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沈阳,赏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国宝书画



山弈候约图,同一辽代古墓中的另一幅画作,墓主人真是爱好绘画。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32:59 +0800 CST  


山弈候约图,局部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33:36 +0800 CST  
九、二骏图卷(金.杨微)

百度百科
二骏图
《二骏图》是金代画家杨微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画以“一骏纵逸不受羁”为题材,描绘了以游牧为生的女真人大漠上牧马的情景,刻画生动传神,既具唐宋绘画用笔雄健刚劲,流畅自然,富于变化等特色,又注重笔墨的概括性和情节的典型性。

中文名:二骏图
画作类型:设色画
创作年代:金代
材质:绢本
规格:纵25.2厘米,横81厘米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作者:杨微

画作内容
此图描绘了驯马者正在套马的惊心动魄画面。画中一人乘骑奔驰,正在追赶两匹在前方奔腾的骏马。画卷左上方有作者楷书款“大定甲辰高唐杨微画”,钤有“图书”朱文长方印记。 [1]

创作背景
南宋以及辽金时期,由于白描艺术的深入发展,为艺术家反映现实提供了坚实的艺术视点和艺术基础,涌现了一些很不错的鞍马画。如《文姬归汉图》、《二骏图》等,其中《二骏图》在大定甲辰(1184年)被杨微创作出来。 [2-3]

艺术鉴赏
主题
画卷主题作朔漠上金人套马画面,重点突出人马的紧张气氛,形象真实,动感逼人,与四周荒凉景物统一。更显示出作者生活的丰富,观察的细微及艺术手法的高超。 [4]

构图
此图所绘的马,造型准确、生动,用精细严谨的线条,准确地勾画出完整的体态和某些关键性的部位,然后结合敷色加以适当的渲染。此外,这两匹肥马的胸前腹背,全用弧形线描,颇多力度而有弹性,显得肌肉丰满,皮毛光滑,给人以高华的感觉。尤其前面一匹马昂首挺胸,四蹄腾飞,鬃尾摇拂,颇多动势,显出精力旺盛而富有玩乐情趣。后一匹马肌肉隆起,肩部动作强烈,阔胸四蹄腾飞,尾巴与鬃毛飞舞,黑白对比强烈,强调动感和力量。牧马人的描绘,则骑坐在飞疾奔驰的马背上,突出了套马时的勇猛、机灵,瞬息间将奔马套住的紧张神态。卷首上部,略画坡丘,隐约可见, 衬托出原野开阔和深远,卷下部画有树石,以此为背景,将二马驰骋在荒漠草野上的场景衬托出来。总之, 此画以细劲之线勾勒,造型谨严而写实,具有传真写实的功力,达到了维妙维肖、生动自然的艺术要求,表现了金代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和艺术剪裁的极高造诣。 [5]

名家点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该画用笔平谨工整,沉着豪放,线条遒劲,真实地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特点。” [1]

后世影响
金代时画马之风十分盛行,出现了不少画马名家,但作品流传甚少,而《二骏图》为这一时代的绘画艺术研究提供出了新的珍贵参考资料。 [6] [4]

历史传承
《二骏图》为传世孤本,从图后题跋可知,明代曾为刘时举、应光刘、黄寿等人收藏鉴赏。詹宏义由北京得此卷,于1983年捐赠给辽宁省博物馆。 [6] [7]

重要展览
在2002年11月30日到2003年1月6日期间,上海博物馆推出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开展,其中《二骏图》在此期间展览。 [8]

作者简介
杨微(公元12世纪)〔金〕高唐(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生平待考。 [6]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38:13 +0800 CST  


二骏图,辽博介绍文字:“杨微,金代宫廷画师,生平未详。图绘北方游牧民族套马场景。驯马者头梳长辫,身着裘衣,骑于棕色骏马上,双手紧拉长绳。前方骏马被羁后仍尽力奔腾。整个画面气氛紧张,人物鞍马刻画生动传神。”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42:02 +0800 CST  

套马的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42:23 +0800 CST  

被套的马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42:38 +0800 CST  
十、红衣西域僧图卷(元.赵孟頫)

百度百科:
红衣罗汉图 编辑
《红衣罗汉图》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人物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
《红衣罗汉图》重彩画一红衣僧人,头上有光环,坐于大树下,满头深褐色短发,络腮胡须浓密,鼻子隆起,耳佩金环,目光深邃,皮肤黝黑,寿眉朱唇,座下铺朱红毛毡,身傍置一双红色僧鞋,面带微笑,表情静穆而慈祥,左手伸出,手心向上。 [2]
《红衣罗汉图》是借悼念去逝的萨迦派帝师胆巴之名, 隐喻正在萨迦大寺做总持的故宋恭帝(瀛国公),以寄托画家内心的哀婉情思。 [1]
《红衣罗汉图》,全画无论人物、衣饰、树石,均用勾勒法,其风格并非写实,而系仿古手法。 [3]

中文名:红衣罗汉图
外文名:Monk in a Red Robe
创作年代:元代
画作类型:设色画
作者:赵孟頫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材质:纸本
规格:纵26厘米,横52厘米
作品别名:红衣天竺僧

画作内容
细节
《红衣罗汉图》绘一红色袈裟的僧人,盘膝端坐在嘉树下的坡石上。此僧浓眉深眼,大鼻隆突,胡须络腮,肤色黝黑,一看就不像是汉人。其目光深邃,面容慈祥,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右手抱入红衣之内,身后藤蔓缠绕着菩提树。似在说法布道,而头后有光环,则显示此僧已经得道修成,是一个了脱生死的罗汉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僧人,而是一个来自印度的罗汉。 [4]

题跋
赵孟頫
大德八年,暮春之初。吴兴赵孟頫子昂画。 [3]
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有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于罗汉像自谓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知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1320年)四月一日,孟頫书。 [5]

董共昌
赵文敏与中峰禅师为法喜禅悦之游,曾画历代相师像,藏于吾郡北禅寺。然皆梵汉相杂,都不设色。不若此图之犹佳。观其自题,知为得意笔也。董其昌观。 [3]

陈继儒
曾见罗汉卷数卷,如楞严变相,则楞伽最古,松雪发脉于此,非梵隆辈所梦见也。陈继儒题。 [3]

创作背景
赵孟頫在元初画坛中,无论在画艺上或理想上,都居于领导地位。他提倡古意之说。主要是以为南宋晚年,画风过于浮薄,于是提倡古意,从古画中吸取古人写真实人物牛马山水精神,而再创出新的作风。人物画到了宋代,其重要地位已为山水画代替。但到了元初,赵孟頫,钱选等仍希望从魏晋以来的古画中,吸取其传统的精神,而开创新的道路。《红衣罗汉图》就代表了赵孟頫及元初复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3]
赵孟頫长时期提学江南,南宋的故国山河实在太容易使他这样的宗室后裔触景生情,浮想连翩,远在西南做萨迦寺总持的灜国公,也使他同样难以忘怀。转辗传来的萨迦方面的消息,不管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与少帝有关,都会在赵孟頫的心头激起波澜,当他闻知曾与瀛国公有来往的胆巴喇嘛过世时,就情不自禁地挥动起画笔,以唐人的古意为准范,借西域僧的形象,一吐心中的情愫。 [1]

艺术鉴赏
主题
红衣袈裟是萨迦派喇嘛的象征,背景中小青绿的树石,将此鲜红的记号衬托得更为夺目。尤其是赵孟頫对喇嘛手印的处理,似乎亦有寓意。左手掌平直伸出,大拇指贴掌微翘,罗汉的手印,此“吉尼印”,取外道邪法之意,修其法者得自在之通力。赵孟頫的方外好友释大诉好象通晓此义,故以“岩石宁须着幼奥,陵烟不必求诸将”的典故隐喻之。这是一种对大唐盛世的追慕来补偿眼前赵宋皇帝无可奈何的境遇,对赵孟頫和释大诉来说,瀛国公无疑是《红衣罗汉图》名实关系中最终亮相的主角了。 [1]

形象
《红衣罗汉图》中,僧盘腿而坐,全身披红衣,仅胸部稍露,胸毛甚多。此外其左手伸出,掌向上。以印度之手势而言,当为施恩之意。僧头部之背后,有光环,表示此僧已成罗汉。僧座石上,眥后亦有大石数堆,并有一大树,枝开两旁,一部分树叶垂下;全画中,罗汉之衣及坐下之兽皮与脚下之皮履,均为红色;地下及石块,均用青绿,树干则用褐色。全画无论人物衣饰、树石,均用勾勒法,其风格井非写实,全系仿古。 [3]

画法
《红衣罗汉图》与前代的一些作品相比,也具有明显变化:人物采用工笔画法,衣纹用遒劲圆畅的中锋作铁线勾描,洋红底上晕染朱砂,色彩效果鲜艳而厚重。背景采用小青绿山水的画法,地面和石头以较细而灵活的线条勾出轮廓,每以干笔侧锋作粗略的麻点皴,在浅草绿底色上薄薄地晕染一层石绿,地面凹陷处,轻扫几笔淡赭色,而在僧人背后,则画了一棵根深叶茂、古藤缠绕的大树。树和藤的画法染色,又与坡石不同,更显得古拙而苍秀。树根、石缝以及石头与地面相接处,均以墨绿色剔画小草十数丛,穿插其间,笔笔见力,起到一种统一协调的作用。僧人前边,又画小花两株,亦用双勾法,花着洋红,茎叶染石绿,看上去画法似不甚经意。 [2]

研究价值
《红衣罗汉图》把人物画与山水画的技法结合起来,在色彩运用和线条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为研究者研究元代的重彩人物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6]

历史传承
《红衣罗汉图》曾经《清河书画舫》、《式古常书面汇考》以及《秘殿珠林》著录。 [3]
《红衣罗汉图》长期藏于清内府,后被溥仪盗出宫外。日本战败,溥仪仓皇出逃途中丢弃于山路。后被解放军于吉林通化的大栗子沟中发现,1951年移交给东北博物馆, [7] 即现在辽宁省博物馆。 [1]

重要展览
2017年9月6日至12月5日,《红衣罗汉图》亮相于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举办的“赵孟頫书画特展”。 [8]

作者简介
赵孟頫(1254—1322)是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出仕,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作为元代的艺坛领袖,素有博学多闻、操履纯正、文词高古、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誉。对于书画,赵氏用力最勤、最深,就绘画创作的表现形式明确提出“书画本同”、“以书入画”的艺术观点,针对南宋笔法大坏的颓势书风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加以扭转,其倡导的艺术主张对中国艺术史的贡献尤为卓著。与之相呼应,赵孟頫书法楷、草、行、隶、篆诸体兼擅,绘画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竹石皆精,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无可争议的艺苑大师。赵孟頫不仅与其身边的诸多文艺家共同开创了元代书画的时代新风,更对后世艺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绘画代表作有《秀石疏林图》、《红衣罗汉图》等,著作有《松雪斋集》等。 [8-9]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2:56:35 +0800 CST  


红衣西域僧图,辽博文字介绍:“图绘古树、青石间一红衣僧人坐于红色地毡上,平伸左掌、似说法姿态。人物衣纹线条遒劲有力,衣服用朱砂罩染,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由款署可知此画为赵氏51岁所作。卷后有赵氏17年后再见此图的题跋,从中可印证赵孟頫的复古画学思想。”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3:02:05 +0800 CST  

放大一些看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3:02:28 +0800 CST  
十一、太白山图卷(元.王蒙)

百度百科:
太白山图
《太白山图》是元代王蒙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太白山图》主要描绘的是浙江太白山天童寺一带的景色,其中主要是天童寺前面长达10公里的苍莽松林,松林苍郁茂密,寺庙楼阁、草堂屋舍,隐约可见。全图近处青松夹径,画中人物往还其中;远处山峦绵延,屋宇良田错落其间。画面着色较重,山青叶红,一派山间田园秋景。该图最后所绘为天童寺,古寺坐落于山谷之中,僧人悠游于松林庙宇之间,写实性较强,画面内容仍可与今日实景相对应。 [1]

中文名:太白山图
创作年代:元代
作者:王蒙
画作类型:设色画
材质:纸本
规格:纵28厘米,横238.2厘米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画作内容
《太白山图》画的是浙江太白山天童寺及其周围景物,着重描绘了天童寺前二十里夹径松林。苍松丹槲,枝繁叶茂,溪流拱桥,曲径通幽,寺宇宏伟,林荫夹径。
图首有小字篆书“太白山图”四字,卷末钤白文“王蒙印”一枚。
画幅中有宗泐跋:“左菴昔年此说法……钱唐有客曰王蒙,为君写此千万松。”
守仁跋:“左菴旧隐知无恙,我欲相从采伏菩。”
徐仁初跋:“舜江城东初识时,知是说法天童师。款我谈诗穷昼夜,喜剧颠倒穿裳衣。万松吟卷袖中出,顿觉心胸清思逸……左菴对此意潇洒,黛色凉阴座隅泻。”
乾隆题诗:“作者之意弗易揣,曰为左庵特图此。” [2] [3]

创作背景
《太白山图》作于1359至1365年间,是王蒙前往天童寺做客时,为酬谢天童寺僧左菴的热情招待,挥笔而就的,为王蒙中期作品。王蒙中期在师法赵孟頫,兼采各家基础上形成解索皴,至正末年在解索皴基础上创出了牛毛皴,以为鉴定之参照。
元良禅师原住台州瑞岩寺,1358年奉旨而居天童寺,天童寺屡经兴废,元良禅师居天童寺之后对其建设影响极大,重建朝元阁,范万铜佛于其上。《天童寺志》详细记载,可以确定此左菴即为元良禅师,故王蒙实为天童寺元良禅师绘此《太白山图》。 [2] [4]

艺术鉴赏
构图
从《太白山图》全幅图来看,山石的走势连绵不绝,前景的山石异常繁密,致使夹道和水道被分割开来,石头的繁密与路段的空旷形成了“繁”与“疏”的对比,使得路段变成了画面中的气眼,手法精到。 [5]
此画构图繁复,结构严谨,画面的所摄取的景物繁多,乍见全幅画面密密麻麻,但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溪山漾潆湿润,松林茂密,杂树青红,沉郁清秀的自然风貌。 [6]
《太白山图》中的松林,苍郁茂密,高大挺拔,对于树木的描绘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松树千变万化,而且松树的排布依着一条夹道,夹道蜿蜒曲折,婉若游龙。在松树的排布上特别要注意到的一点是:从松树根部的间距来看,它们之间的距离几乎雷同,正是因为树根部的间距几乎一致,在画面中会使得树的排布比较平均,从而导致画面缺少活力,失去生气;但是对于成片松林的处理充分把握了每棵松树的姿态,使得树与树之间产生互动,通过树枝的长短、上下以及繁密弯曲程度的不同改变了松林整体的面貌。除了充满变化的松林外,画中的杂树也较为繁多,以朱砂和花青点染,章法严谨,丝毫没有杂乱之感,这些杂树被特意安插在前景的石堆上,或者在后面的山石间,让单调的山石增添了生气,画面也变得活络起来,而且树林在走势上依附着结构的方向,使得整个画面非常地和谐。 [5]

技法
王蒙在基于前人的基础上,将披麻皴变为了解锁皴和牛毛皴,丰富了皴法的多样性。画幅中的山石先以淡墨皴染再以浓墨皴擦,这样几层重重叠叠的皴染使得山石的表面看起来毛茸茸,促使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绵密。 [5]
王蒙将楼宇描绘得一板一眼,缺少生气,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与刻画山石树木相类似、较为灵动的线条;其次,对于寺庙草堂布局的处理非常重视,采用了遮掩的方式,用山石和树木将部分的寺庙和草堂遮掩起来,达到一种若隐若现感。从对于寺庙草堂的处理上来看,可以得知王蒙是一个善于描绘真实自然的画家,但是在处理真实场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于自然造化的理解,楼宇、树木、山石之间相互遮掩,相互呼应,充满变化。 [5]
此图画风有承外祖父赵孟頫之法,又融合各方技巧于一炉,自成格调。显示了王蒙笔墨精到,技法熟练老到。 [6]

历史传承
《太白山图》初为天童寺所有,明代中期流出为沈周所藏,沈周之后经安国、项元汴、梁清标、安岐、清宫递藏,1922年散出,后被携至东北,1945年流出为郑洞国所得。1948年郑投诚后此作转周恒于1954年入藏辽宁省博物馆。 [2]

重要展览
2014年4月23日,《太白山图》在浙江省博物馆“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展出。 [7]
2014年9月20日至11月30日,《太白山图》在辽宁省博物馆“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展出。 [8]

作者简介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9]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3:04:36 +0800 CST  


太白山图,赵孟頫的外孙画的,天童寺现在还在,不知道与当年有多大差别了。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7 23:05:46 +0800 CST  
十二、盆菊幽赏图卷(明.沈周1427—1509)
纸本设色,纵23.4厘米,横86厘米

辽博介绍文字:“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长洲(今苏州)人。幼承家学,精诗文,书法学黄庭坚。善画,宗法宋元,画风苍劲朴拙,自成一家,为吴门画派领袖,“明四家”之首。本幅又名《催菊图》,绘园中赏菊情景,画心后部有作者题诗及“长洲沈周次韵并图”款,无年款,全卷构图雅致,笔墨精妙,从画风看当为沈周中年之作。”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20:19 +0800 CST  


盆菊幽赏图,局部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20:50 +0800 CST  
十三、悟阳子养性图卷(明.唐寅1470—1524年)

百度百科:
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
《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

中文名: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作者:唐寅
规格:纵29.5厘米,横103.5厘米
创作年代:明代

画作内容
此画画前后两座茅庵,内有一老者端坐蒲团之上,身着宽袍,双手握于膝上,遥望天空,神态深沉。室内壁无一物,地上唯有一桌,上陈香炉及文房用具。庵后树木掩隐,小溪环绕,古老的石桥横卧,流露无穷古韵。画右如镜的湖水将画面的意境展开,杳无边际,笔简而意远,既有强烈的真实感,又有深远的意境。画尾有作者自题:“苏台唐寅”行书款,钤“唐白虎”朱文方印,画首下角钤“南京解元”朱文长印章。 [1]

画作欣赏
唐寅此图绘临溪茅庵小院,一老者端坐庵中蒲团之上,头戴方巾,身着宽袍,双手抱膝仰望天空,似歌似啸,神态沉着。室内俭朴,桌上陈列着香炉和文房用具,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志趣。庵后竹篱,院内遍植椿槐梧桐,迎门望溪,水天相连。意境安逸,人物刻画传神,山水画法正处于个性成熟时期,应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画后附有文征明正德九年行书《悟阳子诗叙》,可谓书画双绝。由此可知悟阳子姓顾,乃崇明人,具体姓名尚待稽考。是卷曾经李肇亨、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1]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从小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无一不精。29岁时,他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因好友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从此功名断绝。出狱后,唐伯虎性情大变,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终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他的山水画师法周臣、李唐、刘松年,风格秀逸清俊,笔墨细秀,布局疏朗。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多以仕女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色彩或艳丽或清雅,线条清细,体态优美。花鸟画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长于水墨写意。传世画作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等。 [2]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28:23 +0800 CST  


悟阳子养性图,局部,辽博介绍文字:“此画情境雅致悠远,草堂树石勾皴点染浑然天成,笔墨灵动俊逸,人物姿态闲雅,神情怡然。别号“悟阳子”之人本姓顾,辞官返乡后远离尘嚣,养心息气,解悟超脱,此事备受时人歌咏,唐寅此画与文徵明叙文均为此而作,珠联璧合。”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32:58 +0800 CST  
十三、清明上河图卷(明.仇英)

百度百科:
清明上河图 (仇英创作绘画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重彩风俗画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 现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有多本传为仇英所作,除此卷外,另有青州市博物馆藏本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3] ,以及多本流落私人之手。而辽宁省博物馆藏的此卷《清明上河图》,流传有绪,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为仇英真迹。
此卷《清明上河图》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描绘明代苏州城的社会生活情景,画中人物超过两千,且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工整细腻,色彩鲜艳,典雅清丽,工而不板,细而不繁,妍而不媚。 [4]
此卷《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后世《清明上河图》题材创作的典型风格和最高水平。既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风俗巨作,也是研究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和文化史的有力图证。 [5-6]

中文名:清明上河图
作者:仇英
创作年代:明代
画作类型:重彩风俗画
材质:绢本
规格:纵30.5cm,横987cm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画作内容
此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明朝时期苏州城远近郊、城内、宫城等清明佳节的情景。画面人物共两千多个,或动或静,栩栩如生。
整篇画卷主要可分为四个大内容:
首先是村郊风光,尽是绵绵不绝的群山,风景优美的田园景象。随之伴身左右的就是一望无边的河流,河边还有牧童骑牛的美景。
然后是横跨两岸的虹桥,河中船只摩肩接踵,两岸一片繁忙景象。沿着河边一直行走,穿越过虹桥,有小童在草地上嬉戏,市民聚集于戏台观看民间演出。
第三段落为市区街道,顺着河道,从城门外进入到市集里面,各色人群、各种店铺、各式车轿映入眼帘,房屋工整,路上的人熙熙攘攘。
最后一段为金明池宫殿。画面以宏伟辉煌的宫廷建筑、热闹的龙舟竞技来结束,定格于山间宏伟辉煌的楼阁殿宇。
整个画卷内容复杂,整体来看其中出现了山川、城墙、街巷、桥梁、房屋、店铺和戏台等,涉及婚娶、宴饮、赶集等生活场景。有人在婚丧嫁娶,有人在田间辛勤劳作,有人在集市上才艺展示,也有人在进行生意买卖等等。除了生活秀,还有风光秀,连绵的山峰,坚硬的城墙以及鲜艳的房屋桥梁瓦片,人群集中的商店戏台等等。 [7] [8]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明代中期(约1435~1572年),社会整体经济的日趋繁荣昌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商品生产、交换买卖观念,逐渐渗透到了当时文化艺术界的领域当中,并积极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直线繁荣。这一阶段的绘画很多一部分都是沿袭之前宋元的传统艺术文化,再加入一些欧洲传教士和优秀商人们带来的、有关文艺复兴阶段所附有的绘画思想精神,让这一时期的美术整体发展变得更加有生命力、更加活力无限。 [7]

题材来源
明代绘画内容大多都是以商品货物的买卖场景为主的,每个地方都有作画的场所,用以进行古画的临摹工作,正是如此绘画者大多都会为了迎合做官人士以及普通百姓的爱好进行绘画题材选择,之后再进行绘画。当时的画家在进行临摹的过程中对原作者的作品并不是全部接受,也不会一成不变。绘画者会与时俱进依照当时的经济形势和自我感觉对图画实行适当增加以及删除,在全新演绎绘画内容的同时也将民间的生活状态以及经济状况、民众娱乐内容描绘出来。
而仇英以善画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又在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故多次见过或研究过张择端的真迹。此卷《清明上河图》即仇英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借鉴,融入了他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再造了一个比六百年前北宋汴京更令人激动城市——苏州。
苏州算至明朝为止,历经沧桑将近有两千多年,之前的苏州是一个物阜民丰、经济发达、城市交通便利、人文荟萃、艺术巅峰的江南中心聚集地。苏州那秀丽无比的自然美景和精致技艺的园林建筑,被当时浓厚文化所熏陶,且受到风景画作技艺底蕴、先进文学流派的深深影响,成为当代画家们所表现的重点画作对象。 [7]
此卷《清明上河图》大约创作于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542—1545年)期间。而现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有多本传为仇英所作,除此卷外,另有青州市博物馆藏本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3] ,以及众多本流落私人之手。现学术界一般认为辽博馆藏本才为仇英真迹。
另外,其中青州市博物馆藏本或亦为原清内府藏本,且亦是保存完整的精品。 [2] 两卷在内容与风格上只有细微差异。

艺术鉴赏
主题
此卷《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明朝中期时的苏州,反映的是当时苏州城的繁荣。画作中的深宅大院、高大城墙与鳞次栉比的商铺,无一不彰显了这一点。从画中细节来看,“描金漆器”、“精裱诗画”、“打造锡器”、“染坊”、“打造诸般铜器”均为明代苏州特色,而“青楼”、“书坊”、“南货”、“鲜明花朵”、“女工铜针”等足可让人感受到明代苏州的风致。 [7]

色彩
此卷《清明上河图》是重彩风俗画,其在色彩运用上非常灵活亦恰到好处,无处不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明朝时期颜色的种类日益增加,除了单纯的红白黄蓝,之后还出现了红白相间的闪色、鸡冠紫等等价格较贵的颜料,以当时的民生风气为主,仇英在临摹《清明上河图》时将时下较流行的颜色掺杂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张图现实出来的风格有了一个新层次的提高,仇英在青山绿水的基础上,将青绿色以及浅色调融合其中,巧妙运用画笔对自然风景进行勾勒,深浅结合的同时也将画面的色彩进行变换,此种形式的着色方式与张择端的绘画方式有极大差异,进一步突出自身的绘画风格。
在桥梁的绘画方面,仇英更进一步地将自己的绘画功底展示在众人面前,为了可以极致地将桥梁的质量以及结构特色表现出来,仇英先用手工将暗线勾勒出来,之后在使用浓墨和淡墨进行一定程度的晕染,绘画船只的过程中将船只区别于山水画里面的抽象小船,仇英采用了线条绘画的方式先将整条船的外形勾勒出来,之后进行颜色的深浅区分实施着色工作。最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立体感强烈的且有重量的船。
仇英在绘画山水部分的时候,表现出了其最擅长的青山绿水画工。山间的石头是以浓淡不一的墨水点化而成的,不似某些画家的不断摩擦施以浅浅的墨汁之后再将青山绿水添加上去,仇英的此种画法使山间石头的主色调相互和谐,同时也相互之间区别开,最后以浓墨画苔藓为结束点,苏州的草木景致显现的极为标致。除了山间的石头,丛林间的树木仇英也没有忽略,在画了整篇树林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单棵树苗的别致,以实景为主虚景为辅为基础上,用粗笔勾画大大的树干,枝干部分依照树叶的不同分别使用点勾方式的画法,之后再用浓墨渲染。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苍劲挺拔的松树,美丽撩人的细柳,花色鲜艳的桃花,这些景致在仇英的笔下都显现得恰到好处。
在人物绘画部分,仇英处理得十分用心。整篇画卷共有两千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农民商人也都不缺,每个人物都可以在动作或者服饰方面将自己的身份表现出来,相互之间没有雷同。人们的衣服纹路较简单,依照身份地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色彩,有颜色鲜艳的地方也有颜色暗淡的地方,相辅相成使得整幅画卷的整体色调相互和谐。 [7] [9]

技法
此卷《清明上河图》在创作时应是参照了张择端的表现形式,画卷中出现了众多建筑物,民居、药店、商铺、楼阁等都无一遗漏,仇英在精湛的画工辅助下使用远小近大的安排手法将这些事物排列开来。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绘画手法,实景就是城墙,其阴暗背阳的一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粗细不一不连续的线条将城墙的多个层面展示出来,城墙上面的砖石是用浓墨与淡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显示,进一步将坚实雄厚的苏州城墙绘画于纸上,为后人展示了一篇无独有偶的精美画卷。
另外,在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模仿与参照时,仇英在图画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创新。增加了某些场景同时也将之前的场景作出特色,突出亮点,对于某些细小的场景也作出相应的变动,争取做到了与张氏之作不同的艺术特色。 [7] [10]

名家点评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仇英绘画的摹古与创新——以〈清明上河图〉为例》:“仇英《清明上河图》中大多呈现的是南方地区,尤其是仇英主要艺术活动的吴门地区的特征,而非张氏原本中的开封地区的世貌风情。仇英曾寓目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故其在反映民俗和风土人情方面大多沿袭了原本的理念。但毕竟临摹和创作《清明上河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张氏之原本也不可能在仇英处停留太久,故他在临摹原作时无法完全纤毫毕现,在临摹中加以创造,在创造中融合原本风貌。” [11]

后世影响
此卷《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后世《清明上河图》题材创作的典型风格和最高水平。它与同一时代创完成的《皇都积胜图》《南都繁会图》等画作,使在元明时期渐呈衰微之势的风俗画得到了发展,风俗画的创作逐渐转移为民众所喜爱的民间年画之一,成了真正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12]

研究价值
此卷《清明上河图》拥有的艺术性和历史研究价值是其他仿本无法比拟的,它为当代人们了解明代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建筑、交通状况等都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例如,此卷《清明上河图》将明中期苏州城里的文人士大夫深宅、郊外的乡绅小院、酒馆茶棚、商贩店铺等屋内的陈设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家具考究,铺陈文雅,整个画卷涉及了诸如戏台、婚娶和赶集等多个生活场景,场面可谓是宏大生动。每个场景各有特色,毫无雷同。是为数不多的全方位、准确地还原了当时苏州城内的家具图像的绘画。
再如,明代服饰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此卷《清明上河图》中,市井人物依然是画面的主角,图中涉及人物形象两千多个,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形形色色,服饰各异。它恰恰反映了这段时期苏州的市井生活,而画中众多人物的服饰装束,是人们研究明代服饰的重要参考史料。以环翠门前荡秋千的仕女群像为例,场景中虽仅五六人,却代表了当时女子的典型装束,那个坐在踏板上正在荡秋千的女子,上着襦衣下穿齐腰长裙,图中女子所穿襦衣交领右衽、窄袖,中系腰带和宫绦,下穿多幅长裙,裙腰与腰部齐平,裙长至脚踝骨之下,这种装束充分继承和发扬唐宋时期的服饰特色。 [13-14]


历史传承
此卷《清明上河图》在明代时归收藏家项元汴所有,后传承于项家子孙,珍存良久。清代时收入乾隆内府,见于《石渠宝笈》续编著录。1922年,溥仪将此卷《清明上河图》,连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1000多件珍贵书画盗出宫,后带至沈阳。1945年,溥仪携图出逃被截获,1950年,经鉴定家杨仁恺鉴定,后留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从此为国有收藏,大众同赏,成为“镇馆之宝”。 [10]

重要展览
2010年5月,此卷《清明上河图》,在上海世界博览会上,作为中国馆展品之一展出。 [15]
2015年11月,此卷《清明上河图》,在苏州博物馆筹办的“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上展出。 [16]

作者简介
仇英(约1505—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中年时画名渐起,经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请,至其家中作画。嘉靖十六年(1537年)应昆山鉴藏家周凤来延聘居其家六年。尔后又至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作画,长达十余年,其间广泛接触、观摩和临摹古代名迹,技艺大进,尤其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工笔重彩人物和青绿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仇英的山水以青绿重色为主,人物画亦以工笔重彩为主,尤善仕女,体态俊美,笔法细微,敷色妍柔,有“仇派”仕女之称。主要作品有《汉宫春晓图》、《桃园仙境图》、《赤壁图》、《玉洞仙源图》等。 [17]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40:31 +0800 CST  

明代的清明上河图,也很写实,色彩非常鲜艳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41:14 +0800 CST  

这卷太长了,也分段多发几张照片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42:15 +0800 CST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42:25 +0800 CST  

把船放大了看
楼主 lovestar  发布于 2018-11-18 00:43:02 +0800 CST  

楼主:lovestar

字数:61586

发表时间:2018-11-09 04:08: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22 16:32:43 +0800 CST

评论数:51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