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记忆——北京闲游




文源阁与玲峰石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1 22:51:18 +0800 CST  



圆明园 文源阁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1 22:54:29 +0800 CST  



圆明园 文源阁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1 22:55:34 +0800 CST  



圆明园 文源阁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1 22:57:47 +0800 CST  




圆明园 文源阁玲峰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1 23:02:23 +0800 CST  



圆明园 文源阁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1 23:03:31 +0800 CST  
正大光明位于圆明园大宫门之内,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相当于紫禁城的太和殿。正大光明为圆明园正殿。前为出入贤良门,亦称圆明园二宫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建成于1725年(即雍正三年)的正大光明殿通面净宽36.45米,明间宽5.22米,通进深16米,殿深12.16米,檐柱高5.12米。
乾隆皇帝很欣赏这里的布局,他特作五言律诗赞叹道:“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说明此殿援引畅春规制(畅春园为清代第一座皇家苑囿,由康熙首建),此殿不雕不饰,取“松轩”、“茅殿”之意,以朴素自然为主,显得庄重典雅,同大内迥异,大有盖斯所营,备天然野趣,而得幽隐之便。乾隆在五言律诗中描述正大光明殿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前庭虚敞,四望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
殿内上方正中悬挂着雍正皇帝手书“正大光明”四字匾额,下方有巨大的“福”字,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至英法联军焚园时,似悬挂圆明园全图)。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访华,所带英王乔治三世向乾隆帝祝寿的礼品中有天体运行仪、聚火镜、西瓜炮、西洋船模型等曾陈列于此殿。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在出入贤良门遇到了以八品首领任亮率领的20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的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任亮等人英勇牺牲。随后正大光明殿成为了侵略军头目的临时指挥部,13天后侵略者在准备收兵回营时最后将其纵火烧毁。
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曾试图重修圆明园,正大光明就属于修复范围,但毕竟清王朝大势已去,最终工程因财力枯竭而被迫停止。
正大光明历经百年风雨,现园墙外的宫门区辟为稻田,正大光明殿以垫土示意,北面寿山残存,玉笋皆不可复见。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42:47 +0800 CST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正大光明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43:23 +0800 CST  


正大光明3D复原图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43:49 +0800 CST  



圆明园 正大光明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45:19 +0800 CST  



圆明园 正大光明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46:05 +0800 CST  




圆明园 正大光明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47:39 +0800 CST  




圆明园前湖西,通往南大桥的小路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52:11 +0800 CST  



南大桥是重建的一座桥,从这座桥的样式、细节就可以想象当年的万园之园是如何精致奢华。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56:47 +0800 CST  


如意桥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1:58:20 +0800 CST  
九洲清晏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皇帝弘历御制本景诗目为《九州清晏》,他易“洲”为“州”,实乃借用战国末期驺衍的“大九州说”之意。
九州清晏位于前后湖之间,建在后湖周边九个人工岛中的一个岛上,为九州景区的中心,是帝后寝宫区。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郎世甯、唐岱、沈源等绘巨幅圆明园全景图;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有“慎德堂”等殿宇。
九州清晏为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物群之一,寓意九州大地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九州清晏始建于康熙末年,雍正初年起大规模扩建圆明园,这里成为帝王重要的寝宫区。雍正帝、道光帝均驾崩于此。

康熙四十六年(1707)正月十八日,允祉、胤禛等7位年长皇子“奏请于畅春园附近建房”。康熙帝降旨:“(畅春园)北面新建花园以东空地,赏与尔等建房。”其后,因“若于此处建造”7位皇子的别墅,“地方略有狭小”,经诸皇子商议,“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奏闻皇父后,已于此处建房。”胤禛所建花园,即其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皇帝将此园赐名“圆明园”,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景区圆明园殿门额上方。对“圆明”二字,后来的雍正帝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在圆明园建好后,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1707)康熙皇帝首次来到圆明园进宴。十二年后,康熙五十八年(1710)康熙皇帝又再次来到圆明园、又在后来的康熙五十九年(1711)三月十三日、康熙六十一年(1723)三月十二日来到圆明园,同年三月二十五日又一次到圆明园欣赏牡丹,在这一次赏牡丹的过程中,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也因为这次康雍乾三朝皇帝一同在圆明园赏牡丹,也被部分史学界认为是后来雍正和乾隆继承皇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近150年的建造和添建,终于建造出一座举世为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盛时圆明园是清帝国的政治中枢之一,被清帝特称为御园。五代皇帝几乎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于此,前后长达130余年。在清代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雍正、道光驾崩于此,嘉庆、咸丰则在这里出生,由此也可见圆明园的重要性。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九洲清晏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07:53 +0800 CST  


九州清晏3D复原图


九州清晏平面图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10:34 +0800 CST  



圆明园 九洲清晏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12:42 +0800 CST  



圆明园 九洲清晏遗址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13:35 +0800 CST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位于圆明园九州清晏景区内。1929年,为纪念1926年"三一八"惨案牺牲的47名烈士而建。 墓碑坐北朝南,5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矗立在60平方米的墓基上,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四周铭刻刘和珍、杨德群等烈士的姓名和籍贯。1971年"三一八"烈士刘保彝、江禹烈、陈梁的墓碑从北大工学院移来,立于北侧。


楼主 城北十五里  发布于 2018-04-22 12:18:00 +0800 CST  

楼主:城北十五里

字数:261

发表时间:2014-05-15 18: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31 16:36:25 +0800 CST

评论数:62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