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记忆——北京闲游




圆明园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18:49 +0800 CST  


九洲清晏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20:19 +0800 CST  
镂月开云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原称牡丹亭,位于九洲清晏之东,天然图画之南。修于乾隆九年(1744年),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皇帝,当年曾一起在这里赏牡丹,因而这里被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乾隆九年(1744年)牡丹台改名"纪恩堂"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
镂月开云的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焕若金碧。前植牡丹数百本,后列古松青青,环以朵蘤名葩。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三十一年,又亲题"纪恩堂"匾额;院内植各色牡丹数百株。
该景中有休息室(御兰芬),有书屋(养素书屋),有观景亭。养春亭位于西山口外临后湖。

镂月开云,是以种植观赏牡丹为主题的一个景区。在康熙朝还是藩邸赐园时,其主体建筑已经建成。雍正帝在他继位前,就对此景十分欣赏,赋诗写道:“叠云层石秀,曲水绕台斜。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艳宜金谷赏(注:金谷,指金谷园,在洛阳,为西晋权臣石崇的花园),名重洛阳夸。国色谁堪并,仙裳锦作霞”(《雍邸集》)。该景区雍正年间称“牡丹台”,至乾隆时期,乾隆帝依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四字题额为例,于乾隆九年(1744年)易名为“镂月开云”。在唐代,李义府诗有“镂月裁云”之句:“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比喻工艺之巧,“镂月开云”之名,当有相同含意。乾隆九年御制《镂月开云》诗序中,描述这里是“殿以香楠为材,覆二色瓦,焕若金碧。前植牡丹数百本,后列古松青青,环以杂蘤名葩,当暮春婉娩,首夏清和,最宜啸咏”。说明该景区金碧楼台,春赏牡丹夏观花,是赏景咏诗的好地方。
镂月开云是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之一,胤禛继位以后,圆明园升为御园,对该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饰。这一景区的平面呈倒三角形,与九州清晏和天然图画景区相邻,景区的正中,有东西走向的石山,在石山的南半部遍植牡丹,在这千百株牡丹丛中,就是一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面宽三间的殿堂,在其檐下悬有乾隆帝御题“镂月开云”四字匾额,大殿四面有游廊相通,景区的北半部,东、北、西三面是土山围绕,加上中部的石山,在这四面环山的空间里建有“御兰芬”“养素书屋”“栖云楼““虚明室”“永春亭”等建筑。
景区主体建筑镂月开云殿,为前殿三间,南临曲溪,殿前牡丹特盛。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纪皇祖之恩,也是为纪皇考之恩,亲题“纪恩堂”匾额,悬于大殿内檐,并制《御制纪恩堂记》,因此该殿亦称“纪恩堂”。
御兰芬,斋堂之名,为一轩一室,位于镂月开云之北,在这院子里,种有玉兰,又是兰花的陈列室。乾隆帝十分欣赏这里的景物,并在三十一年(1766年)和三十二年(1767年)分别赋诗,称赞此处“白石清泉侧,苍松翠竹伦。入窗惟馥郁,倚槛别精神”。赞赏兰花是“卉里全脱俗,花中自有真”。“较虽三径异,可以四时开。风处香盈谷,月中曲抱隈”。御兰芬之后,是一处闭合的院落,其正北为纪恩堂,西为养素书屋,东为栖云楼。
纪恩堂,此处成为弘历一生津津乐道、日后登上皇帝宝座仍难以忘怀的地方,在他的《御制纪恩堂记》中写道:“至于小子之恭承皇祖养育宫中,则在康熙壬寅春,即驾临之日而觐于斯堂之内云”。
养素书屋,位在御兰芬殿前西侧,“养素书屋”匾悬内檐。在圆明园许多景区中,都有书院、书屋,正如乾隆帝在三十二年(1767年)《养素书屋》一诗中所说:“平生喜读书,处处有书屋。
永春亭,为一临湖六方亭,雍正年间所建,外檐悬有雍正帝御书“永春亭”匾。并留有诗作《春夜永春亭作》:“霏微池馆仙春烟,银汉迢迢淑景妍。鱼跃清波惊犬吠,月穿绿柳觉莺眠。折蔫戏写题花句,接竹斜通傍槛泉。良夜寸阴应共惜,岂容虚度艳阳天”。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镂月开云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50:26 +0800 CST  


镂月开云3D复原图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51:10 +0800 CST  




圆明园 镂月开云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52:50 +0800 CST  



圆明园 镂月开云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53:50 +0800 CST  

楼主:城北十五里

字数:261

发表时间:2014-05-15 1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31 16:36:25 +0800 CST

评论数:62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