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

1984新年刚过,我接到县一中当权的姑爷的指令:着即刻从上了半年的赤东六中转学来县一中就读。我那个兴奋劲啊,就如同打满鸡血针了。父亲肩挑个扁担,晃悠的脚步透着精神,从儿子这个人生的转折中仿佛看到了未来和希望。我呢,心里也象揣只兔子,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我这点成绩,能否通过一中最严苛的检测。 ­

沿路没有看风景的闲情,有的是我和父亲两人步行70里路的艰辛,外加父亲一路百般的叮咛。从凌晨五点,一直走到午间一点;但我们丝毫没觉得不堪。现在每回味起这段行程,总在想: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有必胜的信念,是不是也不觉艰辛呢?差不多准一点了,到得姑爷家里,父亲送上从家里捎来的老母鸡土特产什么的,姑爷不免客套一番,总之是费心多余何必之类的话。我们吃了剩饭,就等着姑爷下一安排了。果然,姑爷喊来了我们同村的一位优秀的同学(优秀称谓就是凭自己能力上一中),让他负责把我这装了大杂烩的奶奶遗留下的大木箱肩扛到刚分配的宿舍里。大概是年轻人,也为了不失风度吧,他没太用力,结果木箱从肩膀上滑落地面,箱里玻璃瓶的液体洒落一地。姑爷面露不解,询问何物。我因听了父亲的叮嘱,人穷志不穷;我不答。姑爷再次诘问,我只得实答:是酱油。姑爷又问:你买酱油干什么?我知道姑爷是可以猜想到的;便不好意思再答。谁知我那同乡不明,说:酱油混饭吃吧,可好味呢,你看咱们一中的饭菜,中午吃豆腐煮白菜,晚上是白菜煮豆腐,连猪食不如,比酱油还难吃。姑爷勃然大怒,指着他连声说,你忘本呢。同学一看这架式,忙灰溜溜地把我木箱给扛走了。 ­

上课准备铃响了,学校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姑爷一把特色而沙哑的声音立时覆盖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同学们,我刚才有幸见识到了两位同学的本色。两位同学都是从农村出身,一位同学家里贫啊,用的是酱油掏饭吃;而另一位同学呢,家里也贫,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供学到一中,可他说我们学校的饭菜连猪食都不如,这叫什么?叫忘本呢。”这背后的故事,可能只有姑爷和我还有我那位同乡心知肚明了。 ­

一中的规矩,是接连三次中级以上的考试在年级占据前180名,班上占前30名,方可被一中追认为正式生的,否则永远是临时生,连个毕业证也没有。那时我们班上有108名同学,学生们叫108好汉(算了女子在内),年级有6个班。你想啊,县一中呢,汇聚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98%为自己考取,我这个插班生的到来,不可谓压力不大的。为了应付一中的检测,我在六中的半年时光里,自学了整个年级的课程,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万一进得了一中的话,到时可以减轻些压力。果然,三个月过去了,期中考试来临,我一下在班中夺得第七名。这下班主任怀疑了:你这个借后门来的插班生,抄的吧!抄书的?还是抄同学的?自己坦白。我当时是百口莫辨,迫于对班主任的威权,我也未做任何解释。这位班主任不依不饶,告到我的姑爷那里;姑爷立刻呼我到他那里,很是教导了我半天做人的道理。我想你们这次不信,再看下次吧,不管怎么样,有了这次和正规军的正面交锋,我心里有底了,后面两次进前30名应该问题不大吧。果然,后来依此进了第11名和第17名,虽然是节节败退,但也均在30名之内,那位班主任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在半年后的一次喇叭广播中,我荣幸的被追认为县一中的正式生。但从此我和那位陪伴了我三年的班主任也结下了不解之恨。 ­

一中的生活我觉得很好,就算是豆腐白菜,也好过家里的生活;但吃住在学校,只交钱,不交米,这对我们这样的赤贫家庭来讲是个负担。为了每学期的学费,父亲差不多是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二弟也因我辍学。现在我们都各自成家立业了,有时遇到相命的还说二弟有大学天份呢,他嘴上不说,大约心里也是把这个责任归结到我的头上的。这三年间,父亲挖过煤,当过小货郎(买卖鸡蛋),拖过板车,开个家庭小作坊(压面条)。。。。。。,其中为父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有时实在弄不到钱了,就跑到蕲州镇上,见到谁家门口有甚铜铁物件,偷来当废品卖了,这个是多年以后父亲透露给我的,弄的有时父亲在我心里到底是英雄还是小偷呢还真不好定位。 ­

一中的学生就条件而言大概是分两种的:家庭条件好的和差的。我前排坐着一位女同学,我们都在靠窗的位置,她父亲当时是县粮食局长。局长矮墩肥胖,大约每星期在窗户边递给她一摞钱。每次他来的时候,总是先轻轻地敲下窗玻璃,给女同学十来张,父女双方一个是满面堆笑,一个是心甜如蜜。我那父亲呢,也来送钱,但时间上则不固定,而且每次来时,必是通过教室大门;他总是惟恐门坏了似的用力推,也顾不得老师在讲课,目中无人似的用眼把整个教室搜索一番,发现了我,象发现了外星人似的拖长了声音大喊(或是大吼)一声:超~~~~~~~~~~~~~~。弄的全班同学哄笑。我红着面走出教室,在门口接过了父亲给我的一包钱。各位看官别笑,咱这一包钱可比不上我那女同学几张的。那时最大张是10元,还没有100元钞。父亲给的全部是一毛两毛五毛的,最稀罕的是5元,一元居多。父亲用废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的剥开几层报纸,一张张的点给我。可叹我呀,那时一点也不体味父亲的艰辛,我这心里一个劲的恨呀,怎么我的父亲就不是哪个局长呢!下课了,班主任径直朝我走来,责问:“你父亲给你很多钱吧,怎么那么没教养,让他今后注意点!”朋友们啊,咱开后门插进一中,已经够自卑的了,剩下的也就是那么一丁点尚能称为一中正式生的自尊心;就是这位可恶的班主任,把我的那点自尊剥离得一干二净,从此后,在三年的时光里,我从未有过自信;凡是全体同学参与的活动,我都尽量避免。我不得不说,在一中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学得最多的,还是直面残酷人生这堂课,直到现在,我还不免梦中惊魂。 ­

当然,一中的生活也并非都是郁郁寡欢的,也有欢快的时候,就是每个星期五的中午。诸位,你万万想不到的,因为每个星期五中午我们学校要加餐,有白花花的猪肉煮粉条这道菜;而我们上午的第四节课,恰好就是体育课,可以提前下课的。我们端了碗,旋风般冲进会议室兼食堂的大房子内,颇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概,把各个班菜盆里的肉从容不迫的修理一遍。呀,那个美味,可能和朱元璋没当皇帝前吃的碧玉翡翠汤相媲美了,三十年来一直回味到现在,只是现在再也感觉不到那个味道了。 ­

一中的环境不算好,附近有一家化工厂,每当微风吹过的时候,那刺鼻的气味就特别难闻;但校园的另两面是附近农民的菜地,那里却是我的乐园。一年中的四季,除了雨天,每逢早晚,我是必定要到田头地里溜哒一番的,个中的乐趣也难以尽述。 ­

86年秋夏高考,我以距离大学5分之差落选,失败原因要归结到我向来的厌恶的数学,考个46分,而我们年级平均分数是92(总分120),想想读个中专也没趣,就在一中复读了一年。因为高三阶段,老师可以不必抓的那么紧,一切全靠自觉和复习。这一年来,我认真的总结了落败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高强度的试题训练完全没必要,紧扣书本举一反三才是正理。一年来,我的1/3的时间差不多是在野外菜园边度过的,见证了春夏秋冬的时令蔬菜的种植全过程,虽然考取的不很重点,倒也是轻轻松松地取胜。 ­

末尾,想告诫天下的寒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后才有所为。 也告诫天下的老师:有些老师可以让学生一生想念,不仅是学识也因为他的道德操守;也有些老师,戴着世俗的眼镜,让学生鄙视一生的,甚至根本不配老师这个称号。­



楼主 yunsheng1967  发布于 2018-05-07 19:40:47 +0800 CST  

楼主:yunsheng1967

字数:2995

发表时间:2018-05-08 03:40: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9 21:41:34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