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你为何不忏悔!

昨晚是这个冬天变冷的开始,在一直是万里晴空的天气里突然掉进朔九寒风,真还有点令我们这群被温暖季节宠坏了人不知所措。听说著名的于丹老师来了湖南大学做演讲。本没有票的我们这群对国学经典迷恋的不行的狂热之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管它冰天雪地也好,下雨下雪也好,我们是不顾一切的去了。在被拒之门外被北风考验了个把小时,并在我们这群无票人士的一阵阵狂热的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的呐喊之后,便让我们从后门挤进了早已爆满的大礼堂。可听着听着,不禁令人有些失望,心想:余老师,您还是早点回百家讲堂吧!我还做您的粉丝,行不!

儒学大家就是大家,我一进们听到的便是什么忠信礼义,万古千秋,天地立心,万世太平·····,讲的是玄乎其玄!当然,您讲的是儒学经典,本来也的确是那么回事,而且被您那口极其标准的普通话和抑扬顿挫的风格渲染得诗一般优美,。但我从头到尾就不觉得您到底讲了个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就算是博得了一些笑声和赞成。我甚至有点怀疑您是真的在鼓舞当代大学生呢,还是精神麻痹,或者说文化儒(愚)民!您讲的东西,对只要稍微有点自己主见的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虚了。当然,很多方面您都说得很对,您对中国的经典的领悟程度的确到了令我辈仰止的地步。您作为一位学术人我无话可说,但您既然来到了湖南,并打算给大学生演讲,那您就得注意您每句话的意义了。您作为来专门带领大学生们感悟人生,寻找方向的老师来说,说的话似乎并不能实际的去解决大学生的迷茫。您所讲的不过是重复了我们从小到大早已被老师们不知灌了多少次‘忠信义’的这个命题,并没有解释这个命题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度和可信度,还有由此类正义产生的文化的信任危机。归根结底,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最大的矛盾,就是您的那些仁义礼信和现实的厚黑学所产生的矛盾。而且我发现,有些话,您恐怕是说过了!

我在这以您的几句话做根本,来一次咬文嚼字!

您说: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不可或缺的情商(这句话一点没错,也精辟到位)但您 接着又来一句:生命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过早的认同了规则。

什么是规则?用您教的拆字发可已发现:“规”字左边是“夫”,表示“人”的意思;右边是“见”,表示‘认知’的意思 ;“则”字左边是‘贝’,右边是‘刀’,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读懂了人,并对之有深刻的见解,而且还得懂得这个规则肯定得跟“钱”有关,不然,只怕有可能会在“规则”的利刃之下销声敛迹了吧。您这句话里头有‘过早’这早两字。意思也很明显,说明您也知道“规则”它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规则。认识不认识都是迟早的!但在真正现实的社会面前,我想,早点认识的人应该更安全吧!

当今社会,很多有良知有责任意识的知识分子又怎么会说出这种a希望永远也不认识的好,但现实的人生,那是可能的吗?儒家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说白点,如果不是为了统治和奴隶人民,那它早就应该和先前的诸子百家一样灰飞烟灭了吧!那些儒家的经典,不过是华丽的外表,它的核心,不过是文化愚民罢了.

您在课上还谈到了何为仁爱。何为“仁爱”?您说:在这个社会里,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的来说,不过是两两关系,譬如父与子,母与子,夫与妇,你我····,一切的故事都发生和建立在这两两关系之上,只要处理好了这两两关系,就可以做到仁爱了!

好一个“仁爱”,咋听上去还真是微妙,可要是一细想,您这不又是一句空话,一句套话么,成仁爱之心是好,要像您说的“只要处理好两两关系了”,就可已做到仁爱了?您的这些泛泛之谈,自己不觉得轻浮和造作了吗?

当今中国社会的弊病绝不亚于五四之前,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在不停被很多学者津津乐道的GDP里找安慰的中国人民(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三分之一,而整个欧洲国家加起来也才和中国差不多,伟大的仁义的中国却是被欧洲瓜分得四分五裂,山河破碎!),还有那些不时的出现的黑煤窑,黑砖窑,日记门,李刚门等等诸如此类的丑闻,更像是一面面警世钟,告诫中国人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中国人应该第二次觉醒,不懂‘规则’的人是不可能生存在这个虚拟的大国梦里的。根据厚黑学的思想,您的那套仁义礼信岂是身份地位双重低下的人所有资格谈的!

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卡夫卡关于“人是甲虫”的宣告开始,文化带给人们的到底是自由之心,还是堕世之志呢?人们在文化的深层催眠下,重新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小屋。与世无争?,那不又回到了鲁迅痛心疾首的那个年代了吗?如果真的那样了,文化还有它存在的意义吗?

搞学术研究,如果没有于人民大众和社会现实联系,只知道整一些虚的东西,有实在的意义吗?整天的“虚就是实,实就是虚,虚虚实实,虚实相生”的讲些虚幻飘渺的话题,这难道就是中国学术发展的方向和由学术引导的国家发展的“虚实”方向?

正如阎真所说,当代知识分子们早已没有了义不容辞的使命意识,没有了天下千秋的秉承情怀,没有了流芳千古的虚妄幻想了。那些都是虚伪的,那些欺骗青年的‘天地仁义’和‘万古千秋’早已不属于这个时代了,那些道德理论都是虚的,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明白了我所拥有和我所或缺的,才具有现实的额意义!我们没有力量面对那些严峻的话题,关于身份,关于灵魂,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实。那些都是衣食无忧的御用文人用以粉饰太平的言辞罢了。那些东西拿来仰望仰望罢了,当得真吗!

于杰说:在这一个世界里,中国失去的最快的和最多的,是对知识和知识者,对文化和文化人的尊敬。在人们肯听那些繁华虚妄的一套言辞而害怕被人触及灵魂深处的真实的国情来说,于杰显然是说了真话,所以大陆上知道和理解他作品思想的人寥寥无几。但我却更多认为,于丹拥有如此多的粉丝恰好证明了她并非是为真正的知识者和文化人。她不过是看准了一条文人更容易走也适合国情的道路,以一个文化商人的身份,把难以理解的百家经典打好了包,以模糊不清的方式卖给了那群被社会生活的压力和虚幻文化的引导下走入精神误区的人们,使得人们相信所谓的“境界”和模凌两可的“超越”。

于丹以儒家老祖宗孔子的名片登上百家讲堂,滔滔不绝的讲述着经典,讲述着当前中国的文化状态以及未来的走向,带领迷茫的人们感悟着现实人生里一个个不切实际的境界和超越,她似乎和于杰口中的余秋雨一样,扮演着无所不知的角色,并化身成为了一根阿里阿德涅红线,紧紧的栓着国人得灵魂和精神并牵引着他们走出那没有方向的精神迷宫。她在学术界以及在社会上造成的那种万人空巷,证明了国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确是缺失了什么,但刮起的却不得不说是一阵儒(愚)学之风。

当然,儒学能够成为经典并经得起两千多年的考验,也的确不是我们这群浅学之士能够涉及和笔伐的话题。我并非轻视儒学,只是令我不得不警觉的是儒学里面被运用了两千年生生不息的愚民之学,那种杀人无形的文化毒药是万不必也万不能再被我们这个来之不易的新社会作为精神粮食所消化的,如果真的非得作为精神粮食,那您就再讲玄乎点,就让我们这群迷失的孩子消化不良,成吗?

中国人经历的太多了。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人们物资上越来越充裕了不假,但精神上,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呢?我想,缺失的就是一个社会的真实,一个个文化的真实,一中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其说社会压力令人们越开越失落,迷茫,倒不如说是当代中国文化这块精致的蛋糕出现了问题,它被‘蛋糕师’们在外表涂上了一层厚厚的奶油,加上了草莓樱桃和巧克力棒,外表看上去是繁华绮丽,但是它的内部早已变质了。它只是一个空壳,一个泡沫,一个看得见也听得见,却永远不可企及的虚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了本小说,批判那个时代的美国社会虚华的外表所掩盖的现实生活的黑暗,称那个时代为《镀金时代》,而如今,镀金时代似乎正好形象的概括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的文学,还有我们现在的社会!事实上,一个个正试图被掩盖或早已不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文化,人群···,才是人们心灵迷失的根源!

阎真说:知识分子死了!

于杰说:文化人没了自尊!

于是,于丹也说:我们要境界,我们要超越!
楼主 比尔君  发布于 2015-07-23 11:22:00 +0800 CST  

楼主:比尔君

字数:3215

发表时间:2015-07-23 19: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29 18:12:53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