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齐发展模式孰优孰劣?三晋法家和齐法家的差异与本源解读

说到先秦法家,常见一种笼统地定义,称之为 “管商申韩”,或者至少也是将管商并列,如曹魏时代的刘劭所说:“建法立制,富国强人(兵),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其实不然,儒家有“儒分为八”,墨家有“墨离为三”,法家也有“三晋法家”和“齐法家”的区别。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08:00 +0800 CST  
以李悝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因兴起于三晋,而魏国率先实践,故称之为“三晋法家”。而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因为诞生于齐国,用于齐国,故称之为“齐法家”。注重“法治”和“功利”,是法家的根本思想。因此,才有“三晋法家”和“齐法家”同为法家之说。但是,在践行“法治”与“功利”这两个法家根本思想的道路上,两家展现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政治思想体系。殊途,而不同归。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16:00 +0800 CST  
第一, 两国变法对国富和民富的考量不同。


虽然三晋法家和齐法家都注重富国,但三晋法家主张富国弱民,而齐法家则主张富民而治。不论是李悝和吴起,还是商鞅和韩非,三晋法家施政的一个核心思想便是弱民。三晋法家把国家和人民放到了对立面,国进则民退,国退则民进。此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西汉时期关于盐铁官营和私营之争,便是三晋法家思想的延续。


何谓“弱民”,核心就是要让人民保持一定的贫穷度。因为只有人民贫穷,才能更多依靠政府,听政府号令,为政府所用。所以《商君书》原文说到只有人民卑贱了才会在乎爵位;只有人民弱小了才会尊敬官员;只有人民都是穷光蛋才会贪图赏金。(“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商君书·弱民》)



而齐法家则与此不同,主张富民而治,藏富于民, 更多地考虑人民的利益。《管子·治国》写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管子·牧民》写到:“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仲注重“府不积货,藏于民也。”而商鞅偏爱“家不积粟,上藏也。”这不仅是鲜明的对比,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20:00 +0800 CST  
第二, 两国变法对人民地位的看法不同。


齐法家注重“顺民心”,因此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以百姓为天”的思想主张。在《管子·霸形》中以一段精彩的论述:“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管仲的这个思想,放到今天也可谓不过时,是典型的民本主义。


但是三晋法家认为人民仅是成就伟业的工具而已,国家大事不能征求民意,更不能顺民心所指,如果按照人民的意愿治国,必然国之大乱。《韩非子·五蠹》中写到:“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意思是人民所称赞的,国君所优待的,都是导致国家混乱的原因。《商君书·画策》中也说到:“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三晋法家防民甚于防敌。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22:00 +0800 CST  
第三, 两国变法对刑赏的尺度不同。


两派法家学者均强调刑赏在治国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并且都认为“信赏必罚”乃是立国之本,但两派对使用刑赏的方式和程度则有所不同。在刑赏效用上,齐法家认为刑赏非万能,只是治国的途径之一。在罪刑适当上,齐法家治国重视公平公正,主张罪刑相当,功赏一致。《管子·中匡》中写到:“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宽而不凌。”《管子·君臣》中写到:“致赏则匾,致罚则虐。”


但是三晋法家则认为刑赏是唯一的治国手段,刑赏在其心中有着至高无上且无可替代的地位。在罪刑适当上,三晋法家贯彻“重刑厚赏”的原则。《商君书·靳令》中写到:““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所谓秦法残暴,此乃思想根源。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22:00 +0800 CST  
第四, 两国变法对礼仪文明的理解不同。


齐法家虽然重视法治和刑法,但是同样重视维护西周“礼乐”宗法制。齐法家在让人民知法守法畏法的同时,也同时知礼,可谓刚柔并济。《管子·牧马》中写到:“不明鬼神,则楼民不信;不袛山川,则威令不为;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通过这段记载,可见齐法家敬畏鬼神和祖先,主张儒家的孝悌和礼义廉耻。认为失去这些,国家就会灭亡。但是在三晋法家哪里,这些都是“六虱”。


而在三晋法家眼里,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这些符合人类最基本文明标准的东西都成为了妨害国家强盛的“虱子”。《商君书•靳令》中写到:“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


而且在对学术思想的处理上,齐国虽然走法家路线,但是对其他学派思想兼蓄并包,终在其稷下学宫引领出百家争鸣的盛大学术气象。反观秦国则是“独尊秦法”,要求全国上下“以吏为师”。因此,秦国从商鞅变法到秦朝灭亡,没有诞生一位思想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秦国的变法只注重“法”而摒弃礼和思,刚强有余而无柔性,所以二世在位时便拉断了秦帝国这张硬弓。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24:00 +0800 CST  
第五, 两国变法对发展工商业的观点不同。


三晋法家和齐法家都重农,都把农业放在“本”的位置。但是在面对工商业时,两家的反差比较大。齐法家对待农商关系的原则是“重农饬商”,即重农不抑商业。根据《管子》,齐法家把工商和士农都称 之为“国之石民”,工商业也是国家的支柱。在长达八百余年的齐史进化中,工商业同农业始终受到同等重视。除此之外,齐法家还主张轻税吸引外商。齐法家认为只要工商业活动不影响农业这个根本,就可以大力发展。他们要整饬的工商业也只是其中的奢侈品生产和消费。不过这种整饬也只是出现在晏婴时期对管仲政策进行调整。而在管仲时期,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也是大行其道。


而三晋法家对待农商关系的原则是“重农抑商”,对商业深恶痛绝。《商君书·弱民》中写到:“商有淫利,有美好,伤器。”“民贫,则国弱;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治则强,乱则弱。”


为什么三晋法家要重农抑商?因为固定于土地的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从事着春耕秋获冬藏的单一农业活动,缺少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因而安土重迁、守常畏变,凡事不喜争讼,这使得他们相对于工商业者而言更容易被统治。而工商阶层的一旦崛起,他们可以依仗雄厚的经济力量和统治者分庭抗礼,甚至于干预国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接着势必会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等新价值观。而这些新价值观念的产生,会对君主专制集权统治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所以三晋法家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如《商君书·算地》 说:“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谈说之士资在于口,处士资在于意,勇士资在于气,技艺之士资在于手,商贾之士资在于身。故天下一宅而圜身资。民资重于身,而偏托势于外,挟重资,归偏家,尧舜之所难也,故汤武禁止。”农民和工商业人士比较,农民的易于统治不言而喻,因此三晋法家抑商不遗余力,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君主的集权专制。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26:00 +0800 CST  
是什么原因造成“三晋法家”和“齐法家”同为法家学派,政治思想体系却大相径庭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地理环境,另一个是历史文化传统。


先说地理环境原因。齐国位于山东半岛,是西重臣吕尚的封地,与东夷为邻,法儒互补共同形成了“齐法家”刚柔并济的特点。而晋国所处地理位置,根据《左传·昭公十五年》中的描述:“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三晋地区是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交错杂处的地域,南部为发达的农业区,中部为农牧业共存的地区,北部为典型的草原游牧地区。总体来说,三晋地区人文和地理环境极为复杂。从叔虞立国开始,就按照成王“ 疆以戎索”的大政方针,在政治上宽容大度,在文化上兼容并蓄。例如在通婚上,齐国王室主要与中原各诸侯国通婚。而晋国君主直接同戎狄民族通婚。晋献公六位夫人中有四位是戎女。正因为如此,三晋法家在诞生之前的孕育中,大量吸收了戎狄文化。那戎狄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蒙文通先生曾说:“戎狄民族,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德行,不顾亲戚兄弟,若**耳。”因此,周礼和宗法制度首先在晋国收到破坏和冲击。不过毕竟三晋地区尚在中原地区之内,周礼思想和宗法制度对其上层建筑仍有很大的羁绊。但当三晋法家思想进入远离中原地区的西陲秦国时,更为落后、更为野蛮、更加戎狄化的秦国给予了三晋法家茁壮成长的最佳土壤。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32:00 +0800 CST  
再说历史文化传统。这个主要反映在工商业的传承上。齐法家之所以重视工商业,是因为其开国君主姜太公本身就从事过商业。有史书记载其曾“卖饭于孟津”、“屠牛于朝歌”。接着太公以工商业立国十分成功。《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因此,工商业是齐国开国之本,遗风浓厚,管仲的法家变法必定会受其影响。所以,齐国重农而不会抑商,相反会使得工商业更加发扬光大了。而三晋和秦国的工商业基础就相对薄弱,也没有工商业浓厚的历史传统,所以一遇法家改革就容易走极端,重农就意味着抑商。以齐国都城临淄为例,《史记·苏秦列传》写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斗犬,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趾高气扬。”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3:36:00 +0800 CST  
现在的史书从结果去推原因,笼统总结秦统一的原因,是因为秦变法彻底。那么,是否只有死套秦法,而可以忽视本国的社会文化等自由国情,去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彻底?


墨雨认为不尽然,对比秦齐崛起的模式,秦自商鞅变法而崛起,齐自齐威王改革而振兴,时间大体上都在前356年。随着后来魏国、楚国的逐步衰落,战国中后期形成了秦国和齐国东西对峙的局面。在前284年“五国伐齐”之前,中国的历史进程都属于双轨道前进,最后谁能胜出尚不可知。和一般的认知相反,在五国伐齐前的十几年中,两极格局中恰恰是齐国略胜一筹。


举例而言,前298-296年,齐韩魏合纵攻破秦函谷关,迫使秦割河外求和;前294年,田文出奔,秦吕礼联齐,秦方得以在前293年伊阙之战大破没有齐国支援的韩魏联军;前288年,秦为止齐攻宋,以分赵而联齐,并共立为帝,然次年齐即在苏秦谋划下,去帝号并组织五国攻秦。


正因秦长期受制于齐,所以到前285年,秦昭王才发出“齐四欺秦,必伐之,必亡之”的心声。前284年秦联合韩、赵、魏、燕四国共同伐齐。五国联军与齐军激战于济西,齐军大败。临淄破而齐湣王出逃。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4:03:00 +0800 CST  
“五国伐齐”是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齐国,更是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进程。在“五国伐齐”之前,山东六国中唯有齐国可以与秦国抗衡,齐国也是合纵序列中的中坚力量。但是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彻底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实力,更是退出了合纵的队列,直至公元前221年最终被秦国所灭。此后中国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单轨道。秦国逐渐一强独大,席卷天下的态势基本形成,“秦制”将在六十四年后统治整个神州大地并将在这个国度蔓延两千余年。


在两极格局的较量中,秦国是胜利者,齐国是失败者。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后世的人习惯于歌颂历史上的胜利者,因此人们佩服秦孝公和商鞅用于变法的勇气,也称赞三晋法家——秦法的实用性,而对于竞争的失败者,齐国以及齐法家都被后人遗忘,成为历史的尘埃。然而仅凭齐国的失败就能表明齐法家真的不如三晋法家么?个人认为非是,至少从齐国崩溃来看,更多的原因是君主自身的野心膨胀和滥用国力,以及外交失败,而非齐制不如秦制!

楼主 墨雨唯珣  发布于 2019-10-20 14:12:00 +0800 CST  

楼主:墨雨唯珣

字数:4649

发表时间:2019-10-20 21: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3 01:09:26 +0800 CST

评论数:4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