被语言文字逼的没办法了,急的抓耳挠腮的说:我说的那个“道”不是那个“道”,给它起个名也不是它。同样的,《圣经》的文字有很多的,已经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了。
为了不至于讲的太枯燥,我们多举例子,越简单的例子越好理解。把名词解释明白了,把理弄通了,我们就可以操作了。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上课的老师会经常一边敲打黑板一边说:请同学们把注意力放到黑板上。孩子在集中注意力的过程实际就是排除妄念的过程。成人也一样,当我们走路时头脑中却在想公司刚开完的会议,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溜号了,如果这时一声鸣笛,把你从思虑的妄念中惊醒过来,下面是重点:如果你此时再用注意力去搜寻一下刚刚头脑中的妄念,会发现它们不知所踪了。也就是说你时刻保持着注意力的时候,妄念是起不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种状态,也就是注意力和妄念,它们只有一个身体,它们是一体两面,它们还不会混杂,妄念起来了就没有注意力的地方,专注于注意力妄念也进不来。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专注于注意力”这个词。是什么让我们专注于注意力呢?难道大脑中还存在第三种状态吗?没有,还是注意力,也就是注意力去关注它自己本身。好了,如果我说到现在你还没有迷糊,那么真的很恭喜你。
再从头捋一遍:一个体是注意力,但妄念会经常来打扰它抢它的位置,(妄念是哪儿来的,实际上是来自于无明,但我们在这不讨论它,因为这样会越说越乱)把妄念撵走有两个办法:
1.在头脑中用注意力去观察妄念,注意力好像静静的坐在洞口的猫,妄念好像老鼠,只要妄念这个老鼠一出洞,注意力这个猫立刻会逮到他。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在办公室或家里做一个小游戏,先缓慢的深呼吸一口气,目的是让自己静下来,然后观察自己头脑中的妄念,用手表记录一下时间,第一次记录的时间是1分钟以后,起了一个晚饭吃什么的妄念,那么重新记录时间看一下表,不起妄念的时间能不能坚持2分钟。这样训练的好处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让你知道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什么是你头脑中的注意力,什么是妄念。
2.注意力专注于注意力本身,注意力这个猫不要去抓老鼠,它只要趴在洞口警觉地专注于他自己本身,妄念这个老鼠就不敢进到房间里。还是上面的那个游戏,当你观察头脑中的妄念达到10分钟,还没起一个妄念的时候,你把注意力放到手上感觉一下皮肤,放到脚上也可以,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但第1次放到手上以后就不要放到其它部位。感觉一下皮肤是凉的还是热的,然后再一次切换到观察妄念上看看能坚持多长时间,直到能自由的在皮肤和妄念之间切换,(达到能自由切换的程度,我用了2,3个月,有的人2,3天就可以达到,有的人要更久一些)这时,你观察一下是什么让你在妄念与皮肤之间来回切换,经常的注意它,它就是注意力,它就是佛,它就是真如,它就是道。找到它是为了认识它,它没有形状,无色无味,摸不到看不到,说它大,它能包住整个太虚,说它小,它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它还能针尖那么大的地方装下须弥山,我们的身体有一天在这个世界消失了,它不会有一丁点的损坏,身体对于它来说不过是一件换下的衣服。
如果问还有没有第3种方法把妄念撵走,其实是有的。比如净土宗的佛号,比如观察呼吸,比如参话头。参话头和佛号其实也是妄念,但我们把注意力系在话头和佛号上,压下了其它的妄念,它和呼吸其实是一个原理,专注与眼前,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词汇“活在当下”,因为你往前想是妄念,往后面回忆也是妄念,只有眼前真正发生的事情是最真实的,而不论注意力专注于观察妄念,还是注意力专注于观察注意力本身,它们全都是观察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活在当下。而呼吸呢?我们活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观察呼吸就像一个船锚一样把注意力牢牢的固定在了眼前,也就是当下。至于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我们以后会重点讲一下十念法,这个法门真的很好,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果上面说的你听不懂,没关系,你只要在头脑中用注意力观察妄念一段时间就好了,如果你本身妄念就少,那么你就试试用注意力观察自己的注意力。这两件事不论哪一种,你观察10分钟以后,抬起头看看周围的景物,办公桌,笔筒,包括家具,任何器物,它们都特别的明亮,鲜活,好像镀了一层光,你好像第一次认识到它们的美好。古人开悟之后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们通过10几分钟的训练就能初步的感受到那种震撼。还有就是处在妄念很少的这种状态不愿被打扰,因为这种状态很舒服。如果此时让你马上回到妄念纷飞的状态,你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妄念纷飞的状态让我们头脑发胀发热,可是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这种状态而不自知。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08:13:39 +0800 CST  



需要强调一下,关于开悟的道理和开悟的方法说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太简单了,那么你需要知道的是:
1.前面说的用注意力去观察头脑中电视剧的这个方法,其实就是修行中很重要的法门——唯心识观。
2.用注意力观察注意力的方法就是——真如实观。
3.我们按着唯心识观与真如实观修行时所处的境界,也就是活在当下,就是经书上说的——一实境界。
最后要了解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如果没有修学经验的人(钝根)要从唯心识观入手,如果你已经是老修行了(利根),对于止观有一定基础了,那么你可以试着从真如实观入手。记得刚开始修学的时候,我纠结于是先求真,还是先息妄。当时我是先从求真入手的,也就是用注意力观察注意力,也就是从真如实观入手的,由于自己的习惯习气是妄念占据了大部分,越想注意力集中妄念越多,最后妄念纷飞的不得不终止,那时还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了。
打坐参禅开悟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概念,已经竭尽所能的用大家能看的懂的语言来描述。为了让大家看的不枯燥,没有按着顺序讲,正常应该先讲什么是开悟,但开悟好像很高深让我们遥不可及,所以先讲了什么是妄念,为什么呢?因为对妄念大家太熟悉了,一说就能懂。说完妄念然后讲了什么是真,用了我们现在的词语解释大家也能看明白了。什么是开悟我们放到这里来说。

如果大家看完了文字觉的自己看懂了,道理明白了,那么在这里恭喜你,一个个的文字打上去没有白忙活。但我还是要说:其实你不懂。怎么才算懂呢?每天抽出10分钟实践,对,你没看错,就10分钟。无论是躺着,坐着,只要有时间,就在头脑中观察妄念,去实践它,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实践才算真的懂。当然了,如果你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获益会更多。为什么说每天只用10分钟呢?这10分钟在刚开始的时候是让我们认识,熟悉这个方法的,早期的时候这就足够了,这也是基础,这个环节不能跳过。如果对妄念和注意力很容易就能做到区分了,我们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每天30分钟的训练。每天挤出30分钟的时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让你30分钟不起妄念,这个就有难度了,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一步一步来,大家可以把30分钟定为一个目标,先做到15分钟,然后再做到20分钟,这样会增加我们的信心。

另外,我们普通人的常识里总有一个误区,认为开悟就要盘腿打坐,就要得定,在定中,外界来一个刺激,“啪”的一声,开悟了。事实上,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一下来自外界的刺激。但若说开悟就要盘腿打坐,这个就不一定了。史料记载了很多开悟的僧人,是在劳动中开悟的,也有在走路时开悟的。也就是说不是非要打坐才算是开悟的训练,行住坐卧都可以练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一天24小时都在训练中,包括大小便的时间都要提起功夫,所以我们早期未必要从打坐入手,但到提升阶段打坐就很主要了。
先引用一段佛经的话:【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很喜欢佛经的这句话。说的是:在头脑中用注意力去观察妄念,发现妄念象油灯的火苗一样不停的跳动,象流水一样在我们的头脑中流动,一时一刻都没有停止。
前面不是说用注意力去观察妄念,妄念就不知所踪了吗?这里怎么又说,用注意力去观察妄念,妄念一时一刻没有停止,还是存在呢?其实前面是为了让我们好理解便于操作,所以用不知所踪这个词。初期用注意力去观照妄念的训练,感觉上妄念好像是消失不见了,但 随着我们注意力训练程度的加深,会发现妄念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变少了,变微细了,变的不容易察觉了。

开悟是什么状态呢?成佛与开悟又有什么不同呢?确切的说,开悟是妄念对人不起作用了,也可以说是妄念被控制住了,有一部分的妄念会从身体抽离。控制住了妄念就是控制住了轮回。我们普通人是被妄念牵着,今天往东,明天往西,这一世为人,下一世可能就不好说了。而成佛则是彻底断了妄念。

简单的划分一下,注意,这里说的是简单划分:

第1阶段,妄念重的,也就是被妄念控制的,是我们普通人。

第2阶段,随着修行的深入,妄念变微细了(也可以说是观察妄念成为习惯了,行话术语叫功夫落堂),还是普通人。

第3阶段,妄念能被我控制了,(也可以说是妄念从我的身体抽离了,但并不是完全抽离,有一部分人在开悟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向下堕,一直堕向地心的,行话术语叫桶底脱落)这是开悟的人。

第4阶段,随着修行的深入,经过N个阶段,妄念彻底消失,成佛了。

当然,这还是为了便于理解,简单的划分。如果往细了说,划分的阶段就多了去了。举个例子,同时开悟的两个人,虽然开悟了,但悟的深浅程度还是不同,中间可以划分的阶段还有很多。

那么是不是妄念轻的,少的人就开悟的快呢?而妄念重,妄念多的人就开悟慢呢?答案是不一定。往往妄念重的人可能感受的痛苦越多,离苦的愿望越大,所以开悟的反而可能快一些。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08:23:10 +0800 CST  


这一节是关于金刚经的,想了解金刚经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刚接触佛学的人看《金刚经》中的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到一起就不知道《金刚经》在说什么了。如果前面的内容你看完了,那么《金刚经》的内容会很好理解。如果没认真看的,看完这一章再回头看一遍上面的内容,也会增加对上面内容的理解。也就是说它们讲的是一回事,但是上面的内容与金刚经的侧重点不同。相互印证,刚好相互弥补。我们不会逐字逐句的解释金刚经,只是把大意说一下,然后大家结合上面的内容,再把《金刚经》多读几遍,有可能的话,最好背下来,这样逐字逐句的经文内容自然会显现。

开悟为什么要涉及到《金刚经》呢?因为它描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也可以说它描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金刚经》记载的是佛证悟的境界,那个世界是他的世界,我们是看不到的。也就是断了妄念的一实境界。佛经用了一个词汇叫:“实相”。

释迦牟尼从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看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种种现象,他发现这些现象是那么的虚妄不真实,《金刚经》告诉我们的是要看透这些假相,这些假相简称为:“相”。

这些相都包括哪些呢?色,声,香,味,触 ,法,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布施相,福德相,乃至如来相等等所有这个世间一切的相。如果你不明白这些相,没关系,结合上面的内容大家就明白了,也就是我们头脑中放的电视剧,会在外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产生各种戏码。内部有所感,外部就会有所应。举个例子:我内心觉得自己很牛逼,外面就会产生骄傲的“相”。这些“相”会在人与人之间产生各种戏码,这就是《金刚经》中的“人相”,就是人与人之间现象。

我们在开篇讲“虚妄”的时候,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戏码举例比较少,因为人世间的戏码何止千万,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样的例子我们举不完,可《金刚经》用我人众生寿者相就全包括了。所以上面的内容和《金刚经》的侧重点不同在于,上面主要讲的什么是妄念,但举例少。而《金刚经》则是从佛的实相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虚妄的各种相,也就是说《金刚经》的内容是:让我们看透这个世界各种“相”的,告诉我们这些“相”很假,这样的作用是,让我们不会再执着于这个世界的虚假,不再执着,才会发出“出离心”,也就是踏上修行之路。执着于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和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戏码,让这样的人去修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再讲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坛经》关于六祖开悟后的叙述以及六祖问五祖关于《金刚经》问题,这样会增加我们对《金刚经》的了解:
【1】.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2】.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3】.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4】.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5】.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开悟,有先从“理”悟的,先明白了道理,然后再实践。有先从“行”悟的,先实践,证悟了之后道理也就明白了。

上文【1】讲的是六祖是先从理悟的。虽然悟了,也只是通过别人读金刚经明白了修行的关键在哪里,虽然登堂但还没有入室。这一点从【2】可知。五祖问六祖: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我虽然明白了但还有欠缺,还不彻底,还需要历练。
【3】是关键,五祖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到这时,《金刚经》的道理以及修行开悟的道理才全部融汇贯通了,六祖在道理全部明白之后,提的问题才会问到本质上,才会提出真正的问题,也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对于老修行来说很容易明白这里在说什么,可是对于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里是重中之重。

我们再重复一遍问题: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用陈述句翻译这句话就是:自性是清净的,不生灭的,具足一切的,不动摇的,能生万法。从这里我们知道自性指的是佛性,真如,也就是没有受到妄念污染的注意力。而五祖的回答也证明了这一点:【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五祖前面还有一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这里的“心”指的是妄念,所以我们平时“心”和“念”是“心念”连读的,区别是“心”和“念”的粗细程度的不同,“心”是很轻微的心里活动,“念”是已经达到在头脑中放电视剧的程度了。
这句话的翻译是:你如果不认识头脑中的妄念,学再多的经教也没有用,你如果认识了妄念,并且能安住在无污染的注意力上面,那么你就是丈夫、天人师、佛。为什么最后要用丈夫、天人师、佛呢?因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不同,我们普通人只是关注注意力而没有断妄念的只能称为丈夫,而断了妄念的,没有妄念的,完全安住在注意力上面的是佛,处在中间的可以称为天人师。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看【4】和【5】就很容易知道说的是什么了。
【4】【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指惠明,追赶六祖的人)本来面目】当我们不思善恶,不思过去未来,头脑中念头终止的时候,是什么主宰我们,当然是全然活在当下的注意力了。
六祖在【5】中回答印宗法师说的话:【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当我们注意力不起念头的时候,也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不信的话,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把目光移开做一下实验,你关注了自己的注意力之后,你看看自己还会不会想别的问题,只要你一分辨善恶,美丑,好坏,我们就起妄念了,也就是起了分别心,当我们对一件事物分别好坏之后,我们就会执着好的,拥有了美好之后我们以为它会长久,可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痛苦也就不期而到了。
妄想分别执着,用释迦摩尼的一句话概括:爱为苦本。
另外,我们不要忽略了六祖在理上虽然明白的清清楚楚了,但还要经过在猎人队伍里的15年的实践,贯通。“理”虽明还要“行”的。
最后,要知道六祖是上上根器的修行人,并且遇到了那个时代无出其右的名师,这些条件是我们不具足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最基础的做起。
看完上面的,就可以拿起坛经,细细的品读了,里面的珍宝多不胜数。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16:11:50 +0800 CST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了解《金刚经》主要说了什么。
一.须菩提的问题: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二.世尊的回答。
三。结尾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先看一:须菩提的问题:【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开篇须菩提尊者提出的问题,世尊的回答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降服心念”是佛教的核心问题,也是世间人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世间人痛苦的根源。假如我们不能认出头脑中的妄念,它就会像一个寄居在体内的怪物,在体内吸取营养之后会成长,最终占据你的精神和肉体,一个人就像背着一个看不见的寄居体前行,每天都会非常累,身体的某些部位也会疼痛。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凡是想离苦的人们莫不孜孜以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二祖慧可问达摩:“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看一看,二祖的问题与佛陀在世时,须菩提的问题像不像。从须菩提到慧可已经过了千年,可是困扰人们的还是相同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会随着物质的丰富越来越严重。古人的生活物质匮乏,信息交通不便利,能填饱肚子就很快乐了,妄念要比我们现在的人少很多。《道德经》: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欲:指欲望,也可以指让人们产生欲望的东西。乱:指头脑中的思想混乱,也可以指社会不安定。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先人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欲壑难填,往外界追求的越多,头脑中的念头越重。难道我们要过古代农耕生活吗?难道我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努力工作不对吗?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享受科技享受生活的时候,知道这一切是暂时的,哪怕是享受到生命的尽头也是暂时的,那只是下一个旅程的开端,不要忘了通过内在的真实,看透外界的假象,首先是做到不认同,不认同是重中之重,

举一个古人认为妄念少的例子:《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样的心念淡薄与我们每天的忙忙碌碌的钻营形成了对比,我们可以追求富裕,但不要迷失。

再看现代人妄念多的例子:海明威是我尊敬的作家。上学时我就看他的著作《战地钟声》和《老人与海》。我那是还不知道他凭借《老人与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力。当时就觉得他笔下的主人公总在头脑中自言自语,头脑中的思想非常活跃,每个看过他作品的人应该都会有这个感觉。主人公也是作者的写照,海明威的小说其实写的就是自己。现实的海明威完全认同于头脑中的妄念,经常的自言自语,以至于他分不清妄念与现实。一些人认为海明威有躁郁症,无论什么症,活在虚幻当中的海明威很痛苦,最终他无法忍受,选择了用猎枪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他认同外界的什么呢?是财富?是名誉?我们不知道。但从他的小说中我们能看出,他想做一个英雄。如果他知道头脑中的妄念是假的,他就做到了不认同。

佛陀的回答:【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在这里我们要提一个问题:须菩提问的是如何降服心念的问题。可是佛回答的是:我能灭度宇宙间十类众生,也就是度脱一切众生。这个答案与问题好像没有关系。其实是有关系的。众生因心念而存在,有了心念就有了轮回,达到佛的境界是没有众生的。众生都可以通过灭除妄念达到佛的境界而得度。这也是佛先总的回答须菩提的问题:一切众生都会因为灭除妄念而得度。万法唯心,寂静涅槃。


接下来说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里有两个问题:1.前面说所有的众生我都能灭度,而这里又说:并没有众生得度。2前面说的是心念和众生得度的关系,而这里提到了我人众生寿者相,好像没有关系。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帮助的一般都是比我们弱的,通过帮助他人我们界定了自己的位置。换句话说,帮助他人有时候会增加我们的优越感,会增加我们的存在感,增加我们对外界的认同。这时各种现象就会在我们的行为中相继产生,各种分别执着相继产生。就举一种相:骄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佛说的方法: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虽然做了但并没有认为自己做了什么。这也是《道德经》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面是选取佛陀的一个回答为代表,整部《金刚经》都是讲世间的假相以及离假的方法,佛陀在最后为我们做了一个总结。

看最后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外在的一切事物,也就是一切有为法,都会经历成,住,坏,空,都会经历变化,所以是虚幻的,佛陀接下来做的比喻很形象:一切外在事物像梦一样虚幻,像水面的水泡一样不真实,它们存在的时间是那样的短暂,像露珠,像闪电。前面的比喻“如梦幻泡影”说的是虚幻,后面的比喻“如露亦如电”说的是短暂。


应作如是观是重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看出事物的虚幻。再深一层的翻译应该是,我们应该安住在真实来看出事物的虚幻。永恒不变的是真实的,称为实相,内在的注意力是真实不变的,安住在注意力上面,我们就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追求虚幻,并且执着于虚幻的事物,当然就会受苦。可是日常生活中,没有经历过身体疾病,情感伤痛的人,让他们从外界事物的认同中撤离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经历了身体疾病,情感伤痛的人,也就是在物质世界受到打击的人,让他们接受也不是很容易,除非医疗器械已经失去了作用,也许还能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进入佛门试一试。还有就是年轻人,能接受的就更少。反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变化,看到了物是人非,对生命有了感悟的人更容易接受。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信佛多的原因。


和以上种种对外界认同度很高的人,去谈外界是虚幻不实的,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已经认同了虚幻,最好的办法是让人们接触实相,逐渐的看到真实。只要知道了实相,哪怕就是一点点的真实,虚幻立刻无所遁形,因为真实是那么的有力量。只要有一次集中注意力看透世间戏码的经历,就会在认知的层面留下深刻的记忆,随着这样经历增多,我们就会体会到世间的事物: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金刚经》里面,须菩提尊者前后两次问相同问题的事情。第二品第一次发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十七品第二次发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一次发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回答的是:看透外界种种虚妄的相,我们就会降服心念。
第二次发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回答的是:安住在内在的真实,我们就会降服心念。

须菩提前后两次发问,佛陀的两次回答有外和内之分。

当然了,古代大德关于须菩提尊者两次发问这一点的著述有很多,我们都要参考,全面的参考会增加我们的认知。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17:07:04 +0800 CST  


一. 关于《金刚经》的版本问题。下面的资料收集来源于网络,本人只是转述,功德回向给为此努力的每个人。
《金刚经》六种译本
后秦 鸠摩罗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中观派 第八部·第二三五卷 流传最广
元魏 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六卷
陈  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七卷
隋  达摩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八卷 大正藏中有两译本
唐  玄奘《大般若波罗蜜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 唯识派 第七部·第二二零卷
唐  义净《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唯识派 第八部·第二三九卷

二. 鸠摩罗什大师的版本为什么流传广泛?
1.有一种说法是鸠摩罗什大师是继承龙树菩萨中观派的般若系,翻译的义理最接近原经的思想,而后5种版本来自唯识派的翻译,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偏离了很多。
2.从文献学来讲,越早的文本,越能接近原典的原貌。从鸠摩罗什大师到唐朝义净大师过了几百年,这期间从印度陆陆续续取回的梵文版本,本身就不同,翻译的义理自然有区别。

三. 鸠摩罗什大师版本出现的“冥司偈“”
“冥司偈”就是金刚经中让人感觉难解的一句:【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根据宫廷版以及柳公权版的《金刚经》,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没有此句。这62字见于元魏·菩提流支译本,后人就将鸠摩罗什译本依菩提流支译本补入了这段“冥司偈”。至于后人加入的时间应该在晚唐时期。

王玠刻印本金刚经:唐·咸通年出现在柳公权石刻本44年后。虽仍属敦煌古本,即于晚唐时期,在经中加入了所谓“冥司偈,王玠版是加入了60字。






之所以叫做“冥司偈”,是因为一个叫“灵幽”的和尚死后还魂的故事。

釋靈幽,在京大興善寺出家。長慶二年(822)暴亡。已經七日,體質微暖,而未殯之。自見二使,引見閻摩天子。勅問幽:“在世習何行業?”幽對曰:“貧僧一生,常持《金剛般若經》。”天子合掌,賜座命幽朗誦一遍。地獄煎[火*敖]捶楚之苦,一時停息。誦經畢,天子再問幽曰:“念此經中而少一章。師壽合終,今加汝壽十年。歸世勸人,受持此經。真本在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鍾離寺,在碑上。”幽既還魂,具錄表奏唐天子。奉勑差中使往濠州碑上看此章。在“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後,增“爾時惠命須菩提”到“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是也。


類似記載,又見《金剛經解義》卷二[2]、《金剛經宗通》卷六[3]、《金剛經演古》卷一[4]、《金剛經持驗記》卷一[5],文均大同小異。

但根據現知最早的資料,為敦煌遺書《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故事形態與此略有不同:「昔長安溫國寺僧靈幽忽死。經七日見平等王。王問和尚曰在生有何經業。靈幽答曰。持金剛經。王遂合掌請念。須臾念竟王又問。和
尚曰雖誦得此經少一偈者何。靈幽答王曰。小師只依本念不知缺何偈。王曰和尚壽命已盡。更放十年活。此經在濠州城西石碑上。自有真本令天下傳。其僧劫活。具說事由矣。漢州孔目典陳昭死經兩日再甦。具說云。初到冥間判官問。汝為劉尚書事殺牛四十七頭。昭何故取他牛一頭。昭諱不取。須臾有一人出來稱甲送牛頭使昭即知諱不得。遂諮判官如何得免此罪。判官問曰。在生有何功德。昭答曰。常持金剛經。語未了其經從空而至。便得放歸一十八年活矣。

這個故事記載在敦煌遺書伯2094號中,該卷為晚唐天復八載歲在戊辰(908)年,由敦煌名士翟奉達抄寫。包括内容,尾有題記:“于唐天復八載歲在戊辰四月九日。布衣翟奉達寫。此經讚驗功德記添之流布。後 為信士兼往亡靈及見在父母合邑等福。 同春草罪若秋苗必定當來俱發佛會」
《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撰寫者不詳,記載了從南北朝到隋、唐的若干靈驗故事。由於作者不詳、抄本較遲,文中靈幽的年代不詳,故而難以確定這段文字加入的時間。


但是,《宋高僧傳》《宋高僧傳》卷25:「唐上都大溫國寺靈幽傳釋靈幽。不知何許人也。僻靜淳直誦習惟勤偶疾暴終。杳歸冥府引之見王問修何業。答曰。貧道素持金剛般若。已有年矣。王合掌屢稱善哉。俾令諷誦。幽吮脣播舌章段分明念畢。王曰。未盡善矣。何耶。勘少一節文。何貫華之線斷乎。師壽命雖盡。且放還人間十年。要勸一切人受持斯典。如其真本即在[3]濠州鍾離寺石碑上。如是已經七日而蘇。幽遂奏奉勅令寫此經真本。添其句讀。在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之後是也。系曰。春秋夏五不敢輕加。佛教宜然無妄釀矣。通曰。靈幽獲鍾離寺石經。符合無苦。如道明所添糅。使人疑豫。必招詐偽。率易改張稱有冥告。誡之哉。
?
由此可知,早期傳説,均稱靈幽為溫國寺僧人。
查溫國寺,資料如下:温國寺在城南四十里潏水岸本隋薛國公長孫覽妻鄭氏捨宅置名實際寺唐開元十五年(727)大徳進法師立為道場建塔改為温國賈志。 《陝西通志》卷二八
西南隅温國寺本實際寺隋太保薛國公長孫覧妻鄭氏捨宅所立景龍元年(707)殤帝為温王改温國寺大中六年(852)改崇聖寺 《長安志》卷
會昌六年(846)五月左右街功徳使奏准今月五日赦書節文上都兩街舊留四寺外更添至八所兩所依舊名興唐寺保夀寺六所請改舊名寳應寺改為資聖寺青龍寺改為護國寺菩提寺改為保唐寺清禪寺改為安國寺法雲尼寺改為唐安寺崇敬尼寺改為唐昌寺右街添置八所西明寺改為福夀寺莊嚴寺改為聖夀寺舊留寺二所舊名千福寺改為興元寺化度寺改為崇福寺永泰寺改為萬夀寺温國寺改為崇聖寺經行寺改為龍興寺奉恩寺改為興福寺勅?依奏誅道士劉?靖等十二人以其說惑武宗排毁釋氏故也 舊唐書,卷十八
由此可知,溫國寺由實際寺改名,改名時間,目前有兩種説法:景龍元年(707)、開元十五年(727)。后來改名為崇聖寺,改名時間也有兩種説法:會昌六年(846)、大中六年(852),自然以《舊唐書》所載會昌六年(846)可信。
這樣,冥司偈加入羅什本《金剛經》的時間,大體可以確定在溫國寺存續期間,從敦煌遺書看,7、8世紀唐寫本、8、9世紀吐蕃統治時期寫本的金剛經均無冥司偈,到歸義軍時期寫本,才出現冥司偈。由此,可以進一步把冥司偈的產生的產生年代縮短到陷蕃時期,亦即貞元二年(786)到會昌六年(846)。而其他諸種資料所謂“長慶二年(821)”正好在這個時限中,因此,它的真實性是可以接受的。

四. 鸠摩罗什大师版本的金刚经与其它版本的差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存六种译本,其中以鸠摩罗什大师译本流通最广,但经中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第二句须菩提答佛问“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与其他五种版本颇有出入,这里说“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而其他皆说“不应以具足相(即三十二相)观如来”,且阅读整个《大般若经》,须菩提所答,皆为”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并无这种连答“如是,如是”句式出现于经文中,而这种“如是,如是”句式,正是佛印可诸尊者回答时所说语,其次,经中前半部分,须菩提已经回答过佛所问同样问题,亦是“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故上答句应有误。亦不应为鸠摩罗什大师所作,古代抄写经文展转流传,难免有误,应是后人抄写经文时前后文句错乱所作。今阅读完《大般若经》,觉得有必要将此六种译本放在一起,供诸大德讲经时参考。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本:“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可以诸相具足观如来不?”【善现答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善现,若以诸相具足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如是应以诸相非相观于如来。”尔时,世尊而说颂曰:“诸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 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本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我解如來所說義。不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不以相成就得見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相成就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非以相成就得見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彼如來妙體 即法身諸佛
法體不可見 彼識不能知

元魏留支三藏奉詔譯本:須菩提。汝意云何。可以具足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不以具足相應觀如來。】佛言如是。須菩提如。是不以具足相應觀如來。何以故。若以具足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以具足相應觀如來。是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應得見我
由法應見佛 調御法為身
此法非識境 法如深難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本: 須菩提汝意云何。可以具足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不以具足相應觀如來】佛言。如是須菩提。如是不以具足相應觀如來。何以故。若以具足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以具足相應觀如來。 是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應得見我
由法應見佛 調御法為身
此法非識境 法如深難見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本:彼何意念。善實。相具足如來見應。【善實言。不如此世尊。如我世尊說義解。我不相具足如來見應。】世尊言。善善善實。如是如是善實。如如語汝。不相具足如來見應。彼何所因。彼復善實。相具足如來見應。有彼王轉輪如來有彼。故不相具足如來見應。此相非相故。如來見應。爾時命者善實。世尊邊如是言。如我世尊。世尊說義解。我不相具足如來見應。爾時世尊。彼時此伽陀說。
若我色見 若我聲求
邪解脫行 不我見彼人
法體佛見應 法身彼如來
法體及不識 彼不能知

五. 昭明太子对《金刚经》的分品
古本都没有“三十二分”:凡是唐代以前和唐代的古本金刚经,都没有“三十二分”。所谓“三十二分”据说是梁·昭明太子所立,经过先达近贤的考证,已证明“三十二分”非昭明太子所为,乃是唐末某贤者假托之作。据说晚唐、五代时,有的抄经本已出现了“三十二分”,宋代经本,也被采用,明清时的“流通本”则正式列入,直至今日,似乎已经成为金刚经的“主流版本”的一项重要标志。
分《金刚经》为三十二品,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根据唐朝官方宫廷版以及柳公权版的《金刚经》都没有“三十二品,所以给大家提个建议,可以把分品的和不分品的都读一下,大家对比看看那个版本更好。


六. 《金刚经》前后仪轨:这里应当指出,古本均没有设前仪后仪。 前仪有香赞、净口业真言、净三业真言、安土地真言、普供养真言,奉请八金刚、奉请四菩萨,发愿文、云何梵、开经偈。后仪有般若无尽藏真言、金刚心真言、补阙真言、补阙真言(另一补阙真言,今称补阙圆满真言)、普回向真言,金刚赞。


赞成者: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前后仪轨表恭敬义。


反对者: 1.宋·孤山智圆法师批评道:“佛以金刚之宝坚利,以喻般若体用也,此由世人不晓真谛记(真谛三藏所记述)中六色金刚之宝,輙(辄之另体字。擅自也)加二种,便作神名(八金刚也)。神名既误,菩萨亦非(四菩萨也)。风俗滥传,何足言也。又此经所在则为有佛,岂假八神获利益!请思法喻,自晓是非(以金刚之宝喻般若之法非是执金刚神也)。”
2. 明·洪莲《金刚经》注解》在前仪处注明:“平时诵经不用亦可。”。清·石成金说:“此经,他本前列开经启请净口诸文,是皆后人所添,亦可不读。”

3.孤山法师在谈到添糅在经中诸文时说:诵诸段杂语,已废读半卷真文。何如舍杂诵真使心无间断,纵未能即言体道,且为乘种(修无上菩提之因)亦已深矣。”


七 鸠摩罗什版《金刚经》的差别
须菩提第一次发问。有的版本是:云何应住。有的版本是:应云何住。根据唐朝官方宫廷版以及柳公权版的《金刚经》,应该是:应云何住。


八. 须菩提尊者两次发问的义理差别。
1 .第一问,须菩提为小乘罗汉,代表善男子善女人发问,如何进修为大乘菩萨,所以佛陀后面都是介绍菩萨摩诃萨的境界。 第二问,更深入讲解菩萨道。


2 初发心的善男人、善女人,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应如何保持,使之不退。 第二问,更深入讲解无上菩提心不退之法。


3 盖前问功夫下手(指第一问之应云何住),后问无我是谁为之(指第二问之云何应住)。



4.. 通理大师所著之「金刚经新眼疏」将金刚经分为四大科: 一、略明降住生信分。 二、推广降住开解分。 三、究竟降住起修分。 四、决定降住成证分。 金刚经上半卷所说的是「信、解」,下半卷所说的是「修、证」。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2 17:18:16 +0800 CST  
@美时美刻lj 2018-03-02 14:14:30
mark
-----------------------------
第一个顶贴的,顶贴辛苦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3-03 16:55:20 +0800 CST  
@lily8495 2018-05-27 20:03:13
make
-----------------------------
顶贴辛苦,谢谢了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5-29 21:05:46 +0800 CST  
@秀气温润 2018-06-02 12:24:25
太长了,分下段好不好
-----------------------------
我在贴吧都是小段的分段讲述,比这边讲的详细,已经写到饮食养生了,特别是注意力的部分,比这边多了很多内容,这边是把贴吧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贴吧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5552358718?pn=1
楼主 照空不空  发布于 2018-06-03 06:57:40 +0800 CST  

楼主:照空不空

字数:18072

发表时间:2018-03-02 16:04: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06 20:08:38 +0800 CST

评论数: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