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条河流是幸福的(系列)

海子
我是喜欢海子的诗的,因为他诗歌中的麦地、村庄都是我熟悉的生活环境。我的故乡就是这样的。海子诗中还有大海、姑娘,海子诗中的爱情饱含忧伤,也是我青春内心的熟稔。“四姐妹站在山岗上,所有的风都吹向你,所有的心都为你憔悴。”(《四姐妹》)海子的诗中还有姐姐和母亲,听着让人心疼。《日记》中写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 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让人能感觉到海子在旅途中的寂寞和无助。“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那么倔强的海子在这一瞬间好像也妥协了。

但海子终归是海子,他完成了人生的倔强和宿命,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有人解读说这是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胜利,好像也有点道理。海子来自农村,但现实的农村已经给不了海子需求的精神家园。“当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这是海子回到故乡的写照。而在城市,海子依然找不到归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最著名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而今天的海子依然生活在痛苦中。我相信海子写这首诗时内心是激动的,这符合创作的心理。文学作品多是作者内心情绪高峰的体现,何况是诗歌。我曾在一部青春电影里面看见男主人公朗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是站在山里清澈的溪水中,我很欣赏他的朗读,带着欣喜,带着憧憬,带着明亮。就像诗中写的,“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海子在写这首诗应该是幸福的,但也是很短暂的,如闪电般,因为不久后海子就卧轨自杀了。

世俗的人很难理解海子,我也理解不了。所以海子是独一无二的,当代诗坛提到最著名的诗人,人们一般是想到海子的,因为他用死亡来祭奠诗歌,因为他写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自杀时身边带着四本书,其中就有《圣经》和《瓦尔登湖》,《圣经》代表着信仰,《瓦尔登湖》固守着农耕文明。海子是有信仰的,诗歌就是海子的信仰,类似于梵高心中的黄色。海子的遗言中写到,“我已走到了人类的尽头,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梵高也表达过相似的话语。梵高说,“如果我找不到心目中理想的黄色,我宁愿自杀。”两个天才,都以自杀的方式完成了生命,从而让艺术得到永生。梵高生前贫困潦倒,现在一幅画作价值连城;海子也完成了人生价值的升华,完成了向前辈的致敬。

每年春天,有不少喜欢海子的人去了海子的老家安庆的一个小村庄,去他的墓地前祭拜。那时油菜花开了,村庄依然质朴着,麦地也十分葱郁,等待着五月的成熟,海子号召全世界的兄弟来麦田里收割。等到秋天来临,海子又在歌唱自己的村庄,天空高远,海子在安静地写诗,河流流过村庄,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
楼主 又到花季  发布于 2017-11-07 15:06:20 +0800 CST  
生活随记12•吐槽

01
蓝色的忧郁

中午看体育新闻,得知意大利输给了瑞典,从而失去了参加2017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看到记者在采访布冯,布冯眼泪中满是悲情,一个时代的落幕,四届世界杯冠军的难堪,让人意想不到。

昨晚我还在足球之夜中看见对皮尔洛的专辑报道,足球之夜延续了一贯的煽情,画面配上诗意的文字,讲述着传奇,讲述着历史,讲述着和足球有关的事。皮尔洛是任意球大师,我还看过2006年世界杯夺冠中皮尔洛的精彩表演,那一届卡纳瓦罗正当年,托蒂打入教科书般的点球,教练可能是里皮,那一年我刚上班不久,小城里没有足球氛围,我找到了一个茶楼,提供看球的场地,有二十多个人吧,还有夜宵吃,我记得我吃过很多的茶鸡蛋。

那一年意大利风华正茂,蓝色多瑙河的旋律,蓝色梦幻的踢球画面,还有意大利男人的长发,诠释着史诗般的激情和律动。追溯更远一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巴乔,扎着马尾辫,眼神中都是忧郁,和他一起的还有巴雷西和拉瓦内里,再晚一点有维耶里和皮耶罗,在一点有马尔蒂尼。总之意大利足球像地中海一般迷人。

94年我还在读师范时,意大利足球联赛是欧洲最火的联赛,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都在亚平宁的赛场上驰骋。我还有幸看过几场,AC米兰、国际米兰、尤文图斯、罗马、帕尔马、那不罗斯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席卷欧洲,疯迷全世界。我还记得当年我们学校举行篮球赛,班级买的队服就是AC米兰红黑相间的套装。

近几年再看电视转播,就感觉画风变了,电视转播英超、西班牙、德国的联赛如火如荼,偶尔看到意大利联赛,我惊讶地发现观众席竟然有很多空缺,这在十多年前是不存在的。才感觉意大利足球落寞了,可能和意大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吧。今天看到新闻说长三角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整个意大利的国力。

国足教练是里皮,意大利人,也没有把国足带进世界杯,卡纳瓦罗退役后就来中国了,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只是中国足球没有起来,意大利足球也没落了。我现在已经不太关心足球了,只是看到意大利足球被淘汰的消息,想起了青春的记忆,还是多了一点感怀吧。

02
垂钓者

我不喜欢钓鱼,每天上下班沿江而走,都能看见不少的垂钓者,哪怕是城市的管理者禁止钓鱼期间,依然会发现他们的身影,在早晨执法者还未上班的时间,或是在晚上。都是男人,多以中老年人为主。风和日丽的午后,月高风黑的夜晚,细雨迷蒙的雨季等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垂钓者坐在凳子上、椅子上或是工具箱上,静静地看着水面的,晚上还有电筒光找过去,浮漂也是发光的。也有人用那种抛钩一下子能把鱼钩送到江中心的地方,然后把钓竿固定在岸边,有时一个人能看守十多个钓竿。这种钓鱼最自在,因为是愿者上钩,上了钩就跑不掉,钓竿上有警报的铃声。所以路过的时候常看见垂钓者悠闲地在江边散步,一会儿看看江面,一会儿看看天空。

很多时候我是看不见他们把鱼钓上来的,特别是在夜里,但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坐在那里,守上一个夜晚,或是半个白天,如果是我怕是坚持不下来的,我虽是个孤独的人,但还好像忍受不了那样的孤独和冷清。看到他们伫立水边的身影,才觉得是一种境界。

我也常喜欢在江边行走,因为水是一种特别的东西,它会把人的心情疏解,随着水波就散开远去;它也能把人的快乐传递,荡漾在水面上,很快就能播散在整个小城。水流也似一种思绪,可以回忆,很多往事就在其中,也可以憧憬,和天空连在一起,城市、远山、季节的风。

上周晚上下雨了,开始淅沥着,我正在江边跑步,然后雨哗啦渐大,我摘下了眼睛继续前行,感觉脚踢倒了一个东西,身后声音传来,“兄弟你怎么回事哟”,我说这总怨不得我吧。你钓鱼干嘛把东西放在步行道上,而且钓鱼还是禁止的。旁边还有一个人说,“没事了,没事了。”我还记得两年前我去沿着江边走向郊外,好像还踩断过一根钓竿,因为很黑,垂钓者好像是把鱼竿放在了步行道上,他没有说话,我也匆匆而过。

情绪总是变来变去的,我心情低落的时候,特别是晚上走过江边,看见垂钓者孤独的身影,我便觉得他心情也是寥落的;我心情欢快的时候,看见垂钓者的眼中都是明亮的光。

只是缘于一种爱好,钓不钓到鱼没有关系,守着一份心情,便觉得生活是丰富的了。像我现在,在键盘上敲打着文字,和垂钓者也有几分相似吧。

03
吐槽

吐槽是个网络热词,流行有一段时间了,后来又有个娱乐节目叫《吐槽大会》,谓之电视脱口秀。

前两天我因为身体原因在家里休息了两个半天,无聊地躺在床上或是沙发上,就看了很多吐槽的视频,关注了几个年轻人,谓之脱口秀新人,一个叫池子,一个叫李诞。我关注过一段时间东方卫视的《80后脱口秀》,主持人是王自健,他在表演是经常提到的蛋蛋就是李诞,写稿子的,有幽默天分,池子和他一样,后来又去北京卫视策划了《吐槽大会》,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自编自演起来。然后请一些曾经红过现在不是多么红的明星,大家在一起彼此互相吐槽,然后哈哈一笑,娱乐自己也娱乐观众。以前电视主导娱乐的时代他们难等大雅之堂,因为很俗,甚至于下三滥。但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依靠网络,只要有点击量,很快就火了。这是一个娱乐消费的时代,越俗越流行,而传统的电台在网络的冲击下,每况愈下。

所谓的脱口秀类似于单口相声,但又不需要基本功,只要敢说就可以了,然后掌握点幽默的技巧。相声演员肯定会绕口令,而脱口秀演员就无所谓。他们都有包袱。另外参加这个节目的人一定要心理素质强,都是自己的黑点,不仅要自黑,还要接受别人无底线的黑。并且在其中将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也是有才的。

以前的自嘲就是吐槽的意思,只是时代发展了换一个说法。吐槽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人都可以吐槽,吐槽别人,吐槽自己。脸皮够厚、够黑就可以了。其实向我这种性格内向之人也无时不在吐槽,用文字记录生活就是的,总在说自己过去怎么穷,怎么孤独,也是一种吐槽方式,并在这样的表达中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甚至还有很多的快乐。我最近总喜欢写很长的文章,也可能是写作的过程很快乐,然后就故意想把过程延长,自得其乐其中。

也有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呈现在别人面前,甚至于从来不发一条朋友圈,这也很正常,生活是丰富和多元的。但如果认为自己正确就去嘲笑把生活发在朋友圈的人,怕也是要被吐槽的吧。

楼主 又到花季  发布于 2017-11-23 20:13:05 +0800 CST  
感谢饥饿

儿时物质生活贫瘠,有过吃不饱饭的日子,人在饥饿中会对食物有着强烈的向往,一旦满足,会留下特别深刻的记忆;而现在,温饱早已解决,过着奔小康的生活,但对吃却有了禁忌,因为高血糖,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饥饿的日子。 人生百味,大有不同。

01
委屈

第一次和吃有关的记忆就是委屈,现在回想好像还有这样的滋味。

我五六岁的时候,奶奶带我去她娘家喝喜酒,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喝喜酒能吃很多菜,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特别是小时候,父亲去喝喜酒我要跟着,为的是能吃上肉。当时农村的喜宴还是很丰盛的,我记得开始是六个凉菜,有猪耳朵、猪头肉、猪肝、花生米等,还有一个盘子专门用来做醋盘,里面还有蒜黄和香菜,再加上麻油,儿时的感觉就像是在天堂。

那次是亲戚家办喜事,从村的婚宴是用那种大方桌,能坐八个人,但那天晚上我吃饭的那桌有十几个人,很多我这样的小孩子,上来一盘菜就被一抢而空,他们比我大,我抢不过他们,特别是红烧皮丝上来,我没有抢到,这是我最喜欢的菜,当时难过极了,接下来的菜还是没有抢到,然后我就很委屈了,一额没有和奶奶说,就自己直接回家了。我们村是邻村,中间隔着一大片麦地,那时天都黑了,我一个人居然摸到家了。回到家躺在床上依然很委屈,母亲问我也没有回答。好像过了一会儿奶奶也到了我家里,说终于找到我了,她担心我丢了。奶奶和母亲说了我委屈的原因。以后的日子这成了哥哥笑我的缘由。

那个年代真的很穷,一个月能吃上顿饺子就很奢侈了,一般都是来亲戚了或是去亲戚家做客才能吃到,喝喜酒一年也只有几次,但唯有那次和奶奶去喝喜酒的经历让我难忘。幼小的心理充满着委屈,还流了很多眼泪,还走了很长的夜路回家。这些都是由吃引起的。

现在的小孩子不会为吃不到而委屈了,他们的委屈在于细节。我有时会带着儿子和亲戚家的小孩子去吃肯德基,一定要给他们买一模一样的东西平均分配,如果有不同就会有矛盾,然后就会有小朋友委屈落泪,回家会和爸妈说没有给她买果汁,其实她已经有了一大杯可乐,最后请吃饭了还落不到好。这是我多次请小朋友吃饭的血泪教训。

02
童年的烙印

我现在还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喜欢和人交往,也不喜欢太热闹的场面。当然我并讨厌这样的自己,也觉得这样很好啊,空闲的时候我可以写写生活,文字能给自己很多的慰藉,也很快乐呀。

人常说,童年的经历是人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也觉得如此,然后又想起这和小时候的吃是有关系的。有时候我也埋怨过母亲,说她对我小时候的教育是不合理的,母亲总会回一句,谁让那时候穷呢。

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总要招待一下的,会赶集买点肉做几个菜,然后父亲会陪客人喝酒。这个时候我就很想参与其中,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肉。但母亲总是不让我上桌,怕我把菜都吃了怠慢了客人。要么是在厨房烧火,要么是让我去外面玩,反正是不让我陪客人吃饭。经常这样,我就见人有点陌生了,失去了很多交流的机会,人际交往就有点躲的想法了。

现代教育都提倡小孩子在活动中形成认知,多参与大人的活动,餐桌上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也表示认同。几年前回老家同学聚会,一老板同学把读初中的儿子也带来了,他说出来锻炼锻炼,小孩子也真的厉害,酒桌上的应酬我自愧不如,全程的酒都是他倒的,而且很得体,说话左右逢迎、八面玲珑。比如上来一条鱼,老家喝酒有喝鱼头酒的习俗,他让两个人喝,说鱼头冲着你,鱼眼睛看着你;然后又给另外四个同学倒上酒,说四位叔叔也要喝,他们喝鱼头酒,你们喝鱼尾酒。有同学说鱼尾巴对着他啊,和我没有关系的。小孩子说,鱼尾巴宽,拦到你这里了。我看得目瞪口呆,真是人才。后来我还在同学朋友圈看到其他聚会小孩子参与的画面,有一个小视频是烧一张百元人民币,小孩子点的火,然后大家开心大笑,有钱人的游戏,我觉得这样不妥。但这孩子以后肯定是混社会的人,会交际,懂社会,脑子也灵活。

我儿子小学三年级,性格和我差不多,我们也没有让他不上桌吃饭,有时也鼓励让他独立去做事情,但性格还是偏内向,我又想到我父亲也是性格内向之人。可见性格和遗传也有很大关系,心理学上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实性格内向外向都是常态,把这些和吃扯在一起有点牵强了。

03
满足

这种体验依然是小时候的,可能是小学三年级吧,我去二姨家喝喜酒,表哥结婚了。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去的,提前一天到的,二姨家离我家有20多里路,小时候那时很遥远的距离,也是我去的最远的地方。而且二姨家在一个县城附近,就隔着一条大河。站在二姨家的村子里就能看见城里高耸的烟囱,有人说那是咸菜厂,我表哥说夏天他们去河里游泳,游到对面还偷吃过那里的咸菜呢。我感觉很好奇。

我大姨家也是提前一天去的,大姨家有个和我一样大的表哥,我们就在一起玩,还一起去了县城里,沿着河滩去的,河滩上都是细软的沙子,河水也不大,那个时候是冬天。二姨家的表哥是小学老师,吃商品粮的,在农村很不错了,找老婆挑着找,表哥从学校带来一台黑白电视机,三十年前也是一件稀奇物,我记得晚上大家围在一起看电视,看的是《水浒》,我还记得放的是黑旋风李逵,李逵带着母亲去梁山,途中母亲被老虎吃掉,电视画面上李逵放生大哭,然后把老虎打死了。

二姨家的日子在当时的农村算富裕的,比我和大姨家都好很多。所以喜宴办得很好,每顿饭都是一大桌子菜,放开吃,直到吃不下为止,所以感觉特别满足,幸福到极点。还有很多的糖果吃,这也是平时吃不到的,那是一个热闹的场面,院子里都是人,表嫂也漂亮,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第二天中午迎亲,吃过午饭母亲就要带我回家了,和大姨一起回去,因为途中路过大姨家,母亲说要去大姨家看看。因为客人多,中午待客人有几轮,我和表哥第一轮就坐上吃了,母亲和大姨是下一轮,我和表达尽管很撑了,第二轮又坐上吃了,真的是百吃不厌,好在是亲戚家,又是小孩子,整个过程都满足到不行。鸡鸭鱼肉随便吃,印象中好像每盘菜都有点辣,因为厨师喜欢放辣椒。

小时候很喜欢去二姨家走亲戚,特别是春节拜年,可以去县城里玩,二姨也会给压岁钱,还有好多零食,我记得有一年我和大姨家的表哥去县城的百货大楼看了哈哈镜,看到镜子中变形扭曲的脸,笑到不行。我读初中的时候还骑自行车去过二姨家一次,母亲让我去二姨家带大米,因为二姨家那里改水田种水稻了,二姨家大米做的米饭真香。

现在二姨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二姨夫也不能外出挣钱了,婆媳关系也不好,生活境况不如往昔了,我偶尔回故乡也会去二姨家看望,也感叹人生的变化。但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依旧,甚至于给生活更多的感动。

04
感恩

这是初中时的经历,也是和吃有关。是去同学家吃包子,至今想起都是温暖和感动。

初中一起玩的有四五个同学,成绩都不错。初中学校条件很简陋,有食堂,多是从家里带馒头在食堂里蒸一下,有点稀饭也是带糊味的,偶尔做一顿面条,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炒菜,1991年前后,物质生活还很贫瘠,温饱还尚未解决。我记得不住校时一天要从家往学校往返三趟,六七里路,如果遇见中午下雨回不了家,就在学校饿一顿。后来住校了,也只是吃几个馒头。

我一个同学姓韩,家就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成绩好,平时一起学习,他初二读了两年(学校重点培养对象,为了考中专),我也是初二读了两年,恰好在初二我们同班,冬天很冷,他邀请我们三个同学去他家里睡,四个人挤在一张大床上,他妈妈给我们做包子吃,做一锅没有够吃,后来又做了一锅,我吃了十多个,阿姨说吃饱,我们就放开吃了。阿姨也很高兴,说:“我们娘几个吃了这么多。”我们后来还去过两次,想吃多少包子就能吃多少包子在当时绝对是奢侈的。当时满足得很,现在回忆很感恩。

初中毕业后我们都读了中专,但同学之间的关系却有了微妙的变化,可能是他们和女生的关系,有人恋爱了,可能都对一个女孩子有好感,然后关系就慢慢疏离了。中专又都是在不同的学校,时间一长,没有了初中时的亲密。中专毕业后我去镇上的学校做了老师,韩同学在镇上做公务员,那时的韩同学已经很适应社会了,我和社会有点格格不入,所以和韩同学联系不多,一年后我就离开故乡了,同学之间更是少来往了。

前年,我们初中几个同学又联系在一起了,同学多事业有成,韩同学混得最好,是我们当地一个大镇的镇长兼书记,另一个同学是建筑集团公司的副总,还有一个做水果批发生意也做得很大,还有两个同学在上海和深圳。大家又聚过几次,见面和初中时一样,只是现实的环境不一样了,多少还是有一点陌生。

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我初中去韩同学家吃包子的记忆,时间越长感觉就越好,我很想回老家去看看韩同学的妈妈,对她说声感谢,因为贫瘠的日子里能放开吃包子,真的很珍贵,后来吃过的再丰盛的宴席都难以比拟。

05
难忘

我读中专的时候,只能说不再挨饿了,但学校食堂绝对没有满足过我的胃,因为一周多少钱是固定的,然后分摊到没一顿餐饭上,一旦打破平衡,就要忍饥挨饿了。我记得那时固定的标配是早晨两个包子一碗粥,好在食堂的包子大,里面是韭菜和红薯粉丝;中午一碗面条,吃不饱的,两碗才能过瘾;晚饭多是两个馒头一份菜,多以青菜为主,肉是吃不起的。

也只有在周末回到家里母亲做的饭才能吃饱,母亲会给我用黄豆换一斤豆腐,然后和冬瓜煮在一起,我能吃一大汤碗。偶尔能包顿饺子,我能吃两大碗两小碗。后来有几个月,我每次回去都有肉吃,我感到很好奇,问母亲肉从哪里来的。原来是我哥哥结婚是杀了一头猪,母亲割下来藏在油里面,从秋到冬,每次回到家里母亲总会拿出一块肉来炒菜吃,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所以也常盼望周末快点到来。

中专还有一件事情我很难忘,也是和吃有关。我同学邵先亮是另一个班的,但爱好相同,喜欢打篮球,也都是足球迷,所以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周末,他邀请我去他家玩,说可以坐火车去,这让我心动了,因为我还没有坐过火车。于是放学后就和他一起走了,还有一个同学,第一次坐火车心情很激动的。傍晚的阳光照在12月的麦田里,一片明亮的静谧。邵先亮在我们市的最边缘处,1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在火车上打扑克,人是坐着的,心情亢奋得好像在飞翔。我还嫌时间太短,感觉坐火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到了邵先亮家已是夕阳西下,田野里更安静了,村庄里的树都落光了叶子,有鸟群在麦田里飞起来又落下,遇见一片水塘,水面像镜子一样平,倒影着明净的天空。那时还不知道米勒油画的意境。邵先亮家境在农村算是富裕的了,比我家好很多。他爸爸好像是有工作的。回到家不久就吃饭了,一大桌子菜,鸡鱼肉蛋都有,对于在学校一周没有吃过肉的我来说,真的是饕餮盛宴啊。那晚还喝了白酒,吃菜撑到不行,晚上三个人睡在他家的大床上,第二天又是很丰盛的菜,感觉真的好幸福。

中专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我和邵先亮还经常往来,我每次去他那里,他都会叫上朋友一起去镇上最好的饭店大吃一顿,那时我很少有这样进饭店的机会,因为认识的朋友也不多。我还记得第一年上班拖欠教师工资,有半年都没有见到钱,生活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后来才慢慢好起来了。

后来我在合肥复习考研时,也有过一段时间的饥饿体验,因为没有考上,我又不好意思回家,就和母亲说我找到了工作,就在合肥硬挨着,找了一个家教,勉强维持生活。一顿之吃碗素面。每次周末去给学生辅导课,他家人总会让我留下来吃饭,多是一起包饺子,我很难忘,我会包饺子就是在他家学的,一直到今天,我最喜欢包饺子了,而且只会包饺子,味道还很好,我儿子赞不绝口。我还记得那个学生的爸妈都是在铁路上工作。后来又准备第二年的考试了,母亲给我寄来了钱,我就结束了挨饿的日子。

去年我因为要减肥也挨饿过,一个多月,很少吃饭,后来单位体检有个指标偏低,注明是饥饿所致。然后我就不节食了,体重也很快恢复。上个月,我又决心减肥了,然后有一周每天头都很晕,我担心起来了,会不会有什么毛病,无意中我在头晕目眩时吃了一份棒棒糖,竟然神奇般地好了,我才知道是饥饿导致低血糖所致,然后我又正常吃饭了,头不晕了,只是体重又回来了。这种解饿体验是自找的。

回想往事,现在真的很感谢饥饿,因为有很多和吃有关的记忆是那么美好。饥饿中也尝尽了人生百味,这或许也算是一种人生财富吧。

感谢饥饿,感谢曾经的贫穷,让我对生活又多了一份体验,在这样有点冷的冬天,竟也是捂在胸口的一种温暖。
楼主 又到花季  发布于 2017-11-24 18:37:57 +0800 CST  
幸福源于爱
——电影《幸福的黄手绢》观感

《幸福的黄手绢》是一部日本电影,我对日本电影知之甚少,印象深刻的只有《伊豆的舞女》和《失乐园》;但同时我又对日本电影了解很多,那是特指岛国的动作片,再明确一点是东京热系列和一本道系列。所以这次看《幸福的黄手绢》总会跑神,然后去做种种比较。

第一次看《幸福的黄手绢》是从中间开始的,没有看到结束,因为知道了情节。同时想起了读书时《大学英语》里的一篇课文,我感觉这部电影是抄袭那个故事的。我还很清晰地记得课文中的故事:一群美国的学生去度假,大客车上遇见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子,男子一直看着车外,注视着前方。学生在闹,他一言不发。有学生好奇就问他去哪里,他说自己是个刚出狱的囚犯,现在回家,但和妻子已经离婚,但二人有感情,他一直都爱着妻子,出狱前他给家里写了信,如果妻子还愿意等他,没有改嫁,就在村口的橡树上系一个黄手绢,如果有了新的生活,就不用了,他会转身离开,再也不会打扰她。结局当然是喜剧,整个橡树上都是黄手绢,阳光下飘扬在风中。男子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走向了家的方向。读书的时候这个故事还是蛮感动人的,讲了爱情的坚贞与相守。

所以当我明白了电影的情节和英语课文中的故事一样时,我对这部电影是有点排斥的。但电影画面简单明晰,人物形象也很单纯,那时我还不知道男主角是高仓健,我小时候就知道了高仓健,源自电视剧《追捕》,是从广播中知道的,后来还知道了日本另一位电影明星——山口百惠,就是《伊豆的舞女》中的女主角。其他知道的都是岛国动作片的明星了。

昨天又重新看了《幸福的黄手绢》,因为只看一次是发现不了电影的美的,第二次是日语发音,带字幕的那种。才知道这是40年前的电影,难怪电影中的画面那样贫瘠,房屋多是简陋的,好像一阵大风就能吹走似的,如果对比40年前的中国,领先的至少有20年。电影中一些地点的名字我还是很熟悉的,比如阿寒湖,我在渡边淳一小说中多次看见,男女主人公偷情外出旅行喜欢去这个地方。

电影的情节和英语课文的故事还是有点区别的,电影用三个人物贯穿始终,两男一女,高仓健饰演的岛勇作,另一个男的是个司机,还有一个女的,三个都是普通人。岛勇作刑满释放;司机叫花田,失恋后一个人驾车旅行;同行的女的叫朱美,也是生活不如意出来散心,三个人就这样机缘巧合同行,花田和朱美各种矛盾,岛勇作一直在回忆和妻子光枝的往事,画面不断地被切进来,从相识到最后的离婚。

岛勇作是一个刚毅的人,有着高仓健一贯的冷峻;花田是个油腔滑调的人,外型古怪,热情开朗;朱美是个火车售货员,性格内向,但也敢爱敢恨,大大咧咧;光枝是传统日本女人的形象,温柔内敛。

一辆车,三个人,一条路,两个白天黑夜,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的。时间是早春,从北海道到本州岛,开始的画面中能看见大海,山顶的积雪,山路边也有积雪,但绿意已经萌生,樱花正准备绽放。随着行程的推进,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枝头着着嫩叶,一树一树的樱花吐露芬芳,一个个小镇,简单又质朴,阴沉的天空中有明亮,阳光随时都会出来。岛勇作在回忆和妻子的画面,相识是下雪的冬天,似感情的纯洁,结婚后是明媚的春天,百花齐放,所住的房屋虽然简陋,但院子里摆满了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两个人脸上也绽放着笑容。

黄手绢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光枝感觉怀孕了,岛勇作也很想知道确实的消息,于是告诉光枝,医院回来确诊后在院子的竹竿上挂一个黄手绢,自己下班后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那是一种希望,他如愿以偿,但后来妻子因劳碌流产,而且医生说妻子是习惯性流产,五年前已经有过一次,岛勇作很是生气,喝酒发泄,掀翻桌子,然后在夜晚走出房间,路上和人有了冲突,然后杀了人,进了监狱。为了不影响妻子,他执意要离婚。

花田和朱美在旅途中也萌生了爱情,从开始的陌生误解到彼此的理解信任,再到后来的互相关心相爱,这其中岛勇作也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告诉花田一个男人该如何对待女人,要有责任担当,不能玩世不恭,净化了花田污浊的心。在快到夕张的家时,岛勇作却退缩了,他担心妻子又嫁人了,他有点不敢面对了。这时,本来受教育的两个年轻人花田和朱美,给了岛勇作很多鼓励,让他像个男人勇敢去面对。那时天空早已晴朗,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大片的白云在空中漂浮。在拐过一个路口后,花田和朱美看见了迎风飘扬的黄手绢,不是一个,是很多个黄手绢在热情地挥手,欢迎岛勇作的归来。岛勇作下了车,向院子走去,电影镜头拉长,以春天晴朗的天空为背景,岛勇作和妻子拥抱在一起。这时花田和朱美的手也握在了一起。

电影到这里结束是最好的了,有意境,有留白,我们会感觉到岛勇作和光枝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花田和朱美也会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电影的画面仍在继续,花田和朱美在车里热烈的亲吻,然后镜头也拉长,同样以晴朗的天空为背景,我们看见有衣服从车里扔出来。电影就这样结束了,留给观众的想象就是要发生车震了。

唉,多么唯美的一部电影,最后又走到了岛国动作片的思维上来,到这里,文章的题目可以换成《性福源于爱》了,让人哑然失笑,恍然做了一个梦。
楼主 又到花季  发布于 2017-11-26 10:48:05 +0800 CST  
生活随记13•破相

01
破相

上周摔了一跤,破相了,脸上有一个大的疤,还在等着蜕掉,估计还要十来天,刚开始疼,各种不舒服,甚至羞于见人,而且腿也不舒服,走路会感觉到疼。但生活还要继续,工作也不能耽误。一周后的现在,一切都正常起来了。能正常走路了,虽然跑步还不敢尝试。我知道脸上还有个疤,但走路也可以趾高气扬了,仿佛是一枚荣耀的勋章一样,人,总要乐观地面对生活。

我是走路无缘无故就摔了一觉,猝不及防,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铃儿响叮当之势趴在了水泥路面上,而且是脸着地,手都来不及支撑,然后膝盖处也很疼。我努力地爬起来,然后坐在附近的一个长椅上,半天动弹不得,而且疼得要命。就这样,受伤了,不仅疼,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一些计划中的事都泡汤了,比如我已经坚持了一周的长跑,我已经能跑6公里了;再比如那天我就要去郊外的水库尝试冬泳的,也成了未遂的心愿。

在家里躺了两天,各种不舒服。好在我也不担心脸上会不会留疤痕,又不靠颜值吃饭。适应两天也就真的适应了,遇见人会在他们眼中看到各种好奇,也有很多的关心。天气也放晴了,心情也走出了阴霾。昨天看见银杏叶都黄了,想去郊外几片大的银杏树林里一探风景,后来还是作罢,都破相了,况且腿还没好利索,还是老实一点吧。

每天回到家老婆总会打趣我几句,装作一副怜悯的样子,我也只好置之一笑。因为摔倒的第二天老婆就去菩萨那里查家了,每年都要去查几次,岳母一家都信这个,虽有点迷信,却又不能否定它的神秘。老婆什么都没有说,菩萨说有鬼跟着我,然后小鬼附体说,“是我搞的,我就是伸腿拌了他一下,他就摔倒了。已经跟着我好几天了。”然后法力无边的菩萨就把小鬼祛除了,留下伤痕累累的我。也只能苦笑一下,我自认为倒霉,老婆找到了根源也就轻松了。岳母两周前的车祸去查家也是两个小鬼推倒的。想起了祥林嫂的话,“你相信这世界有鬼魂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破相这个事情就显得云淡风轻了,甚至是无足轻重了,因为今天的生活湮没了昨天,晴朗的天气,阳光温暖明亮,我办公就坐在窗前,拉开窗帘,身上都是阳光的暖意,一杯清茶,一把瓜子,世俗的生活也是一种享受,我都不在意了,谁还会在意我脸上的疤呢。或许日子走远之后,再去用手抚摸,抑或又是一种骄傲呢。

生活中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真的来了,也不用怕!

02
浮生偷得半日闲

难得的周末休息,在家睡了一个下午。儿子去了外婆家,老婆还在单位,我一个人在家仿佛很没有着落,然后走向了大街,夜色降临,江南的冬天已经有点冷了,穿着棉袄骑摩托车还是有点凉意。停在一个路口,想着晚饭怎么解决,江边有家面馆经常光顾,但最近有一个月没有去过了,我记得每年冬天他家都有狗肉的,还有散装的一坛黄酒,每次去半斤黄酒,半斤狗肉,如果和同事一起,就一大盘狗肉,每人一斤黄酒,有时候很多同事一起,那就更热闹了。

我在的城市冬天盛行狗肉,我也从开始的不接受到现在的习惯。狗肉店大大小小,每条街上都有,我去另一家,切了半斤狗肉,他家没有散装的黄酒,好在有米酒在,要了一斤。米酒和黄酒都是配狗肉的。一个人,在一家小的狗肉店里,外面的街道灯火昏黄,这种情境我好像在不同的城市都经历过。只是回忆的是青春,此刻是人生的中年。我还要了一碗狗汤面。冬天,狗肉、羊肉、牛肉盛行,和同事也是隔三差五地光顾不同的饭馆,算是生活的常态了。很多人一起去是热闹,喝酒聊天,我多是旁听;一个人去也不感到冷清,像今天,半斤米酒下肚,竟也晕乎乎的感觉,便觉得是朦胧和诗意的了。

季节的变化中生活也随之变化,比如饮酒,我夏天的时候每天都要喝啤酒的,家里的冰柜里总会放很多,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现在冰柜里还有几瓶,而我却没有了喝啤酒的冲动,已经不是喝啤酒的季节了。然后我对黄酒米酒就有了兴趣。最近几次和同事出去吃饭都是喝黄酒,微甜的口感,竟也觉得很是舒服。我老家是不喝黄酒的,工作的城市是黄酒的故乡,耳濡目染,我也就接受了黄酒,而且一到冬天,竟然觉得喝黄酒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有时一个人也要偷偷喝上几杯。而狗肉就是标配了。

提到吃又会想起很多画面,工作后吃的东西就多了,简直是过剩,有点对过去贫瘠日子的恶补似的。只是现在回首,却带来了很多负担,比如体重,比如体检的指标超标。刚毕业很喜欢去大酒店,讲排场,好烟好酒,生猛海鲜,吃遍小城所有的酒店,满足了虚荣心;现在已觉得那样吃饭是负担了,因为不是一个人,是很多人一起,而且自己只是一个陪衬的角色,一言一行都要谨慎,看上去很风光,实则是对心灵的禁锢。现在则是能躲就躲,所有的物质都是指向精神,干嘛还要去中转一下呢。

最喜欢现在的吃饭方式,和同事去各种特色的酒馆里,有以牛肉为特色的,有羊肉主打的,狗肉老店也有几家,还有以芦苇为特色的,有一家主营饺子,还有的就是家常菜,和回家吃饭差不多。少则四五人,多则八九人,很懒散地坐着,想说话就说,不想说就吃东西,包厢也不豪华,有时就在大厅找个角落,天气好的时候就坐在露天的街道边。花生米用手抓,喜欢某个菜会再上一份,直到吃过瘾为止。喝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没有人劝你,多少自己留量。便觉得是快乐的了,然后微醺着回去,不坐车,就步行,走在阳光下,漫步在人生里。

吃多是一种心情,周末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家里包饺子,很享受那个过程,把不同的食材、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不停地搅拌,就会形成美味的食物,再用面皮轻轻地包裹,经过开水的滚烫,新鲜出锅,享受过程,也享受结果,便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了。

最近喜欢上了喝茶,这两天天气好,阳光都照了进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照在茶里是一种清澈的明亮,还没有喝,就那样看着就很舒服。浮生偷得半日闲,无聊时再抓一把瓜子,慵懒着躺在椅子上,颓废极了。

03
嗑瓜子

我总觉得嗑瓜子是一种不太文明的行为,尤其在办公室里,但我最近却管不住自己,常从炒货摊买回来瓜子,抽个空闲在办公室嗑起来。有时和同事一起,有时一个人打发着无聊。

嗑瓜子是一种很生活化的行为,每个人都会参与其中。特别是在家里,或是朋友聚餐前,老板总会上来一盘瓜子,大家边磕边聊,人多的话老板要上两盘。有时是餐前嗑瓜子,有时吃饭时也会抓一把打发时间。

瓜子种类繁多,水煮的,五香的,原味的,这两年又新出来了核桃味的,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另外南瓜子也很受欢迎。城市里很多小的街道或是菜场边都有炒货摊,那里的瓜子一般会比超市里的工厂加工的好吃,只是夏天是淡季,秋冬是旺季,特别是春节前,生意好得不得了,过年家家户户总要买几斤瓜子回家过年的。我岳母平时喜欢自己炒,南瓜也是自己田里种的。

我读初中的时候,嗑瓜子是难忘的记忆。大家身上都没有钱,有也不过几分钱,有一毛两毛就很厉害了,恰好小店里有一毛一袋的瓜子,我还记得那瓜子是白色的,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那种瓜子了,现在的都是灰褐色的。大家嘴馋了,就兑钱去买瓜子,三四个人买一包,回来倒在课桌上或是寝室的床上,然后围在一起吃,潜规则是一个一个的磕,不能一下子拿几个,这个时候如果想多吃就要拼速度了,所以瓜子一上来大家都像小鸡啄米一样,神情专注,两眼放光,用最多的速度嗑瓜子,眼皮都不敢眨,这样,一袋瓜子几分钟就吃光,然后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现在回想,依然会咽口水。虽然现在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甚至吃到口干舌燥,吃到上火,但总少了那时的趣味。

小时候就知道瓜子来自向日葵,但我的家乡没有向日葵,偶尔见到一棵两棵好像是稀奇物,我不明白那么多瓜子哪里来的。后来才知道有的地方专种这种经济作物。比如东北,比如新疆。另外向日葵花朵很美,在审美意义上已经超过瓜子的味道了,比如梵高的画作《向日葵》,价值连城,再比如摄影作品中的向日葵花海,还有电影中大片的向日葵背景,那里一般是爱情发生的地方。据说张艺谋为了拍摄电影的效果,种植了几百亩向日葵。现在乡村旅游经济火热,我们这里的有个镇,每年都会种植一大片向日葵供游人参观,我也去过,第一次看见的确惊艳。后来我去内蒙,旅途中又看见更大的向日葵花海,一方面是风景的美丽,另一方面收获下来就是瓜子的来源了。

我父亲特喜欢嗑瓜子,晚上在家里看电视,能一直磕到睡觉。但他又不经常买,怕花钱,即使买,也是买最便宜的那种。我每次回家都会给他买两斤,但我一年回家两次,远水解不了近渴。我让母亲买,母亲不情愿,说父亲吃瓜子没有节制,他能坐在房间里一天,从早磕到晚。现在我多是买几斤南瓜子和瓜子快递回去,这样或许会好一些。

最近瓜子吃得有点多,刚才来办公室又带了两包。冬天晴好的天气里,阳光能斜射在身上,这样的情境下,泡一杯清茶,抓一把瓜子,悠闲得消遣一下时光,便是极好的了。

楼主 又到花季  发布于 2017-11-26 19:34:56 +0800 CST  

楼主:又到花季

字数:51450

发表时间:2017-04-11 17: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2 14:44:06 +0800 CST

评论数:4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